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课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复习课

《曹刿论战》复习课

译文
• 曾经看见一只蜘蛛,在墙壁之间布网,离地大约二三尺 (高),一条大蛇从它下面经过,抬起头想吞食蜘蛛, (它顺势往上)而高度略微差一点。时间长了,蛇将要走 了,蜘蛛忽然(垂丝)悬挂而下,将自己吊在半空中,好 像要追赶蛇。蛇发怒,(又)回过头来想要吞掉它;蜘蛛 便顺着丝飞快地往上爬。时间长了,蛇又要走了,蜘蛛又 从蛛丝上悬下来,蛇又抬头想吃它,蜘蛛又回到它的网中。 像这样做了三四次。蛇感觉稍微有点疲倦,将头趴到地上。 蜘蛛趁着它不注意,迅速奋身下来,蹲在蛇的头上,拼死 不动。蛇疯狂地跳跃颠颤摔打(身子),直到死掉。蜘蛛 就吸饮它的脑髓,吃饱后(就)离开了。
⑤你认为曹刿和鲁庄公各是怎样的人?
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有政治远见;沉着冷静; 有军事才能。
鲁庄公:政治上目光短浅;军事上缺乏谋略;但 能虚心纳谏,任用贤才,不失为一位明君。
记一记 背一背 3分钟
写作特点 (3分钟)
1、本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 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 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第一次击鼓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 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
战前:鲁庄公妄图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小恩小惠,祈求神灵的保 佑,曹刿认为取信于民,作用:通过对比突出鲁庄公的卑鄙与曹 刿的深谋远虑以及善于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1.具有爱国热忱,2.深远的政治谋略 3.卓越军事才能,4.维护礼乐制度
复习课
《左传》
根据考点确定复习内容:
一、文学常识 二、重点字词 三、句子翻译 四、内容理解
自主复习一:重点字词
1、归纳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整理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劌論戰》一、文學常識1、本文選自《左傳》。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舊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所編。

它是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二、字詞解釋:1、通假字:“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從也)三、內容理解:1、曹劌認為作戰的先決條件是:政治上取信於民。

“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分析魯莊公“鄙”的表現。

戰爭前:“公將戰”表現其輕率;前兩次答語中,將戰爭勝利寄託在臣子支持、神靈保佑上,表現其目光短淺。

戰爭中:“將鼓”“將馳”表現其不察敵情,急躁冒進。

戰爭後:“問其故”表現其勝不知因,平庸。

3、分析曹劌“遠謀”的表現。

戰前,他啟發魯莊公認識取信於民的重要性;戰中,他掌握戰機,詳察敵情,後發制人;戰後,他善於總結經驗。

4、評價魯莊公其人。

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他把戰爭勝利寄託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說明他目光短淺,政治上平庸;在戰爭過程中,他急於迎戰,又說明他軍事上無知;但在曹劌啟發下終有所悟,認識到“取信於民”的重要性,在作戰中能聽從曹劌的正確指揮,說明他知人善任,與一般昏君有別。

5、齊魯長勺之戰是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取勝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戰前的政治準備:取信於民(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於捕捉進軍反攻的時機:彼竭我盈;三是追擊時機的判斷正確:轍亂旗靡。

6、本文多處將魯莊公與曹劌進行對比描寫,請找出其中一例,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戰前:魯淺陋;曹有遠謀戰時:魯不察敵情,急躁冒進;曹詳察敵情,抓準時機戰後:魯茫然不知;曹細說原委好處是通過對比,突出曹劌指揮作戰的卓越軍事才能。

7、曹劌的“遠謀”體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簡要說說。

政治方面,認為取信於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

軍事方面,善於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

(或:適時出擊,適時追擊)8、談談“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為下文寫莊公的“鄙”作鋪墊;②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课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课

5、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小之狱 大小之 不能察 必以情 案件, 不能一一明查 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明查,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 要根据实情来处理。 实情来处理 要根据实情来处理。 6、战则请从。 战 我跟随着去。 如果)做战, 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如果)做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7、齐人三鼓。 齐人三鼓 齐人三 齐国第三次击鼓进军 击鼓进军。 齐国第三次击鼓进军。 8、彼竭我盈,故克之。 彼竭我盈 彼竭我 士气正旺盛, 战胜了 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 所以战胜 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 他们。 他们。
曹刿为什么选择“齐人三鼓”时 进攻?他的解释是: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齐师败绩”时,曹刿为什么不让 鲁军马上追击?
• 因为他认为齐国是“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
曹刿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 “视”到什么?“望”到什么?
•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思 考 回 答
3、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 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 远谋” 在与庄公会面时, 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 次答话。庄公一答,他认为分衣食, 次答话。庄公一答,他认为分衣食,不过左右之 人得惠“而民弗及” 是为“小惠” 故民不从。 人得惠“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 庄公二答,他认为未孚民望,则神弗福, 庄公二答,他认为未孚民望,则神弗福,驳得痛 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 快。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 得到他的赞许。综观曹刿所言 皆着眼于“ 曹刿所言, 得到他的赞许。综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 这就是他的“远谋” 这就是他的“远谋”。

曹刿论战复习课

曹刿论战复习课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十年春,齐师伐我。 师:军队 。 伐:攻打 。我:指鲁国 2、肉食者鄙。 肉食者: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 间:参与
4、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 信:实情
加:虚报,以少报多。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问:“大王您凭什么来跟齐国作 战?”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养身的东西, 我从不敢独自享有,一定会拿来分给大家。” 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普及(百姓),老 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 则请从。”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 齐师。
庄公与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 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将要击鼓命令进 军,曹刿说:“不行。”齐国的军队擂过 三次战鼓后,曹刿说:“(现在)可以 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要(下令) 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不行。”他下 车观察齐军战车的车印,又登上车子前面 的横木向远处眺望,说:“可以追击了。”
鼓:动词,击鼓 驰:驱车追赶 作:振作。再:第二次。 测:估计。伏:埋伏 盈:充满,指士气旺盛 靡:倒下。曹刿请见。其 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论战》复习课

《曹刿论战》复习课

布置作业
战争文化
1、搜集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2、列举与战争有关的名著与人物。
3、分析几篇有关战争的课外文言 文。
总结练习,提升素养
5.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 四个字) 惧有伏焉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 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问题
1、 A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 是 , 。 B《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 庄公的原因是 ,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A《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B反映战前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的一句话是 , , , 。 。
鲁庄公的可赞之处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 “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 “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 旗”; 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 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 署; 五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 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创新题
12、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句子,使前后句子语义上保持 一致。
爱国就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殷切期盼;爱国就是曹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 任情பைடு நூலகம்。 13、请以“曹刿”为表述对象,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庄公鄙陋急躁应战 下联: 曹刿远谋从容反击

《曹刿论战》ppt复习课件

《曹刿论战》ppt复习课件

6、公将鼓之 、公将鼓 敲锣打鼓 敲锣打鼓 (× ) 7、既克,公问其故。 公问其故。 、



克敌制胜 8、夫大国,难测也。 夫大国, 预测天气
( )

三、翻译下列句子。 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以信。 以信。 译: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 不敢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
4、忠之属也 忠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于人民 (忠诚 )
下列句中红色字与原来的常用义不一样, 下列句中红色字与原来的常用义不一样,请 解释。 解释。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 参与 )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衣食所安,弗敢专 ( 独自占有 )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未孚 神弗 神弗福
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虚报数目 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 这是 对人民 尽本职的事 可以凭这一点去打 这是(对人民 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 对人民)尽本职的事
仗。
四、理解课文内容
1、概括首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概括首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2、“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代战争发生 、 十年春,齐师伐我” 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什么? 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什么? △(1)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2)战争性质: 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 战争性质: 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 战争性质 是齐对鲁的一场侵略战争 3、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 、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的作用。 的作用。 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反衬曹刿的远 △(1)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 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见卓识。 见卓识

曹刿论战 复习课

曹刿论战 复习课

24.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
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25.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 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练习2.【2013年·湖北】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9—22题。(12分,每小题3分)
19.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
(1)小惠未徧(
) (2)公将鼓之(

(3)再而衰 (
பைடு நூலகம்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 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 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 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 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 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 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 特点。
②一鼓作气


3、文言词语——古今异义:
①牺牲玉帛 ②小大之狱
③必以情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三、内容理解:1、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

战争中:“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战争后:“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

3、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

4、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5、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6、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鲁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详察敌情,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

7、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8、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曹刿论战复习课

曹刿论战复习课

2、军事上有才华:把握战机,适时出击齐人三鼓彼竭我盈
(胸有成竹,沉着冷静)
详察敌情,适时追击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爱国: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鲁庄公鄙:
1、政治上无能:取信于臣,取信于神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军事上无知:急躁冒进不察敌情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总结:战前听从曹刿的引导,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战中听从 曹刿的指挥,平庸但不昏庸。

(三)本文叙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 安排有何好处?
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曹刿论战》,围绕中考考点,我们以四个 板块复习了文学常识、课文背默、实词用法、文句翻译和内容分析。

文 言语句节奏的划分,重点虚词用法归纳,我们将在第二轮复习文言文专 题时进行。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复习任务还要请各位同学课下完 成,请同学们运用课堂上学的复习方法,课下有步骤地复习,力争让第 一轮复习落到实处,夯实基础,
减少中考中文言古诗部分丢分现象。

课堂反思(手写)
课堂总结(学生 或老师总结一节 课所学内容)。

九下21曹刿论战复习课

九下21曹刿论战复习课

当堂检测(中考链接)
参考答案; 1.间:参与。鄙:目光短浅。 2·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 享受 3.(1)远谋 鄙 3·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 失也(或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 将两句齐答,均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小惠未徧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可以一战 齐师败绩 彼竭我盈 望其旗靡
2、翻译下列句子,特别要准确翻译红色词 语,(要求:先自己翻译,如有疑问,可请教小组长,小组成员全
会的立即举手示意。)
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复习提纲三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如有疑问, 可小组讨论: 一、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背景——。 2、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人反对的理由是——。 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5、在作战中,曹刿选择进攻的时机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因此 选择追击的时机是—— 二、课文为了突出曹刿的“远谋”,处处用鲁庄公的“鄙” 做对比。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回顾目标,谈收获
请同学们小组内结合目标回顾本节课 的复习内容,没达标的,小组内再次巩 固,也可以补充你们认为还有必要牢记 的内容。2分钟后交流。
1、熟练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 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3、会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问题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详细)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详细)
(2)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 分析的基础上。
③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与鲁庄公有关吗? 有关;因为鲁庄公虚心听取了曹刿的意见和建议,让曹 刿的才能得以施展,使鲁精选国完整在ppt课长件勺之战中取得胜利。35
• “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
第一次击鼓能使士气大振。
•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 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 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 ,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 推测,怕的是在此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齐军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 以下令追击他们。”
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
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 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 就消耗完了。
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齐国那样的大国难以估计,恐怕他们有埋伏。
⑩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
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争 战略因素: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利 的
战术因素: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 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 (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今义: 为正义而舍弃自己 的生命,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 》复习课共25页文档

《曹刿论战 》复习课共25页文档
《曹刿论战 》复习课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谢!Biblioteka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曹刿论战》复习课课件

《曹刿论战》复习课课件

A

A.齐师伐我 威武之师 C.牺牲玉帛 英勇牺牲
B.肉食者鄙 卑鄙无耻 D.忠之属也 赤胆忠心
2.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与“忠之属也”的“属”意 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用原文句子 回答)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 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 时机,又是哪一句?(用原文句子回答)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翻译方法小锦囊:
关键字词有着落,联系语境真意现。 活用留补删调换,现代汉语是规范。
注意:文言语句的翻译一定要以直译
为主,实在译不通,才能选择意译。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 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 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 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逐之。”
1、你认为曹刿和鲁庄公各是怎样的人?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
文 学 名著。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 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
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题目是 “论战”,文章就围绕曹刿论作战的道理,因此 全文对战争的过程没有一一展开,仅一笔带过, 而将重点放在曹刿“论”战略、战术和战后论述 战争成败的原因上。
在论述中鲜明地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为了 突出人物曹刿,而以庄公为衬托,通过二人针对 战争问题的对话,生动阐明了战争中取胜的原则, 就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道理。
2. 公将鼓之。——不知什么时候击鼓进 军;
3. 公将驰之。——盲目冒进。 4. 既克,公问其故。——打了胜仗却不
知为什么。
上页 返回 下页
(对于鲁庄公的形象,提醒学生全面客观的看待,“他 的身上是否也有优点呢?”给他一个公平的评价。)
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 他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 他作战用刿,亲自参战,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他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
7. 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 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齐师伐我”时,鲁庄公的表现“公将 战”,而曹刿却问他“何以战”。这里可 以看出鲁庄公虽积极迎战,却显鲁莽,没 有深思熟虑,没有做好战前的准备工作, 仅仅是盲目的迎战。
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 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 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 上的远见。
文章之所以这样安排详略是表现中心的需 要。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意表现 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当然要详写 论战,略写作战。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复习了《曹刿 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 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 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 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我们应该 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 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曹刿论战(复习课)

曹刿论战(复习课)

领导者要有远见卓识
01
曹刿认为领导者应该有远见卓识,能够预见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
领导者要注重实际
02
领导者不仅要有远见卓识,还要注重实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
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领导者要有高尚品德
03
领导者的高尚品德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增强团队的凝
聚力和战斗力。
04
曹刿论战的影响与意义
03 简答题2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他指的是 什么?
04
答案
曹刿认为,“忠之属也”指的是 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得到百姓 的信任和支持。他认为这是取得 战争胜利的基础,只有做到了这 一点,才能够与敌军一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曹刿论战还提出了领导者需要关 注民心,赢得民心才能获得更广
泛的支持和信任。
05
曹刿论战复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 指的是哪些人?
答案
肉食者指的是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选择题2
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采取了什么战术?
答案
曹刿采取了“一鼓作气,再而复,三而竭”的战术,即 在敌人第一次击鼓时坚守阵地,第二次击鼓时才发起反击 ,第三次击鼓时则全力以赴。
曹刿论战(复习课)
• 曹刿论战简介 • 曹刿论战内容解析 • 曹刿论战中的重要概念 • 曹刿论战的影响与意义 • 曹刿论战复习题及答案
01
曹刿论战简介
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 争霸,齐国和鲁国为邻国,经 常发生战争。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 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
曹刿是一个有爱国之心的农民, 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请求面 见鲁庄公,为保卫国家贡献自 己的力量。

《曹刿论战 》复习课共25页

《曹刿论战 》复习课共25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刿论战 》复习课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27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27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27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是《左传》中一篇著名的历史散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表现和言论。

这篇文章在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战争中的谋略和智慧,以及曹刿的军事才能和品德。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曹刿论战》,我为大家准备了这份复习课件,共27张。

第一部分:长勺之战背景介绍1. 长勺之战的时间:公元前684年2. 长勺之战的地点:长勺(今山东省曲阜市)3. 长勺之战的双方:齐国和鲁国4. 长勺之战的原因:齐国对鲁国的侵略5. 长勺之战的结果:鲁国取得胜利第二部分:曹刿的背景介绍1. 曹刿的身份:鲁国大夫2. 曹刿的年龄:不详3. 曹刿的品德:忠诚、勇敢、智谋4. 曹刿的才能:军事才能、政治才能第三部分:长勺之战中的曹刿1. 曹刿的献策: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建议采取防御战术,等待齐国军队疲惫后再发动攻击。

2. 曹刿的观察:曹刿通过观察齐国军队的动向,判断出齐国军队已经疲惫,建议鲁国军队发动攻击。

3. 曹刿的指挥:曹刿亲自指挥鲁国军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击败齐国军队。

第四部分:曹刿的言论1. 曹刿的论战:曹刿在战前对鲁庄公进行了一番论述,强调了军事谋略的重要性。

2. 曹刿的论政:曹刿在战后对鲁庄公进行了一番论述,强调了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长勺之战中的战略分析1. 曹刿的防御策略:曹刿在战前建议鲁庄公采取防御策略,这是因为齐国军队在兵力上占优势,而鲁国军队则相对较弱。

通过采取防御策略,鲁国军队可以避免与齐国军队正面交锋,从而减少损失。

2. 曹刿的进攻时机:曹刿在观察齐国军队的动向时,发现齐国军队已经开始疲惫,于是建议鲁国军队发动攻击。

这个进攻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过早发动攻击,鲁国军队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如果过晚发动攻击,齐国军队可能会恢复元气,从而增加鲁国军队的胜算。

3. 曹刿的战术运用:在战斗中,曹刿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指挥鲁国军队进行多次迂回穿插,使得齐国军队陷入混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 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 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 “远谋”。
拓展延伸我最棒 1、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条件是 “人和”;曹刿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作为“可以一战”的最主要条件。 他们的观点有没有矛盾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孟子认为“人和”和曹刿认为“可以一战” 的共同条件是取信于民,这没有矛盾,二者 共同强调了人心所向的重要性。 2、长勺之战中弱鲁战胜强齐;齐威王时, 齐国在政治上战胜于别国,原因是什么?
复习目标我提出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掌握本文的文学 常识、译文及重点实、虚词的意义、用 法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自己对 知识的梳理、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再次感受曹刿的炽热的爱国精神
文学常识我回顾
《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 》, 是春秋时期 左丘明 所作,是我国 第一部 编年 体史书,本文所写 的战争是齐鲁之间 的一次战争, 战场在 长勺 。
一词多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衣食所安,弗敢加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4、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5、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
知识梳理我尝试
同学们,文言文复习的过程中,我 们要养成自觉梳理概括知识的习惯, 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请你把本 文的文言虚词“之”及你学到的其 他意义和用法整理下来。看谁整理 的最好。
布置作业
必做题:搜集与战争有关的名言警句、 诗句
选做题: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 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 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交流。
翻译句子:
1、夫战,勇气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军事上有才能③有爱国心 鲁庄公:鄙 ①政治上无能:取信于臣,取信于神 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必以信
②军事上无知:急躁冒进,不察敌情
公将鼓之等
总结:战前听从曹刿的引导,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战中听 从曹刿指挥,平庸但不昏庸。
3、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 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 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重点词句我积累
自主复习课下注释及句子翻译
1、肉食者谋之 2、又何间焉 3、肉食者鄙 4、何以战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6、牺牲玉帛 7、弗敢加也,必以信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10、必以情,忠之属也 11、齐师败绩 12、公将驰之 13、登轼而望之 14、下视其辙 15、遂逐齐师 16、既克,公问其故 17、夫战,勇气也 18、再而衰 19、望其旗靡 20、大国,难测也 21、惧有伏焉 22、彼竭我盈
古今异义词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3、虽不能察 4、必以情5、忠之属也 6、牺牲玉帛7、再而衰
1、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品德低劣
2、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3、古义:即使;今义:虽然,转折关系的连词 4、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5、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6、古义:指猪、牛、羊等;今义:舍弃自己利益或为 正义事业而献身 7、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吾欲之南海,何如 动词 去,到
小大之狱 宋何罪之有
结构助词“的”,定语标志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悍吏之来吾乡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
的独立性。
公将鼓之
音节助词,调整音节,无实义。
太医以王命聚之 代词,可以代人、物、事。
课文内容我梳理
战争取胜的原因: 政治上取信于民 必以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1、曹刿论战论了什么内容?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军事上后发制人 ① 把握战机,适时出击 (“齐人三鼓”“彼竭我盈”) ②详察敌情,适时追击(下视其辙,登视而 望之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
曹刿:
①政治上有远见:“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小信未孚,神弗神也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