心理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红字斜体为错,其余为正确)1、能力按照他的倾向可划分为创造能力和特殊能力2、外部表象是指以内心体验的形成,表象自己正在做的各种动作3、维持并集中注意力唤醒水平的控制等心理技能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和练习的过程4、渐进防守训练时从一定的暗示语来集中注意,调节呼吸,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5、心理调节能力和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能力一样受后天环境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可通过训练获得和提高6、运动员的个性影响到其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绩效7、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训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就是和心理技能训练8、心理技能训练不以运动员某些技能受到损害为代价,而是使运动元终身受益9、在心理训练时,要对运动员提出一般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每个人时机情况区别对待10、注意对运动机能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但有些技能的学习可以无意识的获得11、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或伦理标准是规范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行为,取得教练员、运动员信任,做好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12、根据心理活动指向个体注意形式或个体指向方向,可注意划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13、前苏联学者认为智商在140以下,不能参加国际大赛14、一般而言,长期目标比短期目标有效,对人的行为更容易产生推动作用15、多维焦虑理论认为,积极的成功期望能带来自信心的增强,提高运动水平,两者呈线型关系16、心理技能训练时以运动员掌握某种心理技能开始的17、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注意总是集中于当前正在编码或提取加工过程中的刺激信息18、唤醒控制技能和认知干预可以被用来提高运动中成绩和阻止应激反应的发展19、对一个运动项目而言,不同年龄的运动员所需要的运动心理技能有一定差异20、特质运动自信是在某一情景中对其具有能力在竞技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的程度21、无论是令人高兴的,还是痛苦的刺激,都可能唤醒水平上出现相似的变化22、高尔夫、射击等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的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到广阔—外部注意23、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脚底唤醒水平下取得好的运动表现24、要求陪练队员模拟国外比赛对手的比赛风格和气质表现是模拟训练的一种方法25、通常在主要行为表现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加入第二人物,即次任务,用以考察其主要运动的进步情况26、学过运动心理学,就可以说明自己一定能在训练教学或指导运动队方面取得成功27、就运动学习和训练动机而言,以表面上看,追求成功和逃避失败的倾向都能促进运动员努力参与体育活动,并对他们心理和运动活动效果产生同样的影响28、感知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开端,运动技能的形成,也是由感知觉开始的29、对所有运动而言,稍高于平均水平的唤醒水平比平均水平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唤醒更合适30、运动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它是教练员必须掌握的科学31、1925年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洛伊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门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32、焦虑是指由于个体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33、损伤运动员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身心恢复34、Williams和adersen于1990年修改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见识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35、运动损伤不仅使肌肉体技能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在心理上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损伤后对受伤则进行心理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消除伤后的心理障碍36、根据心理技能的实施程度,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可以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专项心理训练37、在运动训练工作中,掌握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注意产生的条件和注意规律、发展和培养运动员的注意38、运动员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只能优先选取需要加工的对象,而忽略了其余的信息,这种心理现象是属于注意的资源有限性39、运动员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学习目标定向二、名词解释1、竞赛焦虑:是指运动员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竞赛情景产生的担忧倾向。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化学传导_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

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_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

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额叶__;__顶叶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

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心理过程C. 社会现象D. 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哪三个部分?A. 自我、本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认知、情感、意志D. 感觉、知觉、记忆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情绪调节答案:D二、填空题4. 心理学中的________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记忆、思维和理解等心理活动。

答案:认知过程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________。

答案:自我实现6. 情绪智力(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调节五个方面。

答案:自我意识、社会技能、自我激励、同理心、情绪识别三、简答题7.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主要观点是当个体持有的两个或多个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相互矛盾时,会产生一种不舒适或紧张的心理状态,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舒适感,个体会通过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或减少原有认知的方式来减少或消除认知之间的矛盾。

8.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答案: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其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自我概念与实际的自我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能够促进自我实现的倾向,实现自我与经验的和谐统一。

四、论述题9. 论述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答案:情绪与认知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情绪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比如情绪状态会影响注意力的分配、记忆的保持和信息的处理。

同时,认知也会影响情绪,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会影响其情绪反应。

情绪和认知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情绪调节的基础,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反应;2.脑的机能:大脑的作用和活动;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被称为本能的或种族的反射,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如眨眼、吸允、呕吐反射等;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固定的联系,引起反射的刺激是具有生物意义的无条件性刺激,不需要后天学习和训练;无条件反射活动为人或同一种族的动物所共有,它助于维持有机体的生存,排除危险,避免伤害,以及延续后代;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发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例如个体通过学习在过马路时遵守“红灯停,绿灯亮”的规则;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5、心理现象分类表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6、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由三个彼此分离且相互独立的结构组成:本我、自我、超我7、心理学派别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所有的心理都是由元素构成的强调你意识结构—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而成人心理结构的基本元素;机能主义:詹姆斯,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格式塔心理学:维特海默,科勒;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精神分析学派:佛罗伊德,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自我实现需要;8、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一切活动必需参加的成分是心理组织的一部分;9、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为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有目的性意识努力有意后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目的性,无意识努力10、注意规律和教学一注意规律1、无意注意的规律:一是刺激的强度,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三是刺激的变化,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2、有意注意的规律: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四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二是活动的自动化;二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4、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11、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1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觉性感觉阈限指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感觉的阈限值越大,感受性就越弱,对刺激的敏感性就低,感觉阈限值越小,感受性就越强,对刺激就越敏感;1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因为其他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想象,兼做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一般规律是:若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使这种感觉性降低;(二)不同感觉的补偿和协作,感觉补偿是指当人在某种感觉缺失后,可以用其他感觉来补偿;(三)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感觉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3、感觉的适应性适应是由于一个稳定的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除痛觉外各种感受性都存在适应现象,适应的结果可以是感受性升高,但大多数是感受性降低;如视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14、知觉的特征一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二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的知觉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特征;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共同命运性原则,对称性原则三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象加工处理以其做吃最佳解释说明的特征;四知觉的恒常性: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得整体的现象;大小恒常:人对客观大小的知觉不因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的大小而改变的特征;形状恒常:人对客观形状的知觉不因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而改变的特征;颜色恒常:物体在不同波长光线的照射下不变的知觉;亮度恒常:指当照射物体表面的光线强度发生了变化,但个体对物体的亮度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现象;方向恒常:指当我们的观察物体时,即使头部发生倾斜,仍然认为物体的方向保持不变主观:过去的知识,经验,语言,定势,期待心理等客观:对象部分之间的强度关系,对象各组成部分和属性额刺激顺序关系,对象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对象本身的特点,他人的语言指导,刺激的模式等错觉是对正常事物主观歪曲的体验,幻觉是没有现实事物刺激时发生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15、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倾斜记忆、动作记忆记忆的手段:视觉记忆、听记忆、运动记忆、混合记忆记忆的时间: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6、前摄和后摄抑制前摄和后摄是干扰回忆的重要方面,前摄抑制是指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后摄抑制是指后学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1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保持最急剧下降,然后下降的速度逐渐减慢,并逐渐稳定在某个水平上;遗忘曲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表明人类遗忘曲线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发生,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量也比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进程逐渐变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两个重要发现:一是揭示了人类遗忘的发展进程;二是发现了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18、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19、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问题情境因素、认知因素、个性因素、思维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2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比卖弄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的行为;安全需求:安全的需要包括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例的欲望;社会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它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觉、无法度量的;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西药;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结论A、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渐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B、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来其激励作用;C、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D、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E、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通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三马斯洛理论的积极因素A、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偶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C、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四),马斯洛理论的消极因素A、马斯洛过分的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相互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21、叶克斯—多德森定律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线性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22、动机的冲突动机冲突是专指较为明显的两种动机之间的冲突,常见的动机冲突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趋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如,冬天,有的人既怕寒冷而由不远早起,又怕因迟到而受到教师的批评;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冲突,又必须做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如“想吃粥,又怕烫”23、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24、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25、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A、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情感是人所特有的;B、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C、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情绪出现早,情感出现晚;(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A、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B、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26、情绪的状态: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27、气质和性格的区别A、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是后天的,在个体的生命开始时期并没有性格,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人的社会性;B、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即使可能改变,但较不容易;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C、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而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的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的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活动的和。

4、记忆从内容划分有、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5.情绪情感是在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6.人的意志的目的能否达到,决定性的因素是行动目的是否符合。

7.双趋冲突是指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吸引人们的目标时所产生的。

8.神经系统的三种特性是兴奋和抑制的、、。

9.俗话所说“秉性难移”是指人的特点,它具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

10.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理智感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对,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2.教师的育人观的重点是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

二、名词解释1.创造能力 2.创造想象 3.创造性思维 4.道德感 5.定向反射6.发散思维 7.反射 8.非智力因素 9.感觉 10.感觉适应三、单项选择题1.现代科学心理的创始人是()。

A、华生B、马斯洛C、弗洛伊德D、冯特2.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3.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感觉属于()。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运动知觉D、空间知觉4、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出的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5、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记叫()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6.思维是以()为基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7.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8.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9.一个小孩得了虫牙,感到非常疼痛,但他又不肯就医。

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的1. ___b____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究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A. 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测验法2.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本来面目,遵照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人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真实的表述和研究。

这是心理学的____a___研究原则。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3.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需要不断地观察着、思考着、想象着和铭记着周围事物。

这些心理活动属于____d___。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认识过程4. 注意、灵感、心境及信心、决心、犹豫不决等,属于___c____心理活动。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认识过程5.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统称为_b______。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C.心理状态D.认识过程6. ______a_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7. ___a____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认识过程8. 心理过程包括__d_____。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 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 .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9.心理现象分为____a___。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10.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___a____ 。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11.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d___。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性格C.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12.冯特____b___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成人高考专升本《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成人高考专升本《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成人高考专升本《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打印版】
第一章: 心理学的概述
-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神经系统与行为
-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神经传导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 感觉的基本过程和特性
- 知觉的基本理论和影响因素
-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原理和功能
第四章: 研究与记忆
- 研究的基本类型和过程
- 记忆的过程和遗忘的原因
- 认知和情境对研究和记忆的影响
第五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 关于思维的不同观点和模型
- 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原理
第六章: 动机与情感
- 动机的类型和机制
- 情感的分类和表达
-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七章: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 人格理论和评估方法
- 各种类型的人格特征和行为表现-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研究
第八章: 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
- 心理咨询的原则和伦理准则
以上是成人高考专升本《心理学》的重点复资料,供您参考和复使用。

请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研究,结合相关的案例和实践,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您考试顺利!。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一章绪论201701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一章绪论201701
• 主试:实验的研究者;被试:被研究者。
•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 怎样学好《心理学教程》: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问答]整体把握:心理的实质?/为什么
说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
•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 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 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因此,心理是 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反射、反应与反映
• 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做的有规律 的应答,是神经活动的最基本形式。通常属于 生理学范畴。
• 反应:是指有机体对刺激的回答,反应是刺激 所产生的结果,是与“刺激”相对应的概念, 是心理学范畴概念。
➢ 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 怒、哀、惧。
➢ 意志过程: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 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认识过程是最 基本的心理过程,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 基础。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 力。意志过程对人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 有调控作用。
• 测验法:用编制好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被 试的某一种行为,然后将测得的数值与心理测 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 别差异。
• 产品分析法:研究者从被试的作业、日记、考 卷或艺术作品中分析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 理解力或兴趣、能力、性格等特点。
三、实验法
• 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研究者根据一 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的周密计划,把与 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研究者在一 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 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主要心理学派:1.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XXX;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XXX主要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将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人的行为的一切工具;③强调心理学研究要采用客观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2.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XXX主要观点:①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能够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叫做前意识。

②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3.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XXX、XXX主要观点:①着重研究人的价值与人的发展②关心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与价值③人的本质是好的④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4.熟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XXX,XXX等主要观点:①把人看作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②从信息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③强调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状态】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二、注意的基本特征:①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特定对象上,对其进行深入加工三、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含义: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情所发生的注意。

如上课时,教室门被推开,一个穿红衣服的人突然站在门口,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转头去看那个人。

(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表现,人和动物都具有不随意注意。

)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和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比较等都市影响不随意注意。

2.个体自身的状态。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

总之,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心理学复习重点

心理学复习重点

填空、选择题1、《绪论》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心理现象(又被称为心理活动)不仅人有,动物也有,我们所学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最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教育性原则。

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2、《心理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上有三条显著的沟裂,将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区,称为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

条件反射的原理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反射活动。

3、《注意》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三种基本功能是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与注意的稳定生相反的品质是分心。

正在上课时突然的事件引起学生产生的是无意注意。

老师讲课时,, 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广度的的表现,“一心二用”是注意的分配的表现。

专心做功课是有意注意,人的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听课又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分散,听课做笔记是注意的分配,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201702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201702
转睛”、“呆视”等。
• 2.无关运动的停止:如停止做小动作或交头 接耳。
• 3.呼吸运动的变化:如“屏息”。
补充: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的几种状态[了解]
•1.真正的注意:在上课的各个环节都表现出积极的 智力活动,集中注意力的面部表情。
•2.表面上的不注意:外表上不注意,实际隐藏着深 刻的、稳定的注意。
(二)有意注意
• 1.定义: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一 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 2.引起和保持条件 •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 (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 (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 (4)培养间接兴趣。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 只有有意注意伴随的活动,容易使人感到枯 燥乏味和疲劳,投入的程度不高。反之,只 有无意注意伴随的活动,难以使活动持久、 深入地进行下去。
•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课外活动,有 意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和 培养。
(二)知觉的特性
• 1.知觉的选择性 • 个体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同时
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 知觉的选择性。
• 凡是能够引起注意的对象,包括无意注意和有 意注意,都易于成为知觉对象。
• 只有两种注意相互配合、互相交替,才能使 人们自觉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使 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有意后注意[了解]
• △定义: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
• △产生条件: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 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 达到的。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 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有意性 的发展和注意品质的发展两大方面。前者指 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和 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后者指小学儿 童注意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品质在 有意注意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表现出不同 特点。[熟背]

教育心理学总复习题

教育心理学总复习题

总复习题一、单选题1.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B)。

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2.当物体移到lOO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lOO,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A)。

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的是(C)。

A.明适应B.暗适应C.嗅觉适应D.味觉适应4.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A)A.理解性B.选择性C.整体性D.恒常性5.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B)。

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6.通过下列哪种过程,人们可以对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映象?(C)A.记忆B.感觉C.知觉D.学习7.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每个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何种知觉特性的表现?(A)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9.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C)。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永久记忆10.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D)。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1.短时记忆指的是信息保持时间(B)的记忆。

A.不超过2秒B.不超过1分钟C.超过1分钟D.不超过5秒12.能再认的,一定能再现,这一说法(B)。

A.正确B.不正确C.有一定道理D.不好判断13.到一片稻田,心中想着把它变成高尔夫球场后的样子,这种心理过程属于(C)。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14.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脑海中浮现北国冬日景象,这是(C)。

心理学总复习

心理学总复习

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 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 系。 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 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确定了发 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可能性转化 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主要特点 感知运动阶 段(0-2岁) 前运算阶段 (2-7岁) 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与外界发生相互 作用。 作用。 主要成就 ①获得客体永久性的; 获得客体永久性的; 因果关系的简单推理。 ①因果关系的简单推理。
第四章
感觉:认识世界的窗口
•色光混合 •视觉现象
33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在心理学上,对于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 心理现象,叫联觉 联觉现象。 联觉 普肯耶现象:从昼视觉向夜视觉转变时,人眼 普肯耶现象: 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 出现了明度的不同变化。 P98
心理学总复习
教育技术2010
第一章
心理学概观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2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 ) 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 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 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P1
19
人的毕生发展即从胚胎直到死亡的整个生 人的毕生发展 命全程发展。 发展过程的动因:遗传与环境
分析: 分析:遗传与环境在发展中的作用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 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 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 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 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 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 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华生 ——华生的假说能否成真?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人的心理包括____和____两大类。

()2.感受性就是所指可以机体对____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通过____去度量。

()3.意志行动的基本心理过程包含____和____。

()4.根据情绪产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分为____、____、和____。

()5.个性心理特征中最稳固的成份是____。

()6.动机冲突整体表现为三类:____、____和____。

()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于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从此,心理学便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出和编码的相同,储存时间长短相同,可以将记忆分成三种____、____和____。

()9.感觉的基本规律就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____。

(成反比关系)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横座标代表____,纵座标代表____。

(天数、记忆保持百分数)11.思维的特征是____和____,____是思维的工具。

()1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13.注意的特征是____、____。

()14.“一目十行”属特别注意的____品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属特别注意的____品质。

()15.情感的交际功能主要通过表情同时实现,表情存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__。

()1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照其重要的顺存分为七类,即最低层是____,最高层是____。

()17.巴甫洛夫通过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特性的研究表示,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具备三个特性____、____、____,三者的相同融合,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并且指出,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古希腊人明确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就是相对应当的。

()18.性格是由各种不同的特征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人们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性格结构,即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学期末复习

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九章1、【表象】:又称意象,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2、【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3、【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是在人们在过去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4、【想象表象】:想象表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

5、【再造想】:再造想是根据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6、【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一、简述双重编码理论的重要内容。

答:人脑中存在两种信息编码和贮存系统。

意识表象系统,它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转换和提取,其表征类似知觉;一是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进行信息加工。

在信息加工中,两种系统可能重叠,也可能一种占优势。

在一定条件下,表象和言语可以互译,言语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也可用言语贮存起来。

二、创造想象依赖于哪些条件?答:(1)创造动机是创造想象产生的动力。

(2)原型是激发创造想象的起点。

(3)灵感是产生创造想象的重要条件。

(4)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创造想象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表象的特征是什么?答:(1)直觉性:表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表象的形象比较暗淡模糊,不稳定、易变动,无论人如何努力,表象也不会持续太久,几秒钟后就会发生变动;表象的想象不完整。

(2)概括性: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是人多次知觉的结果。

它通常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

(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为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第十章1、【具体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形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2、【逻辑思维】:又称理论思维。

心理学总复习

心理学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二、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三、心理学的独立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心理与脑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不学而能),与反射弧是与生俱来的固定的神经联系,是个体生长与发育的先天基础(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

人在吃东西的时候会唾液也属于无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听到铃声就上课;看见老师就跑)3.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当有吃过梅子经历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流口水,这就是条件反射,即平常所说的“望梅止渴”,这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当有吃过梅子经验的人,听到“梅子”这个词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种“谈梅生津”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谈虎色变”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条件反射系统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Eg:要开车,必须注意路面及路标要购物,会注意商店及物品的价格,注意具有指向性与集中性两个特点)二、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一)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它再现为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个体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Eg:注意到上课时突然推门而入的人)(注意到公路上相撞的两辆车)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要原因人本身的状态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强光、巨响、浓香(2)刺激物的新异性——对海的新奇(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霓虹灯、灯塔(4)刺激物的对比——作业批改中的红字人本身的状态:(1)需要和兴趣——球讯vs球迷(2)情绪情感状态(3)期待的事物——期待某位明星的演出(4)有机体状态——疲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心理学高考一轮总复习心理疾病常见症状解析

心理学高考一轮总复习心理疾病常见症状解析

心理学高考一轮总复习心理疾病常见症状解析心理疾病是指一类人群在心理活动中出现异常变化,导致其行为和情感出现明显不适应的情况。

对于心理学高考一轮总复习来说,了解心理疾病常见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进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1.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症状。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抑郁症状。

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是缓解抑郁症状的关键。

2.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感到紧张、不安和担忧。

在高考复习期间,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考试压力、成绩焦虑等原因而出现焦虑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心慌、呼吸急促、失眠等。

学生应该学会放松自己,积极面对焦虑情绪,并尝试采取一些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等。

3.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表现出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

在高考复习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过度追求完美或对某些事物有过度的焦虑而出现强迫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等。

教育部门和家长应当及时介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现出现实退缩、幻觉妄想等症状。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因过度的学习负荷和压力而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教育部门和家庭应该引导受影响的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医学帮助,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理解。

5. 恐慌症恐慌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现出突然而且无端的恐慌感。

在高考复习时,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考试压力和紧张而出现恐慌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出汗等。

学生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积极调节,避免过度焦虑。

总结起来,心理疾病在高考复习阶段有可能会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成功应对。

重要的是及时寻求帮助,调整心态,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任务,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知识点归纳一、绪论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

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出现性格角色分化(恋母情结、恋父情结)4、潜伏期(6岁-12岁)玩伴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两性期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正常人,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ychology Wen Hongbo
感觉
•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认识。
Psychology
Wen Hongbo
感觉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引起适宜感觉的刺激量的上下限。 3、适应现象:感受性随着刺激作用时间的持续发生变化的现 象。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 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 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 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Psychology Wen Hongbo
注意 •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 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 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 的对象的特点。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 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Wen Hongbo
有效记忆的策略
• 保持(复习)策略
1、复述:维持性复述、选择性复述、概述
2、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3、及时复习 4、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5、适度的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是指记忆一种材料的学习次数超过 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序的次数。
6、复习方式多样化
Psychology Wen Hongbo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 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 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Psychology Wen Hongbo
有效记忆的策略
识记策略 1、明确的识记目标
2、意义识记与理解记忆 3、多通道协同识记 4、记忆术的运用:联想法、形象 法、谐音法
Psychology
记忆
Psychology
Wen Hongbo
第三讲
• 记忆:
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脑对外 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Psychology
Wen Hongbo
• 记忆的类型:(记忆活动的特点)、短时记忆
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 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这种记忆成为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 段,保持时间5ms到1分钟。成分包含直接记忆和 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 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思维的类型: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依据的中介物划分 1.直观动作思维: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 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实际动作。 2.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解 决问题。 3.逻辑思维:对于理论性质的任务,要运用概念、 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Psychology
Wen Hongbo
Psychology
Wen Hongbo
想象的概念
● 想象(imagination)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 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Psychology
Wen Hongbo
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1.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 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 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 象的过程。
Psychology
Wen Hongbo
复习要点
发散思维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 动机 社会刻板印象 智力三元论 智商 观察法 标签作用印象 超常儿童 思维 生活事件 创造性思维 需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Psychology Wen Hongbo
气质 能力 自我实现 性格 意识 人际关系
复习要点
情绪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创造性思维 记忆策略 自我意识
Psychology Wen Hongbo
考试题型介绍和分析
• 案例分析(20分)如:
某中学生小红,平时学习认真、勤奋,作业 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一到期末考试,她就很紧 张,进入考场后就会感到头脑发涨,全身颤抖, 脑中一片空白,总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回过神来, 故耽误考试时间,成绩总是不够理想。请用心理 学理论来分析小红所出现的这种现象,并给予指 导,提供有效方法。 考试焦虑及其应对。
Psychology
Wen Hongbo
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应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Psychology
Wen Hongbo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 实验法:严格控制变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 境,以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研 究方法。 • 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感观或一定仪器设备,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表 现,并由此分析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的一种方法。 • 测验法:通过测验量表来研究个体心理发展 规律的一种方法。 • 调查法: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 动的方法。
思维的类型: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1.聚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 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2.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 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产生出 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PsychologyWen Hongbo
思维的类型:
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 1.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 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2.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 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 成果的思维活动。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Psychology
Wen Hongbo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 能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与动物的区别) 具有目的,预先计划方法和手段 注意: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控的心理现象
Psychology Wen Hongbo
错觉
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 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意义: 理论: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 界的规律。 现实: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 影响;利用错觉为人类服务。 【飞机"倒飞";走马灯;化妆】
Psychology
Wen Hongbo
第三讲
Psychology
Wen Hongbo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 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 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Psychology
Wen Hongbo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知识表征方式 2.定势(set)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 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 向性,其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 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4.迁移
Psychology Wen Hongbo
复习要点
A、双趋冲突 D、短时记忆 G、前摄抑制 J、定势 M、创造想象 P、应激 S、理智感 V、标签作用 Y、向性 B、知觉的选择性 E、感觉的适应 H、过度学习 K、晕轮效应 N、知觉的理解性 Q、倒摄抑制 T、注意的范围 W、双避冲突 Z、道德感 C、有意后注意 F、激情 I、再造想象 L、成就动机 O、注意的分配 R、无意注意 U、心理过程 X、标签效应
Wen Hongbo
知觉
• 知觉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当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不完备的情 况下,人根据知识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 使知觉保持完备性的特性。 选择性:人对外来心理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 工的特性 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 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解释 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但知觉得映象保持相对稳定(形状、大小、颜 色、明度)
Psychology Wen Hongbo
记忆过程及规律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 目的任务: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识记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保持(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 再认与重现的条件:线索
Psychology
Wen Hongbo
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原因: 1、记忆痕迹的“消退”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记忆痕迹的“干扰”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3、“超限抑制”
Psychology
Wen Hongbo
考试题型介绍和分析
• 名词解释:35=15分,如:
需要
答: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 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的或社 会的要求的反映。
Psychology
Wen Hongbo
考试题型介绍和分析
• 论述:15分,如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 请结合实际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提高 (一)自我意识良好(二)有效应付压力 (三)善于调节情绪(四)采取积极认知 (五)寻求社会支持(六)参加体育锻炼 二.心理健康的途径 1、自我调适: (1)树立自信 (2)宣泄情绪 (3)调整认知 2、心理咨询
提纲
• 考试说明 • 教学内容总体回顾
Psychology
Wen Hongbo
考试说明
Psychology
Wen Hongbo
提纲: 考试题型介绍和分析
复习要点 模拟试题讲解
提问和答疑
Psychology Wen Hongbo
考试题型介绍和分析
辨认匹配 从26个共享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 最佳的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30分,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