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第四节 同底数幂相除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
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5、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如:10253)3(=-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如:23326)4()4(4==6、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7、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如:3334)()()(b a ab ab ab ==÷8、零指数和负指数;10=a ,(ɑ≠0)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p p aa 1=-(p a ,0≠是正整数),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方等于这个数的p 次方的倒数。
9、科学记数法:如:0.00000721=6-1021.7⨯(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10、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第4讲(学生)第1章 整式的乘除 同底数幂的除法
第4讲 同底数幂的除法学习目标: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并能应用.学会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学习重点: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学习难点: 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学习过程:一、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1.字母表示: mnm na a a-÷=(a ≠0,m ,n 都是正整数,并且m >n )文字叙述: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不变,指数 相减. 注意 a ≠0问题,以及与nm nmaa a +=∙的区别.注意:(1)运用法则的关键看底数是否相同,而指数相减是指被除式的指数减去除式的指数;(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底数a ≠0,这是此法则成立的先决条件; (3)注意指数为“1”的情况,如2133a aa a ==÷-,不能把a 的指数当做0;(4)多个同底数幂相除时,应按顺序计算; 2.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逆用:m nm n aa a -=÷3.零次幂与负整数次幂的意义:先考察被除数的指数等于除数的指数的情况.例如下列算式:52÷52,103÷103,a 5÷a 5(a ≠0).一方面,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来计算,得52÷52=52-2=50, 103÷103=103-3=100, a 5÷a 5=a 5-5=a 0(a ≠0).另一方面,由于这几个式子的被除式等于除式,由除法的意义可知,所得的商都等于1. 概括 由此启发,我们规定:50=1,100=1,a 0=1(a ≠0).这就是说: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注: 零的零次幂没有意义.练习:(1)填空① 2233÷=( )② 221111÷=( )③ =÷mm a a ( )归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2)完成下面题目:①.x 为何值时,()01-x =1? ② 、x 为何值时,()013-x =1?再来考察被除数的指数小于除数的指数的情况,例如下列算式:52÷55,103÷107.一方面,如果照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来计算,得52÷55=52-5=5-3,103÷107=103-7=10-4.另一方面,我们可利用约分,直接算出这两个式子的结果为33225252515555555=⨯==÷,4433737310110101010101010=⨯==÷. 概括 由此启发,我们规定:33515=-,4410110=-. 一般地,我们规定: p a a app,0(1≠=-是正整数); 这就是说,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p 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单元小结)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考点专练
【要点指导】幂的运算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 幂的运算, 计算时, 要熟练掌握各自的运算法则, 并能灵活 运用这些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幂的运算法则还可以逆用.
考2y2-xy)-y(x2-x3y)]×3x2y,其中x=1,y=3. 解:原式=(x3y2-x2y-x2y+x3y2) ×3x2y
=(2x3y2-2x2y) ×3x2y = 6x5y3-6x4y2 . 当x=1,y=3时,原式=6×27-6×9=108.
谢谢~
新课标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小结
本章知识架构
整式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
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负指数次幂,科学计数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知识专题
知识专题
1.零指数幂.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
a0=1 (a≠0)
2.负指数幂.
a≠0,p是正整数
知识专题
3.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0-n(其中1≤|a|<10,n是整数) 注意: (1) 1≤|a|<10 ,
(2) n从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
(三)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 所得的幂相乘,即, (ab)n=anbn(n是正整数).
知识专题
(四)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m÷an=am-n (a≠0,m,n都是正整数,m>n). 注:(1)底数必须相同. (2)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除. (3)逆运用常考am-n= am÷an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目录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目录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同底数幂的除法
4.整式的乘法
5.平方差公式
6.完全平方公式
7.整式的除法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平行线的性质
4.用尺规作角
第三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
2.图形的全等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用尺规作三角形
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第六章概率初步
1.感受可能性
2.频率的稳定性
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北师版初一下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复习课件
(x)3 (x)2 (x) (x)6 x6
2、幂的乘方
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数学符号表示: (a m ) n a mn
(其中m、n为正整数)
[(a m )n ] p amnp (其中m、n、P为正整数)
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a4)4 a44 a8,[(b2)3]4 b234 b24
A 1,2; B 2,1 C 1,1, D 1,3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
A x3·x2=x6
B x3-x2=x
C(-x)2·(-x)=-x3 D x6÷x2=x3
3、已知代数式3y2-2y+6的值为8,则代数式 1.5y2-y+1的值为(B )
A1 B2
C 3 D4
4请你观察图形,依据图形面积间的关系,不需要添加辅助线,便 可得到两个你非常熟悉的公式,这两个公式分别是
1 c= 20 x+21
,则代
数式 a2+b2+c2-ab-bc-ca 的值是( B )
A. 4
B.3
C.2
D.1
12、若a,b都是有理数且满足 2a2 -2ab+b 2 +4a+4=0 ,
则2ab的值等于( B )
A. -8
B. 8
C.32
D.2004
13、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D )
A、—30=1
9、完全平方公式 法则: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 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2倍。
数学符号表示:
(a b)2 a2 2ab b2; (a b)2 a2 2ab b2 其中a, b既可以是数, 也可以是代数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一章 整式的乘除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开课教案_24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同底数幂的除法(第1课时)总体说明:本课“同底数幂的除法”是四种幂的运算中的最后一种,它与前面三种幂的运算有着类似的法则探索过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面三种运算都是乘法(乘方),而它是除法,因此教学时就要注意两点:一是与数的除法类似,要求除数(式)不为0,二是会出现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对它们意义的理解将是难点.另外,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大数,这里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结果中会出现绝对值较小的数据,在规定了负指数幂的意义后,我们就可以顺利地将科学记数法的应用范围推广到绝对值较小的数据.本课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第二课时,主要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据.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小学学生就学习过数的除法,了解除数不能为0;七年级又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和整式的加减,理解了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在这一章前面几节课中还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三种幂的运算,会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备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进行整式的运算的知识基础.理解和运用法则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时学生是否会混淆这四种幂的运算,可以通过分析算理和练习对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探索前面三种幂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并能用幂的意义加以说明,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本节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积累了充足的活动经验.因此本节法则的探索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此前学生只接触过正整数指数幂,因此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意义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解释的过程来加深理解.二、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10=a (0≠a )及p a -=p a1(p a ,0≠是正整数)的合理性,将法则拓广到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范围.这仅仅是这堂课的一个近期目标,而本节内容从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因而也应服务于代数教学的远期目标“经历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建立符号意识,在参与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同时在学习中应力图达成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同底数幂的除法课件
1 1 36
36
知识导引
基础知识训练
一、填空题
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一般地,一个小于1的数可以表示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数字: 成 a×10n 的情势,其中
1≤∣a∣<10 ,n是负整数。
(1)0.0 000 000 345=3.45×10-;8
(2)-0.0 000 000 000 456=-4.56×10-;11
相减.
2. 公式的逆用:am-n =am÷an (a≠0,m、 n 都是整数). 1
3. a0= 1 (a≠0);a-p= ap (a≠0,p 是正整数).
巩固练习
(1)(-a)8÷a3
解:原式 a8 a3 a5
(2)-(-x)5÷(-x)3
解:原式 ( x)2
x2
(3)(-7)0÷(-6)-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3.1 同底数幂的除法(巩固课)
课程导航
知识回顾 基础知识训练 思维拓展训练 综合能力提升
知 识 回 顾 am÷an=am-n (a ≠0)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 底数 不变,指数
相减.
2. 公式的逆用:am-n =am÷an (a≠0,m、 n 都是整数). 1
解:原式 (x y)4 (x y) 解:原式 ( y x)7 ( y x)4 • ( y x)
(x y)3
( y x)741 ( y x)4
规律:化为 同底数时, 奇变偶不变。
综合能力提升
5
am.an=am+n (am)n=amn am÷an=am-n (a ≠0)
解:32m 3n1 32m 33n 3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同底数幂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每组用相同的数字卡片模拟同底数幂的乘法,演示指数相加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同底数幂的基本概念、乘法法则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同底数幂乘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数学运算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普遍较好,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当我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时,大多数同学能够迅速联想到数学中的同底数幂概念,这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也有部分同学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时遇到了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这些同学的思考过程,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同底数幂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一节、同底数幂的乘法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 m﹒a n=a 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a m﹒a n。
5、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第二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幂的乘方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
(a m)n表示n个a 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 m)n=a 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a m)n=(a n)m。
二、积的乘方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ab)n=a n b 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ab)n。
三、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1、共同点:(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第三节、同底数幂的除法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a n=a m-n(a ≠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a m÷a n(a≠0)。
3、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4、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为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即:a-n=1/a n。
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式的乘除》全章知识讲解+经典练习
《整式的乘除》全章复习与巩固【要点梳理】要点一、幂的运算1.同底数幂的乘法:(m n ,为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m n ,为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n 为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4.同底数幂的除法:(a ≠0, m n ,为正整数,并且m 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5.零指数幂:()010.a a =≠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6.负指数幂:1n na a -=(a ≠0,n 是正整数). 要点诠释: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还可以表示多项式;需灵活地双向应用运算性质.要点二、整式的乘法和除法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c mb ma c b a m ++=++)((c b a m ,,,都是单项式).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a b m n am an bm bn ++=+++.要点诠释: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包含前面的“+”“-”号.根据多项式的乘法,能得出一个应用广泛的公式:()()()2x a x b x a b x ab ++=+++. 4.单项式相除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即:()am bm cm m am m bm m cm m a b c ++÷=÷+÷+÷=++要点三、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两个数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要点诠释:1.在这里,a b ,既可以是具体数字,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2.平方差公式的典型特征:既有相同项,又有“相反项”,而结果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2. 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2222)(b ab a b a +-=-两数和 (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数乘积的两倍.要点诠释:公式特点:左边是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右边是三项,是这两数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数之积的2倍.【典型例题】类型一、幂的运算1、已知:2m +3n =5,则4m •8n =( )A .16B .25C .32D .64 【解答】解:4m •8n =22m •23n =22m +3n =25=32,故选:C .2.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①x 4+x 4=x 8;②﹣x 2•(﹣x )2=x 4;③(x 2)3=x 5;④(x 2y )3=x 3y 6;⑤(﹣3x 3)3=﹣9x 9;⑥2100×(﹣0.5)99=﹣2;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答】解:①x 4+x 4=2x 4,此计算错误;②﹣x 2•(﹣x )2=﹣x 4,此计算错误;③(x 2)3=x 6,此计算错误;④(x 2y )3=x 6y 3,此计算错误;⑤(﹣3x 3)3=﹣27x 9,此计算错误;⑥2100×(﹣0.5)99=2×299×(﹣0.5)99=2×(﹣0.5×2)99=2×(﹣1) =﹣2,此计算正确;故选:A .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解决问题:材料一:比较322和411的大小.解:∵411=(22)11=222,且3>2∴322>222,即322>411小结:指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底数的大小,来确定两个幂的大小材料二:比较28和82的大小解:∵82=(23)2=26,且8>6∴28>26,即28>82小结:底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指数的大小,来确定两个幂的大小【方法运用】(1)比较344、433、522的大小(2)比较8131、2741、961的大小(3)已知a 2=2,b 3=3,比较a 、b 的大小(4)比较312×510与310×512的大小【解答】解;(1)∵344=(34)11=8111,433=(43)11=6411,522=(52)11=2511, ∵81>64>25,∴8111>6411>2511,即344>433>522;(2)∵8131=(34)31=3124,2741=(33)41=3123,961=(32)61=3122,∵124>123>122,∴3124>3123>3122,即8131>2741>961;(3)∵a 2=2,b 3=3,∴a 6=8,b 6=9,∵8<9,∴a 6<b 6,∴a <b ;(4)∵312×510=(3×5)10×32,310×512=(3×5)10×52,又∵32<52,∴312×510<310×512.类型二、整式的乘除法运算1、要使()()621x a x -+的结果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a 等于( )A.0B.1C.2D.3【答案】D ;【解析】先进行化简,得:,要使结果不含x 的一次项,则x 的一次项系数为0,即:62a -=0.所以3a =.【总结升华】代数式中不含某项,就是指这一项的系数为0.2.如图,一个边长为(m +2)的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剩余的部分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若拼成的长方形的一边长为2,则另一边长为 2m +2 .【解答】解:设另一边长为x ,根据题意得,2x =(m +2)2﹣m 2,解得x =2m +2.故答案为:2m +2.3.如图,现有A ,C 两类正方形卡片和B 类长方形卡片各若干张,用它们可以拼成一些新的长方形.如果要拼成一个长为(3a+2b),宽为(a+b)的长方形,那么需要B类长方形卡片5张.【解答】解:长为3a+2b,宽为a+b的长方形的面积为:(3a+2b)(a+b)=3a2+5ab+2b2,∵A类卡片的面积为a2,B类卡片的面积为ab,C类卡片的面积为b2,∴需要A类卡片3张,B类卡片5张,C类卡片2张,故答案为:5.类型三、乘法公式1.如果x2﹣2(m+1)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则m=.【解答】解:∵x2﹣2(m+1)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2(m+1)=±4,则m=﹣3或1.故答案为:﹣3或1.2、用简便方法计算:(1)1002﹣200×99+992(2)2018×2020﹣20192 (3)计算:(x﹣2y+4)(x+2y﹣4)【解答】解:(1)1002﹣200×99+992=1002﹣2×100×(100﹣1)+(100﹣1)2=[100﹣(100﹣1)]2=12=1;(2)2018×2020﹣20192=(2019﹣1)(2019+1)﹣20192=20192﹣1﹣20192=﹣1.(3)原式=x2﹣(2y﹣4)2=x2﹣4y2+16y﹣16;3.图①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抽)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A.ab B.a2+2ab+b2C.a2﹣b2D.a2﹣2ab+b2【解答】解: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a +b ,∴正方形的面积为(a +b )2,∵原矩形的面积为4ab ,∴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a +b )2﹣4ab =a 2﹣2ab +b 2.故选:D .4、已知222246140x y z x y z ++-+-+=,求代数式2012()x y z --的值.【思路点拨】将原式配方,变成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的形式,这样就能解出,,x y z .【答案与解析】解:222246140x y z x y z ++-+-+= ()()()2221230x y z -+++-= 所以1,2,3x y z ==-=所以20122012()00x y z --==.【总结升华】一个方程,三个未知数,从理论上不可能解出方程,尝试将原式配方过后就能得出正确答案.类型四、综合类大题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和比较,利用图①和图②发现并验证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不仅更清晰地“看到”公式的结构,同时感受到这样的抽象代数运算也有直观的背景.这种利用面积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因几何直观而形象化.请你利用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1)、图(2)、图(3)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2)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的面积能表示(x+y)(x+3y)=x2+4xy+3y2【拓展应用】提出问题:47×43,56×54,79×71,……是一些十位数字相同,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算式,是否可以找到一种速算方法?几何建模:用矩形的面积表示两个正数的乘积,以47×43为例:(1)画长为47,宽为43的矩形,如图③,将这个47×43的矩形从右边切下长40,宽3的一条,拼接到原矩形的上面.(2)分析:几何建模步骤原矩形面积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47×43的矩形面积或(40+7+3)×40的矩形与右上角3×7的矩形面积之和,即47×43=(40+10)×40+3×7=5×4×100+3×7=2021,用文字表述47×43的速算方法是:十位数字4加1的和与4相乘,再乘以100,加上个位数字3与7的积,构成运算结果.请你参照上述几何建模步骤,计算57×53.要求画出示意图,写出几何建模步骤(标注有关线段)归纳提炼:两个十位数字相同,并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方法是(用文字表述):证明上述速算方法的正确性.【解答】解:(1)图(1)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x+y)•2x=2x2+2xy,图(2)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x+y)(2x+y)=2x2+3xy+y2图(3)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x+2y)(2x+y)=2x2+5xy+2y2.(2)几何图形如图所示:拓展应用:(1)①几何模型:②用文字表述57×53的速算方法是:十位数字5加1的和与5相乘,再乘以100,加上个位数字3与7的积,构成运算结果;即57×53=(50+10)×50+3×7=6×5×100+3×7=3021;十位数字加1的和与十位数字相乘,再乘以100,加上两个个位数字的积,构成运算结果;故答案为十位数字加1的和与十位数字相乘,再乘以100,加上两个个位数字的积,构成运算结果;2.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材料:对数的创始人是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J.Npler,1550﹣1617年),纳皮尔发明对数是在指数书写方式之前,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Evler,1707﹣﹣1783)才发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a•a…,a记为a n,如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log28,即log28=3一般地若a n=b(a>0且a≠1,b>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log a b,即log a b=n.如34=81,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381,即log381=4.(1)计算下列各对数的值:log24=,log216=,log264=(2)通过观察(1)中三数log24、log216、log264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3)拓展延伸:下面这个一股性的结论成立吗?我们来证明log a M+log a N=log,a MN(a>0且a≠1,M>0,N>0)证明:设log a M=m,log a N=n,由对数的定义得:a m=M,a n=N,∴a m•a n=a m+n=M•N,∴log a MN=m+n,又∵log a M=m,log a N=n,∴log a M+log a N=log a MN(a>0且a≠1,M>0,N>0)(4)仿照(3)的证明,你能证明下面的一般性结论吗?log a M﹣log a N=log a(a>0且a≠1,M>0,N>0)(5)计算:log34+log39﹣log312的值为.【解答】解:(1)log24=log222=2,log216=log224=4,log264=log226=6;故答案为:2,4,6;(2)通过观察(1)中三数log24、log216、log264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log24+log216=log264;(4)证明:设log a M=m,log a N=n,由对数的定义得:a m=M,a n=N,∴a m÷a n=a m﹣n=,∴log a=m﹣n,又∵log a M=m,log a N=n,∴log a M﹣log a N=log a(a>0且a≠1,M>0,N>0)(5)log34+log39﹣log312,=log3,=log33,=1,故答案为:1.。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同底数幂的除法相关运算技巧
2018—2019北师版七下数学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同底数幂的除法相关运算技巧逆用幂的运算性质幂的运算性质用式子表示,是:1.a m·a n=a m+n;2.a m÷a n=a m-n;3.(a m)n=a mn;4.(ab)n=a n b n.它们是整式乘除法的基础,解一些与幂的运算有关的问题时,逆用这些性质,可以化难为易,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1.计算例1计算(-0.125)7·88=______.解原式=(-0.125)7·87·8=(-0.125·8)7·8=-8.2.求值例2若2x+5y-3=0,则4x·32y=______.解已知条件变形为2x+5y=3,则原式=(22)x·(25)y=22x+5y=8.例3已知3x=a,3y=b,则32x-y等于 [ ]解由3x=a,3y=b,得解不难发现例5 已知3x+3-x=4,则27x+27-x的值是 [ ] A.64B.60C.52D.48解由已知等式,得(3x+3-x)2=16.∴ 32x+3-2x=14.原式=(3x)3+(3-x)3=(3x+3-x)(32x+3-2x-1)=4(14-1)=52.3.大小比较例6已知a=355,b=444,c=533,则有 [ ]A.a<b<c B.c<b<aC.c<a<b D.a<c<b解 a=(35)11=24311,b=(44)11=25611,c=(53)11=12511.∵ 125<243<256,∴ c<a<b.A.P>Q B.P=QC.P<Q D.不能确定∴ P=Q.4.个位数字例8设<n>表示正整数n的个位数,例如<3>=3,<21>=1,<13×24>=2,则<210>=______.解 210=(24)2·22=162·4,∴<210>=<6×4>=4.例9 1993+9319的个位数字是 [ ]A.2 B.4C.6 D.8解 1993+9319的个位数字等于993+319的个位数字.∵ 993=(92)46·9=8146·9.319=(34)4·33=814·27.∴993+319的个位数字等于9+7的个位数字.则 1993+9319的个位数字是6.逆用幂的运算性质解题幂的运算性质有:a m·a n=a m+n;(a m)n=a m n;(ab)n=a n b n;a m÷a n=a m-n(a≠0,m>n).逆用这些性质,常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计算(-0.125)1999·26000.解:原式=(-0.125)1999·82000=(-0.125)1999·81999·8=(-0.125×8)1999·8=(-1)1999·8=-8.例2 若2x+3y-4=0,求9x·27y的值.解:由条件,知2x+3y=4.所以9x·27y=32x·33y=32x+3y=34=81.例3 若103x=125,求101-x.解:由103x=125,得(10x)3=53.故10x=5.例4 已知a=355,b=444,c=533,则有[ ]A.a<b<cB.c<b<aC.c<a<bD.a<c<b解:a=(35)11=24311,b=(44)11=25611,c=(53)11=12511.因为125<243<256.所以c<a<b.故应选C.例5 220+321+720的个位数字是____.解:原式=(24)5+(34)5·3+(74)5=165+815·3+24015.∵165,815·3,24015的个位数字分别是6,3,1,∴220+321+720的个位数字是0.幂运算常见错误浅析幂运算是学习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基础,是同学们遇到的一种比较抽象的运算.对于幂的运算性质:a m·a n=a m+n,a m÷a n=a m-n(m>n),(a m)n=a mn,(ab)n=a n b n等,尽管老师反复提醒不要粗心大意,但仍会出现诸如53×53=59,a5+a5=a10,(52)5=57,(ab2)3=ab6,a3n÷a n=a3等类运算错误.出现错误有其偶然性,也有更深层原因:1.不稳定的知识结构,产生负迁移在数学法则的学习中,新法则的内容会以特殊的方式作用于原有的认识结构,错算53×53.实际上,是在学习这个性质时,对幂的概念的例1计算:m5·m4·m3·m2·m.错解:原式=m5+4+3+2=m14.分析:错解忽略了指数为“1”的情况.原式=m15.例2计算:(-3ab2)2.错解:(-3ab2)2=-32a2b4=-9a2b4.分析:错在忽略了积中数字因数的符号,原式=9a2b4.2.不合理的思维定势,产生负迁移思维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定向预备状态,同学们的认知过程是在原有的定势上进行的,而这种定势会产生正负两种相向的迁移,要求我们有效地把握.在运算中出现类似于a3n÷a n=a3错误,最主要的原因是受3n÷n=3的影响,把只能用在整数中相除的法则,机械地搬用于幂的除法之中.这便是思维定势负迁移作用的结果.例3计算a2a3÷a3=______,错解:原式=a2×3÷3=a2.分析:这是将整式乘除法则机械搬用的错误,尽管结论凑巧相同,也不能算是正确.正确解法是:原式=a2+3-3=a2例4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x5+x5=2x5B.a5÷a5=aC.(-a)5(-a)5=a10 D.(-a5)5=-a25(正确答案:B)以上所述是产生幂运算错误两种知识方面的因素.此外,还有非知识方面的因素,象错a m+a m=a2m,也有不认真仔细审题之过(没注意左边就是两同类项之和,可合并).又如计算a mn÷a m-n不就是计算被除数与除数相等时的商吗?直接观察便知结果是1,但却偏偏出现误算a m-n÷a m-n=a(m-n)-(m-n)=a m-n-m-n=a-2n,这是心理素质不稳定、急躁而出现认知故障,造成运算刻板,最终导致错误.指数运算的一些技巧指数运算技巧性较强,如果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有可能避开繁杂的计算,本文介绍几种运算技巧:1.将底数写成幂不含字母的指数运算,一般将底数写成幂,根据(a n)m=a m n,将指数化简.例1计算2.“底倒指反”负指数化正指数的口诀是:底倒指反.即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解:3.用乘法公式例3计算(a2-2+a-2)÷(a2-a-2).4.用分式基本性质化为正指数.解:原式5.指数式化为根式解:6.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当根号内均是乘除形式的多重根式时,将根式化为分数指数运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中的1.1节“同底数幂的乘法”。主要内容包括:
1.同底数幂乘法法则:am•an=am+n(m、n是正整数);
2.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当底数相同时,指数相加;
3.举例说明同底数幂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和指数相加的概念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同底数幂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模型或卡片展示同底数幂乘法的计算过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同底数幂乘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同底数幂乘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在讲解指数相加的概念时,可使用数学教具或幻灯片展示,如2^3表示3个2相乘,2^2表示2个2相乘,那么2^3•2^2就是5个2相乘,即2^5,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指数相加的含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相同底数的幂相乘的情况?”(如:计算2的3次方和2的2次方的乘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同底数幂乘法的奥秘。
《整式的乘除——整式的除法》数学教学PPT课件(5篇)
(2)在① (6ab 5a) a 6b 5 ,② (8x2 y 4xy2 ) (4xy) 2x y, ③ (15x2 yz 10xy2 ) 5xy 3x 2 y , ④ (3x2 y 3xy2 x) x 3xy 3y2 中,不正确的个数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a b2
4a2 4ab b2
例2.计算:
28 x4 y2 7 x3 y (28 7) x43 y21
4xy
典型例题
5a5b3c 15a4b =[( 5) 15] a54 b31c 1 ab2c
3
典型例题
例3.若a(xmy4)3÷(3x2yn)2=4x2y2,求a、m、n的值. 解:∵a(xmy4)3÷(3x2yn)2=4x2y2,∴ax3my12÷9x4y2n=4x2y2, ∴a÷9=4,3m-4=2,12-2n=2, 解得a=36,m=2,n=5.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整式的除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结果是整式); 2.经历探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除 以单项式的算理; 3.在探索中体会类比方法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 达能力和运算能力.
复习回顾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 一般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 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 式.
(1)2 ÷(-3xy)= 2 xy2 ; 3
错误 2 xy2 3
(2)10 ÷2 x2 y = 5xy2 ;
错误 5xy2 z
(3)4 ÷ 1 xy2 =2x; 2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法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整式的运算法则的理解。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具体的运算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为后续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和函数的初步概念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整式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法等。
但是,对于整式的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例如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整式的乘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乘法的概念、运算法则以及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尤其是如何正确地合并同类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多项式的乘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总结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3.演示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卡片,展示整式乘法的具体运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4课 同底数幂的除法课件
计算a3÷(-a)2的结果正确的是( )
3
C.
解:(1)∵8 ÷2 =2 ÷2 知识点1:同底数幂的除法
-a2
C.
已知3m=5,3n=2,求32m-3n+1的值.
x+1
x+2
3(x+1)
x+2
计算x6÷x2正确的是( ) ②x5÷x2=________. 解:原式=4n+1-(3n+1)=4-2n= 解:原式=5-4-(-3)=5-1= 若(x+1)0=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第4课 同底数幂的除法
一、新课学习
知识点1: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乘
举例
①106×102=___1_0_8___; ②x5·x2=___x_7____.
法则 底数不变,指数___相__加___.
同底数幂相除 ①106÷102=___1_0_4 ___;
②x5÷x2=___x3_____. 底数不变,指数___相__减___.
=23(x+1)-(x+2) =22x+1
32=25 解:原式=
=27=128
=25x÷22y
(2)(ab)5÷(a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1=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整数指数幂的除法:am÷an=am-n(m,n为整数) =25÷8×3
x=2
(2)由5x-2y-2=0得5x-2y=2 ∴32x÷4y=(25)x÷(22)y
n+1-(3n+1) -2n
解:原式=4 =4 = 解:原式=a-4-(-6)=a2.
4 16 ①106÷102=________;
2n
n
(4)m6÷m4=
;
(2)(-3)0÷(-3)-3.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念o(≧v≦)o~~好棒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5.除0外的任何数的零次方都是一6.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7.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侓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8.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9.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与他们的平方差。
10.完全平方公式:11.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含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1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4.对顶角相等。
5.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6.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7.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8.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9,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垂线线段最短。
11、在同一平面内: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只线平行。
13.平行线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第三章三角形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布置作业
第一坡一中 陈飞龙
学习目标
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幂运算的意义及类比、归纳等 方法的作用,发展运算能力和有条理的表 达能力。 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进行 同底数幂的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并能在 具体情境中感受小于1的正数的大小,进一 步发展数感。
同底数幂相除
四、学以致用
五、探索负指数幂与零指数幂
结论:我们规定:
3
2
a0=1 (a≠0);
1 ap
3
1 a
1 0
-1 -2 -3
1 a-p= p a
( a≠0,p是正整数)
2 1 0
-1 -2 -3
也就是:零指数 幂等于1,负指 数幂等于与它对 应的正指数幂分 之一。
六、学以致用
七、练习巩固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 又有多少收获呢?
1.同底数幂相除 底数不变,指 数相减 2.零指数幂 指数是零的幂 3.负指数幂 指数是负数幂 a-p= am · an = am-n a0=1 (a≠0);
1 p a
( a≠0,p是正 整数)
如果你对本节课的认识只限于 上面小结的内容,那你就大错特错 了。 因为本节课要注意的内容还很 多。 例如:在进行运算的过程要 注意运算顺序,在进行有理数减法 运算时,要记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 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在进行运算时, 要注意正负号的位置……,更多的 发现就留给你思考了。
解:(1)原式=7-3-(-5)=7-3+5=72=49 (2)原式=3-1-6=3-7 1 -5-2 1 -7 (3)原式=( ) =( ) 2 2 (4)原式=(-8)0-(-2)=(-8)0+2=(-8)2=64
解:(1)原式=x12-4=x8 (2)原式=(-y)3-2=(-y)1=-y (3)原式=-k6-6=-k0=-1 (4)原式=-r5÷r4=-r5-4=-r1=-r (5)原式=m1-0=m1=m (6)原式=(mn)5-1=(mn)4=m4n4
一.情景导入
列式就是:
1012÷109
你能求出 它的结果 吗?
二、新课探究
不变
相减
思考:它与同底数幂相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它是同底数幂相乘运算的逆运算,在 运算过程种,都是底数不变,不同处 在于一种是指数相加,而另一种是指 数相减。
三、对比识记(我们与前几节课的知识进行对比)
内容 名称 同底数幂相乘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运算方法 公式 底数不变,指数 am · an = am+n 相加 (am)n = amn 底数不变,指数 相乘 等于各因数乘方 (ab)n= an · bn 的积 底数不变,指数 am · an = am-n 相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