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金融监管的比较
日本金融安全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维普资讯
日本金融 安全 措施对 我 国的启示
3 7
( ) 融监 管与法 制还不 能适应 金融 安全 的需要 四 金 金 融监 管的组 织机构 、 才 队伍 、 术 手 段 等都 与 现 代 金融 监 管 的要 求存 在 差 距 。 同 人 技 时 , 有 的金 融法律 、 规在某些 方面 明显滞 后 、 够完善 , 现 法 不 与我 国 的金融 改革和 保障 金融安 全 的要 求还 不相适 应 。有些政策 的调控 还过 多依赖 行政 手段 。 此 外 , 我 国金 融体系 中 , 在 其他 金融 机构 的经 营状 况 也不 尽 如人 意 , 证券公 司和 保 险企 业 的基 本财务 状况 非常不 理想 , 在大量 的违规行 为 , 金 融机 构 间存在 很 强 的连 带关 系 , 存 且 使 金融 体系面 临着极 大 的安全 隐患 。
二、 日本 确 保 金 融 安 全 的对 策 措 施
近 年来 ,为 了保 持金融 体系 的稳定 , 防止 因不 良债权 问题而 引发 的金融 体系 动 荡 , 摆脱 经 济持续 低迷 的状况 , 为经 济发 展 和经济 增长提 供支 持 , 日本政府 出 台了一 系列 的金融政 策 以保 证金 融机构 的持续 经营 :
内容摘 要 : 随着 冷 战 的结 束 , 界 进 入 了 以和 平 发展 为主 流 的 时代 , 世 经济 安 全 上 升 为 国家 安 全 的重 要 内容 。随 着 当前 经 济 全球 化 进 程 的 加快 , 融安 全 已 经成 为 国 家 经 济 安 全 的核 心 。 因 金 此, 防范 金 融 风 险 , 保 国家 经 济安 全 , l 了越 来 越 多 的国 际 政界 要 人 、 略 专 家 、 济 巨头 的 确 弓起 战 经 关 注 。本 文 通 过 对 中 日金 融 安全 问题 的 对 比研 究 , 讨 了我 国金 融 业 的 现状 及 开 放 条件 下 国 际 探 市场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 , 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 关键词: 金融 安全 ; 融 体 系 ; 金 开放
日本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维普资讯
上 海 金 融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 0 2年第 2期 ( 总第 5 4期 ) 2 0 0 2年 6月 2 日出版 0
一4 一 4 J u a f h n h i i a c olg or l S ag a Fnn eC l e n o e ‘’权 力 高度 集 中。日本 金 融 监 管 的 主管 机 构 仅 大 藏 省 一 家 , 日本 银 行从 属 于 大 藏 省 。依 据 《 日本 银 行 法 》和 其 它 法 律 规 定 , 凡 经 营金 融 业 务 须 经 大 藏 省 许 可 ;金 融 机 构 的设 置 、 合并 、 散 、 设 、 改 章 程 等 事 宜 解 增 修
也 须 经 大 藏 省 许 可 ;大藏 省 可 随 时 要 求 银 行
和其 它 金 融 机 构 提 供 业 务 和 财 务 报 告 ,或 随
年代 的金 融 危机 中却 显得 无 力 与脆 弱 。 由于 日 本 金 融监 管 在许 多方 面与 我 国相 似 , 析其 特 分
点、 成败 及 原 因无 疑对 金 融 市 场化 进 程 中的我
除 行 政 色 彩 , 护 金 融 自 由 化 的 稳 定 , 免 重 蹈 日本 覆 辙 。 维 以
【 关键词 】 日本金融 监 管 ; 政指 导 ; 行 金融 管制
日本 金 融 监 管在 二 战后 对 日本 经 济 高 速
发展 起到 了不可 替 代 的作 用 , 在 2 但 0世纪 9 O
为 货 币政 策 的执 行 者 和金 融业 的 监 管 者 ,只
对 在 日本 银 行 开 设 往 来 账 户 或 需 在 日本 银
行取得贷款 的金融机 构进行监管 ;其监管 内 容 侧 重 于 业 务 方 面 ,包 括 核 查 风 险 管 理 状
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比较与启示
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比较与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比较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通过概述中日两国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中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文章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启示和经验借鉴部分,文章总结了两国政策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对比,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比中日货币政策的差异和相似点,可以为两国的货币政策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旨在促进中日经济交流,加深双方对货币政策的了解,提高两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和稳定性。
【关键词】关键词:中日,货币政策,比较分析,启示,经验借鉴,政策建议,对比总结,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财政稳定。
中日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比较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探究其异同之处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对于促进双边经济合作、推动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中日货币政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日两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互利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中日货币政策,可以深入了解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发展的不同理念和策略选择。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和路径,为未来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研究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比较也有助于加深对国际金融体系的认识。
中日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发展和调整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格局都具有重要影响。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
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中国今天的情况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极其相似。
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一、日本经济泡沫回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此后日元迅速升值。
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
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
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
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日本金融遭受严重打击。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之处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日本在泡沫形成过程中的宏观经济呈现如下一些特征:依赖外向型经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本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并且出现了大幅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房地产价格和股指快速上涨。
中日会计对比分析
中日会计对比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背景下,了解中日两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日会计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两国会计。
一、会计体系对比中日两国的会计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制度层面上,日本有着自己独特的会计制度,而中国则已实行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的现代会计制度。
在会计处理方式上,两国都采用了“借贷记账”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但日本会计体系相对更为复杂,需要维护各种类型的账户,并且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而中国则相对简单。
中日两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执行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日本的准则较为严格,对普通企业的规范性要求更高,而对跨国企业和金融企业的监管更严格。
中国则相对灵活,对企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要求更高,并且更具经济现实性。
三、财务报表对比中日两国的财务报表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在形式上,日本财务报表要求较严格,有时间序列、比例统计、自然增长率等内容,而中国则更关注报表的呈现形式和内容。
在内容上,日本报表更加细化,会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解释,中国则更加着重总体性和符合经济逻辑的美感。
中日两国的会计审计也存在差异。
在审计流程上,日本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同时审计人员的工作公正性和独立性也要求更高。
在审计机构方面,日本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审计机构,并且在审计机构的选择和委托上也有章程进行管控。
中国则相对更加灵活,企业有更多选择,同时在审计机构的选择和委托上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结语综上所述,中日两国的会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深,对于中日企业来说,了解对方的会计体系和会计准则,对于促进合作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刘军华国际法题目1、从国际法角度看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2、当代国家主权的维护3、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律秩序。
4、论南海诸岛的领土争端问题5、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6、论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机制。
7、评析“先发制人”战略。
8、国际法视角下的伊拉克战争。
9、论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
10、论中日海洋划界争端。
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题目;1、论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完善。
2、论我国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
3、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解决方法研究。
4、我国有关仲裁协议法律制度的完善。
(包括对仲裁协议内容要求,准据法确定,效力认定,独立性等方面内容)5、论国际民事司法协助的加强。
国际税法题目1、论对转移定价的法律管制。
2、浅议税收饶让抵免3、论常设机构应税所得额的确定。
4、对滥用税收协定的法律管制研究李煜1、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的法律建议2、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法律建议3、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4、我国环境立法与履行国际公约的路径选择5、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6、我国《海外投资法》的立法构想7、对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标准的完善8、外资并购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法律设计9、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10、对垄断协议的法律认定与规制刘昕1、新三板市场的定位问题研究2、股权投资问题研究3、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11修订)》中的若干法律问题4、论我国新股发行审批制改革之必要5、《UCP600》确定的审单标准研究6、论中国加入《鹿特丹规则》之利弊塔利莉1、WTO争端解决机制探析2、论提单的法律性质3、浅析《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4、试论BOT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5、ICSID解决争端过程中国内法与国际法的适用6.、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7、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法律问题初探8、浅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9、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10、创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思考张帆1、境外上市框架下私募融资的法律风险分析;2、境内创业板IPO框架下的私募融资风险分析3、私募融资的企业控制权风险与防范4、浅析私募融资中的核心条款;5、私募基金退出机制探析6、私募融资的税收问题探析7、私募融资中博弈双方的法律风险分析8、私募基金项目投资风险防范分析9、浅析私募投资中的尽职调查10、私募基金的监管模式浅析邹钧1、中国应对碳关税贸易壁垒的对策2、中美轮胎特保案与贸易保护主义3、 WTO框架下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安全研究4、 WTO框架下的劳工标准5、WTO绿色贸易壁垒与中国农产品贸易6、WTO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7、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8、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欺诈与防范;9、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10、中国对外资企业国际避税的约束11、国际贸易中的商业秘密保护12、世界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13、ECPA与两岸经贸的发展14、低碳时代的气候环境法律制度15、金融危机与完善国际金融监管16、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欺诈与法律救济陈洁1、国际项目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2、国际银团贷款的法律问题研究3、浅论BOT项目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4、浅谈跨国并购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规避措施5、从美国金融危机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6、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法律问题研究7、从美国合同法中的对价谈中美合同法比较研究8、浅谈我国的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9、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及其民事责任制度研究10、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法律问题研究11、揭开公司面纱—试论一人公司法律问题杨军民法学部分1、论民法基本原则2、民法与商法关系研究3、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4、建立我国禁止权利滥用法律制度的思考5、完善我国监护法律制度的思考6、论物权效力的区分原则7、谈我国非法人主体制度的完善8、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9、论侵权责任的无过错归则原则律师实务及法律实务10、论律师的言行豁免权11、完善我国律师制度的思考12、论律师执业风险13、完善我国律师执业保障制度的思考14、论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角色完善15、律师职业的比较研究16、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救济制度研究储敏1、对驰名商标特别保护的反思2、对商标权的合理限制3、专利间接侵权的认定4、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5、对教师课件(教案)的著作权分析6、论旅客运输合同中承运人的责任7、对合同法中重大误解行为的法律分析8、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焦富民1、见义勇为的民法思考2、合同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适用3、民法自助行为制度的构建黄良军1、股东知情权诉讼问题探讨2、债权人撤销权的诉讼问题探讨3、网络侵权的诉讼法问题探讨4、论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论小额诉讼程序6、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制度研究7、论民事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8、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探讨9、我国劳动争议司法解决机制的新问题10、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探讨11、就业歧视问题探讨1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13、我国劳务派谴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1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探讨15、我国对外劳动务输出中的法律问题16、劳动关系中的竞业禁止问题探讨陈红梅劳动法选题1、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就业歧视2、论职业稳定权3、论非全日制用工的竞业限制环境法选题1、环境知情权探析2、论生态损害的赔偿3、环境公益诉讼的构建4、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救济5、对《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评析王强1、论替代因果关系——以《侵权责任法》第十条为中心2、从“康菲漏洞事件”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3、论侵害人身权益产生的附带财产损失4、论共同过错——对《侵权责任法》第八条中“共同”之辨析5、论特殊的共同侵权:团体侵权6、论监护人的侵权责任7、从屠呦呦获奖争议论发现权之侵权法保护8、论机动车所有人的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胡宜奎1、论法院调解2、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研究3、民事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研究4、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5、论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被告6、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研究7、电子证据研究8、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9、论协议管辖10、我国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11、论仲裁的独立性12、论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马思萍1、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与业主公约的关系2、房屋征收中的法律问题3、论医疗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4、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以淘宝网为例)5、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法律思考6、论我国税收法制的完善7、论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8、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中外比较9、论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制度10、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完善汪华亮1、论合同目的2、论不可抗力的外延3、情势变更原则研究4、论可得利益赔偿范围5、论信赖利益赔偿范围6、股权出资问题研究7、论隐私权的边界8、论公众人物的肖像权——从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案说起9、论所有权保留买卖10、论共同危险行为王寨华民事诉讼法学1、论民事权利保障与民事公益诉讼2、浅论群体性纠纷的诉讼模式3、浅论法官释明权4、论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制度5、我国民事证人制度的构建与完善6、论民事诉讼的免证事实7、消费者公益诉讼的法理与规则分析8、论诉讼保全中保全对象9、论民事上诉中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10.、“恶意民事诉讼”的发法律规制11、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婚姻家庭法1、论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2、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3、论配偶权的法律保护4、论我国探望权法律制度的完善5、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6、论夫妻财产分割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董学立1、论我国民法典的体例结构2、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体系3、论诚实信用原则4、论主体平等原则5、论私法自治原则6、论公序良俗原则7、论权利滥用禁止原则8、论表见代理9、论善意取得10、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11、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12、论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比较13、论物权的效力14、论物权的支配效力15、论物权的追及效力林道海法理学题目的选题范围:1、个案适用中的法律解释2、正当程序的特征与意义3、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4、互联网时代的表达自由5、法官的自由裁量问题6、司法判决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作用8、中国的司法独立:现状与局限性9、案件事实的法律判断10、法律适用过程的实证研究金晶1、环境刑法理论研究2、金融犯罪惩治规制研究3、职务犯罪的研究和预防4、过失犯罪理论研究5、论结果加重犯6、论经济犯罪的概念和范围7、浅析受贿罪8、中日经济犯罪比较研究9、老年犯罪人犯罪研究10、论信用卡诈骗罪11、论被害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范毅1、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足与完善2、论当代违宪审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论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规制4、论农民工权利现状及保护5、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现状及其思考6、论休息权的宪法保护7、论罢工权的宪法地位8、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平等权保护9、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0、论引咎辞职11、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网络平台研究12、论行政诉讼的简易程序问题王保成1、先行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行政确认违法责任追究机制探析3、处罚权集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信息公开制度中应公开信息界定标准化思考5、行政裁决实施中问题及其规制1探究6、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衔接中的问题及其规制7、公司工商登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8、行政事实行为侵权责任追究机制探究9、行政编制设置中问题及其对策10、确定公务员薪酬制度应考虑的变量及调整机制探究朱彤1、未决羁押人员权利保护问题研究2、刑事被害人援助制度研究3、论作证豁免权4、论刑事和解5、侦查权的滥用及其防治6、我国司法独立问题研究7、不作为犯研究8、不能犯研究9、间接正犯研究10、情节加重犯研究11、其他(由同学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夏清瑕1、论秦国和秦朝法制的得失2、论汉朝的春秋决狱3、中国古代的族刑制度研究4、中国古代酷吏与刑官研究5、中国古代妇女财产继承权问题研究6、中国古代关于“见死不救”和“见义勇为”立法7、从唐律的内容看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成8、中国古代有关拾得遗失物处理制度研究9、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制中的“社会本位”原则10、试论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11、论治外法权12、试论《大清民律草案》中对中国传统民法的继承13、“秋审”与清代诉讼体制张颖1、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2、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律适用研究3、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研究4、董事义务研究5、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6、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探析7、论保险利益原则8、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研究9、一人公司法律规制研究10、论投保人的义务陶广峰1、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2、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实现机制研究3、我国保安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管理研究4、消费性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5、行业协会功能研究祝贺1、论自然垄断行业的国企改革(论国企垄断)2、竞业禁止有关法律问题3、经营者集中的法律研究4、腾讯360事件的法律思考(反垄断法视野中的“3Q之争”)5、国美电器股权之争的法律思考6、从蒙牛伊利诽谤案想到的7、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及其规制8、论知名商品的竞争法的保护9、商标使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10、论垄断协议11、比较广告的合法性之辨及我国的立法选择与制度完善2012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李宁1、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与城市融入研究2、社会资本存量提升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3、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研究4、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与社会责任感提升问题研究5、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合村并村与管理创新研究——以ⅩⅩ村为例6、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中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模式与经验探索7、新农保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ⅩⅩ地区为例8、试论人情冷漠与道德重构——社会现实的启示甘诺1、老年公寓与家庭养老两种模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对比研究2、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3、优势视角下流浪儿童救助模式探析(要求去过协青社实习的学生选)——以香港协青社为例5、优势视角下的灾后社区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6、女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实证研究(有数据)7、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有问卷)8、煤矿工人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的相关研究(有数据)9、小组工作在促进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干预研究(有数据)10、“内外职业生涯”视域下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探析11、“优势视角”下残障人士康复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要求在爱德基金会实习过,访问过残障人士家庭的学生选)许爱花1、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民工流动家庭的应对策略2、公民社会视阈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3、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4、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研究5、转型社会农村社区治理的困境6、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本土化模式探索许芸1、城市“三社联动”(社区、社团、社工)的功能定位和路径选择——以鼓楼区为例2、大学生性教育的现状和实施途径3、社会公平感的群体差异和福利需求——以南京鼓楼区为例4、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和实施策略5、转型期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以南京协作者为例仲鑫1、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中发展之探讨2、智障人社区融入研究3、智障人主要照顾者的压力研究4、志愿者组织中的“耗尽”研究5、残障人社会排斥研究6、残障人社区支持研究史新田1、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市)为例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模式研究——以+++(市)为例3、第三部门发展现状研究——从+++案例谈起4、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研究——以+++为例5、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与社会管理——以+++为例6、现代城市社会中“冷漠症”现象分析——从+++谈起7、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与中国社会福利建设8、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问题——以+++村为例9、城市拓展与社区工作——以+++社区为例沈文捷1、作为信息传播方式的微博现象研究2、社区妇女社会工作现状研究3、女性角色紧张现状及对策研究4、老年女性生活现状研究陈健。
中日经济对比
广场协议大事记事件影响1985年9月由美英日德法5国财长在纽约广场宾馆(Plaza Hotel )签署了“广场协议”,目的是让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控制”地贬值,日本银行在美国财长贝克的高压之下,被迫同意升值。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几个月之内,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贬值。
日元对美元就由250日元比1美元,升值到149日元兑换1美元。
随后几个月内日元升值67.85%。
1987年1、纽约股市崩盘。
2 、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加压力,让日本银行继续下调利率,使得美国股市看起来比日本股市更有吸引力一些,以吸引东京市场的资金流向美国。
很快日元利率跌到仅有2.5%,日本银行系统开始出现流动性泛滥,大量廉价资本涌向股市和房地产。
此后,东京的股票年成长率高达40%;房地产甚至超过90% 。
(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开始成型)1988年由于日元升值的原因,日本出口大幅下降,日本出口生产商为了弥补由于日元升值所导致的出口下降的亏空,企业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
日本银行的隔夜拆借市场迅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心,世界前10名规模最大的银行被日本包揽。
东京股票市场在3年内涨300%,房地产仅东京总盘就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总值。
(日本的金融系统接近崩溃)1989年摩根斯坦利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等一批国际投资银行深入日本发行“股指认沽期权”,日本的保险公司认为日本股市不存在暴跌的可能,认购。
12月29日,日本股市达到了历史巅峰,日经指数冲到了38915点,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权终于开始发威。
日经指数顿挫。
日本股市开始下跌。
1990年1月美国交易所突然发行“日经指数认沽权证”,高盛公司从日本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指期权被转卖给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权证的购买者,并承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
该权证立刻在美国热卖,大量美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日本股市再也吃不住劲了,“日经指数认沽权证”上市热销不到一个月就全面土崩瓦解了。
人民币兑日币2篇
人民币兑日币第一篇:人民币兑日币情况分析人民币兑日币是中国人民币兑换日本日币的汇率。
汇率是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一直受到市场供需和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波动较大。
首先,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当中国的商品和服务需求较大,或者中国的投资吸引力较强时,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会增加,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会上涨。
相反,当需求下降时,汇率会下跌。
同时,日本经济的表现也会影响日币的供需和兑换汇率。
如果日本的出口和投资吸引力增加,需求日币的人会增多,造成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下跌。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形势也对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全球货币政策的变化、贸易战、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市场对人民币和日币的投资偏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两国货币的汇率。
例如,如果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他们可能会倾向于购买人民币,从而推高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
此外,中日两国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也会对人民币兑日币汇率产生影响。
央行的利率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国家间的贸易政策等都会影响到汇率的走势。
例如,如果中国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加息降准,可能会加强人民币的汇率。
日本政府的货币干预政策也可能影响日币的汇率。
总结来说,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受到市场供需、国际金融形势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不同时间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导致汇率的波动。
因此,准确预测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走势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第二篇:人民币兑日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变动直接影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
以下是影响人民币兑日币汇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1. 经济基本面: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受到两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经济增长、通胀、失业率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低通胀率,以及实施有效的就业政策,以稳定人民币兑日币的汇率。
中国与日本金融监管政策比较研究
写
罨
量
c: f
2 经 常 性监 管项 目没 有 一 个 统 一 的 制 度安 排 ,每 开 展 一 次 监 管 活
[】 铁成. 3佟 日本 金 融 监 管 体 制 创 新 及 其 借 鉴 现 代 日本 经
济,0 4() 2 0, . 2 [ ] 达 . 融 学 ( 二 版 ) . 京 : 国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 4黄 金 第 『 北 M1 中
进 行 有 效 的 监督 和制 约 , 也 进 一 步 加 剧 了新 F A 的监 管 失 灵 。 这 S ( )S 没有 发 挥 统 一 监 管 者 的潜 力 2FA 由于 监 管 能力 不 足 等 诸 多 原 因 ,新 旧 F A都 没 有 尽 到 统 一 S 监管 者 应 尽 的 职 责 , 现 了对 其 他 金 融 机构 的监 管 真 空态 势 。 出 三、 日本 金 融 监 管 政 策 的教 训 及 其 对我 国 的启 示 在金融领域 . 日本 与我 国存 在 许 多相 似 的 问题 。 自 19 9 8年 开始 推 行 统 一 监 管 以来 , 日本 金 融 监 管 改 革 有 着 深 刻 的 教训 , 这 对我 国也 很 有 借 鉴意 义 。 第 一 .我 国的 金 融 混 业 经 营 还 没 有 到非 进 行 统 一 监 管 不 行 的地步 , 因此 , 融 协 调 监 管 模 式 的 第 一 层 次并 不 是 撤 销 、 组 金 重
以 下 问题 :
( ) 乏 有效 的 监 管协 调 机 制 1缺 目前 的监 管 协 调 合 作 机制 缺乏 一 个 完 整 的制 度 框 架 ,如 明 确 的 职 能 定 位 , 息 收 集 、 流 和 共 享 等 的 安 排 , 法 成 为 一 个 信 交 无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一设想是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
设想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一、自由贸易区的概念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
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
我国的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都具有“自由贸易园区”的某些特征,但目前我国尚无与“自由贸易园区”完全对应的特定区域。
中日韩自由贸易四大影响第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宏观经济有促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其中,对GDP的促进作用约为0.4%,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约为1%,对投资的促进作用也约为1%。
四大影响应当说促进作用较为有限,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关税的降低对内需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价格、收入等变量进行传导,二是目前大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存在导致中国的实际关税水平大大低于名义水平。
第二,关税水平的大幅度降低并不会对财政收入产生消极影响,其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关税水平的降低将导致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税率下降的不利影响;二是内需的增加,消费、投资的提高,使得消费税、增值税的税收有所增加。
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但是影响幅度有限,CPI 约下降0.05个百分点,不会造成通货紧缩。
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的比较及启示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经济预测分析第 17 期国家信息中心2015年5月25日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的比较及启示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
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不断升级的过程。
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与当时的日本具有一定相似性,比较这两个时期中日经济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对外投资步伐、推动经济发展— 2 — 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正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资本净输入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
1、对外贸易难以继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世界份额快速提升,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 后,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外向性提高,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6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13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但当前,我国外贸已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进出口规模占GDP 比重在2006年达到63%的高点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参见图1)从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看,外贸将难以继续发挥以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与此同时,巨额的贸易顺差既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额的迅猛增长,也引发了不少贸易摩擦,更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开始实施,活跃的海外投资日渐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并形成新的增长潜力。
0%10%20%30%40%50%60%7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0042006200820102012中国出口占G D P 比重中国进口占G D P 比重中国进出口占G D P 比重图1 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变化情况2、对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大规模净资本流入,经济取得快速增长。
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困境与前景
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困境与前景作者:巴殿君左天全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24年第01期〔提要〕自1999年举行首次领导人会晤以来,中日韩在内生需求、政治引领和外部危机的共同驱动下,逐渐形成“峰会—部长级—工作级”三级合作模式,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持续拓展在中日韩自贸区设想和“RCEP+”框架等多种路径下的合作。
同时,中日韩合作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现实困境,包括美国干扰牵制增强、合作收益预期受损、集体认同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如此,中日韩合作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和显著的政治意愿,仍存发展潜力。
为更有效把握中日韩合作的回暖势头,三国应致力于深化沟通交流,调适相互认知;扩大共同利益,增强相互依赖;加强战略协作,实现机制对接。
历史经验证明,三国相互影响、彼此互动,是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的核心变量;三国和平共处,合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符合三方国家利益与地区合作需求,也是东北亚地区合作共赢、构建和平与稳定东亚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中日韩合作、区域一体化、东北亚秩序〔作者简介〕巴殿君,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博士生导师左天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D83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24)1期0110-20中日韩地理位置相邻,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国家,三国合作机制进程自1999年开启以来,为三国发展、地区繁荣及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政治极化与对立加剧,地区安全问题频发,全球产业链重构,全球化进程受阻,全球治理失序。
在此背景下,强化多边合作成为化解逆全球化困境的重要方案。
在三国共同努力下,中日韩合作在2023年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023年11月26日,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在韩国釜山举行,这是三国外长自2019年以来时隔四年再次会晤。
三方一致认为中日韩合作可以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繁荣发挥积极作用,同意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紧相关筹备工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启示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背景分析 (3)1. 战后日本经济现状及挑战 (4)2. 日本政府政策与措施 (6)3. 高速增长时期特点与成就 (8)三、“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理念解读 (9)1. “共同富裕”概念及其内涵 (10)2. 日本“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表现 (11)3. 经济增长与共同富裕关系分析 (12)四、日本战后经济增长对中国启示 (14)1. 重视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15)2.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17)3.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18)4. 重视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9)五、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 (22)2. 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政策措施 (24)3. 地方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 (25)六、中日对比下的中国策略优化建议 (26)1.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7)2.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 (29)3. 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30)4. 倡导勤劳创新,弘扬共同富裕价值观 (31)七、结论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被称为“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这一时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全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这一发展模式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推动科技创新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政府同样需要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成功经验还表明,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深圳大学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
深圳大学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论述题∶一、必答题1.为什么说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请你谈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南昌大学发展的工作思路。
2.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深水区。
请就农业农村、国有企业、资本市场、财政税收、收入分配、医疗体制、养老保险、高等教育、金融监管体制等某一方面谈谈深化改革中遇到的困境、今后努力方向和工作要点。
3.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深刻把握"破""立""降"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4.当前大国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二、选答题5.衡量一名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有客观标准?如有,可以用哪些标准来衡量?6.据了解,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多次组织人员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该报告?学习什么内容?怎么学?7.改革开放40年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改变。
请你就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土地政策、教育发展、扶贫政策、就业创业等某一角度对当地变化的来龙去脉。
8.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9.如何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叠加"的新特征?你认为软件专业在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起着什么样的作用?10.国际社会在核安全治理方面存在哪些共识与分歧?请以核安全全球治理历史、现实与挑战视角对伊核、朝核等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
11.中国在当前大国关系调整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12.试谈谈中美(或中俄、中日等,选其一种)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差异及中国应对中美两者关系的根本对策。
单选题1.()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A.恩格斯B.斯大林C.列宁D.马克思2.2021年1月20日,民主党人()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6 任总统。
A.奥巴马B.桑德斯·C.拜登D.特朗普3.()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繁荣背后的危机
繁荣背后的危机——中日境况的异同2012年度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07亿元,同比增长7.8%i,中国已然跃居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忆古思今,日本在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迅速复苏,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据统计,1980年至1988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10倍以上,日本拥有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控制了超过3290亿美元的而美国银行业资产(占美国银行业资产的14%);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超过欧洲共同体的总和;购买了30%-40%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占有了美国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美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器件,30%以上的汽车,50%以上的机床以及绝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数十种商品和服务是日本提供的。
”ii同当前的“中国威胁论”一样,“日本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甚嚣尘上。
然而,随着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迎来了两个“失去的十年”。
在人们看来,中国的现状与日本当时的情况何其相似,那么两国究竟有何异同,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首先,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目前的情况与日本有诸多相似之处。
第一,两国的经济均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且都面临着本币对外币升值的国际环境。
“广场协议”后,日本央行被迫放弃了对汇市的干预,这使日元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连续大幅升值。
日元兑美元汇率在1985年9月是240:1,年底突破200:1,1986年底152:1,1987年最高达到120:1。
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日元升值了111%iii。
人民币汇率也从2010年的1:6.82升值到1:6.12(2013/10/13)。
随之而来的是对出口导向制造业特别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打击。
第二,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入楼市和股市。
1990年年末日本土地资产总额达2389万亿日元,比1985年年末增加1.4倍,所增加的1385亿日元相当于当时GDP的三倍。
中日农村金融体制比较及其借鉴
完善我 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发 展, 尤为必要 。
一
2 农协 系统 金 融体制
农协系 统金 融是 由各级 农协信用组织 经办 的农业金 融 ,
它 由三 级 组 成 , 基 层 的 是 农 业 协 同组 合 , 接 与 农 户 发 生 信 最 直
1 农 业 制 度 金 融 .
是 企 业 文 化 相 对 来 说 过 于 封 闭 。企 业 文 化 是 在 企 业 运
营 中长期积累形成的, 一旦形成就难 以改变 , 而且难 以复制和
难 以转移 。 因此 , 该缺 陷可能是 目前 国内银行业跨 国新建投资 新建投资主要取决于 以下因素: 银行 自身 的实力 , 别是核心 特 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二是中 国银行业核心竞争 力不 足制 约新 竞争力的强弱;银行在以往跨国投资中积累的已有 经验及 自
一
参考文献: [] 嗣全. 1冯 银行国际化 的路径 选择 : 国并购 抑或新设投 资 跨 [] 2 姚战琪. 国并购与新建融资 []财 贸经济 ,0 4 1 跨 J. 2 0 () [] 南 . 并购 路径 看 商业银 行 跨 国经营 [] 金融 论坛 , 3许 从 J.
是整个世界范 围内金融监 管的放松 。随着金融 自由化 [] 当代 财经 ,0 3 1) J. 2 0 (2
导 报
惦 髓。
中 日农村金 融体制 比较及其借鉴
杨 慧敏 侯 天竹 z
( 1河南大学工商管理 学院, 河南 开封 ,7 0 0 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 450; 河南 开封 , 7 0 0 450 ) 【 摘
的建议 。
要】 目前我 国农村金 融体制进入深化 改革 阶段 , 在管理体制 、 运作模 式等方面都取得 了一定成效 , 但仍存 在着一些
中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日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仍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几代人的差距,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
我国人均收入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较低水平,要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必须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
“知耻而后勇。
”看到与日本发展的巨大差距,我们更应该自省自警自励,奋起直追,埋头苦干,紧紧抓住中国发展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
虚心地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创造性地为我所用,痛下决心提升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质量,加快中国制造由低中端不断向中高端攀升。
必须在世界高端制造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这里要特别提到日本的企业家精神,他们骨子里追求自己制造产品的完美品质,为达到在同行和客户眼里的称誉,而不惜把99.99%的精力用在0.01%的产品提升上,真正做到精益求精。
日本公司老板一般不会整天待在办公室里,而是经常身穿工作服在生产第一线解决问题。
特别需要具有这种精神。
同时,我们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综合性的公共立体交通体系。
由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中国不可能也不允许大量发展私人汽车,否则将出现一场“汽车灾难”,一些国家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而最大的危险在于泡沫经济。
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日元短期内急剧大幅升值,造成国家财富迅速膨胀和放大;二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金融泡沫扩张;三是房价急剧大幅上涨,造成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结合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更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国家宏观调控来说,管理好通货膨胀十分重要,而管理好资产泡沫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基本稳定,防止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升值引起热钱过度炒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加强金融审慎监管,始终注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坚持住房“民生+消费”的基本属性和发展定位,限制住房的资本属性和投资需求,防止和消除房地产市场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中日两国数字货币政策比较及启示
中日两国数字货币政策比较及启示
刘宇畅;郑春勇
【期刊名称】《福建金融》
【年(卷),期】2024()4
【摘要】数字货币在数字化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
从中日两国数字货币政策的比较看,两国均未形成完备的数字货币法律法规体系,两国的数字货币政策都体现出“顶层设计、双层运营”的特征,两国在政策目标和原则上高度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对非官方数字货币不予认可,而日本则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加密货币交易;中国侧重于零售型数字货币,日本偏向于批发型数字货币;中国已经开始探索落地阶段的数字货币政策,而日本仍然处于谨慎论证阶段。
中国可借鉴日本经验,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主动吸纳民间力量构建多元治理体系并加强国际合作。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刘宇畅;郑春勇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0.3
【相关文献】
1.中日两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比较及其启示
2.中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货币政策比较
3.中日两国网球运动\"举国体制\"比较与启示
4.中日两国水痘及其疫苗接种管理的比较与启示
5.中日两国茶道文化中"和"思想比较研究及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学生姓名:乔雪学号: 2008031235学院:经济学院专业:经济学指导教师:沈宏亮2012年04月中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社会安定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怎样才能合理利用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以便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值得深入探究。
我国中小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近来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
日本被称为“中小企业之国”,中小企业所占比率极高,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曾一度陷入低谷,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经过体制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日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仍处于低谷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改革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日本经验Abstract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ME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employment,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and safeguard social st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How to usethe financing to solve the financial problems of SMEs,is toguide the key to SMEs healthy and vigorous development. How can the rational use of financing channels,and establish a sound financing system,in order to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t is worth us to examine. SMEs in China started late,developed slow,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Japan is known as the country of SMEs,the SME shareof the enterprise very high rate of development of SMEs was once in aslump,financing has become restricting its important factor in development, however, after some improvement of the financing problem for SMEs,the financing problem had been effective solution, SMEs has been a good development and promote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Japan become the SME management of the best countries.This article analyzing the financing of SMEs phenomenon that exists in China, and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supervision of SME financing in Japan,trying to experience success in Japan, try toprovide a way out for the problem of SME financing in China that is still in a slump. Keywords: SME;finacing;experience of Japan目录引言 (5)1 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5)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5)1.2 中小企业的特点及意义 (6)1.2.1 规模小、经营灵活 (6)1.2.2 个体经营专一 (6)1.2.3 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6)1.2.4 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 (6)1.2.5 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7)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基本理论 (7)2.1 麦克米伦缺口 (7)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7)2.3 信贷配给 (8)3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8)3.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8)3.2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差、管理水平低、财务制度不健全 (8)3.3 制度偏差导致中小企业不受重视 (9)3.4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9)3.5 缺少必要的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扶持 (9)3.6 直接融资渠道的缺失 (9)3.7 缺乏统一的信用担保体系 (10)4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经验的借鉴 (10)4.1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10)4.2 政府金融机构与民间机构的支持 (11)4.3 开阔的直接融资渠道 (11)4.4 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 (11)5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12)5.1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建设 (12)5.2 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 (12)5.3 建立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机构 (12)5.4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12)5.5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12)5.6 明确政府的扶持责任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言如何缓解融资难的问题,规范管理中小企业融资,并使其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蓬勃的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亟待面对解决的重中之重。
日本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其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之成功举世瞩目,被称为“中小企业之国”,对此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经验的借鉴,从中寻找改革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
1中小企业融资概述1.1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大企业相比在从业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等方面都较小的企业。
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行业对此的界定标准各不相同。
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指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指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
量的指标相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更容易选取数据,因此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
美国《美国小企业法》规定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日本根据《中小企业基本法》的规定,不同行业根据资本、从业人员等对企业的划分各不相同:(一)零售业:资本额或出资总额在5000万日元以下,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二)服务业:资本额或出资总额在5000万日元以下,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三)批发业:资本额或出资总额在1亿日元以下,从业人员100人以下;(四)工业、矿业、运输业及其他:资本额或出资额在3亿日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
其中,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称为“小规模企业”,商业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人以下的称为“小规模企业”。
一般来讲,4人以下的企业称为“微型企业或微型经营”[1]在我国,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这次的行业划分十分细致,归纳如下表:[1]三輪芳郎.八幡一秀.《日本大百科全书》.http://100.yahoo.co.jp/detail/%E4%B8%AD%E5%B0%8F%E4%BC%81%E6%A5%AD/表1: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资料来源:工信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zwgk/2011-07/04/content_1898747.htm1.2中小企业的特点及意义1.2.1规模小、经营灵活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决策权高度集中是中小企业区别于大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
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一,节约了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同时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另外,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作用相对较明显,倦怠与无效率现象相比大企业要少,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因此,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员工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及时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1.2.2个体经营专一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没有能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同时也无法在某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专注于某一产品的经营上,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进一步发展。
1.2.3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企业数量多、经营产品多样、地域分布面广,又具有贴近市场和机制灵活的经营优势。
因此,易于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2.4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
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经常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他们集管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
正因如此,中小企业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等。
[2]1.2.5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管理、单一产品质量的提高、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及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势,能够促进消费品向多元化、精细化、科技化方面发展。
又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可以提供大量且多元化的工作岗位,对解决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