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合集下载

浅析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浅析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浅析关汉卿(四块玉)《闲适》作者:张勤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7期[摘要] 南亩耕,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这是关汉卿散曲(四块玉)《闲适》四支曲的第四首。

关汉卿“身当衰乱,并没有“厌世避祸”。

他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有的尖锐泼辣,有的深微细腻,有的昂扬激越,有的恬静平和,却都表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

《闲适》这组散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以写“闲适”之笔,抒发他对社会不平的愤懑之作。

[关键词] 关汉卿;闲适;激愤不平南亩耕,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这是关汉卿散曲(四块玉)《闲适》四支曲的第四首。

散曲中用同一曲牌填写的首尾相同的曲子称为重头。

这是其中的第二、四首。

中国古代士人的处世态度,总而言之就是入世、出世两种。

但大凡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不论入世也好,出世也罢,总是要和现实产生矛盾,和世俗发生龃龉,因此他们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常常需要一反流俗,孤标独立。

关汉卿这组小令,可以说是这种意识的代表。

他向往那种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散诞生活,而对那“官囚”、“利牢”的名利场、是非海,则感到厌倦、蔑视和憎恨。

关汉卿的许多散曲就是用这种方式填写的。

关汉卿生活在一个战争频发、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十分严酷的时代。

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民族实行歧视、高压政策。

尤其是几十年停止科举,士人没有出路。

许多读书人沦为“书会才人”,与倡优、艺伎为伍,地位十分低下。

在这样的困境中有的士人悲观了,沉沦了,写下一些调子低沉的作品。

正如《元曲纪事》中所指出的:“元世曲人……非自放于山巅水涯,即自娱于妇人醇酒。

盖身当衰乱,厌世避祸,流于杨朱也。

”元代散曲中大量的消极、厌世和沉溺酒色的作品,就是一些作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消沉颓丧的反映。

而关汉卿“身当衰乱,并没有“厌世避祸”。

他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有的尖锐泼辣,有的深微细腻,有的昂扬激越,有的恬静平和,却都表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

关汉卿闲适小令赏鉴

关汉卿闲适小令赏鉴

长 得很 ,天地 也 宽阔 得很 ,闲 来尢 事 多快 活 !
这 是 一种 什 么样 的生 活 方 式? f 1 ‘ 么 样 的人 生 态 度? 完 全 足 一种 无欲 无 念 、 无所 事 事 的 生活 方 式 。 如 果我 们 联 系 作 者所 生活 的 历 史 时代 背 景加 以仔 细 的 品味 ,就 会对 这 首 小 令 的深 层 意 蕴有 新 的 理解 和 发 现 。透 过 平 白如 话 的文 字 ,我 们 仿 佛 看到 一 个 被 压抑 的知 识 分 子 的苦 闷 心
这 是 关汉 卿 的 一 首吟 咏 性情 的 闲适 小 令 。是 自遣 ,
也 是劝世 。
“ 适 意行 ,安 心 坐 ”,是 说 你 喜炊 走 一 走 ,你 就 舒
舒. r J  ̄ N 地 去走 一 走 ,你 想 坐 F来 歇 一 会 儿 ,你 就 安 安静 静 地 坐下 来 歇 息 一会 儿 ,尽 可 以无 拘 无 束 , 随心 随 意 。 “ 渴 时饮 饥 时 餐 醉 时歌 ,困 来 时就 向莎 茵 卧 ” :渴 时 就 喝 水 ,饿 了就 吃 饭 ,酒 醉 之 后 想唱 歌 便 唱 歌 , 困倦 时 向 草 垫 上 一躺 便 睡 。 “日月长 , 天地 阔 ,闲 快活 ” : 日子
的本色 美 。
■『 小 J 迓( .
旧酒投 ,新 醅 泼 。老 瓦盆 边 笑呵呵 ,共 山僧 野 叟 闲吟 和 。他 出一 对 鸡 ,我 出一 个鹅 , 闲快 活 。
这 是一 描写 朋 友 间诗酒 欢会 的 小令 。
句 “ 旧酒 投 ,新 醅泼 ”,写 酒 。投 ,似 为酸 ;泼 ,也 应 为 酸 , 都 作重 新 酿制 解 。意 思 是说 , 旧酒 已 重 新酿 过 ,新 酒也 刚 刚酿 成 。次 句 “ 老 瓦盆 边 笑呵 呵 ,共 山僧 野 叟 闲吟 和 ” ,0 人 。儿位 “ L I J 僧野叟” 面对 老 瓦盆 ( 古 时一 种粗 陋 的酒 具) 中 的佳 酿 ,想必 是 早 已醉 眼悍 忪 _ 『, 于 足一 个 个笑 逐颜 开 。有 酒 不可 无 诗 , 于是 ,洒助 诗 兴 ,诗 从洒 … ,彼 此 吟诗 作 曲 ,相Ⅱ 唱和 ,气氛 之 融洽 、热 烈 ,跃然 纸 上 。最 后写 肴馔 , “ 他 出一 对 鸡 ,我 出 一个 鹅 ” 。往 “ 醉 翁 ”们 眼 l { 】 ,酒 , “ 清 肯 为 圣 人 ,浊 者 为贤 人 ” , 自然 酒 是 高于 切 的 ,所 以 先写 。至 ] 肴馔,刀 I 5 足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元曲注释翻译赏析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元曲注释翻译赏析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元曲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

这四首曲子抒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全曲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作品原文:【南吕】四块玉·闲适其一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⑴。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其二旧酒投⑵,新醅泼⑶,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其三意马收,心猿锁⑷,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⑸?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其四南亩耕⑹,东山卧⑺,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⑻?词句注释:⑴莎(suō)茵:指草坪。

⑵投:本作“酘”(dòu),指再酿之酒。

⑶醅(pēi)泼:醅指未滤过的酒;泼即“酦”(pō),指酿酒,新醅泼是说新酒也酿出来了。

⑷意马、心猿:是来自佛教经典中的典故。

把人的名利心比作奔腾的马、烦躁的猿,必须拴住、锁着才能静得下来。

⑸槐阴午梦:即南柯梦。

据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书生淳于棼醉卧槐荫下,梦为大槐安国附马,任南柯郡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醒来发现大槐安国就是槐树上的大蚂蚁洞,南柯郡就是槐树最南枝上的小蚂蚁洞。

⑹南亩耕:典出《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馈彼南亩,田唆至喜。

”⑺东山卧:用东晋谢安的典故。

谢安曾隐居在东山(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后入朝为相。

后来人们常用“东山高卧”形容那些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

⑻甚么:即“什么”。

白话译文:其一想走就轻轻松松地走,想坐就安安静静地坐。

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酒喝醉了就唱几曲山歌,困了就在草地上躺一躺。

日月漫长,天地宽广,休闲的日子好快活。

其二老酒已经再次酿过,新酒也酿造出来了,大家围着老瓦盆一个个笑呵呵,和山僧村翁一起饮酒唱和。

【初中语文诗集】四块玉·闲适翻译及赏析

【初中语文诗集】四块玉·闲适翻译及赏析

/u/2322356442
WSKY连锁经营
四块玉·闲适翻译及赏析
[元]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译曲
我要在农田里耕种,在东山上仰卧,世间事件人情经历那么多。

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回顾考虑一遍,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
四块玉·闲适赏析
一、内容分析
关汉卿的《闲适》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南亩耕”引用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躬耕于南亩,过着恬淡闲适的耕读生活。

“东山卧”包含一个典故:谢安早年时高卧东山,不理政事,过看悠闲逍遥的日子。

这里还是为了表现作者向往闲适生活的愿望:累了就躺在山坡上养神,悠而悠哉地闲看秋月春风。

不过也想想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回忆当年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却也陡生激愤,“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不仅是为了表现作者的与世无争,更隐含着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二、中心
描绘了退隐的悠闲生活,表现了作者与世无争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课件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课件

04 《四块玉闲适》的艺术特 色
语言特色
语言质朴自然
关汉卿在《四块玉闲适》中运用 了大量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使得作品语言质朴自然,贴近
生活。
比喻生动形象
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 感和概念具体化,使得作品语言更 加生动形象。
音韵和谐优美
作品在音韵方面处理得当,读起来 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物性格独特
关汉卿在人物性格塑造上 下了功夫,使得每个人物 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 点。
人物关系错综复杂
作品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 ,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
05 《四块玉闲适》的影响与 评价
后世影响
文学影响
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对后世的戏 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 为元曲的经典之作,为后来的文学创 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在当代,《四块玉闲适》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文 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人生启示
该作品所蕴含的人性、命运等主题,对于当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 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性的探索
总结词
该诗在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 判的同时,也深入地探索了人性的本质。
详细描述
关汉卿在《四块玉闲适》中,通过对闲适生 活的描绘和对现实的批判,进一步深入地探 索了人性的本质。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 出人们在追求闲适、恬淡生活的过程中,所 展现出的真实、自然的人性之美。这种探索 不仅丰富了诗歌的主题内涵,也使作品具有 更深刻的人性思考和社会意义。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课件
目 录
• 作者介绍 • 《四块玉闲适》的创作背景 • 《四块玉闲适》的主题思想 • 《四块玉闲适》的艺术特色 • 《四块玉闲适》的影平

关汉卿元曲名句精选及解析

关汉卿元曲名句精选及解析

关汉卿元曲名句精选及解析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也是杂剧的主要奠基人。

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关汉卿(1230 年前后—1307),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做过大医院尹。

元代最著名的杂剧作家,有杂剧60多种,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篇。

1、南吕·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曲写男女离别相思,内容一般,但表达方式很有特色。

如用语和造境,都似从古诗词化来,但不留痕迹,确为自己的创造。

短句多而用韵密,令人读来感到气势急促而又韵味深沉。

2、南吕·四块玉闲适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

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关汉卿题为《闲适》的这组小令,共四首,反映了他向往闲适生活、跳脱名利场是非海的深沉归隐意识与志向,此为其中的第三首。

从人生风波险恶、荣华富贵如南柯一梦两方面,表明了词人跳出红尘的缘由和决心。

3、南吕·四块玉闲适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闲适》四首,均表达词人的归隐志向,这是其中的第四首,主要从世态炎凉、贤愚颠倒的角度,叙说了作者隐居不争的苦闷心情,是元代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

全曲直抒胸臆,写出了骨气和个性,也倾泄了对现实的愤懑不平之情。

4、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

但前人评说,由于有了关汉卿的这支小令,使柳词“不能专美于前”(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了。

确实,关曲在艺术地再现送别的整个过程中,以散曲独具的真率直白的特点,把女主人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挚动人。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有“月缺花飞”的象征性警语,又以白话入曲,甚至以对白入曲,表现了作者运用文学语言的.深厚功力。

古诗四块玉·适意行安心坐翻译赏析

古诗四块玉·适意行安心坐翻译赏析

古诗四块玉·适意行安心坐翻译赏析《四块玉·适意行安心坐》作者为元朝诗人关汉卿。

其古诗全文如下: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前言】《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

这四首曲子抒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全曲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注释】⑴莎茵:指草坪。

【翻译】想走就轻轻松松地走,想坐就安安静静地坐。

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酒喝醉了就唱几曲山歌,困了就在草地上躺一躺。

日月漫长,天地宽广,休闲的日子好快活。

【赏析】第一首曲子概括写出闲适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作者的心境比天地更空旷,他似乎什么思绪都没有,进入了一种顺其自然的境界,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顺应着万物的本性,跟随着自然界的变化,生活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虚无缥缈之中,对什么也不依靠,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逍遥的境界。

作者的闲适,正是向往着这种境界,“闲快活”是进入这一境界的心情。

其实作者未必就如此闲适,快活得似神仙。

如果深人了解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许可以看到快活的背后积淀着无穷的辛酸和苦闷。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文人们最甜的梦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雁塔题名,龙门跳进,便可大展才华,或为国家效劳,或为私利奔波,就都有了权力的保障,实现理想也方便多了。

可惜元代这条路是那么坎坷而狭窄,荆棘丛生,陷阱遍布,一不小心跌倒下去,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蒙元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汉人属于三、四等人,处于下层;而知识分子,则为下层之下,所谓“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可见,在“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权贵们面前,儒生们显得何等可怜,其斯文早就扫地以尽了。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2)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2)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2)现实的种种险恶,使得文人们不得不长叹。

屈原沉江、伍胥伏剑、淮阴饮恨的悲剧在不断地重演着,即便是金榜题名,万里封侯,终忘不了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

于是立下决心跳出红尘恶风波,并感慨地诘问:槐阴午梦谁惊破。

槐阴梦就是南柯梦。

午梦等于说白日梦。

世间人心险恶,人海风波浊浪翻滚,世人对未来的奢望乃至已在手中的荣华富贵实质上与南柯一梦没有两样。

但真能参破这白日梦的没有几人。

这些观察与思考历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知识份子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产生出许多遁迹山林、隐居田园的隐士和逸人。

特别是在元朝那种特殊的外族人统治、法律不平等、对知识份子苛酷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元代的大知识份子都走上了归隐的道路,其中许多都作过一阵子官还包括一些身居高位的大臣。

当然先决条件是这些人心中得能保持正念看到官场污浊、人心险恶时才会退出。

如果正念不坚、甚至毫无正念,还不是同流合污、与世沦沉而已。

第四首曲子倾诉了自己为何愿意过闲适的隐居生活的苦衷,可看做是这组小令的总结。

他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看到了贤愚颠倒的混沌现实,没有什么可争的了。

曲末一声争什么突出了与世无争的思想。

南亩耕,东山卧即是作者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南亩耕,取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诗意。

在此含有归田躬耕的意味。

东山卧,用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

不难得知,似陶渊明、谢安这等雅洁的隐士生活,在作者心中是向往已久的。

作者会产生归隐山林之想的原因并非他不关怀世事。

恰恰相反,他也曾像陶渊明、谢安等人一样有过治国平天下以济苍生的宏伟抱负,但在亲身经历纷繁万种的世态人情,看透了世态炎凉的社会世相之后,诗人终于若有所悟。

恍然回首,闲将往事思量过,明白了世态为何物,人情又为何物。

虽然此处他没有明言,但这首小令之后却让读者心中泛起深沉凝重的波澜。

《窦娥冤》中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的善恶颠倒;《裴度还带》中红尘万丈困贤才,十谒朱门九不开的人才悲剧;《鲁斋郎》中利名场上苦奔波,蜗牛角上争人我的奔波钻营;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的淡薄世风,所有这些,历历在目,发人深省,又似过眼云烟,轻轻飘过。

四块玉·闲适

四块玉·闲适
注释 ⑷意马、心猿:把人的名利心比作奔腾的马、烦躁 的猿,必须拴住、锁着才能静得下来。 ⑸槐阴午梦:即南柯梦。据唐人传奇《南柯太守 传》,书生淳于棼醉卧槐荫下,梦为大槐安国附马, 任南柯郡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醒来发现大槐安 国就是槐树上的大蚂蚁洞,南柯郡就是槐树最南枝 上的小蚂蚁洞。 ⑹南亩耕:典出《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 子,馈彼南亩,田唆至喜。” ⑺东山卧:用东晋谢安的典故。谢安曾隐居在东山 (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后入朝为相。后来人们常 用“东山高卧”形容那些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 ⑻甚么:即“什么”。
译文 其三 拴住了意马又把心猿来锁,跳出那人心险恶的 红尘风波,大白天南柯梦几人惊醒过。离开了名 利争夺的场一样在南边地上耕作,像谢安一样在东 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人情那样多。闲暇时把 往事一一思量过。贤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还 争个什么呢?
赏析 第三首曲子反映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 名利希望在归隐中安享晚年的内心呼唤。 第四首曲子倾诉了自己为何愿意过闲适 的隐居生活的苦衷,可看做是这组小令的总 结。他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看到了贤 愚颠倒的混沌现实,没有什么可争的了。曲 末一声“争什么”突出了与世无争的思想。

关汉卿《四块玉》阅读答案附赏析

关汉卿《四块玉》阅读答案附赏析

关汉卿《四块玉》阅读答案(附赏析)关汉卿《四块玉》阅读答案(附赏析)
山僧野叟的吟和之乐
——关汉卿《四块玉》赏练
【原文】【南吕】四块玉闲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
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赏析】
这首小令写诗人同良朋好友诗酒欢宴的动人情景。

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里,旧酒重新酿过,新酒刚刚蒸熟,老瓦盆边几个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

原来是诗
人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正在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

今天,他拿来了一对鸡,我带了一只鹅,大家在这里自
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生活气息
的宴会,虽无豪华奢靡场面,也无繁文缛节,但简朴自
然之中却充盈着融洽和谐、真诚热烈。

读后,我们不仅
可以体会到一种浓郁的田园生活的乐趣,更能够看出诗
人不慕荣利、鄙弃官场的高尚情操。

以通俗易懂的民间口语入诗,毫无雕琢的痕迹,朴
实自然,是此小令语言上的特色。

【赏读训练】
1、请联系全诗赏析诗人的形象。

2、这首小令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整首小令极力描写的是一次自然简朴而又不乏融洽和谐、真诚热烈的山野宴会,从中不难看出诗人是一位崇尚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不慕荣利、鄙弃黑暗官场的高洁之士。

2、整首小令全用通俗易懂的民间口语,如“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老瓦盆边笑呵呵”等,毫无斧凿雕琢的痕迹,非常朴实自然。

[南吕]四块玉·闲适 教学设计

[南吕]四块玉·闲适 教学设计

四块玉·闲适【教学目标】1.了解元曲小令,背诵四块玉•闲适;2.体会了解作者与世无争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了解作者与世无争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课听说过窦娥冤吗?作者是谁?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汉卿的小令。

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元曲分散曲和戏曲两种。

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

原是汉族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汉族民间小调寻求突破。

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汉族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

多使用口语词语,便于大众吟唱。

“令”是“曲词”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

小令有齐句,有长短句。

曲子的构成:宫调+曲牌+曲题+曲文“宫调”指的是曲子的音乐属性。

“宫”就是音乐的调高,“调”就是音乐的调式。

“宫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调性”和“调式”,并有感情意义。

也就是表示主音音高,以及用哪个音作主音。

另外还有曲子的感情色彩。

如:越调,古名无射商,古人说越调陶写冷笑,南吕宫,古名林钟宫,古人说南吕宫感叹伤悲。

二、作者简介关汉卿,元代戏剧家。

号已斋叟。

约生于金末,卒于元代,大都人(今北京)。

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首。

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曾任太医院尹。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0多种,现存13种。

其中《窦娥冤》《单刀会》等,是他的代表作。

所作散曲今存套曲10多套、小令50多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描绘都市繁华与艺人生活,羁旅行役与离愁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

写作背景在元代,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西北少数民族,如栗特人,吐蕃人等),汉人(早于南宋45年被蒙古人征服的金人,即以满族人为主体的北方人,但是又混杂有一部分北方汉人)、南人(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元代法律规定: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汉人勿还报。

汉人受到歧视,受到压迫,却无理可争。

三、原文及译曲原文: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译曲:我要在农田里耕种,在东山上仰卧,世间事件人情经历那么多。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

元曲選四塊玉閒適關漢卿男耕田,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

閒將往事思量過。

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沉醉東風漁夫詞白樸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隄紅蓼灘頭。

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

傲煞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慶東原白樸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

那裡也能言陸賈,那裡也良某子牙,那裡也豪氣張華?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滿庭芳姚燧帆收釣浦,煙籠淺沙,水滿平湖。

晚來盡灘頭聚,笑語相呼。

魚有剩和烟旋煮,酒無多帶月須沽。

盤中物,山肴野蔌,且盡葫蘆。

沉醉東風秋景盧摯掛絕壁松梢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

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

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湘潚裡。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水仙子﹒詠江南張養浩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

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捲香風十里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

滿庭芳(漁父詞)喬吉湖平棹穩,桃花泛煖,柳絮吹春。

蔞蒿香脆蘆芽嫩,爛煮河豚。

閑日月熬了些酒尊。

惡風波飛不上絲綸。

芳村近,田原隱隱,疑是避秦人。

水仙子﹒田家貫雲石綠陰茅屋兩三間。

院後溪流門外山。

山桃野杏開無限。

怕春光虛過眼。

得浮生半日清閒。

邀鄰翁為伴。

使家僮過盞。

直吃的老瓦盆乾。

落梅風碧雲峰畫堂張可久依松澗,結草廬,讀書聲翠微深處。

人間自晴還自雨,戀青山白雲不去。

一半兒蒼崖禪師退隱張可久柳梢香露滴荷衣,樹杪斜陽明翠微。

竹外淺沙涵磯釣,樂忘歸,一半兒青山一半兒水。

人月圓山中書事張可久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屋,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山坡羊薛昂夫大江東去,長安西去,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厭舟車,喜琴書。

早星星鬢影瓜田暮,心待足時名便足。

四块玉·闲适原文-翻译及赏析

四块玉·闲适原文-翻译及赏析

四块玉·闲适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1。

论关汉卿思想结构的三个层面

论关汉卿思想结构的三个层面

第36卷㊀第2期2021年6月邢台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Vol.36,No.2Jun.2021[收稿日期]2021-02-14[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元曲先熟研究.项目编号:HB17ZW016.[作者简介]杨㊀栋(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张燕肖(1981-),女,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关汉卿思想结构的三个层面杨㊀栋1,张燕肖2,吕稳醒3(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㊀050024;2.邢台学院,河北邢台㊀054001;3.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石家庄㊀050091)摘㊀要:在过去的研究中,由于对关汉卿的文化心理结构缺乏总体的把握和全面深入的分析,使得不能在历史文化的座标上恰如其分地确定他的位置和价值㊂通过对其现存作品和文献的分析研究表明,古典民主主义是关汉卿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㊂同时,关汉卿开始以人为本位去观察社会,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近代人本主义色彩的新型精神结构,这是他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为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所提供的最崭新和最有价值的内容㊂此外,关汉卿也具有平庸的观念意识㊂以上三个思想层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一经生成,便获得了自我调节和相互转换的生命功能,需要在研究其美学思想和作品时尽力避免贴标签式的评述模式㊂关键词:关汉卿;思想结构;古典民主主义;近代人本主义;庸人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658(2021)02-0115-06㊀㊀关汉卿作为一个世界级的伟大作家,元杂剧奠基人,河北元曲杰出代表,其精神世界构成丰富,在复杂性和深广性上必然远远超乎常人㊂在时间上,他的眼睛不仅盯着过去和现在,而且朝着未来;在空间上,他头脑里也不仅要容纳整个外在的现实世界,而且要重新构建一个内在的第二宇宙㊂审视和反思多年来对关汉卿的研究,虽然在不少方面获得了卓有成效的功绩,但由于机械唯物论和庸俗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对这位世界名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缺乏总体把握和全面深入的分析,不仅不能在历史文化的座标上恰如其分地确定他的位置和价值,而且导致了对一些具体问题理解的失误和偏差㊂在对关汉卿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估价中,存在着盲目拔高和任意贬低两种倾向㊂本文旨在避免以往研究中的片面倾向,期望能在关汉卿现存作品和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从古典民主主义㊁近代人本主义和平庸的观念意识三个方面,对关汉卿的内在精神机制从整体上予以重新把握和探讨,力求给他一个接近真实地认识㊂一㊁古典民主主义思想践行者古典民主主义是指封建思想体系中那些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遗产,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㊂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民,而不是人,是群体和谐,而非个体自由,这就使它与封建专制思想和近代意识鲜明区别开来㊂古典民主主义是关汉卿精神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之一是暴露贪官污吏,歌颂清官廉吏,反对超法律横行和超经济掠夺,对理想中的君贤臣良㊁政治清明寄予无限希望㊂他的‘窦娥冤“‘鲁斋郎“‘绯衣梦“‘蝴蝶梦“‘三告状“‘狄梁公“‘汴河冤“‘堪龙衣“等八部公案戏就是最好的表证㊂从现存的前四本剧看,一般都是以平民被冤始,以清官依法明断终,形成 冤案 勘察 昭雪 的结构模式㊂关汉卿的贡献在于,采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重大矛盾构成戏剧冲突,无情地暴露元蒙统治下恶霸横行㊁吏制腐败的政治现实,把极大的同情和怜悯给予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116㊀邢台学院学报第36卷民㊂他的批判矛头始终对着超法律横行和超经济剥削的反常现象,但是他暴露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面,是为了促使社会这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的着眼点是执法者,而不是法本身;他要抨击的是草菅人命的鸟吏鳖官,并不是法律制度本身㊂所以,就分出了包公类的清官和桃杌类的贪官,而那些清官正是他理想中封建法律的化身㊂不难看出关汉卿的这些公案戏,在思想线索上并没有轶出古代 庶狱庶慎 [1]P1675㊁ 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1]P1687等严明治狱思想的轨迹,和传统文化中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1]P400的仁政观念㊁民本观念在深层结构上保持一致性㊂从叙事结构看,这些公案戏则是上继古代清官折狱断案的历史传说,如汉代 东海孝妇 的故事,近受宋代说话 小说 中的公案类题材的影响,如‘错斩崖宁“等㊂虽有所开拓和发展,但仍没有超越前代公案故事的叙述模式,也没有跳出以 天理㊁国法㊁人情 为叙事依归的结构框架㊂再从关汉卿的审美目的看,这些公案戏所遵循的不外是 兴观群怨 ㊁ 讽上化下 的创作古训,作者所持的仍然是传统的 为君㊁为臣㊁为时㊁为事 的载道文艺观㊂过去的评论把关汉卿当作人民的代言人来宣扬,把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夸大到否定了封建社会的高度,存在拔高的倾向㊂现在结合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来做具体辨析㊂过去的研究一般都根据剧本第三折的[滚绣球]支曲论定女主人公窦娥是一位英雄㊁勇士,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认为她 否定了天,否定了地,对封建社会的一切秩序也产生了怀疑和否定 ,这些说法完全是脱离开文本和作者整体思想的曲解㊂就在同一折戏中,女主人公又对天发出了三桩无头愿,说明她坚信正义在天,公理在天㊂其结果是感天动地,三大超自然的誓愿一一成为现实㊂此外,窦娥冤狱的平反昭雪,完全是靠她的清官父亲窦天章为其完成,他以 肃政廉访使 的身份,手执尚方宝剑出场,代表的正是封建法律和封建秩序㊂关汉卿不是要写什么 悲剧英雄 ,他笔下的窦娥也不是什么反抗勇士,而是一个命苦到不能再苦,又善良的无可再善良的小人物㊂关汉卿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幕社会悲剧:一个虔诚地恪守着那个社会所标榜的道德规范,从来未越过雷池一步的小人物,结果反被那个畸形的社会堂而皇之地处死了,这才是冤,天地奇冤!剧本以传统天道观中所包含的民本思想为武器,批判现实,暴露贪官污吏和恶霸罪行,表现了对修明政治,恢复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良好愿望,这些都属于古典民主主义的内容㊂关汉卿的这些政治主张,是任何时代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接受的㊂他们要维持统治的长治久安就不能允许和容忍超法律横行和超经济掠夺的腐败现象,就连元朝最高统治集团也不例外㊂在现存元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最高统治者 禁豪霸 [2]P1916和 禁治行凶泼皮 [2]P1922的记载㊂惩治贪官最为严厉者要算元成宗大德七年的一次: 七道奉使宣抚所罢赃污官吏凡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赃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五锭,审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㊂ [3]P456这些发生在关汉卿生前身后的政治事件,一方面证明了关汉卿杂剧的现实主义深刻性,一方面也说明他的社会思想并没越出当时社会所许可的范围㊂他的批判和抨击无论多么激烈,都和当时的社会制度不存在根本的冲突,其原因就在于他所持的批判武器是陈旧的,因而认识不到贪官是专制的必然产物,也认识不到靠个别清官去铲除制度本身的肿瘤,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㊂关汉卿古典民主主义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用忠奸之争㊁正统与非正统之争来观照历史,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纳入泛道德主义的思维框架㊂‘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等以历史题材创作的杂剧,并不是严格的历史剧,其中人物㊁事件大都用泛道德主义的眼光做了剪裁和加工,因此,都是历史故事剧㊂‘单刀会“是一出英雄颂剧,剧本的戏剧冲突就是建立在正统与非正统之争的观念之上的㊂史实中的借荆州,本属蜀㊁吴两大集团的政治交易㊂鲁肃按约索取,在政治信用原则上是完全正当的,所以双方单刀相会,关第2期杨㊀栋,等:论关汉卿思想结构的三个层面117㊀羽被鲁肃以 贪而弃义 质问得 无以答 [4]P1272,这是因为蜀汉方面陷入了政治失信的不利境地㊂关汉卿要把关羽写成威勇绝伦,凛然难犯的英雄,而防止变质为凶暴㊁蛮横的强梁,就必须改变他的困境,于是把正统赋予关羽,把非正统丢给鲁肃,一下子把政治裁判桌前的原告和被告在道德法庭上完全颠倒过来㊂在宋元民族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正统观念可能代表着汉族人民的普遍心理愿望㊂但是,不论‘单刀会“包含着多大程度的民族意识或民族气节,提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也仍然属于古典民主主义的范畴㊂由于古典民主主义是构成关汉卿思想的一个层面,就不能不制约着他的审美趣味也相应地停留在古典主义的水平上,最明显的表证就是人物的类型化,脸谱化和戏剧冲突的外在化㊂不必说桃杌太守㊁杨衙内㊁鲁斋郎㊁康君立等反派人物是类型化的,就是关羽㊁窦娥㊁包公㊁李存孝等正面人物也多是某一种或几种道德和品质的化身,是一类人的代表,而不是个性化的 这一个 ㊂二㊁近代人本主义精神启蒙者关汉卿不仅是一位具有古典主义思想的戏剧大师,而且又是一位近代精神启蒙的先驱㊂在这一层面上,可以看出他的使命感㊁道德感明显地减弱,而代之以生命的真实感和自我超越感明显增强㊂他开始以人为本位去观察社会,从自我出发去感受世界,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的近代人本主义色彩的新型精神结构㊂这是他作为一位世界文化名人,为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所提供的崭新的㊁最有价值的内容㊂(一)对下层女性人权的肯定在传统文化主体中,从来只有民的概念,而没有人的意识,更不允许独立人格存在㊂关汉卿处身于扼杀人㊁束缚人的宋明理学之间,处身于元蒙入主中原,把人成批沦为奴隶的黑暗时代,却从那些从不被当作人看的奴婢和妓女身上发现了人的觉醒,他率先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为那些奴隶争取人权,争取人身自由,争取爱情幸福的斗争唱起悲歌㊂‘调风月“女主人公燕燕是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的女奴形象㊂在她的身上,人的意识已经觉醒㊂有学者已经提出争取人权是这个剧本的主题㊂在关汉卿看来,对于燕燕来说,争取爱情幸福和争取人身自由是一个目标的两面,缺一不可㊂她对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看得很重,她要求幸福和自由,不能容忍被玩弄㊁被凌辱的命运㊂因此,她发现情人变心,就大闹不休,既是对人格和尊严遭受侮辱㊁践踏的愤怒抗议,也包含着对自由㊁幸福的奋力抗争㊂可是,当她争得了小夫人的地位,获得了 白身 自由时,却牺牲了她极为珍视的爱情,她感到气愤和委屈,进退两难㊂燕燕是以人的强烈意识和正常心理在感受,咀嚼人生的甜酸苦辣㊂只有像关汉卿这种具备了人的清醒意识的作家,才能有人的发现,并以理解尊重的态度去打开下层女性的心灵㊂关汉卿之前,不见古人,关汉卿之后,曹雪芹堪可相并,在晴雯㊁芳官等 红楼 人物身上可以看到燕燕的影子㊂关汉卿那些以妓女为题材的杂剧,也同样贯穿着争取人权的主题㊂元一代,妓女们命运更加悲惨㊂ 弟子孩儿 皮解库 [5]P112是整个社会拿她们专门骂人的通用詈词㊂关汉卿在反映妓女生活的杂剧中,着重突出他们对倚门卖笑生涯的憎恶和反抗,把他们对爱情婚姻的追求与争取人权的斗争结合起来加以表现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㊂关汉卿借‘金线池“主人公杜蕊娘之口,对灭绝人性的娼妓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我想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忒低微也呵! [5]P112这与从道德本位出发,以教化为口实的正人君子对妓女的歧视和斥骂完全不同,属于根本不同的思想层次㊂(二)朦胧的人性自由意识关汉卿从人本精神出发,把自由提升到尊重个体意志,反对压制人性的人生哲学层面,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近代色彩的概念㊂ 自由 一词在关汉卿现存作品中,都具有人性哲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㊂比如套曲‘女校尉“: 得自由,莫刚求118㊀邢台学院学报第36卷[6]P178,指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和肯定的人生观;‘谢天香“第三折: 到家须做个自由鬼 [5]P225,指个体意志的自由㊂现在来看关汉卿在自由意识的冲动下所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谢天香 指望嫁杭州柳耆卿,做个自在人㊂ 自在人 指独立自主的自由人格,这就把人权和自由联系在一起㊂当她被钱大尹以做妾为名,幽闭三年,说出反不如原来当官妓 到家来须做个自由鬼! 用‘西蜀梦“杂剧中的话说就是: 元来这做鬼的比阳人不自由 ,但主人公做不了 自在人 ,却宁愿做 自由鬼 ,也不愿受这种无底牢磨笼的禁锢㊂关汉卿的[南吕㊃四块玉]‘闲适“㊁[双调㊃乔牌儿] 世情推物理 等散曲表现的 闲快活 ㊁ 人生贵适意 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其自我个性的流露㊂他企望超脱外在关系对人的束缚和异化,追求一种心灵自适,个性自由和自我快活的人生境界㊂虽然能看到老庄哲学和晋㊁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文化传统对关汉卿形成这种人生态度的影响,但因为他的人生观是建立在 快活 和 适意 的生活理想之上的,所以他追求的目标不在虚无缥缈之中,而在尘俗现世的生活之中㊂因此,带着一个市民化的知识分子从对现世关系的破坏中,从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中追求个性自由,任情适意的特征㊂(三)是情非理,张扬个性解放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东方人本主义的特征更多带着非理性色彩:用肯定人欲来反对天理,用提倡人性解放㊁人性自由的情欲本位主义来反对泛道德的理(礼)本主义和禁欲主义㊂关汉卿现存五十多首散曲,写男女情爱的占了很大部分㊂这些情曲中写得最有特色,为爱情这个文学的永恒主题增添了崭新的时代内容的是[仙吕㊃一半儿]‘题情“㊁[双调㊃新水令]和[二十换头㊃双调㊃新水令]等㊂这些作品彻底抛弃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㊂大胆正面地铺写男女幽会的场面和心理,毫不隐讳地表现他们任情欢爱的喜悦和快乐㊂采用 地权为床榻,月高烧银蜡 [6]P180, 好风吹绽牡丹花 [6]P181那种诗一般的语言,把男女欢爱写得那样健康㊁美好和圣洁,一点也没有恐惧感和罪恶感,实乃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㊂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一大主题,但真正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作家却廖若晨星,有关汉卿㊁王实甫㊁汤显祖㊁冯梦龙㊁曹雪芹和蒲松龄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他们都以人性解放为旗帜,用他们的作品对文化心理结构的缺陷作了弥补,关汉卿正是这一哲学文化思潮的开创者和先驱㊂最充分地反映关汉卿非理性倾向的作品是他的[南吕㊃一枝花]‘不伏老“和[大石调㊃青杏子]‘骋怀“等套曲,这两篇自序传性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独一无二的奇文㊂‘聘怀“记述了作者流连于秦楼楚馆,纵情于诗酒声色的放荡生活,流露出对人情冷暖,世俗浇漓的愤激情绪,显示出他那傲岸不群的卓异个性㊂‘不伏老“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思想㊁生活所作的盖棺式总结㊂他毫不隐讳地说: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并决绝地宣称: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小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6]P173这是对传统道德观念 太上立德 ㊁ 修齐平治 的针锋相对㊂关汉卿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宁愿为全社会所不齿,也不愿意虚伪地活下去㊂如果说马致远㊁王和卿㊁睢景臣等曲家分别是以避世㊁笑世和骂世来呈现其愤世情绪的,那关汉卿强烈的愤世疾俗情绪则是以玩世不恭,浪荡人生的亵渎态度来表示的,玩世的背后是愤世到极端的表现㊂由于人本主义意识构成了关汉卿思想的一个层面,在他的一些戏剧作品中,产生了不同于原来古典主义的艺术新质,这就是对类型化的突破,是个性化的创造和戏剧冲突的性格化㊂‘调风月“的主人公燕燕就不再是类型化的人物,而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典型㊂她自始至终处在性格内部的矛盾冲突之中㊂现实与理想㊁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燕燕性格内在冲突的动力和内容,是贯穿整个性格的线索㊂从这个典型身上,可以看出作者的第2期杨㊀栋,等:论关汉卿思想结构的三个层面119㊀审美注意力,由对人物外在行动的观察转向对性格内心矛盾的审视㊂他不再满足于把人物写成一个平面的㊁道德的类型化载体,而要写出具有灵魂㊁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㊂三㊁平庸的观念意识关汉卿既是伟人,同时又是一个凡人,他思想中存在着平庸的一面㊂‘陈母教子“是一本封建教化味道很浓的科举功名剧㊂可是人们总要怀疑或否认关汉卿的著作权,认为与 不屑仕进 [7]P15的关汉卿不符㊂他的传世杂剧中,还有五㊁六本都出现了走科考之路中举成名的正面人物㊂从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对功名科考的艳羡欣慕态度㊂例如‘窦娥冤“中出现了穷秀才窦天章中试情节,就不是生活的现实,而是作者心理的现实㊂从剧本袭用的本事 东海孝妇 的时代说,汉代还没发明科举考试,关汉卿生活的元代初年,又取消了科举制度㊂这表明在他的深层心理中潜在着对科名的强烈冲动㊂在‘拜月亭“‘金线池“‘绯衣梦“‘谢天香“等杂剧中,反复出现的科举中式大团圆的 白日梦 ,那就只能说是作者 愿望的达成 了㊂关汉卿既然能在别的作品中做一些零碎片断的科举梦,集中起来在‘陈母教子“等剧中做一场完整的白日梦又有什么不可能呢?关汉卿思想人格的平庸也渗透在他的某些爱情婚姻作品中㊂‘玉镜台“就是一本不大高明的作品㊂这本剧的要害问题不在于老夫娶少妾,因为婚姻的道德与否,决定于是否有爱情做基础㊂‘玉镜台“恰恰歌颂和肯定了一场根本没有爱情的欺骗性㊁强制性婚姻㊂关汉卿为温峤的卑劣行为进行了种种辩护,甚或流露出不可抑制的艳羡之情,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他在‘拜月亭“中提出的 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 的进步爱情婚姻理想,暴露出他在性爱问题上的庸俗面㊂曹雪芹比关汉卿高明的地方,就在于看见了这种婚姻表面和谐的背后,掩盖着辛酸的爱情悲剧,发出了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的千古浩叹㊂关汉卿虽然沦落于市井,混迹于瓦舍勾栏,与广大的演员艺人㊁娼妓㊁歌女有着广泛的交往,身上带有某种市民化的倾向,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而不是人民中的一员,他可以真诚地同情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但决不可能跟他们站在一个立场上,他可以平等地与那些演员艺人交往,甚至同台演出,但决不意味着他把自己与他们等同看待㊂他在谈及杂剧的 行家 和 戾家 时,曾半开玩笑地说,作为演员的倡优艺人和作为杂剧家的骚人墨客相比,只能算是 戾家 外行, 非是他当行本事,我家生活,他不过为奴隶之役,供笑献勤,以奉我辈耳㊂子弟打扮,是我一家风月 [8]P25㊂这表明关汉卿头脑中的封建等级㊁伦理观念还是相当深厚的㊂因此,他既能写出‘赠珠帘秀“那样具有人道主义同情心的优秀曲子,也能写出[仙吕㊃醉扶归]‘秃指甲“那种无情地嘲弄一位老大色衰,指甲磨损的搊筝乐妓的刻薄之作㊂至于他的很多杂剧,混杂着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的内容,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了㊂本文指出关汉卿思想平庸的一面,并非是要刻意贬低关汉卿㊂关汉卿的伟大,在于他具有超前意识,超越了自我,挣破了传统文化心理的超稳定结构,为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供献了新的血液和内容,而其思想中平庸的一面又纠缠㊁拖累着进步的关汉卿,使他不能超越时代,超越历史,因而不可能成为一个脱离了旧观念的近代人㊂他只能是一个具有了新思想㊁新意识萌芽的旧人,或者说是一个还包裹在浓厚的旧思想氛围中的新人㊂关汉卿的思想人格是一个不可割离的整体,是一个有机构成的开放性系统㊂为了观察和描述方便,才在把握总体的前提下,解剖为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㊂事实上,这三个方面的诸要素是相互作用㊁渗透和制约的㊂关汉卿的思想正是这样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这个结构一经生成,便获得了自我调节㊁相互转换和自我控制的独立存在的生命功能㊂这就需要在研究他的美学思想和他的作品时候,要对种种复杂情况有充分的估计,120㊀邢台学院学报第36卷尽力避免贴标签或瞎子摸象式的评述模式,殊不失却真正的关汉卿㊂参考文献:[1]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2]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3]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5]王季思.全元戏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6]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7]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8]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责任编辑:徐光淼)(上接第114页)㊀㊀上述明示解除方式是通知和诉讼,默认解除方式是自动解除㊂对于非蓄意违约一方行使合同解除权时,自动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合同长期存在的风险,非蓄意违约方有更多主动性㊂诉讼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但程序较复杂,对交易率有很大影响㊂同时,解除合同的成本较高,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㊂通知兼顾效率和安全,不仅促使合同便捷的解除,而且对交易的影响也是有利的,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㊂五㊁结语合同的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双方当时的一项重要权利,在大数的情况下,合同的解除权是由守约方单方面在合同到期时所进行的合同解除,但对于非蓄意违约一方来说也是享有这个权利的㊂对于非蓄意违约的一方当事人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救济手段,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效率,有利于减少合同双方的损失,保证合同交易的顺利㊂非蓄意违约一方行使合同解除权有其适用条件,并且对守约方有充分赔偿㊂行使解除权的方式主要有通知㊁诉讼等,通知又包括口头通知和书面通知,两种主要的行使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维权,最终实现个案正义,保证合同双方利益平衡㊂参考文献:[1]邵黎.合同违约方的法定解除权若干问题探讨[J].法制博览,2020(19):177-178.[2]韩世远.法律发展与裁判进步:以合同法为视角[J].中国法律评论,2020(03):32-45.[3]马天柱.被保险人合同利益保障之考察基点[J].邢台学院学报,2017(03):69-70.[4]张明绮.刍议合同僵局中违约方解除权[J].统计与管理,2020(06):108-111.[5]于秋华.论买卖合同中的补正履行[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6]孙良国.违约方合同解除的理论争议㊁司法实践与路径设计[J].法学,2019(07):38-53.[7]杨卓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研究 以解释论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86-92.[8]陆涵缘.违约方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9]陈欢欢.基于违约形态的合同解除之法定解除权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0):86-90.[10]张建.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终止合同行为的认定标准问题 兼评Vigotop诉匈牙利仲裁案[J].邢台学院学报,2017(01)78-82.(责任编辑:卫守宇)。

(完整版)关汉卿《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完整版)关汉卿《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

这四首曲子抒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全曲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

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名利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1、下列对两首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开头“意马收,心猿锁”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格,形象生动表达出作者看破红尘的思想。

B、第一首“槐阴午梦谁惊破”用“南柯一梦”的典故,在作者看来,这“梦里功名,幻中富贵”,不过是名缰利锁,并非安乐去处。

C、第二首开头“南亩耕,东山卧”用陶渊明、谢灵运的典故,流露出诗人不关怀世事,归隐山林的思想。

D、第二首末尾“愚”字是自谦之辞,反映作者掩饰锋芒,全身远祸的思想。

2、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4分)答案:1、D(“愚”应当是反语,自我嘲讽,委婉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讽刺)2、相同点:都表达了对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在现实社会中不得志的苦闷之情。

(2分)不同点:第一首表现出对名利虚幻的慨叹,以及跳出红尘的洒脱之情。

(1分)第二首表现对贤愚不分社会的愤慨和傲岸不屈的慷慨情绪。

(1分)二:四块玉闲适①关汉卿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

②投:再酿之酒。

四块玉闲适答案

四块玉闲适答案

四块玉闲适答案【篇一:四块玉等四首的复习】、常识:选自《关汉卿散曲集》 [元]关汉卿,杂剧作家,其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后世称为“曲圣”。

2、中心:是一首描写离别愁绪的小令,其抒发了女子对爱人缠绵的相思和真挚的爱情。

3、赏析:前三句为第一层,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抒胸臆的方法。

第二层,是以景托情,而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

境界浑厚,耐人寻味。

其中对女子的情感写得更加炽烈,尤其是“凭栏拂袖杨花雪”一句,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离别之情当中,而忘却了周边的一切,把她的专注、多情刻画得非常生动、感人。

这几句曲词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地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

后四句景中含情,表达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

4、注释:a、绝:停止,消失;b、阑:栏杆;c、拂:拂拭;d、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e、斜:此指溪流拐弯。

1、常识:选自《天籁集》 [元]白朴,杂剧家、散曲家。

2、中心:这是一首以秋景作为写作题材的曲子,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的现实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3、赏析: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寂寥的气氛,秋意浓浓,照应题目“秋”。

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一点飞鸿影下”极富动感,打破了画面的沉寂。

结尾两句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

纵观全曲,动静结合,却不着一个“秋”字,笔法自然而传神,为元曲中写秋的名篇。

4、注释: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1、常识:选自《东篱乐府》 [元]马致远,杂剧家、散曲家,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2、中心:这是一首小令,28个字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3、赏析:首句展现了一派秋天毫无生气的萧条景象,与游子悲凉的心境相吻合。

前三句九个名词,三组画面在篇末的收束中和谐串联起来,情景交融。

[关汉卿的简介100字]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的简介100字]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的简介100字]关汉卿简介关汉卿简介篇一:10首经典元曲的赏析四块玉.关汉卿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负责任背景]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四首。

中国古代士人的处世态度,总而言之就是入世、出世两种。

但大凡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不论入世也好,出世也好,总是要和现实产生矛盾,和世俗发生齿龃龉,因此他们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常常需要一反流俗,孤标独立。

关汉卿这组小令,可以说是这种意识的代表。

他向往那种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散诞生活,而对那“官囚”、“利牢”的名利场、是非海,则感到厌倦、蔑视和憎恨。

[注解]没:尽。

新醅:新酒。

醅,没有过滤的酒。

泼:倾倒。

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

和:吟诗唱和。

南亩:指农田。

东山卧:指隐居。

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典故。

[译文]老酒喝光了,新酒也心情地喝了,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

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

今天他拿来一对鸡,我带来一头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在南边地里耕种,在东边山上仰卧。

经历的世态人情那么多,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想一遍。

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白鹤子.关汉卿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注解]春意两丝牵:春意即春情,指男女恋情。

丝指情丝。

两下里情丝相连。

金鸭鼎:铜制的鸭形焚香器具。

鼎,三足两耳的香炉。

[译文]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

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的转。

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

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

大德歌.关汉卿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关汉卿简介篇二:关汉卿《四块玉·别情》原文《四块玉·别情》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四块玉·别情元代: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曲為元代流行的歌曲,依其性質可分劇曲與散曲,劇曲屬 戲劇,用於表演故事;散曲屬詩歌,用於抒情寫景。散曲 依體製又分小令與散套:小令乃當時街市小曲,多在六十 字以內;散套則為聯合宮調相同的曲牌若干隻組成。本文 屬於散套,是作者的自述,聯合了七個同宮調的曲牌組成, 把作者蘊積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態度,都表露無遺,呈顯了 莊子以來道家超然出世、閒適逍遙的人生觀與生命情調。
(離亭宴帶歇指煞)蛩23吟罷一覺才寧貼24, 雞鳴時萬事無休歇25。何年是徹26?看密匝 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27。 裴公綠野堂28,陶令白蓮社29。愛秋來時那 些:和露摘黃花,帶霜分紫蟹,煮酒燒紅 葉30。想人生有限杯31,渾32幾個重陽節?人 問我頑童33記者34:便北海35以「下坡車」譬喻日子逝去的快速、生命 的短促。
16.不爭:不料。 17.白雪:借喻白髮。 18.上床句:以俗諺喻人隨時會死。俗諺:「今日脫靴上
坑,明日難保得穿。」 19.休笑句:莫笑鳩不會築巢,牠一樣可以安居(取他鳥
之巢而居之)。《禽經》:「鳩拙而安。」 20.葫蘆提:宋元俗語,馬馬虎虎、胡里胡塗之意,亦作
(落梅風)天教你富,莫太奢。沒多時好 天良夜。富家兒更做道你心似鐵12,爭13辜 負了錦堂風月14。
(風入松)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15。 不爭16鏡裡添白雪17,上床與鞋履相別18。 休笑巢鳩計拙19,葫蘆提20一向裝呆。
(撥不斷)利名竭,是非絕。紅塵21不向門 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 更那堪22竹籬茅舍。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 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 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 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 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 天地之閒,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閒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 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 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 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 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 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二首》赏析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二首》赏析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二首》赏析四块玉·闲适二首
旧酒投,新醅泼①,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②。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注解】
①新醅:新酒。

醅,还末过滤的酒。

泼:倾倒。

这里指斟酒。

②吟和:吟诗作曲,相互唱和。

和:依他人诗词韵脚、体裁作诗。


南亩耕①,东山卧②,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注解】
①南亩:泛指农田。

②东山卧: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来又入朝做官,后人常用“东山高卧”比喻隐士行径。

这里只取其隐居意,以形容自己的闲居生活。

【赏析】
这两首小诗集中表达了作者厌倦名利场,一心想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愿望在元代许多散曲作家笔下都反复表达,这反映出一种朝代的情绪,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感受。

关汉卿这一组曲子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畅达,体现出他的写作“本色当行”的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 妈说死后要 被两个丈夫分 尸时 ,第 二天早上起来 她 “ 两 眼上便 都围着大 黑圈” ,这里用一 “ 围”字来写她 的黑 眼圈,而且用 一 “ 大”字来 修饰 ,就 把她一夜 未曾合眼 的痛苦 情状展现 了 出来。捐完 门槛 自以为取得 了做人 的 权利 ,坦然 去忙活 “ 祝福”的时候 ,四 婶 的一句 “ 你放着吧 ,祥林嫂” ,让她 第二天 “ 眼睛窈陷下去”了。这里 “ 窈 陷下去” 的眼睛和前面描 绘的 “ 围着 大黑圈” 的眼睛相 比,显然 更加严重 了。“ 窈” 是幽深 的样子 ,“ 窈陷” 是 瘪塌很深 的意思 ,这样就 极贴切地把 双如空洞一样的眼睛写了出来。 从 以上对祥 林嫂眼睛描 写的分析 中可看 出,鲁迅做到 了针 对不 同时期 人物 的精神状 态,选用不 同的贴切 的 词语来描 画人 物的眼睛 ,达到 了 “ 以 形传神” 的境界 ,给读 者以墨落毫 收 而神传 言外、妙神妙理 的美感享受 。 四、悲剧 结构艺术特征 通 过从悲剧性因素、悲剧性矛盾 、 悲剧性冲 突、悲剧性 结局 等角度分 析 《 祝 福》的悲剧结构艺术 , 可 以窥一斑 而见全豹地对 以 《 祝福》 为代表 的鲁 迅悲剧小说的悲剧艺术做初步的总结 。 首先 ,鲁迅 小说中悲剧 的社会性特 征 表现在其有深 广的社会 内涵 。鲁迅 悲 剧小说 中的人 物多选取 旧时代妇女 中 的寡妇 。千百年来 ,在 中国 占统治 地
了元代社会 的黑暗。 《 闲适》这组 散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 , 以写 “ 闲适”之笔 , 抒发他 对社会 不平 的愤 懑之作。
【 关 键 词 】 关 汉 卿 ; 闲适 ;激 愤 不 平
南亩耕 ,东山卧 。世 态人情经历 多 。闲将往事 思量过 ,贤的是他 ,愚 的 是我 , 争 什 么 t 这是关汉卿散 曲 ( 四块玉)《 闲适》
学教育
鞠翮
浅析关汉卿( 四块 玉 闲适 》
回 张 勤
襄阳 4 4 1 0 5 0 ) ( 襄 阳职 业技 术学 院公 共 课部 。 湖北
【 摘
要 】 南 亩 耕 ,东 山 卧 。世 态 人 情 经 历 多。 闲 将往 事 思量 过 ,贤 的 是 他 ,愚 的是 我 ,争 什 么 !这 是 关

位 的封建制度 、文化 、意识形 态早 己 渗透 进社会生活 的各个角落和 各个阶 层 。人们的思想 已被牢牢地禁锢其 中, 在封建宗法 、礼教思想统治下,妇女, 特 别是寡妇 的命 运更是悲惨 ,对这些 人 的蔑视欺压是 社会普遍 的而且越来 越严重 的现 象。 要揭 示社会的病态, 从 这类 人中选取 ,可以使人物 更具有典 型 性 ,更能概括 出既有历史 纵深感又 有现 实深度 的社会 内涵 。《 祝福》中受 害主 体是祥林嫂 ,鲁镇所有人 构成 了 吞 噬祥林嫂 的无 主名杀人 团。鲁迅着 重再现 的是整个社会对人性的扭 曲、 摧 残和迫害 ,以显示社会的病态。因此 , 作 品中祥林嫂 的悲剧就表现 出具体人 与 社会道德 思想观念矛盾冲 突的不对 称 性特征 。其 次,体现在精神 性特征 上 。鲁迅小说 的悲剧矛盾冲 突是在社 会 意 识 、 思 想 观 念 、 人 的灵 魂 状 况 的 层 面上展开 的。小说一般采用 弱化情 节 、强化人物 的精神痛苦 、强化思想 观念 的冲突 的方 法,深刻地表 现悲剧 实 质的特 点。这 与一般 悲剧 总是通过 连 续完整 的悲剧 情节展开矛盾 冲突不 同。《 祝 福》正是选取 了祥林嫂一生 中 的几个点 ,弱化了情节 ,重 点表现主 人 公精神 的毁灭。通过这样 的结构与 布 局,虽然有悖 于重情节 的传 统,却 强化 了人物 与社 会的矛盾 ,表 现 了封 建 社会实 际上是无主谋 的杀人 团,从
而突 出了人物的悲剧及其成因 。此外, 展示人物精神上 的两重性是其重点。 鲁 迅悲剧 小说不仅仅是停 留在人生 毁灭 的表面 ,而 是在更深层 次上 以具体 的 形象再 现毁灭者 的精 神状 况 。《 祝福 》 中祥林嫂 的精神具有 两重性 ,她对封 建礼教和封 建迷信 既遵 从、相信又反 抗、挣扎 , 给人 以强烈 的心灵冲击 ,从 而 向读者宣示: 人 的精神 毁灭才 是最大
的 悲哀与不幸。 @
参考文献 : 【 1 ]欧 娟; ;社会 学场 域 中的 悲剧之 痛 鲁迅 《 祝福》之还原 性解读 [ J ] ; 鲁 迅 研 究月刊; 2 0 0 9 年o 4期. 【 2 】 王保升; 从叙述 时间的迷宫解读 《 祝 福 》主题 [ J ] ; 现代语文 ( 文学研究版) ; 2 0 0 7
— —
年0 8期 .
【 3 】庄照 岗;论语文教 师文本解读 能力 的提高 [ D ] ;东北师范大学; 2 0 1 1 年. 作者简介 :张艳 华 ( 1 9 6 6 一) ,河南商 丘人 , 本科 学历 ,汉语 言文学专业,讲师职 称, 工作单位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 区教师进修 学校。
四支 曲的第 四首。散 曲中用 同一曲牌 填 写的首尾相 同的曲子称为重 头。这 是其 中的第二 、四首。 中国古 代士人 的处世态度 ,总而言之就是入 世、 出
世两种 。 但大凡有正义感 的知识分 子, 不论入世 也好 ,出世 也罢,总是要和 现实产生 矛盾 ,和世俗 发生龃龉 ,因 此他们 要保持 自 曲的第 四首。关汉卿 “ 身 当衰乱 ,并没有 “ 厌世避祸” 。他 的作 品虽然风格
各 异 ,有 的尖 锐 泼 辣 , 有 的 深 微 细 腻 ,有 的 昂扬 激 越 , 有 的 恬 静 平 和 ,却 都 表 现 了他 积 极 进 取 的精 神 ,揭 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