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脏性猝死与心肺复苏.ppt
合集下载
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我3ppt课件
简化成人BLS流程
患者有无反应、有无呼吸、
呼吸是否正常 医务人员如果10秒钟内未 触及颈动脉搏动,立即开 始心肺复 苏并使用AED 在取消开放气道后“看、听、 感觉呼吸”的评估环节
胸外心脏按压
左手掌置于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 以掌跟按压,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两肘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位置 胸骨下半部
胸骨切迹上一手指位置
按压时两肘伸直,用肩部力量垂直向下; 使胸骨下压至少5CM,按压次数以至少100 bpm
胸按压的有效指标
⑴周围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摸到搏动, 肱动脉收缩压在8Kpa( 60mmHg)左右; ⑵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 转红; ⑶扩大瞳孔再度缩小,眼睫毛反射恢复; ⑷肌张力好,患者挣扎; ⑸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昏迷变浅。
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
五环生存链
立即识别SCA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CPR,并强调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SCA后管理
心肺复苏程序
由A-B-C更改为C-A-B,新生儿除外。
2010年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2005年旧:评估呼吸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黄金4分钟
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4分钟内 4~6分钟 超过6分钟 50%可被救活 10%可以救活 存活率仅4%
10分钟以上
<1%
心肺复苏定义
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 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 施。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除颤步骤
① 打开电源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起搏治疗
•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 对 鼻 呼 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 -人工循环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除颤步骤
① 打开电源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起搏治疗
•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 对 鼻 呼 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 -人工循环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双手交叉,按压患者胸部,每分钟100-120次
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鼻子,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0-12次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判断患者意识,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掌握正确的按压和呼吸技巧,确保有效复苏
3
猝死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
4
猝死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心脏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
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精神压力: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环境因素:如高温、寒冷、缺氧等
04
实践操作的步骤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观察患者反应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120,告知患者情况,等待救援
检查呼吸: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呼吸声
实施心肺复苏:将患者平躺,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如此循环,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演讲人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原因
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心肺复苏的培训和推广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原因
猝死的定义
1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通常在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
2
猝死的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药物因素: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
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鼻子,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0-12次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判断患者意识,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掌握正确的按压和呼吸技巧,确保有效复苏
3
猝死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
4
猝死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心脏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
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精神压力: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环境因素:如高温、寒冷、缺氧等
04
实践操作的步骤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观察患者反应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120,告知患者情况,等待救援
检查呼吸: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呼吸声
实施心肺复苏:将患者平躺,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如此循环,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演讲人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原因
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心肺复苏的培训和推广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原因
猝死的定义
1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通常在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
2
猝死的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药物因素: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
心肺复苏ppt课件
心脏骤停
心脏停搏
心脏猝死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搏动)
突然终止,导致全身血液循
是任何患慢性病者在死亡时
环处于停止状态。未预料的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以
的必然结果,心跳都会停止
、刚发生的停搏
急性症状开始一小时内、骤
,这就称为“心脏停搏”、
然丧失意识为前提的、无法
而非“骤停”,二者有本质
预料的自然死亡。
低振幅,20~30次/分以下
➢ 心电-机械分离
常见于广泛的心肌损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心脏破裂,心包填塞或严重休克等。常是心脏处
于“极度泵衰竭”状态,心脏已无收缩能力。较
难复苏成功 ,为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心电图表现。
心跳骤停结局
三种类型的血流动力学结局相同:
心室有效循环停止
全身性缺血缺氧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呼吸消失
在诊断和急救时应注意避免
不要等待静听心音
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
不要等待测血压
----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颈动脉位置 从体表观察,颈动脉位于喉部甲状软骨
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内侧
股
摸到搏动,是
临床上急救压
迫止血和进行
穿刺的部位。
肱动脉搏动位置:肘窝向上2厘米臂内侧,肱动脉平
第4肋软骨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CPCR)是对心脏停搏病人所采取的
以恢复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为目的的
抢救措施。心肺复苏是其基础,必须争分夺秒,
正确施行。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心脏停搏
心脏猝死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搏动)
突然终止,导致全身血液循
是任何患慢性病者在死亡时
环处于停止状态。未预料的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以
的必然结果,心跳都会停止
、刚发生的停搏
急性症状开始一小时内、骤
,这就称为“心脏停搏”、
然丧失意识为前提的、无法
而非“骤停”,二者有本质
预料的自然死亡。
低振幅,20~30次/分以下
➢ 心电-机械分离
常见于广泛的心肌损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心脏破裂,心包填塞或严重休克等。常是心脏处
于“极度泵衰竭”状态,心脏已无收缩能力。较
难复苏成功 ,为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心电图表现。
心跳骤停结局
三种类型的血流动力学结局相同:
心室有效循环停止
全身性缺血缺氧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呼吸消失
在诊断和急救时应注意避免
不要等待静听心音
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
不要等待测血压
----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颈动脉位置 从体表观察,颈动脉位于喉部甲状软骨
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内侧
股
摸到搏动,是
临床上急救压
迫止血和进行
穿刺的部位。
肱动脉搏动位置:肘窝向上2厘米臂内侧,肱动脉平
第4肋软骨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CPCR)是对心脏停搏病人所采取的
以恢复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为目的的
抢救措施。心肺复苏是其基础,必须争分夺秒,
正确施行。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2020新版心肺复苏CPR操作技术PPT课件
黄金八分钟 ●45秒钟 ---- 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1-2分钟 ---- 瞳孔固定 ●6分钟 ---- 脑细胞死亡 ●8分钟 ----“脑死亡/植物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后CPR 开始的时间与CPR 成功率关系: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C5 按压手法
1. 以掌根按压 2. 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
起),离开胸壁
C6 按压姿势
1. 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 2.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 3.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保持正常位
C6 按压姿势
A:打开气道 (Airway , A )
叠放于其手背。上 (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 交叉握住)
不接触胸壁, 另一手手指
5分 位置不正确扣 按5 分压深幅度不正确扣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
前臂与胸骨垂直, 借臂、,肩和上半身体
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使胸骨下陷至少
部少不能离次开胸/ 壁,按压
30 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5cm
放松1 )时手掌根 1∶ ,频率至
“黄金8分钟” 8分钟内
4%
谁可能在8分钟内进行CPR
定义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2.呼救
4.打开气道 3.胸外按压
●1-2分钟 ---- 瞳孔固定 ●6分钟 ---- 脑细胞死亡 ●8分钟 ----“脑死亡/植物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后CPR 开始的时间与CPR 成功率关系: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C5 按压手法
1. 以掌根按压 2. 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
起),离开胸壁
C6 按压姿势
1. 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 2.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 3.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保持正常位
C6 按压姿势
A:打开气道 (Airway , A )
叠放于其手背。上 (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 交叉握住)
不接触胸壁, 另一手手指
5分 位置不正确扣 按5 分压深幅度不正确扣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
前臂与胸骨垂直, 借臂、,肩和上半身体
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使胸骨下陷至少
部少不能离次开胸/ 壁,按压
30 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5cm
放松1 )时手掌根 1∶ ,频率至
“黄金8分钟” 8分钟内
4%
谁可能在8分钟内进行CPR
定义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2.呼救
4.打开气道 3.胸外按压
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ppt课件
流行病学
Framingham前瞻性研究结果,以症状开始后1 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定义,在26年间的所有死亡 者中,13%为猝死,并提示约50%冠心病患者的 死亡为猝死。 在美国,每年估计有30万SCD(总体发病率 0.1-0.2%),这代表了50%以上所有心血管病引 起的死亡。由于SCD与心脏性死亡都以冠心病为 主,总的SCD的比例和冠心病猝死的比例相似。
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
心脏猝死的定义
是由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 的自然死亡,即不论事前存在的心脏病已被诊断已否,死亡的特征涉及其 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是不可预料的、快速的,并起因于自然的病理生理过程 而非人为或外伤因素造成者。在发生SCD过程中,一般可有4个组成部分, 即前驱症状、终末事件的开始、心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
CPR 手法如下:
胸外按压注意点①抢救人员的两臂必须伸直, 压 力来自抢救人员的双肩向下压 , 肘关节不曲②每 次将胸骨压下约 3.5~4.5cm ③按压一次后,放松 压力 , 但抢救人员的手掌不离开病人胸骨部位④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⑤每分钟按压 8O-100 次。
进一步生命抢救
应尽可能早开始 , 如人力足够 ,BLS 与ALS 应同时 分组进 行, 可取得较高的疗效。 ALS 包括 运用 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以促使 心搏和自主呼吸尽 早恢复 , 包括气管插管、直流电非同步除颤以及 使用各种抢救药物。
瓣膜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狭窄最常见,其他瓣膜的狭窄、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急性二尖瓣 反流都可引起SCD。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否作为SCD病因尚有争议。
其它猝死原因
运动员猝死在剧烈运动时发生,死者多有心脏病,特别是肥厚型心肌病(阻塞性或非阻塞 性)、主动脉瓣狭窄或冠状动脉疾患。但生前多未诊断出来。 少数运动员尸检时既无结构改变, 也无机能异常。
心脏性猝死和心肺复苏PPT课件
1752
1788
1913
1956
1960
1974
2000 2005 2010 2015
9
心肺复苏
主要包括
1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
2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
3 心脏骤停后的治疗
10
2015版心血管急救生存链
11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54万,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而 国外成功率达5%~30%以上,主要是第一目击者现场施救得当,给予心脏骤停者 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生命支持(BLS) ,尤其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CPR)
E 心脏停止后监护
B
维持心肺功能 及重要器官血 流灌注
控制体温以达 到最理想的神 经系统复原
D
C
对ACS及其它 可逆因素的辨 识与治疗������ ������ ������ ������ ������ ������ ������
31
心肺复苏成功后
▪ 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
▪ 进行5组30:2→评估患者情况→5组 30:2...... ▪ 心肺复苏进行中,应随时观察患者有 无反应即脸色变化。
25
▪ 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分;
电除颤(院外)
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 除颤(PAD)方案
26
电除颤(院内)
21
低质量的胸外按压
按压过慢压力不足达不到效果 按压过快心脏没有足够时间充盈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治疗
治疗原则:立即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防治并发症和原发病。要争分夺秒进行复苏,不要等待,谁见谁上。
治疗:心肺复苏术
Basic Life Support(BLS)基本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高级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长程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最关注的重点。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金匮要略》 (公元2世纪): 对自缢者的抢救方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张仲景所采用的这种“以手按胸上,数动之”的急救法,就是今天所说的胸外心脏按摩术的最早记载。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80年代认识到所谓心三联针是错误的。并强调CPR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而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后者更为重要,将CPR的全过程称为CPCR,即心肺脑复苏。
美国心脏病协会后将CPR的标准改为指南,不断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起并组织在Dallas举行数次国际会议,将指南修订成心脏病紧急救治和CPR国际指南(《International Ga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 》),2000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对规范和统一CPR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新的修订指南出炉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救治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
4秒 黑朦 4-10秒 晕厥
15秒 晕厥+抽搐 (Adams-Strokes Syn.)
持续昏迷状态、 叹气样呼吸,紫绀 20-30秒内呼吸停止 45秒 瞳孔散大 1-2分 瞳孔固定 >3-5分 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
• 生物学死亡
• 持续4~6min的室颤引起不可逆的大脑损害 • 8 min 复苏和长时间存活几乎不可能
• 再灌注可骤然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
• 延迟的、不适当的治疗可导致有症状的VT/VF
• 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可致心脏电生理特性变化,结果是易于产生心律 失常以及心肌环境的代谢状态发生改变
•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 特征:由于脑血流量不足而导致的
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
心脏骤停的心电机制 室颤(60~80%) 缓慢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20~30%) 持续性室速(5~10%) 其它:电-机械分离、心室破裂、心脏压塞、血流的急性机械性阻 塞(大的肺动脉栓塞)、大血管的急性事件(大动脉穿孔或破裂)
▲ AMI或缺血性心脏骤停 ▲ 缓慢心律失常 ▲ 冠状动脉痉挛 ▲ 血管迷走性晕厥 ▲ 长QT综合症 ▲ 肥厚性心肌病 ▲ 代谢性异常 ▲ 中毒 ▲ 呼吸停止(衰竭) ▲ 预激综合症-心房颤动 ▲ 抗心律失常药引起的VT/VF(致心律失常作用)
阻滞剂的应用)有关
有关因素
• 院外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初步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是获益的 • 尽早进行除颤和生命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入院前(急诊室内)
心脏骤停患者的结局 • 即刻的紧急除颤对存活率有直接影响
猝死的病因
• 冠心病最主要 80% 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 MI 75%可发生心脏性猝死
Ⅰ.心律失常性猝死(最常见) 无循环虚脱情况下,意识骤然丧失和脉搏消失) 1.意识和脉搏丧失之前无循环功能障碍 2.之前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轻度,非致残性的 3.之前有致残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Ⅱ.循环衰竭性猝死 1.主要由外周循环衰竭所致 2.主要由心肌泵衰竭所致
Ⅲ.不能分类的猝死(非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定义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心电图表现: (1)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快速室性搏动,心室率 140~200次/min,心律大致规则,但不是绝对匀齐。 (2)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间>0.12s。伴继发性ST及T波 改变(即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3)如见P波,其频率比心室率慢,且与QRS波群无固定 关系。 (4)如P波(窦性冲动)传入心室,形成心室夺获或室性 融合波。有助于明确诊断。
冠状动脉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栓塞
缺血性事件
UA MI
↓
心肌细胞肥厚 纤维化/坏死 缺血 细胞间机制
心电不稳定 VT/VF
心脏传导系统 AVB/停搏
心脏性猝死
SCD发生率
• 发生率呈双峰的年龄分布 第一个峰在出生后6个月(婴儿猝死综合症) 第二个峰在45~75岁间
• 近年来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减低与冠心病发生率平行降低有关 • 冠心病发生率下降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和治疗进步(包括β-受体
高危患者的识别
• 对每个心脏骤停后生还者以及MI后患者,进行一些特殊检查以判 别其复发或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险性,从而选用最适当的预防性治 疗,有重要意义
• Holter • 活动平板实验 • 心内电生理检查:70~80%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单形室速、多
形室速、室颤
• 对心脏骤停生还者而心电生理检查无诱发的VT/VF者应 考虑下列情况
• 前驱症状 新的心血管症状的出现或原有的症状加重:
• 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疲乏无力 • 发生在终末事件之前的数天、数周、数月 • 不敏感,无特异性
• 终末事件的发生
• 特异症状:急骤发生的心悸或心跳加快、头晕、呼吸困难、软弱无力、 胸痛
• 心血管状态的改变:
• 短暂性心肌缺血可致心绞痛、心律失常的症状
• 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h内先有骤然发生的意识丧失的因心脏性原因 导致的自然死亡。
• 这样的死亡发生在一个有或没有心脏病的患者,但在这个患者, 死亡的时间和方式是意外和不能预期的。
区别
• 心脏性猝死:所有的生物学 功能不可逆转的停止
• 心脏骤停:通过紧急的治疗 干预有逆转的可能
流行病学
• 近年来的一些资料 • 美国每年有35~40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德国有8~10万人 •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发生猝死,绝大多数发生在医院外 • 猝死患者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尤
心室扑动、颤动
• 室扑心电图特点: QRS波群及T波不能辩认,代之为快速匀齐连续的大波动, 频率在200~250次/分。
• 室颤心电图特点: QRS-T波群完全消失而代之以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波
群、 频率约250~500次/min。
室性心动 过速
QT延长Leabharlann 扭转性室速临床表现
• 前驱症状 • 终末事件的发生 • 心脏骤停 • 生物学死亡
其是心肌梗死后一年。
• 我国冠心病发生率低于欧美,但人口总数大得多,心脏性猝死绝对 数不小
• 儿童的猝死发生率十分低
• 1~22岁的人群中,猝死发生率为总死亡率的2.5%
• 年轻人中心脏性猝死主要发生在有基础心脏病的情况下
病理生理 外界事件或触发因素
情绪/精神应激 体力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激活 交感性↑/迷走性↓
• 心肌病 • 长QT综合症 • 马凡氏综合症
• 1.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缺血性心脏病
• 2.心肌疾病
肥厚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心肌炎、高血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
• 3.原发性心电异常
长QT综合症、 Brugade综合症、预激综合症(WPW综合症)、特 发性VT/VF、电解质紊乱、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 常作用
心脏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
猝死的定义
• WHO的定义:症状发生后在24h内死亡者。
• Kuller采用:症状发生后在2h内死亡者,所有死亡中12%是猝死, 而所有自然发生的猝死中,心脏性猝死占88%。
• Hinkle-Thaler的心脏性猝死分类法最常用,即把猝死与充血性心力 衰竭(CHF)的关系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