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实秋的翻译理论
梁实秋的译学思想简论——以梁译《莎士比亚全集》为例
梁实秋的译学思想简论——以梁译《莎士比亚全集》为例严晓江(泰遘欠学绔瘩诤学斑≥接要:黎实秋的译莎活动渗透着他的翻译思想。
他以袄妻受责酶态度译莎。
蘩褫译莎羲鼹准备工终。
盅张懿零鸯研究相结合.注重译文内容的信实可靠;他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力求恰切适度,体现了翻译的“中庸”宅道:他强调荧善相谐的审美理念。
注重文学与遁德的关系,弼酵也努力遗褰美藓影或。
关键词:粱实秋;译擎思想;《莎士比亚全集>粱实歉先生在文学翻译方蘑建树不蔑。
健凝译7十凡部裰方文学名瓣以及不少诗歌、散文、评论、短篇小说等,其巾最受瞩目的翻译贡献是汉译《莎士比亚全集》,该译文具有“学院派”风格.是典型的“学者型”黼译。
叶永烈曾这样评价粱实歌译本:“这邦基薯黪独立译赛,舞绝终灸繁一流懿文学翻译家一锤定音,同时也显示了他的超人的毅宠。
埋头苦平的精神。
他姆海峡此岸的傅雷旗鼓相当。
称为两岸译界两臌子。
”Pt每t oT)粱实秋的译莎活动渗透着他的翻译思想,这主要是攒恁黯巍译态度、魏译策硌渡及戮译窜美等麓蘧豹看法,淡及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一、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译者终为愿文接受畿兼译文生产者。
必须农“诚”的基碳士兼颞两种文化传统、辩种价值混、蕊释事美称准,获覆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魑翻译的基零态度。
梁寅秋说:“从搴翻译的人若不自己先彻底明白他所翻译的东烈就冒昧的翻译起来.郅燕不受责酶符为。
迢虱弓l缀撂葵的媲努。
斑该不襻矮的去查考.查出来应加注释。
使读者也能锈国。
”12106ro灏此.他十分璧视译莎前的准备工作,盘张翻译与研究相结合。
粱实秋曾先聪撰写了多篇论文对莎士比亚进行丁系列研究,铡鬃《莎±魄驻与经》、《莎±滋亚警隧芪锘误》、《莎翁夫入》、<莎士比亚的墓志》、《略谈莎士比豫作品里的鬼》、《莎士比驻的演出》等镣。
可以说,这些研究魑梁实秋成功翻译莎作的璧要翦提。
霹时,粱实歉对莎士珏二溅时代的英谬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鬣逶骁穗痘的历史施瑷、柱会文{l:、飙海习俗等方渐的知识。
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信顺之争
2020年12月第9卷 第6期 JournalofBengbuUniversity Dec 2020Vol 9,No 6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信顺之争收稿日期:2020-04-08作者简介:于小元(1995-),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
E-mail:yuxiaoyuan199677@163.com于小元(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摘 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翻译界就翻译标准的“信”“顺”发生了激烈论战。
其中,林纾、严复为代表的近代译论体系在论战双方的翻译观念中都有所体现,成为了论战的依据;双方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存在文化、政治等利益上的矛盾,使得论战成为必然;而论战的两位主将在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中形成的迥异的个人翻译理念,成为论战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信顺之争;鲁迅;梁实秋;翻译观中图分类号:H315.9;H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6-0030-04DebatebetweenLuXunandLiangShiqiuontheFaithfulnessandSmoothnessofTranslationYUXiao yuan(SchoolofForeignLanguages,TongjiUniversity,200092,Shanghai)Abstract:Inthe1930s,fiercedebatestookplaceinthetranslationfieldregardingthe“faithfulness”and“smoothness”oftranslationstandards.ThesystemoftranslationtheorymainlyconstructedbyLinShuandYanFuwasembodiedinthetranslationviewsofbothsides,whichbecamethebasisofthedebate,differ entsocialclassstancesofthetwosidesandcontradictionsinculturalandpoliticalinterestsmadethede bateinevitable,differentpersonaltranslationviewsofthetwoleadersformedintheirrespectiveculturalandeducationalenvironmentswasthedirectcauseofthedebate.Keywords:debatebetweenfaithfulnessandsmoothness;LuXun;LiangShiqiu;viewsontranslation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潮流中,中国近代新文学发展繁盛,这一时期的作家学者不仅进行文学创作,亦译介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摘要:本文拟从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入手,对比分析鲁、梁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通过对鲁、梁关于“硬译”论战的追述,来阐释鲁、梁的翻译思想不同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引言鲁迅与梁实秋,展开了一场持久论战。
论战始于梁实秋于1926年发表了《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表达了对新文学运动的不满。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反对当时文人们所强调的翻译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然而鲁迅却强调文学应该具有社会和政治价值。
由梁实秋发表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而引发了鲁迅与梁实秋的持久论战。
长期以来,关于探讨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文章也不少,他们大多以论战为着眼点来探讨鲁、梁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转译”,以及翻译标准的“信”“顺”问题,或者对鲁、梁论战本身进行梳理。
但是对探讨关于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原因的文章为数不多,大多数文章都撇开政治原因,专谈文学或翻译思想;把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原因和他们的翻译观放到一起来分析的文章较少。
所以,本文拟通过对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硬译”论战的过程的追述,对比分析鲁迅与梁实秋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等以此来揭示鲁、梁论战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一、鲁迅与梁实秋“硬译”争论的起始1.1鲁迅与梁实秋争论第一回合鲁、梁的论战始于1926年梁实秋在北京《晨报副镌》上发表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文中将五四文学描写“人力车夫”说成是肤浅的人道主义,不符合理性的尺度。
1这引起了鲁迅的不满。
于是,鲁迅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与《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对梁实秋进行了批评“小说描写罪人在寒地里的生活,大学教授看了就不高兴,因为他们不喜欢看这样的下流人。
如果诗歌描写车夫,就是下流诗歌…… ”2这里大学教授和文人主要是指梁实秋和新月社的人。
3这可以算作他们论战的第一回合,鲁、梁结怨。
梁实秋1927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说道:“鲁迅先生是小说家及…杂感家‟。
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第27卷第3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V ol.27 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tep. 2010 文章编号:1001-4543(2010)03-0249-05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以梁译《奥赛罗》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王慧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上海201209)摘 要:梁实秋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能很熟练地使用中英文进行创作并在翻译中巧妙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
作为第一个独自完整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译者,他的译作已经成为莎学研究专家和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结合梁实秋的译作,重点论述他如何运用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来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以供当今翻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精神风貌;形神兼顾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 B0 引言梁实秋是第一位将《莎士比亚全集》译介到中国的人。
他的翻译作品受到译界专家的广泛好评。
但由于种种原因,梁实秋的译作在中国大陆的众多出版物中经常是被忽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翻译活动做深入的研究。
在当今翻译界,翻译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直译法和意译法。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word-for-word translation)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
意译法 (meaning translation)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
作为一代翻译名家,梁实秋对翻译有他独到的理论。
他认为翻译首先要慎重选材。
他坚持只翻译一流的外国作品,因为一流的作品会反映永恒的人性,蕴含深刻的哲理。
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给后人以启迪,发挥它不朽的价值。
关联理论下的英汉双关语翻译
关联理论下的英汉双关语翻译仝海侠【摘要】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关联理论从交际与认知的角度,为英汉双关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
而最佳关联性的获得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原文的双关语进行识别、推理,而且在实施语码转移时要充分考虑交际语境,处理好双关语的语用意义。
%Tranlation is a communicative behavior, and the relevance theory provides an theory basis for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shuanggnan and English p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Relevance is the basic principle to limit the translation, so the translator tries to fulfill the best relev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best relevance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puns. Further more the translator are supposed to consider 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 and deal with the pragmatic meaning of puns when he transmits the language codes.【期刊名称】《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5)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关联理论;双关;翻译【作者】仝海侠【作者单位】宿迁学院五系,江苏宿迁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一、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影响与回顾双关修辞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备受关注的修辞格,但二者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又受到不同语言特点的影响,在历史发展、定义、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表现形式上由于英汉双关铰链词存在数量差异,通常会造成双关翻译过程中音、义方面的对应缺失,偶合现象很少发生。
梁实秋先生对翻译的贡献
展学校体育;二是强化体育方面的道德教 还资助东北大学篮球队及足球队远征日本, 体育事业,不但能够改变国人在国际上柔弱
育,重视体育文化的交流,并规范发展竞技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与此同时,张学良还 的形象,而且还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气
体育;三是主张体育终身发展的思想,并提 出资 3000 银元,以资助中国东北的两名选 质,以实现国家及民族的复兴。可见,张学良
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 第一个翻译作品。1923 年 8 月,梁实秋圆满 品。如:他翻译了 P.E.More 的 《资产与法
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 完成了清华的学业,开始了留美生涯。在赴
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 美的路上,他还翻译了 C.Rossetti 的《约翰,
运动会,而且还亲自致开幕词。同年 10 月, 体素质,并为其知识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 张学良还邀请了法国选手来沈阳参加示范 础。因此,体育代表着一个国家及民族的精 运动会,并亲自主办了一次旅奉外国人的网 神。张学良还认为,体育不但是教育的一个 球比赛。1929 年 10 月份,张学良还特别邀 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与民族的危亡有着密 请了日德两国的一流选手来华参加中日德 切的联系,因为只有健身才能强国及抵御外 三国田径对抗赛,中国运动员刘长春第一次 敌的入侵。因此,张学良在学校推行较为严 摘取了东亚田径之王的桂冠。同时,张学良 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并认为通过提倡与发展
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 我对不起你》,这还都属于试笔性质。第二年
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 夏天,梁实秋从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毕业,
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 顺利进入哈佛大学研究所,并选修了欧文·
□
“信”与“顺”的交锋——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分歧探析
2412019年03期总第443期ENGLISH ON CAMPUS“信”与“顺”的交锋——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分歧探析文/宋柳霖【摘要】鲁迅和梁实秋在30年代的翻译大论战中存在很大分歧,存在分歧的方面涵盖翻译标准、欧化与归化、汉语发展以及重译等。
其中,鲁迅主张“硬译”、“宁信而不顺”,不仅倾向于欧化文,而且认为汉语需要凭借“拿来主义”来优化自身。
梁实秋则批判“硬译”,提倡“信”与“顺”兼顾,不赞成使用欧化文,而且认为中文文法不存在不精密一说。
论战的原因,是两人对翻译的认识不同,即翻译是该注重保持原文的感染性以启发国人还是注重通俗易懂以适用于大众。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异化与归化【作者简介】宋柳霖,湖南师范大学。
目的;梁实秋的翻译目的是把一件作品用另一种文字忠实地表现出来,给不懂原文的人看。
综上所述,鲁迅和梁实秋争论只因两人对翻译的理解不同,对保留原作风格的理解和主张有区别,争论焦点在于文句是否通顺,或者说行文是否欧化。
2.汉语不精密之争。
1931年在鲁迅与瞿秋白的翻译讨论中,鲁迅认为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不顺”是因为“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
而解决汉语不精密的问题,鲁迅认为“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后来便可以占为己有”(黎照,1997:589)。
鲁迅提出对待翻译过程中这些“新造”的表达应“一方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因为这些表达也存在优胜劣汰,“可用的传下去了,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陈福康,2000:297)。
因而他在翻译上主张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这点不仅出于“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李富根,1996:270),还出于“输入新的内容,新的表现法”(陈富康,2000:296)以促进汉语发展、丰富民众表达。
而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汉语曾吸收佛教翻译表法,日语曾吸收西方文法表达,据此而论,鲁迅的观点有其可取性。
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看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以《爱的徒劳》为例
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看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以《爱的徒劳》为例-汉语言文学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看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以《爱的徒劳》为例虞佳佳摘要:双关语是汉英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在《爱的徒劳》中,莎士比亚运用了大量双关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文中双关语中译的重重困难。
著名翻译家梁实秋和朱生豪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
本文通过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对两人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种译本的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双关语翻译的认识关键词:双关语《爱的徒劳》Delabastita 双关语翻译理论一、引言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具有两种功用:一种是欣赏,即文学作品运用语言以愉悦人们并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另一种则是影响人们的情感和道德观念。
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兼具以上两种作用。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双关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实现文本的生动有趣。
因此,这类词语极富幽默性并且能够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研究英美文学中的双关语现象涉及三个层次的意义:作家、作品和读者。
文学作品运用词汇传达作品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双方表达各自的理解。
因此,对译者而言,表达双关语的意义,打破思维定势以及展现原文的内蕴极为重要。
但这正是双关语翻译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爱的徒劳》是莎士比亚的一部重要的喜剧作品,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又滑稽的爱情故事。
Navarre国国王和三个大臣发誓三年内一起学习外国艺术并且不近女色。
然而,法国公主及其三个女官为商讨某地的归属问题来到Navarre。
这四个男人很快放弃了他们的初衷,坠入了情网。
四对青年演绎了阵阵捧腹的笑剧。
最后,法国国王的突然离世使得公主一行人仓促离开。
临走前,女人们声称,如果男人们可以等他们一年,则证明男人们遵守了承诺。
在女人们翩然离去的身影中,这出剧落下了帷幕。
翻译名家之梁实秋
目录一、人物介绍(1)生平简介(2)翻译之路(3)伟大成就二、梁实秋对翻译的观点(1)梁实秋的观点(2)梁实秋对翻译的一些见解三、翻译书目(1)主要翻译作品(2)著名译文《莎士比亚全集》的诞生四、大师的逸事(1)逸事之一(2)逸事之二(3)逸事之三翻译名家之梁实秋(09外语系教育二班:李欢田嘉璐黄恋谭艳青廖兰)<人物介绍>1、生平简介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
191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
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
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
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成为学校里的大员。
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
他除了担任教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作十分忙碌。
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
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
来到青岛后,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而潜心于读书了。
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
《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
一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烂了”。
梁实秋翻译思想及影响
译作片段赏析
The setting sun, and music at the close; As the last taste of sweets, is sweetest last; Writ in remembrance more than things long past.
梁实秋追求的是一种雍容尔雅、温和内敛的译文 风格, 崇尚“ 文贵在简约”, 认为文章的效果并非通过 词藻美来实现, 而是力求言辞巧妙恰切;不主张人的 自然情感的直露的发泄, 这种方式使得他的译文在 总体上具有含蓄、简洁、典雅的艺术特征。
翻译原则
梁实秋追求的是“忠实”。梁实秋在《翻译的信念 》提出了10条信念, 其中两个方面是, 梁主张翻译与研 究结合, 译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存真”的态度 翻译, 体现“文化传真”的精神。(严晓江,2008: 6174)。在翻译实践上, “我翻译中首先要注意之事是忠 于原文, 虽不能逐字翻译, 至少尽可能逐句翻译, 决不 删略原文, 同时还尽可能保留莎氏的标点。”(梁实秋, 1989: 84 )梁实秋的忠实既指忠实原文的内容, 也指忠 实原文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兼得时, 更加注重 形式。
梁实秋先生对“考尔考斯”进行了注释,他认为 “在翻译的时候,双关语非常令人为难,几乎是 无法翻译,如果完全置之不理又觉得对原文不忠, 无可奈何只得加上一个注解,作为交代”。
黄色的头发披在她的额角上就像是金羊毛; 使得她的贝尔蒙住宅变成了考尔考斯的海滨, 来了无数的求她的哲孙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
3.译文作品赏析
Hang on her temples like a gold fleece; Which makes her seat of Belmont colchos's serald, And many Jasons come in quest of her. 《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一景
中西方翻译理论汇总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WEST
meaning and equivalence
literary
Eugene A. Nida (奈达)
shift
linguisitc, within the text
Jean-Paul Vinay (维奈) &Jean Darbelnet (达贝尔内)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Contemporary: 严复:信、达、雅 傅雷:神似论 钱钟书:化境论 鲁迅:宁信而不顺--目的:引入英 文句式的表达法 梁实秋、赵景深:宁错务顺---目 的:可读性强,便于交流 瞿秋白:信顺统一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许渊冲:优势竞赛论 辜正坤:多元互补论
所谓“五失本”,通俗地说就是,将原典翻译为汉语时, 有五种情况易于失去原本的面貌(不仅仅是“失去原意):(1) 胡语和汉语的语序或语言结构不同,翻译时要改变原文语序 采用汉语语序,因而译文失去了原典的语法结构特征。(2)原 典的语言本是质朴无华,而中国人一向喜好文饰,所以汉译 时会因修饰而失去原文语言质朴的特点。(3)原典常有反覆重 述的情形,翻译时容易被随意删削,会失去原典的文本特点。 (4)原典经文中,常附有解释说明性的文字,汉译时若被任意 删除,同样会失去原典的文本特征。(5)佛经有自己独特的语 体,它在说完一事再接叙它事之时,常有重述前文的情形, 汉译时多省略重覆的部分,所以会失去原文的语体特征。 所谓“三不易”,即译经的时候有三种不容易的情况: (1)佛经是依当时的情况而说的,而今时俗全然不同,要 使经文变为今人可读可懂的文章,不容易。(2)千年以上的圣 贤所说的微言大义,要传达给百世以下的今世凡夫所理解, 不容易。(3)佛经是距佛世不久由大迦叶、阿难等具足神通的 大阿罗汉结集而成,现在要由千年后的凡夫俗子来传译,不 容易。”
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_赵军峰
青岛 四年 ,对梁实 秋先生 的译莎 工程来 说是相 当关键的四年。在这四年期间 ,即 1930年至 1934年 之间 ,梁先生 和夫人程 季淑及 子女一 起住在 青岛鱼 山路 7号 ,除每周 教 12小时课 之外 ,就抓着 功夫译 书。 根据 梁先生 的回忆 ,莎士 比亚的 翻译要 追溯到 1930年胡适 之先 生就任 中华 教育 文化基 金董 事会 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当时胡先生拟请梁实秋、 徐志摩、叶公超、闻一多以及陈 通伯 (即陈 西氵莹 )五人 组织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 ,闻一多为主任。并主张由 闻一 多与徐志摩 试译韵 文体 ,梁实秋 和陈通 伯试译 散文体。事实上梁先生后来的译本确以散文为主。原 计划五年完成 ,但由于种种原因 ,例如 徐志摩不幸于 1932年 11月堕机 身亡 ,叶闻二人又 长期不在 青岛 , 结果 只剩下梁 先生一个人 “孤 独地开 始这漫 长艰巨 的工作”。
荆州师专学报
1995年第 3期 (社会科学版 )
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
赵军峰 胡爱舫
在中国大陆 ,梁实 秋这个 名字通 常使人 回想起 本世 纪 30年代那 场关于 文学和革 命的论 战。 近年 来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日益改善 ,梁 实秋先生的作 品被 陆续介绍到 大陆 ,人们对 他的看 法由成 见渐渐 转为兴趣进而发展到钦佩。的确 ,在梁先生一生的文 学 生涯 中 ,他用 生命 和爱 心垒 起的 是三 座 “前 无古 人”的文 化丰碑 其一 ,翻译方 面 ,译成 400多万 字的 莎士比亚 全部剧 作以及 三卷诗 歌 ;著 成 100万 字的三大卷《英国文学史》 ,选译 120万字的《英国文 学选》 ;译出 124册 《世界名 人传》 ,译出 中短篇 小说 10多部 以及 许多穿 插于 散文中 的诗 歌和 段落。 其 二 ,辞书方 面 ,编 成 30多种英 汉字典 和数十 种英语 教材。 其三 ,散文方面 ,著有《雅舍小品》 (四集 )、《雅 舍谈吃》、《雅舍杂文》、《秋室杂文》、《西雅图杂 记》等 等。本文拟就梁先生的翻译 生涯作一回顾 ,并以此来 探究梁先生对于翻译的贡献。
换言之翻译理论
Chapter one: What is translation1. Eugene Nida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Notes:l). Here, “equivalent” can not be taken as the “identity” of the source language.2). It is the message or information that is conveyed through translation not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source language.3). Meaning is always the first consideration.4). Style is something that can not be ignored.Nida’s translation principle: Dynamic equivalence & Functional equivalenceNida: The translator is to produce as nearly possible the same effect on his reader as was produced on the reader of the original.2. Peter Newmark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ther language. From the angle of contextual analysis, he put forward 2 translation approaches.(l) Semantic translationA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attempts within the bar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onstraint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o reproduce the precise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author .It tends to strive to reproduce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as closely as target language norms will allow .It focus primarily on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A term used to refer to any approach which views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ve process which takes place within a social context. It will generally oriented toward theneeds of the TL reader or recipient. It is also defined by Network as one of 2 methods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attempts to produce the same effect on the TL reader as was produced by the original on the SL readers.Eg.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Semantic translation: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 wife can not cook a meal without nic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 wife can 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3.Huang Long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Chapter 2: What is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ranslation theory’s main concern is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the widest possibility of text or text-categories.It provides a framework of principle, restricted rules and hints for translation texts and criticizing translation a background for problem-solving.The theory demonstrates the possible translation procedures and the various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use of one translation rather than another in a particular context.Translation theory attempts to give some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ought, meaning and language, the universal cultural and individua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behavior,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s that may be classified and even supplement by way of translation.Thus, translation theory covers a wide range of pursuits, attempts always to be useful, to assist the individual translator tools by stimulating him to write better and to suggest points of argument on common translation problems.Chapter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1. In terms of languagenative--foreign2. In terms of modeA. translationB. interpretationC. machine translation3. In terms of text genres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B. news translationC. translation of practical writingD. translation of argumentative writing4. In terms of disposalA. Full-text translation全译B. Abridged translation摘译C. Adapted translation编译5. In terms of materialA.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翻译B.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C.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符际翻译Chapter Four: Criteria of translation1.YanFu严复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信,达,雅Faithfulness: the full and complete conveying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and thought.Expressiveness: demands that the version should be clear and flowing without any grammatical mistakes or confused logic and sense,Elegance: refers to the use of classical Chinese before the Han Dynasty.2.Liu Chongde刘重德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closeness 信,达,切Faithfulness: 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Expressiveness.to be as expressive and smooth as the original.Closeness: 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3.LuXun鲁迅A translation should b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preserve the original flavour of the source text.Rather be faithful (in thought) than smooth (in language).宁信而不顺Liang Shiqiu梁实秋It is better to have a smooth version than a faithful one,4. FuLei傅雷Spiritual conformity/similarity in spiritTarget language should be similar to source language both in form and spirit.As to the effect, translation ought to be like copying a picture, the aim is not a resemblance of form but rather a semblance of spirit .5.Qian Zhongshu钱钟书Sublimed adaptation/sublimation化境The highest measur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ransformation (化)A piece of writing take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without showing strain inflicted by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customs while perfectly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style can be said to be a transformation,6.Alexander Fraser Tyter 泰特勒三原则Essay on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A.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作应完全复写原作的思想B.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original.译作风格,手法应和原作属同一性质C.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c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译作应有原创作品的通顺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s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7. Two unanimously accepted criteriaA. Faithfulness忠实Faithfulness refers to be faithful not only to the original contents,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views, but also to the original form and style.B. Smoothness通顺Smoothness refers to not only easy and readable rendering, but also idiomatic express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free from stiff formula and mechanical copying dictionaries.Eg, From there I could see the whole valley below, the field, the river, and the village, It was all very beautiful and the sight of it filled me with longings.从那里,我可以看到下面的整个山谷,田野,河流,村庄,这一切都非常美丽,见到后使我心里充满了渴望。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硬译”和“重译”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就翻译的性质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
论战的时间之长,战辞之激烈,实属中国文史所罕见。
本文从争论的两个焦点问题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重译1.引言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实秋鲁迅展开了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翻译论战。
这场论战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批判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
(刘全福,2000:56)。
鲁迅的翻译原则可以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
梁实秋在翻译原则上没有明确的原则,但是他在翻译上持“中庸翻译观”。
他们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是二人在翻译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以及他们所持的信仰不同。
(张琳琳,2008:147).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始于梁实秋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发难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而这本书是鲁迅从日译本编译的苏联卢那卡察尔斯基的文艺评论集。
在此书中,鲁迅表明了他对自己翻译这本书态度,他翻译完这本书后发现很晦涩,难解之处很多,但是他觉得如果将句子拆下来再翻译的话,又会失去原来精悍的语气。
于是他又说道,他只能这样硬译了,只是希望读者肯硬着头皮读下去。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鲁迅与梁秋实争论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硬译”和“重译”。
2.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硬译”和“重译”的争论2.1 “硬译”的争论在鲁迅先生编译的《文学与批评》一书之后,梁实秋马上就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先生的文风。
梁实秋说道,鲁迅先生写作小说及杂谈时,文笔简练流利,没有人能说他的文笔不济,可是译笔不敢恭维,又说鲁迅前些年翻译的文字,如《苦闷的象征》,原文还不至于让读者看不懂,但是译文却转变风格了,文句极端难懂,句法稀奇古怪,离“死译”不远了。
(杨玉玲,2006:88).梁实秋认为让读者硬着头皮读完死硬的文字,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1929 年9 月10 日,梁实秋( 1903 -1987)的批评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在《新月》杂志上刊出。
此文引发了1930年代前期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梁文发表半年之后的1930年年3月,鲁迅(1881 - 1936)发表回应文章《“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论争局面初步形成。
1931 年12 月,鲁迅在《几条“顺”的翻译》一文中指出∶“在这一个多年之中,拚死命攻击‘硬译’的名人,已经有了三代:首先是祖师梁实秋教授,其次是徒弟赵景深教授,最近就来了徒孙杨晋豪大学生。
”由此可见论争之延续性。
同样是在1931年12月,鲁迅与瞿秋白用通信的方式讨论翻译问题,并先后将通信发表在《十字街头》和《文学月报》,有关翻译的讨论高潮再起。
鲁迅对翻译论争的参与,至少持续到1935年4月《非有复译不可》一文在上海《文学》月刊上发表。
这场翻译论争①发生在无产阶级文学兴起和“翻译洪水泛滥”②的特殊时期,由于众多翻译家的参与,涉及翻译的政治性、译者的身份以及翻译美学等中国现代翻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并与清末至1920年代中国固有的翻译观念构成关联。
本文试图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相关文章为中心,对此进行考察。
一翻译理论与政治性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的立论是从讨论“死译”和“曲译”的优劣开始的。
文章开头引用陈西滢的观点——所谓“死译的病虽然不亚于曲译,可是流弊比较的少,因为死译最多不过令人看不懂,曲译却愈看得懂愈糟”,在此基础上反陈西滢之道而行之,认为“曲译”与“死译”相比尚有可取之处,理由是“曲译”不会通篇皆“曲”,“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而“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
况且犯曲译的毛病的同时绝不会犯死译的毛病,而死译者却不妨同时是曲译。
”那么何谓“死译”? 梁实秋依然是引用陈西滢的话——“他们非但字比句次,而且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译’,这种方法,即提倡直译的周作人先生都谥之为‘死译’。
论梁实秋的文学观对其翻译观的影响
延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aa nvrt Sc l c n e ora o Y nnU ie i s y(oi i c) aSe
D c,01 e 2 1 Vo 3 No 6 L3 .
第3 3卷第 6期
论 梁 实 秋 的 文学 观对 其翻 译 观 的影 响
选择呈现 出较 浓的文化精 英意识 ; 中庸平和” “ 的文学审美论使他 的翻译策略 以异化 为主、 归化为辅 , 彰显 “ 的基础 上体 在 异” 现“ 适度” 则; 判 断与透视” 原 “ 的文 学批评论使他的翻译批评 注重对作 品伦理功 能与 艺术功能 的协调 。 关键词 : 梁实秋 ; 文学观 ; 翻译观 中图分类号 : 6 1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97 ( 0 1 0 10 9 5 2 1 )6—09 0 0 8— 3
质量的低劣。译者应增强 职业使命感 以及道德责 任 作品运到 中国, 视为至宝, 争先模拟。 梁 实秋竭力 感, 树立诚信 、 敬业 、 奉献的理念。另外 , 梁实秋强调 主张译介反映永 久“ 人性” 的经典文学作 品, 这是积 译者应该 充分尊重原作者 , 存真” 以“ 的态度 翻译。 淀于他身上的文化精英意识 的体 现。《 莎士 比亚全
的翻译观是指他对翻译态度、 翻译选择、 翻译策略以及 才有意义; 批评者要严重的批评 , 然后批评才能中肯; 翻译批评等问题 的认识以及在翻译实践 中所体现出的 欣赏者要严 重的欣赏 , 然后欣 赏才算切实。 …这里 ”
翻译理念。他 以“ 人性” 内核、 理性” 为 以“ 为标准, 所谓的“ 在 严重性” 就是指 严肃的文学态度 。“ 理性 的
严 晓 江
( 南通大学 外 国语学院 , 江苏 南通 2 6 1) 2 0 9
梁实秋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及翻译问题的是非
站 在 现 代评 论 派立 场 上说 话 的 他 所说 的 自 然 不会 公允 甚 至 令人 啼笑 皆非
,
可 是 弱 不禁 风 的
“ ”
。
“
”
,
。
而 被梁 实秋视 为 蠢 笨 如
“
这 是梁 实秋 与鲁迅 的首次争论
,
。
在这 当
牛 的劳动 者却 出的是 臭汗
,
,
”
可 见 同是 出
”“
,
中 不 仅发难 者是 梁实秋 而且谁是 谁非也是
。
‘
要 写永 久 不变 的 人性 实 在难
, 。
,
别无 可称
。 ,
’
现 代 评论 》 然 而 他希望 我们 和 《 合
”
这看 法 符 合辩证 法的变 化发展 观 具 有
,
,
为什 么 呢
他说
‘
因 为我 们细考 两派文
。
充分 的说 服力
“ ”
章 思 想 初 无 什么大区别 无 怪其 然
。
’
此 刻 我才 知道
,
,
‘
蠢 笨如 牛 者 成为 完全 的 蠢 笨 如
,
。
’
,
‘
月
日写 了 《 翻 译说 明就算 答辩 》 引 用
, ,
牛 ” 鲁迅之所 以作 如是观 是因为觉察 到 梁 实秋 以 贵族老 爷式 的 态 度 看待劳动 人 民
, “ ”
,
。
一 书 中批评 美 国著 名作家 辛 克 莱 《 拜金 艺 术 》
“ ”
。
,
梁 实 秋 对 鲁迅 的批 评 大 体 上 是 正 确 的
梁实秋的翻译风格解析
梁实秋的翻译风格解析导语:翻译观与文艺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和而不同”,因此翻译家与家担任的角色也不相同。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的翻译风格解析,欢迎大家阅读!一、引言正如描写翻译学派所演绎的:既然原文与译文的对应关系(现象)是译者选择的结果,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规范,那么该规律即塑造对等关系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翻译家梁实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图里(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从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规范(initial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3方面对梁实秋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活动进行描述性研究,以期揭开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庐山真面目”。
二、Toury翻译规范的概述描写翻译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以霍姆斯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为奠基之作,致力于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及功能时,以译语系统为依归,把翻译置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按照翻译活动和翻译在我们世界中表现出的状况描述翻译。
为寻绎不同时期各种文化中牵制译者实际抉择的普遍规律,营构一套涵盖历史、文化“事实”的制约因素体系,使之深契于译学文化范式,图里在《翻译规则的本质与功用》(1978)一文中引入norm(“规范”)概念,他认为:“如果不考虑那些构成语言之间结构差异的规则,而将注意力集中在非义务性的选择上,我们就能寻求外部的社会文化制约因素来解释译者于文中反复展示的种种抉择。
这些制约因素即规范。
” (Hermans,2004:75)该观念占据了图里译学理论的中心,并不断得到后继学者的阐释和发展,成为弥久长新的理论生长点。
为描述规范在不同层次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制约力,图里将其三分为: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规范在起作用。
预备规范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在翻译开始前便发挥功效,涉及某一文化在特定时间内一些足以影响翻译选材的政策和允诺的翻译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梁实秋的翻译理论
梁实秋的翻译理论被认为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性地探讨和推广翻译现象的做法,他的翻译理论又称作“忠实理论”,被建立于“外语内译法”背景之下。
其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翻译原文,主张翻译应以原文为基础,以忠实原文、表意及节奏为准则,以便把原文的内容有效地呈现出来。
梁实秋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史上开创了新的一页,被认为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梁实秋的翻译理论以“外语内译法”为基础,将外语翻译技巧和技术在汉语实践中条理性地阐述,解决了出自不同语言文化圈的文本之间的互译问题,也明确了翻译的核心任务与方法。
梁实秋从实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创立了以语用学见解为主的翻译学,将“文化语用学”与“外语内译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拓展了传统外语内译法,更引入了新的概念、新的层次等,可谓历史上一大突破。
他的翻译理论,从文学性翻译、法律性翻译到技术性翻译,都认为翻译旨在尽可能恰当、全面、真实地表现原文的真实意义,应以外文为基础,坚持以忠实原文、表意及节奏为准则,也促进了中国翻译学史上发展。
梁实秋的翻译理论不仅使中国从外文内译法理论的视角看待翻译工作,也使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中西文化之间的文明交流与交锋,以及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过程,以全新的学术概念重新定义和思考中西文化的交流,从而发掘文本内容、文本意义、翻译标准、翻译技巧和文化的视角。
它的学说,使翻译工作受到了更加深刻的重视,更加充分地发挥了翻译的重要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