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可以涵盖以下主题:
1.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了解他
们的主题、风格、文学技巧和写作背景。
2.文学史、文学批评:学习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现状,了
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主题、风格特点,以及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3.文学创作:学习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如气氛、情节、人物塑造、语言等,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和趋势。
4.文学比较: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与国际文学的比较,了解中国
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5.文学研究:了解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透视文学作
品及其作者的文学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
特点和文学家的作品。
同时,学生也可以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提供启示,并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例子:
1. 《活着》- 余华: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村人家在中国近代历史
动荡中的生存故事。
2. 《黄金时代》- 王小波:以女性视角讲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故事。
3. 《丰乳肥臀》- 陆地:以一位中国农村妇女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探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4. 《灵山》- 莫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和超自然力量的故事。
5. 《独立日》- 余秋雨: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视角,探讨了
中国现代社会的困境与变革。
6. 《棋王》- 阿城:描写了一个关于围棋的故事,融合了中国
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元素。
7. 《红高粱家族》- 莫言:通过一家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近
代历史中的种种悲欢离合。
8. 《人生》- 路遥:以一位中国农民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展现
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
9. 《白鹿原》- 陈忠实:以中国农村社会为背景,展现了一个
家族的兴衰起伏。
10. 《檀香刑》- 东野圭吾(纯日本人):以中国现代社会为背景,揭示了社会现实与人性的冲突。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共名与无名(陈思和)共名,时代有重大主题,知识分子有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个性的独创性被时代主题掩盖,文学创作表现为宏达叙事。
无名,时代进入开放、多元时期,出现了无潮、无定向现象,表现出多元的价取向,作家的叙事立场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多元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
2、农村小说题材写作动机,文学为革命全局服务,要求把人民大众作为描写、歌颂和宣传的对象。
文学的主要基调,歌颂性、乐观性、前瞻性。
文学的表现手法,吸取民间文艺因素和样式,通俗易懂的形式,具有民族化和大众化审美风格。
作家队伍,从战争实践中直接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干部,使作家队伍的结构发生有利于工农兵文艺服务的变化。
代,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浩然《艳阳天》3、“山药蛋派”“山西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包括马烽、西戎、孙谦、李束为、胡正、韩文洲等作家所组成的山西作家群,其小说多以山西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变迁及矛盾斗争,在创作手法上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重视描写具有本来面貌的生活,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语言的通俗性和地方民族特色。
主阵地,《火花》。
代,《小二黑结婚》《三里湾》4、《创业史》(柳青)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作者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诚的阶级意识,通过描写梁家两代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农民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史。
5、革命历史题材作家们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点来反映中国现代战争史,向读者宣传、普及有关政权从形成到建立的历史知识,通过战争的胜利来歌颂党的胜利,来表现历史的本质的发展,是文艺界官员对未来中国文学创作走向的设计。
“革命历史小说”指的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的一类作品。
当代文学特征
当代文学特征
当代文学是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具有以下特征:
1. 现实性:当代文学作品通常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作家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问题,表达人民的诉求。
2. 多样性:当代文学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题材。
既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品,也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的文学作品。
同时,文学形式也更加丰富,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3. 思想性:当代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许多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创新性:当代文学在表现手法、叙事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
作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文学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
5.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当代文学作品逐渐具有国际化的特点。
许多作家受到国际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
6. 大众化:当代文学作品的受众面更广,不仅有专业读者,还有普通大众。
一些作品通过影视、网络等渠道传播,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总之,当代文学具有现实性、多样性、思想性、创新性、国际化和大众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当代文学更加丰富多彩,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当代文学是指在现代时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创作并受到广泛传播和赞誉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各种形式和风格,探索了当代社会、人类心灵以及种种社会问题。
以下是一些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范例:1.《百年孤独》-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出版于1967年。
这本小说以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书写,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并反映了拉丁美洲历史上政治、家族和人性的复杂关系。
2.《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胡赛尼的首部小说,出版于2003年。
该小说以一个阿富汗男子阿米尔为主角,讲述了他与自己童年好友哈桑之间的友谊与遭遇,以及他们在波澜壮阔的阿富汗历史背景下的命运。
3.《1984》- 乔治·奥威尔《1984》是英国作家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该小说构建了一个集权极权主义社会,描绘了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这个世界里的种种矛盾和抗争,探讨了权力与自由、真实与虚假等重要议题。
4.《麦田里的守望者》-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出版的一部青少年小说。
该小说以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为主角,通过他的眼睛观察成人世界和社会现象,探索了孤独、成长、道德等主题,并引起广泛争议。
5.《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
故事以大学生渡边为中心,讲述了他与两个女孩——纳娜和直子之间的纠葛情感,并探讨了爱、死亡、青春等主题。
以上只是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几个例子,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品在这个时期涌现。
每一本经典都值得深入阅读和探索,以体味其中蕴含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当代文学在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考和感受的机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一、“当代文学”的称谓及源流(一)“当代文学”的称谓一般的观点,将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之后的大陆文学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
这种提法最早出现在50年代末,是对新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有的称谓。
1.当代文学称谓的局限性它片面割断了新中国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有机联系。
它使“当代”无限期延长,缺乏必须的内涵与外延的限制。
它排斥了同样继承了新文学传统的港台文学。
2.原因当代文学的这种局限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新文学的属性所带来的,新文学具有如下属性:开放性,指时间没有界限。
整体性,新文学应该包括港台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源流作为二十世纪新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来源于新文学的两个文学传统。
1.启蒙文化传统又称为五四新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五四文学的先驱和继承者,他们强调知识分子的先进性,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抗国家权力支撑的主流意识。
对国民精神启蒙。
2.战争文化传统又称为解放区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延安文艺整风后的解放区作家。
它强调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强调文学的服务性(文学为政治服务)。
这一传统也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为工农兵服务为战争胜利服务党内党外形式延安文艺整风二、当代文学的分期(一)一元化的文学时代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2.“文革”文学(1966—1978年)(二)多元化的文学时代1.后启蒙文学(1978—1989年)2.大众化文学(1990—1999年)3.图像化文学(2000年以后)三文学史的三个层面(一)文学资料和史实(二)文学鉴赏和评价(三)思维训练和价值判断讨论思考一你对中国1949到1978年的历史怎么理解和看待?第一章一元化文学时代的文学思潮一、从第一次文代会到三次文艺批判(一)第一次文代会首先是会议的报告内容其次是会议的参加者再次是会议的意义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中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宣布:“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划分范畴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划分范畴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时期,它们的划分范畴主要基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现代文学一般指的是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期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现代主义的特征,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实验性。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包括海明威、福克纳、卡夫卡、普鲁斯特等。
当代文学则是指 20 世纪中期至今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变革性。
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包括品特、马尔克斯、村上春树、莫言等。
虽然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划分范畴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争议性,但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现代文学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反映了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
而当代文学则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变革性。
总的来说,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划分范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文学作品的特征和风格的差异。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两个较为常见的概念,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很有必要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本文中,将分步骤阐述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历程。
第一步:定义
现代文学一般指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作品,包括了现代主义文学、战争文学等流派,以及如杜甫、白居易等唐代大诗人的现代评价。
而当代文学则更为广泛,一般指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文学作品,经过了民主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等多个发展阶段,融汇了各种风格和主题。
第二步:特点
现代文学的特点是:反传统,重艺术性,追求个性。
这是因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反传统寻求突破成为主要趋势。
同时,艺术至上的思想也逐渐升华,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象征主义、超验主义等元素。
而当代文学的特点则更多元,多样化,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文体和文化跨界,媒介化和互联网化,个性和身份探寻。
第三步:发展历程
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在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等流派为现代主义的兴起垫定了基础。
而随着一战和二战的爆发,人们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和不信任逐渐加深,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
而当代文学则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新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到后后现代主义,又或者是从“内向”的主题到“外向”的关注点,不断探索着新的方式和内容。
总之,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是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部分,它们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无论是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和自身情感的感受和思考,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和深入挖掘这些文学作品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目录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3.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5.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到目前为止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些历史变革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背景。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文学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
新文学时期从五四运动开始,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倡导白话文学,反对旧文学。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创作主要围绕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主题展开,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时期,文学创作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展开,出现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作品。
三、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作家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
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呐喊》等;茅盾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林海雪原》等;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有《女神》、《屈原》等;巴金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秋》等;老舍的代表作品有《茶馆》、《四世同堂》等;曹禺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等。
四、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等;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为特点,代表作家有郭沫若、巴金等;现代主义文学以现代主义思潮为背景,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技巧,代表作家有曹禺、钱钟书等。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第三阶段:90年代
目录
9 0年代初基本的文化特征: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 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 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 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 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 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 发现与主动认同。
目录
9 0年代的文学的“无名”特征: 首先是8 0年代文学思潮线性发展的 文学史走向被打破了,出现了无主潮、 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 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国 家权力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 精神传统以及民间文化形态三分天下的 格局更为稳固。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目录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第三,由于时代“共名”的消失,使一批面 对自我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 作实验得以实现。个人立场的文学叙事促使 文学创作从宏大叙事模式中摆脱出来,转向 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叙事方式,一批被称 为“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和女性作家应运而 生。
目录
小结:当代文学的发展流程
革命叙事——文革叙事——精英叙事 ——个人化叙事
目录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当代文学的真正“复苏”,是以1978年8 月开始的 “伤痕文学”为标志的。8 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 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这时期的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 在5 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 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可以说是“五四” 传统的精神主题在当代的再现。
目录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自战争开始,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实 际上形成了两种传统: “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文化传统 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2、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3、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
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4、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
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主要作品有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
《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存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存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存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他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下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
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5)郁达夫,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存有《迷失》、《春风陶醉的晚上》、《厚允为》等。
(6)徐志摩,现代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7)田汉,知名戏剧家,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
主要剧作存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存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
当代文学现状
当代文学现状当代文学是指当前时期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文化表达形式。
当代文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一、多元化的题材和风格当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涵盖了生活、历史、政治、社会、人性等方方面面。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派和形式,如网络小说、微型小说、实验小说等。
这些新兴的文学形式给读者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当代作家们开始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
他们通过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学才华。
这种个性化创作风格不仅在小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诗歌、散文等领域也有所体现。
三、关注社会问题当代文学对社会问题有着极大关注,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作家们通过文学的形式,探索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环境污染等。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四、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当代文学也开始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趋势。
作家们通过对外翻译、参加国际文学节等方式,将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舞台。
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综上所述,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关注社会问题和跨文化交流等特点。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重要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当代文学也将继续发展壮大,并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阅读体验。
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代文学是指现代文学,它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它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启发和支持,注重描写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并勇于向当今的社会动荡和混乱问题深入发现和探讨。
因此,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社会学体裁。
当代文学不同于以往文学形式,它更注重于客观性。
它不仅仅是描述那些存在于社会上的特定现实情况,而且更侧重于审视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不公正和种族歧视等,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
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作者也会思考和表达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看法和异议。
当代文学的写作也与以往文学形式有所不同,它文体特点比较自由,比较新颖,表现方式多样,常常利用新的文体表达当下社会的新面貌。
例如,各种混搭的形式,以及利用日记、书信、照片等材料来反映人们的生活。
当代文学的写作更多地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当代文学的表达方式也会比以往更加新颖和多样化。
当代文学是以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为背景,真实有效地反映社会语境的发展变化,反映当代文化精神和社会炎黄子孙的一种文学。
它以其新文体、新内容和新视角,来表达当今社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社会发展趋势,把他们有机的融入文学作品中,浓缩为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文化表达形式。
- 1 -。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况
▪ 1917——1927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 1927——1937 新文学的兴旺与繁荣 ▪ 1937——1949 战争时期的文学
1917——1927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文学队伍重新组合,文学性质有了新的因素,文学创作有了新的变化和收 获。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文学也逐渐向革命靠拢,文学开始政治化 倾向,同时,经过第一个十年的探索,新文学创作在这个时期开始繁荣, 出现了后来被奉为经典的作品。
▪ 左翼作家
丁玲
柔石
萧红
艾青
人文主义作家
茅盾 代表作《子夜》
老舍
巴金
代表作《骆驼祥子》 代表作《家》
▪ 2、追求文学史诗性效果,即表现大的历史过程和对英雄 人物崇高品格的歌颂,是文学风貌又一大特点。
▪ 3、十七年文学人物的阶级属性明确,人物性格单纯化, 大量作品直接地把社会阶级分析的理论结论作为人物描写 现成的规范,阶级规定性成为人物行动的依据,按照阶级 地位和分类去写各种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表现人物关系。
《龙须沟》
文革文学:样板戏的时代
• 自“文革”开始到72年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 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 “革命样板戏”的正式命名是发表于1966年12月26日《人 民日报》的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 章,首次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 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 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个 “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 在文学外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批判运动,改造 和批判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积极性,努力 实现建设“一支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文艺大军” 的设想。
当代文学的意义
当代文学的意义
一、当代文学的意义
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近代思想发展的重要见证。
它体现着当代时代的文化精神,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代表。
当代文学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传承文化的传统,也能够推动文化发展,起到促进把握时代脉搏的作用。
二、当代文学的作用
1、当代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思想。
当代文学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思考,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社会发展,拓宽人们的社会视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判断力。
2、当代文学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当代文学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让人们了解社会的现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拓展文化视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当代文学的力量
当代文学的力量不可小视,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智慧,让人们摆脱过去的思维模式,突破旧的观念,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审视社会,让人们知道用最正确的方式去生活,从而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当代文学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
•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 二、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和发 展; •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四、当代文学的成就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什么是当代文学?
•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 三是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代作家, 如王安忆、梁晓声、阿城、叶辛、铁凝、 张抗抗、史铁生、舒婷、竹林、王小鹰 等。 • 四是6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作家, 如苏童、余华、格非、韩东、陈染、林 白、徐小斌、海男、棉棉、卫惠等。
• 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 1、作品(感性)和思潮(理产生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 第二、中国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准 备了作家队伍。
• 其次,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国的诞 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一、“三分法”,即把当代文学的发展 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1949—1966),为建国初的 十七年; • 第二时期(1966—1976),为“文革” 十年; • 第三时期(1976— ),为社会主义新 时期。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 一是由现代时期跨越而来的文坛老将, 如赵树理、周立波、丁玲、老舍、曹禺、 艾青、郭沫若、贺敬之、汪曾祺等。 • 二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作家,如梁斌、 吴强、杨沫、杜鹏程、茹志鹃、李准、 王蒙、刘绍棠、高晓声、谌容、张洁、 张贤亮等。
• “二分法”,把当代文学的发展分为 • “前三十年”(1949—1978) • 和“社会主义新时期”(1976— );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的动因是因为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
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
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三大批判: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潮的批判2双百方针: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艺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3两结合创作手法:革命的浪漫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4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所有人物都要从不同角度为主要英雄人物作远、近、正、反的铺垫5伤痕文学: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源于此6反思文学:茹志鹃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品主要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7改革文学:1978年后,作家们纷纷将热情投注于沸腾的现实生活,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改革小说侧重反应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8寻根文学:在1985年前后一些作者在杭州开会,其中代表人物有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郑万隆等人,倡导寻根文学并形成寻根文学小说流派,他们试图超越政治,深入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学的思考。
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是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爸爸爸》《棋王》《小鲍庄》9先锋小说: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鸣、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余华、残雪等人得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可当做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文学形态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1986—198910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以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一代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为主体的具有探索性的先锋新诗潮,它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性与意像化的表现手法,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11新写实小说:“新写实”思潮是在小说领域中形成大观的文学创作思潮,它特指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等人的创作,关注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生存本相、生活原状、即生活的本真面貌,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从而写出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状态,“新写实”提出了对生活的“零度介入”状态简答、论述1《创业史》(柳青)中梁三老汉人物形象分析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梁三老汉:善良、忠厚、保守、胆小怕事,终生梦想着发家致富,是小生产者的典型代表2《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由小资女性变成革命战士,反映了怎样的创作困境⑴“革命叙事”原型来源于进化论的观点,时间是不断进步的历史观念,人类社会也有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逻辑,“革命”和“断裂”就成为历史叙述的基本模型,革命带来了社会发展的阶级性和“断裂感”,人物与时代和历史在“新”的结合中走向“进步”,这样小说就自然地产生了“成长叙事”和“青春之歌”,其结尾是旧时代的终结,革命的“胜利”、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解放”,这样革命的叙事美学也同时诞生了—激情、壮美、热烈、乐观成为必然的美感色调⑵《青春之歌》无意中书写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一部作品,林道静从一个男人跳向另一个男人的过程,其实可以看出见异思迁的人性弱点,但作者通过所谓的“革命叙事”使她从一个小资女性变成了革命战士,主人公林道静经过了人生的痛苦和选择,终于认识到只有接受党的领导,与工农兵相结合才能真正找到出路,这是小说问世的年代唯一具有合法性的叙事规则,是过去读者解读这部小说的唯一角度⑶从与“多情骑士”余永泽的相恋同居到爱上了人才出众更加具有冒险精神的卢嘉川(婚外恋),然后在未获知卢嘉川牺牲的消息就迫不及待的投入江华的怀抱—照此推理,随着“革命”的发展,林道静会一直爱下去,但作者硬要不写明的把这个小布尔乔亚叙事改成革命叙事⑷作者遇到困境怎样做的呢?因为小资叙事不具有现实合法性,“革命叙事”必须代替小布尔乔亚叙事,这不是一个仅仅关涉到形式的问题而是一个隐含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根本问题,从自觉—自虐,从受虐—被虐,最后发展成集体潜意识过程,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政治话语与群众话语的合力迫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话语处于一个空境3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⑴重视诗歌形式的创造和革新,是郭小川创作的特色,在郭小川的诗作中,占主体的是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在思想内容上有强烈的政治性大都表达一个普通的主政主题⑵为了更好地倾泻政治激情,郭小川又特别注意通过诗的音乐性,即通过押韵和节奏,来创造“雄浑而壮丽的气势”,并围绕诗歌节律进行句法和章法的试验⑶他学习俄罗斯未来派革命诗人玛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形式注意长句拆行时的节奏,尽可能做到大体整齐和押韵⑷创造了《甘蔗林—青纱帐》这样的“新辞赋体”,这也是他对新诗艺术的主要贡献之一4《茶馆》的艺术特色⑴《茶馆》的艺术构思是独特的。
它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使用“反描法”,生动而精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混战中的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和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太监竟要买大姑娘当老婆,农民无法生活不得不卖儿鬻女,流氓暗探横行乡里,正直的人因一句话就要坐牢……这些描写说明清末社会黑暗而且腐朽不堪,让观众在反面否定中,自然趋向正面的主题⑵《茶馆》艺术构思中还使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茶馆反映社会大生活,茶馆除了它的真实性质以外,又具有象征意味,小小的茶馆成了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或是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⑶《茶馆》艺术构思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意图是以“埋葬三个时代”来歌颂新时代⑷《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具有“史”与“象”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的特点和优越性,刻画出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刘麻子、庞太监、马五爷、唐铁嘴等一大批个性鲜活的人物⑸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5如何理解寻根文学热?以《爸爸爸》和《棋王》为例谈谈文化寻根者们的观点:这些作家更多地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传统生活的认同、赞美的情调,表现出与社会发展相悖的生活观念与文化观念。
有人曾指出,“文化寻根”“在民族文化意识强化的同时……可能出现当代意识弱化的倾向”。
“文化寻根”的倡导者们,试图以高度的理性自觉和行为方式“还原”,展示出民族意识、心态的形成过程,重建民族文化的现在形态。
⑴《爸爸爸》塑造了丙崽这个很难概括的艺术形象,作者把一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在把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和放大,千奇百怪的迷信解释、预兆、禁忌和行为、盲目的祖先崇拜和长辈权威、对人的兽性摧残、好勇斗狠、集体仇杀,整个作品在神秘的描述之中所透露出来的象征意蕴,能促发读者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意蕴。
《爸爸爸》还存在着对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模仿痕迹⑵《棋王》写了一个“吃”和“下棋”的故事,作品揭示了我们这个民族凭借着极其简陋的“吃”和“下棋”,亦即物质与精神的最低层次需求度过了许多动乱的年代,作品中的那个十年动乱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动乱年代的一种,而“吃”和“下棋”贯穿其中,充分让我们领略到了民族的韧性,作品呢流露了这样的暗示:道家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6以舒婷、顾城、北岛的诗歌创作为例,谈谈朦胧诗的思想追求和艺术特色舒婷《致橡树》《双栀船》、顾城《星星》、北岛《回答》《宣告》思想追求⑴怀疑与反叛精神怀疑是朦胧诗人性自我觉醒的起点,它是思想理性上对既定的价值秩序疑问,是自由思想的起点,朦胧诗人被称为“怀疑的一代”“觉醒的一代”—北岛《回答》⑵历史责任与历史忧患,当既定的价值体系被颠覆后,对历史、现实的批判就成为必然—江河《没有写完的诗》⑶人性价值的确立朦胧诗最杰出的作品是呼唤人的价值,“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有一种更高的地位,既然人创造了社会,就不该以社会的利益否定个人的利益,既然是人创造了文明,就不该把社会精神作为个人的精神的敌对力量,那种“异化”为自我物质和精神的统治力量的历史应该重新审查”—舒婷《神女峰》⑷英雄自我:抒情主人公的特征→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无论对于历史,还是人生都持一种理想主义态度艺术特色摒弃直白浅露的艺术表达,追求朦胧、迷离、含蓄、深邃之美⑴意象化扬弃其深化自述,以繁复意象传达心结,意象自由迭加,形成意象的多义性阐释⑵象征化以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比拟成暗示不可感知的抽象事物,使诗歌的意象具有隐喻性而带来含蓄美⑶立体化按照诗人情感的流向和想象的逻辑来安排时空秩序,造成诗歌结构的流动跳跃7《红高粱》中戴凤莲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我奶奶”除了具有正义勤劳的中国妇女特质外,更重要的是在她的灵魂中,渴求的是一种朴素自然的自由和解放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归于自然的人类本性的需求,在她倔强的生命旅程中,我们看到她和余占鳌在高粱地里火焰般的野合,她的纵欲充满着对封建礼教的亵渎,而这种亵渎正是一个在道德规范压力下生长多年的中国民族生命意识的自觉反抗。
正如她在弥留之际的默祷:“天,什么叫贞洁?什么叫王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我,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
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几眼这个世界,我的天哪…”正是这种反叛精神重新诠释了我们民族对于生命意识的理解,它渗透了“红高粱”般炽烈的生命张力,整个《红高粱》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森林般的红高粱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内核的象征,而每一个人物和画面均充满着深刻的寓意8《白鹿原》中田小娥人物形象分析“潘金莲”式的悲剧人物,田小娥从一个追求爱情向封建社会挑战的人物变成了一个为追求性及生存的可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