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课第2框 预防犯罪考点
人教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五课 第二框 预防犯罪 (共20张)-课件
有力武器
犯罪
刑罚
社会危害性
刑法
刑罚
审判机关
犯罪分子
最严厉
制裁限Biblioteka 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主刑附加刑
陷阱
社会
成员
危害
远离
不良行为
法治观念
自觉守法
不良习气
防患于未然
了解罪与罚
探究 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情境引入】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内鹿城、瓯海、乐清、瑞安、平阳、永嘉、苍南等法院集中宣判了18起制售伪劣药品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共25名被告人获刑。记者从温州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此次集中宣判的18起制售伪劣药品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犯罪形式多样,如:
例 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②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刑法的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居于最高地位,①说法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D。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危害性
较小
更大
违法性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违反刑法
应受处罚性
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
应受刑罚处罚
加强自我防范
探究 如何预防犯罪?【情境引入】法治进校园,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做遵守纪法的文明好少年,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四川省南充市某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安全专题教育讲座,邀请了当地派出所袁教导员为全体师生作法治专题教育报告。袁教导员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和校园周边安全稳定形势,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对学生详细讲解了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法律知识,并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安全素质,同时告诫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针对出现的典型事例要引以为戒,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最后,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就学校的法治安全教育工作作了强调,他认为:袁指导员的报告使全校师生受益匪浅,为学校“法律进课堂”等校园法治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全校师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防止犯罪,还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部编版)5.2预防犯罪
心灵口快
(2)陈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陈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他犯罪的原因是? (5) 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1)、陈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不良行为
不加以改正
违纪
不加以改正
一般违法
不加以改正
犯罪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
知识链接
探究与分享
行为一: 殴打他人, 造成轻微 伤害的
违反
治安管理பைடு நூலகம்处罚法
属于
一般违法 行为
行为二:殴 打他人, 导致其重伤 甚至死亡的
触犯了?
刑 法
属于
严重违法 行为
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 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 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 罚处罚。
二 加强自我防范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 思 考 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 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 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 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 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3)上述图片属于非法拘禁罪
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 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 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 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 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预防犯罪》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5.2预防犯罪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动态呈现概念及事例,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回顾理解与巩固。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同学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有更深认识,纠正错误,提高学习质量。
(3)通过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意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预防犯罪的学习,让学生对形成正确的价格观和世界观。
(2)通过教师的提示和启发,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反应灵活,活泼好动,对学习新鲜事物有很大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对初中八年有学生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相互讨论的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整理并完整表达个人的思想;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对相互启发,开阔视野,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特长,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搜集有关犯罪的事例及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盗窃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拘禁罪图片及刑法条文。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性,认识到犯罪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学会自我防范和保护。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犯罪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但对于预防犯罪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
他们善于思考和讨论,对于案例分析比较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犯罪的特点和危害,增强法律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自我防范和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2.预防犯罪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法律知识,了解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预防犯罪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防范和保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预防犯罪
造成轻微伤害的
殴打他人
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法
一般违法行为
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 触犯 刑法
犯罪行为
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法律后果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 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阅读材料,思考:(1)陈某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陈某因为交友不慎,结交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沾染了不良习气。 有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后,陈某又没有及时改正,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犯罪的陈某的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 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 预防犯罪
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2.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知道犯罪的危害性,以及犯罪的基本特征。
如果有人犯罪了,那么法律机关将根据哪部法律去制裁他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图片一:砸破汽车玻 璃偷盗车内物品
知识拓展:刑罚分类
主刑
附加刑
有无
管拘 期 期
制役
徒
徒
刑刑
死
罚
刑
金
剥 夺 政 治 权
没
驱
收
逐
财
出
产
境
利
注意: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2 预防犯罪 (11张PPT)
预习并思考:
1、刑法的内容是什么? 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4、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内容是什么?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 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 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法理探究】 •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
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应受到行政制裁。 •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 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 刑罚。
试对比以上行为,说一说犯罪行为 有何基本特征?
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 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加强自我防范
年龄 16周岁以上 已满14岁,不满16岁 14周岁以下
是否负刑事责任 负刑事责任
犯八大重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负刑事责任
【案件聚焦】
陈某原本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自从结识了 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 经常旷课,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 分。他原本还有些自责、内疚,但久而久之便放纵了 自己,后来干脆不上学了,整天泡在网吧。为了搞到 钱上网玩游戏,他经常偷窃财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 留。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 直至后来,他和“朋友”竟然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 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严重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 (2)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 :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
罚、刑事处分,是指审
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课 第2框 预防犯罪 知识梳理
第五课第2框预防犯罪知识点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含义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必受刑罚处罚(1)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2)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3)刑罚的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知识点二加强自我防范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出题点一犯罪的基本特征【例1】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甘肃某公司非法集资案作出一审判决,其中被告人于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样判决是因为于某的行为()①违反了民法②触犯了刑法③具有较小社会危害性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剖析】本题考查对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题干中于某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说明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5.2 预防犯罪
新课导入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 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学习目标
1
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知道犯罪危害性, 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④尽到监护责任
尽到监护责任是家长的责任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
适用,也能附加适用。
主刑
附加刑
有无
管拘 期 期
死
制役 徒 徒
刑
刑刑
主刑只能单独适用
剥 夺
没驱
罚
政
收逐
金
治
财出
权 利
产境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Part 02
二、加强自我防范
知识讲解
观点分析:年龄小实施犯罪不要紧 ?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 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 规定作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 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
2
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 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重点)
3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难点)
Part 01
知识讲解
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 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 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 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 课第二框预防犯罪
【教学目的】
1.掌握犯罪的三个根本特征以及刑罚的 含义和种类,学会辨识犯罪。
2.知道青少年犯罪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3.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开 展为违法犯罪。
4.帮助学生培养守法精神,远离违法犯 罪,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犯罪的根本特征及 刑罚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 不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任其开展下去就可能走上 犯罪的道路。
★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 法犯罪?
第一、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 妙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第二、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 行为。
第三、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 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 人。
年2月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咸宁市中级人民 法院依法对犯组织、指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成心杀人罪等罪的罪犯刘汉、刘维、唐先兵、张东华、 田先伟执行死刑。
共 同 构互 成相 区联 分络 罪, 与不 非可 罪分 的割 标 准
1、严重社会危害性 2、刑事违法性 3、刑罚当罚性
最本质特征 〔首要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铁窗泪?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请大家读教材,考虑“学生用书 〞自主学习部分。
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理解罪与罚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 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 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 什么样的刑罚。
2月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依 法对罪犯刘汉、刘维、唐先兵、张东华、田先伟执行死 刑。
第四、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 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15
(二)加强自我防范
同学们阅读教材55-56页的探究与分享、 相关链接、阅读感悟,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 如何负刑事责任,如何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 犯罪。
观看下列图片,认识了解违法犯罪是怎 样形成的。
这是危什害么食行品为安?全的行为, 可罚款30倍,属行政违
法行为。
这样 做行吗人?们自觉排队购票
想一想
5. 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答:(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划清界限, 不越生活“雷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 守法的人。
2021/3/27
13
小结
•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刑法,什么行为 是犯罪和如何预防犯罪。通过学习,我们懂得 了刑法是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 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犯罪是具有严 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 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预防犯 罪应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划清界限,不越 生活“雷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 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 《道德与法制》第五 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
框:预防犯罪15
二、阅读教材52—53页运用你的经验、 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了解,什么是犯罪? 什么是刑罚?
观看下列图片,想一想,犯罪行为能做 吗?
教唆青少年抢劫是犯罪吗?
偷盗他人同财学仪物们是在表犯安端罪静吗的庄?观看演出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整天与手铐、劳改衣相伴的少年犯
抢夺他人财物的, 不管情节轻重,都 是刑事违法行为。
1. 什么是刑法? 答: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 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 2.什么是犯罪? 答: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 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 受刑罚处罚性。 • 4.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答:是刑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第五课第2框 预防犯罪
第二框预防犯罪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犯罪的特征。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自主学习、活动探究、讲解质疑。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视频:《熊出没之禁止捕猎日》片段。
2.思考:(1)在禁止捕猎日,光头强如果执意要追捕熊二,可以吗?为什么?(2)如果第二天,光头强又遇到了熊二,此时再猎捕熊二合法吗?3.教师导入:我国刑法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此光头强执意捕杀熊二的行为都是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__犯罪__,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__刑罚__。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__严重社会危害性__、__刑事违法性__和__应受刑罚处罚性__。
3.刑罚是__犯罪__的法律后果,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__最严厉__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分为__主刑__和__附加刑__两大类。
4.如何预防犯罪?(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__远离犯罪__。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__不良行为__。
(3)我们应增强__法治观念__,依法__自律__,做一个自觉__守法__的人。
(4)我们要从__小事__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__遵纪守法__,防患于未然。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了解罪与罚阅读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①),②),③),④)(1)分析四幅图片中的哪些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触犯了我国的哪类法律,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5课第2框《预防犯罪》精品课件
新课导入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生产、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
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
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
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
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
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
预防犯罪、遵纪守法的要求 课堂笔记(四)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 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 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4.随堂训练
1.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B
2. 陈某看中了明星演唱会门票背后潜藏的巨大“商机
”,便不惜以身试法,大肆倒卖假门票。陈某因犯倒卖
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课堂笔记(三)
含义: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
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课堂笔记(三)
刑罚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主刑 、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 收财产、驱逐出境
区分:罚款和罚金一样吗? 罚款: 一般违法 罚金: 犯罪
板书设计
了解罪与罚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预
刑罚及其种类
防
犯 罪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
加强自我防范
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规
结
刑定
预防犯罪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
案例1:某小区5楼居民孙某将一盆污水泼下楼,正好泼在罗女士身 上。罗女士浑身湿透、气愤不已。
案例2:某青年张某,从28楼向窗外抛掷了一块废旧瓷砖,恰好砸 中楼下袁女士,致其头部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法律链接:法律对不同“高空抛物”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 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 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 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处或者单处罚金。
阅读拓展 “未成年”岂能成为校园霸凌者的“保护伞”?
2022年11月,河南鹤壁,一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16岁女儿惨遭校园 霸凌、长期威胁,施暴者手段极其残忍,甚至与他人视频通话炫耀,被 霸凌女生已经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这起校园霸凌案件,耸人听闻,施 暴者“报警也没用”“我们都没成年”的狂言更是触目惊心。
【重点解析】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
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难点释疑】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是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发展而来。释义: 法律是公平的,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 会放过一个违法的人。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惩处。
③国家: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构筑保护防线等。 ④未成年人:树立法治意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谨慎交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远离违法犯罪等。 [我提问题] [师生作答]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5课第2框《预防犯罪》精品课件
盗窃 罪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非法拘禁罪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 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 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 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 认为是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罪
加强自我防范
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板书设计
了解罪与罚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预
刑罚及其种类
防
犯 罪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
加强自我防范
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你已经长大了,如果还不能慎交朋友,不懂得检点自 己的行为,只怕无心也会惹下天大的麻烦。 无心之失有重有轻,但同样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污点 。你能不小心吗?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刑法的含义
社会危害性
了解罪与罚 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
主刑
刑罚
刑罚处罚性
预
附加刑
防
犯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 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 犯行罪为的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 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 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 —— 必然法律后果
认识刑罚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 、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 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 人权益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