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ppt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课件(4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课件(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f38400c281e53a5802ffc5.png)
诗歌主 旨
四读诗歌,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以点代面,以夏、冬时蝈蝈和蛐蛐这两种 昆虫的鸣唱,表现了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 景象,歌颂了大自然永恒的美。
课堂检测
(一)基础能力检测与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lí( 篱 )上飘荡。 ②便舒适地栖( qī ) 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③仿佛就是蝈蝈在草róng róng( 茸茸 )的山上鸣叫。 ④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rǎng )。
主旨句: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具体意向:蝈蝈与蛐蛐的鸣叫
3、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 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 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找找看:哪首是田园诗?
• •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别董大>>、<<山居秋暝>> <<赤壁>>、<<过故人庄>> <<钱塘湖春行>>、<<春望>>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朗读诗文,疏通字词:
xiá 遐想 lí 树篱
qī 栖息 yùn 昏晕
jìn 沉浸 yīng 夜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C ) A、在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暇想。 B、仿佛就是蝈蝈在毛葺葺的山上鸣叫。 C、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D、当所有的鸟儿因娇阳而昏晕。
《外国诗两首》课件 (共39张PPT)
![《外国诗两首》课件 (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946378aef8941ea66e0516.png)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 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 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 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 定,相信未来。
3、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为什么“现在却常是忧郁”?
对待生活,我们应该抱有积 极乐观的态度,但生活中常常有 挫折与失意、痛苦与悲伤,这是 不可避免的。
时去涉足”?
4、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 步污染”?
5、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 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6、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 我一生的道路”?
7、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 为什么还 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1、古今中外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李白)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 (屈原)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 (陆游)
④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鲁迅)
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⑥慎重选择现在的路,就是为明天 的成就作了铺垫。
极目jímù:用尽目力远望。
伫立 zhùlì:长时间地站着。
嘱咐zhǔ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
不期而至bùqīérzhì:没有事先约定 就到了。
向往xiàngwǎng:因热爱、羡慕某种 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怀恋huáiliàn:怀念。 路径lùjìng:道路。 延续yánxù: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 往事wǎngshì:过去的事情。 回顾huígù:回过头来看。
4、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 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2、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 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 定,相信未来。
3、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为什么“现在却常是忧郁”?
对待生活,我们应该抱有积 极乐观的态度,但生活中常常有 挫折与失意、痛苦与悲伤,这是 不可避免的。
时去涉足”?
4、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 步污染”?
5、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 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6、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 我一生的道路”?
7、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 为什么还 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1、古今中外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李白)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 (屈原)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 (陆游)
④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鲁迅)
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⑥慎重选择现在的路,就是为明天 的成就作了铺垫。
极目jímù:用尽目力远望。
伫立 zhùlì:长时间地站着。
嘱咐zhǔ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
不期而至bùqīérzhì:没有事先约定 就到了。
向往xiàngwǎng:因热爱、羡慕某种 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怀恋huáiliàn:怀念。 路径lùjìng:道路。 延续yánxù: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 往事wǎngshì:过去的事情。 回顾huígù:回过头来看。
4、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 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外国诗二首 课件 (共42张PPT)
![外国诗二首 课件 (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b736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1.png)
哲理诗
哲理诗的概念: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哲理诗的特点: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哲理诗的分类:一是有一定的诗意,但不够含蓄,往往是“概念大于形象”。二是具有生动意象,但十分含蓄,寓理于形象之中。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首诗用劝慰的口吻,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的思想感情。同时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
面对挫折不要悲伤
永远向往美好未来
现实: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态度:不要悲伤心急须要:镇静对待
1.作者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该怎么做?
不要:悲伤,心急须要:镇静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两个“不要”,一个“须要”,一个“相信”,语气坚定,态度明确,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找出诗人是如何对待现在、未来、过去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是个怎样的人?
现在: 未来:过去: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中就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这首诗?
本诗是作者用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所以应该用平等、娓娓而谈的语气,亲密和婉、热诚坦率的语调朗读。
作者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哲理诗的概念: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哲理诗的特点: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哲理诗的分类:一是有一定的诗意,但不够含蓄,往往是“概念大于形象”。二是具有生动意象,但十分含蓄,寓理于形象之中。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首诗用劝慰的口吻,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的思想感情。同时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
面对挫折不要悲伤
永远向往美好未来
现实: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态度:不要悲伤心急须要:镇静对待
1.作者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该怎么做?
不要:悲伤,心急须要:镇静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两个“不要”,一个“须要”,一个“相信”,语气坚定,态度明确,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找出诗人是如何对待现在、未来、过去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是个怎样的人?
现在: 未来:过去: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中就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这首诗?
本诗是作者用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所以应该用平等、娓娓而谈的语气,亲密和婉、热诚坦率的语调朗读。
作者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外国诗二首》精品课件(共22张PPT)
![《外国诗二首》精品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8dfd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7.png)
2
0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此 处
2
可 编
3
辑
年
修 改
版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2 0
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主
此
处
2 3
可
要指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
编 辑
年
版
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
修 改
2.面对逆境,诗人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作者表达了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了解诗人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
2 0
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
此
处
2
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
可 编
3
辑
年 版
修
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
改
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可 编
3
辑
年 版
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
修 改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
明道理。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将主题含蓄
地暗示给读者。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5.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
年
修 改
版
普希金
创设情境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导入新课
2 0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44张PPT)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502d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6.png)
二、现身说法,示范提问
小结:“学会提问”指的是针对你在读诗过程中的 疑惑提出向题。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思考去读诗。
下面,开始独立思考,每位同学针对你读本诗的疑 惑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三、问题交流,思维碰撞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交流。
三、问题交流,思维碰撞
(1)诗歌中的“路”仅仅指现实生活中的道路吗? “路”作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既指现实生活中的 道路,也象征着人生道理。
字词积累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 萋(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延续不断。 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关于座右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崔瑗杀了仇 人,只身逃亡。后来,遇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崔瑗 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 戒。这就是原始的座右铭。后来人们用座右铭来指能激 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 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创读要求:结合你们对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 阅读心得,自选朗读形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朗读全诗 。
创读建议:可以采用新颖的朗读形式,如可以创设 情景,可以尝试用方言来读等。
四、创读座右铭
示范: 师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生合: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 会来临。 男合: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女合:现在却常是忧郁: 生合: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三、分享座右铭
(2)我找到的诗句是: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 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句诗表达上的特点是:本句中,贯穿过去、现在、 未来的是心儿永远向往未来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告诉 人们,当越过 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 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4张PPT)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1f44a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9.png)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 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 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 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 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 着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一、读一读
忧郁( yù )
·
zhèn( 镇 )静
瞬( shùn )息
·
怀liàn( 恋 )
二、记一记
⑴忧郁: 忧伤愁闷。 ⑵瞬息: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⑶镇静: 情绪稳定或平静。 ⑷怀恋: 怀念。
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 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 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 成为亲切的回忆。
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 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 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它的人的一 种“欺骗”。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 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 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一条未走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 上。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诗的 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弗罗斯特17岁发表了处女作。以后一直 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 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 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 途”。况且当时诗人的待遇并不好,“穷就穷吧”(弗罗斯特语) 他毅然选择了诗歌。191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少年的意志》, 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正如诗中所说:“我走上一条更少 人迹的路,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17张PPT)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1dcd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9.png)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 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 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 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 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 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 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 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 ___给__我__以__风__雨__,__我__就__是__一__道__旖__旎__绚__丽__的__彩__虹_。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 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 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 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 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 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 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 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20 外国诗二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忧郁.( yù )
伫.立( zhù)
萋萋.( qī )
涉.足( shè ) 瞬.息( shùn ) 延绵.( mián
第20课《外国诗两首》课件(共47张PPT)
![第20课《外国诗两首》课件(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0bf06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a.png)
3.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 会来临”? 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 狂,可是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因为“快乐的 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 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 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
来读,鼓励人们相信生活 ,相信未来。
课文初读感知
层 次 结 节解(①):面对挫折要镇静,乐观振作,充满自信。 构
节解(②): 诗人告诉人们,要永远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 亲切的回忆。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面对苦难,要勇敢,要
导入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 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外 国谚语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 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
课文细读品味
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 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 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 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 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
课文全篇探究
促人联想,启人心扉。一般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含蓄隽永,
意境深远。
必考字词梳理
读
读
写 1. 瞬息( shùn xī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来读,鼓励人们相信生活 ,相信未来。
课文初读感知
层 次 结 节解(①):面对挫折要镇静,乐观振作,充满自信。 构
节解(②): 诗人告诉人们,要永远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 亲切的回忆。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面对苦难,要勇敢,要
导入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 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外 国谚语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 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
课文细读品味
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 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 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 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 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
课文全篇探究
促人联想,启人心扉。一般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含蓄隽永,
意境深远。
必考字词梳理
读
读
写 1. 瞬息( shùn xī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38张PPT)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0d4e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8.png)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你要怎样做?
假如有一天/你被生活疏远/一定要有勇气自 己站起
假如有一天/你被痛苦抛进了漩涡/一定要用 智慧主宰自己
假如有一天/你一颗滴血的心已被揉破/一定 要选择坚强战胜自己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憾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活假 如 你 欺 骗 了 生
路未
选
弗择
罗 斯
的
特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 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人、教 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 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 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 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 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学习目标
有感情朗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对比两首诗歌写法的异同。
•瞬息(shùn)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jì) 幽静寂寞。 •延绵: 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yōu)愁闷。 •伫立(zhù)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 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 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 的感觉,人生的体验不管是美好还是忧伤的, 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将来的日子里, 回首往事,都成为亲切的怀恋。
题目中的“你”指什么人?运用这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你”是指和作者一样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由 此可见,作者是写给“知己”的,能读懂他的人。
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9张ppt)
![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f992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b.png)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ùn)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本诗中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 3、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须要镇静,相信未来
自学指导二
为什么诗人要我们这样去面对?
自学检测二
为什么诗人要我们这样去面对?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诗人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中的挫折与困难。 生活中的崎岖坎坷转瞬即逝。当苦难 过后,回首往事,这段经历将成为一笔 宝贵的人生财富。
假
如 不要 悲伤
生 活
不要
心急
欺 须要 镇静
骗 了
相信
未来
你
挫折时要善于忍耐, 一切都过去,相信 未来是幸福、美好 的。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Hale Waihona Puke 弗罗斯特作者简介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
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过
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
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
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
自学指导一(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本诗中指的是什么? (提示:结合作者的经历思考)
3、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 嘱咐?
自学检测一(5分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本诗中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 3、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须要镇静,相信未来
自学指导二
为什么诗人要我们这样去面对?
自学检测二
为什么诗人要我们这样去面对?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诗人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中的挫折与困难。 生活中的崎岖坎坷转瞬即逝。当苦难 过后,回首往事,这段经历将成为一笔 宝贵的人生财富。
假
如 不要 悲伤
生 活
不要
心急
欺 须要 镇静
骗 了
相信
未来
你
挫折时要善于忍耐, 一切都过去,相信 未来是幸福、美好 的。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Hale Waihona Puke 弗罗斯特作者简介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
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过
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
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
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
自学指导一(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本诗中指的是什么? (提示:结合作者的经历思考)
3、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 嘱咐?
自学检测一(5分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说明:
该PPT模板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 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栏目推荐:
ppt模板 /moban/ ppt背景图片 /beijing/ ppt素材 /sucai/ 动态ppt模板 http:// /dongtai/ ppt图表 /tubiao/ ppt制作教程 /jiaocheng/ office技巧 /officejiqiao/ 商务ppt模板 /moban/shangwu/ 精美ppt模板 /moban/jingpin/ 中国风ppt模板 /moban/zhongguofeng/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第三段,诗人将笔触深入 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 他以“我怀着人所不知的 快乐”开头,详细描写了 农家生活的场景:“堆满 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 稻草的农家茅房”“镶嵌 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到 了“节日夜晚”,农人们 尽情地饮酒、谈笑、舞蹈。 诗人则同他们一起欢乐到 深夜。
诗歌赏析
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诗中的“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 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 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第二节只这一行,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上一节对河流的认识仅限于“了解”, 到了这一节,“我”已经深入地用“灵 魂”去感受河流。换句话说,黑人的 “灵魂”因见证“河流”(历史)而深 邃。下面一节,则是由此开始的历史回 顾。
教学小结
在诗中,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 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看法。 平实中见真情 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 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 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 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 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 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 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说课ppt模板/moban/kejian/
使用规范说明
站点介绍:
PPT模板下载网站为您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有好看的ppt模板,ppt背景图 片,ppt素材,ppt图表,动态ppt模板大全,幻灯片模板,PowerPoint模板等各类ppt模板免费下 载。助您轻松制作出精美PPT模板!最新更新ppt模板 /new.html
教学小结:
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 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 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 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 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作业:
1.比较两首诗歌,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 特色。 2.课外搜集一些关于爱国之情的诗歌, 试赏析品味。
诗歌赏析 1.统摄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奇异表现在何处? “无论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 虔诚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诗人对祖国的这种 “爱情”是无以替代的。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个破折号, 表明“爱”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幼发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 潺催我入眠。/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 建造了金字塔。” 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尼 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也 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我听到密西西 比河的歌声,/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 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 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 以上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 “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 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 “我”难忘的河流。
外国诗两首Biblioteka 祖国莱蒙托夫
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 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 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同 革命的十二月党人站在一起,对黑暗 的农奴制社会发出愤怒的抗议。正因 为如此,生前尝尽颠簸流放的辛苦, 最终死于沙皇党羽阴谋策划的决斗中。 莱蒙托夫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 的爱”,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 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 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 强烈愿望。
但是我爱---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马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 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诗人截取的几幅祖国的土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地上常见的、令他感动的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画面。正是这些寻常景物, 在日厮夜守中唤起了诗人 对祖国的“爱情”。
“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第四节,在句式上与第一节相仿,但是 句子更短,表意更简明。“黝黑的河流” 可认为是喻指黑人的历史。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最后一节,是第二节的重复,结构上前 后呼应,意在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 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 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 而显得“深邃”。
黑人谈河流
我熟悉河流: 我熟悉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象河流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黑人谈河流
兰斯顿· 休斯
作者简介
兰斯顿· 休斯是“哈莱姆(纽约黑人聚 居区)的桂冠诗人”,是美国黑人文学 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是诗,也 有小说和评论。他写作的题材大多是黑 人的生活和种族问题,为黑人文学开辟 了现实主义道路。出版有诗集《困倦的 布鲁斯》《给犹太人的漂亮衣裳》等。
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 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 自己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 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的侵略,许多 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 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 黑人获得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