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设计交流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总设计-部编版(学历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总设计-部编版(学历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成分。
2. 学习使用句子成分进行句子分析和构建。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成分。
2. 学会使用句子成分进行句子分析和构建。
教学内容1. 句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成分。
2. 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功能。
3. 句子分析和构建练习。
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入句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功能。
3. 操练:通过个别操练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句子的分析和构建方法。
4. 练习:设计各类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澄清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批改学生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教学安排本单元共计4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导入和讲授句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第二课时:讲授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功能。
- 第三课时:操练句子的分析和构建方法。
-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和课堂总结。
参考资料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相关语文教学参考书籍。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总设计的简要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设计每节课的详细教案和教学活动。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总设计-部编版(学历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总设计-部编版(学历案)一、教学内容1.1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包括《麻雀》、《爬天都峰》、《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课文。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民间故事,又有自然风光,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团结互助等良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和口语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4.1 课前预让学生预课文,查阅生词,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做好准备。
4.2 课堂导入通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4.3 课堂讲解1. 讲解生词:让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注意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2. 分析课文:解读课文内容,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点和修辞手法。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4 课堂练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 完成练:让学生完成课后练,巩固所学知识。
4.5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古诗三首《暮江吟》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古诗三首(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 诗《暮江吟》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3. 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难点)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唐诗——《暮江吟》。
作者简介
课文讲解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把“铺”换成“照”、“射”好不好?
不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 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 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 闲的感觉。“照”和“射”都不及“铺”字形象、灵动。
在深深的夜晚,露水在不 知不觉了降临了,正因为是无声的, 诗人在一开始并没有发觉而月光却 照出了它的到来。露珠在无声的闪 烁,月光在无声地洒向大地,多么 宁静,多么和谐,多么安详的深秋 之夜呀。
课文讲解
诗人抓住了景物 的特点,连用了两个 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 迷人的景色,诗中还 用哪个词来形容?
课文讲解
书写指导:口要小,人字要 舒展、中间有一小点。
课文讲解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 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 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 巧的弓。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 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秋天的黄昏,红日西沉,残阳已经接近地平 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夕阳是那样的柔 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天气晴朗无风, 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夕阳照射 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 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出版”《自然观察日记》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教给学生记录观察的方式,并且尝试写观察日记。
《古诗三首》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观察的细致。
其中,《爬山虎的脚》以准确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细微变化,以及爬山虎向上攀爬的过程。
《蟋蟀的住宅》以准确生动的表达,再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及修建过程。
两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交流平台”则梳理总结了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通过“词句段运用”体会遣词造句准确生动的表达,也凸显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
“日积月累”编排了与季节相关的俗语、谚语,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致观察,感受气候变化给自然万物带来的改变。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按照事物的变化发展进行连续细致观察,最终指向表达,通过写观察日记来完成这一单元的学习之旅。
教材在“观察”及“准确生动的表达”训练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上是有设计规划的: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一方面已经了解了日记的一般格式,初步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另一方面知道要仔细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些都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本单元还编排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观察日记的写作。
“资料袋”帮助学生养成连续观察并进行记录的习惯,“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内容和写法。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读写结合”的单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课文阅读中感受到的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迁移到自己在生活中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中,将观察后准确生动的表达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课件(共36张PPT)
3.同样,写视察日也要像哨兵一样细心。其实,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视察还要全面,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 比如, 看:眼睛看到什么? 听:耳朵听到什么? 触: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闻到什么? 味: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
另外,大家还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时辅以自己的感受:大脑里想到什么? 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自己的心情怎样?
4. 所以写视察日记除了“观”,更要有“察”,就是还要有视察后的感 受。同时,别忘了写出视察对象最近几天或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哟! 5.学生开始写日记,教师巡回指点。
板块四、整理视察日记,组内分享日记。 1.学生再读自己的作文,加以整理、修改,尽量做到视察细致入微。 2.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换日记,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参与其中,并加以指 点。 3.评一评:谁写的日记视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形象。
板块二、确定写作视察对象 1.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选择什么事物来进行认真细致地视察呢?大家打 开书翻到第46页,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准备视察什么? 2.学生回答:他们想视察种子发芽、树叶颜色变化、月亮变化的过程、家 里养的小猫。 3.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视察对象,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块三、指点视察方法,引导学生习作。 (一)指点视察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选好了要视察的事物,你能告知我们一下,你 怎样去视察选好的事物?
《习作:写视察日记》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写视察日记》,下面我 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 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 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五、说教法学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 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 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 山的全貌,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 两句诗借景说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应该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瞰。
从这四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 体上进行观察。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题 西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 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 清香。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 各有所长。
1.把这三首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课外收集哲理诗,同学之间相互交 流读后感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做成书签。
2.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什
么季节?
秋季
看图想象画面内容,并口头表述古诗大意。
示例:夕阳在水面上洒下一道流光溢彩的 金线,一半江水如翠玉般青碧可人,另一半却 如江花般火红艳丽。夜色降临,岸边青草上的 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一弯如弓的新月映 在水中,格外可爱。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自
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 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也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题材广 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 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四上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四上第三单元可以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本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指出: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
可以围绕主题开展阅读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
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我们可以尝试以“学做小小观察员”为学习主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感受作者是如何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地观察,在亲身经历、亲自尝试中学写观察日记,感受事物的变化过程,体会观察的乐趣,养成连续观察的习惯,从而提升习作表达能力。
单元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
《古诗三首》包括白居易的《暮江吟》、苏轼的《题西林壁》、卢钺的《雪梅》。
三位诗人通过认真细致、不同角度的观察描写了傍晚江边的奇丽景色,庐山的雄伟奇秀、千姿百态,以及冬天雪花飞舞、梅花怒放的画面,同时还抒发了对大自然、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连续细致的观察。
两篇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为本单元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课文的后面还编排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内容、写法和不同的记录形式。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以本单元课文为依托,梳理、总结了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口语交际以“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保护好视力。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教学课件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页,共十六页。
交际导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平时,你注意保护自 己的眼睛吗?
第二页,共十
第四页,共十六页。
交际指导
1.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并按照度数做一个记录。
第五页,共十六页。
2.分小组对班里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交流如何保护视力。
就戴上了眼镜!
第九页,共十六页。
我详细询问了这些戴眼镜的同学 ,主要是因为平时学习的时候坐姿不 端正,看电视的时侯离电视太近,在 不合适的地方看书……这些都是非常 不好的用眼习惯。
第十页,共十六页。
没错,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能
等视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后悔!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对呀!如果视力出现问题,不但
持做眼保健操,课间的时候往远处看看 ,让眼睛休息会儿,多看看绿色的植物 保护视力。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对啊,保护视力的方法有很多,让 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拥有一双明亮的 眼睛努力吧!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保护视力六条小建议
1.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 2.看书时坐姿端正,眼离书本一尺远。
3.不躺着看书,不趴着看书。
4.不要再光线较暗的地方看书,晚上学习时灯光要明亮。 5.不在走路、乘车、坐船时看书。 6.课间时往远处望,多看绿色植物,缓解眼睛疲劳。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影响美观,还影响学习的效率,而 且如果戴上眼镜就不容易再摘 下来了!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所以,我们在平时看书的时候一定要 注意,不能在走路的时候看书,不能在坐 车的时候看书,更不能躺着看书,要端正 坐姿,在学习的时候,灯光要明亮,不要 在昏暗的屋子里学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课件)
源于
生动形象
细心观察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 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以手代脚,演一演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吧!
触着墙 变成小圆片 巴住墙 拉一把 紧贴在墙上
接触面增大,力量增强 粘贴在墙上,不牢固 没有吸附力
银杏的种 子开始掉落, 叶子从外向内 开始变黄了。
银杏的叶 子全变成黄色 的了。
◇做表格
观察对象 时间 体长 颜色
吃食情况
4月8日 约2毫米 灰褐色 食量很小,吃嫩桑叶。
4月18日 约12毫米 白色 食量变大,吃较嫩的桑叶。
蚕
4月27日 约41毫米 白偏青 食量很大,吃较老的桑叶。
……
相同:较长时间的观察;发现状态、颜色 等方面的变化;简洁的语言记录
( 漾起 ):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 的叶子被风一吹,上下起伏的样子。
( 均匀 ):指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 重叠 ):(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 痕迹 ):①物体留下的印儿。②残存的迹象。 ( 牢固 ):结实;坚固。
整体感知
课文介绍了关于爬山虎的哪些内容? 爬山虎的生长位置(1) 爬山虎的叶子(2) 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3-5)
课堂练习
一、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cāo
操(早操 )
nèn
嫩(鲜嫩 )
zǎo
澡( 洗澡 )
lǎn
懒(偷懒 )
二、给词语选择对应的意思。
新鲜
①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②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③出现不久; ④新奇,稀罕。
1.森林里的空气真新.鲜.。( ②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课件(共33张PPT)
一、说教材
本次的说课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 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总结 连续细致视察的好处。教材提供了本单元《爬山虎的脚》《蟋蜱的住宅 》中的相关语段,意在通过交流让学牛明白,细致视察才能看到事物的 细节,持续视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运用多感官留意视察才能察觉易 被忽略之处。从而明确只有细致、连续、调动多感官视察,才能有所发 现,写得准确形象。
2.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1)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①“逐渐”表示一步一步的,有时间推移的过程。有“逐渐”一词的句子 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突然、一下子变成 灰色的,体现了作者表达的准确。
②“最多”表明作者通过长期的视察,发现蟋蟀的住宅并非不多不少刚好 九寸,而是不超过九寸,从而准确地表达出蟋蟀住宅小巧玲珑的特点。 (2)教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加上某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后, 能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
不足之处: 教学“日积月累”时,需要结合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因为年龄 尚小,不能对谚语有深刻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 大幅度地提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四、学习“日积月累”。 1.朗读“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2.课件出示部分谚语的意思。 3.学生读读背背。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谚语。
板块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视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 法,懂得了运用某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积累 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 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新统编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写观察日记》优质教学课件
评价内容
自评结果 互评结果
1.观察日记的格式是否正确。
☆☆☆ ☆☆☆
2.是否记录了观察对象的变化,体 ☆☆☆ 现连续细致的观察。
☆☆☆
3.是否用上生动的表达,加入自己 ☆☆☆ 的想法心情,让文章更有意思。
☆☆☆
学习活动三
1. 小组内互相分享各自的观察日记。 2. 读完后对照评价表互相评一评,比比谁观
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 3.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观察发现记录得
更细致准确,用上生动的表达。
谁是观察 小达人?
Hale Waihona Puke 作业布置1. 工整誊抄修改好的作品。 2. 以小组为单位,把本次“班级观察周”中的观
察记录、照片、绘本及观察记录等收集起来, 开一场观察分享展。 3. 选择新的观察对象,进行新一轮的观察,并定 期写观察日记。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习作:写观察日记
(第2课时)
写清楚变化
写原样
分步走
加感受
学习活动一 默读《燕子窝》,想一想,它和 本单元学过的《蟋蟀的住宅》有什么 相同不同之处?
记录变化 想法心情
记录变化 格式不同
学习活动二
1. 对照观察记录,试着把吊兰其他部分的变化 写清楚。
2. 参照《燕子窝》,试着给片段加上日记格式。 3. 写完后对照评价表自评,并试着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结构图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结构图
单元核心目标: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3. 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结构图
导语 童年啊!是梦中
的真......
点明要素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 阅读。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1.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联系文章旁边的批注, 通过理答或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等方式提炼批 注的角度,学习如何写批注; 2. 抓住文本的空白点,相机让学生在书上 空白处尝试着写一写批注,也便于和后面两 篇课文的教学更好对接。 3.联系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第二题开展读写 迁移。
通过人物的动作、 语言、神态体会人
物的心情。
《牛和鹅》
口语流平台
《陀螺》
落实要素 贯穿方法指导
梳理总结 提炼方法
批注的角度;批注的 方法等
习作 记一次游戏 词句段运用
实践运用
二、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与安排
内容
18.牛与 鹅
19.一只 窝囊的 大老虎
20.陀螺
口语交 际:安 慰 习作: 记一次 游戏 语文园 地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于如何引导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是本节 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较难把握。如果只是 泛泛地让学生自由批注而缺乏相应的指导,会影响 本单元要素的落实。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一)《陀螺》 本文旁边也给学生预留有批注的空白,侧
重让学生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另外 为了落实体会人物心情这一要素,教师要重 点引导学生品读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变 化的过程。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 情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陀螺》 品读丰富的语言,体会人物心
情变化的过程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一)《牛与鹅》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行文中已有旁批,
起到的是示范引路的作用,重在引导学生感知 批注这种阅读方法,明了写批注的角度。就落 实“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 情”这一要素来说,教学《牛与鹅》重在引导 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心情;
学会在朋友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安慰 他。
写一次有趣的游戏,把过程写清楚,把心情、感受 写出来。
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认识与蔬菜有关的生字。能 够在情境中运用三字词语,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 情。积累四字成语。
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2课 时 2课时 1课时
教学建议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品读文 中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 情。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批注, 学习给文章作批注的角度,并 尝试初步写一写批注。
重训练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在落实 体会人物心情方面,重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 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1.由题目切入——“大老虎都是威猛的,为什么在 作者的笔下是窝囊的呢?” 2.在整体感知环节之后,给学生自读批注的时间, 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教师相机对学生作批注 进行点拨、指导,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批注, 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聚焦内容,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体会人物 心情的变化。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 运用、积累有关词句。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建立单元之间的联系
本册书第二单元《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 的世纪》两篇课文中已经出现了“批注”这种形 式——书中表述为“针对课题和内容,提出了一 些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所以在第六单元 正式提出“批注”这个概念,学习批注这种阅读 方法,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承接,教师在展开本 单元教学前可带着学生一起回顾第二单元《蝙蝠 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两篇课文中的“批 注”,帮助学生激活前置经验,建立认知链接,
教学要点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 ”等14个字。会读会写多音字“降”。2.抓住文中 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 袭击的心情。3.结合文中批注,想一想给文章作批 注的角度。 1.认识“囊”“羡”等14个生字,会写“段”“俩 ”等12个字,认识“露”“角”“哄”“唉”等4 个多音字。2.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交流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我”的 心情变化。 1.认识“妩”“媚”等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钉 ”“曲”,会写“否”“旋”等14个字。2.品读关 键词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过程。3.结合课文 内容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然后围绕问题进行交流。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品读文中 描写心情的语句,体会人物心 情变化,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 作批注。 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引导学 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安 慰。 做一做游戏,抓住“游戏前— —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 把过程写清楚。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落实过程中的批注指导,学生交流批注; 2.“交流平台”中指出“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文章 和批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批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 计一个重读文章批注,二次写批注的环节。 3.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体会人物心情与事情发展之间的关系; 4.反复品读描写我心情的句子,用删改法、比较法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妙处;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牛与鹅》 批注的角度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对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陀螺》 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写的好、有启发……)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 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牛与鹅》 关注“我”在见到鹅、被鹅袭 击时的动作、语言、神态,体 会人物心情。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做好预设,教材中第一处批注是提出不理 解的地方,第二、五处是写出自己感受深的地方, 第三、四处批注的是写的好的地方,第六、七处是 写出了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交流平台,多方 面归纳帮助学生梳理。
三、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
(一)《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课文旁边给学生预留有批注的空白,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