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提纲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能够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1. 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 爬行动物的特征: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讲解:详细讲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让学生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4. 案例分析: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药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 视频:寻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点。
3. 教材:选用合适的生物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六、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栖息环境,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如观察两栖动物的皮肤呼吸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问题解答、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科普讲座:邀请生物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最新研究动态和保护现状。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九、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学习目标:一、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3、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要紧特点。
4、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蜥蜴与陆地生活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要紧特点。
一、自主学习:(一)两栖动物阅读讲义P25——26,完成以下问题:1、两栖动物:像青蛙一样,幼体生活在,有,用呼吸,成体生活在,也可生活在,用呼吸,兼用辅助呼吸的动物。
代表动物有。
2、青蛙的躯体结构特点:(1)感觉器官:眼睛后面有,可;(2)呼吸:头部前端有一对,是呼吸时的通道,结构简单,不发达。
袒露且能,密布,可进行,可呼吸;(3)四肢:前肢,可,后肢,趾间有,既能又能。
(4)生殖:。
3、大鲵又叫,现存的两栖动物,是国家级爱惜动物。
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现状。
4、两栖动物的要紧特点是: 。
(二)爬行动物阅读讲义P27——28,完成以下问题:1、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常见的有。
2、蜥蜴的生活环境:,缘故是:(1)躯体结构特点:头部后面有,因此头能够,便于,四肢,不能但能,皮肤,表面覆盖,能够。
(2)呼吸:靠呼吸。
(3)生殖:。
3、爬行动物的要紧特点:。
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合作探讨、交流展现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对标自查构建框架】请同窗们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自查,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一、某同窗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预备精心饲养,观看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
A.缺氧B.饥饿 C. 惊吓D.水质有问题二、在以下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选项是(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C.两栖动物心脏为他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样在陆地生活3、以下动物都属于两栖类的一组是()A、大壁虎、蛙、黄金蟒B、蛙、大鲵、蟒蛇C、蟾蜍、蝾螈、红瘰疣螈D、娃娃鱼、红瘰疣螈、大壁虎4、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这有利于(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材分析两栖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既保留了水栖祖先的许多特征,也具有陆栖脊椎动物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趋势.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形态结构比两栖动物高等,并为以后学习鸟类、哺乳动物的知识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这两部分知识都应作为本章的重点。
教学目标1.理解青蛙和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生理特点、生殖发育的特点;掌握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证。
2.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青蛙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树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并通过对保护青蛙意义的了解,继续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证。
2.难点: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两栖动物(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谜语:“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
"通过学生猜谜引出两栖动物的学习。
(二)新课:1.什么是两栖动物课件出示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充分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形态结构学生分组,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提出思考题。
分组观察讨论后,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①在学生观察时,提出以下几道思考题: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青蛙的体色一样吗?青蛙这样的体色对它的生活有何意义?青蛙与两栖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有哪些?为什么?用手摸一摸青蛙的皮肤,再轻轻握住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②学生在认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回答以上问题。
生活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草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体色是带灰棕色的。
青蛙的体色与环境色彩比较一致,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便更好地在水里和陆地上生活。
让学生从青蛙的体色、皮肤、头部的感觉器官及四肢等特点归纳适于两栖生活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理解青蛙适于两栖生活,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感悟学习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一、【自主学习】(一)、两栖动物【阅读教材P25—26页,通过阅读和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1. 常见类型:青蛙、、蝾螈等。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1)生活环境:青蛙的幼体是,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生活在、、边的陆地上或水中。
(2)形态:眼睛后面有,头部前段有一对,前肢,后肢,趾间有蹼。
(3)运动:依靠四肢使青蛙既能在生活,也能在活动。
(4)体表:皮肤且能分泌粘液,皮肤内部密布。
(5)呼吸:用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用呼吸,辅助呼吸。
(二)、爬行动物【阅读教材P27—28页页通过阅读和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类型:蜥蜴、、、、等。
2、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1)生活环境:生活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
(2)形态:头部后面有,四肢短小,不能跳跃,能迅速。
(3)体表: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角质的,既可以保护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
(4)呼吸:蜥蜴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需求。
(5)生殖:将受精卵产在上,受精卵较大,卵内较多并含有一定的,卵外还有坚韧的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的环境中发育成幼晰。
3、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
二、【合作探究】:1、写出图中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的名称:1 ;2 ;3 ;4 。
2、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三、【畅谈收获】四、【习题跟踪】:1、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减少游泳时的阻力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2、某同学捉到一只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A无法呼吸 B、饥饿 C、惊吓 D、水质有问题3、青蛙的四肢善于 ( )A爬行 B、游泳和跳跃 C、行走 D、逃脱敌害4、娃娃鱼(大鲵)是世界上 ( )A、最珍稀的两栖动物B、最大的两栖动物C、最原始的两栖动物D、最高级的两栖动物4、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细鳞,这有利于 ( )A适应水生生活 B、利用皮肤呼吸 C、适应陆地生活 D、自由活动5、蜥蜴呼吸的特点是 ( )A完全用肺呼吸 B、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6、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鳄鱼、海龟B、河蟹、河蚌、滩涂鱼C、大鲵、蟾蜍、蝾螈D、河马、水牛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区别;2. 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3. 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适应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介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教师向学生解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定义,并介绍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可以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来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 爬行动物特征:冷血动物、有鳞片、四肢扩展为脚爪、通过肺呼吸;- 两栖动物特征:冷血动物、有湿滑的皮肤、四肢适应水生和陆地。
(可以让学生尝试说出一些常见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例子)第三步:分析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适应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爬行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条件?- 两栖动物如何适应水生和陆地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第四步:观察和识别动物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者模型,让学生观察和识别动物是爬行动物还是两栖动物。
学生可以描述动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对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理解。
第五步: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爬行动物或两栖动物进行调查和研究。
每个小组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是什么?- 它们的适应策略是什么?比如身体形态、行为特征等。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每个小组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向全班展示。
学生可以使用海报、展板或口头演讲的形式来分享所学。
第七步:扩展阅读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活方式。
评估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听取学生的展示和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或简答题来测试学生对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理解程度。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并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入

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05 爬行动物导入实例分析
导入背景介绍
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的需求
01
为了增加园区内物种的多样性,提高游客的观赏体验,需要引
入新的爬行动物物种。
科学研究目的
02
为了对某种爬行动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将其引入到实验
室或研究基地中。
生态环境破坏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导致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非法捕猎和交易
部分地区存在非法捕猎、交易和食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现象, 严重威胁它们的生存。
气候变化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进而 影响它们的分布和生存。
未来改进方向和建议
01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提供更好的
生存环境。
02
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
加大对非法捕猎、交易和食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打击力度,加强相
关执法和监管工作。
03
推动公众参与和保护意识提升
鼓励公众参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
行动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全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
导入过程描述
选定主题
收集资料
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兴趣,确定以两栖动 物为主题进行导入。
通过查阅文献、观看视频等方式收集有关 两栖动物的资料,包括其生态习性、生理 特征、行为表现等。
设计导入活动
实施导入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设计一系列导入活动 ,如观察两栖动物标本、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两栖动物趣闻等。
在课堂上实施导入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明确概况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学习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两栖动物1、什么是两栖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都有哪些?
2、观察教材25页的图,找到青蛙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1、常见的爬行动物有哪些?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师点拨()。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五、随堂检测1、下列动物中是两栖动物的是()a、蟾蜍b、海龟c、鳄鱼d、企鹅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a、鰓;肺和皮肤b、肺;皮肤和肺c、鰓;皮肤d、鰓;气管3、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a、鰓b、后肢c、尾巴d、肺4、青蛙前肢和后肢的主要作用分别是()a、前肢游泳,后肢支撑身体b、前肢游泳,后肢跳跃c、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游泳d、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a、爬行b、吸收营养c、辅助呼吸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6、判断:(1)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
()7、知识拓展鱼的腮、青蛙的肺和
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导学案

5、两栖动物的特征主要是:①,;
②,,,。
6、蜥蜴生活在陆地上。它的头部后面是,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的,
一边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四肢短小,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又能。
7、蜥蜴靠呼吸,和可以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导学案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时间
9.16
主备教师
赵建党
学习目标
1、能够知道、了解一些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明确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学习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第一步,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步,两人小组解决问题;
8、常见的爬行类动物有、、、等动物
9、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①;②
③,。
反
思
与
纠
错
巩
固
达
标
1、青蛙是由发育来的。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构造都像,有,用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水里生活。蝌蚪发育成青蛙以
后,和都消失了,生出和。可以在陆地上生活。青蛙属于。
2、青蛙的眼睛后面有,可以;头部前端有一对,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青蛙的短小,可支持身体;发达,趾间
有,既能也能。
3、青蛙能适应陆地生活,与它能用呼吸密不可分,但青蛙的结构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可以辅助呼吸。
12、爬行类的常见动物有哪些?
13、爬行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4、爬行类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质
疑
解
惑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复习提纲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认知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图片,认知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图片,认知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图片,认知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25~29页,思考下列问题。
一、【两栖动物】课文P25~261.青蛙的发育:青蛙的幼体是____,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象___,有__,用__呼吸,生活在水中。
它发育成青蛙后,__和__消失,生出__和__,可以在___上生活,属于___动物。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1)体色:和周围环境的色彩相似,属于保护色。
(2)青蛙眼睛后面有____,可感知____;(3)头部前端有一对___,是_____气体的通道;(4)四肢:它的前肢____,可____身体;后肢____,趾间有__,既能___也能_____。
(5)呼吸:青蛙适应陆地生活与能用___呼吸密不可分。
青蛙的肺结构___,不发达。
它的皮肤___且能分泌____,____的皮肤里密布_____,也可进行______,以____肺呼吸。
(6)生殖:卵生,青蛙将卵产在__中,体外受精。
3._____、_____、_______与青蛙都是两栖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中,用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_____上,也可在____游泳,用___呼吸,_____可辅助呼吸。
4.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_____,保护稻田中的青蛙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_____。
由于_____及_________等原因,两栖动物正在减少。
二、【爬行动物】课文P27~291.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____动物。
2.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1)生活环境:蜥蜴一生都生活在____上。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目标:1. 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分类和适应环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2. 探索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适应环境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适应环境和生活习性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学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分类进行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大自然环境模型或图片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适应环境。
3.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这些动物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了解程度,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动物的分类和适应环境。
知识探究: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探究一种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
2. 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资料,了解所分配的动物的特征、分类和适应环境。
3. 学生小组合作撰写一份关于所探究动物的报告,包括特征、分类和适应环境等内容。
展示和分享: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探究的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
2. 学生互相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观察结果,比较不同动物之间的特征和适应环境。
巩固练习:1. 学生个体或小组完成一份练习题,检验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分类和适应环境的掌握。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生活习性、食物链等方面。
2.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的适应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报告和练习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学生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对他人观点的尊重。
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教学设计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学习目标: 1 、概括两栖动物的主要特色。
2、概括爬行动物的主要特色。
3、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要点:概括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色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难点:概括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自主学习対学群学展现学法认真阅读课本并联合生活知识,课前独立达成教师巡堂,指导学生进行实指导“自主学习”内容验知识【活动一】察看青蛙构造 2 人小组合作达成【活动一】小组代点 1 、蝌蚪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都与相像,有一组( 1 )认真察看青蛙的头部表报告一:尾,用进行呼吸,只好在中互相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议论结生活。
蝌蚪发育成青蛙后,和解决用?果,不两栖都消逝,生出和,在自懂的问动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
学中题提出的主2 、青蛙润湿的皮肤里密布着丰富的,碰到全班讨要特能够协助进行呼吸。
的问论解决征及3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动物因为幼体在题与人中生活,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类生上,也能够在中游泳,全部属于( 2 )青蛙的呼吸是如何活的动物。
该类群的动物成体用呼吸,的?关系能够协助呼吸。
4 、思虑议论:( 1 )察看青蛙成体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2 )不一样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同样吗?为何?( 3 )青蛙为何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3 )当你手握青蛙时有什么感觉?(4 )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异,想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4 )你能说出两栖动物的特色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吗?知识【活动二】察看爬行动物 2 人小组合作达成【活动二】小组代点1、陆龟拥有坚硬的龟甲,其作用是既能够一组(1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表报告二:,也能够防备体内蒸发。
互相对比,生活的环境有变化议论结爬行2、蜥蜴的受精卵产在上,卵内有丰富的营解决吗?果,不动物养,并含有必定的,卵外还有坚韧在自懂的问的主的保护,使卵能够在环境中发学中题提出要特育成幼蜥。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第一部分:☑教材导读1.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与两栖动物差别很大。
蜥蜴是十分常见的爬行动物。
2.蜥蜴一生都生活在陆地上。
在温暖的日子里,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蜥蜴。
蜥蜴的头部后边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着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4.青蛙将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而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
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因此,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5.爬行动物的龟、鳖、蛇、鳄等动物外形和蜥蜴差别较大,但是,它们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青蛙适于陆地或水中生活的特点?答: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头部呈三角形;②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辅助呼吸;③后肢趾间有蹼等。
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①有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②用肺呼吸;③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④有四肢,前肢短可支撑,后肢长适于跳跃,适于陆地生活。
2.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答:①皮肤干燥,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②蜥蜴的头部后边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③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着地面迅速爬行;④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⑤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讲义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讲义在神奇的动物世界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类群。
它们有着各自显著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让我们一同来深入了解。
两栖动物,顾名思义,就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栖息的动物。
青蛙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两栖动物之一。
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随着生长发育,蝌蚪逐渐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变成成体青蛙。
这时,青蛙就可以在陆地和水中自由穿梭。
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这有助于它们保持皮肤的湿润,辅助呼吸。
而且,青蛙的眼睛十分特别,它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极为敏感,这使得青蛙能够迅速捕捉到飞过的昆虫。
除了青蛙,蟾蜍也是常见的两栖动物。
蟾蜍的外观相对较为粗糙,皮肤上有许多疙瘩,这些疙瘩能分泌出有毒的物质,以此来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侵害。
两栖动物在生殖过程中,大多数需要在水中产卵,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这是因为它们的卵没有坚硬的外壳保护,需要水环境来保持湿润和提供养分。
再来说说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蛇、蜥蜴、乌龟和鳄鱼等都是爬行动物的代表。
蛇是一种令人既敬畏又好奇的爬行动物。
它们没有四肢,依靠身体的扭动来移动。
蛇的身体覆盖着鳞片,这些鳞片不仅能保护它们的身体,还能减少在地面爬行时的摩擦力。
蛇的视力通常不太好,但它们具有敏锐的嗅觉和热感应能力,能够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和捕捉猎物。
蜥蜴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有些蜥蜴拥有变色的能力,这是它们适应环境、躲避天敌和求偶的重要手段。
蜥蜴的体表也有鳞片,而且它们的爪子比较锋利,能够在不同的地形上爬行。
乌龟是长寿的象征,它们背着坚硬的龟壳。
龟壳实际上是乌龟骨骼的一部分,为它们提供了极好的保护。
乌龟行动较为缓慢,但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鳄鱼则是体型较大的爬行动物,有着强大的咬合力。
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中潜伏,等待猎物靠近时,迅速出击。
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与两栖动物有很大的不同。
爬行动物的卵具有坚韧的外壳,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孵化,不再依赖水来繁殖后代。
教学设计5: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青蛙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2.通过对蜥蜴图片的观察,阐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与环境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青蛙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生殖发育过程,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2.通过对蜥蜴和龟的图片观察,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提升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2.理解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义,学会辩证的看待生物与环境.二.教学重点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三.教学难点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爬行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四.教学过程1.导课:播放青蛙和乌龟的图片,让同学回答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就此提出问题: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2.带着以上问题观察青蛙的结构特征,阅读课本25页-26页,并回答以下问题:(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了解青蛙身体特征以后阅读课本回答青蛙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1)体色:(2)体表:(3)感觉:(4)运动:(5)呼吸:4.提醒同学注意: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5.出题:青蛙只靠肺呼吸,请问对吗?6.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7.出示图片: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属不属于两栖动物?8.给同学介绍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9.观察蜥蜴的图片,阅读课本回答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10.重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11.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堂总结达标练习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二.爬行动物。
教学设计4: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5.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两栖动物的概念.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青蛙和乌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他们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是,它们却不是同一类的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为什么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却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呢?(板书课题)新课讲授(一)两栖动物1.引导学生设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2.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1)以青蛙为例说说它有哪些特征与两栖生活相适应?(2)两栖类有哪些主要特征?(3)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3.解疑合探把你在自探过程中有困惑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得出结论.4.教师点评要点: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灵活进行点拨.5.质疑再探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大家共同解决.(二)爬行动物1.引导学生设疑看到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2.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请同学们默读课本内容,结合自探问题独立思考,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书上做好标注,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1)以蜥蜴为例说说它有哪些特征与爬行生活相适应?(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3.解疑合探把你在自探过程中有困惑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得出结论.教师点评要点: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灵活进行点拨.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质疑再探: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蛇是爬行动物,那么怎样区分毒蛇和无毒蛇?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课后练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二.爬行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归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生物学中的两个重要分类,它们在进化和适应生态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节中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两栖动物的特点及其代表1. 两栖动物是指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上陆地活动的动物。
它们的体表通常光滑湿润,覆盖着黏液和腺体分泌物,以保持水分和湿度。
2. 两栖动物的呼吸方式多样,可以通过皮肤进行皮肤呼吸,也可以通过肺和口腔进行肺呼吸。
3. 两栖动物有强大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爬行、跳跃和游泳。
它们的四肢前后相对较短,在陆地上行走的方式更类似于爬行。
4. 两栖动物以昆虫、蠕虫、小型脊椎动物等为食,采用捕食和食腐两种方式获取食物。
5. 两栖动物的代表性物种有青蛙、蝾螈和蟾蜍等。
二、爬行动物的特点及其分类1. 爬行动物是指以四肢爬行方式移动的动物,它们的身体被角质鳞片覆盖,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环境伤害。
2. 爬行动物的呼吸方式主要是通过肺进行肺呼吸,有些少数类群还可以通过皮肤进行皮肤呼吸。
3. 爬行动物的四肢较长而坚固,一般为直立式的,可以更加有效地爬行和奔跑。
4. 爬行动物的食性多样,有些类群以植物为食,如陆龟;有些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动物为食,如蛇和蜥蜴。
5. 爬行动物根据习性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可以分为鳄形类、蜥蜴类、蛇形类和龟鳖类等几个类群。
三、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比较1.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能在陆地和水中生活,但两者在生理结构和适应能力上存在差异。
2. 两栖动物的皮肤光滑湿润,外界温度对它们的影响较大,需要保持皮肤湿度;而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鳞片覆盖,能够更好地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环境的刺激。
3. 两栖动物的四肢短小,适合爬行和跳跃,但在陆地上行动相对较慢;而爬行动物的四肢长且坚固,能够更快地奔跑和爬行。
4. 两栖动物的呼吸方式多样,可通过皮肤和肺进行呼吸;爬行动物主要通过肺进行呼吸。
5. 两栖动物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有捕食和食腐两种方式;爬行动物的食性更加广泛,有些以植物为食,有些以动物为食。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要点 :能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形态构造特色以及两类动物的主要特色。
2.知道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常有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过程
识点一 : 为何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
知识点二 :对照青蛙与蜥蜴的主要特色
请依据微课内容,议论对照青蛙与蜥蜴的主要特色
项目青蛙蜥蜴所属类群
皮肤
呼吸
生殖和发育
生活环境
知识点三 :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对比,哪一种更适应陆地生活 ?表此刻哪些方面 ?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达标检测
1、判断以下说法能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2)有的两栖动物平生生活在水中。
()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挣脱了对水环境的依靠。
()
2、请将以下与青蛙、蜥蜴相关的表达分别用线连起来。
体表覆盖鳞片
青蛙皮肤润湿,可协助呼吸
产的卵拥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平生生活在陆地上
3、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互换,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与两栖动物差别很大。 ,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 ,既可以保护身体又减少体内水分的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1.与两栖动物相比,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F.蜥蜴的头部后面有
现敌害;蜥蜴的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 蒸发。 G .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 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H.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 因。
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
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
七年级生物
第 1 页 (共 4 页)
八年级生物 第 2 页 (共 4 页)
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学生课堂导学提纲
编号:SWTG-八年级下册生物 1-5
使用时间:2016-9
编制 : 张晓
七年级生物
第 3 页 (共 4 页)
八年级生物 第 4 页 (共 4 页)
B.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 水。 C. 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青蛙的 布 ,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 D.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 E.
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 肺呼吸。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探究未知
根据以上所学,写出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导学流程】 基础感知
1.阅读 P25——P28 回答下列问I.爬行动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用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G.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 或甲,用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其他爬行动物:龟、 鳖、蛇、鳄。 2.结合课本文字以及图片,完成 P25“观察与思考”。 。 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
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学生课堂导学提纲
编号:SWTG-八年级下册生物 1-5
使用时间:2016-9
编制 : 张晓
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说出两栖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蛙和蛇等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特点。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