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

概念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在瞬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的,由于 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心脏骤停是心源性死亡最常 见的原因或形式。
概念
心肺复苏(CPR)
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 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按 压心脏的方法形成暂时的 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 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 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 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 抢救生命的目的。
建立人工气道
• B Breathing 人工正压通气
• C Circulation 持续循环支持
• D Druggery 给予复苏药物
13
• “A”——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术(称为“金标准”,是 高级生命支持开始的标志和象征!)
◆氧气面罩(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 仅在第一个ABCD阶段暂时使用)
◆ 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临时应急)
14
• “B”——人工正压通气
◆ 对自主呼吸停止最有效的抢救措施 ◆ 复苏球囊(捏皮球)或人工呼吸机
15
最常用的组合
还有更省力的组合
再升级
又一对组合
终极组合﹗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 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 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 挤压球囊的1/2—2/3,使胸廓扩张,超过1s
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
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
建立高级气道,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
• “C”—— 持续循环支持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知识普及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知识普及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知识普及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突然停止而导致的死亡,通常在不到一小时内发生。

它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提高生存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急救知识,帮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1. 急救前的准备在遇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下,急救人员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和镇定。

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反应以及合理地调配周围人力资源对于患者的生命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及早联系急救中心,告知患者的症状和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2. 判断是否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包括突然倒地或昏厥、丧失知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消失等。

急救人员应当迅速判断是否是心源性猝死,以便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如果没有医疗专业背景,最好不要亲自做病情判断,而是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 开始心脏复苏一旦确认为心源性猝死,急救人员应立即开始心脏复苏。

首先,采取心肺复苏措施(CPR),包括按压胸骨和人工呼吸。

按照2:30的比例,进行30次胸骨按压,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是一种可以用于诊断和处理心跳骤停的便捷设备。

急救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可以考虑使用AED。

根据AED上的指示,急救人员应连接AED并按照指引进行电击。

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按照AED提供的指示进行操作。

5.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即使在急救人员成功复苏心脏跳动之后,患者仍然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因为心源性猝死可能会反复发作,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深入的评估和治疗,以减少患者再发病或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6. 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措施除了急救外,预防心源性猝死也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和控制心脏病的风险因素,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进行定期体检以及心脏病治疗的建议都有助于减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结论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心源性猝死急救法

心源性猝死急救法

心源性猝死急救法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冠心病。

据国内外统计学资料报告,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占70-90%,其次是心肌炎、心肌病(特别是梗塞性心肌病)、心脏动脉瘤破裂、先天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及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

【急救措施】1.如发现猝死的病人,应立即对病人的心前区拳击,拳击的部位是病人左胸前乳头部位。

拳击的次数一般为2-3次,拳击要有力,而后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按摩时用力要均匀,以一手掌平放病人胸骨下段胸壁上,另一手掌压在该手背上,上下起伏垂直按压(具体详见《心脏按摩法》)。

2.在对猝死者进行急救时,人工呼吸应和心脏按摩同时进行。

先解开患者领口和裤带,使其平卧,抽出枕头垫在肩下,用一手将患者颈部托直,使头最仰,打通气道,然后一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急救者口唇与患者口唇密合后进行吹气(具体详见《人工呼吸法》)。

【注意事项】猝死常发生在家中、工作单位或公共场所,现场急救对其复活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急救的同时,要派人通知急救中心或呼叫救护车,以便去医院继续诊治。

心跳骤停的急救心跳骤停提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

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

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

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有已有心跳骤停。

【急救措施】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

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叩击心前区:一手托病人颈后向上托,另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向后稍推,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

用拳头底部多肉部分,在胸骨中段上方,离胸壁20~30厘米处,突然、迅速地捶击一次。

若无反应,当即做胸外心脏按压。

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源性猝死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

它通常由心脏骤停引起,如心室颤动或室速等。

心肺复苏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必须进行的急救措施,以尽快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本文将介绍心源性猝死时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1. 快速反应与求救心源性猝死属于急诊情况,抢救的速度非常重要。

在发现猝死患者时,第一时间应该迅速反应,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方面要将患者信息准确告知急救中心,另一方面可以寻求急救指导。

2. 检查呼吸与心搏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前,我们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搏情况。

首先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明显的起伏,用手检查患者的气道有没有明显的阻塞。

接着检查患者是否有明显的气道和呼吸道受损迹象,例如异物阻塞或气道水肿。

3. 开展胸外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搏,胸外心肺复苏是必须立即进行的紧急操作。

它主要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如下是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 心脏按压:在进行心脏按压之前,先将患者平放在坚实的地面上。

站在患者头部一侧,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下缘,按下去的幅度应该是至少5厘米。

按压的频率应该是每分钟100-120次。

- 人工呼吸:在心脏按压之间,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嘴对嘴或者嘴对鼻的方式进行。

首先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子,然后用自己的嘴对准患者嘴唇,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秒钟。

注意每次吹气应使患者的胸廓有明显的上抬。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有条件,可以尝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心脏除颤。

AED可以精确检测心律失常,并根据情况提供适当的除颤电击。

5. 继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来在心肺复苏期间,应不断地进行心肺复苏,并保持恰当的频率和力度。

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急救措施。

6. 应对副作用并提供心理支持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胸骨压力引起的骨折或肋骨骨折。

此外,患者家属和旁观者也可能身心受到影响。

因此,在心肺复苏后,应及时处理患者可能的副作用,并提供心理支持。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与护理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与护理
关 键 词 : 源 性 猝 死 :心 肺复 苏 : 护 理 心
心 源性猝死是指 由于心脏病发作 而导致的 出乎 意料的突然死
都可导致猝死 , 心脏病 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Ⅲ 但 。 心肺复苏术是指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停止时 , 爱体外
亡, 世界卫生组织规 定 , 发病后 6 h内死亡为猝死 , 多数作者主 张为
2 0 , 5:5 — 6 . 0 5 1()4 9 4 0 1
进针角度 3。4。较胖 的患儿进针应稍深些 ; O~5, ⑤手背 、 足背静脉 : 如
高热 、 休克等患儿末梢循环不 良时多不采用 , 足背血 管多表浅 , 应以
编辑/ 贺丽
心源性猝死 的心肺复苏 与护理
高 滨
(辽 宁 省鞍 山市 铁 西 医 院神 经 内科 , 宁 鞍 山 1 4 1 ) 辽 1 0 1
针头。
骨骨缝穿刺法 : 用手摸准患儿颅骨骨缝后 , 剃去局部头发 , 行常规 消
毒, 将左手拇指 、示指分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头皮 针取 l。在骨缝 中间穿刺见 回血即可。 5,
1 选择适宜的光线 . 6 明亮 的 自然光线是最 理想的光线 , 静脉显得清 晰, 操作者眼睛
2提 高 静 脉 穿 刺技 巧 , 刺 时 针头 应 稳 、 、 穿 直 准
空, 可在针柄下方垫个棉签头 , 用第二条带无菌干棉球的胶布遮盖针 眼, 第三条胶布从针柄下 以 v型 固定在针 柄两侧 , 头皮针的塑料 将 管向上 自然弯成一个小圆形后第四条胶布固定 , 对于针头易滑 出者 , 可再用一长胶布绕头部一 周。 嘱咐家属以喂奶 姿势抱患儿 , 将患儿一 手夹 在家属 的腋窝下 , 平抱患儿 , 输液部位 朝外 , 家属抓住患儿的另

心源性猝死救治流程和猝死心肺苏流程图

心源性猝死救治流程和猝死心肺苏流程图
注意:若出现以下3种情况,可停止CPR CPR生效:患者恢复了心跳、自主呼吸与脉搏博动,患者有反应或呻吟。 CPR无效: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与脉动都是没有恢复正常,患者瞳孔 散大固定。 专业医护施救人员赶到。
猝死心肺复苏流程 图
评估现场 确保环境安全
判断意识 呼叫员工 员工无反应 立即呼救 判断呼吸与颈动脉搏动
嘱身边同事 拨打120急救 电话,寻找 AED
若无呼吸与搏动 将患者调整为仰卧位
Hale Waihona Puke 清理口鼻腔,取下 活动假牙,仰头抬 颌法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吹气
按压频率:100 -120次/分,深 度:5-6cm, 连续按压30次
左手捏住鼻翼部, 右手撑口。口对口 吹气两次,每次持 续两秒,观察胸廓 起伏
按压:吹气=30:2 反复进行 5 个循环
再次判断呼吸 颈动脉搏动
呼吸、心跳恢复
仍无呼吸、循环体征,继续行心肺复苏循环
专业医护人员赶到
心源性猝死救治流程
心源性猝死又名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 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表现是:短时间内迅速出现胸痛、胸闷、 眩晕、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随之就是心脏骤停,血压、脉搏与心音消失。 心源性猝死应急救护:心肺复苏
救治流程: 第一步:确认现场安全 第二步:识别和启动急救 判断患者意识 双手轻拍患者肩膀,在耳侧呼唤患者,看是否有反应。 求助、呼叫120 寻求周围人帮助,拨打120,并让帮忙找附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判断患者心跳 若判断患者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同时用2-3根手指按压患者的动脉,若没有脉 动,说明心脏骤停,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第三步:胸外按压30次 用力快速胸外按压30次 让患者仰卧在平实的硬质平面上,头部与躯干处在同一平面,交叠双手,上身前倾,双 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并有节奏地按压30次。 第四步:人工呼吸2次 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颌处,向上抬。注意:嘴角与耳垂连 线与地面垂直。 清除患者口腔的异物(如假牙或呕吐物等) 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吹气的量,只需按照平时呼吸的 量即可,每次吹气,持续大约1秒。吹气时,看到患者胸腹部有微微起伏即可。 第五步:持续重复第二步+第三步 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 第六步:获取AED后,立即启用。

心源性猝死的突发事件处理指南

心源性猝死的突发事件处理指南

心源性猝死的突发事件处理指南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且致命的心脏事件,往往发生在否认风险的人群中。

由于其严重性和不可预测性,合理的处理和紧急抢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源性猝死事件的处理指南,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一、准备应急设备和人员当接到心源性猝死的报警或发现患者时,首先需要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同时,准备好应急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同时,确保在现场有足够的合格急救人员,他们应熟悉心脏复苏和基本生命支持技能。

二、判断心源性猝死症状心源性猝死症状通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昏迷、晕厥和心跳骤停等。

在现场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家属或目击者能够提供的详细信息对病情判断至关重要。

三、实施心脏复苏和生命支持1. 早期心肺复苏:在确认心源性猝死后,紧急开始心肺复苏(CPR)。

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动脉搏动,如无呼吸和脉搏,则开始按照CPR的程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智能化设备,用于检测心律失常并自动提供电击治疗。

紧急抢救人员应使用AED检测患者心律,并根据设备指示提供电击治疗。

3. 及时送往医院:在进行心肺复苏和电击治疗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

在运送过程中,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维持生命支持。

四、进行附加抢救措施在医院紧急科或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将继续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一些常见的附加抢救措施包括:1. 氧气吸入:通过给予氧气,保证患者的氧供需平衡,促进心脏和其他器官的恢复。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使用适当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以恢复心脏功能。

3. 心脏导管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心脏导管治疗,以进一步检查和处理血管狭窄或堵塞等问题。

五、强调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和教育除了紧急处理心源性猝死事件外,预防措施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识,并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巧与步骤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巧与步骤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巧与步骤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严重的病症,常常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技巧和步骤的正确应用能够帮助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巧与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一、了解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突发停跳所引起的猝死现象。

其原因多与冠心病相关,也可由其他心脏病变、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

心源性猝死发生时,患者常失去意识,呼吸停止,心脏无法正常跳动。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二、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

其目的是模拟心脏跳动,保持血液循环。

按照国际心脏复苏指南的建议,正确的按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点:1. 患者处于平躺位,身体直立,双腿站立在患者两腿之间。

2.瞄准胸骨下缘,把手放置在该位置。

3.把手掌和手指并拢,将上半身重量用力压在患者胸骨上,实施胸外按压。

4.按压速度应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应达到至少5厘米,将胸廓压缩30-40毫米。

5.按压与松开时间的比例应为30:2。

三、人工呼吸除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也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人工呼吸步骤如下:1.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头侧倾,打开患者的气道。

2.用食指和中指捏住患者鼻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下颌。

3. 打开自己的嘴巴,吹气进入患者口腔,使胸廓抬起,进行人工呼吸。

4.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约为1秒,不要过度用力,以避免损伤患者的肺部。

五、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能够监测患者心律并提供电击除颤的设备。

其正确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使用AED的步骤如下:1. 将AED打开,并按照设备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2. 清除患者胸部的任何金属物或潮湿物。

3. 将AED的电极贴片粘附在患者胸部。

4. 根据AED的提示,保持人员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在电击时确保患者不受到触碰。

5. 在电击前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的身体,避免触碰到患者。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分类
1、心律失常性猝死 是指无致死性循环衰竭情况下,骤然的 意识丧失和脉搏消失。是心源性猝死最常 见类型。 2、循环衰竭性猝死 ①由外周循环衰竭所致,如夹层动脉瘤破 裂; ②由心肌泵衰竭所致,如急性左心衰、心 源性休克。
心源性猝死的 发生机制
AMI、不稳定心绞痛、 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血压心肌肥厚 心肌瘢痕、室壁瘤、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面罩加压人工呼吸法




将病人的体位按以上方式摆放妥当,呼吸道清理 通畅。 呼吸囊一端接通氧气,一端接通面罩,并将面罩 按压在病人的口鼻处。 一人负责固定病人的头部,将面罩按紧在病人的 口鼻处,以避兔周边漏气,另一人持续挤压呼吸 气囊,面罩内加压注人氧气。 人工挤压气囊的频率为每分钟12~16次左右。 呼吸囊与面罩的接口处有一活瓣,可防止呼出气 体被重新吸人到气囊中。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
江干医院 李杨
心源性猝死
以心脏骤停的特征为基础,出现
症状后一小时内未预料到的心脏 原因死亡。 心脏骤停的表现:室颤,心室静 止,电—机械分离。
流行病学
年龄:高发年龄在45-75岁之间 性别: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病史:大多数病人有既往心血管病史 多发季节:冬季,气温越低,冠心病猝死发生越多 多发时间:周一,凌晨至午后发生较多 多发地点:家、送医院途中、公共场所 % 诱因:情绪激动和劳累最常见 先兆症状 胸痛胸闷 70% 提示不稳定的心肌缺血 心悸 38% 提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晕厥 30% 提示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肌缺血
初级心肺复苏
人工循环
评估: 检查有无循环的征象(呼吸、咳嗽、身体移 动) 非专业抢救者不要求判断有无脉搏 卫生保健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 颈动脉、股 动脉) 胸外按压: ——无意识、无呼吸者先行两次救生呼吸 ——进行胸外按压

心源性猝死急救,抓住“黄金4分钟”

心源性猝死急救,抓住“黄金4分钟”

家庭医药 2020.1264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心源性猝死急救,抓住“黄金4分钟”□副主任医师 王 敏死亡即为心源性猝死。

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任何人身上。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将会停止,如果不及时予以治疗,就会导致猝死。

但同样都是心跳骤停,有的人可以幸运地死里逃生,有的人却就此撒手人寰。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及时的抢救!因为心跳呼吸一停止,生命就会在分秒间消逝……抢救,记住“黄金4分钟”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在10分钟以上,即使患者被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植物人。

所以,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4分钟”之说。

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这时患者脑血流量急剧减少直至被中断,但由于刚发生,脑中尚存少量含氧的血液,即使患者已经出现意识丧失,仍可通过刺激呼吸中枢,使其出现断断续续的呼吸(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

不过,脑内残存的含氧血液能够支撑人体生命的时间很短,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如果患者能在这关键的几分钟内得到正确的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就可以躲过死亡之劫。

有条不紊地按步骤施救首先,识别心脏骤停: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那天早上7点23分,家住邮电宿舍的杨师傅突然胸闷气促、脸色发白、不能说话,情急之下,他老伴何阿姨立马拨打120急救电话,叫了救护车后就慌乱挂断电话,可急救中心又迅速将电话回拨了过来。

王医生:“我是120急救中心的王医生,听我的话,你马上就可以救他的!”何阿姨:“我什么都不会做呀……”(哭泣)王医生:“保持冷静,你能救他的,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有希望。

”何阿姨:“他现在没呼吸了,怎么办?”王医生:“你别着急,救护车已经出发,在过来的路上了。

我来教你如何给他做胸外按压,现在把你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部中央,就是两个乳头连线正中间,把你的另一只手叠放在这只手的上面。

心源性猝死的紧急救援流程与技巧

心源性猝死的紧急救援流程与技巧

心源性猝死的紧急救援流程与技巧在进行心源性猝死的紧急救援时,正确的流程和技巧十分关键,能够极大地提高抢救效果,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源性猝死的紧急救援流程与技巧,帮助读者在面临这一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

紧急救援流程:1. 确认病人情况:当目击到一个倒地昏迷的人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还有意识,可以用手轻拍病人的脸颊,喊叫病人的名字,观察其有无反应。

如果病人没有任何反应,应立即意识到可能是心源性猝死,需要紧急救援。

2. 拨打急救电话:紧急救援的第一步是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病人的情况,并提供具体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急救中心会提供指导,并派出专业人员前往现场。

3. 开始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这是拯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生命的关键步骤。

具体操作如下:a. 将病人平放在坚实的地面上,保持头颈处于自然位置,可以用一块垫子垫高患者的肩膀,以保证气道通畅。

b. 找到胸骨正中央位置,在胸骨下缘找到胸骨切迹处,将手指放在该位置上。

c. 使用两只手,交叠双手的手掌,大拇指向上,身体放置在病人胸骨中央位置,用力将身体向下按压,使胸骨下沉至少5厘米。

d. 快速而稳定地按压胸骨,每分钟至少100-120次,以保证血液循环。

e. 在按压之间,给予人工呼吸。

先抬起病人的下巴,捏住鼻子,用嘴对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f.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为止。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AED设备在附近,应立即使用。

AED是一种能够诊断心律失常并自动除颤的设备。

使用AED 的步骤如下:a. 打开AED设备,按照设备上的指示,将电极贴在病人的胸前。

b. AED将会自动分析病人的心律,如果需要除颤,会发出指示。

此时,确保所有人远离病人,按下除颤按钮,让AED给予电击。

5.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的同时,我们需要尽快将病人的情况告知急救中心,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及应急处理方法

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及应急处理方法

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及应急处理方法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的、意外的、以心脏原因为主要病因的突发性猝死。

这种病症往往发生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造成人们对其症状、应对和处理方法的认识不足。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及应急处理方法。

一、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往往突然发生,猝死患者通常会体验到以下几种症状:1. 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病人可能会感觉气短、呼吸急促,并且出现无法正常呼吸的感觉。

2. 意识丧失:患者可能会突然昏迷,失去意识,表现出神智不清或晕厥的症状。

3. 胸痛:心绞痛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的胸痛、压力或不适,疼痛向左臂传导。

4.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率的变化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的情况。

5. 体力不适:患者可能会出现极度疲劳、乏力、气短等体力不适的症状。

二、心源性猝死的应急处理方法: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常用的应急处理方法:1. 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心源性猝死症状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地址。

2. 进行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采取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保持循环直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周围有AED设备,正确使用AED进行电除颤。

跟随AED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

4. 尽快就医: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医院内有专业设备和医务人员,可以提供更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5. 预防为主:平时要注重心脏健康,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等。

总结起来,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的、危险的疾病,病人病发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马上进行心肺复苏,使用AED设备,尽早就医,并平时注重心脏健康的预防工作。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方法与药物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方法与药物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方法与药物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脏骤停,可能导致死亡。

它通常是由心脏电活动紊乱引起的。

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治疗,早期的干预非常重要,包括心肺复苏和除颤。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可以用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

1.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心源性猝死患者最早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

CPR通过外部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以供氧给身体器官。

这种方法可以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2. 除颤除颤是另一种治疗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给予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脏电活动。

急救人员通常会使用除颤器,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并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电击。

除颤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使心脏重启。

3. 药物治疗除了心肺复苏和除颤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猝死。

这些药物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心脏电活动,并预防心脏骤停的再次发生。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可以用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或控制心律失常。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可以减慢心脏的搏动频率,降低心脏负荷,预防心脏电活动紊乱。

- 抗血小板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可以预防心脏血栓的形成,减少再次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剂量和用药方式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并定期进行复查。

4. 外科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外科手术可能是治疗心源性猝死的选择之一。

例如,可以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来帮助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和预防猝死的发生。

此外,对于某些具体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病等,可能需要进行冠脉搭桥手术或心脏移植等手术治疗。

总结起来,心源性猝死的治疗方法包括心肺复苏、除颤、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进行综合判断和选择。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即刻除颤 3.心脏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基础生命支持
CAB2min后行除颤 4.只要具备除颤条件,必要时可进行盲目除颤 5.除颤能量:双极:200J,单级360J
心肺复苏—BLS(CAB)
内容 识别
心肺复苏程序 按压速率 按压幅度 胸廓回弹 气道
按压-通气比 (置入高级气道前) 通气:非专业或不熟练时 使用高级气道(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以下肱 动脉。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 10秒内 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
非专业人士:立即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BLS--(识别)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 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 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 部位(在开放气道情况下, 沿下颌骨向下滑行至喉结 处),男性可先触及喉结 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cm,至 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
• 常见原因:冠心病、瓣膜病、原发性和 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并都像综合 征、电击或雷击、低温、洋地黄中毒等
• 心电图特征: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 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 心室颤动波,频率为250~500次/分钟。
心脏停搏
复苏成功率低
• 又称窦性停搏。指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 心动周期中不产生冲动,以致不能激动 心房或整个心脏
心肺复苏BLS--(A)
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 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 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 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 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 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 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 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

徒手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器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 大脑-----4-6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一旦呼吸心跳停止
• 3秒后----头晕 • 18秒后----脑缺氧
• 30秒后----昏迷
• 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 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1、场前准备: 有可能操作者戴保护手套后再准备上场。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2、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 操作者首先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四 点),评估周围环境。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3、看表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 做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4、判断患者意识 : • 低头凑近患者耳旁大声呼唤并拍打双肩,声音响亮有效; 对着左右耳朵各呼唤一遍;同时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正常( 整个判断时间在4秒钟内完成) • 随后用力压人中两下 (中医特色) • 同时观察呼吸情况
(5)按压频率 ①要求数数(01,02……30)掌握按压节律, ②18秒钟连续不断至少做完30次胸外按压(100-120次/分)。 ③转人工呼吸时要求无缝隙交替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9、清理患者口腔 (完成第一组30次胸外按压后则进入
清理口腔的操作,除非再次出现口腔异物,否则本步骤在全 过程中只执行一次)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4)用力方式及按压深度
①用力均匀,利用自身重量而不是臂力往下按压 ②保持平稳,不得冲击式按压 ③节奏规律、按压与放松用相同时间 ④放松充分,但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⑤持续不断,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不应超过5秒钟 ⑥按压深度5-6CM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突发的心脏原因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晕厥、心脏停跳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这是一种突发且危急的疾病,给患者的家属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通过分析心源性猝死的一个病例,探讨其病因和治疗方案,以期提高对心源性猝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45岁,无基础疾病,突发心脏骤停,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

患者在抵达医院时已经处于无意识状态,出现呼吸急促和心音消失的情况。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及应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除颤。

但是经过全力抢救30分钟后仍未能使患者恢复自主心跳,最终宣告抢救无效,确认病人死亡。

病因分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复杂,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本病例中,患者无基础疾病,因此我们可以排除一些遗传性的病因。

考虑到其突发性、快速恶化的情况,最有可能的病因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即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方案:1. 心肺复苏术:对于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是最重要的抢救措施。

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

2. 除颤治疗:自动体外除颤仪是心源性猝死患者抢救中的关键工具。

通过送电除颤,恢复正常的心律,提高抢救成功率。

3. 快速介入治疗:对于猝死病例中怀疑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并通过支架植入等方式恢复血流通畅。

4. 药物治疗:对于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快速介入治疗前可以口服硝酸甘油或静脉注射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微循环。

5. 异位起搏治疗: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

在医院或急救车上配备有心电生理设备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异位起搏治疗,以恢复正常心律。

病例分析总结:本病例中的患者在突发心脏骤停后经过全力抢救30分钟无效最终死亡。

根据患者无基础疾病的情况以及病情突发的特点,我们推测其最有可能的病因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双手交叉,按压患者胸部,每分钟100-120次
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鼻子,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0-12次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判断患者意识,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掌握正确的按压和呼吸技巧,确保有效复苏
3
猝死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
4
猝死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心脏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
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精神压力: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环境因素:如高温、寒冷、缺氧等
04
实践操作的步骤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观察患者反应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120,告知患者情况,等待救援
检查呼吸: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呼吸声
实施心肺复苏:将患者平躺,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如此循环,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演讲人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原因
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心肺复苏的培训和推广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原因
猝死的定义
1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通常在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
2
猝死的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药物因素: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术与训练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术与训练

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术与训练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且危险的疾病,当心脏停止跳动时,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心源性猝死的心肺复苏技术与训练,提高公众对这方面知识的认知,为紧急情况下的有效救助提供指导。

一、心源性猝死的定义与病因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异常,导致患者突然停止呼吸、失去意识的病状。

其常见病因包括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快速性和急病危重性,因此,及时的心肺复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心肺复苏技术的步骤1. 确定意识和反应:如果患者显现意识丧失,不能回应刺激,可判断为心脏骤停。

此时,应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呼叫附近的救援人员提供帮助。

2. 施行胸外按压:在没有专业人士到达之前,胸外按压是最为关键的救助手段。

双手叠放在胸骨中央,用身体重量施力,并以至少5厘米的深度按压胸骨,保持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进行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3. 人工呼吸:如果有相关培训经验,可以进行人工呼吸辅助。

将患者头部仰向后方,捏住患者鼻子,用自己的口部包住患者口腔,做出人工呼吸动作。

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钟,呼吸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力量,使胸廓升起。

4. 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可自动检测心律失常并提供除颤电击的设备。

急救人员到达后,应立即寻找AED,并按照设备上的指示使用。

三、心肺复苏技术的训练1. CPR基础培训:对于公众而言,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参加CPR基础培训课程,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训练,可以提高普通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实际救助能力。

2. 高级心肺复苏培训:医护人员和一些需要高级急救技术的人群,如教师、教练等,应进一步接受高级心肺复苏培训。

这种培训通常包括使用AED的操作、心脏按压深度和频率的训练以及辅助呼吸技巧的提高等。

3. 定期复训和实践:心肺复苏技术是一项技术活动,它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

心源性猝死的应急流程

心源性猝死的应急流程

心源性猝死的应急流程一、发现患者异常1.观察患者状态(1)意识丧失(2)呼吸停止(3)瞳孔散大2.确认心源性猝死(1)排除其他原因①中风②低血糖③药物过量二、立即呼救1.发出求救信号(1)大声呼喊(2)向周围人求助2.拨打急救电话(1)提供详细信息①患者情况②事发地点③发生时间三、开展心肺复苏(CPR)1.确定施救环境(1)确保安全(2)选择平坦坚硬表面2.进行心肺复苏(1)解开患者衣物(2)进行胸外按压①手掌位置②力道与频率(每分钟100120次)(3)进行人工呼吸①确保气道通畅②进行两次呼吸后继续按压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寻找AED设备(1)确认设备位置(2)迅速获取AED2.按照AED指示操作(1)打开AED设备(2)粘贴电极片①确定电极位置②确保电极贴合(3)听从设备指示①观察心律②按照提示进行电击五、继续施救1.继续心肺复苏(1)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呼吸(2)不间断进行2.监测患者反应(1)观察心跳和呼吸恢复情况(2)观察意识恢复情况六、医疗救护到达1.向急救人员交接信息(1)提供患者病史(2)提供施救过程2.协助医疗人员(1)提供必要的空间(2)协助设备连接七、事后处理1.心理支持(1)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抚(2)提供心理咨询资源2.记录事件(1)详细记录施救过程(2)收集证人证言八、预防措施1.提高公众意识(1)开展心肺复苏培训(2)宣传心源性猝死知识2.定期检查健康状况(1)建立健康档案(2)定期体检与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心肺复苏
人工循环
评估: 检查有无循环的征象(呼吸、咳嗽、身体移 动) 非专业抢救者不要求判断有无脉搏 卫生保健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 颈动脉、股 动脉) 胸外按压: ——无意识、无呼吸者先行两次救生呼吸 ——进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技术
使患者去枕,仰卧在硬板床上。 术者身体前倾,左手掌放置于胸骨中下段1/3交 界处,右手压在左手背部,两手交叉重叠,双手 的重心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

胸外按压技术


两手借助身体的重量向下按压,按压过程中始终保 持肘关节伸直,不要弯曲;双肩、上臂、前臂与双 手应保持为一条向下垂直的直线,这样就可使双肩 的力量直接作用到胸骨上 垂直下压,深度4~5cm 下压后迅速完全放松,以利血液回流至胸腔 放松期手不要离开胸壁,减少对胸骨的冲击力 下压与放松各占50%时间,产生有效灌注压 频率:100次/分 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抢救,按压与呼吸比均为15:2 (气管插管成功者仍可用5:1) /
初级心肺复苏
救生呼吸
无氧气供应,潮气量10ml/kg(700~ 1000ml),在2秒钟内送入 有氧气供应(>40%),潮气量可减至7 ml/kg(400~600ml),1~2秒钟内送 入 换气充足的表现是可见到胸部起伏,呼 气时可听到或感觉到气流。 /
初级心肺复苏

定义: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

重要性: 直接关系到心脏骤停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初级心肺复苏
适应症
呼吸停止:溺水、卒中、气道异物、
烟熏、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创 伤、心肌梗塞、昏迷等
心脏骤停:室颤、室速、心脏静止、
电机械分离
如何判断心脏骤停

盲目除颤
指一旦发现心跳骤停,不论其发生机制如何,如 果现场具备除颤器,应首先进行电击除颤,然后 再确定其发生原因。 因为在心跳骤停病人中,室颤占了绝大多数,在 70%~90%以上,尽管其中部分病人并非属于心 室颤动或扑动,除颤治疗可能导致无效,但由于 早期除颤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所以对所有心跳骤 停病人采取这种做法,可以提高总体的复苏成功 率。 电除颤治疗对抑制性心律失常与电-机械分离的 病人无任何有效作用,但也未产生有害的作用。 室颤初发时为粗颤,此时的除颤成功率相对较高, 而转为细颤后,表明心肌内形成弥漫性的折返, 除颤成功率减低,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后可使细 颤转为粗颤,将提高除颤的成功率。

面罩加压人工呼吸法




将病人的体位按以上方式摆放妥当,呼吸道清理 通畅。 呼吸囊一端接通氧气,一端接通面罩,并将面罩 按压在病人的口鼻处。 一人负责固定病人的头部,将面罩按紧在病人的 口鼻处,以避兔周边漏气,另一人持续挤压呼吸 气囊,面罩内加压注人氧气。 人工挤压气囊的频率为每分钟12~16次左右。 呼吸囊与面罩的接口处有一活瓣,可防止呼出气 体被重新吸人到气囊中。

完整的心肺复苏包括
基础生命支持(BLS):此措施主要是
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 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 基本生命活动。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在 BLS 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 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以维持生 命活动。 延续生命支持(PLS):主要为脑复苏、 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
初级心肺复苏
除颤-D
大多数成人非外伤性心脏骤停为室颤 成功除颤的可能性随时间延长迅速降低 1分钟——90%; 5分钟——50% 7分钟——30%; 12分钟——2%~5% 早除颤的定义是在接到呼叫后5分钟内除颤 医院内早除颤是指院内各处有除颤器,有经过培训 可使用除颤器的第一抢救者,可在<3分钟内除颤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长期危险因素:可以引起冠心病 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高脂血 症,吸烟和超重等。

近期危险因素:6个月内的心肌梗 塞,梗塞后心绞痛,各种器质性 心脏病合并的心力衰竭,心律失 常
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包括 AMI、 OMI、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等。 冠状动脉栓塞(如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冠状动脉炎 高血压病 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右室心肌病等 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病变 预激综合症心房纤颤、旁道前传 长QT间期综合症 夹层动脉瘤 急性肺栓塞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

心肺复苏对象:
心脏骤停→猝死 心源性猝死 (SCD)是因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发生时在急性症状开始1h以内突然意识丧失。既往 可有或无心脏病史,猝死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无法预知。
成功的关键:
速度
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 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 4分钟内初级心肺复苏,8分钟内高级心肺复苏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室性快速性 心律失常在成人心脏骤停中最常见。若未能在8-10 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 损害 主张开展公众参与的除颤
室颤/无脉搏室速处理程序
初级ABCD(基础CPR和除颤) 3次除颤后仍为持续或复发室速/室颤 次级ABCD(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肾上腺素1mgiv,3~5分重复或 加压素40IU iv,1次 再次除颤(1次)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 利多卡因 镁剂(低镁)、普鲁卡因胺 考虑应用碱性药物 再次除颤
严重心律失常—心室扑动和颤动
是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 心音和大血管搏动消失,血压无法测出。 立即行心肺复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电极板的位置
电极板分为心底和心尖部两个电极。心底部电极放在右胸 上部,位于右胸骨旁第二肋间,即右锁骨内侧段的正下方; 心尖部电极放在左胸外下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与 腋前线之间。电极摆放的位置必须置于心脏的长轴线上, 以便放电时对心脏产生最大的作用。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要在10cm以上,否则放电时大部分 电流将通过皮肤短路而不经过心脏,作用于心脏的能量将 不足以产生作用。

高级心肺复苏(ACLS)
内容



初级心肺复苏 除颤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循环辅助装置 药物治疗 复苏后治疗
高级心肺复苏
除颤
指征: 室颤; 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室速; 药物治疗无效的室速
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
宽而畸形的QRS波连续出现≥3次,基本
规律,频率≥100次/分,ST-T与主波方 向相反。

电极板的位置
如病人佩有起搏器,除颤电极不能放置在起搏器 上。目前起搏器安放的位置多位干左侧或右侧的 锁骨下窝处。一般来说心底部除颤电极距离起搏 器的位置至少要在8cm以上。 无论如何也不要将电极放在胸骨上,以免明显减 弱除颤时放电时的能量。 电除颤时操作者必须使电极紧贴病人的胸壁,保 证电极与胸壁的完全接触,避免对组织的损伤。 如电极板与胸壁连接不紧密,可产生电火花而严 重烧伤皮肤。
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
心脏电生 理状态 不稳定

频发室早
室扑 室颤 心室 停搏 电机 械分 离

多源室早
成对室早 RranT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心衰

不适当治疗干预
电解质紊乱,阵室速
持续室速
心肺复苏

概念:
指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心脏骤停,及时有效 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使循环和呼吸恢复, 这些措施称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分类
1、心律失常性猝死 是指无致死性循环衰竭情况下,骤然的 意识丧失和脉搏消失。是心源性猝死最常 见类型。 2、循环衰竭性猝死 ①由外周循环衰竭所致,如夹层动脉瘤破 裂; ②由心肌泵衰竭所致,如急性左心衰、心 源性休克。
心源性猝死的 发生机制
AMI、不稳定心绞痛、 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血压心肌肥厚 心肌瘢痕、室壁瘤、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胸外按压的有效标志
缺氧情况明显改善; 瞳孔由大变小; 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 压达60mmHg; 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注意事项


进行4个循环的通气-按压后,要对病人进 行再评估,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和循环的恢 复。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一般不要搬动病人,一定要搬动,则做好 一切准备后,停止CPR,立即搬动,中断 时间越短越好


/
除颤操作步骤
设置:拨动旋转钮设置所需能量; 充电:其中心尖电极上带有充电按钮,按 下后仪器开始充电; 放电:双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上的放电按 钮,完成除颤过程。 除颤完成后将电极板仍固定于原位,以观 察病人心电图的变化。

放电能量
对室颤,单相波形放电可从200J开始,无效 则立即给第二次200~300J,再无效立即给 第三次360J。室颤或无脉搏室速的双相波除 颤建议能量150J 室速:能量取决于室速异常的形态学特征及 其速率。 —单形室速,不论有无脉搏—100焦耳 —多形室速:—200焦耳

除颤方式
室颤→非同步放电 室速→可试用同步放电 →但若是触不到脉搏,有神志不清、 低血压、肺水肿、或QRS高度畸形 而 无法同步→非同步电击 /

电除颤注意事项




一线抢救人员必须熟悉除颤器仪器的所有部件、 操作方法和简单故障的排除,事先反复演练是最 好的方法。 除颤器必须始终保持在位,并定期检查各个部件 有无故障,如有故障应立即更换;每次必须检查 仪器充电时能否达到300瓦秒这一技术指标。除颤 器平时要保持充电状态,并备用充电电池。 导电糊与除颤器在同一处保存,两者不允许分开 存放。 放电之前确认病人身体与其他导体绝缘,警告其 他抢救人员与病人脱离接触。 抢救现场有高浓度氧、吸人性麻醉药:须立即关 闭并打开门窗通风,以防引起爆炸和火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