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资料任应秋素问译注续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重点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一)用字1.通假字①蒸烝大济蒸人。
②阙缺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
2.古今字①华花华叶递荣。
3.异体字①迺乃迺其数焉。
②迳径未尝有行不由迳。
③傑杰命世奇傑。
④嶽岳且将升岱嶽。
⑤羣群羣疑冰释。
(二)词语1.仁寿:长寿。
2.羸:瘦弱。
3.三坟:传说远古时代伏羲、神农、黄帝的著作。
4.其人:那些人。
此指合适的人。
5.趣:旨意。
6.遐迩:远近。
7.征:证明,证验。
8.忒:差错。
9.奉生:养生。
10.天机:天资,天赋。
11.蒇:完善,完备。
12.资:借助。
13.诂训:即训诂,注释,解释。
14.目牛无全:喻技艺达到精深纯熟的境界,运用自如。
15.命世:即“名世”,闻名于世。
16.济:救助。
17.假:借助。
18.弱龄: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19.夙:一向。
20.式:用。
21.龟镜:喻借鉴。
22.伦:条理,次序。
23.披:翻开。
24.淹:久。
25.都:汇成。
26.已:结束。
27.为:攀登。
28.诣:往,到……去。
29.适:往,到……去。
30.臻:达到。
31.得失:义偏“得”,收获。
32.遂:实现,满足。
33.师资:授学的依据。
34.勒:汇总。
35.童蒙:童幼无知者,此指初学医的人。
36.请:问,此作“问答”。
37.庶:希望。
38.厥:它,指《黄帝内经素问注》一书。
39.敷:陈述,叙述。
40.宿:星宿。
41.期:日期42.俾:使。
43.徽:美好。
44.累:重叠,此指“接连”。
45.属:连续。
(三)语法1.实词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目:视,看见。
目牛无全。
②冠:前面加上。
重《经合》而冠《针服》。
别目以冠篇首。
③书:书写、指出。
皆朱书其文。
脱简不书。
(2)名词用作状语①日:天天地。
咸日新其用。
②华叶:象花和树叶一样。
华叶递荣。
③冰:象冰融化一样。
羣疑冰释。
④朱:用深红色。
皆朱书其文。
(3)使动用法①新:使……创新。
咸日新其用。
②退、先:使……退后,使……在前面。
退《至教》以先《针》。
③昭:使……明白清楚。
1958年资料9 读“素问译注四气调神大论”后的几点意见
(一)经文“天地气交”任先生的译文是这样说的:“由于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不断的上下交换着。”笔者意见:这“天地气交”是从易之姤卦来的,所以张志聪云:“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故为天地气交。”因为四月乾卦纯阳无阴、至姤卦然后一阴可见,而为五月之卦,时届夏至,所谓夏至一阴生。而任先生把“天地气交”译成“由于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不断的上下交换着”,似未尽合。且易经姤卦註云:“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值之,如不期而遇者。”又云:“阴始生为姤,姤者邂逅相遇,出于不期骇之也。”根据易註特别是“卒然”二字,可见应把“不断的”三字删去,又当以“姤”字易“换”字。
但是,郑先生的意见,不仅仍有道理,并亦有根据的,如张隐庵、高士宗的解释,都与郑先生同,不过我的拙见如此而已。敬请原谅,并希不断提出批评意见:
任应秋1958.6.14.北京
(本文发表在1958年9期第644页上)
郑先生所提的两点意见很好,对我学习内经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郑先生提出“天地气交”的意见,非常宝贵,解释为“天地交姤”,比我原文的译意要深厚得多,因此,我的原译句可修改为“由于在天之阳气和在地之阴气开始上下交姤着”。并谢谢郑先生的美意。
至“无厌于日”句,我与郑先生仍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是:(一)“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八个句子描写在四季中不同起卧的情况,每一情况的第二句,都是描写早起或晚起那一个时刻的空间,除“广步于庭”句不十分显明(也合有一定的时间意义,玉篇云:“庭,堂阶前也。”堂阶前是往来要冲,时间愈早,往来人愈少,便于广步,是也含有早的意思)外,其余“无厌于日”、“与鸡俱兴”,“必待日光”三句,都很显明地看出是指早起或晚起的那一时间的景象,因此,“无厌于日”的日,似仍指日晷而言。(二)御览引本文,厌作贪解,或谓这是全元起的注,这是我以无厌为睡犹未足的旁证。(三)马莳註云:“早起而无厌于日,盖夏日昼行之度、较夜最永,人所易厌也。”马氏的厌字虽与我解得不同,而日字确是指的日晷。据此,我仍拟保留我原译的解释。
1956年资料3 任应秋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学习伤寒论以前须要明确的几个主要问题任应秋一、“伤寒论”流行本的原委读伤寒论张仲景的自序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是伤寒论本来叫做“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只是伤寒杂病论的简称。
所以王焘氏说:“仲景之书,一而已矣,判为要略者,盖自王叔和始”。
明徐镕又说:“宋时纔分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二书”,无论分于晋,分於宋,“伤寒论”与“杂病”分家,总是仲景以后的事。
宋孙奇、林亿等校“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的序说:“王洙在馆阁日,于蠧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说明在宋朝也还发现了包括伤寒杂病在一块,颇近似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原书。
孙奇等校“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的结果,“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见“金匮要略”孙奇等序)。
这是一般把“金匮”当做仲景“杂病论”的由来,并不是仲景原书的本来面目。
“伤寒论”的通行本,目前可以看到两种:一是金成无己的注本,即“注解伤寒论”。
一是宋鐫治平(1056)本,即高保衡等的校刻本,陆淵雷说:“成本辗转翻刻,已非聊摄之旧,如明理论所引论文,与正文或异,本草纲目谓人参柴胡,惟张仲景伤寒论作人蓡茈胡,今所见伤寒论本,未有作蓡作茈者,惟成本释音,有蓡音参,茈音柴之文(按:两字均见卷三释音),则知成本多存古字,李氏所见犹尔,今为浅人改易尽矣”(伤寒今释叙例)。
金本以明嘉靖间汪济明的刊本最好,宋本原刻早已看不到了,现在仅能见到明代赵开美的覆刻本。
两者相较,成氏注本,已渗入不少己见,又经一见飜雕,出入更大,赵开美覆刻本,是照宋本复制的,可能接近治平雕印面目。
赵开美的覆刻宋本,坊间还是不易多见,因而许多人对宋本伤寒论的具体内容,仍然不太明了,茲介绍如下:全书共分十卷,第一卷:辨脉法、平脉法。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
”《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
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於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
重《经合》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
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
诸如此流,不可胜数。
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
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羣疑冰释。
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
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
其中脱简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羲。
《素问》全文
《素问》全文《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释名:“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于岐伯也。
”《素问》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以黄帝问而岐伯答的形式记载,褚征在《褚氏遗书》说:“素问者,黄帝与歧伯、鬼臾区、伯高、少师、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
此书出于岐伯者多,玫《本纪》不及诸臣耳。
”主要阐述解剖学、生理学及治疗方法等。
《素问》原为九卷,八十一篇。
与《灵枢》八十一篇合称《黄帝内经》,共十八卷。
南朝齐梁时期的全元起曾为《素问》作注,但是全元起本亡佚于南北宋之交。
[1]至唐代,王冰对《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注释,是为《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共二十四卷,在北宋经林亿等人校正后遂广为流传。
1.上古天真论《素问》第一篇2.四气调神大论《素问》第二篇3.生气通天论《素问》第三篇4.金匮真言论《素问》第四篇5.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第五篇6.阴阳离合论《素问》第六篇7.阴阳别论《素问》第七篇8.灵兰秘典论《素问》第八篇9.六节藏象论《素问》第九篇10.五藏生成《素问》第十篇11.五藏别论《素问》第十一篇12.异法方宜论《素问》第十二篇13.移精变气论《素问》第十三篇14.汤液醪醴论《素问》第十四篇15.玉版论要《素问》第十五篇16.诊要经终论《素问》第十六篇18.平人气象论《素问》第十八篇19.玉机真藏论《素问》第十九篇20.三部九候论《素问》第二十篇21.经脉别论《素问》第二十一篇22.藏气法时论《素问》第二十二篇23.宣明五气《素问》第二十三篇24.血气形志《素问》第二十四篇25.宝命全形论《素问》第二十五篇26.八正神明论《素问》第二十六篇27.离合真邪论《素问》第二十七篇28.通评虚实论《素问》第二十八篇29.太阴阳明论《素问》第二十九篇30.阳明脉解《素问》第三十篇31.热论《素问》第三十一篇32.刺热《素问》第三十二篇33.评热病论《素问》第三十三篇34.逆调论《素问》第三十四篇35.疟论《素问》第三十五篇36.刺疟《素问》第三十六篇37.气厥论《素问》第三十七篇38.欬论《素问》第三十八篇39.举痛论《素问》第三十九篇40.腹中论《素问》第四十篇41.刺腰痛《素问》第四十一篇42.风论《素问》第四十二篇43.痹论《素问》第四十三篇44.痿论《素问》第四十四篇45.厥论《素问》第四十五篇46.病能论《素问》第四十六篇48.大奇论《素问》第四十八篇49.脉解《素问》第四十九篇50.刺要论《素问》第五十篇51.刺齐论《素问》第五十一篇52.刺禁论《素问》第五十二篇53.刺志论《素问》第五十三篇54.针解《素问》第五十四篇55.长刺节论《素问》第五十五篇56.皮部论《素问》第五十六篇57.经络论《素问》第五十七篇58.气穴论《素问》第五十八篇59.气府论《素问》第五十九篇60.骨空论《素问》第六十篇61.水热穴论《素问》第六十一篇62.调经论《素问》第六十二篇63.缪刺论《素问》第六十三篇64.四时刺逆从论《素问》第六十四篇65.标本病传论《素问》第六十五篇66.天元纪大论《素问》第六十六篇67.五运行大论《素问》第六十七篇68.六微旨大论《素问》第六十八篇69.气交变大论《素问》第六十九篇70.五常致大论《素问》第七十篇71.六元正纪大论《素问》第七十一篇72.刺法论《素问》第七十二篇73.本病论《素问》第七十三篇74.至真要大论《素问》第七十四篇75.着至教论《素问》第七十五篇76.示从容论《素问》第七十六篇78.征四失论《素问》第七十八篇79.阴阳类论《素问》第七十九篇80.方盛衰论《素问》第八十篇81.解精微论《素问》第八十一篇。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原文及译文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原文及译文“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篇章,其中的原文与译文及补注诸多,传统的研究仅以字面来解读,很难看到它的深层意义,这就要求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补充补注才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它们的含义。
以下就是黄帝内经素问序的原文及译文:原文:昔者黄帝三代、颛顼五帝,以至夏桀、禹、舜也,夙夜改换,转更治世,唯天子祗行天地之道,故有养民、备周济之计焉。
译文:从黄帝的三代继承者,颛顼的五个子孙,直到夏桀、禹、舜,日夜不断的推行改革,努力治理国家,唯有天子才能够循应天地之道,才有办法养育民众、准备好全国应急救济。
补注:关于这段文字,可以补充注释下几点:1.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无比的神,不仅是神王,更是医药、建筑、农业、武术等方方面面的创始人;2.三代、颛顼五帝”是指黄帝的三代继承者,以及颛顼的五个子孙;3.夏桀、禹、舜”是古代史学家称之为“三皇”的神王;4.养民、备周济之计”指的是办法、手段,用以养育民众,并且确保在面对灾害时,能从国家的应急基金中获得帮助。
从上可见,黄帝内经素问序原文及译文具有不可忽视的深层历史文化价值,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将其中充满智慧的治国之道不断补充,用来解决当下的社会经济问题。
近代的改革思想家们也注意到了黄帝内经素问序原文及译文所提供的有价值的指导:一是政治上,他们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严格的政令实行,合理的分配资源,确保人民的安全和生活;二是经济上,他们认为应当加强经济建设,并以充沛的资本改善生活条件,确保人民可以劳动得到合理的报酬;三是社会上,他们认为应当改进能够裕养百姓的社会结构,尊重百姓的人权和思想自由,增进国家之间的和平友谊。
同时,素问也提供了一些关于治病的记载,如:“疾者必求之于药;药者必取之于草木”,这句话提示我们,人们应当以天然的草木作为药材来治病,而不只是依靠人造的药物。
总之,黄帝内经素问序原文及译文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的文化,探究古代治国的方法,提倡绿色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它所传播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一种精神,一份探索以及尊重自然的信仰!。
素问注序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 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也。 返回主页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 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且将升岱嶽,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
今译:一旦用它来做参考,各种疑问就像冰融化一样消散了。
返回
返回主页
寻:《说文》“绎理也”
绎理
段玉裁释“谓抽绎而治
之。凡治乱必得其绪而
后设法治之。引申之义
为长。”
绎理
长
研究
返回
返回主页
重点内容
字:缪谬、嶽岳。
词:弱龄、式、龟镜、纰缪、披会、淹、适、得 失、环周、童蒙。
句: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 镜。
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
返回主页
今古必分,字不雜揉。庶厥昭彰
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 净滢:清净明澈。
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 鳞介:鱼类和甲壳 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 类动物。
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 夭枉:即“夭横”, 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 夭折。
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
标格亦资于诂训。
对经文 前人的注释。 正确理
完备而周密 的见解。
生而知之。
解的标
准。
今译:假如天资敏捷,就能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完备而周密的见 解尽管属于生而知之的人,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也依靠前人的注 释。
返回
返回主页
行不由迳:《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 者,行不由迳,非公事,未尝至于偃 (子游)之室也。”王冰借义与此义有别, 谓出行不沿循道路。
黄帝内经素问注(医古文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注要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保全人体的真气,通导人体的元气,拯救百姓使他们都得到长寿,帮助瘦弱有病的人获得平安,离开了古圣贤的医学理论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孔安国为《尚书》作的序文里说:“伏羲、神农、黄帝的书,称为‘三坟’,谈论的都是天、地、人的重大道理呀。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黄帝内经》十八卷。
”《素问》就是这部经书中的九卷,加上《灵枢》九卷,就是那个数目了。
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推移,朝代的变迁,可是由于一代代地传授学习,使《内经》的学术还是保存下来了。
在历代医家的传授教学中,由于担心遇到那不适合的,不是真可以传授的人,因而有时候对有些内容,就有秘而不传的情况。
因此,如第七这一卷,就是被主管医学教育的官员秘藏起来的。
如今遵从施行的,只有八卷罢了。
虽如此,可是《内经》的文字精练,内容广博,理论精深,意味深长。
天地间的很多现象被分析到了,阴阳变化的各种征候被列举出来了,各种变化的原由被表述清楚了,死和生的预兆被叙述明白了。
因此,人们在掌握了《内经》的理论以后,不用商量,对于远近各处的事物,认识都自然相同;不用相约,对于不论是幽暗无形的事物,还是明显有形的事物,看法就很容易相合。
考察它的理论有证据,用治疗实践来检验它,不会有差错。
的确可以说是医学理论的本源,养生之学的理论基础。
假如天资聪明,可助认识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当然,完备周密的见解虽说要靠有聪明的资质,但正确理解《内经》高深的学术内容的准则,也还要借助于前贤的遗训和注释,如同不曾有走路不从路上走,出入不从门户行的人一样。
然而专心一意地研究它的精神实质,探求其中微妙的含义,研索其中深奥的道理,如果认识并掌握它的精髓要旨,那就能达到纯熟高超的境地了。
因此,只要一行动就有成效,如同有鬼神在暗中帮助一样,而闻名于世的杰出的医学家,也就时时间隔地由此产生了。
周代有秦越人,汉代有淳于意,魏有张仲景、华佗,他们都是掌握了书中精妙理论的人,都能代代不断地创新发展它的妙用,广泛地救助人民大众,使医学事业像鲜花和绿叶一样相继繁荣,这些医家的声誉和他们的实际技能是相称的。
黄帝内经素问五十篇(素问对照参考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五十篇(素问对照参考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第25宝命全形论篇,原文诵读《黄帝内经·素问》,第25宝命全形论篇,对照参考译文【原文】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原文】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
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翻译】岐伯回答说:比如盐味是咸的,当贮藏在器具中的时候,看到渗出水来,这就是盐气外泄;比如琴弦将要断的时候,就会发出嘶败的声音;内部已溃的树木,其枝叶好象很繁茂,实际上外盛中空,极容易萎谢;人在疾病深重的时候,就会产生呃逆。
人要是有了这样的现象,说明内脏已有严重破坏,药物和针炙都失去治疗作用,因为皮肤肌肉受伤败坏,血气枯槁,就很难挽回了。
【原文】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翻译】黄帝道:我很同情病人的痛苦,但思想上有些慌乱疑惑,因治疗不当反使病势加重,又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替代,人们看起来,将要认为我残忍粗暴,究竟怎麽好呢?【原文】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原文】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
【翻译】黄帝道:人生而有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天地二气相合,从经纬上来讲,可以分为九野,从气候上来讲,可以分为四时,月行有小大,日行有短长,这都是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
1954年资料11 任应秋 中医经验临床学
(三)燥:湿度不足,便是“燥”的现象,生体上发生病变的燥,总是分泌液的缺乏,其所以缺乏,不是由于炎症或高热,便是荣养不良,在治疗上,前者用清凉剂,后者用滋润剂这等于是中医临床的一般规范,因而“燥”仍为病变的后果,不是原因,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甚则喘欬逆气”。五常政大论云:“审平之纪………其令燥、其藏肺,其畏热,其主鼻………其病欬。”这是呼吸道的炎症。气交变大论云:“燥气流行,民病两脅下少腹痛………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冬“燥乃大行………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脅痛”冬“燥湿所胜,民病左胠脅痛腹中鸣,注泄惊溏,”这是消化道的炎症,金元以后谈“燥”的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为割河间,他伪造的经文说:“诸涩枯涸,干劲皱揭,康属于燥,”一为喻嘉言,他说:“理曰:(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内燥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有病所,燥之所胜,亦云熯矣,”这些都是属于荣养不良的疾病,所以他的“清燥救肺汤”纯是一派清润药;吴鞫通因而亦以甘淡凉润法来治秋燥病。据此“燥,亦不得列为外因“六淫”之一。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医古文名主编-授学资料
• 阴虚(无水)——壮水: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真诀》、左归丸《景岳全 书》、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课文:第一段
• 主要内容:本段首先强调医学的社 会作用,并说明了《素问》的由来。 高度评价《黄帝内经素问》的学术价 值及其作用,认为它是“至道之宗” 、“奉生之始”。
潛心斯道。頗涉其理。輒不自揣。參對諸書 。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 。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爲二十四卷。庶 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瞭無差別。除已具狀 經所屬申明外。凖使府指揮依條申轉運司選 官詳定。具書送秘書省國子監。今崧專訪名 醫。更乞參詳。免誤將來。利益無窮。功實 有自。宋紹興乙亥仲夏望日。錦官史崧題。 (《灵枢》南宋·史崧序)
天。新,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发展、创新。
•华叶递荣:鲜花绿叶递相繁荣。喻事业兴旺
不衰。华同花。
重点内容
•字:迺乃、迳径、蒸烝、华花
•词:黎元、仁寿、羸劣、序、三坟、趣、候
、契、忒、天机、蒇谋、标格、目牛无全、赞 、蒸人、华叶递荣、假
•句: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
,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
•重点句: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 ,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 由户者也。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 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课文:第二段
• 主要内容:本段记述《素问》世本纰 缪的各种情况,说明重新编次和注释 的缘由和经过。
•世本:当时通行的《素问》版本,应指南北朝•
梁 全元起注本。
重出二名:如《经合》与《真邪论》
年资料任应秋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体系一
年资料任应秋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体系一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体系任应秋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所以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数十篇,无一篇不贯以“病脉证并治”或“病脉证治”的题目。
但中医的证候决不同于西医的症状,中医的证候,完全是施治用药的标准,而西医的症状,不过是描写病人的异常状态,殊非诊断治疗上的关键。
现在举“五苓散”证来说明如下:“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其人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渴者……宜五苓散。
”“伤寒汗出而心下悸、渴者,五苓散主之。
”“……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病在阳……意欲饮水……不差者,与五苓散。
”……以上伤寒论。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以上金匮。
综合以上“五苓散”的证候为:(一)消渴,(二)小便不利,(三)渴欲饮水,或水入则吐,(四)脉浮,(五)发热,(六)脐下悸,(七)出汗。
口渴饮水多而小便量少,水在肚里好像消灭了似的,所以叫做消渴。
这里消渴与小便不利可说是一个证候,脉浮、发热、出汗、是有一定的热型,浅层动脉也有充血的现象,汗腺还勉强维持其排泄作用,企图减轻积水,这三者是有关联的。
脐下悸和吐水,正说明肚子里有积水,是饮多尿少的后果。
整个“五苓散的病理变态是:肾脏机能起了障碍,不能照常排泄小便,小便排泄得少,腹水增多,消化道的吸收作用因而减低,同时也就阻碍了腺体的分泌,唾腺的分泌减少,便不断的口渴,积水太多,肠管里的表现是脐下悸,呕吐中枢由于积水的刺戟亦来反射性的呕吐。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上)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上)
一个月零八天读完,刚好三十八章,一天一章。
以前看不下去的书,一点一点也啃完了,争取坚持下将内经162章通读一遍。
'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
'目前自己连诵的程度都未能达到,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步来。
素问在四诊里尤其重视望诊(如五脏生成篇第十)和切诊(如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治法里推崇针刺,教导人养生治病都要与天地相参,强调人是天地的一部分,遑论人身之阴阳虚实脏腑地域气血病势治法之类。
有论述养生(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食疗(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梦境(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移精祝由(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经络气血(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针刺与时辰(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等等,很有意思。
这一遍里特别喜欢异法方宜论第十二里论述水土养人,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里用类比法论述平脉病脉和死脉,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里讲食疗。
素问里的语言多含韵律美,结构整齐,言简意赅,指导性强。
也因此发现教材的编纂很了不起,把经典的精华提炼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医学教学的大体框架。
同时也发现了问题:1.临床少,不能把理论应用到实践里;2.时移世易,有些病证比如疟疾不太常见,指导意义不是非常强(当然和自己菜也有关) 加油,小中医!。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译文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译文Introduction《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其中,《素问》是最早的一部,被认为是古代医学的基础,包括了许多宝贵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而《黄帝内经素问序》则是《素问》的序文,对整个经书的背景、目的和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和阐述。
背景和起源《黄帝内经素问序》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医学家黄帝与岐伯、仲景三位医家对话的内容的引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5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医学家对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经验分享而编写而成的。
作者和编写目的《黄帝内经素问序》的作者是医学家,为古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黄帝的名义写下了这一经书,目的是传承医学的智慧和知识,为后人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指导医学的实践,并倡导“内经”这一应用于人体内部的治疗方法。
内容概览《黄帝内经素问序》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目的阐述、修身养性、调节饮食、运动养生。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引言在引言部分,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医学的来源和意义。
他提到,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而医学的目的则是通过调理身体和心灵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平衡。
作者还强调了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并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传递给读者。
2.目的阐述在这一部分,作者对《黄帝内经素问序》的编写目的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体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并通过调节身体和心灵的平衡来实现健康。
作者还提到,这本书的内容将包括许多与人体生理和疾病相关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3.修身养性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修身养性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作者指出,身体的健康与精神和心理的平衡密切相关,而修身养性是实现身心平衡的重要途径。
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身方法,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合理运动等。
4.调节饮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节饮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翻译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翻译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
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国家代有。
将欲敛时五福,以敷锡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
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
历代宝之,未有失坠。
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具明于左史。
厥后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
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刺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
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
迄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
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其术晻昧,是以文注纷错,义理混淆。
殊不知三坟之余,帝王之高致,圣贤之能事,唐尧之授四时,虞舜之齐七政,神禹修六府以兴帝功,文王推六子以叙卦气,伊尹调五味以致君,箕子陈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
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
顷在嘉祐中,仁宗念圣祖之遗事,将坠于地,乃诏通知其学者,俾之是正。
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
遂乃搜访中外,裒集众本,浸寻其义,正其讹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
窃谓未足以称明诏,副圣意,而又采汉唐书录古医经之存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考正焉。
贯穿错综,磅礴会通,或端本以寻支,或溯流而讨源,定其可知,次以旧目,正缪误者六千馀字,增注义者二千馀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义,于是详明。
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
恭惟皇帝抚大同之运,拥无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兴微学而永正,则和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
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素问》校诂四则
《素问》校诂四则(一)春在堂全书.读书余录《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1],精神乃央。
”王注曰[2]:“央,久也。
辛性润泽,散养于筋,故令筋缓脉润,精神长久。
何者?辛补肝也。
”《新校正》云[3]:“按此论味过所伤,难作精神长久之解。
央乃殃也,古文通用[4]。
”樾谨按[5]:王注固非,《校正》谓是殃字,义亦未安[6]。
央者,尽也。
《楚辞.离骚》“时亦犹其未央兮”王逸注曰[7]:“央,尽也。
”《九歌》“烂昭昭兮未央”注曰[8]:“央,已也。
”已与尽同义。
精神乃央,言精神乃尽也。
[1] 沮弛:败坏;废弛。
[2] 王:指唐代王冰。
[3] 新校正:北宋高保衡、林亿等奉诏整理《素问》所撰的校勘记。
[4] 古文:指先秦两汉古文字。
[5] 樾:俞樾(西元1821~1907年),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学者。
道光三十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
晚年主讲苏州紫阳书院和杭州诂经精舍,名震遐迩。
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王引之父子。
著作宏富,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
其中《读书余录》有《素问》校记四十余条。
[6] 安:妥贴;稳妥。
[7] 离骚:《楚辞》篇名。
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作。
西汉刘向将其编入《楚辞》。
下《九歌》同。
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东汉文学家。
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
所著《楚辞章句》颇为后世看重。
[8] 烂:明;有光采。
(二)黄帝内经素问校义《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1],使人偏枯。
”王注曰:“夫人之身常偏汗出而润者,拰宋本作润,此从熊本、藏本[2]。
久久偏枯,半身不随[3]。
”林校曰[4]:“按‘沮’,《千金》作‘祖’,全元起本作‘恒’ [5]。
”澍案[6]:王本并注是也。
《一切经音义》卷十引《仓颉篇》曰[7]:“沮,渐也。
”《广雅》曰[8]:“沮、润、渐、洳也。
”《魏风》[9]:“彼汾沮洳[10]。
”毛传曰[11]:“沮洳,其渐洳者。
”《王制》[12]:“山川沮泽[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资料任应秋素问译注(续)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素问译注(续)任应秋三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1)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2),并乃狂(3);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4),九窍不通(5)。
是以圣人陈阴阳(6),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7)。
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8)。
风客淫气(9),精乃亡,邪伤肝也(10)。
因而(11)饱食,筋脉横解,肠澼(音闢)为痔(12)。
因而大饮,则气逆(13)。
因而强(读上声)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壞(14)。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5),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16)。
故阳强不能密(17),阴气乃绝;阴平阳秘(18),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熟(19)。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20);夏伤于暑,秋为痎疟(21);秋伤于湿,上逆而欬,发为痿厥(22);冬伤于寒,春必温病(23)。
四时之气,更(读平声)伤五脏(24)。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25),阴之五宫,伤在五味(26)。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27)。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28)。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同懑,音闷),色黑,肾气不衡(29)。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30)。
味过于辛,筋脉沮(音举)弛,精神乃央(31)。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凑(同腠)理以密(32),如是,则骨气以津(33)。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译文岐伯说:阴精虽在里,它和外表阳气的相互呼应,是非常敏捷的;阳气固在外,但它对于在里的阴精的保护,是非常牢固的。
假使阴精敌不过阳气,阳气太盛了,便使经脉的环流迫急,甚至发生狂躁。
相反,阳气敌不过阴精,不仅五藏之气将会失调,阴邪太盛,还会把九窍堵塞住哩。
所以懂得卫生道理的圣人,总是重在协调阴阳。
因而他的筋脉、骨髓、气血等,都能经常保持着和调、坚固、顺畅的正常状态。
只要内阴外阳经常都是协调的,那末,人体就不会遭受邪气的侵害,而耳聪目明,真气健壮了。
当阳气不能卫外时,风寒客邪浸淫着人体,由于精血的散乱,便会逐渐损伤到肝气。
更因而饱食无度,邪气和谷气充满了筋脉,筋脉力懈,无从疏散,便澼积在肠道里而发生痔疮。
或者无限制地大量喝水,水气敷化不了,反会使水气上逆。
或者不知保养,勉强行房,损伤了肾气,甚至膏髓骨脉等,也因而遭到败坏。
所以调和阴阳的关键,主要在阳能外密,阴才内固。
如阴阳双方不调和,就好比一年之中,仅有春天,没有秋天;仅有冬天,没有夏天似的。
惟有随时留意阴阳的偏胜而调和它,才符合圣人养身的法度。
假使亢阳不能固密于外,阴气便会衰绝于里。
而人体一定要阴气和平,阳气固密,精神才能充沛;万一阳气离散,阴气孤决,精神便会随之而绝灭。
或者由于体力疲惫,偶遭风凉,更会经年累月地寒热留连而无休止了。
阳气不固密,在四季里感受了不同的邪气,留连不已,还要发生不同的病变。
如在春季感伤风邪,到了长夏,木气克土,就会发生泄泻。
在夏季感伤暑邪,到了秋季,火气克金,就会发生疟疾。
在秋季感伤湿邪,湿热郁甚,上逆肺金,就会发生欬嗽;湿热下浸,甚至还要发生筋痿肢厥等证。
在冬季里感伤寒邪,到了春令,寒毒化热,就会发生温病。
总之,凡是阳气不能外固的人,由于四时气候的更变无常,往往会伤及五脏的真阴的。
阴精本是由于水谷的五味化生的。
但是,饮食不慎,贮藏阴精的五藏,亦往往会遭到五味的伤害。
例如酸味过甚,滋长了肝气,四处津溢,便能绝灭脾气。
咸味过甚,肾水淫溢,不仅将使骨气劳乏,更能陵侮脾土而伤肌肉;熄灭心火而抑制阳气。
甘味过甚,壮实了土气,心阳不能传化,便喘逆而烦闷;肾水受伤,便失去它的均衡作用,而发黑色。
苦味过甚,致火旺而土燥,脾津不能濡润,胃气因而枯烁。
辛味过甚,耗散了血气,筋脉失所养而败坏,精神便将大受到祸殃了。
所以要保养阴精,首重调和五味,五味得调,便肾壮而骨强,肝壮而筋柔,肺壮而气和,心壮而血畅,脾壮而肌腠致密。
这样便使全身的骨气都异常精密了。
每个人讲求卫生的道理,真能全面地掌握原则,遵守法度,毫无疑问是能获得较长的寿命的。
汇注(1)超亟——亟,音极,敏也,疾也,急也。
说文云:“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徐错释云:“承天之时,因地之利,口谋之,手执之,时不可失,疾之意也。
”可见亟字本有“相应”之义,亦有阴阳相承之道。
汪机云:“起者,起而应也,外有召,则内数(亟读成“气”字音,便有频数之义)起以应也。
如外以顺召,则心以喜起而应之;外以逆召,则肝以怒起而应之之类也。
”阴精从里急起与表阳相应,便叫做阴藏精而起亟。
(2)薄疾——薄,迫也。
薄疾即迫急。
(3)并乃狂——张景岳云:“并者,阳邪入于阳分,谓重阳也。
”张志聪云:“阳盛则狂,阳盛而自亦为病,故曰并乃狂。
”(4)气争——高世栻云:“争,彼此不和也。
”(5)九窍不通——吴鹤皋云:“阴主凝塞,故九窍不通。
九窍,谓上五官下二阴也。
”(6)陈阴阳——张景岳云:“犹言舖设得所,不使偏胜也。
”(7)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张志聪云:“阳气者养筋,阴气者注脉,少阳主骨,少阴主髓,气为阳,血为阴。
圣人能敷陈其阴阳和平,而筋脉、骨髓、气血,皆和顺坚固矣。
”王冰云:“从,顺也。
”(8)气立如故——王冰云:“真气独立而如常。
”(9)风客淫气——说文:“淫,浸淫随理也。
”徐镕释云:“随其脉理而浸渍也。
”风气客于人体,而浸淫不已,便叫做风客淫气。
(10)精乃亡,邪伤肝——精,指精血而言,亡,散乱也。
张志聪云:“风木之邪,因动肝气,肝主藏血,肝气受邪,则伤其血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风气通于肝。
”可以想见风气伤肝的意义了。
(11)因而——以下三个因而,都是承接上文的辞语。
张景岳云:“此下三节,皆兼上文风客淫气而言也。
”(12)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张志聪云:“夫肝主血而主筋,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邪伤肝而复饱食,不能淫散其食气,而筋脉横解于下矣。
食气留滞,则湿热之气,澼积于阳明大肠而为痔。
盖肠胃相通,入胃之食,不能上淫,而反下泆矣。
”解,古通懈、筋脉既横扩而力懈,亦即弛纵之意,便不能吸精以自养,只是澼积于肠,郁结而成痔核。
澼与癖同。
所以外秘要的癖饮,又作澼饮,但决不同于肠澼下利的肠澼证。
(13)因而大饮,则气逆——张志聪云:“夫饮入于胃,脾为转输,肺气通条,肺主周身之气,气为邪伤,而复大饮,则水津不能四布,而气反逆矣。
”(14)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王冰云:“谓强力入房也。
”强,应读上声,勉强之意。
高,古通膏,本篇“高粱之变”句,是其证,指膏髓而言。
(15)阳密乃固——张志聪云:“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矣。
无烦劳,则阳不外张,而精不内绝矣。
”即阳气密固于外,阴气才能内守之意。
(16)圣度——张志聪云:“是谓圣人调养之法度。
”(17)阳强不能密——张景岳云:“强,亢也。
孤阳独用,不能固密。
”(18)阴平阳秘——广韵;“平,和也。
”广雅:“秘,密也。
”阳秘与阳密义同。
(19)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露,疲惫也。
左传昭公元年:“以露其体。
”杜预注云:“露,羸也。
”王念孙云:“露为疲惫之义。
”风,凉也。
论语先进:“风乎舞雩。
”皇侃疏云:“风,凉也。
”寒热,即虚劳之乍寒晡热也。
脉要精微论云:“沈细数散者,寒热也。
”平人气象论云:“寸口脉沈而弱,曰寒热。
”是寒热均为内伤病,而非外感病的恶寒发热。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犹言羸弱的人,阴阳不能平秘,偶感风凉,即寒热留连不解。
脉要精微论又云:“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
”这就是病成后而变的寒热,正与此同。
(20)邪气留连,乃为洞泄——马莳云:“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邪有余,来侮脾土,故邪气留连,而为洞泄之证。
”正韵:“筒,音洞,箫无底也,通作洞。
”邪气藏府病形篇云:“洞者食不化。
”巢氏病源云:“洞泄者,利无度也。
”可见洞泄,即水谷不化的泄泻,水谷既不能消化,又泄泻无度,肠胃好像空洞无底似的,所以叫做洞泄。
(21)痎疟——见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一段22注。
(22)秋伤于湿,上逆而欬,发为痿厥——张景岳云:“湿土用事于长夏之末,故秋伤于湿也。
秋气通于肺,湿郁成热,则上乘肺金,故气逆而为欬嗽。
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上文言因于湿者,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所以湿气在下,则为痿为厥。
痿多属热,厥则因寒也。
”(23)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王安道洄集云:“寒者冬之令也,冬感之,偶不即发,而至春其身中之阳,虽始为寒邪所郁,不得顺其渐升之性,然亦必欲应时而出,故发为温病也。
……春为温病者,盖因寒毒中人肌肤,阳受所郁,至春天地之阳气外发,其人身受郁之阳,亦不能出,故病作也。
”(24)四时之气,更伤五藏——吴鹤皋云:“寒暑温凉,递相胜负,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之和也。
”更,读平声,变更也。
(25)阴之所生,本在五味——六节藏象论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如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等,这就是五味的所生。
(26)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张志聪云:“五宫,五藏神之所舍也。
”灵枢本神篇云:“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五味所伤,亦如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酸伤筋,苦伤气,甘伤肉,辛伤皮毛,咸伤血之类。
”(27)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张景岳云:“津,溢也。
”马莳云:“味过于酸,则肝气津淫,而木盛土亏,脾气从兹而绝矣。
”(28)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王机真藏论云:“大骨枯藁,大肉陷下。
”张景岳注云:“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
如肩脊腰膝,皆大骨也;尺肤臀肉,皆大肉也。
肩垂项倾,腰重膝败者,大骨之枯藁也;尺肤既削,臀肉必枯,大肉之陷下也。
”张志聪云:“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抑郁也。
”(29)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张志聪云:“味过于甘,则土气实矣。
土实则心气不能传之于子,故喘满也。
肾主水,其色黑,土亢则伤肾,故色黑而肾气不平。
”汉书石显传:“忧满不食。
”注:“满懑同。
”甘为土味,火能生土,故火为母,土为子,土能克水,张志聪的解说,本乎此理。
(30)脾气不濡,胃气乃厚——马莳云:“苦所以生心也。
味过于苦,则苦反伤心,母邪乘子(即火邪乘土),火气燥土,脾气不能濡泽,胃气乃反加厚矣。
”王冰云:“脾气不濡,胃气强厚。
”胃气强厚,即脾约证。
伤寒论云:“趺阳脉浮而濇,浮则胃气强,濇则小便数,浮濇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