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弹簧和橡皮筋》 湘科版
4、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5、小结。
理解弹性:像弹簧、橡皮筋……等许多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6、既然这些物体具有弹性,那为什么有时橡皮筋会断,气球会爆呢?
(三)归纳小结,理解弹力
1、设疑:为什么这些有弹性的物体去掉力后,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呢?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弹性和弹力
1、谈话: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弹簧。这是拉簧,这是压簧。
2、玩之前,你们有什么要提醒身边小伙伴的?
3、学生分组玩弹簧,初步感受弹性、弹力。
4、汇报交流。你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弹簧有什么变化?手有什么感觉?
5、小结:我们对弹簧用力时,弹簧就变形了;松手后,弹簧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时,不是直接给学生灌输弹力的概念,让学生读、背教材上有关的定义,而是设计第三轮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验,再次拿出弹簧和橡皮筋,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重点关注弹簧和橡皮筋对手的感受。对实验中获得的感受加以分析、归纳和概括。从而体会、理解物体的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还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相整合,运用多媒体动画来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本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太成熟的地方。例如:在揭示弹力概念时没能准确把握时机进行引导,而且还有包办代替之嫌;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教学时因为自己不是专职科学老师不太自信,放不开,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生成等。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弹力与弹性。
课前准备:
弹簧、橡皮筋、气球、海绵、塑料尺、拉力器、玩具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目的1、通过探索,让学生认识弹力。
2、认识测力计,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及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认识什么是弹力。
2、正确使用弹簧秤。
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的弹簧、橡皮筋、橡皮泥、测力计、钩码、表格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出示实物:圆珠笔),请大家说说怎么使用这支圆珠笔,问:是圆珠笔中的哪一物体使笔芯能上下移动呢?(弹簧)2、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3、再想想,还有什么物体也具有弹簧这种特性呢?4、同学们可真善于观察,这节课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板书课题:2.弹簧和橡皮筋),好好研究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点击课题)二、认识弹力1、听说几位爱科学的孩子也来到了这里(出示课件:几位学生玩弹簧图)瞧!他们正在用哪些方法研究弹簧和橡皮筋的秘密呢?2、抽个别学生回答,师示范。
3、大家动脑猜猜看,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弹簧和橡皮筋,可能会有什么发现?4、如果把弹簧和橡皮筋换成橡皮泥,又会有什么发现?5、同学们,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想)那就请各小组组长拿出弹簧和橡皮筋及表格一,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看看它们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师提出注意事项•各组长分工好,一定要有记录员啰!•玩时请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松手时,应缓慢进行,以免误伤他人6、各小组活动,师巡视。
7、小组汇报。
当我们在压或拉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橡皮筋呢?橡皮泥呢?松开手后结果是否一致?你有什么发现?生回答我们的发现弹簧、橡皮筋: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橡皮泥: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8、除了这个发现,你们还有其它的发现吗?比如说手的感觉等9、根据生的回答,师出示挤压弹簧示意图,并让学生说出所受力的方向10、分析:比较在拉或挤压弹簧、橡皮筋与橡皮泥时出现的现象,从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出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湘教版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变化及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认识此为弹力2.能够正确的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够初步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制作简易的弹簧称。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乐于探索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2.认真的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与同学合作使用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科学知识:1.知道弹簧变形之后力图恢复到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就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的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2.知道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什么是弹力,会使用测力计,能制作简易测力计。
教学准备: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勾码、统计表、统计图、气球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T: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都见过弹簧和橡皮筋,那你见到的弹簧和橡皮筋都用在一些什么地方?在这些物品里面这些弹簧又起到了什么作用?S:圆珠笔、自行车、床垫、蹦床等等T:非常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子就举出这么多例子来,那这些弹簧的作用呢?S:坐下去的时候不会太硬、在泥泞的路上不会太颠簸等等T:这些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可伸缩性,增大缓冲呢过程:活动一、我们变形的弹簧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它们的变化怎么玩的?感受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你放手之后弹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给了弹簧一个压力→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此时弹簧想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就给我我们的手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明显的与开始我们向弹簧施加的力相反、并且大小相等)→导出弹力的概念弹力: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
另外可用橡皮筋、气球感受弹力,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产生弹力活动二、认识测力计并了解使用方法我们在第一课的学习中知道了力有大小之分,我们怎么样来测量力的大小呢?测量长度我们用尺;测量质量我们用称,那力呢?我们的科学家就运用了弹簧具有弹力这个性质为我们测量力的大小制造了一个工具---测力计。
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
《弹簧和橡皮筋》教材分析本课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认识什么是弹力,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了解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愉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了解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认识到力能使物体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弹簧等物体产生的弹性、弹力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怪的,他们可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对这种力的现象进行过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系统的、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弹性和弹力。
学习目标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描述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2.通过观察测力计图片,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及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并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
难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
评价任务1.能够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弹簧或橡皮筋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
2.能够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
3.评价自制的简易测力计。
教学准备弹簧玩具,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出猜想1.(出示玩具盒子)同学们,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生答:想)2.谁能帮老师打开看看?(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3.咦,怎么跳出来一个小猴子?它是怎么跳出来的?谁能解释一下?(学生解释原因)4.(出示弹簧)是这个吗?原来是弹簧把猴子弹出来了呀!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5.大家再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具有弹簧的这种特性呢?(特别是女孩子扎辫子要用的……)(学生回答:橡皮筋)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板书课题:弹簧和橡皮筋),来研究研究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弹簧和橡皮筋湘科版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目标】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描述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2.通过观察测力计图片,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及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并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
难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
【教学准备】弹簧玩具,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出猜想(一)(出示玩具盒子)同学们,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生答:想)(二)谁能帮老师打开看看?(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三)咦,怎么跳出来一个小猴子?它是怎么跳出来的?谁能解释一下?(学生解释原因)(四)(出示弹簧)是这个吗?原来是弹簧把猴子弹出来了呀!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五)大家再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具有弹簧的这种特性呢?(特别是女孩子扎辫子要用的⋯⋯)(学生回答:橡皮筋。
)(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板书课题:弹簧和橡皮筋),来研究研究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二、动手动脑,变形的弹簧(一)初步感知1.谈话:大家玩过弹簧和橡皮筋吗?你是怎么玩的?玩的过程中有些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挤、压、拉、扯等)2.大家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想)行!老师提示,你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玩,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它伤及你和他人的身体。
明白吗?(明白)好!现在就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你喜欢的方法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看看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强调:请把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在记录表上哦!3.学生分组玩弹簧和橡皮筋,初步感受弹性、弹力。
4.汇报交流。
看大家玩得那么开心,应该有很大的收获吧!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吧!5.小结: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对弹簧和橡皮筋用力时,弹簧和橡皮筋就变形了;松手后,弹簧和橡皮筋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湘教版科学四下4.2《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四下4.2《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弹簧和橡皮筋》是湘教版科学四下4.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较高,参与度较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弹性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弹性特性的观察和描述。
2.难点:弹簧和橡皮筋弹性特性的深入理解,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弹簧、橡皮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见到的弹簧和橡皮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弹簧和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点,并提问:你们认为弹簧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3.操练(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弹簧和橡皮筋的哪些性质和特点?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王飞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王飞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簧和橡皮筋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 弹簧和橡皮筋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3. 弹簧和橡皮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1. 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
2. 弹簧和橡皮筋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弹簧和橡皮筋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 弹簧和橡皮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
2. 使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使学生了解弹簧和橡皮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弹簧、橡皮筋、测量工具(尺子、电子秤等)、实验器材(桌子、椅子等)。
2. 教材或教学资源:关于弹簧和橡皮筋的科普书籍、实验指导书等。
3. 辅助工具:投影仪、白板、黑板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弹簧和橡皮筋的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弹簧和橡皮筋的定义、性质和特点,讲解测量和计算方法。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弹簧和橡皮筋的长度、重量等参数,记录数据。
5. 应用:教师展示弹簧和橡皮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堂小结1. 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
2. 测量和计算弹簧和橡皮筋的方法。
3. 弹簧和橡皮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九、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弹簧和橡皮筋,记录其长度、重量等参数,并分析其性质和特点。
2.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测量和计算弹簧和橡皮筋的方法的情况。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王飞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王飞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
1.2 教学内容1.2.1 弹簧的概念和特性1.2.2 橡皮筋的概念和特性1.2.3 弹簧和橡皮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来评估学生对弹簧和橡皮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弹簧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1 弹簧的定义介绍弹簧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弹簧是如何通过弹性变形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
2.2 弹簧的类型介绍常见的弹簧类型,如螺旋弹簧、拉伸弹簧和压缩弹簧,并展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2.3 弹簧的弹性系数解释弹性系数的概念,并介绍如何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2.4 弹簧的疲劳寿命介绍弹簧疲劳寿命的概念,并解释如何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
第三章:橡皮筋的基本概念和特性3.1 橡皮筋的定义介绍橡皮筋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橡皮筋是如何通过弹性变形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
3.2 橡皮筋的类型介绍常见的橡皮筋类型,如圆形橡皮筋和扁平橡皮筋,并展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3.3 橡皮筋的弹性系数解释弹性系数的概念,并介绍如何计算橡皮筋的弹性系数。
3.4 橡皮筋的疲劳寿命介绍橡皮筋疲劳寿命的概念,并解释如何延长橡皮筋的使用寿命。
第四章:弹簧和橡皮筋的应用4.1 弹簧的应用展示弹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汽车悬挂系统、机械设备等。
4.2 橡皮筋的应用展示橡皮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体育器材、玩具等。
4.3 弹簧和橡皮筋的相互作用讨论弹簧和橡皮筋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相互作用和优缺点。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5.1 总结回顾本章所学内容,总结弹簧和橡皮筋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
5.2 展望展望弹簧和橡皮筋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潜在应用和研究方向。
第六章:弹簧的测量和测试6.1 弹簧的测量方法介绍如何测量弹簧的直径、线径、圈数等参数,并解释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弹簧和橡皮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弹簧和橡皮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弹簧和橡皮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弹簧的弹性特性和橡皮筋的拉伸特性,是学生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绝佳机会。
通过设计相关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材料的特性,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
二、设计目的1. 让学生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基本特性;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4. 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弹簧实验:要求学生准备一根弹簧、一个测力计和一块木板。
首先,学生需要测量弹簧的原长,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弹簧挂在木板上,并在其下端悬挂一个质量,记录下弹簧的伸长量和受力大小。
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伸长量与受力大小的图表,分析弹簧的弹性特性。
2. 橡皮筋实验:要求学生准备一根橡皮筋、一个卡尺和一组不同质量的小物体。
学生首先需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并记录下来。
然后,学生可以逐渐增加小物体的质量来拉伸橡皮筋,记录下拉伸量和受力大小。
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拉伸量与受力大小的图表,分析橡皮筋的拉伸特性。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
四、设计要求1. 学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2. 学生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准确绘制图表和分析结果;3. 学生要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体现出对实验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五、评价标准1. 实验数据准确性;2. 实验操作规范性;3. 绘制图表和分析能力;4.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六、延伸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开展更多与弹簧和橡皮筋相关的实验,比如弹簧组合实验、橡皮筋的伸缩实验等,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材料特性的理解。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弹簧和橡皮筋的基本特性,还可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弹簧和橡皮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弹簧和橡皮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弹簧和橡皮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用途;2. 掌握实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作业要求:1. 阅读相关知识,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特性和用途;2.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弹簧和橡皮筋的某一性质;3.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结论。
四、作业流程:1.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阅读相关知识,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用途和特性;2.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确定实验材料和仪器;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4.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展示实验过程和成果。
五、评价标准:1. 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步骤是否清晰;2. 实验操作是否准确,实验数据是否完整;3. 结论是否符合实验结果,是否能够解释实验现象;4. 报告是否完整、清晰,用语是否准确。
六、实验内容示例:1. 实验目的:探究弹簧的弹性和橡皮筋的拉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弹簧、橡皮筋、测力计、物体;(2)固定一端:将一端固定在牢固的支架上;(3)施加力量:用测力计测量不同拉力下弹簧和橡皮筋的变形;(4)记录数据:记录不同力量下弹簧和橡皮筋的拉伸程度;(5)分析结果:比较弹簧和橡皮筋的拉伸特性;(6)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七、作业展示:学生可以将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内容制作成海报、PPT等形式进行展示,展示方式多样化,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提高学习效果和表现能力。
八、总结回顾: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特性和用途,还可以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王飞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王飞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弹簧的性质和用途2. 橡皮筋的性质和用途3. 弹簧和橡皮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 弹簧和橡皮筋的物理原理5. 弹簧和橡皮筋的制作和维护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用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 教学难点:弹簧和橡皮筋的物理原理及其制作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用途。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物理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弹簧和橡皮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弹簧和橡皮筋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弹簧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观察弹簧,引导学生思考弹簧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弹簧的物理原理,如弹簧的弹性、弹性限度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弹簧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弹簧床、弹簧门等。
5. 探究橡皮筋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观察橡皮筋,引导学生思考橡皮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6.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橡皮筋的物理原理,如橡皮筋的弹性、弹性限度等。
7. 案例分析:分析橡皮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橡皮筋跳绳、橡皮筋乐器等。
8. 制作和维护方法:教授学生弹簧和橡皮筋的制作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9.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弹簧和橡皮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0.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弹簧和橡皮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弹簧和橡皮筋性质、用途、物理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分析能力。
湘教版科学四下4.2《弹簧和橡皮筋》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四下4.2《弹簧和橡皮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弹簧和橡皮筋》是湘教版科学四下4.2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弹簧和橡皮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弹簧和橡皮筋也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弹簧和橡皮筋的内部结构、性质和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弹簧和橡皮筋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弹簧和橡皮筋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弹簧和橡皮筋的内部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弹簧和橡皮筋,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常见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弹簧的性质:让学生观察弹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弹簧的性质。
3.学习弹簧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
4.探究橡皮筋的性质:让学生观察橡皮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橡皮筋的性质。
5.学习橡皮筋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橡皮筋在生活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弹簧和橡皮筋的认识。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弹簧或橡皮筋的应用实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弹簧和橡皮筋1.性质和特点–弹簧:弹性变形、恢复原状–橡皮筋:弹性、伸缩性–弹簧:座椅、门锁、测力计等–橡皮筋:跳绳、橡皮擦、弹性玩具等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小学科学《弹簧和橡皮筋》 教学设计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探索,让学生认识弹力。
2、认识测力计,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及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认识什么是弹力。
2、正确使用弹簧秤。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导言:上课(生:老师好)同学们可真精神!请坐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实物:圆珠笔)看看谁的表现好,礼物就送给谁。
你坐得可真端正,可见是班上最守纪律的孩子吧!奖励你一支!你也不错,能给大家说说怎么使用这支圆珠笔吗?(生答)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真奇怪啊!是什么物体使笔芯能上下移动呢?(生答:弹簧)同学们可真厉害!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物体也具有弹簧这种特性呢?(抽三四个学生回答)。
★同学们可真善于观察,这节课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板书课题:2.弹簧和橡皮筋),好好研究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点击课题)二、认识弹力★听说几位爱科学的孩子也来到了这里(出示课件:几位学生玩弹簧图)瞧!他们正在用哪些方法研究弹簧和橡皮筋的秘密呢?★抽个别学生回答。
★大家动脑猜猜看,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弹簧和橡皮筋,可能会有什么发现?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
★各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同学们,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想)那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你们喜欢的方法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看看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各小组用自己的方法玩弹簧和橡皮筋,师巡视。
★小组汇报。
★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玩弹簧或橡皮筋时,它们的形状变化相同吗?所产生的力的方向一样吗?(出示课件:实验要求)请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再玩一玩弹簧或橡皮筋)。
★师读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听。
★各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再次玩弹簧或橡皮筋,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老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出示课件:手压弹簧图)小结受力后的弹簧不仅变形了,并能产生一种力使它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这种力的方向与我们手用力压弹簧的方向是相反的,我们把它叫反作用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弹簧和橡皮筋湘科版 (2)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体验、探索活动认识弹力。
2.初步认识测力计,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在实验过程中,能用语言描述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发表有根据的见解。
4.增强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什么是弹力。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活动一、激趣导入师:孩子们,玩过蹦床吗?那好,现在跟老师一起去看一场高水平的蹦床表演。
(视频播放)问:谁来说说运动员为什么能跳这么高?师:看来大家对弹簧的弹性有一些了解,其实除了弹簧外,橡皮筋也有这样的特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弹簧和橡皮筋吧。
(板书课题:弹簧和橡皮筋)二、【活动一】认识弹力1.认识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方法。
Ppt出示温馨提示:(师读实验要求)(1、按黑板上图片展示的方法依次玩一玩这些实验器材。
(2、将你的感受和发现在组内进行交流,填好实验单一。
)2.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现在就请组长拿出实验袋1,玩一玩,填好实验单一。
3.分享在实验中的感受和发现。
4、学生汇报。
5、弹性限度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只有一点力去拉、压小弹簧的时候,小弹簧也会变长、变短,不用力了也会恢复原状。
但是如果很用力的去拉他,他就不能恢复原状。
说明弹簧的伸长是有一定范围的,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这个限度就会拉坏,不能恢复原状了。
6.探究弹力(再感受弹簧画出反作用力的方向)(1)感受反作用力画出方向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我们对弹簧、橡皮筋用力,看到它们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了弹簧和橡皮筋反推、反拉我们手的这个反作用力。
你们能说说这个反作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吗?(2)揭示弹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我们对弹簧用力了,弹簧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而弹簧要恢复原状,也会对我们的手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小结: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
(板书:弹力)弹力的单位是:牛顿 N7、拓展弹力的应用1、我们刚刚认识了弹力,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弹力呢?学生举例。
小学科学四年级《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2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2.能正确使用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探究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
2.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1.知道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2.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弹力并学习使用测力计,难点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教师用橡皮筋自制的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
学生准备:长20厘米宽4厘米的硬纸板,剪刀,市场上常见的外面没有缠绕彩线的小号普通橡皮筋,长约16厘米的细铁丝。
课时安排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并学习使用测力计,第2课时将测量记录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从中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
教学导入教师可让组织学生观察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些产品中都用到了弹簧或橡皮筋,弹簧和橡皮筋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活动1 变形的弹簧玩弹簧和橡皮筋活动。
体验的重点是: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反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等。
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
运用上一课的知识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①谁施力了?方向是怎样的?②谁产生了反作用力?方向又是怎样的?③结果怎样?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并且画出反推力(弹力)的方向。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弹簧和橡皮筋的特性与应用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基本特性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弹簧和橡皮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弹簧和橡皮筋的样本2. 实验器材:尺子、天平、容器等3. 实验记录表格4. PowerPoint演示或黑板/白板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弹簧和橡皮筋,并询问学生对它们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弹簧和橡皮筋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探索实验: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根弹簧和一根橡皮筋。
4.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弹簧和橡皮筋的伸缩性和弹性。
5. 学生可以使用尺子测量弹簧和橡皮筋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6. 学生可以拉伸弹簧和橡皮筋,并观察它们的反弹情况。
7. 学生可以将不同的物体挂在弹簧和橡皮筋上,观察它们的变形情况。
讨论与总结:8. 学生回到教室后,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弹簧和橡皮筋的特性和应用。
9. 教师提供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解释,如弹簧的弹性系数、橡皮筋的材质等。
10.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为什么弹簧和橡皮筋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它们在哪些物品中有应用?应用拓展:1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弹簧和橡皮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秤、弹簧床、橡皮筋飞机等。
12. 鼓励学生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弹簧和橡皮筋应用产品,并进行展示。
作业:1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弹簧和橡皮筋特性及应用的小论文,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评估:14. 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讨论参与度和小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学延伸:15.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弹簧和橡皮筋的力学特性,如胡克定律等。
16.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实验,如测量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系数。
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如小组合作、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等。
【新版】湖南科技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弹簧和橡皮筋》【创新教案】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认识什么是弹力,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了解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愉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了解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认识到力能使物体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弹簧等物体产生的弹性、弹力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怪的,他们可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对这种力的现象进行过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系统的、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弹性和弹力。
学习目标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描述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2.通过观察测力计图片,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及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并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
难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
评价任务1.能够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弹簧或橡皮筋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
2.能够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
3.评价自制的简易测力计。
教学准备弹簧玩具,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出猜想1.(出示玩具盒子)同学们,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生答:想)2.谁能帮老师打开看看?(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3.咦,怎么跳出来一个小猴子?它是怎么跳出来的?谁能解释一下?(学生解释原因)4.(出示弹簧)是这个吗?原来是弹簧把猴子弹出来了呀!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5.大家再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具有弹簧的这种特性呢?(特别是女孩子扎辫子要用的……)(学生回答:橡皮筋)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板书课题:弹簧和橡皮筋),来研究研究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弹簧和橡皮筋教案 湘教版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弹簧和橡皮筋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变化及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认识此为弹力2.能够正确的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够初步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制作简易的弹簧称。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乐于探索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2.认真的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与同学合作使用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科学知识:1.知道弹簧变形之后力图恢复到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就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的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2.知道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什么是弹力,会使用测力计,能制作简易测力计。
教学准备: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勾码、统计表、统计图、气球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T: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都见过弹簧和橡皮筋,那你见到的弹簧和橡皮筋都用在一些什么地方?在这些物品里面这些弹簧又起到了什么作用?S:圆珠笔、自行车、床垫、蹦床等等T:非常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子就举出这么多例子来,那这些弹簧的作用呢?S:坐下去的时候不会太硬、在泥泞的路上不会太颠簸等等T:这些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可伸缩性,增大缓冲呢过程:活动一、我们变形的弹簧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它们的变化怎么玩的?感受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你放手之后弹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给了弹簧一个压力→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此时弹簧想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就给我我们的手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明显的与开始我们向弹簧施加的力相反、并且大小相等)→导出弹力的概念弹力: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
另外可用橡皮筋、气球感受弹力,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产生弹力活动二、认识测力计并了解使用方法我们在第一课的学习中知道了力有大小之分,我们怎么样来测量力的大小呢?测量长度我们用尺;测量质量我们用称,那力呢?我们的科学家就运用了弹簧具有弹力这个性质为我们测量力的大小制造了一个工具---测力计。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弹簧和橡皮筋教案设计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弹簧和橡皮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2.能正确使用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探究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
2.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1.知道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2.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教师用橡皮筋自制的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
学生准备:长20厘米宽4厘米的硬纸板,剪刀,市场上常见的外面没有缠绕彩线的小号普通橡皮筋,长约16厘米的细铁丝。
课时安排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并学习使用测力计,第2课时将测量记录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从中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些产品中都用到了弹簧或橡皮筋,弹簧和橡皮筋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活动变形的弹簧1.教师强调活动体验的重点是: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反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学生玩弹簧和橡皮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运用上一课的知识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①谁施力了?方向是怎样的?②谁产生了反作用力?方向又是怎样的?③结果怎样?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并且画出反推力〔弹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或完善弹力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弹簧和橡皮筋》科学教案
双路镇连丰小学何剑娜
教学内容: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索,让学生认识弹力。
(2)认识测力计,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过程与方法:
(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描述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2)通过观察测力计图片,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及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什么是弹力。
2.正确使用并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
橡皮筋、橡皮泥、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导言:上课(生:老师好)同学们可真精神!请坐下!(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都见过弹簧和橡皮筋吧。
那你见到的弹簧和橡皮筋都是用在什么地方?在这些物品里面这些弹簧又起到了什么作用?(生):圆珠笔、自行车、床垫、蹦床、弹弓等等。
(师)非常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子就举出这么多的例子来,那这些弹簧有什么作用?
(生)坐下去的时候不会太硬,在泥泞的路上不会太颠簸等等。
(师)其实这些呢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可伸缩性,增大缓冲。
这节课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板书课题:弹簧和橡皮筋),好好研究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点击课题)
二、认识弹力
★听说几位爱科学的孩子也来到了这里(出示课件:几位学生玩弹簧图)瞧!他们正在用哪些方法研究弹簧和橡皮筋的秘密呢?
★抽个别学生回答。
★大家动脑猜猜看,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弹簧和橡皮筋,可能会有什么发
现?
★假如把弹簧或橡皮筋换成橡皮泥,猜一猜,用力分别拉或者挤压它们,松
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吗?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
★各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同学们,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想)那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你们喜欢的方法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看看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各小组用自己的方法玩弹簧、橡皮筋、橡皮泥,师巡视。
1 •小组合作:“做一做”用力分别拉或者挤压弹簧、橡皮筋、橡皮泥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呢?
2、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面的表格:
★小组汇报。
★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玩时,它们的形状变化相同吗?所产生的力的方向一样
吗?(出示课件:实验要求)请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再玩一玩弹簧或橡皮筋)。
★师读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听。
★各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再次玩弹簧或橡皮筋,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老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出示课件:手压弹簧图)小结受力后的弹簧不仅变形了,并能产生一种力使它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这种力的方向与我们手用力压弹簧的方向是相反的,我们把它叫反作用力。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哪些物体具有弹簧和橡皮筋或橡皮泥相类似的特性呢?
2、引导学生发现:橡皮泥——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不能自支恢复原来的形
状了。
弹簧、橡皮筋——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3、请注意弹性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4、手压弹簧、手有什么感觉?想一想: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同学们可真了不
起!能不能把你们做的实验,根据自己所说的,画下来呢?
(生答:能)
★提出要求:请组长拿出实验表(一),小组合作画出弹簧对手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以及弹簧形状的变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各小组成员通过实验完成实验表(一),师巡视。
★小组上台展示实验表(一),并说出为什么这么画的原因?★小结:通过各小组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力,我们把它叫弹力。
(出示课件)
★弹力的单位是什么呢?用什么符号表示?请个别学生回答,师板书(单位:牛顿(N)表示)。
三、认识和使用测力计
(一)认识测力计
★弹力到底有多大?我们知道了物体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那么弹力用什么来
测量呢?(生答:测力计)
★(出示实物:平板测力计和圆筒测力计)测力计有平板测力计和圆筒测力计等,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平板测力计,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认真观察平板测力计。
★抽学生说出平板测力计的组成部分。
★师小结。
(出示课件:平板测力计的组成部分)(二)掌握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人们利用弹簧的弹力制造了测力计,那我们怎样正确使用它呢?你们想知道吗?(生答:想)
★(出示课件:方法步骤1):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桌上的测力计,它只能测量多少牛顿的力?能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为什么?
★抽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方法步骤2):请同学们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指针位置是否指零,否则请把它调节到零位。
★小组合作调节指针位置。
★(出示课件:方法步骤3):学生认真听。
(三)正确使用测力计:★为了测量力的大小,我们用钩码做实验,钩码上有个数字
50,表示一个钩码
有多重呢?(生答:50克)
★让学生用手惦量一个50克的钩码有多重。
★一个50克的钩码能产生多大的弹力?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帮助老师测量一下。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测量。
★其它同学认真观察并评议,师小结。
★一个50克的钩码能产生0.5牛顿的力,两个钩码、三个、四个……同学们想不想自己通过实验去发现呢?(生答:想)
★提出要求:
(1)请组长拿出实验表(二),将小组测量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并将表格中所得出的数据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2)小组讨论思考:从测量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3)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实验最好,发现最多
★小组合作测量、记录、讨论,师巡视指导
测量记录: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钩码数量越多,弹簧被拉得越长,所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四、认识弹簧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弹簧(出示课件:各种弹簧图)不同的弹簧有不同的作用,人们利用弹簧的弹力不仅制造了测力计,还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服务呢?
★请学生回答。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请学生回答。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动手动脑、团结合作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
大家回去后,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弹簧这种特性。
下节课比一比,看谁的发现最多
2、弹簧和橡皮筋
r变形后
弹力W
T
力图恢复原来的形
表
表二
测量记录:
表
表二
测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