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姐姐
英子姐姐资料
英子姐姐简介“英子姐姐”本名刘发英,出生于1968年,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语文教师。
截至今年八月,英子姐姐助学网站已经联络爱心人士900余人,资助学生1360多人,募集助学款405万余元。
刘发英最初不太看好网络捐助,可一想到这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做。
第一次在论坛发了8名学生的资料,没想到不出两个月,他们全都得到了好心网友的资助。
这次成功尝试,让刘发英看到了希望。
2005年秋,北京一家学习网站的站长“大耳朵”想资助3个学生,通过网络认识了刘发英。
刘发英把自己所在学校的贫困学生资料传了过去,结果对方一下子资助了5个孩子,还在论坛上开辟捐助专版,请“英子姐姐”做“斑竹”。
2008年,她用3个月的工资买回一台电脑,继续在网络上为资助贫困学生牵线搭桥。
6年内,她先后在国内外4家网站开辟资助专版。
2010年11月,“英子姐姐助学网”上线了,设有“待资助信息”“已资助信息”“走访日记”等7个板块。
最开始,刘发英通过网络为贫困生牵线搭桥,就不断遇到网友质疑。
面对质疑,刘发英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和生活照片,并承诺在学生收到爱心捐款后把收条和感谢信寄回。
接着,她公布了自己登门走访时了解到的贫困学生的信息,包括孩子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情况、住房情况、贫困原因、学生的考试成绩、身体状况等。
山乡教师的“一对一”助学路(人民日报)放暑假了,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小学教师刘发英却更忙了。
这个网名“英子姐姐”的山乡教师,多年坚持从网络募集善款、捐资助学。
今年,她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2005年,刘发英在“心之旅”助学网站注册“英子姐姐”网名开始助学,由此开始,直到今天的“英子姐姐”助学网、“英子姐姐”公益助学基金,她一直用“一对一”资助的“笨办法”。
她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家庭,用手机拍下孩子们照片传到网上。
收到善款后,她又复印汇款单存档,取款后亲自将钱送到孩子或孩子所在学校校长的手上。
汪曾祺受戒读书感悟五篇
汪曾祺受戒读书感悟五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汪曾祺受戒读书感悟一这次换书,我们组每人拿到的都是不同的书,我拿了一本名叫《受戒我的家乡》的书,我随便翻看了几页,没想到仅看得入迷了。
这本书是汪曾祺的作品,里面有非常多的故事,“异秉”、“受戒”、“寂寞和温暖”、“花园”、“夏天”......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就是“异秉”了,主要讲了一条街的发展,生动的写出了好几个主要人物的生活,工作。
我很喜欢文中写到的王二这个人,他生活朴素,每天早早的就要起床,去保全堂药店门口摆一个熏烧摊子,一只摆到晚上很晚。
中途他妻子还来给他送饭吃,他也是急急忙忙吃的。
其他好多小摊都开不下去了,唯有他的摊子越铺越大,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来买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甚至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什么人来买什么。
我也应该向他学习学习,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刻苦、努力地去把它完成,不能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我经常写作业写到一半就觉得累了,就去休息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后来看看作业,看着还有那么多作业,心烦意乱,又去休息去了。
我推荐大家也看看这本书,实在有太多的好文章了,我都说不出来了,看了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汪曾祺受戒读书感悟二《受戒》篇幅不长,却写得十分有画面感。
我读着似乎都能想象到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故事性很强。
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场面描述,没有华丽的辞藻,仅是白描的笔触却也写得生动。
故事中的人物都很饱满,是完整的人。
比如写明子受戒时,有一个山东和尚受戒烧戒疤太疼,山东和尚骂人了:“俺日你奶奶的,俺不烧了!”简直就是村野俗夫!这和尚的反应让人觉得十分的真实,直爽的山东汉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虽写的是和尚,却不是超脱世俗的和尚,境界很高,只知吃斋念佛,不食人间烟火。
和尚也在那个世外桃源过得潇洒,能够自给自足,靠着自我的本事获得吃穿,那里的和尚能够偶尔吃肉,甚至能够娶妻。
还有小英子家房子独村独落,有田没有全拿来种粮食,而是有半亩种了小英子喜欢的荸荠。
让孩子们一起沐浴阳光雨露
让孩子们一起沐浴阳光雨露作者:张剑光通讯员张昂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年第09期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不同程度存在着的“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的“四缺”问题,几年前就引起了舞钢市教育局的重视。
李洪涛局长在部署工作时强调,留守儿童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不利于义务教育的落实,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据统计,目前舞钢市的小学、初中在校生人数约为3.5万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到1/3左右。
7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舞钢市采访时,市教育局分管留守儿童工作的袁万昌副局长开门见山:“每个孩子都是家中宝。
农村留守儿童,尤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关爱。
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工作、一个责任、一份担当。
”袁万昌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舞钢市加大学校布局、改造力度,乡镇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建设成效明显,寄宿制学校条件完备,各项经费、补助到位。
市文明委还牵头,在全市建起了8所“乡村少年宫”。
这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证和物质基础。
针对留守儿童“四缺”问题,市教育局有的放矢,坚持在全市学校推动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留守儿童父母层面。
利于各种渠道、机会、方式,促进亲子联系。
如组织留守儿童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给父母写一封信,增进交流、沟通。
二是临时监护人层面。
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对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感;组织教师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深入交流,促进家庭与学校互动;各学校定期开展“亲子”活动,使临时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增进理解、加深感情。
三是在学校层面。
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建立“亲情家园”,设置图书阅览区、轻身健体区、文艺展示区、心理咨询区、便利服务区等,与“乡村文化宫”一起,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平台、沟通父母的桥梁、倾吐心声的家园;鼓励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充实;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鼓励城乡家庭“一对一”帮扶,城乡儿童“一对一”进步。
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 测试篇13 新人教版
测试篇(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1.(·潍坊)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你主持制订了《“社区用字调查”活动方案》,请将“善待汉字,热爱母语”八个字用正楷字体规范、工整、流利地书写在该方案的封面上。
(2分)(2)下面是你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①~③题。
(6分)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
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①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③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①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2分)②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2分)第句,修改意见:③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2分)2.(·福州)综合性学习。
(7分)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的象征意义。
(4分)【材料一】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摘自歌曲《龙的传人》) 【材料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
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材料三】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材料四】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
古人有“龙有九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 (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十大中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10篇)1秘书
十大中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10篇)十大中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1刘明静,女,汉族,1975年10月生,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关溅小学教师。
乡村教师刘明静,为兑现一句“安全护送孩子渡江”的承诺,克服重重困难,每天义务护送学生安全乘船过江。
她用13年的默默坚守,诠释了一诺千金的含义和分量。
关溅小学是邱少云烈士故乡的一所乡村小学,部分学生来自琼江对岸的偏远村子。
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
由于距离学校太远,如果完全步行,绕行通过上游的一座大桥,需要近3个小时,于是乘船过江便成了孩子们上学的捷径,但乘船上下学的安全问题成了大家最担忧的事情。
2007年,担任关溅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刘明静听说班上的一名学生在船上打闹,差点掉进江里。
后来,刘明静了解到这名学生的母亲去世、父亲靠打零工维生,幼小的她不得不每天独自乘船过江上下学。
当时,刘明静便对孩子父亲许下承诺:“孩子交给我来照顾,请放心,我会保护她的安全。
”刘明静决定把家从铜梁城里搬到少云镇上,方便去琼江对岸接孩子们上学。
她在少云镇租了一间房,把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开始日复一日义务护送学生渡江。
从护送自己班上两三名学生,到护送全校的20余名学生渡江,一干就是13年。
每天早上5点半她就早早起床,坐船到对岸码头等待孩子们到齐,再一起乘船过江到校。
下午放学,她又护送孩子们过江回家,全部安全下船后才放心离开。
13年来,刘明静牢记当初那句承诺:“只要坐船过江的学生,我都会一视同仁看管好。
”在刘明静的影响下,关溅小学的老师们自发组建了“渡娘”少云志愿服务小分队,在奔流不息的琼江上护送孩子们。
13年来,关溅小学没有一名学生因乘船发生意外。
因为“渡娘”,邱少云故里这方英雄的土地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情和暖意。
十大中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2刘付昌,男,汉族,1922年5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鲁班街道山水社区居民。
郭德刚,男,汉族,1951年1月生,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鲁班街道隆堡社区居民。
辛亥革命纪念日国旗下演讲稿
辛亥革命纪念日国旗下演讲稿辛亥革命纪念日国旗下演讲稿【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百年前的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给了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朝廷",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自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辛亥革命尽管因为袁世凯的窃权而走向失败,但是革命英雄的血没有白流,他们为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他们的努力和鲜血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继承起辛亥革命的奋斗精神,将对祖国的这份责任慢慢挑在自己肩上,更好的发扬我们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繁荣,更富强!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二】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是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为此,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继承首义精神承担历史责任》.去武汉,我建议您一定要去一趟首义广场。
当我来到这里时,我想象着,我所站的地方,也许就是当年革命党人熊秉坤策动起义时开会的阵地;也许是40名敢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战场。
我遥想革命勇士纪鸿钧手提煤油、木柴冒死跃上钟鼓楼,熊熊的烈火蔓延到湖广总署堂,熊熊的火焰蔓延到25个省。
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
胜利固然壮美,然而这之前和之后的无数次胜利与失败,无数先驱者的奋斗与牺牲,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辛亥革命留给子孙的岂止是光荣与骄傲,不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吗?首先,胡锦涛总书记说:"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百折不挠。
【最新精品】黑龙江省鸡西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〇一二年鸡西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 文试 卷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核 分 人得 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5分)1.请将下列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 大美兴凯湖,活力鸡西城!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7分)一条( )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yá,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俊□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曲.折 _____ 断yá _____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_____ 改为 _____ _____ 改为 _____ (3)在文段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1分)(4)根据上下文内容,请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 )(2分) A.声势浩大 B.波浪滔天 C. 浩浩荡荡 D.浩如烟海 3.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
(2分)4.古诗文默写。
(10分)得分 评卷人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教师填写)(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2)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今,雷锋精神早已超越了地域和国界,成为“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并默默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播撒着温暖和感动,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南旧事8个人物形象
城南旧事8个人物形象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
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以下是作品中的 8 个人物形象:
1. 英子:主人公英子是一个善良、聪明、勇敢、好奇、富有同情心的小女孩。
她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力,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面对这个世界。
2. 秀贞: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与英子成了朋友,在英子的帮助下,疯女人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儿,然而,命运弄人,秀贞母女相认的晚上便惨死在了火车轮下。
3. 兰姨娘:父母的朋友,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子,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离开了让她不快乐的家庭,和进步青年德先叔走到了一起。
4. 宋妈:英子的乳母,她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了生计来到城里当奶妈,对英子和她的家人都很好,但最后却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儿女而变得沉默寡言。
5. 小偷:英子在荒园中认识的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读书而不得不去偷东西,他本性善良,却因生活所迫而走上了歪路。
6. 爸爸:英子的父亲,他是一个严厉而又慈爱的人,对英子的教育很重视,也很关心英子的成长。
7. 德先叔:他是一个进步青年,和兰姨娘相爱并一起离开了北京,去追求他们的理想和幸福。
8. 妈妈:英子的母亲,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照顾着家人的生活起居。
这些人物形象各有特点,在小说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南旧事》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汪曾祺受戒读书感悟(六篇)
汪曾祺受戒读书感悟这次换书,我们组每人拿到的都是不同的书,我拿了一本名叫《受戒我的家乡》的书,我随便翻看了几页,没想到仅看得入迷了。
这本书是汪曾祺的作品,里面有非常多的故事,“异秉”、“受戒”、“寂寞和温暖”、“花园”、“夏天”……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就是“异秉”了,主要讲了一条街的发展,生动的写出了好几个主要人物的生活,工作。
我很喜欢文中写到的王二这个人,他生活朴素,每天早早的就要起床,去保全堂药店门口摆一个熏烧摊子,一只摆到晚上很晚。
中途他妻子还来给他送饭吃,他也是急急忙忙吃的。
其他好多小摊都开不下去了,唯有他的摊子越铺越大,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来买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甚至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什么人来买什么。
我也应该向他学习学习,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刻苦、努力地去把它完成,不能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我经常写作业写到一半就觉得累了,就去休息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后来看看作业,看着还有那么多作业,心烦意乱,又去休息去了。
我推荐大家也看看这本书,实在有太多的好文章了,我都说不出来了,看了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汪曾祺受戒读书感悟(二)《受戒》篇幅不长,却写得十分有画面感。
我读着似乎都能想象到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故事性很强。
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场面描述,没有华丽的辞藻,仅是白描的笔触却也写得生动。
故事中的人物都很饱满,是完整的人。
比如写明子受戒时,有一个山东和尚受戒烧戒疤太疼,山东和尚骂人了:“俺日你奶奶的,俺不烧了!”简直就是村野俗夫!这和尚的反应让人觉得十分的真实,直爽的山东汉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虽写的是和尚,却不是超脱世俗的和尚,境界很高,只知吃斋念佛,不食人间烟火。
和尚也在那个世外桃源过得潇洒,能够自给自足,靠着自我的本事获得吃穿,那里的和尚能够偶尔吃肉,甚至能够娶妻。
还有小英子家房子独村独落,有田没有全拿来种粮食,而是有半亩种了小英子喜欢的荸荠。
这种有些理想化的社会生活,在当时就应是有些超凡的。
故事中明子和小英子之间的感情纯纯的。
身边的“英子姐姐”
身边的“英子姐姐”---------小记五峰大龙坪希望小学刘珠玉老师在五峰西部最边陲,有一个群山环绕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平均海拔1300多米,素有“高山盆地”之称。
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现代气息的五峰大龙坪希望小学就坐落在这个盆地的正中央。
在这座边远的的希望小学里,有一位被老师和学生亲切称做“身边的英子姐姐”的人,她就是年轻美丽的刘珠玉老师。
2012年,大学毕业的小刘放弃了繁华都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做了一名老师。
年轻的她服从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来到了环境相对艰苦的大龙坪希望小学。
到学校的那天,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帮忙搬运行李的,孩子们一边帮忙一边嘀咕“学校里终于来了一位女老师,而且是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
”(在这顺便说一下,到目前为止,小刘也还是学校里唯一的女老师)小刘老师微笑着听着孩子们的赞美,感受着山里孩子的纯朴与善良。
后来她告诉我,在这一刻,她就喜欢上了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在工作中,小刘老师慢慢的发现,学校里好些孩子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好些孩子没有一本合适的课外书;好些孩子没有一件像样的文具,好些孩子不知道肯德基麦当劳是什么;好些孩子不知道三峡大坝在哪儿。
孩子们的现状深深的震撼了小刘老师的心灵。
她在办公室说“长阳的英子姐姐可以利用网络帮助那些有需求的孩子,我也可以试试。
”于是小刘给以前工作的同事联系,告诉他们这里孩子的状况。
几天以后,孩子们收到了价值2000多元的课外书,后来又陆续收到了作业本,彩笔和书包。
去年小刘婚假期间,她利用难得的假期去拜访那些网络上认识的爱心人士,告诉他们这个学校孩子们的渴望和困境。
此后的一个月,五峰县城的李叔叔,曾叔叔来到了学校,给孩子们带来了新手套和新衣服;宜昌的张阿姨和爱人来到了学校带来了各种文具;武汉的董叔叔来到了学校(特别说明一下,这位董老板再三叮嘱,千万不要告诉孩子及家长他的姓名,他只想为孩子奉献一份爱心)。
浙江做教育的刘叔叔约上朋友来到了学校,教孩子们唱歌跳舞。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 点亮山乡求学梦——记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
黄柏 山海 拔 10 7 0多米 , 个 “ 是 山
从 人 面 起 . 傍 马 头 生 ” 蛮 荒 之地 , 云 的
快赢 得 了大家 的 信赖 .在 爱 心 网友 与 老区贫 困学 子之 间搭 建起 爱 的桥梁 。
20 0 6年 “ 一 ” 金 周 前 夕 . 发 五 黄 刘
当地群众 生活 非常 贫 困。 9 1年 9月 , 19
目 睹 小 江 林 的 艰 难 处 境 ,刘 发 英 揪 心 不 已 。 她 立 即 对 全 校 学 生 的 家 庭 情 况 进 行 调 查 。没 料 到 全 校 4 0名 学 生 中 , 2 竟 有 近 三 分 之 一 的 学 生 因 家 境 困 难 学 业 难 于 为 继 。那 些 日子 , 为 解 决 贫 困 她 学 生 的 问 题 而 苦 心 焦 思 … …
与 他们 取 得 联 系。并 热 情 陪 同 志愿 者 对 贫 困学 生 家访 。云雾 中甩 下 谷 底 的 羊 肠 小 道 , 败 皴 裂 的 土 糟 屋 , 瞎 破 眼 腿 瘸 的 贫 弱 老 人 …… 来 自大 都 市 的
志 愿 者 为 老 区 贫 困孩 子 的艰 难 生 存 环 境 而震 惊 。
结缘 网络募 捐 。 展助 学新天 地 拓
刘 发 英,上 世纪 7 0年代 出生 于 长
阳磨 市 镇 一 个 教 师 家 庭 。9 0年 代 初 师
次 偶然 的机 遇, 使刘 发英 结缘 网
那 是 20 0 5年 8月 的 一 天 . 武 汉
络 助学 。 “ 之 旅 ” 网 站 志 愿 者 周 锋 等 来 长 阳 心 调 查 山 区 贫 困 学 生 状 况 。 发 英 及 时 刘
委 员 风 采
[eYaF nC i w un e ga] i
受戒读后感学生范文5篇
受戒读后感学生范文5篇《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是一篇极美的小说。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受戒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受戒读后感1《受戒》是汪曾祺的一部短篇小说,于1980年发表于《北京文学》。
描述了小和尚明海和农家女孩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懵懵懂懂的感情。
他歌颂了善良淳朴的人性,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受戒》里的文字并没有那么的华丽,它的文字和它给我们展现的资料一样朴实而平淡,像午后的一杯清茶让人心旷神怡。
让人感到惬意,也把人性最真的一面展此刻了我们的眼前。
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生活里多了一丝宁静。
刚开始读这篇*的时候被他那清新文字,朴实的写作风格所吸引了,可是在细细探究之后发现,这篇*包含了汪曾祺太多的感情在那里面。
《受戒》出现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涌之际,可是在汪曾祺的笔下却没有政治话语的痕迹,没有浓烈的杯具意识。
无论是对景物的描述还是对环境、任务的描述,都有给人一种灵动清逸的感觉。
在那个年代汪曾祺想要的就是这种最质朴的人性,没有任何被玷污的人,活出了一个自我的人。
对于身处此刻的我们来说更加应当好好去读一下这本书,去感受一下其中的恬静、质朴和此刻很少再会体会到的清新。
此刻的我们都过于浮躁、过于功利,人性的美似乎很少展此刻生活中更多的是人性“恶”的这一面展现出来。
受戒读后感2卷帙浩繁,遨游书海明朗乾坤;舒畅精雅,畅想美妙纯真情意;平静淡然,逍遥远离世俗尘绕;意深情绵,道尽世俗哀愁难怨……这是一个个性的作品,从资料上看,简单质朴,然而深深挖掘,才知本应属于时代下的产物,确实如此的清新脱俗,无伤无痕。
湖南卫视《宫》的上演开启古装穿越剧的高-潮时代,这让我不禁哑然于《受戒》的超纯爱恋,仿佛消减在世俗之外,一场没有悲伤的确是刻骨铭心的超时空感情故事。
仿佛室外桃源,估计这是一个连陶渊明都倾羡的世外“园林”吧!从作品中我们解读到了一种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分难以理解变成理所当然,一间世俗禁锢下的毛草屋变得熠熠生辉,然而,正是这样一间没有粉饰的房子,让我们从没有如此畅快过。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小朋友,等一下,你认识我不?不认识我就不准从这里过去哦。
”“晓得嘞,你是徐支书嘛,你天天在村里窜来窜去,我咋个会不晓得呢。
”在某某镇茅草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上,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正在询问一名小男孩,他叫某某,是贵州省清镇市某某镇茅草村党支部书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是重大,在抗疫“集结号”吹响后,某某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防死守阻断疫情“现在全村只有我一个人能够自由进出村子,这是大家给我的‘特权’,也是我的责任。
”某某开着玩笑却又认真地说。
某某镇茅草村与平坝区齐佰镇相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为减少人员流动,在交界路段,茅草村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严格按照“三个一律”轮流值守,即:凡不是本村人,一律不准进入;凡本村车辆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三天内一律只能进出一次;凡外出购买物资群众,一户一律只能一人外出。
值守人员在值守过程中必须对进出村的车辆及人员进行详细登记,须经仔细核实方可放行,为落实好这“三个一律”,村支“两委”商定除某某外的两委成员率先带头,均不出村,村支“两委”工作对接、群众所需物资采购均由某某统筹负责。
物资代购温暖到家“这是卢启勇、陈杰家要买的洗衣粉,这是老张家需要的纸……”某某对着采购单,一一点数。
“这是你家鸡蛋,小票在上面,你看一下。
”某某对委托他买鸡蛋的周安有说。
为避免人员聚集,取消赶乡场后,有的群众因出行不便而在购买生活物资上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某某摇身一变成了不收取一分跑腿费的代购员。
群众可通过微信、电话或直接告知等方式将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告诉某某,由他到集镇采买后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或放在集中的地点,由群众自取。
“村代购”既减少了人员流动又温暖了村民的心。
“有的群众要得急,有时候每天要跑3、4次,至少每天是要跑一次的。
道德模范感人事迹
道德模范感人事迹道德模范感人事迹5篇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
尤其是道德模范,能引领人们乃至社会走向良好的风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道德模范感人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篇1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
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
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
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
20_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_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
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篇2刘发英,女,土家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刘发英在全国首创全透明的“一对一”网络助学新模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搭建起诚信的桥梁。
她从20_年开始以“英子姐姐”为网名开展网络助学,始终把诚信放在首位,保存的100多本厚厚的“信义爱心账本”,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捐款人姓名、金额、受捐学生姓名等重要信息。
她用诚信赢得海内外1700余名爱心人士的信赖,募集爱心善款169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780余名。
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美德人物、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媒体誉为“中国网络助学第一人”。
城南旧事英子的人物形象
城南旧事英子的人物形象《城南旧事》里的英子,这个小女孩真是让人又爱又恼。
她既是那种让人心疼的小孩子,又有着一股子任性,硬生生把你的一颗心拽得跟着她一起跌宕起伏。
你看啊,英子就是那种街头巷尾的“野孩子”,她不拘小节,想说啥就说啥,想做啥就做啥。
她的世界里没有太多的规矩,她把生活当成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冒险。
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儿不太喜欢她,觉得她有点儿叛逆,甚至有点儿调皮捣蛋。
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英子身上的那股倔强劲儿反倒让我越看越觉得,哎,这孩子,真有意思。
其实英子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魅力,就是那种“小大人”的气质。
她虽然年纪小,但看问题却比同龄孩子要成熟许多。
比如,她总是能从大人的世界里看出些许不为人知的秘密,有时候还会表现出一种“过于懂事”的感觉。
她的心里好像藏着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大人,而她自己却依旧是那个单纯的、充满好奇的小女孩。
比如,她对父母的关系就有些特别的看法,虽然她并没有像成年人那样深入分析,但她总能通过一些小小的细节,捕捉到一些成人世界里的不安定因素,甚至觉得自己能改变些什么。
大家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像英子一样,总觉得自己能做些什么,能改变些什么,能理解一些大人理解不了的东西。
虽然那时候的我们什么也没改变,但不也就是因为有这种自以为是的“智慧”,才让我们变得勇敢吗?再说了,英子之所以会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还得感谢她那种毫不做作的纯真。
她不像某些大人一样,心机重重,嘴上说得甜,背地里却掂量着利益。
英子不,她就是一根“直肠子”,大大咧咧地说出心里话,完全没有心眼儿。
她对世界的好奇心几乎是永不止步的,今天想问这个,明天又开始问那个。
就算别人觉得她烦,她也丝毫不在意。
你敢说她什么,她可能也会反过来给你说回去,嘴皮子虽然有点儿不太礼貌,但又真的是让人忍不住笑出来。
不过,说实话,英子其实也不是没有缺点的。
她那股子倔劲儿,真的是有点儿让人抓狂。
每当她不想做的事就会各种耍脾气,偏偏不肯听别人的劝告。
201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
一、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提名名单(43人):1、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慈善家(男,40岁,新疆维吾尔人。
)2、陈起贤:倾其所有捐资助学的爱心教师(男,87岁,海南海口大坡中学的退休教师。
)3、邓卫星:卖猪肉的“慈善家”(男,52岁,广东省英德市下石太镇农民。
)4、高金磊:坚守大别山的大学生村官(男,26岁,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村官。
)5、胡丙申:辛苦10年为乡民还债的诚信局长(67岁,山西运城人,退休前任山西省夏县的乡镇企业局局长。
)6、胡艳萍:收留智障者的“爱心阿姨”(女,37岁,吉林省长春市私营企业主。
)7、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两人均为四川藏区福利学校志愿者,教师。
)8、刘发英:托起大山希望的“英子姐姐”(女,41岁,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9、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的领导干部(男,56岁,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
)10、刘竹承:慈善路上的“台湾爸爸”(男,68岁,台湾商人。
)11、孟佩杰:汉族照顾养母12年的孝女(女,20岁,山西师范大学学生。
)12、史铁生:挑战生命极限的作家(59岁,逝于2010年年底,北京作家。
)13、宋金萍:细心照顾老师28载的“感恩学生”(男,69岁北京市退休教师)14、杨丽:一生献给工人的工会主席(女,61岁,退休前为昆明市工会主席)15、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女,52岁,台湾云林县人,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16、王天昌:11年坚持治沙的当代愚公(男,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农民。
)17、朱光亚:中国两弹元勋863计划领导人(男,1924—2011,湖北武汉人,著名科学家。
)18、孙焕平:为食品安全鼓与呼的农民(男,42岁,江苏淮安楚州农民。
)19、王光国:愚公书记(男,40岁,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任店子坪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20、许月华:130个孩子的妈妈(女,55岁,湖南省湘潭市福利院供养人员。
英子姐姐“网”聚爱心资助寒门学子
的 学 生 因 家 境 困 难 学 业 难 以 为 继 。 那 些 日子 ,她 为
解 决 贫 困学 生 的 问题 而 苦 心 焦 思 … …
一
带头掏钱 资助 了资丘镇 的5 名贫 困学生 ,每年资助款
达60元 。 00
次 偶 然 的 机 遇 使 刘 发 英 结 缘 网 络 助 学 。那 是
借 助 这 块 阵 地 ,刘 发 英 与 该 网 站 大 批 助 学 志 愿
2 0 年 8 的一 天 ,武 汉 “ 之 旅 ” 网站 志愿 者 周 锋 05 月 心
等 来 长 阳 调 查 山 区 贫 困 学 生 状 况 ,刘 发 英 及 时 与 他 们 取 得 联 系 , 并 热 情 陪 同志 愿 者 对 贫 困学 生 家 访 。
堆 稻 草 为 她 安 了 家 。没 有 菜 吃 自 已种 ,没 有 电就
用 煤 油 灯 或 手 电筒 照 着 改 作 业 … … 自打 踏 上 这 块 土 地 , 刘 发 英 就 与 山 上 的贫 困 孩 子 们 融 人 到 一 起 。 山
里 娃 对 学 习 的 渴 望 ,贫 穷 与 失 学 深 深 地 灼 痛 了 她 的 心 ,பைடு நூலகம் 经 常 从 微 薄 的 工 资 中 掏 钱 为 孩 子 们 治 病 ,给
云 雾 中甩 下 谷 底 的 羊 肠 小 道 ,破 败 皴 裂 的 土 墙 屋 ,
眼 瞎 腿 瘸 的 贫 弱 老 人 … …来 自大 都 市 的 志愿 者 为 老
捐 出5 多 元 ,资 助 了2 名 贫 困学 生 ,成 为 资 助 学 生 万 5
最 多 的 网友 。4 多 来 , “ 耳 朵 ” 网站 累 计 资 助 贫 年 大 困 学 生 5 1 ,资 助 款 达 1 0 万 元 。之 后 ,刘 发 英 l人 3余 还 在 湖 北 隋 暧 荆 楚 ” 网 站 开 辟 了 助 学 版 块 , 吸 纳 了更 多 的爱 心 人 士 参 与 贫 困助 学 。
青春进行时 传递正能量——记“英子姐姐”的感人助学故事作文
青春进行时传递正能量——记“英子姐姐”的感人助学故事作文“馒头西施珊珊”、“爱心少年祝洵”,还有社区小雷锋张阳都是《青春正能量》里出现过的,这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一共分五章,分别是时代之美、兴国之魂、建设美丽中国、迈向美丽人生等等,同时它也分为许多小主题,比如文明、诚信等,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四章:“锻造美丽心灵”,因为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人,她最早在网上发起助学,并亲自把资助人的捐款送到需要资助的孩子家中,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坚持,她就是在2011年被人民日报长篇报道、并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英子姐姐”,我下面讲述的就是她的一些事迹:“英子姐姐”本名刘发英,是长阳县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1991年她师范毕业后,主动要求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偏远最贫瘠的黄柏山乡任教,我听爸爸讲过黄柏山只有短短不到2000米的水泥街道,只有一家简陋的餐馆。
在那里,老师得自己上山种菜,自己生炉子做饭吃,最初,“英子姐姐”种不好蔬菜,山上又买不到新鲜蔬菜和肉,就只能靠土豆和面条充饥。
学生家长得知后,每次给孩子带菜,总会给刘老师多带一些,“很多学生买不起饭菜,可他们却把新鲜蔬菜分给我……”,“英子姐姐”在接受采访时有些哽咽,山里人的质朴、对教育的渴盼,深深打动了刘发英的心。
她把学生当自己孩子一样照料,除了认真教课,还经常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买学习用具、衣服,垫付药费。
那时,她的月工资仅98元5角。
光靠刘发英个人工资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她积极向外界寻求帮助利用网络助学,呼唤大山之外的爱心! 6年内,她先后在国内外4家网站开辟资助专版。
2010年11月,“英子姐姐助学网”上线了,设有“待资助信息”“已资助信息”“走访日记”等7个板块,这是刘发英做的网页。
刘发英的草根慈善,是不提取任何“工作经费”的。
电话费、交通费,她自己掏;去山里走访,她自带干粮;时间,则是刘发英的双休日和寒暑假。
关于“英子姐姐”的事件还有许多许多,而在我的家乡长阳,也有好多地方的小学生、中学生上学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才能到学校,同样也有着许多像刘发英这样无私奉献爱心的老师们,我也听爸爸讲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到了一所偏僻的小学,碰见一个五十岁的女老师在为几十个寄宿的小学生一个一个的烫脚,在场的人都感动了;电视上我还看见贵州的一个地方,学生每天坐着吊篮跨过喘急的河流去上学。
【大班其他活动】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趣味玩台布
【大班其他活动】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趣味玩台布活动目标:1.在了解桌布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共同解决桌布变形、桌布使用等变化有趣的问题。
2、尝试一物多变多用的思维方式,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体验合作游戏和与合作伙伴学习的乐趣,培养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1.购买和收集各种图案的方形桌布。
2、设计一张用于记载幼儿比赛情况的表格。
3.音乐磁带、小贴花、奖品、帽子、夹子、围巾和其他配件。
活动过程:1.了解并感知新桌布:(1)教师以“英子姐姐’’的身份出现,跟小伙伴们互相问好。
(2)“迎子姐姐”送给小朋友们一件小礼物——一块新桌布。
(3)展示台布:说说台布的形状,数数台布的顶角,摸摸台布的用料,看看台布的花纹。
2.准备团队名单:(1)请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台布,调整座位,组成四组参赛队。
(2)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桌子并建议幼儿给你的团队命名并做标记。
简表如下:3.合作解答趣味题(1)题一:折台布变形状(引导幼儿一起动手折一折)问:台布可以折变成哪些形状?(变长方形、变三角形、变梯形……)小结评议这一轮比赛情况并发奖。
(2)问题2:谈论桌布的新用途(引导孩子们思考多种用途。
哪一组孩子在比赛中思考更多,赢得更多奖品)问题:桌布除了摊在桌子上还能用什么?(用作窗帘、抹布、地毯、衣服等)总结、评估第二轮比赛并颁奖。
(3)题三:装扮台布模特儿台布可以当“裙子、衣服”穿,请每组共同合作装扮一位幼儿,在用台布装扮后,可以再用夹子、帽子、丝巾等辅助用品装扮。
从音乐中,四位桌布模特表演并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邀请客座教师进行评论和颁奖。
活动延伸:1.请更换团队中的模特,重新穿上桌布,并举办“桌布时装秀”比赛。
2、围绕台布解答奥数题“变角”,要求只折一下,让四个角变五个角、三个角和另外四个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子姐姐作者:陈孝荣来源:《少年文艺(上海)》2013年第04期当时间的脚步迈着坚实的步伐进入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之时,鄂西连绵不绝的群山,一次又一次兴奋、激昂、感动起来。
因为一朵花悄然地在群山之巅怒放开来。
它光彩、夺目,令万众感奋与激动。
这朵花的名字叫“英子姐姐”。
她是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一名叫刘发英的副校长。
她用二千多个日子,在一个叫“网络助学”的博大爱心里培育出艳丽花朵。
花的芳香不仅陶醉了华夏大地,还弥漫到五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有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华人华侨,计八百余人成为她网络助学的资助人,为山区贫困学生募捐助学资金三百多万元,资助贫困学子一千一百多名。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数不清的媒体,又把芳香洒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正在向这朵花下汇聚,加入芳香的行列。
而那位长着一张娃娃脸、身材中等的刘发英,成了人们心中的“天使”,活着的雷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英子姐姐”。
目前从她身上散发出的芳香,能数得着的有: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湖北希望工程爱心大使、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获得者、全国十大美德人物、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等。
1一九七○年三月的一天,湖北长阳一个叫磨市的地方,一声婴儿的啼哭撕碎了乡村的宁静。
这家的主人刘士清一下子就被幸福层层包围,他是位乡村老师。
看着自己的女儿来到人世,刘老师的内心瞬间就升起了一片蔚蓝色的希望:贫困的家乡需要更多的人才。
他希望女儿能踩在他的肩膀上勃发更加耀眼的英姿,走得更远。
所以他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刘发英”。
刘发英先后顺利地从小学、中学,升到了枝城师范学院。
一九九一年,刘发英从枝城师范学院毕业之后,一条崭新的路就铺在了她的前面。
她可以以此为起点,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翅翱翔。
然而,当她来到县教育局填报分配志愿表时,从笔端涌出来的却是:“到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黄柏山去!”很快,她的志愿得到了批准。
这年九月,浑身散发着青春与热情的刘发英,怀揣着调令,与五位同时被分到黄柏山的新老师一起,从县城坐车前往黄柏山教育组。
当汽车呻吟着翻过一座座山,刘发英最初的兴奋,就被汽车的暴跳来了个下马威。
汽车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颠簸、狂舞、哀怨与怒吼,刘发英被震得晕头转向、呕吐不止。
她没想到黄柏山竟然是如此之远。
当群山吞没了夕阳,汽车终于在一个集镇上停了下来。
但很快他们就被告知,这里是资丘镇,不是黄柏山。
她抬头看一眼黄柏山的位置,并没有发现那里有村舍。
她还是无从想象山里的贫困到底是什么样子。
第二天再次坐车出发。
刘发英在较为富裕的磨市长大,并不知道大山深处贫困的真实样子。
来到高山上的教育组,她又被告知,她被分在陈家坪小学,离这里还有几十里山路,还得翻越一座大山。
第二天,在老师的护送下,沿着弯弯曲曲的曲溪河来到陈家坪小学。
眼前的现实,果真再次震出了刘发英的意外。
破烂、低矮,可怜兮兮的小学就贴在一面山坡上。
凹凸不平的地面、满是裂缝的墙壁、风儿穿堂而过的教室、缺胳膊少腿的桌凳,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呻吟、哀叹。
看着从城里来的支教年轻女老师,山里的孩子都用惊异的目光,一圈一圈地围着她。
学校的老师也绽放他们的热情,赶紧给她安排食宿。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遮掩贫困的现实。
刘发英住的地方,是一间阴暗、潮湿、低矮、破旧的屋子。
没有现成的床,就用两条长板凳,再放上几块木板搭成。
唯一的叫做家具的课桌已经伤痕累累,快要散架了。
刘发英用眼光抚摸一遍简陋的屋子,年轻的心就开始在这里定格,开始了她的执教人生。
尽管如此,热情代替不了磨难,愿望也驱赶不了贫困。
接下来,刘发英依旧经历了最初的痛苦、彷徨、害怕与泪水。
她得重新开始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学会种地,学会爬山,学会当一个全能教师。
当磨难出完一切考题,当贫困考验完意志的所有角落,刘发英很快就发现,一切的一切又成了一座巨大的熔炉,把她的意志煅烧得更加坚强,焊接得更加牢固了。
就这样,刘发英在贫脊的山里扎下文明与知识的根须,先后在陈家坪小学、老竹园小学、民族中学、白沙坪小学和希望小学任教十八年。
十八年里,她如数收下清苦、咽下孤寂、承受痛苦,让无数学生踩着她的青春,在她谆谆教诲和慈母般的关怀中,振翅飞往更加广阔的世界。
被她无数次接济的学生方亚东,成年之后,开口叫了她一声:“干妈。
”还有一名叫李永元的学生被她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在一次中学学校领导参加听课的课堂上,李永元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对刘发英说:“刘老师,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面对突然而至的感恩与回报,刘发英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妈妈!”刹那间,那间小小的教室,就成了泪的海洋。
2二○○三年夏天,当太阳的热情越来越旺盛的时候,刘发英突然接到通知,她被委任为资丘镇白沙坪小学校长。
走马上任,刘发英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刘发英对全校四百二十多名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之后,更大的紧迫感就呼啸而至。
四百多名学生中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家庭困难面临着难以完成学业的危险。
“怎么办?”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刘发英叩问大山。
然而大山却无以回答,只有远处的白云依旧无忧无虑,擦过山脊飘到了山的那边。
这样,随着时间的脚步一路向前,当二○○五年的某一天静悄悄地到来时,新的希望终于在鄂西大山里升腾了起来。
这天,学校在朗朗的书声里迎来了新一轮朝阳。
就在这时,两名陌生的年轻人来到学校找到了刘发英。
一介绍,才知道他们是“心之旅”助学网站的志愿者,来自武汉大学的青年教师李勤和周锋。
他们此次来白沙坪小学,是专门到贫困山区调查贫困学生状况的。
从这两位年轻教师充满热情的脸上,刘发英依稀看到了贫困山区教育走出困境的希望,便热情地带着他们进入贫困村庄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
他们离去之后,大家都盼望奇迹的出现。
这天,一切一如往常,太阳依旧在东山满含笑意地望着鄂西群山。
“汇款!覃伟和向荆桃的汇款!”……爆炸性的消息,立刻携带着春雷的力量,响遍了整所学校和贫困山区的山山岭岭。
原来,青年教师李勤和周锋回到武汉之后,把覃伟和向荆桃的情况发布到网站上,很快就得到了好心人的资助。
覃伟和向荆桃接到的助学汇款,共计八百元。
看着师生和山民们那一张张满含希望的脸,刘发英在欣喜的同时,一条希望之路也在她面前铺排了开来:“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出路吗?”说干就干,刘发英赶紧打开电脑,用颤抖的双手击开“心之旅”网页,将“英子姐姐”四个大字正式入驻“心之旅”助学网站。
二○○六年六月十二日,刘发英收到宜昌一名叫喻望的好心人寄来的六百元爱心款,指定用于资助李春丽和田惠蓉两名贫困学生。
但是,令刘发英没想到的是,她的善良、爱心与热忱被一层又一层的怀疑给紧紧地包裹着。
这天,当她打开电脑之后,一名网友要求和她视频。
善良的刘发英也没有多想,很快就打开了视频。
然而打开视频之后,没想那网友只看了一眼就又关了。
接着,一行行带着怀疑甚至是羞辱的文字,从QQ的会话窗口蹦了出来:“你就长这么个样儿,还想骗钱?不要拿助学当幌子来骗我们,你要是差钱就说,我们给你捐。
”晴天霹雳。
刘发英抑制不住的泪水的闸门,哗地一下打开,泪水汹涌而出。
委屈、伤感、烦躁与后悔,一起敲着她的情感和神经:我凭什么要背负这份不解和怀疑?我有体面的工作,有幸福的家庭,我凭什么呀?然而,另一个更强大的声音却告诉她:不能停下来,山区孩子们渴求的眼睛一直望着你。
擦干泪水,刘发英变得更加坚强。
而一条更加清晰的对策也立刻从她心海里快速地浮现了出来:透明。
对,透明。
把自己的一切真实信息和贫困学生的真实状况,全部搬到网上。
让网友明明白白地看到真实背后的真诚、渴望,山区教育不屈的步伐和民族的明天。
而她同时也决定,在与网友的对话与交往中,把心灵的大门彻底打开,也让他们看到一个山区教育工作者的无悔选择、执著和艰难前行的脚步。
但刘发英也明白,这样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她将背负更大的责任、更多的辛苦和牺牲一切休息时间。
因为从这一刻起,她工作之外的一切时间都得奔走在崇山峻岭间。
从此,刘发英便一头扎进风雨里,执著地奔走在那些弯弯曲曲的山路上。
走访、拍照、建档、上传,一对一地与爱心人士联络、汇报,让那些爱心人士真正看到他们的善心被播种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和民族教育的沃土里。
刘发英的透明与真诚,终于收获了珍贵的信赖与爱心。
一批批捐款很快就汇集成爱的海洋,源源不断地奔涌到贫困山区,浇灌贫脊的山区教育和拯救处境艰难的贫困学子。
资丘镇水连村一名叫田贞的孤儿,生活对他表现出极大的不公。
他出生不久,父母就相继病逝,把幼小的他扔给了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
田贞在成长的路上,不仅享受不到父爱母爱的阳光,就连生活也难以为继,随时都有辍学的危险。
刘发英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赶紧联系到田贞学校的校长,连夜整理了田贞的资料发布到网上。
很快,两位好心人就伸出了援助的大手,一年给田贞资助一千八百元。
田贞可以像其他孩子那样,沐浴着春光成长了。
这份救苦救难的感动与恩情,深深地触动了七十多岁的老人。
老人家只喂有一只母鸡,为了感谢刘发英这位“观世音菩萨”,老人积攒了二十个鸡蛋,与田贞一起踏着春寒,从几十里外的水连村步行到白沙坪小学,找到刘发英,要当面感谢这位大恩人。
可是当老人拿出鸡蛋时,二十个鸡蛋因为路途的颠簸,只剩下四个没有破,其余全成了蛋糊。
看着这动人的一幕,刘发英的泪水就湿了衣襟。
也就是从那时起,这样的感动就占据了刘发英的生活。
那种无以言说的快乐时常让她从睡梦中笑醒。
为了从根本上打消爱心人士的疑虑,刘发英除了采取网上的面对面、电话里的面对面、书信里的面对面,还热情地邀请爱心人士来长阳贫困山区,实地了解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和贫困学子的真实处境。
不久后,“心之旅”爱心网站的发起人杨女士就带着她的团队,顶着严寒,揣着爱心来到了边远的白沙坪小学。
他们正是受刘发英邀请到来的。
通过几天对刘浪、田覃红等贫困学生进行家访,现场救助,杨女士和她的团队带着一路的见闻和责任感回到武汉之后,爱的枝头很快就绽放出了无数的花朵。
第二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二十七名“心之旅”爱心助学网站的志愿者再次来到白沙坪小学,在刘发英和资丘镇中心学校老师们的带领下,分成十四个家访组,对十四个村的贫困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将全镇范围内的八十六名贫困学生列入“心之旅”贫困救助对象。
这样,到二○○九年,仅“心之旅”爱心助学网站一家,就先后有七十多名志愿者,九次来到偏僻的鄂西,对一百四十二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走访,资助款达二十三万多元,赠送的衣物、书籍、学习用品和办公用品不计其数。
二○○六年八月,北京“大耳朵”英语网站站长韩先生知道刘发英的事迹后,被深深感动,并激活了他博大的爱心,仅这一家网站,就网聚起巨大的力量,先后资助贫困学生达一百七十多人。
二○○八年的春天,新加坡一名华人,从网上知道刘发英的事迹后,寄来了一千元捐资助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