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观
鲁迅的翻译观
鲁迅的翻译观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硬译”的方法论,在与梁实秋的辩论中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
鲁迅的观点绝不是反对“信”和“顺”,相反,他强调需要兼顾两者。
只有当“信”和“顺”不能兼得时,才“宁信而不顺”。
原因是“译得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许能懂,译得顺而不信的却会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
”他所说的“不顺”是容忍一些不顺,而不是刻意保留,以便把翻译装进不同的句法。
但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永恒的,有的会从“坏”变成“好”,有的最终会因为“坏”而被淘汰,被踢走。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观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观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观可以概括为“文字是有意义的”。
在该视角中,翻译是一种将意义理解传达的过程,它所做的不仅是将原文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而且还要解释原文背后的含义。
翻译者必须遵循词汇、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有关文本的原有属性,以此来保证原文中特定的意义得到完整地传达。
这意味着翻译者需要全面考量语种特性,比如句子结构、文体风格和文化背景,他们必须确保译文和原文保持一致,在翻译中应该保留原文的精神。
翻译并不仅仅是翻译词汇,而是要把意义全部完整地传达出来。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视角强调了文本的上下文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也是翻译正确性的重要依据。
因此,翻译的目的是把语言的意义传达给读者,从而使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文本意义。
翻译工作不仅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还要求他们对文本拥有深刻的理解,他们需要用细致的分析能力来把握文章的细节以及文字的意义,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的文化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者需要善于对原文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并能够合理地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翻译准确、地道。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还需要注意语境影响,例如原文的上下文,句式的转折,翻译时要注意不要把词句分开,以保证最终的翻译结果与原文尽量一致。
此外,不同文体的翻译也要根据翻译对象的文体特性加以调整,以确保翻译表达的准确性。
另外,翻译需要掌握的技巧还有形式化的语法、语义习语和标准的专业术语等,这些技巧能够大大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翻译时可以根据语种的语法规范来决定句子结构,并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词汇和语义,以此确保翻译得到准确传达。
此外,专业术语也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者需要掌握专业术语的正确书写,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还需要运用多种翻译技巧,比如转化为译文的句子结构和形式,并运用多种汉语表达方式,以此来进行直译、改写或文化翻译,最终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吕叔湘的翻译观
吕叔湘的翻译观吕叔湘,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文学家。
他系统总结了长期从事翻译实践的经验,涉及学术、文学翻译和译文改写,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翻译观。
一、传递性_传递性是吕叔湘翻译观中重要的概念,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递。
”翻译的目的是“不失原意”地完成从原文到译文的思想、文字和情感的传递,其精神就是信、达、雅的结合。
二、正确性_吕叔湘认为,“翻译的本质是正确”。
翻译应确保原文的准确译出,而不是简单的把一种语言内容随意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因为这会导致思维内容的偏差和歧义。
三、语言精致性_吕叔湘认为,“翻译的本质是精致”。
他强调,译作必须精致,完美,才能保证译作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他肯定了译者尽力在母语中去“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对于文学作品,翻译既要表达原文意义,也要传递原文艺术效果”,“翻译不是简单的英译中,而是通过艺术,传递思想”。
四、实践性_吕叔湘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实践”。
他强调,翻译必须根据特定文体和特定语系的实际情况,结合原文和译文的特点,根据母语习惯、词义要求等方面,运用准确、恰当、简洁的译法,从而实现精准的传递和完美的表达。
五、文本性_吕叔湘认为,“翻译的本质是文本”,即尊重原文的文本结构和文本语义。
他认为“一切翻译,最终都必须活生生地凸现在文本上,它才具备真正的价值和价值感”。
六、艺术性_吕叔湘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艺术”。
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它不仅要求精确准确,也要充满“文学色彩”,并要在“流畅”上“追求造诣”,以达到完美的文学效果。
综上所述,吕叔湘提出的翻译观涵盖了传递性、正确性、语言精致性、实践性、文本性和艺术性六大本质,都是由精准、完美、传递的思想贯穿的理念,他的观点指导了今后的翻译实践,对翻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吕叔湘先生的翻译观有强烈的实践精神,为后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他的观点对今后的翻译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翻译技能,而且为后人提供了指导途径,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我国软实力,从而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独特性。
浅谈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浅谈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一、本文概述《浅谈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这篇文章旨在深入解读和探讨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
苏珊·巴斯奈特是当代翻译理论界的杰出代表之一,她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对翻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文化翻译观强调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过程。
本文将从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出发,分析其理论内涵,探讨其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启示,以期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所帮助。
文章将首先介绍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的核心思想,包括她对翻译的定义、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以及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方面的论述。
接着,文章将分析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运用以及翻译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文章还将探讨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包括推动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促进翻译理论的创新以及提升翻译学的学术地位等方面。
通过对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的全面解读和分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作用,指导翻译实践者更好地应对翻译中的文化挑战,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翻译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概述苏珊·巴斯奈特,作为当代翻译理论的重要人物,她的文化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在她的理论体系中,翻译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而不仅仅是语言学层面的技巧。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它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她主张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尊重并传达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她强调,翻译的目标不仅仅是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义,更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原文的文化魅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巴斯奈特提出了“文化翻译”的概念。
翻译中的文化——文化学派的翻译观
翻译中的文化——文化学派的翻译观由于古代诗歌在语言表达和意向表达中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这种性质通过读者独特的视角和对审美的不同体验产生了一种模糊美。
一、文化翻译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学派有关理论与译者领域在不断地发展和相互扩散,所以文化译者的过程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不断向跨学科和多角度的方向发展。
在文化学者的思想中,翻译也被称为文化转换。
对相关学者来说,翻译不仅需要解码、重组文字,还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局限于文字本身的含义,还要重视文字在翻译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学派强调,文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翻译也会赋予文化新的含义,这对翻译本身来讲是一种进步和完善。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句子或文字的翻译,也是对古典文化的翻译。
随着现代社会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率发展,译者也与文化研究展开全新的融合。
在译者时,如果我们只是主观强化对宏观文化的研究,就可以对研究主体产生很大影响,但过分研究文本的技巧和词义,也可以制约诗歌的发展和健全。
因此,在实际译者过程中,译者只有将两者充份融合,就可以翻译出杰出的作品,更好地传播文化。
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这种含蓄、多解和不确定性正是我国语言表达的独有方式。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翻译和研究古典诗词,通过研究诗歌的模糊性,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中国古典诗歌常常采用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方式抒发作者的情绪。
诗歌本身就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诗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诗歌的模糊性,引致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和意境方面比较模糊不清。
在诗歌的整体定义过程中,模糊不清美对译者增添了非常大的困擾。
三、在文化视角下欣赏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国文化悠悠长河中,古诗词有著十分多样、光辉的历史。
在发展诗歌的过程中,译者存有责任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尤其就是翻译成英语,以此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古典诗歌。
文化翻译观
文化翻译观文化翻译观是翻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译者不仅需要将原文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还应该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进行转换和传达,以使得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
文化翻译观的核心思想是“意译”,即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目的,而不拘泥于字面的语言形式。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往往会造成文化隔阂和沟通的困难,所以译者需要通过对原文进行分析和理解,找出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并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来替代,以实现目标语言读者的真正理解。
这就要求译者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
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译者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准确传递原文的含义和意图。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原文进行转换,而是要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并合理运用目标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翻译文本更加通顺自然;其次,尽量避免产生文化冲突。
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应该充分了解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以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或冲突;最后,保持翻译的风格一致性。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根据原文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读者的习惯和接受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风格,保持整体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文化翻译观对于翻译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提醒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能局限于语言形式,而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使得翻译成果更加贴近目标语文化,并使读者真正理解原文的含义。
同时,文化翻译观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桥梁。
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文化翻译观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对于促进社会的融合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文化翻译观是现代翻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传达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和内涵。
只有理解和运用文化翻译观,翻译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其使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
翻译中的文化——文化学派的翻译观
翻译中的文化——文化学派的翻译观文化学派的中文翻译观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一观点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因此翻译不能仅仅局限于词语的转换,还应考虑到文化差异。
文化学派在翻译中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背景的理解:该派别认为译者应该深入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社会、宗教等方面的差异。
只有了解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传达其中的意义和信息。
2.文化转移的损失:文化学派认为,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文化的转移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因此,译者应该尽量避免翻译中的文化转移错误,以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译文。
3.文化等价性的追求:该派别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在保持语义准确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与目标文化保持等价。
译者应该选择合适的词语、语法和风格等,以适应目的语的文化环境。
4.文化中介的角色:文化学派认为翻译是一个文化中介的过程,译者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者,还需要充当文化的传递者。
译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便正确传达文化信息并使译文更好地适应目的文化。
总之,文化学派的中文翻译观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注重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的理解,追求文化等价性,并将译者视为文化中介者的角色。
解构主义翻译观
解构主义翻译观
结构主义翻译观是一种翻译理论,它认为有效的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还要考虑文化和因素。
它是一种对文化的全面考虑,强调翻译的过程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过程,而是一个更复杂的文化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和文化、文学和文化、历史和文化等等。
翻译家不仅要把握语言的层次,而且要把握文化的层次,这样才能理解翻译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背景,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翻译结果。
毋庸讳言,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性,它改变了我们对传统翻译理论原有的、已成定势的认识。
首先,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不再仅仅陷入结构主义的逻辑一数学的思维模式,而是换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翻译问题。
其次,解构主义使我国译界走出了传统翻译理论中根深蒂固的还原论的桎梏,不再执迷于“等值翻译”的探讨。
尽管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有其缺点,但解构主义的精袖实质一一重构性,以及开放性思维,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研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浅析许渊冲三美论翻译观
浅析许渊冲三美论翻译观
“三美”的基础是意似,音似,形似。
追求“意似”就是要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多译。
在一般情况下的“意似”和“意美”是一致的,但是有时“意似”和“意美”却是有矛盾的,也就是“意似”。
译诗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传递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总要有所侧重,有所牺牲,所谓有得有失。
许渊冲是针对诗词翻译有别于散文翻译而提出“三美”学说的。
“散文”固然是井然有序的文字,但是诗不仅要并然有序还必须是绝妙好词,井然有序加绝妙好词就必须意美,形美,音美三美齐备。
我之翻译观
我之翻译观长期以来,“信、达、雅”作为翻译的目标,几乎是没有争议的。
信,在于意思表达忠实;达,在乎文章顺达;雅,旨在语言优美。
说起来轻轻松松。
要做到却不简单。
倘若有人不会写中文而要把外文译成中文,等同于无米成炊,所以翻译必须要求译者两种语言的的功底都属上乘。
首先,我们要明白翻译是语义的翻译,不是语言形式的翻译。
译者的任务是用另外一种文字重新创作,表现出作者的用意,产生同样的效果。
作为一种再创作,翻译虽然少了布局构想的部分,但是在表情达意上考量用词和语法要更细致得多,不可谓不艰苦。
再创作的过程中,你需要谨慎但也要大胆,比如要敢于增删修改。
例:Why should it be made longer than is necessary?按原文语序可翻为“为什么要使它拖得比需要的更长呢?”这样不免拗口,按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译为“为什么拖得太久呢?用不着嘛。
”尊重原文却不受一字一词的桎梏正是翻译的艺术。
当然翻译也要看翻译的目的。
当要翻译法律文字时,文笔流畅、用词典雅全不必讲究。
为了达到法律警示的职能,翻译要求语言精确、界定具体。
但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意译比直译更符合要求。
例如《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对朵拉迷恋近乎痴狂,自己都很害怕。
狄更斯形容他:got up in a crisis of feeble infatuation ,直译为“在无力迷恋的恐慌中起身。
”这样忠实的翻译实在有悖于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译为“起床了,心里惶恐,浑身无力,都是为情所困”岂不更好?好的译文一定要打破字的桎梏,用生花妙笔传达出原著作者的所思所想。
但我相信,无论多么优秀的译者,都无法用自己的译作表达出原著的所有妙处来,这像是一个极限,仍不断有人朝着它努力,期以无限趋近。
这也是翻译的魅力之所在。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与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及国际文化观念变革有关。
他对于翻译开始着重考虑从译者的角度来准确传达文本,在他看来,译者除了要把被译文本准确译出,而且要尊重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必须遵循原文中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在翻译中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使其以新的方式进入读者的世界。
鲁迅翻译观对当今翻译研究及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倡“存在意义译法”和“超越意义译法”。
存在意义译法指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以保持原文文本的表达功能和意义为己任,把文本从一种语言系统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系统;超越意义译法强调对原文的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的敏锐理解,以及使用意义表达远超原文的出色文笔,将原文的文化价值翻译出。
因此,鲁迅的翻译观真正改变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引领翻译研究和实践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使得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原文,灵活地并结合自身理解将其转化为本土语言,进而在译文中表现出原文所不具备的文化意义。
鲁迅的翻译观给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实践价值,同时也激励人们学会以敏锐的头脑去欣赏文本丰富的内涵,以更高的心灵去探索翻译的可能性。
最新马建忠“善译”翻译观
19世纪末马建忠基于比较语言学提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观的“善译”翻译理论。
但是没有得到当局和当时中国知识界的重视,然而马氏的翻译观点已涵盖等效翻译理论的全部内容,并与语用翻译有相通之处。
本文拟从语用语言等效、社交语用等效角度,探讨马建忠“善译”翻译观的实用性。
[关键词]:善译等效翻译语用翻译一、马建忠“善译”翻译观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于1898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用西方语法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古代汉语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对中国语言学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成为积极借助西方语言学来阐释汉语语法的中国首批语言学家中的第一人。
他1894年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明确指出了翻译对中国反抗外国欺侮,并最后战胜外敌的重大意义和创设翻译书院、展开翻译活动、培养翻译人才的紧迫性。
在该文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善译”翻译观:“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
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覆,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
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这段话的义蕴相当丰富全面,涉及语义学、语用学、文法学、修辞学,以至进入了文化研究的领域。
他看来:翻译是很难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翻译呢?平时在翻译训练中就应该培养自己对两种语言的浓厚兴趣,用心思考,一定要先将所要翻译的语言和用来翻译的语言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比较,以考察两种语言文字产生的渊源,领悟两种语言相同或相异的缘由。
对两种语言相当的意义应加以反复推敲,务必探究其语调的高低,分析其字句的繁简,弄清其文体的变异,了解其内涵细微差异的由来。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 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 其目的
• 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 的需要和一定
• 文化里不同群的需要.
评价
• ;她把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 • 翻译研究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的、文化的范畴来加以 • 探讨,并且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她的思想具有高度 • 的宏观性。在评判标准、对等与等值等问题上,她充分考 • 虑多种制约因素,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维空间。此外,她 • 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都使 • 得翻译、译者的地位提高,同时体现了一位学者广阔的胸 • 襟和气度
•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决不是一个纯语言行为, 它深深扎
• 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翻译就是文化内 部与文化之间
• 的交流。[ 5 ]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 中,她提出了文化
• 翻译观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如下:
• 第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是停留在 • 以前的语篇之上。关于翻译单位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最开 • 始的以词为单位到以短语、句子、段落、篇章为单位,可
到
• 德国理论家弗米尔的赞同,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文 • 化的行为,译者应精通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而了解其文化。
• 第三,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 • 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只 • 能是对另一种符号的充分解释,完全等值是不可能的。 • 和传统观念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从原语到译入语的静态转 • 换不同,她认为翻译是一个动态过程,以文化为翻译的单 • 位,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是手段,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的 • 目的。与奈达强调传译原文信息不同,巴斯奈特关注文化 • 的转换与接受,因此,一方面应考虑翻译的服务对象即译 • 文读者,另一方面要考虑原语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所起到的 • 功能。在此,她提出了不同文本应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并 • 认为相比较而言,文学翻译较之科技文献的翻译允许译者 • 拥有更多的自由,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 • 式。
最新马建忠“善译”翻译观
19世纪末马建忠基于比较语言学提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观的“善译”翻译理论。
但是没有得到当局和当时中国知识界的重视,然而马氏的翻译观点已涵盖等效翻译理论的全部内容,并与语用翻译有相通之处。
本文拟从语用语言等效、社交语用等效角度,探讨马建忠“善译”翻译观的实用性。
[关键词]:善译等效翻译语用翻译一、马建忠“善译”翻译观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于1898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用西方语法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古代汉语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对中国语言学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成为积极借助西方语言学来阐释汉语语法的中国首批语言学家中的第一人。
他1894年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明确指出了翻译对中国反抗外国欺侮,并最后战胜外敌的重大意义和创设翻译书院、展开翻译活动、培养翻译人才的紧迫性。
在该文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善译”翻译观:“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
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覆,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
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这段话的义蕴相当丰富全面,涉及语义学、语用学、文法学、修辞学,以至进入了文化研究的领域。
他看来:翻译是很难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翻译呢?平时在翻译训练中就应该培养自己对两种语言的浓厚兴趣,用心思考,一定要先将所要翻译的语言和用来翻译的语言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比较,以考察两种语言文字产生的渊源,领悟两种语言相同或相异的缘由。
对两种语言相当的意义应加以反复推敲,务必探究其语调的高低,分析其字句的繁简,弄清其文体的变异,了解其内涵细微差异的由来。
中国传统翻译观和认知翻译观的对比分析
中国传统翻译观和认知翻译观的对比分析中国传统翻译观和认知翻译观,是翻译学研究中两大流派,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传统翻译观是当今中国翻译领域最为著名和有影响力的翻译观。
它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翻译学研究中最早提出的,历史上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主要基于注重文字直接传递的意思、人文交流的深度,强调通过翻译求真实的字义,注重翻译的正确性、精确性以及中国传统文辞的风格。
认知翻译观,是20世纪末期诞生的,主要以普遍性和动态性的思维活动背景和特点为主要特点,以语言在交际活动中的应用,以这种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层次意义作为研究翻译义思维与逻辑结构的核心内容。
它注重翻译原文和译文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以及翻译原文的语境内容,强调外文与本文的动态性、语境性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等。
认知翻译观注重的是翻译的意义,把较重视翻译主观性和本地化,并重视翻译尊重原文者所表达的语意,以及翻译行为中涉及到的语言理论和认知理论。
从思想内涵上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翻译观具有崇尚文学、求真实意义、重视忠实性等特点,而认知翻译观则更注重翻译源文和译文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以及翻译原文的语境内容,强调外文与本文的动态性、语境性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翻译观更着重于内容传递,重视语言形式,崇尚中国传统文辞风格,而认知翻译观则更强调语言在运用中的认知性,关注翻译中语义关系和语境因素等,能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内容和动态变化。
从应用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翻译观更多是应用于传统文学的翻译中,而认知翻译观则更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应用范围广,可被应用于文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翻译中。
实际上,两种翻译观各有利弊,是可以相。
朱光潜翻译观中的语言学思想体现
朱光潜翻译观中的语言学思想体现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他的翻译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语言学思想。
在朱光潜的翻译观中,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其翻译理念体现了“忠实于原意、信达于译文”的原则,同时也注重译文的审美价值和语言的精准表达。
下面将具体探究朱光潜翻译观中的语言学思想体现。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性朱光潜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思想、观念、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形式。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理解和传达原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才能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义。
例如,朱光潜曾指出:“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一些方面的表达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不注意捕捉这种差异,就有可能造成误解或者表达不准确。
”因此,朱光潜主张翻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做到“牢记文化层面”,将文化因素纳入到翻译过程中来。
二、忠实于原意、信达于译文的原则朱光潜一直强调翻译作品要忠实于原作精神、保持原作诗情画意,同时还要达到与原作同样的效果和艺术价值。
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翻译作品要求在语言上忠实于原作的意思,但并不要求在表达方式上严格照搬原作,而是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进行艺术再创作。
三、注重审美价值和语言精准表达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朱光潜还强调了翻译作品的语言美。
对于文学作品,他认为,翻译者不仅要传达原作的意思,还要追求译文的语言美和艺术价值。
在译文的语言表达方面,必须力求准确、清晰、通顺,以防止读者产生误解。
例如,朱光潜常常强调句法结构的转换和词汇的选择,以使译文贴近原作,同时又流畅自然。
此外,朱光潜还提出了“视觉定势”这个概念,强调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借助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形象思维能力,将原作中的景象、事物、动作等形象化内容“翻译”到译文中,使译文在表达意思的同时,还能够呈现出色彩鲜明的图像或画面。
综上所述,朱光潜的翻译观中体现了对语言和文化关联性的重视,强调了忠实于原意、信达于译文的原则,并注重翻译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语言精准表达。
朱生豪翻译观探析
朱生豪翻译观探析朱生豪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观点广受赞誉。
朱生豪翻译观的核心是“两个原则”和“三个标准”,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探析他的翻译观。
一、朱生豪翻译观的两个原则朱生豪认为,翻译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1.忠实原意原则这个原则强调的是翻译要忠于原意。
翻译不是单纯的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要传达原文的意思和内容。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语气和特色,确保翻译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尽可能地一致。
2.可读性原则这个原则强调的是翻译要具有可读性。
翻译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理解原文的内容,而不是让读者感受翻译的艺术性。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确保翻译的内容能够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二、朱生豪翻译观的三个标准除了两个原则之外,朱生豪还提出了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是:1.准确性准确性是翻译的核心,翻译必须要保证它的准确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信息,确保翻译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尽可能地一致。
只有准确的翻译才能让读者真正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2.通顺性通顺性是指翻译的内容必须具有连贯性和顺畅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确保翻译的内容能够被读者流畅地阅读和理解。
只有通顺的翻译才能让读者真正地体会到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3.文化适应性文化适应性是指翻译必须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对原文进行文化转换,确保翻译的内容与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相符。
只有具备文化适应性的翻译才能真正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总之,朱生豪翻译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理念,它既强调了翻译的准确性,又注重了翻译的可读性,既把握了原文的风格特征,又充分考虑了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和标准,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朱光潜翻译观中的语言学思想体现
朱光潜翻译观中的语言学思想体现朱光潜是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他的翻译观中体现了许多语言学思想。
在他的著作《翻译学纲要》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其中融合了语言学的理论和观点。
朱光潜强调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不完全可译性。
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源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转换成目标语言的对应词汇和语法,而应该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目的进行灵活的转换和调整。
他提出了“意译”和“信达雅”两个基本原则,强调了翻译要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不拘泥于字面表达。
朱光潜关注了语言的语音、语义和语用特点对翻译的影响。
他指出,语言是一种声音符号系统,语音对于理解和传递语言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音位和音位组合的异同,遵循语音规律进行转换。
他还关注了语义和语用方面的问题,强调了词义的多义性和上下文的语境化解释对于翻译的影响。
他提出了“义不可尽”和“意合词趋”等原则,强调了翻译要根据语言的语境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朱光潜还关注了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和表达问题。
他指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技术活动,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艺术创造的过程。
译者要注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诗歌、辞章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表达。
他提出了“形律下”和“词典上”等原则,强调了翻译要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感效果。
朱光潜的翻译观中体现了丰富的语言学思想。
他强调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不完全可译性,关注了语音、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翻译的影响,并关注了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和表达问题。
他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作品
哲学著作:《语词和对象》、《指称的根源》 论文集:《从逻辑的观Fra bibliotek看来》、《悖论的
习性》、《数理逻辑》、《文体论的相对性》
奎因的主张
他认为,本体论问题与任何科学理论一样,也是为 科学选择一种方便的语言形式和概念框架的问题, 因此它不应以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作为取舍的标 准,而应以是否方便有用为标准。这是一种逻辑经 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对分析和综合 这一传统区别的批判,他提出的翻译的不确定性的 观点等等,几乎成为讨论中的常识。而且,这样的 讨论并不仅仅局限在分析哲学中,在认识论和本体 论的讨论中也频繁出现。
二、彻底翻译
由于环境刺激的不同,语义存在不确定性,经验主 义的翻译基础也就动摇了。奎因引进了彻底翻译的 概念。彻底翻译的含义是,在完全自然状态下的翻 译,没有解释者、词典或语法的帮助下,甚至不知 道要翻译的话语者的信仰、喜好、意图或陈述态度 等有关知识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翻译。这种情形如 同成年人学习一门全新的外语,或者像婴儿一样以 来感觉神经刺激反应,这就是彻底翻译。
三、翻译的不可通约性
他认为个人被其生活的世界认知框架所局限
不同民族表达的习性从根本来说,是不可通 约的。这些研究从语言、文化和人类学角度 看语言和翻译,给翻译研究以极大启迪。黄 梅时节raining season 不能反映江南春天阴雨 沥沥的季节。此时翻译找不到两种语言的共 同词汇,就必定要折中权衡,在词义或内容 上做出牺牲。因此坚持一种相对主义的翻译 观。
奎因对分析哲学的一些基本信息提出了质疑
和批评,发展了自然主义语言观和行为意义 论,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指称的不可预 测性、本体论的相对性等重要论题,对语言 哲学及翻译理论影响很大。
一、指称的不确定性
在意义问题上,奎因同意弗雷格和罗素把名
称、指称和意义区分开来。人们通常把意义、 外延与指称混淆了。 意义理论主要指同义性、意指、分析性等。 指称理论则主要涉及命名、真理、指称、外 延及变项的值。
奎因
文化相对主义的翻译观
奎因的简介
威拉德〃冯〃奥曼〃奎因(Quine,Willard Van Orman )(1908-2000)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 哲学家、逻辑实用主义的代表之一。 1908年出生 于俄亥俄州。著有《语词和对象》、《文体论的 相对性 。1908年3月25日生于俄亥俄州。就学于奥柏林学 院和哈佛大学,曾受教于A.怀特海和C.刘易斯门 下,193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3年起在该 校任教,担任过皮尔士讲座哲学教授,1979年退 休。奎因强调系统的、结构式的哲学分析,主张 把一般哲学问题置于一个系统的语言框架内进行 研究。
奎因认为在翻译中无法剥去经验的意义。由于不同 民族的概念分类系统不同,因此造成指称不同,因 而造成了翻译的不确定性。奎因试图用翻译来证实 语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除非利用主题间或社会 可观察的刺激反应,否则无法担保语句的意义。即 使刺激翻译的条件相同,两个人的语句倾向也接近, 他们表达的意义和想法可能完全不同。西方理论中 翻译的等值的概念在奎因的理论中被完全结构。
奎因的翻译观
奎因归属于分析哲学传统,在经验论的两个
教条一文中,指出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 间的差别,并提倡了一种形式语义整体论; 经验检验始终只是针对语句的整个体系,而 不是针对某个孤立的语句,所以具有经验意 义的单位也应当是语句的整个体系,而不是 个别语句。他的哲学观点因此被称为整体论 观点。
奎因对翻译的研究说明,同一种原文可以有
两种或多种相互不兼容的,真值或指称不同 的翻译,而这些与原文都相符。归根结底, 翻译的困难主要在于,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 方式剪接世界,不同的语言后面隐藏着需要 理解的不同的本体论和语言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