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梁实秋译《哈姆雷特》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梁实秋译《哈姆雷特》的策略

作者:魏贝贝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3期

摘要:多元系统理论开阔了翻译研究领域的新视野。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从描述性的角度探讨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梁实秋翻译莎剧《哈姆雷特》的策略及其原因。

关键词:多元系统;翻译文学;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202-01

一、前言

近年来,许多翻译界的学者开始重视从描述性的角度来研究翻译。描述性翻译是以翻译文本为中心,着重探索目的语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多元系统理论为这种描述性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本文将尝试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探究梁实秋译莎剧《哈姆雷特》的翻译策略。

二、多元系统理论简介

多元系统概念很值得探讨的一点就是其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持续不断地竞争以占据中心位置。佐哈尔认为,在以下三种条件中,翻译文学将占据中心位置。第一种情况是,目的语文学较年轻还未完全建立时,翻译文学可为目的语文学注入许多新的元素,从而在其文学系统中占据中心位置。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目的语国家的弱小而使目的语文学处于边缘或外围位置时,翻译文学会为本土作家提供新的模式。第三种情况是,当目的语文学正经历一场危机或文学真空时,翻译文学中的新观点或艺术形式可以填补这种真空。如果这三种情况都不存在,那么翻译文学就只能处于边缘位置。

三、多元系统理论下梁实秋译《哈姆雷特》的背景和翻译策略

梁实秋翻译莎剧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五四运动已在中国爆发。五四运动之前的几百年,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國闭关锁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对当时西方的先进思想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当时的中国国民也普遍受这种封建思想的禁锢。由此可以看出,翻译文学在当时的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带有文化优越感,在方法上更趋向于归化,采用保守译法,更多的依赖本土的传统从而淡化外来文化的印记,这样才能增强译作在当时的可接受性。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林纾译的《黑奴吁天录》,文中语句

古奥深邃,现代人恐怕很难读懂。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有这样译才能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大量新思想涌入中国。人们开始从传统思想的禁锢中解脱出来,逐渐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因此,五四运动之后,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逐渐从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转移,而译者的翻译策略也趋向于从归化转向异化。梁实秋翻译莎剧正是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后。

梁实秋翻译莎剧坚守“忠实”的原则,他曾指出:“我翻译中首先要注意之事是忠于原文,虽不能逐字翻译,至少尽可能逐句翻译,决不删略原文,同时还尽可能保留莎氏的标点。”可见,梁实秋在翻译时尽量地保留了译作的充分性。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的创作中用了大量俗语,俚语,双关语,猥亵语并引用了圣经中的很多典故。这些都成为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挑战。梁实秋在《哈姆雷特》翻译中采取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以下仅选取译本中的几个方面来探讨梁实秋在翻译《哈姆雷特》过程中的策略。

1、双关语的翻译

莎士比亚在剧中用了大量的双关语,对此梁实秋多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剧中第一幕第二景中:

KINGBut now, my cousin Hamlet, 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 my lord; I am too much i’ the sun.

梁译: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 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原文中的双关语son和sun同音,kin和kind同形,梁实秋分别加了注释。第二句话中的儿子,他注解到:此语显然是接上文而言,意谓不仅是族侄(因彼己为继父)然终非同一血统,古云。第四句的阳光,注:约翰孙引证俗语“出天堂, 晒太阳”云云,谓由良好境遇踏入较劣之环境,哈姆雷特此处所谓“受阳光太多”或即指此。sun与son音相似,或亦有双关意,译文但求通顺,其内蕴之意义须于言外求之,因原文即晦涩难解也。

如果不加注释,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很难领会原文双关之妙。梁实秋用加注的方法使原文的效果充分得以实现。

2、猥亵语的翻译

对于剧中的猥亵语梁实秋并未避讳,直接译出,他认为“…纵然涉及猥亵也无伤大雅,有时可表示一种心理健康的意味。…我翻译时也没有顾及任何忌讳,我努力试行恰如其分地把原文忠实的翻译出来,以存其真。”如:

原文:OPHELIASo would I ha’ done, by yonder sun,

An thou hadst not come to my bed.

梁译:奥我发誓必定这样做,

你若没来上我的床。

除此之外,像“乱伦通奸”“贞洁的宝藏”“私生子”等均予以直译,将原文的语言风格完全的展现在译入语读者面前。

3、句子层面的翻译

在句子层面,梁实秋也是以异化策略为主。为了充分体现原文的原貌,有效传达原文本的陌生性,译文中常可见到欧化句式。如:

原文:HAMLETI have of late, —but wherefore I know not, —lost all my mirth, forgone all custom of exercises.

译文:哈我近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缘故——失了我的一切乐趣,放弃了一切平常做事的习惯。

原文:GUILDENSTERNMy lord, we were sent for.

译文:吉殿下,我们是被请来的。

以上两例中,原文分别是英语中典型的插入语句式和被动语态,译文对此未做任何调整,而且使用了和原文相同的标点符号,这种插入语的用法在汉语中并不常见,而被动语态在汉语中则常由把字句来代替,因此,作者这种译法增强了译文的陌生性。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梁实秋对于剧中大量的俚语,谐语,历史典故,难译及不可译之处都在文中予以加注,而且作者在每本译本之前都要加一段序言,介绍原作的创作背景及版本历史等。这足以说明梁实秋是本着严谨求实的原则来翻译莎剧,力求为读者充分展示莎剧的原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