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对称性 教学设计.2 圆的对称性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圆的对称性》优秀教案

《圆的对称性》优秀教案

三、例题展示: =

第 2 题图
例1、 如图,AB、AC、BC 都是⊙O 的弦,∠AOC=∠BOC,∠ABC 与∠BAC 相等吗?
为什么?
O
A
B
C
例 2: 如图,AB,DE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一点,且弧 AD=弧 CE,BE 与 CE 的大小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B
E
达标 测试
四、课堂检测:
二、基础训练:
D
1.试一试:如图,已知⊙O、⊙O ' 半径相等,
O
O’
C
AB、CD 分别是⊙O、⊙O ' 的两条弦填空:
A
B
(1)若 AB=CD,则

第 1 题图
(2)若 AB= CD,则

评价 点拨
巩固 延伸
(3)若∠AOB=∠CO ' D,则

D 2
B
1
A
O
2.如图,在⊙O 中, AC == BD,∠1=30°,则∠2=_______
OO’
导学
A’
⑴在两张透明纸片上,分别作半径相等的⊙O 和⊙O '
A
B
⑵在⊙O 和⊙O '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A'O' B ' ,连接 AB、 A' B '
图5
⑶将两张纸片叠在一起,使⊙O 与⊙O ' 重合(如图 5)
⑷固定圆心,将其中一个圆旋转某个角度,使得 OA 与 OA ' 重合在操作的过程中,你有什
导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预习 交流
一、问题引入: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的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5.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2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5.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2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5.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圆的对称性》是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圆的对称性质,包括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对称性质等。

这部分内容是圆的基本性质之一,对于学生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性质,以及后续学习圆的其它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基础知识,对对称性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圆的对称性的认识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提高,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对称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对称性质,能够运用圆的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圆的对称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剪刀、彩笔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剪出一个圆,然后将其对折,让学生观察对折后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对称性质。

2.呈现(10分钟)展示圆的对称性质的定义和性质,如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

同时,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和证明圆的对称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圆规和直尺画出圆的对称轴,或者剪出一个圆,然后尝试将其对折,观察对折后的图形。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难点: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生:折叠.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生:圆心和半径.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忆一忆: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2.大家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动手操作:请同学们用自己准备好的圆形纸张折叠:看折痕经不经过圆心?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我们通过折叠的方法得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一条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知识点二:圆的中心对称性.问: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还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吗?让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我们把圆的这个特性称之为圆的旋转不变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做一做:在等圆⊙O 和⊙O '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如图3-8),将两圆重叠,并固定圆心,然后把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得OA 与OA '重合.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小红认为''=AB A B ,''=AB A B ,她是这样想的:∵半径OA 重合,'''∠∠=AOB A O B ,∴半径OB 与OB '重合,∵点A 与点A '重合,点B 与点B '重合,∴AB 与A B ''重合,弦AB 与弦A B ''重合,∴AB =A B '',AB =A B ''.生:小红的想法正确吗?同学们交流自己想法,然后得出结论,教师点拨.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知识点三: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弦相等吗?这两个圆心角相等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之间交流,谈谈各自想法,教师点拨.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三、例题讲解例:如图3-9,AB ,DE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一点,且=AD CE ,BE 与CE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解:BE =CE ,理由是:∵∠AOD =∠BOE ,∴=AD BE ,又∵=ADBE CE,∴=∴BE=CE.议一议在得出本结论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四、随堂练习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图案或现象都与圆的对称性有关,试举几例.2.利用一个圆及其若干条弦分别设计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图案:(1)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3)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3.已知,A,B是⊙O上的两点,∠AOB=120°,C是AB的中点,试确定四边形OACB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五、知识拓展如图,在△ABC中,∠C=90°,∠B=25°,以点C为圆心,AC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AD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六、自我小结,获取感悟1.对自己说,你在本节课中学习了哪些知识点?有何收获?2.对同学说,你有哪些学习感悟和温馨提示?3.对老师说,你还有哪些困惑?七、布置作业P习题1-3题.-7273。

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设计

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设计

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设计篇一: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第二初级中学王彦红圆的对称性(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圆的对称性(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它由圆的旋转不变性引出,是圆的轴对称性学习之后圆的又一重要性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在以后的证明和计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第二学段已经学习过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对于直线型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中心对称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性质。

前一节已经学习过弦、弧等圆的有关概念和垂径定理的内容,利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解决了与直径、弦、弧等有关的问题,对于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容易理解。

但对弦、弧以及要学到的圆心角、弦心距等之间的关系,并且怎样利用这些关系解决一些有关的证明和计算等方面,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和总结。

教学方式及教学准备:教学方式:任务驱动问题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圆形纸片(两个等圆);教师制作几何画板课件;辅助教学的CAI软件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掌握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会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证明。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归纳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渗透圆的内在美。

并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交流,在“做数学”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难点:对定理中“在同圆或等圆中”前提条件的理解,以及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现归纳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进程创设情境直观感知教学内容知识链接:问题1: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问题2:说出你所了解的中心对称图形。

情境引入:课件展示(我来转一转)如图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六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两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2《圆的对称性》是一节概念性较强的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圆的对称性,掌握圆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八年级数学中关于对称轴、对称图形等基本知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圆的对称性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圆的对称性,掌握圆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难点:理解圆的对称性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练习题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交流的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对称现象,如圆形的钱币、圆桌、圆形的图案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对称性。

提问:这些圆形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圆的对称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对称性,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呈现圆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同时,让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并观察圆的对称轴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圆的对称图形?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总结出判断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2《圆的对称性》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圆的对称性质,掌握圆的对称性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如圆的半径、直径等,并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

但是,对于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并学会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圆的对称性质,学会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圆的对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本教材,一份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对称现象,如圆形的挂钟、圆形的脸谱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圆的对称性质,如圆的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的任何一点关于圆心都有对称点等。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质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具有圆对称性质的图案,并利用圆规和直尺进行绘制。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案圆的对称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对称性概念。

2. 能够识别并描述圆的各种对称图形。

3. 能够根据已知的对称点绘制圆的对称图形。

4. 能够应用圆的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圆的对称性概念。

2. 能够识别并描述圆的各种对称图形。

三、教学难点:1. 能够应用圆的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图案,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你们看到的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进行讨论。

2. 引入新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引出圆的对称性的概念,即圆上的任意一点和圆心之间的连线,在圆上折叠时能够重合。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轴是通过圆心的。

3. 讲解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对称性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

5. 拓展延伸通过讲解一些拓展内容,如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拓展学生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

6. 总结回顾通过与学生一起总结和回顾所学的知识,确保学生对圆的对称性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

2. 示例法:通过展示实际例子和解释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练习巩固法:通过练习题和问题,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

2. 圆形图案。

3. 讲解示范用具。

七、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问题,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八、教学扩展: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作品等。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圆的对称性概念、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更加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和探索,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灵活的教学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图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图

28.1.2圆的对称性新航中学郝红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并能运用其特有的性质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2.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科学的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由实验得到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运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设备及辅助工具多媒体 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基本元素,本节我们学习圆的对称性的第一课时(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能运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三、进行新课(一)自学指导阅读教材九年级下册P35-361、圆是对称图形吗?它有哪些对称性?能否用手中的圆演示出它的各种对称性呢?圆的对称轴在哪里,对称中心和旋转中心在哪里? (学生动手操作总结出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旋转对称图形。

旋转角度可以是任意度数。

对称轴是过圆心任意一条直线,圆心是圆的对称中心和旋转中心)2、探究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动手操作总结出在同一个圆 中,如果圆心角相等,那么它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弧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考(自学检测性考试)试一试你的能力1、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 )2、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

( )3、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等。

( )4、如图,⊙O 中,AB=CD ,则5、你会做吗?如图,在⊙O 中, AC=BD , 求∠2的度数,解:∵AC=BD∴AC-BC=BD-BC (等式的性质) ∴AB=CD∴∠1=∠2=45°(在同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过程由学生版演后进行纠正)四、课后练习1.如图,在⊙O 中,AB =AC ,∠B =70°. 求∠C 度数. 解:∵AB =AC ∴AB =AC (在同一个圆 中,如果弧相等,那么它所对的弦相等。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第27章圆27.1.2.圆旳对称性一、学情分析学生旳知识技能基本: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形以及中心对称图形旳有关概念及性质,以及本节定理旳证明要用到三角形全等旳知识等。

在上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圆旳轴对称性,并运用轴对称性研究了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学生具有一定旳研究图形旳措施,基本掌握探究问题旳途径,具有合情推理旳能力,并逐渐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旳活动经验基本:在平时旳学习中,学生逐渐适应应用多种手段和措施探究图形旳性质。

同步,在平时旳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摸索和四人小组互相合伙交流,使学生形成某些数学活动旳经验基本,具有一定探求新知旳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旳旋转不变性;2.运用圆旳旋转不变性研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旳定理.过程与措施:1.经历摸索圆旳对称性及有关性质旳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旳多种措施。

2.通过观测、比较、操作、推理、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推理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概括问题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摸索数学问题旳态度与措施。

教学重点:运用圆旳旋转不变性研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旳定理.教学难点:理解有关定理中“同圆”或“等圆”旳前提条件.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创新探究,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提前一天布置)1、每人用透明旳胶片制作两个等圆。

2、预习课本P37--39内容。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内容:问题提出:我们研究过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我们是用什么措施来研究它旳,它们旳定义是什么?活动目旳:为了引出圆旳轴对称和旋转不变性。

第三环节 合伙探究 感受新知活动内容:(一)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圆旳旋转不变性;请同窗们观测屏幕上两个半径相等旳圆。

请回答:它们重叠吗?如果重叠,将它们旳圆心固定。

将上面旳圆旋转任意一种角度,两个圆还重叠吗 ?归纳:圆具有旋转不变性。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3.2《圆的对称性》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3.2《圆的对称性》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3.2《圆的对称性》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圆》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而本节课《圆的对称性》则是这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从圆的轴对称性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对称性质,进而推导出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即为圆的对称轴。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圆的对称性,并为后续学习圆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八年级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并运用轴对称的性质。

但他们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圆对称性质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对称性,掌握圆的对称轴的定义及性质。

2.能够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对称性的理解。

2.圆的对称轴的定义及性质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和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圆的对称性,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圆的对称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

2.准备圆规、直尺等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圆对称性质的理解。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圆对称性的运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图片,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对对称性产生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才能称为对称图形?”让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呈现圆的轴对称性实例,如圆形的剪纸、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圆的对称性质。

同时提出问题:“圆有对称轴吗?如果有,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一个圆形,并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圆的对称轴。

2.2《圆的对称性》.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2.2《圆的对称性》.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三数第二章 2.2 圆的对称性第一课时镇江市京口中学丁息珍 212000【教材简解】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小学学过的一些圆的知识以及学习本册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圆有关的性质。

本节课教学是研究圆的旋转不变性出发,探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师生动手操作、折叠、旋转圆的图片,引导学生的观察、探索、发现图形的特征,总结规律,建立新知。

同时也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所以这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章的基础,更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目标预设】1、经历探索圆的中心对称性、旋转不变性及有关性质的过程。

2、理解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3、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证明相关问题,会用所学知识对图形、数量条件进转化。

4、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互助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寻找规律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及有关性质教学难点:运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完全采取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课标》要求学生“做数学”,在做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与他们交流中获益,并学会尊重他人的看法,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改进自己在认知方面的单一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教师的指导性。

【设计思路】利用课件创设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3、尝试应用,巩固提高4、巩固练习5、小结,教师质疑6、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结论:圆是________________图形,_______是它的对称中心。

设计意图:问题提出后,有些同学在列举时会举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但是对于圆具有旋转不性缺乏感性认识。

2.2圆的对称性(1)教案

2.2圆的对称性(1)教案

2.2圆的对称性(1)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2、理解圆的对称性;掌握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会运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3、经历用“叠合法”、旋转的思想探索圆的对称性的过程,引出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定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4、通过分析、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激励学生努力探求未知知识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取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同时圆还具有旋转不变性,从而得出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情境1:(1)我们在八年级已经学过中心对称图形,那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呢?(2)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研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呢?让几位学生回答(直至有学生回答中有“旋转”一词)通过引出“旋转”的概念,为下面的操作、思考埋下伏笔。

情境2:操作、思考:把学生分四个学习小组学生动手活动、折叠、旋转圆的图片,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探究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将其中一个圆旋转任意角度,两个圆还能重合吗?利用旋转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圆绕它的圆心旋转任意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特别是: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设计意图:以复习中心对称的概念作为情境创设,并指出旋转变换是我们研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常用方法,引起学生思考: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研究圆的中心对称性呢?二、探索活动:活动一:尝试与交流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透明白纸,(操作步骤)(1)分别作半径都为5㎝的⊙O 、⊙O /; (2)在⊙O 、⊙O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A /O /B /,连接AB 、A /B /; (3)将两张纸片叠在一起,使⊙O 与⊙O /重合;(4)用图钉固定圆心,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某个角度,使得OA 与O /A /重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对称性》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圆的对称性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为后续学习圆的方程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从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实例和习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对称性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的区别和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对称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的概念。

2.掌握圆的对称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的概念及区别。

2.圆的对称性质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圆的对称性质。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形和动画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圆的对称性质。

3.运用实例和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圆的对称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实例和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使用PPT展示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对称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例,找出圆的对称轴和中心,加深对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圆的对称性质,并互相解答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圆的切割、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圆的轴对称性(教案)

圆的轴对称性(教案)

教案:圆的轴对称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轴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圆的轴对称性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圆的轴对称性的概念。

2. 圆的轴对称性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圆的轴对称性的概念的理解。

2. 圆的轴对称性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圆规和直尺。

3. 圆形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轴对称图形,如门窗、桌子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轴对称性吗?3. 总结:轴对称性是指图形可以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二、探究圆的轴对称性(15分钟)1. 提问:圆有没有轴对称性呢?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呢?2.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画出圆的轴对称线。

3.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4. 总结:圆的轴对称线就是圆的直径,圆可以沿着任意直径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三、圆的轴对称性的性质(1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圆的轴对称性的一些性质吗?2.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总结圆的轴对称性的性质。

3.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4. 总结:a. 圆的轴对称线是圆的直径。

b. 圆的轴对称线将圆分成两个半圆,两个半圆的面积相等。

c. 圆的轴对称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对称线另一侧对应点到圆心的距离。

四、圆的轴对称性的应用(10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圆的轴对称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2.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4. 总结:圆的轴对称性可以应用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面积、画对称图形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圆的轴对称性有什么意义呢?2. 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3. 总结:圆的轴对称性是圆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

2.1圆的对称性(教案)

2.1圆的对称性(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2.1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课题 2.1圆的对称性单元第二章圆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片,使学生理解圆的定义.2、结合图形理解圆的有关概念.3、理解圆的对称性.4、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重点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及圆的对称性.难点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这是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一句话.圆也是一种和谐、美丽的图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具有同一形状.圆有哪些性质?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欣赏毕达哥拉斯的话.体会圆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一、圆的定义1、观察下列生活中圆的形象.你还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吗?2、圆的定义圆是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这个定点叫作圆心,定长叫作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做半径,记作半径r.以点O为圆心的圆叫作圆O,记作⊙O.观察生活中的圆的形象.理解圆的定义.观察生活中的圆的形体验圆的和谐与美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定义.注意:1.在同一个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2.在同一个圆中,半径有无数条.圆也可以看成是平面内一个动点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定点叫作圆心,定点与动点的连线叫做半径.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我们把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叫作圆内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叫作圆外的点.等于半径的点叫做圆上的点.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观察图中点A,B,C,D,E,F与圆的位置关系?点A,D在圆内,点B,F在圆上,点C,E在圆外.3、怎样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般地,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观察图形,交流、讨论、归纳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并掌握与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会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准确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三、与圆的有关概念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图中的线段AB、CD)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图中的AB)叫做直径.观察图中AB和CD的特点,说出弦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注意:凡直径都是弦,是圆中最长的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2、圆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作半圆.小于半圆的弧叫作劣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读作“圆弧AB”或“弧AB”.大于半圆的弧叫作优弧.A、B间大于半圆的弧记作AMB.其中点M是优弧上一点.四、圆的对称性1、等圆和等弧:如图,在一块硬纸板和一张薄的白纸上分别画一个圆,使它们的半径相等,把白纸放在硬纸板上面,使两个圆的圆心重合,观察这两个圆是否重合.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对称性.基础.使学生通过操作探究认识并掌握圆的对称性.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作等圆,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作等弧.2、旋转对称和中心对称:如图,用一根大头针穿过上述两个圆的圆心.让硬纸板保持不动,让白纸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观察旋转后白纸上的圆是否仍然与硬纸板上的圆重合?这体现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由于圆是由一个动点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因此圆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都能与自身重合.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即圆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都能与自身重合.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3、圆的轴对称性如图,在纸上任画一个⊙O,并剪下来.将⊙O沿任意一条直径(例如直径CD)对折,你发现了什么?直径CD两侧的两个半圆能完全重合.上述操作中体现了圆具有怎样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同学之间交流、讨论.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圆的认识.圆的对称轴是任意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它有无数条对称轴.4、为什么通常要把车轮设计成圆形?请说说理由.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1、下列说法:①半圆是弧;②弧是半圆;③圆中的弧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0 B.1 C.2 D.32、如图所示,MN为⊙O的弦,∠N=52°,则∠MON的度数为()A.38°B.52°C.76°D.104°3、圆内最大的弦长为10 cm,则圆的半径()A.小于5 cm B.大于5 cmC.等于5 cm D.不能确定4、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A.当圆绕它的中心旋转89°57′时,不会与原来的圆重合学生先自主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确定结果,最后上台展示成果.通过练习加深对圆的理解.B.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C.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D.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但是对称中心只有一个5、填空:(1)______是圆中最长的弦,它是半径的____倍.(2)图中有_____条直径,_____条非直径的弦,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_____条,劣弧有_____条.6、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cm,以A为圆心2 cm 为半径作⊙A,则点B在⊙A_____;点C在⊙A_____;点D在⊙A_____.7、一点和⊙O上的最近点距离为4 cm,最远的距离为10 cm,则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平面内一动点绕一定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圆有关概念:弦(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小结,再次让学生认识圆及有关概念,会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圆的对称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板书圆的定义:圆有关概念:弦(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对称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圆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说明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圆的定义与弦、弧的定义以及旋转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是本章中证明同圆或等圆中弧等、角等以及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也是下一节课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将对今后的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1)圆的旋转不变性;(2)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发现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并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中的“在同圆或等圆”条件的理解及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认识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认识圆心角的概念、探索圆心角,弦,弧的关系、合作学习、练习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数学活动一:认识圆的对称性
提问一:我们已经学习过圆,你能说出圆的那些特征?
提问二:圆是对称图形吗?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验证
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无数条(所有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验证方法:折叠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你怎么验证? 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圆有什么特点?
现在老师把这两个圆叠在一起,使它俩重合,将圆心固定. 将上面这个圆旋转任意一个角度,两个圆还重合吗?
通过旋转的方法我们知道:圆具有旋转不变的特性.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圆的中心对称性是其旋转不变性的特例.即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数学活动二:了解圆心角的定义
如图所示,∠AOB 的顶点在圆心,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数学活动三、探索圆心角定理
尝试与交流.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在两张透明纸上,作两个半径相等的⊙O 和⊙O ′,沿圆周分别将两圆剪下.
2.在⊙O 和⊙O ′上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 (如下图示),圆心固定.注意:∠AOB 和∠A ′O ′B ′时,要使OB 相对于0A 的方向与O ′B ′相对于O ′A ′的方向一致,否则当OA 与O ′A ′重合时,OB 与O ′B ′不能重合.
3.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OA 与O ′A ′重合.
教师叙述步骤,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的理由.
结论可能有:
1.由已知条件可知∠AOB=∠A ′O ′B ′.
2.由两圆的半径相等,可以得到∠OBA=∠O ′B ′A ′=∠OAB 和∠O ′A ′B ′.
3.由△AOB ≌△A ′O ′B ′可得到AB =A ′B ′.
4.由旋转法可知AB =''A B
刚才到的AB =''A B 理由是一种新的证明弧相等的方法——叠合法.我们在上述做一做的过程中发现,固定圆心,将其中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半径OA 与O ′A ′重合时,由于∠AOB=∠A ′O ′B ′.这样便得到半径OB 与O ′B ′重合.因为点A 和点A ′重合,点B 和点B ′重合,所以AB 和A ′B ′重合,弦AB 与弦A ′B ′重合,即AB =A ′B ′.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在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上面的结论,在同圆中也成立.于是得到下面的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A
A'
这就是我们通过实验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探索到的圆的另一个特性: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注意:在运用这个定理时,一定不能忘记“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否则也不一定有所对的弧相等、弦相等这样的结论.
(通过举反例强化对定理的理解)请同学们画一个只能是圆心角相等的这个条件的图.
如下图示.虽然∠AOB=∠A ′O ′B ′,但AB ≠A ′B ′AB ≠''A B
下面我们共同想一想.
在同圆或等圆中 弧相等
相等的圆心角
如果在同圆或等圆这个前提下,将题设和结论中任何一项交换一下,结论正确吗?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说一说.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注意:
(1)不能忽略“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否则,丢掉这个前提,虽然圆心角相等,但所对的弧、弦不一定相等.
(2)此定理中的“弧”一般指劣弧.
(3)要结合图形深刻体会圆心角、弧、弦这四个概念和“所对”一词的含义.否则易错用此关系.
(4)在具体应用上述定理解决问题时,可根据需要,择其有关部分.如“在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等等.
例题: 如图,AB ,DE 是⊙O 的直径,C 是⊙O 的一点,且AD CE ,BE 与CE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过程见课本)
(补充例题)
例.如图,在⊙O 中,AB 、CD 是两条弦,OE ⊥AB ,OF ⊥CD ,垂足分别为EF . A
(1)如果∠AOB=∠COD,那么OE与O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果OE=OF,那么AB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AB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OB与∠COD呢?
D
分析:(1)要说明OE=OF,只要在直角三角形AOE和直角三角形COF中说明AE=CF,即说明AB=CD,因此,只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定理即可.(2)∵OE=OF,∴在Rt△AOE和Rt△COF中,
又有AO=CO是半径,∴Rt△AOE≌Rt•△COF,
∴AE=CF,∴AB=CD,又可运用上面的定理得到=
解:(1)如果∠AOB=∠COD,那么OE=OF
理由是:∵∠AOB=∠COD
∴AB=CD ∵OE⊥AB,OF⊥CD ∴AE=1
2
AB,CF=
1
2
CD∴AE=CF
又∵OA=OC ∴Rt△OAE≌Rt△OCF∴OE=OF
(2)如果OE=OF,那么AB=CD,AB=CD,∠AOB=∠COD
理由是:∵OA=OC,OE=OF ∴Rt△OAE≌Rt△OCF ∴AE=CF
又∵OE⊥AB,OF⊥CD ∴AE=1
2
AB,CF=
1
2
CD∴AB=2AE,CD=2CF
∴AB=CD ∴AB=CD,∠AOB=∠COD
课时小结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在得出本节结论的过程中,回忆一下我们使用了哪些研究图形的方法?(同学们之间相互讨论、归纳)
利用旋转的方法得到了圆的旋转不变性,由圆的旋转不变性,我们探究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AB CD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探求过程,再通过教师演示动态课件及引导,让学生感受圆的旋转不变性,并能运用圆的对称性研究圆中的圆心角、弧、弦间的关系定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体验数学的生活性、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情景引入中运用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现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对称之美
(2)在探究圆的旋转不变性和探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时,教师应用白板的旋转功能让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归纳的数学过程,让学生既轻松又形象直观地获得了新知.
总的来说,本节课中应充分将课堂还给学生,把数学的课堂变成了数学探讨的课堂,学生探究的课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