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
浅析以大团圆结局的《窦娥冤》悲剧性质的必然性
9]
文 艺评论
射雕英雄传 中的侠义精神
王文娟 ( 新疆塔什库 尔干县委 组织部 8 55 4 20)
摘要 : 自古以来儒侠 不分 ,儒 家学子都 带着积极入 世的心 态参 与社会 ,侠义精神蕴涵心胸。金庸作为一个学者 ,是二十世 纪武侠 小 说 的集 大成 者 ,起 着承前启后 的作 用,他作品 集文化性 与娱 乐性 一 体 ,影响整整 一代人 甚至更远 ,侠 义精神 是其 最主要 的宣传方 面, “ 侠之 大者 ,为 国为民”在他的 多部作品 中均有体现 ,我们知道 ,侠 义精神是儒 家积极入世的体现 ,是 中华民族扶贫济弱精神 的表 现 ,因 此分析射雕英雄 传 中中的侠 义精神 ,是对传 统文化 的一种 解读 ,也是 对 我 们 民族精 神 的 一种 阐释 。 关键词:射雕英雄传 ;侠义精神 ;武侠,说 j 、
、
过我 们 , 比如 道德 的 高 尚、 英雄 的气 概 、舍 己救 人 的 品质 等 等 。 《 娥 冤 》 中 不 乏 这样 的情 节 ,张 驴 儿 本 来 是 想 用 毒 药 毒 死 蔡 窦 婆 ,霸 占窦 娥 为 妻 ,不 料 却 将 老 子 毒 死 了 。张 驴 儿 以 “ 死 公 药 公 ” 的罪 名 进 行威 胁 ,这 时窦 娥 对 官 府 还 存 有 幻 想 , 她选 择 了 “ 官休 ”的道 路 。但是 张 驴 买通 了官 府 ,官府 严 刑拷 打 ,为 了救 护 婆婆 , 窦娥 屈打 成招 ,被 判 死刑 。这些 都表 现 了窦 娥舍 己救人 的品质 ,这 不 是常 人所 能 具备 的 。虽 然窦 娥 是走 向不 可挽 回的毁 灭 ,但 是她 的形象 是 高大悲 壮 的。 ( ) 剧对 观众 的情绪 影 响是 引起 怜 悯 与恐惧 。之所 以产生 三 悲 怜悯 ,是 因为 悲剧 主人 公 比普通 人 好 ,具 有善 良的 品质却 遭 受 了
关汉卿杂剧中的婚姻习俗
论关汉卿剧作的婚姻习俗李丹赤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赤峰024000摘要:关汉卿是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是我国最早最伟大的戏剧家,他以极大热情关注社会现实,描写社会风貌,倾注笔力展示痛苦而美丽的灵魂,勾画鲜明而迥异的典型,并从中寄寓个人理想,折射社会现实。
在他的杂剧中有很多关于元代的婚嫁习俗。
作为人类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相碰撞、交织的结果,婚俗总是直接反映着其所归属时代的特征。
本文从关汉卿杂剧中的婚嫁习俗出发,揭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作家的创作心态以及女性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元代婚嫁习俗社会现状女性命运正文:在元代,汉族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因而其婚姻习俗发展史也十分复杂,婚姻的构成形式呈现多样性。
下面介绍元代汉族中流行的几种婚姻形态。
一、关汉卿杂剧中所涉及到的婚俗(一)、聘娶婚聘娶婚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结婚形式,它盛行于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时期。
男方娶妻必须向女方家里依礼聘娶。
聘娶婚自古以来是中国婚姻方式中最广泛、最持久、最正宗的婚配。
相传这种婚姻形式起源于伏羲氏,当时”以俪皮为礼“,也就是说以雌雄一对鹿皮作为结婚时的聘礼。
从此之后,聘娶婚的内容和程序逐渐的增加,除了预备聘礼以外,还有接待应酬媒妁,听从父母意旨,祭告祖先等等形式。
如:《礼记·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斋戒以告鬼神。
” 《礼记·文王世子》:“娶妻必告(庙)。
” 《诗经·齐风·南山》:“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 战国之后,文人们把各地的流风遗俗以及散见于前人著说中的记载收集、编撰成《六礼》,并逐渐成为统一的聘娶形式,历代流传。
这类婚姻形式在关汉卿的剧作中也有描绘,比如在《救风尘》中,赵盼儿为了救风尘姐妹宋引章,设计前往郑州会见周舍,自备羊酒花红,用彩礼来迷惑周舍:“倒赔了房和你为眷姻”,再如《窦娥冤》中,窦娥在【斗虾蟆】中说:“说什一家一计?又无羊酒缎皮,又无花红彩礼。
最新-团圆饭剧情介绍 精品
团圆饭剧情介绍篇一:浅谈关汉卿杂剧大团圆结局┊┊┊┊┊┊┊┊┊┊┊┊┊装┊┊┊┊┊订┊┊┊┊┊线┊┊┊┊┊┊┊┊┊┊┊┊┊前言: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而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大量的出现在我国的戏曲小说中。
对于戏曲小说中的“大团圆”现象,其形成有着其深刻的原因。
上至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中尚圆思想的体现,中国“和”文化的影响等都对此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关汉卿的大团圆戏剧分析关汉卿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长期处于社会黑暗带来的压抑之中,他不仅愤世嫉俗,更充满了战斗精神。
如人所说,他往往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压迫、受污辱的女性身上。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的《元剧之文章》中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而论及其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都是其著名的作品,其塑造的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王瑞兰、谭记儿、燕燕等大批性格鲜明的微贱女流,虽命运悲凉,却正直、善良、聪慧,颇具反抗精神,让人怜惜不已又难以忘怀。
无沦主人公遭受多么大的痛苦和挫折,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一:借助明君、清官、伸冤昭雪,如关汉卿的《鲁斋郎》、《蝴蝶梦》;第二是借助鬼魂、转化为异类、梦境,以补现实之缺憾,如《窦娥冤》;第三是男主人公科举及第、奉旨完婚,例如《拜月亭》。
这些戏剧的共同之处在于,无论之前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最后总是给人希望与憧憬。
所渭“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因者终于亨”[1],便是这种情节构建模式的精辟概括“大团圆”戏剧的结局模式。
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结构话语,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是所有华夏民族社会心理的共同体现。
他的许多悲剧都酣畅淋漓地揭示了元代社会惊心动魄的人间惨象。
在关汉卿的悲剧创作中,总是这样的形式:情绪从悲愤走向悲壮,剧情也是恶势力先占据上风,而后以团圆局面收场。
浅谈关汉卿杂剧大团圆结局讲解
┊┊┊┊┊┊┊┊┊┊┊┊┊装┊┊┊┊┊订┊┊┊┊┊线┊┊┊┊┊┊┊┊┊┊┊┊┊前言: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而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大量的出现在我国的戏曲小说中。
对于戏曲小说中的“大团圆”现象,其形成有着其深刻的原因。
上至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中尚圆思想的体现,中国“和”文化的影响等都对此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关汉卿的大团圆戏剧分析关汉卿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长期处于社会黑暗带来的压抑之中,他不仅愤世嫉俗,更充满了战斗精神。
如人所说,他往往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压迫、受污辱的女性身上。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的《元剧之文章》中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而论及其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都是其著名的作品,其塑造的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王瑞兰、谭记儿、燕燕等大批性格鲜明的微贱女流,虽命运悲凉,却正直、善良、聪慧,颇具反抗精神,让人怜惜不已又难以忘怀。
无沦主人公遭受多么大的痛苦和挫折,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一:借助明君、清官、伸冤昭雪,如关汉卿的《鲁斋郎》、《蝴蝶梦》;第二是借助鬼魂、转化为异类、梦境,以补现实之缺憾,如《窦娥冤》;第三是男主人公科举及第、奉旨完婚,例如《拜月亭》。
这些戏剧的共同之处在于,无论之前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最后总是给人希望与憧憬。
所渭“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因者终于亨”[1],便是这种情节构建模式的精辟概括“大团圆”戏剧的结局模式。
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结构话语,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是所有华夏民族社会心理的共同体现。
他的许多悲剧都酣畅淋漓地揭示了元代社会惊心动魄的人间惨象。
在关汉卿的悲剧创作中,总是这样的形式:情绪从悲愤走向悲壮,剧情也是恶势力先占据上风,而后以团圆局面收场。
而他的《窦娥冤》则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沉醉东风》翻译赏析
关汉卿《沉醉东风》翻译赏析关汉卿《沉醉东风》翻译赏析《沉醉东风》是一支为表现离愁别绪而作的小令,描写饯行话别之际的两情依依,可以说一首声情并茂的用散曲写就的“长亭送别”。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汉卿《沉醉东风》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醉东风关汉卿伴夜月银筝凤闲,暖东风乡被常悭。
信沉了鱼,书绝了雁,盼雕鞍万水千山。
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千与那索债愁眉泪眼。
[写作背景]此曲是在女主人公与心爱情人离别之后,那种茕独凄怕的幽恨和刻骨相思的愁绪袭上心头之时所成。
[注解]银筝凤闲:谓无心弹筝,让银筝闲着。
凤,指乐曲,司马相如曾鼓琴作“凤兮”曲向卓文君倾吐爱情。
悭(qian一声):少,此指乡被很少用。
鱼、雁:指代书信,古有鱼雁传书的传说。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代指远行在外的情人。
索债:指讨还相思债。
[译文]伴着夜月独坐,让银筝闲着,无心弹奏乐曲,东风暖融融的,乡被很少用了。
好久没有书信来了,盼着你跨过万水千山来到我身边。
连本带利这一对相思债如果不还,就只有让衰愁和眼泪来讨还了。
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写作背景]这是一支为表现离愁别绪而作的小令。
[注解]月缺花飞:古人常用“花好月圆”来比喻亲人团聚的欢娱,“月缺花飞”与之相对,用以比喻离别的凄苦。
⑴咫尺:形容距离近,此处借指情人的亲近。
咫,八寸。
⑵月缺花飞:古人常用“花好月圆”来比喻亲人团聚的欢娱,“月缺花飞”与之相对,用以比喻离别的凄苦。
⑶阁:同“搁”,放置,这里指含着。
⑷将息:养息、休息,调养身体。
⑸痛煞煞:非常悲痛。
⑹好去者:好好地去吧。
[译文]相隔咫尺的人就要天南地北远远分离,转瞬间花好月圆的欢聚就变成月缺花飞的悲凄。
手拿着饯行的酒杯,眼含着惜别的泪水。
刚说一声“保重身体”,心中悲痛极了教人难以割舍。
“好好地云吧,祝愿你前程万里!”赏析:这是一支为表现离愁别绪而作的小令,描写饯行话别之际的两情依依,可以说一首声情并茂的用散曲写就的“长亭送别”。
浅析元明戏曲中的大团圆模式
浅析元明戏曲中的大团圆模式作者:秦丹丹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11期摘要:戏曲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情节模式,这种写作模式在宋代大量涌现,于元代得到了发展,在明代时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本文试以几部作品为例来探讨其成因及时代的特殊性。
关键词:大团圆;形式;原因;比较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11-01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特有的一种模式,这种写作模式在元明时一派繁荣。
虽叙述内容,故事情节,气氛渲染有所不同,但结局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好人好报,恶人伏法,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一、大团圆的形式(一)借助明君、清官使得冤案昭雪,矛盾和解。
李行甫《灰栏记》中包拯智断争子案,将奸夫奸妇凌迟处死,海棠胜诉,母子团圆。
关汉卿《蝴蝶梦》一剧中皇亲葛彪打死平民王老汉,王老汉三个儿子替父报仇,误将葛彪打死。
包公做梦了解此案内情,并以其智慧设计救护,最终使其一家团圆。
(二)借助仙鬼、梦境等超自然的力量实现愿望。
遇上清官明君的几率太小,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希望在哪里呢?为了实现愿望,仙鬼等超自然的力量被虚构出来。
此类作品在元明清戏剧中也占有很大的成分,明瞿佑的《剪灯新话》一书中此类作品也不乏其数。
《长生殿》杨妃死于马嵬坡,但明皇对她仍念念不忘,最终爱情的力量使两个人得以共赴月宫在仙界团圆。
而实际上,历史上的杨贵妃是因为红颜祸水三军不前逼迫唐明皇赐死杨于马嵬坡。
(三)依靠科举及第,功成名就,皇帝赐婚得以圆满结局。
《西厢记》一改《莺莺传》中的莺莺被抛弃的悲惨结局,让张生考中状元并和崔莺莺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中杜丽娘是杜府千金,家法甚严,只因梦而感与书生柳梦梅结合,才生生不已,但最后还是靠皇帝赐婚团圆。
二、形成大团圆模式的原因(一)元明时期的文化建构。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累面前,元明时期的文人在自己本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之下对以往文化积淀进行自我选择,而这不仅源于自身的情感和价值所需,而且也由社会当时的氛围所决定。
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现象分析
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摘要中国戏曲艺术在结局的处理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共性,那就是对“大团圆”的结局青睐有加,喜欢营造出皆大欢喜的局面:坏人伏诛、好人得福、神灵显圣、天理昭彰、家人团聚、情人重圆……对于这一普遍性现象,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并展开了讨论,或从国民性、或从悲喜剧的角度出发加以评判,或说其是毒瘤或者怪圈。
而本文拟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论观、民族性格特征等角度去探究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传统文论观民族性格特征文化意蕴引言大团圆结局是中国戏剧艺术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就其产生渊源而言,它和中华文化尚圆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戏剧伴随着中华文化不断的发展,宋元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延续至今。
当然,中国疆域广大,一方有一方之风气,地域文化差异极大,再加上不时的政治分裂,也就导致了戏剧形制的差异,譬如南戏于杂剧。
不过,在对结局的处理上,中国戏曲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共性,那就是对“大团圆”的结局青睐有加,喜欢营造出皆大欢喜的局面:坏人伏诛、好人得福、神灵显圣、天理昭彰、家人团聚、情人重圆……对于这一普遍性现象,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并展开了讨论,或从国民性、或从悲喜剧的角度出发加以评判,或说其是毒瘤或者怪圈。
而本文拟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论观、民族文化心理等角度去探究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一、大团圆结局与传统文论观戏曲离不开剧本,剧本的创作离不开文学。
所以“大团圆”式结局与中国文学自身追求“中和”之美的美学风范和“文以载道”的文学创作态度有关。
(一)中国文学强调和谐、平衡、统一的美,即“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文化大力推崇的美学规范,是指符合适中原则的和谐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庸之道进入审美意识转化而成的,二者在意义之上是有联系的而且有相通之处。
实际上中庸兼有中和之意。
中庸之道的根本含义就是对立方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发展,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保持整体上的融洽和谐。
关汉卿戏剧的悲剧性与喜剧性
关汉卿的杂剧就其性质言,既有悲剧,也有喜剧。
许多人总认为我国无真正的悲剧,其实不然.远在元杂剧产生之前已有悲剧雏形,如《湘妃怨》、《明君别》,至宋南戏已有悲剧《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
元代已是古典悲剧的黄金时期。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说:“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
"而王国维更高度赞赏元代悲剧:“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在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
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在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主人公的意志,则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宋元戏曲考》)作为元杂剧奠基者的关汉卿无疑是元代悲剧的开山者,《窦娥冤》、《西蜀梦》是他的代表作。
关氏悲剧具有鲜明的特征。
其一,擅长构建悲剧性冲突。
《窦娥冤》是突出的范例.恩格斯关于悲剧性冲突曾有一句名言:“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窦娥冤》虽然未能自觉揭示出元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民斗争的历史规律,但是窦娥遭遇的偶然性反映出了那个社会的许多本质方面,关汉卿匠心独运展示的戏剧冲突是极富社会意义的.关汉卿构造悲剧性冲突的艺术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窦娥的“不幸”,采用多重冲突手法揭示悲剧冲突内涵的广泛性。
《窦娥冤》里,与窦娥发生矛盾冲突的有蔡婆、张驴儿、官吏。
三重矛盾,内容不同而重重深入。
窦娥与蔡婆的矛盾冲突似乎侧重于窦娥不幸的个人生活遇上了做债主而又那么软弱的婆婆;与张驴儿的矛盾冲突着意在窦娥生存的具体环境的不幸上——偏碰上这个无赖逼婚和凶杀;与太守桃杌的矛盾冲突意在表现窦娥身处司法条件的恶劣——“民之父母”的太守竟是贪赃枉法的昏官。
然而,蔡婆能用钱迫使窦娥成为童养媳,张驴儿胡作非为而无人阻止,桃杌昏聩竟官运亨通,其真正原因便是元代社会恶势力猖獗以及吏治腐败。
论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
2012.No192摘 要 纵观戏曲几百年,其剧作大多以团圆来收尾,要么死而复生如《牡丹亭》;要么大小登科如《琵琶记》。
这似乎是中国戏曲一个颠扑不破的模式或者说是套路。
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性。
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戏曲当中我们就可以这么说,而是因为这一结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文化,还是由戏曲的本体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 戏曲 大团圆 审美朱光潜说“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印象很少是阴郁。
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过五百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的”[1]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古典戏曲被批判不存在悲剧的一个重要证据。
而被王国维褒奖为可立于世界大悲剧中而无愧色的《赵氏孤儿》也是以圆满收尾的。
程勃在降服屠岸贾后将其交由主公处置,魏绛代主公言之“则为屠岸贾损害忠良,百般的挠乱朝纲;将赵盾满门良贱,都一朝无罪遭殃。
那其间颇多仗义,岂真谓天道微茫。
幸孤儿能偿积怨,把奸臣身首分张。
可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
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
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
普国内从今更始,同瞻仰主德无疆。
”[2]如此这般平定了十六年来的恩恩怨怨。
而另外一部《窦娥冤》也以窦天章的出现来使蒙冤者平反。
纵观戏曲几百年,其剧作大多以团圆来收尾,要么死而复生如《牡丹亭》;要么大小登科如《琵琶记》。
这似乎是中国戏曲一个颠扑不破的模式或者说是套路。
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性。
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戏曲当中我们就可以这么说,而是因为这一结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文化,还是由戏曲的本体性所决定的。
首先,从审美这个层面而言,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的普遍审美取向。
悲剧产生的最根本的审美作用是使观者产生悲剧快感。
“当我们看完一出优秀悲剧的成功演出,比如看了《窦娥冤》或者《奥瑟罗》的演出(或者很投入地读完悲剧剧作),他们在我们情感上引起的反应,就是悲剧美感或曰悲剧快感”[3],观众不仅要对悲剧主人公产生怜悯、同情和恐惧等情绪,更重要的是观众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
人生本无尽团圆——论关汉卿杂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
娥只是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确实是冤枉的,却无法为 自己正名 ,
且 谋 财 害命 的张 驴儿 还 逍遥 法外 , 赃 枉 法 的桃 杌太 守 也依 旧 贪 加 官 晋 级 。由皇帝 任 命 “ 廉访 使 ” 的父 亲 , 在平 反 冤 案 中却要 求
【 键 词 】关 汉 卿 ; 杂 剧 ; 圆 结 局 ; 剧 性 关 元 团 悲
元代杂剧多是以团圆结局收场 , 王国维 曾在《 红楼梦评论》
中概括 古典 戏 曲和 小说 的结 构 模式 时 言:吾 国人 之 精神 . 间 “ 世 的也 , 天 的也 , 乐 故代 表 其 精 神之 戏 、 说 , 往 而 不 着此 乐 天 小 无
窦天章来为己平冤昭雪。窦娥被冤却要成为鬼魂才能申冤 , 现
实生 活 中人 死不 能 复生 , 窦 娥鬼 魂 最后 争得 的胜 利是 虚 幻 的 故 胜 利 , 深 了作 品 的悲剧 意 味 。 然 三 桩誓 愿都 一 一实 现 , 加 虽 但窦
况下, 本应跻身天子朝堂 的文人 自是郁愤难终 , 转而将现实生 活中的坎坷 、 窘迫及 由此衍生的不平灌输人杂剧中 , 借助作 品 描绘的人生境界抒发心中抑郁之气 ,在精神世界里寻求平衡。
就创作者的角度而言元初的数十年废除科举读书人失去了跻身仕途的机会沦落到与娼妓乞丐为伍的境地这种情况下本应跻身天子朝堂的文人自是郁愤难终转而将现实生活中的坎坷窘迫及由此衍生的不平灌输入杂剧中借助作品描绘的人生境界抒发心中抑郁之气在精神世界里寻求平衡
室 曼
人 生 本 无 尽
从_大团圆_看关汉卿的哲学思想
从 “大团圆” 看关汉卿的哲学思想
◎毛 钦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16)
摘 要 关汉卿深受儒家影响。他本着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大团圆” 在 作品里表达政治见解和社会理想。他采取了呼唤 儒家传统道德规范的复归和宣扬抗争的治世方法, 这不同于儒家中庸方法论,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大团圆 关汉卿 哲学思想
层。 元代有许多作家创作 “大团圆” 他们在作品中流连风月, 儿计挫杨衙内, , 捍卫了与白世中的婚姻; 平民老三被包拯所
2009 年第
7期
安徽文学
357
文 化 万 象
秉中。 李世民不被离间, 重用尉迟恭。另外一些掌权人, 如李 克用等能知错悔过。 在元代, 写才子佳人和上层掌权者的团圆的杂剧并不少 见, 但像关汉卿一样写寡妇, 妓女, 婢女等社会平民, 并执著于 让平民都得到幸福的作品就很少见了。在这些大团圆里, 关 他俨然描绘了一幅政治清明的蓝图: 君主贤明, 知错能改; 官 吏清廉, 为民主持正义; 人民安乐幸福。这不同于老子 “小国 寡民” 的封闭式社会, 但大体没有离开儒家的通过施仁政而实 现的稳定的理想社会。 治世方法之一: 呼唤儒家伦理道德的复归 治世的方法理论属于方法论。 中国古代各家都有治世意 识, 其中儒家的治世方法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儒家以仁政 为核心, 衍生出一套道德规范以约束民众, 即忠、 节、 孝、 义。 关汉卿他所安排的大团圆, 正是这些道德规范的大团圆。这 是他个人的治世方法之一。 窦娥的遭遇, 虽然带有命运无常的因素, 但如果她不执着 借窦娥的悲剧所表现的, 就是传统道德与非道德现实的激烈 冲突” 。张驴儿逼迫, 她坚持守节。官府酷刑, 她没有屈打成 招。 可为了婆婆免遭毒打, 她马上招认, 以至被处死。 作者通 过窦娥魂的胜利, 间接肯定了她身上的传统美德。在其他作 品里, 关汉卿也总是力图重振社会风气和道德。忠心的存孝 虽然被车裂了, 小人李存信和康君立也得到了惩罚。孝顺的 存珂最终与生母团聚, 并惩罚了虐待母亲的人。 “关汉卿对朴素而公正的社会道德规范总是肯定的。 他 ” 肯定和赞扬传统道德, 试图劝善社会, 引导人们走上正途, 以 至他的许多作品把道德绝对化、 教条化。裴度的仅因道德高 尚、 归还玉带而改变整个命运, 陈母则完全是封建道德的喉 舌。在元代写大团圆剧的作家中, 还没有谁像关汉卿这样关 注伦理道德。 《朱砂担》 是以鬼魂复仇的浪漫主义手法实现大 团圆, 但表现的只是人物命运的波折, 王文用丝毫不具备窦娥 身上浓厚的道德色彩。 《荐福碑》 里张镐虽与裴度一样大起大 落, 但完全是由于命运的捉弄。 相比之下, 关汉卿的大团圆是 儒家理想的大团圆, 是忠、 节、 孝、 义的胜利。 新的平民阶层出现, 经济条件开始制约和支配人际关系, 这使 得“伦理废弃,道德沦丧在社会现实中已触目皆是,屡见不 鲜。对于关汉卿而言 ” “既然经国安邦与自己无与, 那么通过动 人的故事感化芸芸众生, 则成了他在实践自己的人生使命时 自觉的不懈的追求。反映在他的杂剧创作中, 突出表现为对 忠孝节义等儒家伦理观念宣扬的异常热衷” 。面对道德水平 的下降, 他在创作中肯定儒家的道德规范, 力图实现社会太 平, 以至于部分作品说教意味浓厚, 也是能够理解的。 治世方法之二: 宣扬抗争 关汉卿在热切渴望儒家传统道德复归时也清醒的意识 到, 在特权横行的时代, 人们谨守着忠、 节、 孝、 义是不够的。 因此, 他让那些善良、 地位低下的人起来抗争, 争取自己的权 益和幸福。他作品的大团圆, 很多是通过人物抗争实现的。
关汉卿: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关汉卿: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文丨《那些年》小小那在中国,窦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不论男女老少,好像谁受点委屈,都能搬出“窦娥”来比比惨。
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窦娥”之所以能“惨”得这么深入人心,是因为她背后有个憋着一肚子故事的老编剧——关汉卿。
关汉卿,《窦娥冤》的作者,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被王国维盛赞为“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可是,如此一位响当当的人物,生平资料竟少得可怜,就连本名、籍贯、生卒时间等基本信息我们都无法确知,更难奢望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
好在,他有大量文学作品可供研读。
透过他笔下的文字,我们能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关汉卿呢?为弱者发声的良心编剧关汉卿的作品中,刻画了许多弱势群体形象,比如《窦娥冤》中的寡妇窦娥、《救风尘》中的妓女宋引章、《金线池》中的儒生韩辅尤其是他对于那个时代儒生群体的关注,为整个中国文学史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元朝不到百年的历史中,数任统治者都曾重武轻文、歧视儒生。
而金朝灭亡后,北方中原地区七十多年未开科举,更是打碎了读书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梦想。
文人地位一落千丈,当时甚至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
即便后期恢复了科举,社会上也充斥着诸多不公,所以能成功入仕者是极少数,更多的文人为了生计,只能靠卖文测字算卦等为生。
当时社会流行杂剧,文人们便组成“书会”一起搞创作。
关汉卿虽然是医户出身,但也因为热衷文艺而加入其中。
由于长期与底层文人打交道,关汉卿对他们的处境和命运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于是他的笔下遍布处境落魄的读书人形象——比如《窦娥冤》中,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便是一个“幼习儒业,饱有文章”的读书人。
他生活窘迫,靠借高利贷维持生计,甚至要靠卖女儿来换取进京赶考的路费。
他是窦娥人生悲剧的开启者,当然也是窦娥沉冤昭雪的推动者。
还有《救风尘》中那个被妓女宋引章嫌弃的穷秀才安秀实,《金线池》中那个被骂作“一千年不长进的”文人韩在关汉卿之前,很少有人去关注和描摹这一群体的命运。
论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
2012.No192摘 要 纵观戏曲几百年,其剧作大多以团圆来收尾,要么死而复生如《牡丹亭》;要么大小登科如《琵琶记》。
这似乎是中国戏曲一个颠扑不破的模式或者说是套路。
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性。
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戏曲当中我们就可以这么说,而是因为这一结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文化,还是由戏曲的本体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 戏曲 大团圆 审美朱光潜说“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印象很少是阴郁。
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过五百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的”[1]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古典戏曲被批判不存在悲剧的一个重要证据。
而被王国维褒奖为可立于世界大悲剧中而无愧色的《赵氏孤儿》也是以圆满收尾的。
程勃在降服屠岸贾后将其交由主公处置,魏绛代主公言之“则为屠岸贾损害忠良,百般的挠乱朝纲;将赵盾满门良贱,都一朝无罪遭殃。
那其间颇多仗义,岂真谓天道微茫。
幸孤儿能偿积怨,把奸臣身首分张。
可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
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
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
普国内从今更始,同瞻仰主德无疆。
”[2]如此这般平定了十六年来的恩恩怨怨。
而另外一部《窦娥冤》也以窦天章的出现来使蒙冤者平反。
纵观戏曲几百年,其剧作大多以团圆来收尾,要么死而复生如《牡丹亭》;要么大小登科如《琵琶记》。
这似乎是中国戏曲一个颠扑不破的模式或者说是套路。
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性。
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戏曲当中我们就可以这么说,而是因为这一结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文化,还是由戏曲的本体性所决定的。
首先,从审美这个层面而言,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的普遍审美取向。
悲剧产生的最根本的审美作用是使观者产生悲剧快感。
“当我们看完一出优秀悲剧的成功演出,比如看了《窦娥冤》或者《奥瑟罗》的演出(或者很投入地读完悲剧剧作),他们在我们情感上引起的反应,就是悲剧美感或曰悲剧快感”[3],观众不仅要对悲剧主人公产生怜悯、同情和恐惧等情绪,更重要的是观众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
“大团圆”与“一悲到底”中西悲剧范式比较研究——以《窦娥冤》
“大团圆”与“一悲到底”中西悲剧范式比较研究——以《窦娥冤》与《哈姆雷特》为例作者:孔莉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10期孔莉元代杂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作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关汉卿晚年的代表作。
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
这两部看似毫不相干的中西悲剧作品却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相似的主题即借助于鬼魂伸冤。
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表明,人在命运面前是渺小的、脆弱的,当中西方人们无法改变自己悲惨、不公命运时就把希望寄托于上帝、鬼魂。
《窦娥冤》中的窦娥含冤受屈,满腔冤屈无处申诉,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老天、鬼魂,被斩前发下“血溅三尺,六月降雪,三年大旱”三个临终誓愿,窦娥冤死感天地,泣鬼神,三个临终誓愿一一应验。
窦娥的冤魂托梦给金榜题名为官的父亲,父亲为女儿的冤情昭雪,杀了张驴儿。
《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在德国接受教育,因父王突然去世,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奔丧。
而刚刚过了不久,其叔父克劳狄斯就登上王位,不久又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他陷入悲愤忧郁之中。
新国王叔父声称老国王是在花园里散步时被蛇咬死的,而老国王父亲的灵魂显灵,向他揭露新国王毒死自己并且篡夺自己王位的真相,并嘱咐他为父亲报仇。
最后哈姆雷特用剑刺死了自己的叔父为父亲报了仇。
两个作品中主人公窦娥和哈姆雷特虽然国度不同(窦娥生长在中国,哈姆雷特生长在英国)、时代不同(窦娥生活在中国的元代,大致是13世纪,距今700多年;哈姆雷特生活在17世纪,距今400多年)、社会制度不同(窦娥生活在封建制度下;哈姆雷特生活在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性别身份不同(窦娥是中国普通妇女;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但是他们在既定命运面前是渺小的、无助的,只能通过鬼魂伸冤来反抗自己的悲剧命运。
通过鬼魂伸冤是这两部悲剧作品的相似处,但是通过对《窦娥冤》与《哈姆雷特》的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以《窦娥冤》为典范的中国传统悲剧与以《哈姆雷特》为典范的西方悲剧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
第4课《窦娥冤(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必修下册)
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3)角色 在角色分工上,杂剧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
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 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窦娥冤》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四折一楔子。
楔子(序幕):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开端):父子威逼,窦娥拒婚 第二折(发展):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高潮):窦娥怨恨,死前发誓
第四折(结局):窦父巡查,冤情昭雪
【第三折结构】
窦娥冤
赴法场 见蔡婆 遭典刑
叫屈 指天斥地 遗言 负屈含冤 血溅白练 发愿 感天动地 六月飞雪
10、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文学作品中有哪些也用到了类似的手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 《孔雀东南飞》 《促织》
11.“大团圆”式结局的民族审美心理与悲剧审美心理。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 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 活着。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 《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 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 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 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 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 “ 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 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浅析元杂剧《拜月亭》与南戏《拜月亭记》的异同
44浅析元杂剧《拜月亭》与南戏《拜月亭记》的异同张丽 李益 西藏大学文学院摘要:元杂剧和南戏作为我国戏曲史上的一对兄弟剧种,分别于我国北方和南方先后崛起。
文章选取了北杂剧关汉卿的《拜月亭》和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记》进行异同比较分析,从思想内容、艺术创作及两者异同原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元杂剧;南戏;《拜月亭》;《拜月亭记》一、南北《拜月亭》的思想内容(一)南北《拜月亭》的故事渊源关汉卿杂剧《拜月亭》以金宣宗南迁为背景,瑞兰与母亲失散,世隆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两人在共同逃难时产生感情并私下结为夫妇,瑞兰的母亲认瑞莲为干女儿,瑞兰父亲强烈反对瑞兰与世隆的爱情,几经波折,世隆与瑞兰终于夫妻团圆,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世隆和王瑞兰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一种“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的美好愿景。
南戏《拜月亭记》交织着爱情与伦理,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悖谬情理,赞美了瑞兰忠于爱情、王夫人与瑞莲、瑞兰和瑞莲、世隆和陀满兴福之间深厚的情谊。
其人物设置与关剧大体一致,南戏《拜月亭记》是关剧的继承和发展。
(二)南戏《拜月亭记》对杂剧《拜月亭》的继承和发展南戏《拜月亭记》对关剧的继承和发展从故事情节、人物设置及故事结局三方面来分析。
故事情节。
南戏《拜月亭记》的情节相比关剧更加完整,富有曲折性,展现的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更加广阔,同时也在关剧的情节基础上有所发展。
如陀满海牙的加入,使南戏《拜月亭记》有了完整的来龙去脉,为与世隆结为兄弟埋下了伏笔,也为他落草为寇后还能保持善心的举动提供了理由,到最后他参加科举考试中得武状元,情节一步步展开,使得戏文顺理成章。
又如南戏《拜月亭记》第十七出“旷野奇逢”刻画了世隆和瑞兰颇具戏剧性的相识,世隆与瑞兰问答描写细腻传神,刻画了瑞兰矜持、聪明、害羞和无奈的大家闺秀的形象。
人物设置。
南戏《拜月亭记》相比关剧新增了很多人物,如陀满海牙与店家老夫妇等一系列人物,这使南戏《拜月亭记》比关剧故事更完整,人物性格刻画更丰满。
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
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中国古代文学似乎都有一个“大团圆情结”,即使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也丝毫不影响作者安排上一个团圆式的结局,要么历尽艰辛终成眷属,要么冤情得以昭雪、坏人恶有恶报,几乎形成了“中国式悲剧”的特色。
在元杂剧中,大团圆的结尾是个普遍的特点,关汉卿的杂剧也不例外。
其杂剧不管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几乎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我总结了一下关汉卿杂剧的团圆结局,主要有两种类型:皆大欢喜式和报仇伸冤式。
一,皆大欢喜式结局。
皆大欢喜式结局的故事,一般都经历饿了坎坷的斗争过程,其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是社会的下层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弱者。
在美好的情节开始之后,往往会有强势的反面势力出来破坏,弱者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实力对比差距,却又不甘心就范,因此就引发了一场不均衡的抗争。
按照正常逻辑来看,抗争的结果显然是会以弱者的失败告终的,但是在戏剧家巧妙地构思和安排下,尤其是在关汉卿的杂剧中,这种本身带有悲壮性质的抗争却又往往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使观众感受不到多少阴暗的情绪,反而在心里坚定的期待着光明美好的结局。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最后大家都会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虽然这中团圆的结尾看起来并非那样的天衣无缝,一般都是弱者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或者出现了事实上完全不可信的巧合,对矛盾进行了调和。
尽管不完美,但毕竟是一个让大家感到愉悦的结局,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期待团圆心理,也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下铸就了戏剧的独特魅力。
这种皆大欢喜带有调和性质的结局在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救风尘》最终是在清官李公弼的公正判决下使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宋引章脱离了苦海,赵盼儿摆脱了周舍的纠缠,安秀实娶得美人归,恶人周舍受到了惩治。
《望江亭》最终通过清官李秉忠在明察暗访收集到杨衙内的罪行证据后,惩治了恶人,白士中、谭记儿夫妻团圆而结局。
《鲁斋郎》也是包公施巧计把鲁斋郎改为了“鱼齐即”后智斩了鲁斋郎,才使张李两家得以团圆。
此外《拜月亭》和《绯衣梦》也是这样。
团圆结局看悲伤_再读关汉卿悲剧
2007 .08
67
关汉卿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 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长期处于社 会黑暗带来的压抑之中, 他不仅愤世嫉 俗, 更充满了战斗精神。如人所说, 他往 往将一腔悲悯的情怀, 倾洒在被压迫、受 污辱的女性身上。其塑造的窦娥、赵盼 儿、杜蕊娘、王瑞兰、谭记儿、燕燕等大 批性格鲜明的微贱女流, 虽命运悲凉, 却 正直、善良、聪慧, 颇具反抗精神, 让人 怜惜不已又难以忘怀。他的许多悲剧都酣 畅淋漓地揭示了元代社会惊心动魄的人间 惨象。
A V A S T V IE W O N P U B L IS H IN G
出版广角
自来喜欢关汉卿笔下悲剧情节的洋洋 洒洒。不久前, 读到 《汇校详注关 汉卿集》 ( 全三册, 中华书局版) 。该集 收录了关汉卿现存的全部作品, 杂剧21种 ( 含 残 剧3) , 散 曲 小 令57首 , 套 数14套 ( 含残套2) 。集子为汇校详注, 取年代最 早的本子作底本, 以稍晚时期各本作校 本, 包罗清代以降有代表性的诸家注本、 校本入校, 择善而从, 《窦娥冤》、 《蝴 蝶梦》、 《救风尘》、 《望江亭》、 《单刀 会》、 《西蜀梦》 等不同类别的代表作品 均被收录其中, 详细而周到。
中国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
论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贾振华【摘要】: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它的一般意义式指戏曲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一家人经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如愿欢聚全都得到封赠。
推而广之,此故事中的善与恶两种势力经过反复斗争,最后善人得福恶人受罚的结局也应归入大团圆的范畴。
也就是说大团圆千千万万,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戏曲描写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光彩的尾巴、完美的结局。
“大团圆”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历史哲学角度看,中国传统的循环人生观是“大团圆”产生的心理基础。
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生长发展起来的重负哦古代戏曲与农耕文化传统中的安土、乐天、安居、乐业的观念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靠天吃饭的农业自然经济,由于面对的主要是寒来暑往周而复始的自然,故易养成周而复始物极必反的循环发展理念。
善恶有报的大团圆结局和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的悲惨结局,只是表达是非之心,爱憎之情的两种不同形式而不是是非爱憎本身。
大团圆式为满足崇尚圆满的社会心理需求而创造的理想境界,它不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逼真再现。
把历史上不团圆改得团圆,并不表明人民以为世上本来如此,而只能说明他们希望如此。
【关键词】:悲剧;大团圆;矛盾冲突;圆美意识.【正文】:纵观中国古代戏曲,大多是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的结局。
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称“凤尾式结局”并把结局归纳为七类,即梦圆式、仙化式、复仇式、再生式、冥判式、敕赐式、调和式。
但熟悉中国古典戏曲的人不难发现,这七支“凤尾”是概括不了五花八门的“大团圆”的。
所谓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它的一般意义式指戏曲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一家人经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如愿欢聚全都得到封赠。
推而广之,此故事中的善与恶两种势力经过反复斗争,最后善人得福恶人受罚的结局也应归入大团圆的范畴。
也就是说大团圆千千万万,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戏曲描写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光彩的尾巴、完美的结局。
“我国叙事文学多以大团圆结尾,明代以后的戏曲,大团圆几乎成为定规。
“亢旱三年”的毒誓是否有损窦娥的善良人设?
“亢旱三年”的毒誓是否有损窦娥的善良人设?3岁丧母,7岁离父,19岁守寡,20岁冤死。
在元杂剧《窦娥冤》这部作品中,关汉卿以本色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感天动地的悲剧人物形象——窦娥。
窦娥的故事令人怜悯,窦娥的悲剧触动心灵。
自古婆媳难相处,但19岁守寡的窦娥却与婆婆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而为了让婆婆免于受刑,她甘愿屈从认罪;为了让婆婆免于伤心,她请求绕道赴刑;为了让婆婆免于无依,她甚至在死后还要托梦嘱咐爹爹恤养婆婆。
可见,窦娥是一个特别孝顺、特别善良的女子。
善良的窦娥,为了申诉冤屈,在临刑前却发下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等三大誓愿。
其中,“亢旱三年”的誓愿导致楚州三年不雨,颗粒无收,牵连众人受苦,未免太过狠毒,是否有损窦娥的善良人设呢?显然,“亢旱三年”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文学作品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浪漫主义写法。
不过,关汉卿笔下的“亢旱三年”与“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大团圆结局虽然从手法上来讲如出一辙,但从思想的角度而言却更胜一筹。
剧中,放高利贷的蔡婆婆引狼入室,张驴儿父子强谋寡妇,“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的赛卢医售卖毒药,“告状来的要金银”的太守桃杌贪赃枉法……《窦娥冤》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普遍黑暗,寄托着作者强烈的反抗精神。
正是在至暗的社会背景下,窦娥“没来由”遭受极刑,内心愤怒到了极点,故而斥责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甚至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其誓愿悖理,其行为过激,但其人物形象却更具立体感、真实感,也更加突出了窦娥的冤屈之深、怨气之大和抗争之烈。
而同样置身这样的社会,众人却对窦娥之冤漠不关心,进而牵连受苦是否真的无辜呢?正如赵高指鹿为马,群臣点头称是,这种“平庸之恶”也是一种恶;正如同胞被砍头示众,看客无动于衷,这种“集体沉默”也是一种罪。
所以古人说,“乡愿亦无杀人之罪,而仲尼恶之,何也?以其乱德也。
”如果众人放弃积极思考和善恶之辨,就无异于放纵恶人作恶,最终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助纣为虐的帮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中国古代文学似乎都有一个“大团圆情结”,即使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也丝毫不影响作者安排上一个团圆式的结局,要么历尽艰辛终成眷属,要么冤情得以昭雪、坏人恶有恶报,几乎形成了“中国式悲剧”的特色。
在元杂剧中,大团圆的结尾是个普遍的特点,关汉卿的杂剧也不例外。
其杂剧不管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几乎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我总结了一下关汉卿杂剧的团圆结局,主要有两种类型:皆大欢喜式和报仇伸冤式。
一,皆大欢喜式结局。
皆大欢喜式结局的故事,一般都经历饿了坎坷的斗争过程,其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是社会的下层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弱者。
在美好的情节开始之后,往往会有强势的反面势力出来破坏,弱者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实力对比差距,却又不甘心就范,因此就引发了一场不均衡的抗争。
按照正常逻辑来看,抗争的结果显然是会以弱者的失败告终的,但是在戏剧家巧妙地构思和安排下,尤其是在关汉卿的杂剧中,这种本身带有悲壮性质的抗争却又往往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使观众感受不到多少阴暗的情绪,反而在心里坚定的期待着光明美好的结局。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最后大家都会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虽然这中团圆的结尾看起来并非那样的天衣无缝,一般都是弱者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或者出现了事实上完全不可信的巧合,对矛盾进行了调和。
尽管不完美,但毕竟是一个让大家感到愉悦的结局,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期待团圆心理,也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下铸就了戏剧的独特魅力。
这种皆大欢喜带有调和性质的结局在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救风尘》最终是在清官李公弼的公正判决下使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宋引章脱离了苦海,赵盼儿摆脱了周舍的纠缠,安秀实娶得美人归,恶人周舍受到了惩治。
《望江亭》最终通过清官李秉忠在明察暗访收集到杨衙内的罪行证据后,惩治了恶人,白士中、谭记儿夫妻团圆而结局。
《鲁斋郎》也是包公施巧计把鲁斋郎改为了“鱼齐即”后智斩了鲁斋郎,才使张李两家得以团圆。
此外《拜月亭》和《绯衣梦》也是这样。
二,报仇伸冤式结局。
关汉卿杂剧作品中有不少悲剧,但是这些作品的悲剧性质不那么纯粹,往往会带上一个团圆式的尾巴,让观众在感受过了痛彻心扉的“悲”的气氛后,在心灵上得以补偿,以一个较理想的结尾,给观众一个答复,使其精神上享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同时也实现了作者惩恶扬善的劝谕作用。
关汉卿报仇伸冤式结局的杂剧作品,一般都是以受害者得以平反、作恶者得到惩罚而结尾。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具代表性的悲剧作品,剧中窦娥的遭遇真是悲惨之极,但是如果仅仅让她的几桩誓愿得以实现,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要求,因为恶人还逍遥法外。
于是,窦娥的父亲窦引章出现了,恶人们纷纷落马:太守桃杌“杖一百,永不叙用”,赛卢医“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张驴儿“合拟凌迟,押赴市曹中钉木驴,刮一百二十刀处死”。
这种团圆式结局的运用,让老百姓复仇的愿望得以实现。
《哭存孝》中,李存孝遭陷害而冤死,让观众不禁为之惋惜愤慨;而最后李克用为其平反昭雪,坏人李存信、康立君被车裂,同样是为好人伸冤、让恶人罪有应得的团圆式结局。
一、团圆之趣的表现以及前人对其的评价团圆之趣,就笔者所知,最早是由晚明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提出的,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全本收场,名为…大收煞‟。
此折大难,在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
如一部之内,要紧脚色共有五人,其先东西南北各自分开,到此必须会合。
”“大团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一种传统的结局定式,反映在戏剧作品中,则表现为主人公大团圆结局,善胜恶、好胜坏、美胜丑,男的中状元、荣登榜首、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女的则诰封命妇、夫妻团聚,而坏人必遭彻底恶报,明正典刑、玉帝严办、冥王用刑,不一而足。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除《桃花扇》之外,其余几乎全都是大团圆结局,或者至少也有大团圆的因素,如《窦娥冤》的沉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坏人伏法、《琵琶记》的满门封赏、《娇红记》的鸳鸯翔云、《雷峰塔》的雷峰佛圆、《长生殿》的仙宫重会、《祝英台》的双蝶飞舞等等,即便是上面提到的《桃花扇》,仍然出现了为其翻案“补恨”的《南桃花扇》,在该剧中,男女主人公也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上面提到的还仅仅是一些著名的悲剧作品,讲究团圆之趣已成为我国极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与中国古典戏剧的一般程式。
从李渔的语气可以看出,他对“团圆之趣”基本上是持肯定、赞赏态度的,这从他将之称为“趣”就可看出。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第三章中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
”对于中国戏剧作品团圆之趣也是部分认同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团圆之趣”一致叫好,曹雪芹对雷同的大团圆结局便持批评、否定态度,他的《红楼梦》就另辟蹊径,其悲剧结局打破了传统的审美习惯,由此衍生的戏剧作品,也往往以悲剧结局——然而由于后40回的散佚,我们今天只能靠推断得出《红楼梦》的结局是悲剧,而高续里,则明显是大团圆结局,贾宝玉虽然出家了,还是留下一个儿子,贾家终究没有彻底败落。
我们可以说高鹗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但“兰桂齐芳”这条暗示,却是曹雪芹自己给出的——笔者的一个朋友认为,“桂”指的当是薛蟠的儿子——但不管怎么样,“兰桂齐芳”都不是彻底的悲剧结局。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从他们的作品上来看……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要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需我们急躁。
”(鲁迅《论睁了眼看》)他对此现象大加鞭挞,比如他评价《红楼梦》的续书“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
”在《阿Q正传》中,鲁迅特意将阿Q的被砍头,戏称为“大团圆”。
而在现当代,虽然戏剧创作中依旧经常出现“大团圆”的结局,并且不乏佳作,比如《春草闯堂》等,但理论界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批判“大团圆”,并将《春草闯堂》等佳作的“团圆”解释为表面的大团圆与实质的悲剧。
一时间似乎“团圆”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二、团圆之趣产生的原因萨特认为,存在即合理。
普列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由它的心理所决定。
”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深深地根植下来,根植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土壤。
其之所以能有如此茂盛、长久的生命力,必然是有深刻原因、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和某种意义的,否则它就不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而长期流传,并发展成为中国戏剧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
如对坏人的惩罚,就是人民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的体现。
舞台上对坏人的鞭笞,就是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对受难者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
好人胜利,则是中国人善良天性、乐天的生活态度的自然流露和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由此可见,大团圆结局的深层心理基因,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民族心理特质之一,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也多团圆的节日,如新年、中秋、重阳,“遍插茱萸少一人”被认为是件很忧伤的事情。
而悲剧的结局,则往往受到观众的排斥与反感,陈仁鉴在《论戏曲剧目的推陈出新》一文中提到,他曾写过一个戏,结局是好人被杀,坏人得势。
观众看后大吵大闹,剧团只好请他修改为好人获得胜利。
而从戏文之首的《赵贞女蔡二郎》到《琵琶记》则是由最初的悲剧故事,逐渐演化成夫妻团聚、一门富贵的大团圆结局。
如果从市场角度上说,“团圆之趣”正是由于观众的选择的结果,戏剧之于中国老百姓,往往是一种休闲方式,中国老百姓忌讳分离、期冀团聚,因此悲剧的结局往往得不到观众的青睐,倒会遭来意想不到的打击,渐渐地,大团圆结局的戏占了主流,戏剧创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向大团圆上面靠,有时,最初的版本并不是大团圆,但经过几代剧作家、演员的改造,最终还是走上大团圆的结局。
而就深层次原因来说,却是因为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崇尚“圆”的,真正的悲剧结局,是与“中和之美”(《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的儒家美学理想背道相驰的,大团圆结局正好中了“中和”的规矩,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儒家的“中和之美”,是大团圆心理在美学理想上的体现,相信宿命论,是大团圆心理的基石。
“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罹其罚,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这样在中国古典悲剧结局处,多数请出皇帝和清官主持公道就是必然的。
所以有人认为大团圆的结局,是剧作家献给封建统治者的一首虔诚的赞美诗,是维护政治统治的一个有力的法宝。
但实际上,也是一道很好的挡箭牌,许多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揭露丑恶的优秀剧目,就是在这道挡箭牌的掩护下,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三、团圆之趣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客观地说,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可以让观众宣泄痛苦的情感,在皆大欢喜的结局中,使观众获得愉悦,忘记生活中的种种不快或者减轻痛苦,达到心理平衡。
如当坏人受到严厉的惩办,这就使人们出了一口恶气,以此缓解自己现实中被压迫或被欺侮的痛苦及以及失败的沮丧。
痛苦是一种否定性情感,痛苦长期积郁与不得排解,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这是医学家已经证明的,用大团圆结局宣泄痛苦的否定性情感,是解除痛苦,变否定性情感为肯定性情感的积极方法之一。
所以有人说,看戏可以起到看病的效果,有时比吃药还要有用。
而按照有些学者的观点,悲剧性与喜剧性实际上是相通的,“用情感的目光来看是悲剧,用理智的目光来看则是喜剧的”(南京大学吕效平语)。
以《春草闯堂》为例,最后男女主人公确实结合了,我们可以预想他们结婚后会是幸福的,但他们的结合首先就是一种牺牲,并不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实际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很大程度上只是顺水推舟,完成了救命的目的,更完成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制度的嘲讽,嘲讽的力道在最后大团圆的欢笑声中,达到了****。
单口相声《连升****》也是这样,主人公魏好古因祸得福,最后皇帝下旨,把他连升****,但联系到他的不学无术、自以为是,讽刺还不够辛辣与深刻吗?当然,大团圆结局也有很多消极的地方,比如千篇一律,缺乏实质的思想与内容。
中国古典戏剧与西方戏剧相比,似乎更注重情节的曲折动人,中国戏剧很擅长讲故事。
但这种曲折,往往具有程式性,比如最初公子落难、好人遭冤,这里面往往有一个反面角色从中作梗,后来,由于朝廷、清官、侠士等正义力量的帮助,最终从悲剧走向喜剧,实际上,所谓的悲剧、磨难,往往流于俗套,无病呻吟。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激起人们更强烈的对美的追求。
而正如前贤指出的,“大团圆心理”的严重后果是导致了人的精神上的麻木,间接地加剧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到了近代社会,各种主客观因素要求改变国民的劣根性,要求国人从麻木中清醒过来,对戏剧团圆之趣的打破,也就成为时代必然。
四、是打破团圆之趣,还是消灭团圆之趣《红楼梦》的续书很多,包括高鹗续的后四十回,绝大多数都是以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