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肝脏常见病超声特点及考试重点总结
10种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10种肝脏疾病超声诊断实时超声诊断法是肝脏疾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其目的的主要在于:① 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示定性、定位诊断;② 对某些弥漫性肝脏疾病或肝弥漫性疾病的某种阶段作出明确诊断;③ 鉴别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正常肝脏一.正常肝脏声像图图3-1-1 正常肝脏声像图:左图为肝右叶肋间切;右图为肝左叶剑下纵切图3-1-2 正常肝脏声像图:肝右肋缘下斜切图3-1-3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二.肝脏的正常值正常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分别不超过60mm和90mm,右叶横径不超过100mmm,右叶最大斜径为100 ~ 140mm 。
肝脏弥漫性疾病肝脏实质内的弥漫性病理改变称弥漫性肝疾病,常见的有肝炎、慢性血吸虫肝病、脂肪肝、淤血性肝病、肝硬化。
一.肝炎肝炎是由病毒、药物、化学物质等引起的肝脏弥漫性炎症性病变,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按其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图3-1-4 慢性肝病,肝静脉变细二.慢性血吸虫性肝病慢性血吸虫肝病是由血吸虫卵随门静脉血抵达肝内汇管区形成慢性虫卵结果,既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汇管区纤维化所致。
(一)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声像图肝脏左叶增大,右叶缩小,肝实质回声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网络状或地图样回声分布。
肝内门静脉管壁明显增厚,内径变细,门静脉走向扭曲,肝质地中等。
图3-1-5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二) 临床意义为慢性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利用其特有的声像图特征,不难于其他弥漫性肝病相鉴别。
(三) 鉴别诊断典型慢性血吸虫性肝病与慢性肝炎根据声像图表现不难鉴别。
轻度或不典型慢性血吸虫性肝病患者,则二者难以鉴别。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还需与肝占位病变鉴别。
三.淤血性肝病淤血性肝病是右心衰竭下腔静脉回流受阻,继而肝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肝脏淤血。
超声重点总结
1.超声波(ultrasonic wave)是指频率大于2万HZ的机械波,是人耳不能听到的波。
(人耳的听阈为:20HZ-2万HZ)2.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 Z):某种介质的密度与声波在该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 Z =ρ•c)。
3.多普勒效应: 当声源(sound source)与接收体(receptor)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接收体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已不再是声源发射的超声波频率,这种现象即为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胆囊及胆管正常超声表现胆囊(Gallblader)形态纵切呈梨形或茄形;横切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长径<90mm,厚径<30mm,宽径<40mm囊壁呈线状强回声,光滑整齐,厚度<2mm囊腔呈无回声,透声好胆管(Bile Duct)肝内胆管可显示左右肝管,内径<2mm肝外胆管分为两段:上段自肝门发出后与门静脉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并延伸进入胰头背外侧。
肝外胆管上段易显示,在门静脉的右前方,正常内径为4-6mm,不超过伴行门静脉内径的1/3★胆囊结石(Cholelithiasis)典型表现:◆胆囊腔内可见强回声团,数目为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滚石征”,即改变体位后,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er)●小结节型表现为胆囊壁上乳头状中强回声突向腔内,其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后不伴声影●蕈伞型为基底宽而边缘不整齐的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呈弱回声或中等回声●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厚,其内壁线多不规则●混合型表现为不均匀增厚的胆囊壁上见乳头状或蕈伞状突起●实变型胆囊区不能探及正常胆囊图像,表现为大片实性回声,实性回声不均质,以低回声为主,于该区内可见结石回声胰腺(Pancreas)正常超声表现大小:头厚<30mm,体厚<20mm,尾厚<20mm外形:腊肠状,蝌蚪状或哑铃状结构:实质内可见胰管回声,胰管内径<2mm实质回声:细小、密集、分布均匀的中等偏强回声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胰腺增大(局限性或弥漫性),轮廓不清•实质回声降低或正常,重者可出现强回声斑•可有胰周或腹腔内积液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直接征像◆胰腺增大(局限性或弥漫性),外形失常◆胰腺实质内异常回声,其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以低回声为主,不均质,后方回声衰减◆周边及内部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黄疸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黄疸是肝外胆道阻塞性黄疸还是其他性质的黄疸:根据肝内胆管是否扩张来确定确定阻塞部位:可根据病灶的位置或管道扩张的范围确定确定阻塞的原因:可根据病灶的图像及管道扩张的程度来确定腹部超声检查前的准备●受检者检查前禁食10—12小时●行胃镜或钡餐检查者,需2-3日后行超声检查肝脏的超声解剖及正常声像图外形横切时,近似呈“楔形”;纵切时,近似呈“三角形”。
人的肝脏常见疾病超声检查
肝脏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
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
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胆囊与胆道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胆囊壁厚:2~3mm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6~8mm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0.5~0.67脂餐一小时后收缩≥1/2肝硬化,肝包膜下迂曲管状回声,范围约63X31mm,较宽处约8.1mm,管状暗区旁似可见片状高回声。
B超于肝右后叶中上段探及大小约2.8cmx2.5cm圆形低弱回声包块,囊壁清晰,厚约0.3cm,呈强回声,周边无晕环,内透声差,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可见侧方声影,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
其余未发现异常。
考虑肝囊肿继发感染,囊壁钙化,CT.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
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
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
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B型超声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
但大多数小血管瘤为强回声,瘤体直径多<5cm,当瘤体较大时,其边界可呈清楚的花瓣状或分叶状,内部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状低回声和少许纤维束光带。
因瘤体回声较肝组织强,内部结构易于辨认,因此诊断符合率高。
较大的血管瘤(多>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肝超声检查 肝脏疾病
5)肝内静脉粗细不一; 6)门脉内离肝血流; 7)腹壁静脉曲张; 8)门脉周围静脉扩张与门脉血栓海绵样变性;
一:原发性肝癌 二:肝血管瘤
原发性肝癌分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原发性胆管细胞性 肝癌和其他原发性癌肿。本节主要描叙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健康查体或普查甲 胎蛋白时发现。
• 2.门脉高压的声像图表现
1)门脉:PV主干明显增粗,左、右叶支亦增粗。血流呈红色,频谱曲 线为连续性血流峰值速度一般<20cm/s。文献报告门静脉扩张(> 1.3cm)是门脉高压的特征。 2)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较正常易显示在门脉主干、右干的前面及 门脉左支后面与其平行,亦可在门静脉与胆管之间出现或环绕门脉主干 而行,肝动脉肝内分支与门脉走行一致。肝动脉管壁较高,有搏动性, 其血流呈橘红或橘黄色。 3)肝静脉血流:在肝实质内为低速与门脉频谱曲线相同。部分肝静脉 血管变细纹理紊乱壁管显示不清,仅见粗细不均,迂曲的蓝色血流。 4)脐静脉重新开放:是肝内型门脉高压的重要依据。重新开放的脐静 脉位于肝左内、外叶之间肝圆韧带内,重新开放的脐静脉血流的多少与 门脉高压的严重性呈正相关。部分脐静脉重新开放与腹水同时存在。
肝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以30-50 岁之间为多。男:女约2.6:1。
本病与乙型及丙型肝炎后(病史常在10多年后)肝硬化、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等有密切关系。
①弥漫型 ②块状型 ③结节型 ④小癌型
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 中晚期以肝区疼痛、腹胀、上腹肿块及食欲减退最常见, 亦可具乏力、消瘦、发热。少数起病为急腹症、腹泻、便血、 低血糖症等。
病理
结节性肝硬变以肝细胞损害为主,包括坏死后大结节性 (直径>3mm)肝硬变、门脉性肝硬变及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性 小结节性(<3mm)肝硬变,或大结节与小结节混杂存在的混合 型。
超声诊断学之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之肝脏疾病超声诊断引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起着重要的代谢、分解、排泄和合成功能。
肝脏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问题。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常见肝脏疾病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多数呈良性。
超声诊断肝囊肿时,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液性低密度占位,边界清晰,内部无实质性回声,常伴有后声阻尼效应。
肝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肝脏内脂肪沉积增多。
超声检查肝脂肪变性时,可见肝脏回声增强,回声深而均匀,肝实质回声减低。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病变,多呈良性,但也有恶性变。
超声检查可见肝内圆形或卵圆形回声,边界清晰,常伴有混合回声或强回声。
肝包虫病肝包虫病是由于摄入了犬绦虫的卵而引起的肝脏寄生虫感染疾病。
超声诊断可见囊肿样回声,内部常有充盈性结构,囊壁明显,并伴有包虫卵沉积。
肝癌肝癌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多来源于肝细胞,也可来源于其他细胞。
超声检查肝癌时,可见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模糊,肿块形态不规则,并伴有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技术B超检查B超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检测超声波在体内的反射程度,可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
在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中,B超检查可以提供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结构等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提供血流信息。
在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检测肝脏内的血流情况,了解肝脏血管的畸形或肿瘤的血供情况。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超声技术。
它可以评估肝脏组织的硬度,并对硬度异常的区域进行定量评估。
在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中,弹性成像可以辅助鉴别肝硬化、肝纤维化等疾病。
超声诊断的优势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 安全无损伤:超声波无辐射,对人体无损害。
- 相对便宜: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超声诊断的成本相对较低。
超声诊断肝脏
门静脉和肝静脉的鉴别:
a.门V于第一肝门入肝,HV于第二肝门出肝 b.门V管壁回声较强,HV壁薄,回声弱各支
有其形态特征,HV是肝脏分叶的标志 而PV右支为“飞鸟征”,左支的工字结构 C.HV频谱为三峰
二、肝液性占位性病变
(一)肝囊肿
肝囊肿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可单发,也可多发,较大的囊肿可有饭后 饱胀 ,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寒战、 发热、剧痛、黄疸等症状
肝囊肿
肝囊肿
声像图特点
(1) 肝内见一个或多个孤立存在的无回声暗区, 圆形或椭圆形
(2)囊壁纤细,规则,部分囊肿可见分隔光带 (3)囊壁后壁效应增强 (4) 与正常肝组织境界分明 (5)肝脏形态除较大囊肿有局部改变外,一般明
显变化 (6)彩色多普勒:其内无血流信号
(二)多囊肝
肝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它与肝 多发囊肿的鉴别在于肝多发囊肿可数,多囊肝 数不清,有50%合并多囊肾,有家族史
肝静脉变细或走向不清
5.脾肿大,脾厚大于4.0cm,脾静脉内径 ≧0.8cm
6.胆囊壁呈双边
7.脐静脉可重新开放。门静脉高压,为代 偿性减少门静脉的压力,使肝缘韧带内 已闭塞的脐静脉分离,出现管状无回声 区,自门静脉左支囊部延腹壁
8.晚期失代偿时出现腹水
(二)、肝血吸虫病
(一)病理 急性期肝脏病理变化以炎性渗出和嗜酸性 结节为主;慢性期基本病变是以虫卵肉芽 肿和门脉周围纤维化为主。
3.光团的内部光点分布不均,回声强弱不一,当肿 块中心部液化坏死时,可出现无回声暗区
4.光团周边可以见声晕(光团周围一圈细的低回声 暗带)或“靶环征”(光团周围宽的低回声暗 带).
5.光团周边及内可见丰富的 动静脉血流信号
肝脏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一、门静脉高压症1、病理与临床各种原因引起门静脉血流收到阻碍,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称之为门静脉高压症,可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两类。
肝内型常见,占95%,主要由肝硬化引起。
肝外型少见,多由肝外门静脉栓塞引起。
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脾脏淤血及纤维组织增生,使脾大,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和扩张。
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是脾大、脾功能亢进、呕血、黑便、腹水等。
2、声像图表现(1)门静脉系统:门静脉主干和属支的内径增粗,尤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明显。
门静脉主干内径大于13mm,脾门静脉内径大于9mm,走行迂曲。
根据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其血流可表现为出肝血流、双向血流或仍为入肝血流。
可合并门静脉栓塞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门静脉高压时,主干入肝血流速度常减低,如形成肝内侧支循环,门静脉主干流速可正常。
门静脉高压时,主干入肝血流速度常减低,如形成肝内侧支循环,门静脉主干流速可正常。
门静脉高压时脾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占门静脉血流量的一半以上。
(2)侧支循环:声像图上可显示胃左静脉曲张和脐旁静脉开放。
胃左静脉位于肝脏左叶、胃与腹主动脉所围城的三角区内,可沿腹主动脉在上腹部纵断扫查和高位横断扫查进行观察,正常胃左静脉平均内径1.6mm,超声不易显示,,门静脉高压时内径在4mm以上,容易观察到。
脐旁静脉开放表现为肝圆韧带为低到无回声,内径3〜IOmm,从门静脉左支囊部延伸至腹壁,其内充满血流信号,也可观察到脾肾静脉侧支曲张。
(3)脾大,多为中度或重度肿大。
脾静脉增宽,走行迂曲。
(4)腹腔积液:腹腔积液较少时,仰卧位扫查,可在膀胱子宫直肠窝或膀胱周围、肝肾隐窝、肝周围间隙发现很窄的无回声带。
腹腔积液较多时,除上述部位外,在腹部两侧和盆腔、隔下间隙皆可发现大片无回声区。
实时超声可见小肠在腹腔积液中浮动。
有些患者可见右侧胸腔积液。
(5)肝动脉:肝动脉代偿性增宽,较正常易于显示,尤其在肝门部常可显示搏动性条状彩色血流,在肝内也可见到点状闪烁搏动血流。
肝脏超声诊断
精选版ppt
28
④ 弥漫型,较少见,为许多小癌 结节弥漫分布全肝所致,多伴有 肝硬化。
继发性肝癌是指来自其它器官系 统的转移性癌。
精选版ppt
29
(一)原发性肝癌的声像图表现: 1.直接征象 (l)巨块型肝癌 肝实质内可见巨大实性肿块,直径
在 5cm以上,甚至可达10cm以上, 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不规则。
肝脏超声诊断学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电科 副教授 周宝华
精选版ppt
1
肝脏的解剖
肝脏的解剖
肝脏的解剖
肝脏正常声像图
正常肝血流-肝静脉
正常肝血流-门静脉
肝血管
肝脏常见疾病的声像图表现
一、肝囊肿
肝囊肿系指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 非寄生虫囊肿,大多数为先天性, 可发生任何年龄。
囊肿可以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 囊壁较薄,囊腔为单房或多房, 内含清亮液体或胆汁。
(3)肝内胆管扩张位于肝门区的 肿瘤常因压迫胆总管而引起肝内 胆管扩张,呈平行管征改变;
精选版ppt
42
(4)推压周围器官常引起右肾、 胆囊、隔及胃肠受压移位的改变;
(5)血管内癌栓以门静脉系统常 见,亦可出现在肝静脉;
(6)淋巴结转移可见肝门部、胰 周围及腹膜后大血管旁出现肿大 的淋巴结。
5.脓肿可使周围脏器移位或受到 挤压,如脓肿靠近肝隔面时,可 导致隔升高。
精选版ppt
25
四、肝癌
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肝癌按组织学分为三型, 即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及混 合型肝癌。
Hale Waihona Puke 精选版ppt27病理分为:
①块状型,直径大于5cm ,若大 于10cm则为巨块型;
肝脏超声知识点总结
肝脏超声知识点总结一、检查前准备1.患者需空腹,至少六小时内不进食,以减少肠道气体对超声图像的影响。
2.必要时可行深呼吸或吸气憋气时进行检查,以减少肺气对肝脏超声图像的遮挡。
3.最好能测试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
4.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进行检查,以避免因子宫内膜增生而导致的肝脏超声检查的诊断影响。
5.患者需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态,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二、检查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肝脏超声检查通常从右肋缘开始,经肝脏右叶、中叶到左叶逐步进行。
2.检查时应用适当数量的凝胶在超声探头上,以提高超声波与皮肤之间的传导,增强图像的清晰度。
3.检查时可要求患者做深呼吸或憋气,并适时变换超声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不同方向和切面下的肝脏图像。
4.肝脏超声检查通常会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以了解肝脏内部的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肝脏血管病变。
5.检查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注意事项的说明,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以避免因过度担忧而影响患者的病情。
三、正常解剖结构1.肝脏的形态:肝脏呈楔形,有左叶、右叶和尾叶,约占腹腔内的1/50,位于膈肌下方。
2.肝脏的大小:成人肝脏的横断面积约为1500-2000平方厘米,正常肝脏的长径约为15-17厘米,右叶宽径约为12.5-15厘米,左叶宽径约为6-8厘米。
3.肝脏的结构:肝脏由膈面、肝门面、腹面和膈膜面组成,肝组织由肝小叶组成,中央静脉为中心,周围环绕着生发区。
4.肝脏的受压面:在膈膜面和腹面上有淋巴管、动脉、门静脉等结构受压,故在超声图像上有所突出。
5.肝脏的血管结构:主要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的细支和肝内静脉系统。
四、常见疾病及其超声表现1.肝脏疾病的超声表现:肝脏肿瘤、包块、囊肿和肝炎等疾病的超声表现各有特点,如肝脏囊肿呈单个或多个,界限清晰,内部呈无回声或等回声,与肝组织相连。
2.肝内血管疾病的超声表现:包括门静脉高血压、肝脓肿、门静脉栓塞和肝内动脉瘤等,其超声表现各有特点,如门静脉高血压可见门-肾窦压力增高等。
肝脏常见病变超声表现
肝脏常见病变超声表现一.肝硬化(1)二维形态: 失常,肝右叶缩小,左叶代偿性增大包膜: 凹凸不平,锯齿状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质,肝内密布短小粗线状高回声,可见低回声和高回声结节肝静脉:变细,走行迂曲、僵直门静脉:增宽,可有血栓形成肝动脉:可代偿性增宽继发性征象:脾大、脾静脉增宽;胆囊壁增厚,呈“双环征”;脐静脉等侧枝循环开放;腹水 2. 多普勒门静脉: 血流颜色暗淡,流速降低,可呈双向甚至反向的血流肝静脉: 血流颜色暗淡,流速降低,血流频谱类似门静脉肝动脉:血流颜色明亮,流速增高侧枝循环:脐静脉内呈现扭曲的血流二.脂肪肝形态:肝脏轻中度肿大,包膜光滑,下角圆钝实质:回声弥漫性云雾状增多、细密,圆场回声明显衰减肝静脉:变细,显示模糊不清晰多普勒超声表现:血流彩色信号衰减较二维明显三.原发性肝癌1.二维? 肝脏内实质性回声肿块? 边界清或不清,部分病变周围出现“晕征” ( halo sign) ? 内部回声:低、等、高及混合型? 弥漫型肝癌表现为肝内满布细小高回声结节,分布不均匀,难以分辨出肿块的边界? 巨块型肝癌病变内部可出现“结中结征”,中心可有坏死液化区 2. 多普勒? CDFI:肿块内部及周围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并探及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高,RI>0.70? CEUS:(1)呈现“快进快出”(2)动脉相迅速增强(由中心向周围);门脉相快速消退(轮廓清);实质相肿瘤回声低于周围已增强的正常肝组织。
3. 周围组织的继发表现? 卫星结节:肝内转移征象 ? 病变周围血管受挤压移位? 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 ? 位于肝门部肿瘤压迫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 淋巴结转移可引起PV、AO或IVC旁等处腹腔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原发性肝癌的典型特征性表现牛眼征环靶征四.含液性病变? 单纯性非寄生虫囊肿 ? 先天性多囊肝 ? 肝包虫? 肝脓肿 ? 外伤后肝血肿? 淋巴管囊肿、皮样囊肿、囊腺瘤等(一)肝囊肿 1. 临床与病理单发或多发,后者多见发生机制不明确(HBD?)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多不明显 2. 超声表现(1)肝脏形态:肝脏可无改变或相应增大;囊肿靠近浅表部位者,肝包膜可局限性隆起;巨大囊肿可致肝形态失常(2)囊肿:?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0.3-20cm不等,? 囊壁:菲薄、光滑整齐,两侧壁出现“回声失落”,“侧壁声影” ? 内部回声:呈无回声,可有分隔? 后方组织出现回声增强效应(增强内收)及侧后方声影 ? 合并出血感染时,囊腔内见细小点状弱回声(3)CDFI:? 囊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分布? 较大囊肿有时可见肝内正常动静脉血流靠近囊壁,或被囊肿挤压而移位(二)多囊肝 1. 临床与病理先天性疾病,伴遗传倾向,可同时伴有肾、胰、附睾、卵巢、脾等多处囊性病变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病程长,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出现 2. 超声表现肝脏不规则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轮廓不光滑肝内弥漫性分布许多大小不一、紧密相连的无回声区,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囊壁薄、囊肿间隔较薄后壁增强、侧壁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囊腔内无血流信号(三)肝包虫病1. 临床与病理包虫囊肿 hydatid cyst: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所致单房型棘球蚴病泡形包虫alveola hydatid disease:多房型棘球绦虫或多房泡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多房型棘球蚴病中间宿主――人、家畜肠道――――肝脏? 内囊:厚1-3mm,内层为生发层,外层为角质层,可含子囊、孙囊,囊液含毒蛋白,具有抗原性,致过敏反应 ? 外囊:厚2-6cm2. 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 肝脏形态:失常,囊性占位病变的肝叶包膜隆起,邻近器官受挤压,病灶附近管道受压、走形失常,局部胆道梗阻? 包虫囊肿:圆形或类圆形囊性占位,轮廓清晰;囊壁厚、回声较强,边缘整齐,壁回声呈双层,囊壁可部分或全部钙化;囊腔内可见子囊,囊沙; ? CDFI:囊内无彩色血流信号3. 并发症囊孢破裂、感染过敏反应腹腔种植胆道梗阻(四)肝脓肿 1. 临床与病理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可单发或多发? 症状体征:常以恶寒或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肝肿大与压痛 ?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阿米巴肝脓肿:多在阿米巴痢疾后1-3月发生,也可数年后? 单发多见,多位于肝右叶? 脓腔内充满褐色坏死组织及未完全坏死的肝组织、血管、胆管等,脓液稠厚 2. 超声声像图:两类肝脓肿在图像上不易区分(1)二维早期肝炎期:病变区回声增高,内部较均匀,境界欠清晰脓肿形成期:分布不均匀低回声,边界模糊不清晰,边缘回声仍高,或见小区域弱回声或无回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种肝脏常见病超声特点及考试重点总结
十种肝脏常见病超声特点及考试重点总结一、肝硬化初期:肝右叶及左内叶萎缩;尾叶及左外叶肥大中晚期:二维:形态失常,右叶逐渐缩小,左叶和尾叶增大
;门静脉扩张,内径超过13mm,严重者可达20mm以上,但肝硬化严重者,肝内门静脉不扩张;肝硬化出现腹水者胆囊壁增厚达5-10mm
,呈均一的高回声或多层改变;多普勒:肝静脉血流变细,频谱呈连续性频谱或反向消失的门脉样频谱;门静脉血流颜色变淡或出现间断反向血流,
流速降低;肝动脉血流信号增多。
二、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类细菌性肝脓肿脓肿早期:病变为低回声至中等回声甚至强回声改变,RI多呈
低阻型;脓肿形成期:病灶坏死、液化逐渐扩大形成典型的肝脓肿。
脓肿壁增厚呈高回声,厚约3-5mm,壁内面部不平整,呈“虫蚀状”。
脓肿
吸收期:脓肿腔逐渐缩小甚至闭合,代之稍高而均匀的斑片状回声。
阿米巴肝脓肿:脓肿一般较大多位于肝右叶边缘,多单个,邻近肝包膜;脓肿壁
薄,约1-3mm,内壁清晰光滑;脓腔内不会有气体样反射;病变区肝脏局部肿大明显。
三、肝包虫病(肝棘球蚴囊肿)特征性改变:“囊中囊”
征象、“飘雪”征、“套环”征、“水上百合花”征。
四、肝血吸虫病特征性改变:肝左叶增大而右叶缩小,肝表面出现凹陷(龟裂);肝实质增粗
增强,以门静脉分支为中心形成强回声带组成的网格状结构。
?五、肝血管瘤病理分型: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回声分型:高回声:最多见,较小
肝血管瘤。
硬化性血管瘤低回声:少见,见于较大血管瘤血管内
皮细胞瘤混合回声:见于较更大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无回声:极少见,瘤体一般较小?
低回声型较大血管瘤的周边常有2-4mm厚的带状高强回声,呈“花瓣状”;高回声型较小血管瘤边界清楚,犹如浮雕,故称之为“浮雕状改变”
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由增生的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组成,常单发,多位于包膜下,多位于肝右叶,包膜不明显,直径<5cm特征
性改变:部分结节可见低回声的条状瘢痕或星状回声;部分结节中央可出现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点;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外部有一肝动脉彩色血流呈
扭曲样进入病灶,病在病灶中央分支呈“开花状”、“轮辐状”血流。
七、肝细胞腺瘤多数单发,有包膜,直径1-20cm间,以右叶多见,低速
、低阻的动脉血流;八、炎性假瘤炎症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瘤样团块含有大量炎症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和小血管,病变中央常有坏死;陈旧性病变内可
有钙化灶;低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
?九、原发性肝癌大体分型:巨块型:直径一般在5cm以上,可见“瘤中瘤”征象;结节型:直径一般≤
5cm,结节可见“镶嵌样”结构;弥漫型:许多小的癌结节弥散分布,多伴肝硬化;肝动脉血流呈高速低阻(较多见)或高速高阻;门静脉残缺及
其内癌栓及肝门淋巴结肿大为重要特征。
组织学分型: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混合型肝癌三类CDFI:在巨块型和结节型肿瘤内部彩色多
普勒血流比较丰富,部分肿瘤周围血流增多,典型的肿瘤周围血管增多环绕的超声表现称为“篮网”征。
PW:肿瘤内部有动脉样血流信号,且血管
流速一般较快,RI以低阻型多见,但也可见较高或高阻型。
单纯
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血流不丰富。
较大原发病灶周围有时出现小结节(卫星灶),直
径多在2cm以下,呈圆球状。
血管内癌栓:常见癌栓有门静脉癌栓、肝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
门静脉癌栓与血栓的鉴别:门静脉血栓时局部门
静脉管壁规整清晰,无中断或破坏征象;门静脉癌栓时局部门静脉管壁不清晰或残缺;肝外转移的征象:肝门及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肿瘤晚
期或弥漫型肝癌。
腹膜转移时在腹膜上出现低回声结节,一般常伴有腹水。
小肝癌(直径≤3.0cm)声像图特征:圆球状或类圆球状;低回声多
见;周边多数可见晕征,是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所形成的假包膜,一般较细而规整。
有侧方声影;后方回声轻度增强;瘤体周围及
内部血流丰富,动脉流速较高。
?十、转移性肝癌原发灶以胸部和腹部消化道来源最多特征性征象:“靶环”/“牛眼”征(中心呈强回声,边缘为
弱回声)、“葡萄串”征或“群集”征、“同心圆”征(中心到边缘呈无回声-强回声-弱回声)。
回声分型:(1)高回声型:常见于大肠腺癌;
也可见于甲癌及骨肿瘤的转移;(2)等回声型:(3)低回声型:常见于乳腺、胰腺、甲状腺等腺癌的转移,还常见于鼻咽部和肺的鳞状上皮癌。
尤其后者内部回声更为稀少,酷似囊肿;(4)无回声型:多见于卵巢、胰腺等部位的粘液性囊腺癌转移;(5)混合回声型:常见于较大的肝转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