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共23页文档
法家思想及现实意义

法家思想及现实意义摘要: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商鞅和韩非对未来的社会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法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建设性作用,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法家思想,内涵,意义一、中国先秦思想发展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在表达他们的社会看法时,具有独自的特色和缜密的理论建构。
法、术、势是韩非思想的三种构成要素,以法为中心,把术和势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先秦社会思想具有丰富性。
“丰富”是相对于以后社会思想的相对僵化而言的。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统治秩序的解体,礼乐制度的崩溃,使得原来依靠氏族贵族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建立起来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
周天子形同虚设,诸侯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一方面造就了多元化的政治环境和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
诸子百家,争起并出,各树一帜,各成一说。
先秦社会思想具有超时空的一面。
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中,有关人与人、我与我、心与心、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等方面的思想确有‘先见性’和‘超前性’”。
如孔子所讲的仁义具有时代性的同时,也具有超时代的意义。
相亲相爱是仁,遵纪守法是义。
没有仁。
人类将不能存在和发展;没有义,社会就会很难发展。
同样在阐述理想社会的模式时,老子针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返回“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先秦社会思想的超前性表明中国的社会思想早于西方而以其独特的风貌和理论体系呈现于人类社会。
它率先勾勒出一个东方的社会生活模式。
反映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素质、心理结构和社会价值取向。
二、法家思想的形成于内涵法家吸取五行文化和八卦文化的民生主义原则和辩证思维精神,并综合了儒道两家的文化思想和谋略思想,逐渐自成一派。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1、反对礼制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
法家“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法家“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作者:崔健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4期摘要:法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其思想一直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其中尤以“法治”思想备受后人推崇。
法家“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有三: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量刑适度的法治思想。
关键词:法家;法治;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14-02千百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孔孟将道德看作生命的最高价值,其以德服人的思想更是深深植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们不禁发现道德虽然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内在的指导作用,但是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更能产生外在强大的约束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而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法家的法治思想越来越具有时代价值。
本文将从法家“法治”思想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其当代价值对这一无论在先秦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体系做一简要论证。
一、法家“法治”思想的产生背景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在经济方面,由于当时社会中出现了铁质的生产工具并且在农业生产中大量运用,使得社会原有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而开垦出了大量私有土地;在政治方面,西周以来建立在宗法制、分封制基础上的权利体系进一步崩溃,固有的统治秩序不断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挑战,各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文化上人们固有的思想体系也在这种社会动荡之中被打破,一批社会有识之士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社会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取得的利益,希望社会进行变革,这其中以战国中期的法家思想家李悝、商鞅为代表先后在魏国和秦国等国进行变法,将法家思想深入贯彻到这些国家的社会之中,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通过对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这三个方面的总结充分吸收道、墨等社会大家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家思想,其在以法律方式反对儒家封建礼教思想,保护地主阶级利益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摘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对当代社会管理、组织管理和个人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管理方面,法家思想强调依法治国、官员宜简,为政务清晰高效提供了借鉴;在组织管理上,强调明确责任、奖罚分明,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绩效;对个人生活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约束自己、明确目标、追求稳定。
法家思想的普遍适用性使其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都能够得到有效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展现出其实践价值。
法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和个人修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意义也日益凸显。
【关键词】法家思想, 现实意义, 社会管理, 组织管理, 个人生活, 适用性, 运用, 当代社会, 个人修养, 实践意义1. 引言1.1 介绍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涵盖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法家思想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李斯、商鞅、韩非等,其核心思想是重视法律制度和强调政治权力的有效运用。
法家思想倡导以法治国,强调严明法度、重视纪律和规范,注重实用性和效率性,强调以权谋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古代中国,法家思想对统一中国、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推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认为,政治权力应当被规范和约束,法律制度应当被完善和执行,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治理的有效。
法家思想强调重视实际情况和实践效果,倡导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法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政治实践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管理和组织管理具有启示意义,为人们探索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结束。
1.2 探讨现实意义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管理、组织管理到个人生活,法家思想都能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法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PPT23页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浅析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当代的价值

作 者简 介 : . Y - d 、 凤。 温 州大 学法政 学 院 2 0 1 l 级研 究生在 读 , 马 克思主 义基 本原理 专业 , 研 究方 向 : 马克 思主 义法 学。 中图分 类号 : D 9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3 ) 1 2 - 0 0 1 - 0 2
古代 , 法家 毫 无疑 问地 是法 治 国家建 设 的集大 成 , 那 法 家的 “ 法 揭 示法 治的含义 , 还有人认 为可 以拿西 方近代 的法 治理论 来作对 治” 理念 到底 有没 有真 正意 义上 的法 治思想 呢?法 家的“ 法 治” 思 比。 但如 果仅 仅只 以某一 个方 面作 为参 照物 来解释 法治 , 我认 为
后 来被 秦始 皇作 为 治国 的指 导思 想 , 大 力推 行之 。 第 二种 理解 是 在这 种背景 下 , 法 治理 所应 当地 到人们 的推 崇 。 而 中国当 时仍然
指 西方政 治学 家 、 法 学家提 出 的严格依 照法 律治理 国家 的一种 治 是落后 的封 建制度 , 国家 作为 绝对 的统 治者 , 拥 有绝对 不受 制约
建 设社 会主 义法 治 国家 , 不仅要 时刻 保持 与 西方对 话 , 更 重 集 权专制 的制度 与手段 , 是最大最 典型 、 也是 最极端 的人治 o ” 。 这 要的 , 还要 从 中国 自身的 实际 出发 , 立足 于 中国法 治的 实际情 况 , 并借 鉴 中国传 统 法治 文化 的发 展经 验 。 研 究中 国传统 法 治文化 ,
以西方亚里 士 多德等 学者 为代表 的法 治是 在不 同的 “ 土 壤” 里生
先秦诸子百家的和谐法律思想及现代价值

诸子百家的思想与现实意义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中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法家: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
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
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代表人物:管仲,商鞅,韩非,秦始皇等现实意义:这个其实不用多说了,现实社会大部分国家,基本都是法制国家。
我国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我们研究借鉴法家文化精华,把其中崇尚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立起一种法治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培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道家:信奉老庄等道家学说的哲学学派。
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代表人物:黄帝、炎帝、姜子牙、老子、庄子、列子、诸葛亮等现实意义: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无为而治,是现在企业推崇的最高的管理理念,这一点也是来自于道家的思想。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2.“缘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论。商鞅以重法著
称,他极力主张以“法”代“礼”,反复告 诫国君“不可须臾忘于法”。他认为,法之 重要,是因为它有“定分止争”和“兴功禁 暴”的作用。“缘法而治”是法家的基本主 张,最早由商鞅在秦国实施。商鞅在变法时, 改“法”为“律”,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 它体现了商鞅对法律的公开性和普遍性的重 视。因为“法主要是强调的是内容方面的公 平与公正;而律则侧重于法律规范在适用上 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第一小组制作
目录
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 法家代表人物及思想特点 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结束语
春秋时期 管仲,子产,邓析——法家的先驱 战国时期 初期;李悝 《法经》 中期;商鞅、慎到“势治”和申不害 “术治” 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商鞅的法律思想
商鞅:商鞅原名卫源自,春秋卫国人小结虽然今天所倡导的法治跟古代的“法治”几乎不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 我们认同的。二千多年前他们已经认识到,法是用 以规范和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具 有客观性。法家所提出的“不别亲疏,不疏贵贱, 一断于法”是对法的平等适用的肯定。 法家思想大 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 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他们主张公布成文 法,法应清晰、简明,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及可操 作性和可预见性等。法家思想的这些积极方面都是 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是有利的。
3.“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 平等思想。商鞅指出:“法者,国之权衡 也。”他将法律看作是称轻重的权衡,量长 短的尺度,判断是非功过和行使奖罚的公平 标准。他反对“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否 定贵族的特权,主张法律的统一性和平等性。 强调在行赏施罚时要做到“不失疏远,不违 亲近”,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他在关于法 律面前贵贱平等的观点,表述得很明确。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反思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反思摘要:法家“法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宝贵财富。
本文通过分析法家的精要思想,并将其与现代法治思想进行比较,明确了二者之间的根本不同,通过对法家思想的取舍,摒弃其君主专制、轻罪重罚、绝对尚法等历史局限性思想,并借鉴其精华,将以法治国、法随时移、不别亲疏中的有益思想融入现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来,笔者认为这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彰显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坚定决心,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法家;法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一、法家思想之精要(一)尊君尚法,以法治国尊君是法家的最高政治目标,而尚法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从商鞅到李斯,法家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尊君与尚法。
商鞅认为,君主的命令和国家的法令至高无上,而要君尊令行就必须由君主掌握权力并集权于一身,这样才有可能实行“法治”。
“法治”是法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法家主张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
(二)法自君出,君主专制这是法家法治思想最本质的特点,表明了法家主张的以法治国的“法治”,是以君主个人的意志至上,是一人之治,是君主专制。
法家主张立法大权由君主独掌虽然留下了致命缺憾,但其同时主张立法必须十分审慎,应当循“天道”、因民情、与时移、量可能、务明易,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三)立公去私,明法于众法家不区分关系的亲疏、地位尊卑,明法去私,一切要用法律来衡量,将法律作为衡量是非功过的准绳。
此外,法家还提倡法律应“布之于众”,即要让平民百姓知晓法律条令,以明白易懂的文字对法令加以阐释,将法律布之于众,让百姓明法懂法,以便能遵法守法,确立法律权威。
(四)不避权贵,刑无等级公正是法最本质的特征,法家已经认识到法律适用的平等性。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是法家有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鲜明特征。
论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论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摘要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派, 是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X“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是法家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法家思想的实践来源。
可以说,成文法运动造就了法家学派,同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和活动也促成了成文法运动的发展。
其理论内容丰富,但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法治学说。
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明。
时至今日, 我们选择了一条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 该思想虽历经近代化的砥砺和扬弃,但它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仍深刻影响着今天的我们。
法家思想的精髓为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提供了诸多经验和参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大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关键词法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现代价值目录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Ⅰ中文摘要及关键词Ⅱ英文摘要及关键词Ⅲ一、法家法治思想概述1(一)法家法治思想起源1(二)法家学派1二、法家法治思想的现在价值2(一)现代法治思想的本质和特点21、现代法治与XX相连32、现在法治罪行均衡33、现代法治保障权3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4(二)法治思想对现代法制建设影响和启示41、法治思想对我国当代政治体制的影响和启示42、法家思想对我国当代法律体系的影响和启示53、法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借鉴作用6(1)、以法治国,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6(2)、执法必严,促进法律公平公正6(3)、法要布之于众,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7结语7参考文献8论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一,法家法治思想概述(一)法治思想起源法家的“法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和儒家是塑造中华法律思想史的两股最强大的力量。
对于人们来说,法家是一个比较熟悉的概念,人们对他并不陌生。
关于法家的起源,自古以来都是众说纷纭的。
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艺文志》有一个简要的说明:“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理制。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 引言1.1 法家思想的基本概念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之一,其核心理念是“法”的重要性。
法家强调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主张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来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和政治统一。
在法家思想中,法律被视为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法家强调法律的实施应该严格无情,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以达到震慑人心、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法家还强调法律的稳定和长期性,认为法律制度的稳定和持久才能确保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法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重法治、重规范、重制度,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严格执行,以确保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1.2 法家思想的历史背景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为了应对乱世局势而提出的一种思想体系。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战乱频繁,诸侯割据,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法家思想家们认为,必须通过强力的统治和法律约束来维护社会秩序,确立权威,实现国家治理的稳定和强大。
法家思想最早由李斯等人提出,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得到了实践。
法家思想认为,统治者应当依靠法律和强制手段来加强统治,对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道德规范并不重视,主张以强力手段来统一和管理社会。
法家思想在秦代得到了实践,推动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进程,但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反对声音。
尽管法家思想在秦代的实践并非没有问题,但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2. 正文2.1 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法家思想注重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效力和规范性,对于建设法治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法制建设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向,法家思想提供了一种理念和思路,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现代法治体系。
法家思想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权力运行的约束和规范。
在现代社会,权力滥用和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法家思想的强调法律的作用和对权力的限制,为防止权力的滥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发展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发展及其现代价值摘要: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几大主要治世思想之一,它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四个阶段的自我发展,终于完成了法家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
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体系仍有极大的现实价值。
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发展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政治上的不幸,导致的思想上的繁荣,“百家争鸣”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中的法家思想在此阶段完成了自我发展,构建了法治思想体系,并在思想上结束了百家争鸣局面,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1.萌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了历史终点,怎样化解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维持政治机体继续有效的运转,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法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管仲和子产。
管仲(?-公元前645年)齐国人,政治家,他的法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战国时期法家以法治国、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主张都和管仲的思想有渊源。
子产(?―公元前522年),郑国贵族,继承和发展了管仲的法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公布成文法的先河,晚年时他对施政“用宽”和“用猛”的思考达到了相当的思辨高度。
2.起步时期。
经过春秋的兼并战争,数百个国家被消灭了,怎样在势均力敌的政治格局中脱颖而出是战国初期新的课题,法家在此大显身手,代表人物是李悝。
李悝(公元前455―公元前395年)魏国人,曾两次主持魏国变革,被认为是法家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祖师。
李悝在法制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编撰了我国第一部封建法典――《法经》,它所确立的体系、原则、内容成为后代法典的蓝本,他对立法模式的改变则对于法典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3.发展时期。
战国中期变法成为七大诸侯国必然的选择,如何丰富发展完善其理论体系是一个新的社会课题。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商鞅。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卫国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
他对法制的贡献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第一他抓住了秦国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实行霸道以力服人,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同;第二他提出了“法者,国之权衡也”的理念,得到广大民众的心理认同;第三靠严刑和厚赏把国民的思想、行为与国家的目标统一起来,造就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法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法家提出的思想,其范围涉及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而如今法家思想在现实中有这怎样的意义?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希望对你有用!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首先,先秦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87页。
]和“立公弃私”的法治观,能够为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智识支持和历史镜鉴。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法律具有绝对权威、至上性地位和据此产生的支配性效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宪法和法律在社会治权结构中的绝对性支配地位,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以宪法和法律为最终行动准绳。
法治能否实现,关键是政府权威服从于法律的权威,任何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和社会团体和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包括国家机关公职人员)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反对存在超越于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行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西哲柏拉图就曾在其晚年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
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在法律享有绝对权威这一点上,先秦法家思想和西方主流哲学是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的。
先秦法家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就是“以法治国”,“任法而治”。
在先秦法家看来,法治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就内在地要求对统治权力必须予以必要的法律约束和控制。
必须任何人,包括君主,都应当服从作为公义的法律,因为“令尊于君”,所以“不为君欲变其令”[ 《管子·法法》],最终实现“立公弃私”。
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论价值

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论价值【摘要】先秦诸子中的法家以发展的历史观总结先辈的治国经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建立一套完整的“以法治国”的理论体系。
他们对人性做出性本“恶”的定义,并由此提出“赏功罚罪”的法律规范。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以法治国;借鉴;发展;赏功罚罪法家一直以来都崇尚“以法治国”,重视法律。
那么,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古代法家思想对于今天的法制现代化来说,是否依然具有价值呢?本文通过对法家法制思想的探讨,发现法家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进步的意义。
一、法家思想的基本主张《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若尊主卑臣,明职分不得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法家学派是彻底的国家主义者,在它看来国家的利益是主要矛盾,百姓的利益都是次要无足轻重的,所以一切阻碍国家发展的行为都不应该得到支持,应用刑加以制止。
法家通过严格的赏罚制度保证法律的施行:奖赏守法人,用重刑打击违法的人。
用严刑重罚治理国家,才能建立“六亲相保,终无寇贼”的社会秩序。
二、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家在法治建设上,以两个理论作为支点:(一)历史进化的观点法家对于历史问题有较为科学的看法。
其认为朝代在不断更替,社会也是不停变化的,历史在发展所以不能因循守旧。
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特色,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治理措施。
(二)人性恶的观点先秦诸子百家对人性善恶的争论是永恒的话题,法家学派根据人的自然欲和人的后天性来解释“人性恶”。
法家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
无论是夫妻间,还是君臣间,或是朋友间都是以利益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
因此要严格用法,来保证统治。
三、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思想以法治为主题内容,认为法是治国的不二法门,以实现君主专制,维护、强化中央权威为根本目标,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不断向前发展的一套比较完善、合理的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法学理论体系。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PPT23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法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法家提出的思想,其范围涉及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而如今法家思想在现实中有这怎样的意义?下面就是本人给大家整理的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希望对你有用!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首先,先秦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87页。
]和“立公弃私”的法治观,能够为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智识支持和历史镜鉴。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法律具有绝对权威、至上性地位和据此产生的支配性效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宪法和法律在社会治权结构中的绝对性支配地位,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以宪法和法律为最终行动准绳。
法治能否实现,关键是政府权威服从于法律的权威,任何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和社会团体和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包括国家机关公职人员)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反对存在超越于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行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西哲柏拉图就曾在其晚年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
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在法律享有绝对权威这一点上,先秦法家思想和西方主流哲学是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的。
先秦法家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就是“以法治国”,“任法而治”。
在先秦法家看来,法治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就内在地要求对统治权力必须予以必要的法律约束和控制。
必须任何人,包括君主,都应当服从作为公义的法律,因为“令尊于君”,所以“不为君欲变其令”[ 《管子·法法》],最终实现“立公弃私”。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的除外。
A.30日B.60日C.一年D.两年2、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发送被申请人。
A.5B.7C.10D.153、行政复议机关负责()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
A.机关内部管理工作B.法制工作C.监察工作D.人事工作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
在这种情形下,下列选项中那个说法是正确的?()A.复议申请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B.复议申请人可以申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受理C.复议申请人可以申请上级行政机关直接受理D.上级行政机关只能责令复议机关受理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
在这种情形下,下列选项中那个说法是正确的?()A.复议申请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B.复议申请人可以申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受理C.复议申请人可以申请上级行政机关直接受理D.上级行政机关只能责令复议机关受理6、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A.由该部门的本级政府决定B.由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决定C.由申请人自由选择D.由本级政府与上一级主管部门协商决定7、行政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以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下列规范性文件错误的是?( ) A.上级行政机关对案件处理的意见B.地方性法规.规章C.法律.行政法规D.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8、恒生公司进口的一批货物被某海关作出扣押的决定,该公司不服,应向()申请复议。
A.该海关B.该海关所在市的人民政府C.该海关所属省的人民政府D.该海关的上级主管部门9、某县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土地管理局.某镇人民政府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调查处理县机关干部和城关镇干部违法占地建房问题。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法家社会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摘要法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改革家,政治家共同奋斗取得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文章从人性论,赏罚论,和法治理论各方面阐述了法家社会思想,论述法家思想的先进性和对现代当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法家法治法家思想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要的一派,其思想还盖面广,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和政治觉悟。
主要代表有春秋的管仲,子产,邓析,战国初期的李俚,吴起,中期的商鞅,伸到,申不害,末期的韩非,李斯,其思想使秦国统一六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法家思想创造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被后世所沿用,法家思想影响中华几千年文明,现当代,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倡依法治国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虽有差别,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法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大意义。
一,法家思想的产生和影响春秋战国末期伴随奴隶制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及其不适应,矛盾愈来愈突出,已井田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生产力需求,因此逐渐走向衰弱,进而出现了“公田不治”的局面,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运用和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出现了大量的“私田”私田可以用于交换和买卖,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于是人们购买土地形成“井田之变,豪人殖货,馆舍布与郡州,田亩连于方国”局面,奴隶阶级和贫民为了生活苦苦挣扎,而奴隶主奢侈无度导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和贫民暴动不断此起彼伏,动摇了奴隶主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腐朽制度,加速了奴隶制度向封建社会过度和转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度的衰弱,新兴的地主阶级迅速崛起,新型地主阶级要求保护自己的土地私有化和参与政治的全力,主张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需求制定成法律,用法律来确保自己的利益,逐渐“依法治国”走向了政治舞台,并取代了“以礼治国”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合乎人民的利益,于是法家走上了政治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