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教案名称:《我是草原小牧民》适用年龄:5-7岁幼儿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草原和牧民的生活方式;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增强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1.图书《我是草原小牧民》;2.粘土和颜料;3.讲解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PPT或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草原和牧民的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阅读故事《我是草原小牧民》(15分钟)1.以朗读的形式讲解故事,让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逐步了解草原和牧民的生活。
2.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手工制作活动(20分钟)1.带领幼儿用粘土制作草原上的动物,比如羊群或牛群。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尽可能栩栩如生地创作。
3.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形状、颜色等细节。
四、互动游戏(15分钟)1.分组进行游戏,模拟牧民的工作情景。
2.一组幼儿扮演牧民,另一组幼儿扮演草原上的动物,互动模仿牧民放羊等活动。
3.鼓励幼儿展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回顾当天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分享制作动物的心得体会。
2.鼓励幼儿谈论草原和牧民的生活,了解他们对这些主题的想法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幼儿用画笔或彩笔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草原生活场景。
教学反思:通过《我是草原小牧民》这个故事,让幼儿感受自然和动物的美好,并了解到不同地方的居民生活方式。
通过手工制作和互动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观察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魅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的基本知识。
欣赏草原音乐,感受草原音乐的特色。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介绍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
引导学生欣赏草原音乐,让学生感受草原音乐的特色。
学生分享自己对草原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第二章:基本乐理知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音符、节奏、音高、音色等基本乐理概念。
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方法。
2.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基本乐理概念。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方法。
学生进行乐理知识的练习和应用。
第三章:歌曲学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
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歌词和旋律。
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要求。
3.3 教学过程:教师向学生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高的要求。
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的练习和展示。
第四章:音乐欣赏与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4.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
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创作与展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音乐创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利用乐器或声音进行音乐创作。
创作与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
5.3 教学过程:教师向学生提供音乐创作的素材和工具。
三年级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年级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挚爱之情。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3、让学生从音乐中找节奏,从而复习巩固“x—、x、x ”节奏。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三、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较紧密,学生演唱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1、动一动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2、唱一唱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复习演唱3、说一说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有些什么呢?生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1、议一议(1)学生复习讨论蒙古舞(扬鞭勒缰硬腕硬肩挤奶……)(2)讨论四条节奏中可以选用哪些舞蹈2、跳一跳(1)分组自选一条边读边跳(2)集体组合边读边跳(三)歌曲导入,牧民欢歌师谈话:草原人民能歌善舞,不仅能跳得一曲好舞,也能唱得一曲好歌。
瞧,他们来了。
(多媒体播放蒙古小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情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1、跳一跳(1)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根据歌词选用节奏练习中的舞蹈,分组练习(2)舞蹈练习(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2、唱一唱(1)集体跟唱(2)寻找难点,解决难点(学生自己找难点,再请学生帮助解决)(3)启发有感情地演唱曲调3、读一读,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听一听唱一唱(1)聆听教师范唱(2)学生自主练唱(3)讨论歌曲情感(4)有表情地演唱5、综合体验(1)编一编分组自由练习(a)用“x”和“x—”选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双响筒碰铃串铃沙球)(b)用舞蹈为歌曲伴奏(2)演一演集体表演。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筷子舞体验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能够听辨其音色。
3.通过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喜欢蒙古族音乐。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师生课前准备(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歌曲《草原赞歌》2、师生问好:自我介绍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感受愉快的音乐情绪。
一、创设情境、聆听感受音乐二、熟悉歌曲旋律师:同学们都在看我,在看我的衣服吗?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生:略师:你说对了,我穿的是蒙古族服饰。
师:那你们知道哪些蒙古族的音乐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蒙古族的音乐!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师:这首歌让我们想到了什么?生:(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生:(我看到了好多的牛和羊。
)生:(我看到了奔跑的骏马。
)师:我和同学们一样,也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师:你说的非常对,说明你很熟悉这首歌。
师:这首歌曲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它就是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它的旋律呢?我们再来听。
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及风景图片)教师用手势带动孩子们感受音乐。
师:歌曲的速度和旋律是怎样的?生:(中速,较慢, 旋律优美.。
)师: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草原、赞美家乡的情感。
师:我这还有一段音乐,和前面的歌曲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听。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音乐)生:(旋律不一样,一个是欢快的,一个是优美的。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教案设计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社会》教材第四册,第二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三节《我是草原小牧民》。
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的自然环境、牧民的生活方式、草原文化的特点以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草原的自然环境、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草原文化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草原的自然环境、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草原文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细节: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放松心情,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2. 新课导入:介绍草原的自然环境、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草原文化的特点。
细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草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草原小牧民的角色,讨论在草原上如何生活、学习、娱乐。
细节:教师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
4. 例题讲解:讲解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细节: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草原动植物,并讨论如何保护它们。
细节: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
六、板书设计1. 草原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植被、动物2. 草原牧民生活衣、食、住、行3. 草原文化特点民族、节日、艺术、体育4.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措施、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以“我是草原小牧民”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草原的自然环境、牧民生活以及草原文化。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2. 作业题目:列举你知道的草原动植物,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第2课草原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草原音乐的基本概念。《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充满草原风情的歌曲,它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反映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场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这首歌曲,来了解草原音乐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切分音的掌握,我会通过拍手和身体律动来帮助大家理解。
b.歌曲情感的表达: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并表达歌曲中草原小牧民的快乐与自由。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草原生活、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表达歌曲情感。
c.草原音乐风格的理解:学生对草原音乐风格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从文化背景上理解音乐特色。
-突破方法:结合教材中的文化背景介绍,通过故事、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加深学生对草原音乐风格的认识。
c.草原音乐特点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草原音乐的基本特点,如长调的运用和牧歌的风格。
-举例:歌曲中的长调旋律,以及它与草原生活的关联。
2.教学难点
a.歌曲中复杂节奏的掌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切分音等复杂节奏的掌握可能存在难度。
-突破方法: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练习复杂的节奏。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草原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说明他们对草原音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和引导。
教学反思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但我也发现,对于歌曲中的一些难点,如切分音的掌握,仅仅通过讲解和示范可能还不够,今后可以尝试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难点。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公开课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社会》教材第四单元《自然与家园》中的第11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草原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牧民生活、草原文化等,着重介绍草原的自然资源、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草原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牧民生活,培养他们的地理常识和环保意识。
2. 使学生了解草原文化,感受草原牧民的勇敢、热情、豪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草原的地理位置、牧民生活方式以及草原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完成课堂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草原牧民生活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日常生活。
4. 例题讲解:讲解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草原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6. 知识拓展:介绍草原文化,如那达慕大会、蒙古族舞蹈等,增强学生对草原文化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1. 草原的地理位置2. 草原的生态环境3. 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4. 草原文化5. 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绘制一幅草原风景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介绍。
2. 答案:学生作品,教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草原夏令营活动,亲身体验草原生活,增强对草原文化的认识。
同时,关注草原保护的相关资讯,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精选10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精选10篇)《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篇1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草原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
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二、走进大草原1、欣赏草原风光2、学跳筷子舞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1)师示范动作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位:前蹲、后仰(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3、变化筷子舞节奏(1)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2)师示范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3)学生说——练习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1)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2)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3)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4)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6)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三、歌唱大草原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2、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4、指导缺点:“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5、随老师琴声再唱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牧民的生活方式。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草原生态知识:草原的种类、特点和生态环境。
2. 牧民生活方式:牧民的饮食、住宿、服饰和娱乐活动。
3. 草原文化:草原上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知识和牧民生活方式。
2. 难点: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草原生态知识和牧民生活方式。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草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草原文化。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草原体验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草原生态图片、视频资料、实践活动道具。
2. 教学场地:教室、草原体验区。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活动道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和播放草原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草原生态知识和牧民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
3. 案例分析:分享草原小牧民的典型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牧民的生活乐趣和草原文化。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草原体验活动,如草原游戏、搭建蒙古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牧民生活。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草原小牧民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尊重生命的情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草原小牧民的认识和兴趣。
2.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动手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方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草原,深入了解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
2. 邀请草原地区的牧民代表来校讲座,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草原文化和生活方式。
3. 开展草原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等,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
《第2课 草原: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
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课草原: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掌握歌曲的旋律特点和节奏型,理解并表现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动、创等多种方式,学生能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学会用身体语言表达歌曲内容,提升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准确演唱,特别是歌曲中的跳跃感和活泼性。
- 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并展现蒙古族草原生活的欢乐氛围。
教学难点- 歌曲中长音与跳音的准确把握,以及如何在演唱中体现草原小牧民的活泼形象。
- 将蒙古族舞蹈动作与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结合,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开场白:用一段描绘草原美景的优美语言,如“蓝天如洗,碧草连天,一群群牛羊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悠闲地吃草……”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上。
-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展现草原风光的视频,同时播放一段轻快的马头琴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音乐氛围。
二、新知学习1. 初听歌曲: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录音,让学生静心聆听,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与风格。
2. 歌曲介绍: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强调歌曲中所表达的草原小牧民的快乐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学唱歌曲- 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拍腿等身体打击乐方式,练习歌曲的节奏型。
- 旋律模唱: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重点指导歌曲中的长音与跳音,确保旋律的准确。
- 歌词学习:分句教唱,特别注意歌词中体现草原特色的词语,如“蓝天、白云、羊群、马儿”,引导学生在演唱时想象相应的画面。
三、深入体验分组协作与角色融入1. 角色细化与分工- 角色分配:首先,引导学生进一步细化“草原小牧民”的角色,可以分为“放牧小英雄”、“欢乐的羊群”、“自由的马儿”和“蓝天白云的守护者”等角色。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的自然风光、牧民的生活习俗、草原动植物的介绍以及保护草原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草原的自然风光、牧民的生活习俗以及草原动植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动植物的介绍与保护草原的意义。
教学重点:草原的自然风光、牧民的生活习俗以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2)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自然景观。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提炼关键信息。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扮演草原小牧民,介绍自己的生活习俗。
(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展示。
4. 例题讲解(1)草原上的动植物有哪些?(2)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草原?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2)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草原的喜爱。
(1)让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保护草原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我是草原小牧民》2. 内容:草原风光牧民生活动植物介绍保护草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你心中的草原。
(2)写一篇短文,介绍草原小牧民的生活。
2. 答案:(1)学生作品,以创意为主。
(2)例文:我心中的草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草原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生活。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社会》教材第四册,第三章《我们的家园》中的第三节《我是草原小牧民》。
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认识到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
2. 让学生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和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气候特点及其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草原文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黑板。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草原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2. 草原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草原的重要性。
3. 草原牧民生活展示(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草原。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草原生态保护海报。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草原文化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节: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草原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二、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三、草原文化的特点四、草原生态保护8. 作业设计(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所学内容,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制作一份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手抄报。
六、作业答案示例1. 作文示例:我心中的草原是美丽的,那里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
草原上的牧民热情好客,他们骑着骏马,赶着羊群,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希望能去草原看看,亲身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2. 手抄报示例:(图片展示草原美景,文字介绍草原生态保护措施)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草原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
《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拍,五声羽调式,系扩充了的一段体。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万马奔腾》和《我是草原小牧民》来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
2.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能够听辨其音色。
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喜欢蒙古族音乐。
三、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能为歌曲编创不同的动作。
四、教学设计:(一)、欣赏:马蹄琴曲《万马奔腾》1、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音乐,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听一听这首音乐跟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从音乐声中联想到了什么?2、初听:学生谈感受。
3、复听:播放《万马奔腾》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教师简介:这首音乐的名字叫《万马奔腾》,音乐所表现的是成千上万匹骏马在奔腾嘶鸣的场面,声势特别浩大热烈。
这首音乐是由蒙古族的传统乐器马头琴演奏的。
马头琴是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
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几乎家家都有。
马头琴的声音非常好听,不光人们爱听,就连骆驼听到这琴声都不肯走开。
黄昏,晚霞慢慢染红了草原,牧人们就会坐在蒙古包前奏起心爱的马头琴,圆润、浑厚的琴声像在诉说草原上优美、动人的故事。
老师还有一个有关《马头琴》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牧民,和一匹聪明的白马相依为命,形影不离。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公开课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社会与生活》教材第四单元《美丽家园》中的第11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的自然环境、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草原文化特色以及我们应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草原的自然环境,知道草原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草原的自然环境、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草原文化特色。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草原风光图片、牧民生活用品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引发他们对草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让学生对草原有基本的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名草原小牧民,讨论草原上的生活和文化。
4. 例题讲解:讲解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方面。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草原牧民的生活场景,加深对草原文化的理解。
6. 环保教育:讲解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草原。
六、板书设计1. 草原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2. 草原牧民生活方式饮食服饰居住交通3. 草原文化特色民俗艺术4.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以“我是草原小牧民”为主题,绘制一幅画,展现草原牧民的生活场景。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草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环保教育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草原、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草原的魅力,提高环保意识。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必备5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必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必备5篇)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完整版】
视频播放:做游戏
教师:同学们和视频上的小天天一起来做游戏《春天来了》,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的记住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
链接、视频
载歌载舞
跟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伴奏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创舞蹈,为歌曲伴舞,孩子们边唱边跳,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链接、音频
拓展
再次感受蒙古音乐的魅力
3考考你--小问题,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住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最擅长的体育项目是赛马,最有名的乐器是马头琴等。
链接、音频、视频、智能笔
新课学习
1聆听新歌《我是草原小牧民》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1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意境。
2小组交流讨论学习歌谱,找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3跟随老师一起解决歌谱中出现的难点。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孩子们情不自禁的跟着唱起来,在欢快的歌声中,同学们恋恋不舍的走出音乐教室。
链接、视频
4再次聆听,跟随音乐一起哼唱。
5指名上台来表演唱。
荧光笔、批注
聚光灯
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选择自己欢的打击乐,分小组为歌曲做伴奏
1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我们用什么打击乐给他做伴奏呢拉幕一组一组的显示打击乐图片。
2生:纷说,选择沙锤、碰铃、双响筒、串铃等。
3分小组,边唱边使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我是草原小牧民》做伴奏。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学校
新密市矿区小学
设计者
梁会娜
学科(版本)
音乐人音版
章节
我是草原小牧民
学时
1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活动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社会》教材第四册,第二章《美丽的大自然》中的第二节《我是草原小牧民》。
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的自然风光、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草原上的动植物以及小牧民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使学生了解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草原生态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草原的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以及小牧民的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视频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草原的自然风光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草原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3)草原上的动植物利用图片、标本等形式展示草原上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的丰富性。
(4)小牧民的生活通过讲解、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小牧民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勤劳与智慧。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幅草原风光画,展示草原的美丽。
4. 例题讲解(1)为什么说草原是我国的宝贵资源?(2)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草原的自然风光2. 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3. 草原上的动植物4. 小牧民的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绘一幅草原风光画。
(2)写一篇关于草原民族风俗习惯的短文。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民族文化以及小牧民的生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具体内容包括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学习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演唱、节奏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歌词的学习,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书、歌词单、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草原风光,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节奏。
(2)学习歌词,让学生跟唱,并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3)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练习。
3. 歌曲实践(10分钟)(1)分组练习,每组选出一名领唱,其他成员配合。
(2)各组轮流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练习题目,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讲解答案。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了解草原文化,激发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我是草原小牧民》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分段展示4. 重点、难点:标注在歌词相应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歌词,并背诵。
2. 答案:歌词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在高音部分仍有困难,需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草原歌曲,如《天路》、《草原夜色美》等,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演唱、节奏把握。
2. 教学过程:歌曲实践环节中的分组练习和轮流演唱。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公开课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优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我是草原小牧民》。
课文描绘了草原风光和牧民的生活情景,展现了牧民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生活乐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体会课文中描绘的草原风光和牧民的生活情景,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草原风光和牧民的生活情景,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草原图片、牧民生活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介绍草原的特点和牧民的生活情景。
b.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是草原小牧民》。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和讲解。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风光和牧民的生活情景。
c.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4. 朗读感悟:a.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牧民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b.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b. 学生谈收获,激发对草原和牧民生活的向往。
六、板书设计《我是草原小牧民》草原风光美热爱家乡牧民生活乐热爱生活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草原和牧民生活情景。
3. 写一写你对自己的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生活乐趣,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二单元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综合课。
本节课运用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看、听、说、敲、唱、演、编”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并完成简单的创造性活动。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进而弘扬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
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
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
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舞姿表达自己的感受。
唱准并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
(1)ו×| ×××|
(2)×О×О| ××××| 。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蒙古族服装、筷子、电子琴、等。
【教学媒体选择和应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阔视野,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交流感情
师:配乐朗诵生:深呼吸气息练习
假如你们是歌手,
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歌迷。
假如你们是演奏家,
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听众。
假如你们是舞蹈家,
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观众。
孩子们努力吧!
音乐殿堂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
【二】、导入本课
一、导入
师:音乐大本营!(生:天天好心情!)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很高兴今天和你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神奇的地方,令人向往,今天刘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你们怎么去呢?(生:坐车••)嘘••刘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特殊的交通工具,请看。
课件出示(马)
二、、师生骑马律动
三、师:这可真是一匹千里马呀,这么快就到达目的地了,快坐在马背上休息一下,看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哼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四、师戴蒙古族骑士帽: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刚刚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上,你们猜,我来自哪个民族?(蒙古族)真聪明,对,我来自蒙古族。
我们蒙古族世世代代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上,这里有奔驰的骏马,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们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我们不但很好客而且也非常的能歌善舞,今天我也想为你们表演一个舞蹈好吗?不过我这个小牧民还要为难为难你们,给你们出一个难题。
师提问:从这个舞蹈中,你看出牧民都会做哪些事情?
好,我的舞蹈就要开始了!(师表演蒙古舞蹈)
【三】、重难点教学
一、师:听到同学们的掌声,我的心里真的非常高兴!那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老师刚才的舞蹈里反映了牧民们平时都会做哪些事情呢?(骑马、飞翔、挤奶)这段舞蹈反映了牧民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自豪、热爱家乡)因为小牧民热爱家乡所以才会骄傲地说:“我是草原小牧民”,你们听草原上传来了牧民动听的歌声!
二、欣赏《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这首歌好听吗?你知道它是谁唱的?歌曲情绪是什么?
三、请大家再听一遍这一遍请大家告诉我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
四、再听歌曲
五、师:大家对歌曲的理解能力真好,歌曲我们已经听了很多遍了,下面我们用慢速的lu来哼唱一遍旋律
六、处理本课难点
1、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那你们知道老师刚才跳舞时手里拿的是什么?(筷子)筷子都有什么用处呢(吃饭)蒙古族的筷子不只用来吃饭,还可以跳舞呢,老师刚跳的筷子舞就是蒙古族传统舞蹈之一。
那么除了吃饭跳舞筷子还可以干什么呢?看老师做。
(师打节奏),对还可以打节奏。
老师这里还有两条节奏。
(幻灯片演示)
X .X | X X X ‖
一个小附点,一点不起眼,音符有了它,时值增一半。
XO XO | X X X ‖
O的名字叫休止符,看见它停一停。
2、师带打
3、生自打
4、节奏师带读歌词(按节奏)
5、叫学生读。
【四】学唱歌曲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已经用慢速度演唱了歌曲旋律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演唱歌词
一、跟琴演唱慢速度
二、快速度演唱
三、强调
(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
休止符和前倚音
四、齐唱歌曲
五、合作伴奏
1、唱得真好,那请大家拿出你的筷子来为歌曲伴奏吧!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敲得。
2、师敲第一个节奏(注意敲击的力度强弱弱),学生跟着敲。
3、真棒!老师又换了一个,注意听。
师敲第二条节奏,学生跟着练习(注意力度)
4、真不错!我又换了。
师敲第三条节奏
5、真厉害!出示幻灯片
X X X | X X X ‖
X X | X X ‖
X -- | X -- ‖
这就是我们刚才打的节奏,大家现在分别来敲一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6、下面呢老师要把大家分成三组,你们根据自己对应的组来打节奏(第一组第一条,第二组第二条,第三组第三条)
7、准备好了吗?今天老师来指挥我指挥到那组哪组敲,听好了!(师哼唱旋律,带各组敲节奏)
8、分组练习
哪一组打了两次(第二组)
9、跟着歌声打节奏
【五】、拓展
1、师引导:蒙古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他们还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
课件展示(那达慕大会)
2、师介绍那达慕大会
3、在孩子们带着好奇的心情下,师说道:你们想参加吗?在同学们的兴趣又一次激发出来后师说道: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
(把学生分为三组:舞蹈组、唱歌组、伴奏组进行分组训练,师到学生中间一同排练,并进行指导。
)
4、师:大家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把!
5、师:今天的旅程要结束了,你们过得愉快吗?你学会了什么?(复习简单舞蹈动作)看蒙古族的叔叔阿姨来送我们了,让学生们根据音乐自编舞蹈动作……(播放课件生跳舞)
【六】本课结束
师:听,欢快的旋律响起来了,准备好了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骑着马儿回家吧!播放课件《策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