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教学设计 教案

合集下载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详细教案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详细教案 )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壶关一中杨贺强教材分析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中,垂直是相交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关系。

它不仅应用较多,而且是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典范。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问题是连接“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说线面垂直是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考点之一。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确直线与平面垂直在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2、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使用三种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描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4、探究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讨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情境导入已经学过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垂直是相交时的特殊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直线与平面垂直有很多感性认识,比如,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大桥的桥柱与水面的位置关系等,都给我们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印象。

二、新知探究(小组活动):(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问题1:(由第1小组学生回答)你能给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吗?回忆一下直线与直线垂直是如何定义的?设计意图:两直线垂直有相交垂直和异面垂直,而异面直线垂直是转化为两直线相交垂直,实质上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让学生回忆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定义,旨在由此得到启发:用“平面化”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即能否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直线,来定义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问题2:(由第2小组学生回答)结合对下列问题的思考,试着给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1)阳光下,旗杆AB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BC所成的角度是多少?(2)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BC的位置也会移动,而旗杆AB与影子BC所成的角度是否会发生改变?(3)旗杆AB与地面上任意一条不过点B的直线B1C1的位置关系如何?依据是什么?(学生叙写定义,并建立文字、图形、符号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Fra bibliotek重点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的理解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
探究、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角的求法。
三、教学设想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直线与平面之间的有哪些位置关系?
回顾旧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知。
学生回顾,并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展示,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在平面内。
12.提出问题:前面讨论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那么直线与平面不垂直时情况怎么样呢?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停顿给予疑问。
13.给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相关概念
通过动态图,使学生直观的感受线面角的概念。
教师展示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
14.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
通过提问,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
通过辨析,加深定义的理解,掌握定义的实质。即“任意一条直线”是“所有直线”的意思,而不是“无数条直线”。定义的实质就是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展示反例。
7.思考:根据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定义是否把平面中的直线一一找出,才能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能否有更简单的做法得到直线和平面垂直?
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7.布置作业(导学案)
巩固深化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求直线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应用判定定理解决数学内部的问题,加强线面角的认识。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用小黑板展示结果,教师点评,及时给予鼓励。
16.本课小结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漳浦一中 高中数学 杨琳琳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从熟知的生活中的事物中提炼、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进而结合图形用抽象化的数学语言总结、表述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的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

2.教学难点: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运用。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定义形成部分师:同学们,我们先观察一下以下的图片,说出旗杆与地面、显示器的侧边与桌面有什么位置关系?师:请同学们再看看门的边缘与地面是什么关系呢?师:经过我们的观察,我们发现旗杆与地面、大桥的桥柱和水面都是垂直的关系,不过我们现在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分析、研究这些事物,我们先观察第1个图。

将旗杆(是许多事物的代表)看成直线l ,将地面(也是许多事物的代表)看成平面α,今天就来研究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的有关知识。

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 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它们唯一的公共点P 叫做垂足。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看做平面α,旗杆看做l ,有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完成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相互转换.m l l m αα⊂⎫⇒⊥⎬⊥⎭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那我们来看看以下的说法正确吗?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

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能判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吗? ③若a ⊥α,b ⊂α,则a ⊥b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强化对概念的理解,突出概念里重要元素。

③在考察对垂直概念的理解以外还把具体的文字语言改为用数学语言表示,再次教育学生习惯数学语言,把具体问题抽象化。

2.3.3-4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学案(人教A版必修2)

2.3.3-4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学案(人教A版必修2)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标要求】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核心扫描】1.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重点) 2.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难点)新知导学1.温馨提示:线与直线平行的结论.(2)该定理可用来判定两直线平行,揭示了“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位置关系之间的转化.温馨提示 其他性质(1)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一点且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即α⊥β,A ∈α,A ∈b ,b ⊥β⇒b ⊂α.(2)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其中一个平面的垂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或在另一个平面内.即α⊥β,b ⊥β⇒b ∥α或b ⊂α.互动探究探究点1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有什么关系? 提示 平行(可用此结论判定面面平行).探究点2 两个平面均垂直于一个平面,这两个平面有什么关系? 提示 关系不能确定,平行、相交(垂直)都有可能.类型一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证平行问题【例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1B1C1D1-ABCD中,EF与异面直线AC,A1D都垂直相交.求证:EF∥BD1.[思路探索]分别证明EF、BD都垂直平面ACB1即可.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B1,B1D1,B1C1,BD.∵DD1⊥平面ABCD,AC⊂平面ABCD,∴DD1⊥AC.又AC⊥BD,DD1∩BD=D,∴AC⊥平面BDD1B1.又BD1⊂平面BDD1B1,∴AC⊥BD1.同理可证BD1⊥B1C.又B1C∩AC=C,∴BD1⊥平面AB1C.∵EF⊥AC,EF⊥A1D,又A1D∥B1C,∴EF⊥B1C.又AC∩B1C=C,∴EF⊥平面AB1C,∴EF∥BD1.[规律方法]线面垂直的性质是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之一,还可进而证明线面、面面平行.【活学活用1】如图所示,△ABC是正三角形,AE和CD都垂直于平面ABC,且AE =AB=2a,CD=a,F为BE的中点.求证:DF∥平面ABC.证明取AB的中点G,连接FG、GC,则FG为△BEA中位线,∴FG∥AE.∵AE⊥平面ABC,FG∥AE,∴FG⊥平面ABC.∵FG⊥平面ABC,CD⊥平面ABC,∴FG ∥CD .又FG =12AE =CD =a .∴四边形CDFG 为平行四边形,FD ∥CG .∵FD ∥CG .CG ⊂平面ABC ,∴DF ∥平面ABC . 类型二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垂直问题【例2】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已知α⊥γ,β⊥γ,α∩β=l . 求证:l ⊥γ.[思路探索] 根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在γ内构造两相交直线分别与平面α,β垂直;或者由面面垂直的性质易在α,β内作出平面γ的垂线,再设法证明l 与其平行即可.证明 法一 在γ内取一点P ,作P A 垂直α与γ的交线于A ,PB 垂直β与γ的交线于B ,则P A ⊥α,PB ⊥β.∵l =α∩β,∴l ⊥P A ,l ⊥PB .又P A ∩PB =P ,且P A ⊂γ,PB ⊂γ, ∴l ⊥γ.法二 在α内作直线m 垂直于α与γ的交线,在β内作直线n 垂直于β与γ的交线, ∵α⊥γ,β⊥γ,∴m ⊥γ,n ⊥γ.∴m ∥n .又n ⊂β,∴m ∥β.又m ⊂α,α∩β=l , ∴m ∥l .∴l ⊥γ.[规律方法] 面面垂直的性质是作平面的垂线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有面面垂直的条件下,若需要平面的垂线,要首先考虑面面垂直的性质.【活学活用2】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平面P AB ⊥平面PBC .求证:BC ⊥AB .证明 在平面P AB 内,作AD ⊥PB 于D . ∵平面P AB ⊥平面PBC , 且平面P AB ∩平面PBC =PB .∴AD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AD ⊥BC .又∵P 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 ∴P A ⊥BC ,∴BC ⊥平面P AB . 又AB ⊂平面P AB ,∴BC ⊥AB .类型三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求二面角【例3】 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BC =CD =a ,∠ABC =90°,∠BCD =135°,沿AC 将四边形折成直二面角B -AC -D .(1)求证:平面ABC ⊥平面BCD ;(2)求平面ABD 与平面ACD 所成的角的度数. [思路探索] 关于折叠问题,关键明确在折叠前后哪些量发生变化,如线与线的位置关系,角的大小等,要抓住不变量来解题.(1)证明 如图所示,其中图(1)是平面四边形,图(2)是折后的立体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B =BC ,AB ⊥BC , ∴∠ACB =45°,而∠BCD =∠ACB +∠ACD =135°, ∴∠ACD =90°,即CD ⊥AC .又平面ABC 与平面ACD 的二面角的平面为直角,且平面ABC ∩平面ACD =AC ,∴CD ⊥平面ABC ,又CD ⊂平面BCD ,∴平面ABC ⊥平面BCD . (2)解 过点B 作BE ⊥AC ,E 为垂足,则BE ⊥平面ACD . 又过点E 在平面ACD 内作EF ⊥AD ,F 为垂足,连接BF . 由已知可得BF ⊥AD , ∴∠BFE 是二面角B -AD -C 的平面角.∵E 为AC 的中点,∴AE =12AC =22a .又sin ∠DAC =CD AD =33,EF =33AE ,∴EF =22a ·33=66a ,tan ∠BFE =BEEF= 3.∴∠BFE =60°,即平面ABD 与平面ACD 所成的角的度数为60°.[规律方法] 当一个平面与二面角的一个面垂直时,常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作出二面角面的垂线,而作出平面角.【活学活用3】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且P A =AD =2,E 、F 分别为AD 、PC 中点.(1)求异面直线EF 和PB 所成角的大小; (2)求证:平面PCE ⊥平面PBC ; (3)求二面角E -PC -D 的大小.(1)解 如图,取PB 的中点G ,连接FG 、AG , ∵E 、F 分别为AD 、PC 中点,∴FG 綉12BC ,AE 綉12BC ,∴FG 綉AE ,∴四边形AEFG 是平行四边形,∴AG ∥FE ,∵P A =AD =AB ,∴AG ⊥PB ,即EF ⊥PB , ∴EF 与PB 所成的角为90°.(2)证明 由(1)知AG ⊥PB ,AG ∥EF , ∵P A ⊥平面ABCD ,∴BC ⊥P A , ∵BC ⊥AB ,AB ∩BC =B , ∴BC ⊥平面P AB ,∴BC ⊥AG ,又∵PB ∩BC =B , ∴AG ⊥平面PBC , ∴EF ⊥平面PBC , ∵EF ⊂平面PCE ,∴平面PCE ⊥平面PBC .(3)解 作EM ⊥PD 于点M ,连接FM , ∵CD ⊥平面P AD ,∴CD ⊥EM , ∴EM ⊥平面PCD ,EM ⊥PC ,由(2)知EF ⊥平面PBC ,∴EF ⊥PC , 又EM ∩EF =E , ∴PC ⊥平面EFM , ∴FM ⊥PC ,∴∠MFE 是二面角E -PC -D 的平面角或其补角.∵P A =AD =2,∴EF =AG =2,EM =22,∴sin ∠MFE =EM EF =12,∴∠MEF =30°,即二面角E -PC -D 的大小为30°. 方法技巧 转化思想在垂直关系转换中的应用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转换关系如下:当证明垂直关系时,要灵活地应用垂直之间的转换关系.当运用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一般需作辅助线,基本作法是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交线的垂线,这样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或线线垂直.【示例】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V -ABCD 中,底面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侧面三角形VAD 是正三角形,平面VAD ⊥底面ABCD .(1)证明AB ⊥平面VAD ;(2)求面VAD 与面VDB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思路分析] (1)用面面垂直的性质 (2)由(1)利用垂线法作平面角.(1)证明 ∵底面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 ⊥AD .又∵平面VAD ⊥底面ABCD ,AB ⊂平面ABCD ,且平面VAD ∩平面ABCD =AD , ∴AB ⊥平面VAD .(2)解 如图所示,取VD 的中点E ,连接AE ,BE . ∵△VAD 是正三角形,∴AE ⊥VD ,AE =32AD .∵AB ⊥平面VAD , ∴AB ⊥VD .又∵AE ∩AB =A , ∴VD ⊥平面ABE .∴BE ⊥VD .因此∠AEB 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于是tan ∠AEB =233.[题后反思] 证明垂直问题,要结合条件充分利用已知或证出的垂直关系的性质灵活地进行垂直间的转化.课堂达标1.平面α⊥平面β,a⊥α,则有().A.a∥βB.a∥β或a⊂βC.a与β相交D.a⊂β解析由已知易得:a∥β或a⊂β.答案 B2.(2012·济宁高一检测)已知平面α⊥平面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平面α内的直线必垂直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②在平面β内垂直于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β;④过β内的任意一点作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的垂线,此直线必垂直于α.A.4 B.3C.2 D.1解析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答案 C3.已知a、b为直线,α、β为平面.在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①若a⊥α,b⊥α,则a∥b;②若a∥α,b∥α,则a∥b;③若a⊥α,a⊥β,则α∥β;④若α∥b,β∥b,则α∥β.解析由“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知①真;由“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或异面或相交”知②假;由“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知③真;易知④假.答案①③4.已知α、β、γ是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l⊥β,则l∥α;②若l⊥α,l∥β,则α⊥β;③若l上有两个点到α的距离相等,则l∥α;④若α⊥β,α∥γ,则γ⊥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也可能是直线l⊂α;②正确;③中的两个点可以在平面的两侧;④正确.答案②④5.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AB⊥AC,P A⊥平面ABCD,且P A =AB,点E是PD的中点.(1)求证:AC⊥PB;(2)求证:PB∥平面AEC;(3)求二面角E-AC-B的大小.(1)证明(1)由P A⊥平面ABCD可得P A⊥AC.又AB⊥AC,所以AC⊥平面P AB,所以AC⊥PB.(2)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EO,则EO是△PDB的中位线,∴EO∥PB.又EO⊂平面AEC,PB⊄平面AEC,∴PB∥平面AEC.(3)解如图,取AD的中点F,连接EF,FO,则EF是△P AD的中位线,∴EF∥P A.又P A⊥平面ABCD,∴EF⊥平面ABCD.同理,FO 是△ADC 的中位线, ∴FO ∥AB ,∴FO ⊥AC . 因此,∠EOF 是二面角E -AC -D 的平面角.又FO =12AB =12P A =EF ,∴∠EOF =45°.而二面角E -AC -B 与二面角E -AC -D 互补,故所求二面角E -AC -B 的大小为135°.课堂小结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完美结合,利用垂直关系可判断平行,反过来由平行关系也可判定垂直,即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判断线面垂直的又一重要定理.3.灵活进行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之间的转换,是判定和运用垂直关系的关键.。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
思路2 例1 (2007山东高考,文20)如图11(1),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 中,已知DC=DD1=2AD=2AB,AD⊥DC,AB∥DC.
(1) (1)求证:D1C⊥AC1; (2)设E是DC上一点,试确定E的位置,使D1E∥平面A1BD,并说明理 由. (1)证明: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 连接C1D,如图11(2).
如图10,四面体A—BCD的棱长都相等,Q是AD的中点,求CQ与平面 D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图10 解:过A作AO⊥面BCD,连接OD、OB、OC,则可证O是△BCD的中心, 作QP⊥OD, ∵QP∥AO,∴QP⊥面BCD. 连接CP,则∠QCP即为所求的角. 设四面体的棱长为a, ∵在正△ACD中,Q是AD的中点,∴CQ=. ∵QP∥AO,Q是AD的中点, ∴QP=,得 sin∠QCP=. 点评: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本节的又一重点,作线面角的关键是 找出平面的垂线.
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位置类同于两条相交直线,也
需要用角来表示,但过交点在平面内可以作很多条直线.与平面相交的
直线l与平面内的线a、b…所成的角是不相等的.为了定义的确定性,我
们必须找到一些角中有确定值的,又能准确描述其位置的一个角,这就
是由斜线与其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作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容易发现,当且仅当折痕AD是BC边上的高时,AD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的
平面α垂直.
如图4.
(1)
(2)
图4
所以,当折痕AD垂直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时,折痕AD与平面α不垂
直,当折痕AD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时,折痕AD与平面α垂直.
③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文字语言表示为:

21-22版: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创新设计)

21-22版: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10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课堂反馈
规律方法 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 (1)利用线线平行定义:证共面且无公共点. (2)利用三线平行公理:证两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 (3)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 (4)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垂直. (5)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
@《创新设计》
14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课堂反馈
@《创新设计》
(1)证明 ∵O,M分别为AB,VA的中点,∴OM∥VB. ∵VB⊄平面MOC,OM⊂平面MOC, ∴VB∥平面MOC. (2)证明 ∵AC=BC,O为AB的中点,∴OC⊥AB. 又∵平面VAB⊥平面ABC,且平面VAB∩平面ABC=AB,OC⊂平面ABC,∴OC⊥平面 VAB. ∵OC⊂平面MOC,∴平面MOC⊥平面VAB.
∴DD1⊥AC. 又AC⊥BD,DD1∩BD=D,DD1,BD⊂平面BDD1B1, ∴AC⊥平面BDD1B1, 又BD1⊂平面BDD1B1,
@《创新设计》
9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课堂反馈
∴AC⊥BD1. 同理可证BD1⊥B1C, 又AC∩B1C=C,AC,B1C⊂平面AB1C, ∴BD1⊥平面AB1C. ∵EF⊥A1D,A1D∥B1C,∴EF⊥B1C. 又∵EF⊥AC,AC∩B1C=C,AC,B1C⊂平面AB1C, ∴EF⊥平面AB1C,∴EF∥BD1.
【训练3】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E为 CD的中点. (1)求证:BD⊥平面PAC; (2)若∠ABC=60°,求证:平面PAB⊥平面PAE. (1)证明 因为PA⊥平面ABCD,BD⊂平面ABCD, 所以PA⊥BD. 因为底面ABCD为菱形,所以BD⊥AC. 又PA∩AC=A,所以BD⊥平面PAC.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教学设计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教学设计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解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探究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选自人教A 版教材《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的位置关系,它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典范。

这类问题求解的关键是根据线面、面面之间的互化关系,借助创设辅助线和面,找出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有关概念和定理的概括、证明和应用,使学生体会“转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节内容是学习了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判定之后的进一步探究,进一步巩固“观察模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拓展应用”定理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置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在观察物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确认,获得对性质定理的正确认识;②会证明性质定理,并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②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③通过类比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关系的学习方法来探究本节课中的垂直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②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创新精神;③进一步体会几何中的公理化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观察模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拓展应用”定理学习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感悟数学中的“转化”的思想,并能类比此方法用于其它数学命题的学习,解决更多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性质定理的发现及证明是本节课的重点。

必修二 2.3 线、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教案

必修二 2.3 线、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教案

必修2 2.3 线、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案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知识梳理1、线与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问: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是否与这个平面垂直?2、线与面垂直的判定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3、射影定理一条直线PA和一个平面α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A叫做斜足。

在斜线上取一点(除斜足外)向平面引垂线PO,过垂足O和斜足A的直线AO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上的斜影。

斜线与斜影所构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因此线与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如果这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斜线的斜影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条斜线垂直。

(正方体中经常用)4、过一点有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

过一点有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二、例题如右图,已知R 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且SA=SB=SC,点D为斜边AC的中点。

(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

三、练习1、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点,过A作AE⊥PC,再过E作EF⊥PB。

求证:PB⊥AF。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l⊥α②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垂直,则l // α③如果直线a不垂直于平面α,则平面α内没有与直线a垂直的直线④如果直线a不垂直于平面α,则平面α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直线a垂直A、0B、1C、2D、33、空间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对角线()A、相交且垂直B、不相交也不垂直C、相交不垂直D、不相交但垂直4、如图,S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SB,SC⊥SB,SA⊥SC,H是△ABC的垂心。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一、教案概要1.教学目标: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2.教学重点:掌握垂直的概念和性质。

3.教学难点:掌握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4.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5.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教学内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性质。

2.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平面垂直的事物,引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和性质。

2.讲解与示范(20分钟)通过黑板、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特点和性质。

3.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30分钟)(1)垂直的定义:直线与平面相交的角为90度。

(2)判定方法:根据两个性质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

性质1:过直线一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性质2:过直线与平面有2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通过讲解与示范,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定义和两个判定方法。

4.练习与巩固(30分钟)根据教师提供的习题和案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检验学生对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方法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强调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和性质在几何学中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互动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导案)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导案)
a l b ab A
la l b
l
b

A
a
2
思考:一个平面的垂线有多少条?这些
直线彼此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3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图形语言:
a b
α
符号语言:
a ,D-A1B1C1D1中,M 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 求证: (1) MN∥AD1 (2) M是AB的中点.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记作 l . ,我们说直线 l 与平面 互相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AB⊥α
9
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相互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 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

b
l
a

b b l bl
线面垂直
10
面面垂直
定理应用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 BC 2 AB=2, ,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且侧面 PAB⊥底面ABCD。 (1)证明:侧面PAB⊥侧面PBC; (2)求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P
β α l β
β α l
β
8
已知α β, α β CD, AB β, AB CD于B. 求证 : AB α.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教案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教案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教案教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垂直,并能够运用垂直的性质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如何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垂直。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绘图工具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知1.通过引入两个概念:“直线”和“平面”,并介绍其定义、性质和符号表示。

2.通过实际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直线与平面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你认为直线与平面有什么样的垂直关系?”3.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Step2:理论讲解1.引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与平面上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相交,那么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2.讲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理: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垂直相交,则它们与该平面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条直线上有一点在这个平面上,且在这个平面上有一般的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3.讲解直线飞平面垂直的表示方法:以垂直符号“⊥”表示。

Step3:示例演练1.给出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垂直,并用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例如:过一个点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该直线与这个平面有什么样的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使用垂直的性质进行证明,以锻炼思维能力。

Step4:归纳总结1.让学生复习并总结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和性质。

2.强化学生对垂直符号“⊥”的理解和应用。

Step5:拓展应用将所学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建筑工程、地理测量等领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教材分析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垂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关系,它不仅应用较多,而且是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典范.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垂直问题是连接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说线面垂直是立体几何的核心.本节重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2)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求法;(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概括结论.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感受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的形成过程;(2)探究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直线与平面垂直有很多感性认识,比如,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大桥的桥柱与水面的位置关系等,都给我们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印象.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尽管影子BC的位置在移动,但是旗杆AB所在直线始终与BC所在直线垂直.也就是说,旗杆AB所在直线与地面内任意一条不过点B的直线B′C′也是垂直的.思路2.(事例导入)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是否与这个平面垂直?举例说明.如图1,直线AC1与直线BD、EF、GH等无数条直线垂直,但直线AC1与平面ABCD不垂直.图1(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画法.②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③用三种语言描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④探究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讨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⑤探究点到平面的距离.活动:问题①引导学生结合事例观察探究.问题②引导学生结合事例实验探究.问题③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转换.问题④引导学生思考其合理性.问题⑤引导学生回忆点到直线的距离得出点到平面的距离.讨论结果: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画法:教师演示实例并指出书脊(想象成一条直线)、各书页与桌面的交线,由于书脊和书页底边(即与桌面接触的一边)垂直,得出书脊和桌面上所有直线都垂直,书脊和桌面的位置关系给了我们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形象.从而引入概念: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平面的垂线和平面一定相交,交点叫做垂足.直线和平面垂直的画法及表示如下:如图2,表示方法为:a⊥α.图2 图3②如图3,请同学们准备一块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过△ABC 的顶点A 翻折纸片,得折痕AD ,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 与桌面接触).(1)折痕AD 与桌面垂直吗?(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 与桌面所在的平面α垂直?容易发现,当且仅当折痕AD 是BC 边上的高时,AD 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的平面α垂直.如图4.(1) (2)图4所以,当折痕AD 垂直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时,折痕AD 与平面α不垂直,当折痕AD 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时,折痕AD 与平面α垂直.③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文字语言表示为: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符号语言表示为:⇒⎪⎪⎪⎭⎪⎪⎪⎬⎫=⊥⊥⊂⊂P b a b l a l b a ααl ⊥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图形语言表示为:如图5,图5 图6④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斜线: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时,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足:斜线和平面的交点.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从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位置类同于两条相交直线,也需要用角来表示,但过交点在平面内可以作很多条直线.与平面相交的直线l 与平面内的线a、b…所成的角是不相等的.为了定义的确定性,我们必须找到一些角中有确定值的,又能准确描述其位置的一个角,这就是由斜线与其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作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特别地: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为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为0°.如图6,l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点O是斜足,A是l上任意一点,AB是α的垂线,点B是垂足,所以直线OB(记作l′)是l在α内的射影,∠AOB(记作θ)是l与α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发射炮弹时,当炮筒和地面所成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也即射程为多远?又如铅球运动员在投掷时,以多大的角度投掷,投出的距离最远?⑤点到平面的距离:经过一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叫做这点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点在平面内的射影还是一个点.垂线段:上述的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这点到这个平面的垂线段.点到平面的距离:垂线段的长叫做点到平面的距离.(三)应用示例思路1例 1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个平面.解:已知a∥b,a⊥α.求证:b⊥α.图7证明:如图7,在平面α内作两条相交直线m、n,设m∩n=A.************变式训练如图8,已知点P为平面ABC外一点,PA⊥BC,PC⊥AB,求证:PB⊥AC.图8证明:过P作PO⊥平面ABC于O,连接OA、OB、OC.∵PO⊥平面ABC,BC 平面ABC,∴PO⊥BC.又∵PA⊥BC,∴BC⊥平面PAO.又∵OA⊂平面PAO,∴BC⊥OA.同理,可证AB⊥OC.∴O是△ABC的垂心.∴OB⊥AC.可证PO⊥AC.∴AC⊥平面PBO.又PB⊂平面PBO,∴PB⊥AC.点评:欲证线面垂直需要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欲证线线垂直往往转化为线面垂直.用符号语言证明问题显得清晰、简洁.例2 如图9,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直线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图9活动:先让学生思考或讨论后再回答,经教师提示、点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解:连接BC1交B1C于点O,连接A1O.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因为A1B1⊥B1C1,A1B1⊥B1B,所以A1B1⊥平面BCC1B1.所以A1B1⊥BC1.又因为BC1⊥B1C,所以BC1⊥平面A1B1CD.所以A1O为斜线A1B在平面A1B1CD内的射影,∠BA1O为直线A1B与平面A 1B 1CD 所成的角.在Rt △A 1BO 中,A 1B=a 2,BO=a 22,所以BO=B A 121,∠BA 1O=30°. 因此,直线A 1B 和平面A 1B 1CD 所成的角为30°.变式训练如图10,四面体A —BCD 的棱长都相等,Q 是AD 的中点,求CQ 与平面D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图10解:过A 作AO ⊥面BCD ,连接OD 、OB 、OC ,则可证O 是△BCD 的中心, 作QP ⊥OD,∵QP ∥AO,∴QP ⊥面BCD.连接CP ,则∠QCP 即为所求的角.设四面体的棱长为a ,∵在正△ACD 中,Q 是AD 的中点,∴CQ=a 23. ∵QP ∥AO ,Q 是AD 的中点,∴QP=a a a a AO 663621)33(212122=⨯=-=,得 sin ∠QCP=32=CQ QP . 点评: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本节的又一重点,作线面角的关键是找出平面的垂线.思路2例1 (2007山东高考,文20)如图11(1),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DC=DD1=2AD=2AB,AD⊥DC,AB∥DC.(1)(1)求证:D1C⊥AC1;(2)设E是DC上一点,试确定E的位置,使D1E∥平面A1BD,并说明理由.(1)证明: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连接C1D,如图11(2).(2)∵DC=DD1,∴四边形DCC1D1是正方形.∴DC1⊥D1C.又AD⊥DC,AD⊥DD1,DC∩DD1=D,∴AD⊥平面DCC1D1,D1C 平面DCC1D1.∴AD⊥D1C.∵AD、DC1⊂平面ADC1,且AD∩DC1=D,∴D1C⊥平面ADC1.又AC1⊂平面ADC1,∴D1C⊥AC1.(2)解:连接AD1、AE,如图11(3).(3)图11设AD1∩A1D=M,BD∩AE=N,连接MN,∵平面AD1E∩平面A1BD=MN,要使D1E∥平面A1BD,需使MN∥D1E,又M是AD1的中点,∴N是AE的中点.又易知△ABN≌△EDN,∴AB=DE,即E是DC的中点.综上所述,当E是DC的中点时,可使D1E∥平面A1BD.变式训练如图1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G为CC1的中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求证:A 1O ⊥平面GBD.图12证明:⇒⎪⎭⎪⎬⎫⊂⊥⇒⎭⎬⎫⊥⊥AO A O A AO A BD BD AC BD A A 1111面平面 BD ⊥A 1O. 又∵A 1O 2=A 1A 2+AO 2=a 2+(a 22)2=223a ,OG 2=OC 2+CG 2=(a 22)2+(2a )2=243a , A 1G 2=A 1C 12+C 1G 2=(2a)2+(2a)2=249a , ∴A 1O 2+OG 2=A 1G 2. ∴A 1O ⊥OG.又BD ∩OG=O,∴A 1O ⊥平面GBD.点评:判断线面垂直往往转化为线线垂直,勾股定理也是证明线线垂直的重要方法.例2 如图13,ABCD 为正方形,过A 作线段SA ⊥面ABCD ,又过A 作与SC 垂直的平面交SB 、SC 、SD 于E 、K 、H ,求证:E 、H 分别是点A 在直线SB 和SD 上的射影.图13证明:∵⎭⎬⎫⊂⊥ABCD BC ABCD SA 平面平面 ⇒SA ⊥BC, 又∵AB ⊥BC,SA ∩AB=A,∴BC ⊥平面SAB.∴BC ⊥AE.∵SC ⊥平面AHKE,∴SC ⊥AE.又BC ∩SC=C,∴AE ⊥平面SBC.∴AE ⊥SB,即E 为A 在SB 上的射影.同理可证,H 是点A 在SD 上的射影. 变式训练已知Rt △ABC 的斜边BC 在平面α内,两直角边AB 、AC 与α都斜交,点A 在平面α内的射影是点A ′,求证:∠BA ′C 是钝角.证明:如图14,过A 作AD ⊥BC 于D ,连接A ′D ,图14∵AA ′⊥α,BC ⊂α,∴AA ′⊥BC.∴BC ⊥A ′D.∵tan ∠BAD=AD BD <tan ∠BA ′D=D A BD ',tan ∠CAD=AD CD <tan ∠CA ′D=D A CD',∴∠BAD <∠BA ′D ,∠CAD <∠CA ′D.∴∠BAC <∠BA ′C ,即∠BA ′C 是钝角.(四)知能训练如图15,已知a 、b 是两条相互垂直的异面直线,线段AB 与两异面直线a 、b 垂直且相交,线段AB 的长为定值m ,定长为n (n >m )的线段PQ 的两个端点分别在a 、b 上移动,M 、N 分别是AB 、PQ 的中点.图15求证:(1)AB ⊥MN ;(2)MN 的长是定值.证明:(1)取PB 中点H,连接HN,则HN ∥b.又∵AB ⊥b,∴AB ⊥HN.同理,AB ⊥MH.∴AB ⊥平面MNH.∴AB ⊥MN.(2)∵⎭⎬⎫⊥⊥a b AB b ⇒b ⊥平面PAB.∴b ⊥PB.在Rt △PBQ 中,BQ 2=PQ 2-PB 2=n 2-PB 2, ① 在Rt △PBA 中,PA 2=PB 2-AB 2=PB 2-m 2, ② ①②两式相加PA 2+BQ 2=n 2-m 2,∵a ⊥b,∴∠MHN=90°.∴MN=22222221)2()2(m n BQ PA NH MH -=+=+(定值).(五)拓展提升1.如图16,已知在侧棱垂直于底面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3,AB=5,BC=4,AA 1=4,点D 是AB 的中点.图16(1)求证:AC⊥BC1;(2)求证:AC1∥平面CDB1;(1)证明:∵在△ABC中,AC=3,AB=5,BC=4,∴△ABC为直角三角形.∴AC⊥CB.又∵CC1⊥面ABC,AC⊂面ABC,∴AC⊥CC1.∴AC⊥面BCC1B1.又BC1⊂面BCC1B1,∴AC⊥BC1.(2)证明:连接B1C交BC1于E,则E为BC1的中点,连接DE,则在△ABC1中,DE∥AC1.又DE⊂面CDB1,则AC1∥面B1CD.(六)课堂小结知识总结: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找出平面的垂线,然后解决证明垂直问题、平行问题、求角问题、求距离问题等.思想方法总结:转化思想,即把面面关系转化为线面关系,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七)作业课本习题2.2 B组3、4.§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教材分析在空间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垂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关系,它不仅应用较多,而且是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典范.空间中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是通过二面角给出的,二面角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等价转化思想渗透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直二面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3)使学生理会“类比归纳”思想在教学问题解决上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直观感知“二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2)类比已学知识,归纳“二面角”的度量方法及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有和过程,使学生理会教学存在于观实生活周围,从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教学难点: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和求二面角.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复习两平面的位置关系:(1)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若α∩β=∅,则α∥β.(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则两平面相交⇔若α∩β=AB,则α与β相交.两平面平行与相交的图形表示如图1.图1(二)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人们需要研究两个平面所成的角.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用必须使水坝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使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为此,我们引入二面角的概念,研究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思路2.(直接导入)前边举过门和墙所在平面的关系,随着门的开启,其所在平面与墙所在平面的相交程度在变,怎样描述这种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两个平面所成角问题.(三)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二面角的有关概念、画法及表示方法.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③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④用三种语言描述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给出证明.⑤应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难点在哪里?讨论结果:①二面角的有关概念.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二面角的面.二面角常用直立式和平卧式两种画法:如图2(教师和学生共同动手).直立式:平卧式:(1) (2)图2二面角的表示方法:如图3中,棱为AB,面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AB-β.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α、β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P、Q,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P-AB-Q.图3如果棱为l,则这个二面角记作αlβ或PlQ.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如图4,在二面角αlβ的棱上任取点O,以O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OA和OB,则射线OA和OB组成∠AOB.图4再取棱上另一点O′,在α和β内分别作l的垂线O′A′和O′B′,则它们组成角∠A′O′B′.因为OA∥O′A′,OB∥O′B′,所以∠AOB及∠A′O′B′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即∠AOB=∠A′O′B′.从上述结论说明了:按照上述方法作出的角的大小,与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无关.由此结果引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图中的∠AOB,∠A′O′B′都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③直二面角的定义.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教室的墙面与地面,一个正方体中每相邻的两个面、课桌的侧面与地面都是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和平面几何里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相类似,也是用它们所成的角为直角来定义,二面角既可以为锐角,也可以为钝角,特殊情形又可以为直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可表述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直二面角的画法:如图5.图5④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符号表述为:⎭⎬⎫⊂⊥αβAB AB ⇒α⊥β.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图形表述为:如图6.图6证明如下:已知AB ⊥β,AB ∩β=B ,AB ⊂α.求证:α⊥β.分析:要证α⊥β,需证α和β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而要证明一个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需找到其中一个平面角,并证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直角.证明:设α∩β=CD,则由AB⊂α,知AB、CD共面.∵AB⊥β,CD⊂β,∴AB⊥CD,垂足为点B.在平面β内过点B作直线BE⊥CD,则∠ABE是二面角αCDβ的平面角.又AB⊥BE,即二面角αCDβ是直二面角,∴α⊥β.⑤应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难点在于:在一个平面内找到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即要证面面垂直转化为证线线垂直.(四)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如图7,⊙O在平面α内,AB是⊙O的直径,PA⊥α,C为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图7求证:平面PAC⊥平面PBC.证明:设⊙O所在平面为α,由已知条件,PA⊥α,BC⊂α,∴PA⊥BC.∵C为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AB是⊙O的直径,∴BC⊥AC.又∵PA与AC是△PAC所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BC⊥平面PAC.∵BC⊂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C.变式训练如图8,把等腰Rt△ABC沿斜边AB旋转至△ABD的位置,使CD=AC,图8(1)求证:平面ABD⊥平面ABC;(2)求二面角CBDA的余弦值.(1)证明:由题设,知AD=CD=BD,作DO⊥平面ABC,O为垂足,则OA=OB=OC.∴O是△ABC的外心,即AB的中点.∴O∈AB,即O∈平面ABD.∴OD⊂平面ABD.∴平面ABD⊥平面ABC.(2)解:取BD的中点E,连接CE、OE、OC,∵△BCD为正三角形,∴CE⊥BD.又△BO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E⊥BD.∴∠OEC为二面角CBDA的平面角.同(1)可证OC⊥平面ABD.∴OC⊥OE.∴△COE为直角三角形.设BC=a ,则CE=a 23,OE=a 21,∴cos ∠OEC=33=CE OE . 点评:欲证面面垂直关键在于在一个平面内找到另一个平面的垂线.例2 如图9所示,河堤斜面与水平面所成二面角为60°,堤面上有一条直道CD ,它与堤角的水平线AB 的夹角为30°,沿这条直道从堤脚向上行走到10 m 时人升高了多少?(精确到0.1 m )图9解:取CD 上一点E ,设CE=10 m ,过点E 作直线AB 所在的水平面的垂线EG ,垂足为G ,则线段EG 的长就是所求的高度. 在河堤斜面内,作EF ⊥AB ,垂足为F ,并连接FG,则FG ⊥AB,即∠EFG 就是河堤斜面与水平面ABG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EFG=60°,由此,得EG=EFsin60°=CEsin30°sin60°=10×2352321=⨯≈4.3(m ).答:沿直道行走到10 m 时人升高约4.3 m. 变式训练已知二面角αAB β等于45°,CD ⊂α,D ∈AB ,∠CDB=45°.求CD 与平面β所成的角.解:如图10,作CO ⊥β交β于点O ,连接DO ,则∠CDO 为DC 与β所成的角.图10过点O 作OE ⊥AB 于E ,连接CE ,则CE ⊥AB. ∴∠CEO 为二面角αAB β的平面角, 即∠CEO=45°. 设CD=a,则CE=a 22,∵CO ⊥OE ,OC=OE , ∴CO=a 21.∵CO ⊥DO,∴sin ∠CDO=21CD CO . ∴∠CDO=30°,即DC 与β成30°角.点评:二面角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一个半平面α内找一点C ,作另一个半平面β的垂线,垂足为O,然后通过垂足O 作棱AB 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AE,则∠CEO 为二面角α-AB-β的平面角.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熟记.思路2例1 如图11,ABCD 是菱形,PA ⊥平面ABCD ,PA=AD=2,∠BAD=60°.图11(1)求证:平面PBD ⊥平面PAC ; (2)求点A 到平面PBD 的距离; (3)求二面角APBD 的余弦值.(1)证明:设AC 与BD 交于点O ,连接PO,∵底面ABCD 是菱形,∴BD ⊥AC.∵PA ⊥底面ABCD,BD ⊂平面ABCD,∴的PA ⊥BD. 又PA ∩AC=A,∴BD ⊥平面PAC.又∵BD ⊂平面PBD,∴平面PBD ⊥平面PAC.(2)解:作AE ⊥PO 于点E,∵平面PBD ⊥平面PAC,∴AE ⊥平面PBD. ∴AE 为点A 到平面PBD 的距离.在△PAO 中,PA=2,AO=2·cos30°=3,∠PAO=90°, ∵PO=722=+AO PA ,∴AE=7212732==∙POAO PA . ∴点A 到平面PBD 的距离为7212. 3)解:作AF ⊥PB 于点F,连接EF, ∵AE ⊥平面PBD,∴AE ⊥PB. ∴PB ⊥平面AEF,PB ⊥EF. ∴∠AFE 为二面角APBD 的平面角. 在Rt △AEF 中,AE=7212,AF=2, ∴sin ∠AFE=742=AF AE ,cos ∠AFE=77)742(12=-. ∴二面角APBD 的余弦值为77.变式训练如图12,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AD ; (2)求证:MN ⊥CD ;(3)若二面角PDCA=45°,求证:MN ⊥平面PDC.图12 图13证明:如图13所示,(1)取PD 的中点Q ,连接AQ 、NQ,则QN 21DC,AM21DC,∴QN AM.∴四边形AMNQ 是平行四边形.∴MN ∥AQ. 又∵MN ⊄平面PAD,AQ ⊂平面PAD,∴MN ∥平面PAD. (2)∵PA ⊥平面ABCD ,∴PA ⊥CD. 又∵CD ⊥AD,PA ∩AD=A,∴CD ⊥平面PAD. 又∵AQ ⊂平面PAD,∴CD ⊥AQ. 又∵AQ ∥MN,∴MN ⊥CD.(3)由(2)知,CD ⊥平面PAD, ∴CD ⊥AD,CD ⊥PD.∴∠PDA 是二面角PDCA 的平面角.∴∠PDA=45°. 又∵PA ⊥平面ABCD,∴PA ⊥AD.∴AQ ⊥PD. 又∵MN ∥AQ,∴MN ⊥CD. 又∵MN ⊥PD,∴MN ⊥平面PDC.例 2 如图14,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且∠DAB=60°,AD=AA 1,F 为棱BB 1的中点,M 为线段AC 1的中点.图14(1)求证:直线MF∥平面ABCD;(2)求证:平面AFC1⊥平面ACC1A1;(3)求平面AFC1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1)证明:延长C1F交CB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AN.∵F是BB1的中点,∴F为C1N的中点,B为CN的中点.又M是线段AC1的中点,故MF∥AN.又∵MF⊄平面ABCD,AN⊂平面ABCD,∴MF∥平面ABCD.(2)证明:连接BD,由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可知AA1⊥平面ABCD, 又∵BD⊂平面ABCD,∴A1A⊥BD.∵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又∵AC∩A1A=A,AC、A1A⊂平面ACC1A1,∴BD⊥平面ACC1A1.在四边形DANB中,DA∥BN且DA=BN,∴四边形DANB为平行四边形.故NA∥BD,∴NA⊥平面ACC1A1.又∵NA⊂平面AFC1,∴平面AFC1⊥平面ACC1A1.(3)解:由(2),知BD⊥平面ACC1A1,又AC1⊂平面ACC1A1,∴BD⊥AC1.∵BD ∥NA ,∴AC 1⊥NA. 又由BD ⊥AC,可知NA ⊥AC ,∴∠C 1AC 就是平面AFC 1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或补角. 在Rt △C 1AC 中,tan ∠C 1AC=311=CA C C ,故∠C 1AC=30°.∴平面AFC 1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30°或150°. 变式训练如图15所示,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侧面SDC ⊥底面ABCD ,且AB=2,SC=SD=2.图15(1)求证:平面SAD ⊥平面SBC ;(2)设BC=x ,BD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α,求sin α的取值范围. (1)证明:在△SDC 中,∵SC=SD=2,CD=AB=2, ∴∠DSC=90°,即DS ⊥SC. ∵底面ABCD 是矩形,∴BC ⊥CD.又∵平面SDC ⊥平面ABCD,∴BC ⊥面SDC. ∴DS ⊥BC.∴DS ⊥平面SBC.∵DS ⊂平面SAD,∴平面SAD ⊥平面SBC.(2)解:由(1),知DS ⊥平面SBC,∴SB 是DB 在平面SBC 上的射影. ∴∠DBS 就是BD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即∠DBS=α. 那么sin α=DBDS.∵BC=x,CD=2⇒DB=24x +,∴sin α=242x+.由0<x <+∞,得0<sin α<22.(五)知能训练 课本本节练习.(六)拓展提升如图16,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 垂直,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N 是PB 中点,过A 、D 、N 三点的平面交PC 于M ,E 为AD 的中点.图16(1)求证:EN ∥平面PCD ; (2)求证:平面PBC ⊥平面ADMN ;(3)求平面PAB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1)证明:∵AD ∥BC,BC ⊂面PBC,AD ⊄面PBC, ∴AD ∥面PBC.又面ADN ∩面PBC=MN, ∴AD ∥MN.∴MN ∥BC. ∴点M 为PC 的中点.∴MN21BC.又E 为AD 的中点,∴四边形DENM 为平行四边形. ∴EN ∥DM.∴EN ∥面PDC.(2)证明:连接PE 、BE,∵四边形ABCD 为边长为2的菱形,且∠BAD=60°,∴BE ⊥AD.又∵PE ⊥AD,∴AD ⊥面PBE.∴AD ⊥PB. 又∵PA=AB 且N 为PB 的中点, ∴AN ⊥PB.∴PB ⊥面ADMN. ∴平面PBC ⊥平面ADMN.(3)解:作EF ⊥AB ,连接PF ,∵PE ⊥平面ABCD,∴AB ⊥PF. ∴∠PFE 就是平面PAB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在Rt △AEB 中,BE=3,AE=1,AB=2,∴EF=23. 又∵PE=3,∴tan ∠PFE=233 EFPE =2,即平面PA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为2.(七)课堂小结知识总结: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找出平面的垂线,然后解决证明垂直问题、平行问题、求角问题、求距离问题等.思想方法总结:转化思想,即把面面关系转化为线面关系,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八)作业课本习题2.3 A 组1、2、3.§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一、教材分析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垂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关系,它不仅应用较多,而且是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典范.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不仅是由线面关系转化为线线关系,而且将垂直关系转化为平行关系,因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立体几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重点是在巩固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基础上,讨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了解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观察物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确认,获得对性质定理正确性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直线和平面垂直的画法及表示如下:图1如图1,表示方法为:a ⊥α. 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不难得出:⎭⎬⎫⊥⊂ααb a ⇒b ⊥a.(二)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大家都读过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在广阔的西北平原上,矗立着一排排白杨树,它们像哨兵一样守卫着祖国疆土.一排排的白杨树,它们都垂直地面,那么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呢?思路2.(事例导入)如图2,长方体ABCD—A′B′C′D′中,棱AA′、BB′、CC′、DD′所在直线都垂直所在的平面ABCD,它们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图2(三)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回忆空间两直线平行的定义.②判断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③找出恰当空间模型探究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④用三种语言描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⑤如何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地位与作用?讨论结果: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我们说这两条直线平行.它的定义是以否定形式给出的,其证明方法多用反证法.②如图3,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相交、平行、异面.图3③如图4,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棱AA ′、BB ′、CC ′、DD ′所在直线都垂直于所在的平面ABCD ,它们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图4 图5棱AA ′、BB ′、CC ′、DD ′所在直线都垂直所在的平面ABCD ,它们之间互相平行.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用文字语言表示为: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也可简记为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用符号语言表示为:⎭⎬⎫⊥⊥ααb a ⇒b ∥a.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用图形语言表示为:如图5.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不仅揭示了线面之间的关系,而且揭示了平行与垂直之间的内在联系.(四)应用示例思路1例1 证明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解:已知a ⊥α,b ⊥α. 求证:a ∥b.。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教案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教案

图2.3-4 图2.3-5 2、推理证明
引导学生分析性质定理成立的条件,介绍证明性质定理成立的特殊方法——反证法,
然后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该推理过程 ,最后归纳得出: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三)应用巩固
例子:课本P.74例4
做法:教师给出问题,学生思考探究、判断并说理由,教师最后评议。

(四)类比拓展,研探新知
类比上面定理:若在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条件下,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例如:如何在黑板面上画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直线?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相邻两面墙的交线,容易发现该交线与地面垂直,这时,只要在黑板上画出一条与这交线平行的直线,则所画直线必与地面垂直。

然后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性质定理的确认与证明,并归纳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五)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思考1、设平面α⊥平面β,点P 在平面α内,过点P 作平面β的垂线a ,直线a 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答:直线a 必在平面α内)
思考2、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a ,若α⊥β,a ⊥β,a α,则直线a 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
课堂总结 1)请归纳一下本节学习了什么性质定理,其内容各是什么?
(2)类比两个性质定理,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布置作业 课本和练习册习题
板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定理1. 例
定理2
教学反思:
1. 亮点:
2.不足及改进措施:
A 1
B
A C a b α
B 1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直二面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
(3)使学生理会“类比归纳”思想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让学生直观感知“二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2)类比已学知识,归纳“二面角”的度量方法及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使学生理会教学存在于观实生活周围,从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教学用具
投影仪等.
4. 标签
数学,立体几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平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
问题2: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又是怎样定义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以上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作小结,并顺势抛出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涉及到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角的情形,你能举出这个问题的一些例子吗?如修水坝、发射人造卫星等,而这样的角有何特点,该如何表示呢?下面我们共同来观察,研探。

(二)研探新知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老师展示一张纸面,并对折让学生观察其状,然后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
并对以上问题类比,归纳出二面角的概念及记法表示(如下表所示)
2、二面角的度量
二面角定理地反映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位置关系,如我们常说“把门开大一些”,是指二面角大一些,那我们应如何度量二两角的大小呢?师生活动:师生共同
做一个小实验(预先准备好的二面角的模型)在其棱上位取一点为顶点,在两
个半平面内各作一射线(如图2.3-3),通过实验操作,研探二面角大小的度
量方法——二面角的平面角。

教师特别指出:
(1)在表示二面角的平面角时,要求“OA⊥L”,OB⊥L;
(2)∠AOB的大小与点O在L上位置无关;
(3)当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直角时,这两个平
做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推理证明,然后抽检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最后讲评并板书证明过程。

(四)运用反馈,深化巩固
问题:课本P.73的探究问题
做法: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老师与学生对话完成。

(五)小结归纳,整体认识
(1)二面角以及平面角的有关概念;
(2)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内容,它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有何关系?
(六)课后巩固,拓展思维
1、课后作业:自二面角内一点分别向两个面引垂线,求证:它们所成的角与二两角的平面角互补。

2、课后思考问题:在表示二面角的平面角时,为何要求“OA⊥L、OB⊥L”?为什么∠AOB 的大小与点O在L上的位置无关?
课堂小结
(1)二面角以及平面角的有关概念;
(2)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内容,它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有何关系?
课后习题
1、课后作业:自二面角内一点分别向两个面引垂线,求证:它们所成的角与二两角的平面角互补。

2、课后思考问题:在表示二面角的平面角时,为何要求“OA⊥L、OB⊥L”?为什么∠AOB 的大小与点O在L上的位置无关?
板书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