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15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 对比行为一和二,分析犯罪 行为有何特点?
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关于“酒后驾车”的判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20mg/100ml、但<80mg/100mL的驾驶行 为,称为酒驾,违反《道路交通安全 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 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 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 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一、违法无小事
4.什么是刑罚?(含义)
人民法院
笔记区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 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5.刑罚的种类
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刑罚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刑法的含义及其类型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 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 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让未成年人远离“帮信罪” 电信网络诈骗“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需 要“工具人”为诈骗分子提供金融支付工具、供 卡转移案款、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等不同类型的需 求。 近期,诈骗分子瞄准中老年、未成年等群体, 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其成为电诈“工具人”。 近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 未成年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16岁的小张、小李在他人安排下,于昆明市 五华区某地取得一张银行卡,后持卡前往一商场 的黄金店铺,用卡内39.7万元涉诈资金购得黄金 金条近800克,通过接力传递的方式交由他人进 行转移。目前,小张、小李因涉嫌掩饰、隐瞒犯 罪所得罪被提起公诉。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上述案例给我们带来哪 些启示?

人教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五课 第二框 预防犯罪 (共20张)-课件

人教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五课 第二框 预防犯罪 (共20张)-课件
刑法
有力武器
犯罪
刑罚
社会危害性
刑法
刑罚
审判机关
犯罪分子
最严厉
制裁限Biblioteka 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主刑附加刑
陷阱
社会
成员
危害
远离
不良行为
法治观念
自觉守法
不良习气
防患于未然
了解罪与罚
探究 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情境引入】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内鹿城、瓯海、乐清、瑞安、平阳、永嘉、苍南等法院集中宣判了18起制售伪劣药品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共25名被告人获刑。记者从温州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此次集中宣判的18起制售伪劣药品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犯罪形式多样,如:
例 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②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刑法的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居于最高地位,①说法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D。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危害性
较小
更大
违法性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违反刑法
应受处罚性
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
应受刑罚处罚
加强自我防范
探究 如何预防犯罪?【情境引入】法治进校园,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做遵守纪法的文明好少年,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四川省南充市某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安全专题教育讲座,邀请了当地派出所袁教导员为全体师生作法治专题教育报告。袁教导员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和校园周边安全稳定形势,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对学生详细讲解了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法律知识,并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安全素质,同时告诫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针对出现的典型事例要引以为戒,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最后,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就学校的法治安全教育工作作了强调,他认为:袁指导员的报告使全校师生受益匪浅,为学校“法律进课堂”等校园法治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全校师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防止犯罪,还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教学-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教学-课件(共27张PPT)
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
劫罪被判刑 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之为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任用骨肉至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1.批评教育、劝说; 2.父母 3.老师 4.社会法律服务机构
1.依法求助 2.有勇有谋 常见方法:110报警、求助成年人帮助;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记住体貌特征; 了解犯罪分子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做责任担当好少年
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示例二)语言的美不在于字面的平淡无奇,而在于它暗示的言外之意。《受戒》完全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脚印,语言平淡,却将萌动的纯真的爱恋含蓄地表现出来。《晚饭花》字面上
“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 写出了晚饭花旺盛的生命力,用晚饭花象征着王玉英的年轻、美丽、有活力的形象,意味深长。
赏读: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8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
9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1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6 多次偷窃; 7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 吸食、注射毒品;
9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 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 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别做那只“愚蠢的驴”
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里的一组镜头:一头强壮的驴在静静地吃草,这时 一只小小的蝙蝠飞过来,静静地落在驴子的后蹄处。只见它用细小的舌尖轻轻地 舔驴子的踝处。开始时,驴子还不断地抬蹄或用尾巴来回扫动,大概被舔得很惬意, 依旧安详地吃草.就这样,驴子被麻醉了,蝙蝠一会儿就咬了个小口,喝驴子的血,过 会儿又有同伴飞过来轮换着喝,一只飞去又来一只,不长时间只见驴子轰然倒地,一 动不动,死在了温柔之中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2预防犯罪(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2预防犯罪(共19张PPT)
我远们离应违该法(A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禁入生活中
的“雷区”③依法自律,自觉树立法律意识④多看一些暴力、
凶杀的书籍,以避免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三种。
另外,还有一种对外国人适用的既是主刑又可以是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 附加适用的驱除出境。
主刑和附加刑的关系在于:每名被告人最终被判处的刑罚中主刑只能有一种(即五 选一),而附加刑可以有多个,比如判处死刑,可以附加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等;一个被告人若被判处刑罚一定有主刑,而未必同时被判处附加刑。
2、犯罪的含义
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 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 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 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
3、犯罪的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 罪的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 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 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
惩治犯罪
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 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 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优秀课件(共48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优秀课件(共48张PPT)

盗窃罪
(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
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
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
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
活中的“雷区”。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你身边有这样的未成年人吗? 你知道他们犯罪的原因吗?
你身边有这样的未成年人吗?…… 你知道他们犯罪的原因吗?
个人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 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 方面 能谨慎交友等
家庭方面 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学校方面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
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
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 习气,自觉遵守法律,防患于未然。
5.2 课堂小结
一次犯罪,影响终生。
刑法的作用
预 防 犯 罪
法 了解罪 犯罪含义、★基本特征 网 与罚 恢 刑罚的含义 刑罚的分类(主刑、附加刑) 恢
加强自 我防范
剖析我们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共同 探讨避免或矫治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
学校: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增强他 们的法律意识…… 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及时 家庭: 纠正其不良行为,发现未成年人实施 上述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 社会: 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 自觉守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课件新人教版
的危害。 (2)材料二中警方提醒的内容对公民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有
何启示?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康某被判刑可判断 其 为 犯 罪 , 危 害 可 根 据 材 料 回 答 。 第 (2) 问 , 联 系 材 料,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 (1)犯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使他人财产 遭受损失,影响考生的升学,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和 受 教 育 权 。 (2)增 强 自 我 保 护 意 识 , 认 清 犯 罪 危 害,远离犯罪;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 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 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
要点梳理
1. 刑法的内容与作用 (1)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 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2)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 力武器。
2. 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必然法律结果)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知识拓展
罚款和罚金都是国家机关强制违法行为者在一定 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现金的处罚方法,但两者存 在以下区别:①法律性质不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而 罚金则属于刑事处罚。②执法机关不同。罚款一般由行 政执法机关决定,而罚金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③适 用对象不同。罚款适用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尚未构成 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而罚金则适用于违反刑事法害,远离犯罪;预防犯 罪,需要我们杜绝_不__良__行__为__;我们要增强_法__治__观__念__, 依法__自__律____,做一个_自__觉__守__法__的人;从小事做起, 避免沾染_不__良__习__气__,自觉_遵__纪__守__法__,防患于未然。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PPT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PPT

关键点拨
什么是民事主体
『提示』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 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自己 和身边的人做违法的事情?
种类
定义
民事违法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 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 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 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无论是违法还是 犯罪都要承担法 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课前预习
法律是 刚性 的社会规则, 不违法 是人们行为 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一个 人如果缺乏 规则 意识,法律 观念 不强,就难免做 出违法的事情。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 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 的行为。
镜头三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 作品的积极性。
提示:查阅民法通则, 分析上述行为。
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 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课时预防犯罪(39张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课时预防犯罪(39张PPT)

1、孙政才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犯罪行为。
2、孙政才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
刑罚处罚。
3、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
1.什么是刑法?
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
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什么是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探究: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
行为一: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重伤→违反治安 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而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触犯 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本报讯 今年以来,海南省东方市发生多起深夜 打砸财物寻衅滋事案,给全市造成严重影响。8月 13日凌晨5时许,八所城区5个营业场所遭到袭 扰,16辆摩托车和5辆电动车被砸坏。东方市委 书记铁刚等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公安局迅速 破案。 “8·13”寻衅滋事案发生后,东方市公安 局专案组立即对今年以来八所城区发生的同类案 件进行全面梳理,开展现场勘验、走访群众、细 致核查等工作。经过连续的努力,锁定了部分嫌 疑人,并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发 布劝投公告。截至昨日共到案29人,其中抓获犯 罪嫌疑人2名,劝投犯罪嫌疑人27名,已刑事拘 留犯罪嫌疑人25名,破获寻衅滋事案6宗,打掉 结伙交叉作案团伙2个,有力震慑了街头违法犯
一、了解罪与罚
探究: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 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 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 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 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 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人教版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课时 预防犯罪 (共30张PPT)精品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人教版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课时 预防犯罪 (共30张PPT)精品课件

②不良诱惑会使人无视法律尊严,
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
③上网会导致犯罪,青少年应远离网络 ④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不良诱惑的危害、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自觉遵纪守法等 内容。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色情信息”“非法有害出 版物”等,然后对照选项,对材料分析后得知:违法犯罪的诱因是沉迷网络 游戏与色情网站信息等,这是一种不良行为,也是一种不良诱惑。因此①②
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 ,标示了生活中的 “雷区”;(3)生活在法治
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
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点1 了解罪与罚 【例1】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刑法认识正确的有( )
①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 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②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③治安管
①从违法性质看 ,李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从违反法律看 ,李某的行为违反的是刑法 的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②从本质特征看,
④从法律后果看 ,李某
知识点2 加强自我防范 【例2】2017年3月22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近期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扫黄
③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应受到刑法处罚
④校园欺凌行为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看上图漫画,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D A.刑事违法性 B.刑罚处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法律强制性
)
3.(2016·广州)我国刑法将贩毒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 14周岁,充分说明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遵守社会规则PPT(第2课时预防犯罪)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遵守社会规则PPT(第2课时预防犯罪)
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 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 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加强自我防范
5.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有人甚至将青少年犯罪
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因此,我们要( D )
第七页,共三十三页。
4.3 月 28 日下午,虞城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借媒体记者身份敲诈勒索 的案件,被告人李某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5000 元。
下列对李某某所受的刑罚的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D )
A.有主刑,也有附加刑 B.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C.罚金属于附加刑 D.李某某所受的刑罚都是附加刑
的矫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犯罪的基本特征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C )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第六页,共三十三页。
刑罚的含义与分类
3.下列关于刑罚,说法正确的有( D )
A.刑罚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B.主刑包括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C.附加刑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D.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2)分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_主___刑__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
刑、无期徒刑、死刑。_附__加___刑_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
出境。
第四页,共三十三页。
刑法的作用
1.下列对我国刑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②规定了什么行为是

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PPT

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PPT


最本质特征
基 本
②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必然的法律后果
关系: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它 们共同构成了区 分罪与非罪的标 准
五名花季少女承担法律责任
五名花季少女因为校园欺凌被判刑,耽误学业,影响前程,法院为什么不 对其加强教育,而是选择判刑呢?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 肖志勇: 第一是想通过刑罚,想让本案的被告人真诚悔罪,希望他们能 真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光嘴上说认错没有用,只有说真的 认识到自己错了,才能真正的去改正。 第二个希望通过这个案子也让其他有相似想法的孩子,也给他 们敲一记警钟,不要随意去欺负他人,这样会导致自己的行为 偏离轨道,最后犯罪,等待你的就是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 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 质八大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即使年龄小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3.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 严重不良行为: ……
不良行为:主要违背社会公德,并未违法,对社会危害性轻微。
严重不良行为: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 的违法行为。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比不良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要大。
探究与分享: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 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 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 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 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 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 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 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罪。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15精选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15精选课件PPT

2.什么是犯罪?
答: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 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 受刑罚处罚性。
• 4.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答:是刑罚。
2021/3/2
8
(二)加强自我防范
同学们阅读教材55-56页的探究与分享、 相关链接、阅读感悟,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 如何负刑事责任,如何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 犯罪。
4
偷盗他人同财学仪物们是在表犯安端罪静吗的庄?观看演出
2021/3/2
5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2021/3/2
6
整天与手铐、劳改衣相伴的少年犯
2021/3/2
抢夺他人财物的, 不管情节轻重,都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 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
观看下列图片,认识了解违法犯罪是怎 样形成的。
2021/3/2
9
这是危什害么食行品为安?全的行为, 可罚款30倍,属行政违
法行为。
2021/3/2
10
这样 做行吗人?们自觉排队购票
2021/3/2
11
2021/3/2
12
想一想
5. 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答:(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划清界限, 不越生活“雷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 守法的人。
2021/3/26
13
小结
•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刑法,什么行为 是犯罪和如何预防犯罪。通过学习,我们懂得 了刑法是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 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犯罪是具有严 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 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预防犯 罪应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划清界限,不越 生活“雷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 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5.2 预防犯罪 课件(共1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

5.2 预防犯罪 课件(共1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

注意:拘役、罚金属于刑罚,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拘留、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用于行政违法行为
02 加强自我防范
十二周岁未成年人致人重伤重残将被追刑责
结合教材,谈谈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探究与分享: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
罪被判刑。
同学们分析一下,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1
2
3
4
5交Leabharlann 友无心学习、 偷东西、旷课
打骂同学
偷窃财物 拦路抢劫
需要我们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汶川大地震发生,读初三的雷楚年冒死连救7人,入选“感动中国” 人物,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未成年人犯罪
不良 行为
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
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
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
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
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


/
k
e
j
i
a
n
/
d
i
l
i
/
历 史 课 件 : / k e j i a n / l i s h i /
主刑
刑罚
附加刑

拘 有期 无期 死

剥夺 没收 驱逐
政治

役 徒刑 徒刑 刑

财产 出境 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
14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们是在表犯安端罪静吗的庄?观看演出
2021/3/1
5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2021/3/1
6
整天与手铐、劳改衣相伴的少年犯
2021/3/1
抢夺他人财物的, 不管情节轻重,都 是刑事违法行为。
7
1. 什么是刑法?
答: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 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
2.什么是犯罪?
答: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 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 受刑罚处罚性。
• 4.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答:是刑罚。
2021/3/1
8
(二)加强自我防范
同学们阅读教材55-56页的探究与分享、 相关链接、阅读感悟,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 如何负刑事责任,如何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 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划清界限, 不越生活“雷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 守法的人。
2021/3/14
13
小结
•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刑法,什么行为 是犯罪和如何预防犯罪。通过学习,我们懂得 了刑法是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 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犯罪是具有严 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 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预防犯 罪应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划清界限,不越 生活“雷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 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2021/3/1
1
二、预防犯罪
(一)了解罪与罚
2021/3/1
2
同学们阅读教材52—53页运用你的经验、 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了解,什么是犯罪? 什么是刑罚?
观看下列图片,想一想,犯罪行为能做 吗?
2021/3/1
3
教唆青少年抢劫是犯罪吗?
2021/3/1
观看下列图片,认识了解违法犯罪是怎 样形成的。
2021/3/1
9
这是危什害么食行品为安?全的行为, 可罚款30倍,属行政违
法行为。
2021/3/1
10
这样 做行吗人?们自觉排队购票
2021/3/1
11
2021/3/1
12
想一想
5. 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答:(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