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学案《指南录后序》

合集下载

《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随着人们自身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指南录后序》既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也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相关。

如何在教学中既突出其文学性,又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等方面问题,是本篇文章将阐述的内容。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生而知之,上愿明之,自助也”等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价值等相关问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启迪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规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读——“指南录后序”的文学性和艺术创作特点1.了解《指南录》的作者和历史背景;2.介绍《指南录后序》的文学性和艺术创作特点;3.借助正反演绎法,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智慧,启迪学生思考人生、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课时:讲授——“生而知之,上愿明之,自助也”哲学思想的深入解读1.了解“生而知之,上愿明之,自助也”哲学思想的来源和内涵;2.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揭示该哲学思想对人生、价值等方面问题的启示;3.展开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讨应如何运用这一哲学思想。

第三课时:拓展——《指南录后序》与未来1.通过学习本科目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未来,规划人生;2.探讨如何将《指南录后序》中的哲学思想融入到未来人生规划中;3.设计生动活泼的游戏体验式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教学方法:1.启发式讲授法:通过切入学生感兴趣的价值观、生活经验等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主动探究、深度思考。

2.案例分析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生而知之,上愿明之,自助也”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从而对人生、价值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3.对话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指较灵活的师生间互动,通过对话,促使学生思考并探讨各种问题。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

一、重点字词理解二、翻译句子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三、其他知识点:(一)、作者介绍(二)可以涉及的话题三、一词多义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当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7.请者必当其人(恰当,适合,合宜)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间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时间有时、偶然)2.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4.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5.彼节者有间(间隙,空隙)6.遂与外人间隔(隔离)7.间以诗记所遭(间或)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10.骨微伤,病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11.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声宛转)1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表状态,从小路)数1.范增数目项王(屡次)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5.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6.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算术)7.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8.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技艺、方术)。

苏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一

苏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一

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一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书序的文体特征。

2、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为……所”被动句式。

4、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5、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学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材料翻译全文。

一、【自主学习】1、文化常识: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_______”或“_______”,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_______”或“_______”。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_______,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____________。

引言前言跋后序说明文议论文3、重点字音:德祐(yîu) 枢密使(shū) 缙绅(jìn)纾祸(shū) 觇北(chān) 翌日(yì)献谄(chǎn) 诟虏帅(gîu) 中兴(xīng)贵酋(qiú) 羁縻(jī)(mí) 二阃(kǔn) 愧怍(zuî) 自刭(jǐng)殆例(dài) 毗陵(pí) 巡徼(jiào) 檄文(xí) 余僇(lù) 渚洲(zhǔ)庶几(shù)(jī)号呼靡及(háo )(mǐ)二、阅读第一段:(1)解释加点词语: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doc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doc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重点】1.能够自行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课前.阅读识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了解文学常识(-)走进作者(填空)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朝代)著名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著有文集《》,他所作《过零丁洋》中的两句", "是他爱国精神的写照, 他在狱中还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他的诗集《指南录》,就是用《渡扬子江》诗中", "的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二)了解背景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

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 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

次年(宋恭宗德佑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元军大将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德佑二年(1276年)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说的。

(三)文体知识“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书序”和“赠序”。

“书序”在正文之前,一般用来说明写作经过、写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

本文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因以前已有一篇自序,此为第二篇,故称“后序”。

“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是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在我们的高中中学习语文,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

其中,我们必修的课程中,一定会接触到文学著作。

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和理解不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更是对人生价值观、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深入认识和体验。

今天,我们要来讲述的是《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一、选材背景《指南录后序》是元代袁枚(一八三〇~一七九々)所著,共计十八卷。

后序是作者在《指南录》撰成之后所作的补追,因此被称为《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本身是一部典型的笔记性著作,记录了中国各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风情,每一个地方都以独具特色的文字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人文地理资料。

二、导学目标本单元,我们要学习《指南录后序》中的内容和文化价值,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化背景,并通过分析比较固有印象与实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特点。

三、导学过程1.预读指导我们首先从全文的结构进行预读。

看清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手法,理解文本的主题和内容,并注意在预读过程中提取字词、句子等相关信息。

2.阅读导练(1)结合自身所知,简要阐述此文可能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2)阅读第一段,回答:何以使得元人有义无返呢?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3)阅读第二段,回答:作者用“吐舌出怀,一泄有余”的写法表达什么情感?(4)阅读第三段,回答:为什么作者在第三段用四川人为例子进行举匾呢?(5)阅读整个文本,找出作者对各个地区的印象,以及他具体在哪些地区体现了这些印象?3.思辨探究(1)袁枚在《指南录后序》中说“各地风物之异,观之使我贪玩高妙之士,顿生矫情,轻资财,乐滋味之中,鼓舞上气。

”试分析此句话,作者为何称之为“君子所当有之习”,我们应当如何理解?(2)"人共贵矣,乃见畜击及他物之斗人也。

”这句话是袁枚在《指南录后序》中说的。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篇1教学目标:1.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 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难点: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导入: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感情的。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感情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有高下之分。

那么,最高尚的感情是什么呢?哲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爱国主义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美丽的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种感情,就不能忘记文天祥(板书)。

文天祥一生的言行强烈地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接p38注①作者、背景介绍)。

△ 他字宋瑞(板书),连他的名和字中都寄托着对自己祖国的美好祝愿。

古人云:“诗言志”(言:表达;志:思想感情),文天祥就写了很多诗歌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问:说说有哪些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调动情绪)(响一点,要共鸣,会默写)△ 实际上,除诗以外,文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爱国的激情,其中名篇即《指南录》后序(板书)。

解题:“指南”即朝向南方,因是国家所处的方位。

《指南录》的命名,即出于刚才诗句中。

据说文天祥临刑前,面朝南方叩三头,从容就义。

所以“指南”二字,份量不轻,对文而言,祖国确实是一个始终吸引他的大磁场。

今天,强大的祖国一定更加吸引我们为她而奋斗了。

“序”这种文体曾接触过吗?(《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说明写书目的、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这种性质的文字有时出现在文章书籍后面,叫什么?跋(板书)本文为何称“后序”?(是第2篇序言了)。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指南录后序》第一课时一、课前检测1.注音纾祸觇北遽轻羁縻二阃天高地迥自刭巡徼余僇2.文学常识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__________著名的爱国诗人。

“指南录”取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名之。

二、学习目标1.掌握1-3段中的重要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翻译句子,提高句子翻译能力。

三、探究互动1.解释加点的词语。

除右丞相北兵已迫修门外会使辙交驰可以纾祸予不得爱身可以口舌动羁縻不得还以祈请使诣北不在使者之目分当引决2.翻译下列句子。

(1)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2)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3)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文本分析。

(1)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出使北军大营的?有哪些目的?(2)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四、课堂小结五、当堂训练一次多义:使北营会使辙交驰秦王使人谓安陵君周公之被逮捕所由使也《指南录后序》第二课时一、课前检测除右丞相北兵已迫修门外会使辙交驰可以纾祸予不得爱身可以口舌动羁縻不得还以祈请使诣北不在使者之目分当引决二、学习目标1.掌握4-5段中的重要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翻译句子,提高句子翻译能力。

三、探究互动1.解释加点的词语。

得间奔真州庶几在此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为巡船所物色如扬州竟使遇哨殆例送死几邂逅死道海安、如皋非人世所堪2.翻译下列句子。

(1)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2)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3.文本分析。

(1)第五自然段涉及到多少个死?说明当时作者的处境怎样?(2)作者面临那么多的死亡威胁,是什么支撑他死地求生?五、当堂训练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和对第三课时的预习情况,概括各个自然段的段意:《指南录后序》第三课时一、课前检测得间奔真州庶几在此追购又急为巡船所物色如扬州竟使遇哨殆例送死几邂逅死道海安、如皋非人世所堪二、学习目标1.掌握6-8段中的重要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1、掌握“数〃”分〃”间〃”拜”直〃”为〃等实词词义2、理解本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设想与教法学法设计]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练习法与讨论法。

用诵读法使学生整体理解,反复体悟作者的以死报国之志,用练习法使学生掌握重点词句,用讨论法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朗读,讲读第5、6、1、2、3段第一课时:讲读第4段,总体讨论与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学生背诵?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

宋朝吉州庐陵(江西吉安)人。

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21岁中状元后,做过几任地方官和京官。

德右元年(1275年),元军渡江南侵,文天祥起兵抗御。

元军逼近临安时,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代表南宋王朝与元方谈判,被元相伯颜扣留。

不久,从镇江脱逃,历尽千辛万苦,渡海南归。

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侵入江西,文天祥兵败,退入广东,在五坡岭被俘。

后被押至燕京。

元帝忽必烈、丞相索罗多方设法劝降,文天祥始终不肯屈服。

至元十九年(1283年)沉着就义,卒年47岁。

文天祥的诗文,自奉使被执以后,内容多与时事有密切的关系,或抒情,或叙事,艺术地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生活和思想,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历史画卷。

他的那些表现“忠肝义胆〃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品,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不但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解题: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

指南:向着南方。

录: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

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必修三学案《指南录后序》

必修三学案《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导学稿姓名班级学号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序的写法;2.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一些动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3.了解文天祥《指南录》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链接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

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卒年47岁。

他的诗文,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

指南:向着南方。

录: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

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一共有两篇序,先写了一篇“自序”,又写了这篇“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是对于著作意旨的陈述,通常放在著作的开头,现在叫“前记”或“前言”。

如果说《指南录》这部诗集的诗篇,撰写了文天祥这段苦难的经历的心情和感怀,那么该说这篇“后序”是这段苦难经历总的记叙。

它记叙了文天祥出使敌营,如何大义凛然,痛骂汉奸以及严词抗争痛斥敌人的情况;叙述了文天祥寻机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视死如归、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序,也叫“叙”或“引”,一种介绍文章或作者的文体,现在文中成为“引言”或“前言”。

一般写在书前,写在后面的成为“跋”或“后序”。

《指南录》,诗集名称。

三、课前预习1、正音:缙()纾()觇()谄()羁縻()()诟()渚()阃()诋()迥()殆()刭()邂逅()()檄()徼()毗()僇()怍()2、解释下列加粗。

予除右丞相萃于左丞相府会使辙交驰当国者可以纾祸觇北抗辞慷慨遽轻吾国以祈请使诣北庶几在此殆例送死几邂逅死悲余志焉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自文于君亲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层见错出。

死有余僇。

四、合作探究1、找出下面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北虽貌敬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予分当引决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草行露宿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道海安、如皋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2、古今异义词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义今义举动不复顾利害古义今义利益与损害。

高中语文 (指南录后序)学案素材 苏教版必修3 学案

高中语文 (指南录后序)学案素材 苏教版必修3 学案

《指南录后序》学生学案一、教学目标:“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二、简介作者:文天祥三、文体知识:“序”是古代实用文体的一种四、课文背景:五、随堂练习字音纾()诟()诋()数()得间()阃()毗()巡徼()羁()縻()靡()及觇()自度()庶几()渚()缙()绅()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路.()军马3.去.()京口4.如.()某某5.间.()以诗记所遭间.()奔真州7.竟.()使遇哨当.()死9.但.()欲求死10.于是..()辞相印不拜至于..()永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情况1.都督诸路军马()2.尚可以口舌动也()3.北亦未敢遽轻吾国()4.北虽貌敬()5.草行露宿()6.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7.道海安、如皋()8.悲()予志焉9.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1.予羁縻不得还()2.为巡船所物色()3.几为巡徼所陵迫死()4.几以捕系死()5.避哨竹林中()6.出入乱尸中()7.将以有为也()8.约以连兵大举()9.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出下列偏义复词1.不复顾利害()2.死生,昼夜事也()参考答案:五、随堂练习字音纾(shū)诟(gòu)诋(dǐ)数(shǔ)得间(jiàn)阃(kǔn)毗(pí)巡徼(jiào)羁(jī)縻(mí)靡(mǐ)及觇(chān)自度(duó)庶几(jī)渚(zhǔ)缙(jìn)绅(shēn)皋(gāo)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予除(授职)右丞相兼枢密使2.都督诸路(行政区划)军马3.去(离开)京口4.如(往)某某5.间(间或,有时候)以诗记所遭6.得间(机会)奔真州7.竟(假如)使遇哨8.诋大酋当(面临)死9.但(副词,只)欲求死10.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辞相印不拜11.以至于(“至”,到,动词;于,介词)永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情况1.都督诸路军马(都督——名词用如动词)2.尚可以口舌动也(动——使动,使之动)3.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形容词用如动词)4.北虽貌敬(貌——名词用如状语)5.草行露宿(草、露——名词用如状语)6.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日——名词用如状语)7.道海安、如皋(道一一名词用如动词)8.悲(悲一一形容词用如动词)予志焉9.庐陵文天祥自序(序一一名词用如动词)其诗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1.予羁縻不得还(被动句)2.为巡船所物色(被动句)3.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4.几以捕系死(被动句)5.避哨竹林中(省略句。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三教案前言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一直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从教师招聘考试开始,我就一直深耕于课堂教学这一专业领域,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

最近,我在备课过程中接触到了苏教版必修三教材,发现其课文内容丰富,覆盖了较为广泛的文化领域,适合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备课过程中撰写的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教学背景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必修三中《指南录》一课进行设计的。

针对的学生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水平良好,但原生阅读能力稍显薄弱,希望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指南录》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2.学生理解《指南录》中所描述的江东地区的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

3.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味《指南录》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营造。

4.学生通过阅读、练习生词、句型,提高阅读水平,拓展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文本解析1.背景介绍:通过介绍《指南录》的创作时代和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作品。

2.主题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主题,分析作品所描绘的文化现象。

3.内容概述:逐段分析作品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2. 阅读练习1.生词学习:选取《指南录》中的一些生词,通过词语拼音和相关例句,让学生在感知单词意义的同时,加强对词汇拼写的记忆。

2.句子练习:逐段分析《指南录》中的长句和复杂句,让学生通过练习缩句、改词,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3.阅读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深度阅读,通过多个问题和练习得到对文章内容的充分理解。

3. 文化探究1.文化学习:对比课文中所描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让学生了解江东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

2.批判思辨:透过《指南录》对江东地区的描绘,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思考和推理,了解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异同并加以分析。

教学方法1.体验式教学: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精品教案(共三课时)(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学情分析】本文属于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的第一版块“烈士的抉择”中的内容。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对文天祥其人其事已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具备初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本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来体会文天祥在作出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等基本句式。

2、研习文本,培养鉴赏语段的能力。

3、体会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涵养自身的浩然正气和高尚的精神。

【重点难点】1、通过诵读、研讨课文感受文天祥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2、归纳整理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在初中曾学过文天祥的一首七言律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蓼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讲读的这篇课文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

二、知人论世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元年,国事危急,文天祥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1283年就义,年仅47岁。

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精品教案】.doc

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精品教案】.doc

《指南录后序》学案省华中高一语文备课组[学习要求]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1注音释义士苹(cui)于左丞相府(萃:聚集)北亦未敢尊(ju)轻吾国(遽:匆忙,马上)吕师孟构恶(仓)于前(恶:坏事。

构恶:做坏事。

)予甥(JI)摩(ml)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谒(yi)北(诣:到……去。

)天高地俱(jiong)(迥:远)避苗(zhu)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i)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仓)(恶:困难。

)%1通假字:层以错出(见,通“现"。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通“凌”)%1词性活用A.名词作状语北虽裕敬(貌:表面上)早行零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目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B,名词作动词谭海安、如皋(道:取道)则直即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1一词多义涧]A,名词彼节者有间jidn,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扁鹊立有回jidn (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出没于长淮I可jian (之间)B,动词jian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C,量词jiGn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副词jian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回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A.动词ml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倒下《曹刿论战》)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摩(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B.动词mi徒摩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C.形容词mi众人皆以奢摩为荣(奢侈《训俭示康》)D.副词mi天高地迥,号呼摩及(无,不。

靡及:达不到)[如]A.动词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 去,到去)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B.介词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1古今异义穷饿矛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

指南录后序学案

指南录后序学案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
2、关于“序”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文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已经写了一篇“自序”,因此叫做“后序”。
(5).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达标检测】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
B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
C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
D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北虽貌敬B.草行露宿
C.日与北骑相出没D.道海安、如皋
3.下列各句与“君亲其谓予何”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B.而幸生也何为
C.予羁縻不得还D.而又何羡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归而求救国之策而不在使者之目
B.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请罪于先人之墓
【合作探究】
(1)文天祥出使北营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2)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说明了什么?
(3)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
(4)如果要给文章第五段分分层次,你觉得应当怎样分?为什么?
这段文字中连用22个“死”字,这是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6)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6)

苏教版必修3指南录后序学案(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高中语文 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三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三 苏教版必修3

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三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继续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为……所”被动句式。

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5、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学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材料翻译全文。

阅读第六段:(1)解释加点词语: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抄录。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二、阅读第七段:(1)解释加点词语: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2)判断划线句式:①而幸生也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请罪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_________________ ④从王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然微以自文于君亲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重点语句:①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引言:《指南录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后记性质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对《指南录》的评述和总结,是一篇具有思想性、文学性和教育意义的杰出文本。

本篇文章将介绍《指南录后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以及如何利用该文本进行精品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指南录后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指南录后序》是韩愈在完成《指南录》之后所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南录》的评述。

韩愈在这一部分中对《指南录》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所涉及的科技知识和农民生产技术、以及文学创作的思想方法和写作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他认为,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促进农民生产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体现文化的深度和韵味。

他还特别重视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来获取科技知识和生产技术,因为这样的研究方法才能够确保获取的知识和技能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第二部分是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在这一部分中,韩愈强调了文学要围绕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展开,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注重描写人们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要倡导道德正义和人性的发扬。

他认为,文学可以通过反映现实、批判不良现象、提倡正义和人性的优良品质,来引起人们对于现实和未来的关注和热情。

第三部分是对学术研究和教育的看法。

在这一部分中,韩愈批判了儒家学派的陋习,认为他们过分注重经典的表面形式而忽略其中蕴含的实质内容。

他还强调了知识的广博和多样性,认为只有拥有宽阔的视野和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够发扬才干。

同时,韩愈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张要以实践为基础,注重以身作则的师德,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

总之,《指南录后序》是一篇非常具有思想性、文学性和教育意义的杰出文本。

它为后来的文学、学术和教育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二、如何设计精品导学案《指南录后序》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本,可以用作高中语文的课程内容。

针对这篇文章,我结合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了一个精品导学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专题 《指南录后序》学案1(学生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专题 《指南录后序》学案1(学生版)

《指南录后序》学案学生版一、课程学习目标——明确方向,学习自主化。

二、知识体系梳理——整体把握,系统形象化。

记叙抒情叙述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的感慨指南录议论阐述自己的报国志愿后序三、基础知识构建——抓牢主干,知识网络化。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

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义,卒年47岁。

他的诗文,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状元),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他把出使被扣押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

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

后来端宗赵昰派遣他南下与元军作战,端宗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文体解释序,也叫“叙”或“引”,一种介绍文章或作者的文体,现在文中成为“引言”或“前言”。

一般写在书前,写在后面的成为“跋”或“后序”。

《指南录》,诗集名称。

3、给下面的字注音缙.()纾.()觇.()谄.()诟.()僇. ( ) 怍.( ) 渚.()阃.()诋.()迥.()殆.()刭.()毗.()邂逅..()()檄.()徼.()..()()羁縻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录后序》导学稿姓名班级学号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序的写法;2.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一些动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3.了解文天祥《指南录》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链接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

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卒年47岁。

他的诗文,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

指南:向着南方。

录: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

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一共有两篇序,先写了一篇“自序”,又写了这篇“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是对于著作意旨的陈述,通常放在著作的开头,现在叫“前记”或“前言”。

如果说《指南录》这部诗集的诗篇,撰写了文天祥这段苦难的经历的心情和感怀,那么该说这篇“后序”是这段苦难经历总的记叙。

它记叙了文天祥出使敌营,如何大义凛然,痛骂汉奸以及严词抗争痛斥敌人的情况;叙述了文天祥寻机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视死如归、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序,也叫“叙”或“引”,一种介绍文章或作者的文体,现在文中成为“引言”或“前言”。

一般写在书前,写在后面的成为“跋”或“后序”。

《指南录》,诗集名称。

三、课前预习1、正音:缙()纾()觇()谄()羁縻()()诟()渚()阃()诋()迥()殆()刭()邂逅()()檄()徼()毗()僇()怍()2、解释下列加粗。

予除右丞相萃于左丞相府会使辙交驰当国者可以纾祸觇北抗辞慷慨遽轻吾国以祈请使诣北庶几在此殆例送死几邂逅死悲余志焉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自文于君亲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层见错出。

死有余僇。

四、合作探究1、找出下面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北虽貌敬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予分当引决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草行露宿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道海安、如皋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2、古今异义词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义今义举动不复顾利害古义今义利益与损害。

穷饿无聊古义今义因清闲而烦闷为巡船所物色古义今义寻找或挑选使来者读之古义今义来的人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古义今义尸体3、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4、作者铺叙了18种经历死亡威胁的情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作者在第六段中提到“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在第七段中提到“幸生而何为”,你理解了作者的志向和活下来的目的了吗6、你是怎样体会、理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中文天祥的“痛”的五、当堂训练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B、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C、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D、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予自度.不得脱何不改乎此度.B、夜则以.兵围所寓所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无、没有)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口舌动也..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C、以父母之遗体..死..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D、为巡船所物色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正.襟危坐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顺流而东.D、道.海安、如皋阅读课文1-3段,完成习题。

1.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萃:会集C.会使辙交驰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将以.有为也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而不知其所.止C.而.余不得归矣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溪虽莫利于.世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B.以资政殿学士行——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查点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D.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我理当自杀,可是(还是)勉强忍耐着前往。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

5.翻译下列句子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②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③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④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6.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大意,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六、学后反思(100字左右)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整体把握记叙抒情叙述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指南录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后序议论阐述自己的报国志愿指南录后序缙(jìn)纾(shū)觇(chān)谄(chǎn)羁縻(jīmí)诟(gòu )渚(zhǔ)阃(kǔn)诋(dǐ)迥(jiǒng)殆(dài )刭(jǐng)邂逅(xiè hòu)檄(xí)徼(jiào )毗(pí )僇(lù) 怍(zuò)予除.右丞相授官萃.于左丞相府聚集会.使辙交驰适逢当.国者主持可以纾.祸解除觇.北窥视抗辞慷慨..意气激昂遽.轻吾国立刻以祈请使诣.北到……去庶几..死不期而遇..在此差不多殆例..送死几乎等于几邂逅悲.余志焉思念,同情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自文.于君亲修饰6、找出下面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活用词(轻)活用类型(形作动)解释为轻视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活用词(前)活用类型(名作动)解释为走上前北虽貌敬活用词(貌)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表面上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活用词(夜)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在夜里予分当引决活用词(当)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按道理草行露宿活用词(草、露)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在荒草间、在露天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活用词(日)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在白天道海安、如皋活用词(道)活用类型(名作动)解释为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活用词(序)活用类型(名作动)解释为作序7、找出下面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翻译。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义行,出行;为,是;可以,可以凭借今义举动不复顾利害..古义个人安危,偏义复词,偏指“害”今义能够穷饿无聊..古义没有依靠今义因清闲而烦闷为巡船所物色..古义盘查今义寻找或挑选使来者..读之古义后世的人今义来的人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古义留给自己的身体今义尸体3、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分析: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4、作者铺叙了18种经历死亡威胁的情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排比。

语势一气直下,①既再现了作者九死一生的艰难经历和痛苦心情,②又表现了作者“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顽强的爱国意志。

5、作者在第六段中提到“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在第七段中提到“幸生而何为”,你理解了作者的志向和活下来的目的了吗分析:作者的“志”便是报国的心志,自己经历九死一生的艰难,活下来的意义就在于希望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

6、你是怎样体会、理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中文天祥的“痛”的既有九死一生的经历之痛又有国事难为的伤痛。

(一)选择题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B、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C、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D、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予自度.不得脱何不改乎此度.B、夜则以.兵围所寓所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无、没有)(度:估计;法度。

以:率领;凭借……身份。

竟:假使;到……终了的时候。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 )A、众谓予一行为..动也..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C、以父母之遗体..死..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D、为巡船所物色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正.襟危坐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顺流而东.D、道.海安、如皋(二)阅读课文1-3段,完成习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萃:会集C.会使辙交驰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将以.有为也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而不知其所.止C.而.余不得归矣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溪虽莫利于.世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