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姓名

合集下载

斯卡利亚大法官(Justice

斯卡利亚大法官(Justice

斯卡利亚⼤法官(Justice Scalia)去世证明了美国最⾼法院是⼀个政治实体斯卡利亚⼤法官的意外死亡引发了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巨⼤的分裂。

他是共和党任命的法官,⾮常忠诚于所有共和党原则(包括堕胎、同性恋、移民、种族平等和所有其他右翼极端事件)。

在斯卡利亚的死之前,共和党就牢牢控制着美国最⾼法院(Supreme Court),法院⾥的9名⼤法官中有5名是共和党指派的,4名是民主党指派的。

虽然共和党指派的法官(⽐如肯尼迪⼤法官(Justices Kennedy)和罗伯茨(Roberts)⼤法官)有时会同民主党法官合作,但是法院内绝⼤部分案件都是遵从党派原则来决定,包括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让共和党提名⼈布什(Bush)成为总统(在佛罗⾥达州总统选举争议中最⾼法院裁定有利于布什),⽽不是民主党候选⼈⼽尔(Gore)。

因为共和党⼤法官的这个决定,美国在布什总统领导下注定了在政治上(⼊侵伊拉克)和经济上(2008年⾦融危机——造成巨⼤的国家⾚字和国债,现在已达到19万亿美元)遭受厄运。

斯卡利亚法官的死同时也警告共和党,如果允许奥巴马总统的提名⼈成功当上⼤法官的话,民主党可以通过5名法官控制法院。

共和党政客的反应迅速并且⼀致,包括参议院领袖麦康纳尔(McConnell)和所有总统候选⼈,⼤⼒拒绝确定奥巴马的任何⼀个提名⼈(⼤法官是由总统提名⼀个候选⼈去取代斯卡利亚的位置,但他/她必须得到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确认)民主党(包括奥巴马总统和所有民主党总统候选⼈)为了要控制美国最⾼法院,同样积极地要提名⼀个民主党⼈尽快代替斯卡利亚的位置。

控制最⾼法院这场⽃争对2016年美国总统和参议院选举有很⼤影响。

它会⿎动两党派成员积极参与这两个选举。

控制最⾼法院的党派也将控制美国的政治进程。

谁会关⼼保障“公平正义”—— 美国民主的基本原则。

冤家路窄, 总统特朗普遭遇大法官罗伯茨

冤家路窄, 总统特朗普遭遇大法官罗伯茨

冤家路窄,总统特朗普遭遇大法官罗伯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可谓是一场激烈的角逐,不仅候选人之间的辩论激烈,而且连美国最高法院都被牵扯其中。

在这场选举中,总统特朗普遭遇到了大法官罗伯茨的阻挠和挑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大法官罗伯茨是美国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他在美国政治和司法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特朗普任期内,罗伯茨曾多次在重大案件上对特朗普政府做出了限制和裁决,这直接影响到了特朗普总统的政策执行和权利范围。

而在2020年的总统大选中,特朗普的连任之路遭遇到了大法官罗伯茨的干扰,这让他和他的支持者们感到非常愤怒和不满。

特朗普总统在竞选中声称大选存在作弊和舞弊,并多次向最高法院提出诉讼,希望能够改变选举结果。

大法官罗伯茨多次在关键时刻挑战和限制了特朗普总统的诉讼请求,让特朗普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

他甚至公开指责罗伯茨是“叛徒”和“背叛者”,称他是“政治压力的牺牲品”。

大法官罗伯茨的举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一些人认为罗伯茨是在维护司法独立和公正,保护美国选举制度的稳定和公信力。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罗伯茨是在利用司法权力来打压特朗普,干预了选举的公正和公平。

不管是支持罗伯茨的人还是支持特朗普的人,都对这场政治斗争和司法较量感到非常焦虑和紧张。

这场“冤家路窄”的对决将对美国的政治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是美国政治历史上的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特朗普总统在任期内不仅面对了国内的挑战和压力,还要面对国际上的复杂局势。

一些国家对特朗普总统的连任表达了祝贺和支持,而另一些国家则对罗伯茨的干涉表示了担忧和不满。

这使得特朗普总统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特朗普总统在竞选中提出了“美国优先”的口号,希望通过改变贸易政策和外交关系来实现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他在治理中遭遇到了内外的阻力和挑战,使得他的政策执行和改革计划受到了严重干扰。

他不得不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司法斗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立场,这使得总统的身份和形象受到了一定的损害。

除去神秘光环的美国首席大法官们——《五位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

除去神秘光环的美国首席大法官们——《五位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
是 威 廉 道 格 拉 斯 、 约 瑟 夫 斯 托 里 、 威 廉 塔 夫 脱 。 风
有其他 的 目的 ,比如,传播大 法官本人 的司法 理念 。在
联 邦 最 高 法 院 , 判 决 意 见 书 往 往 由 多 数 派 的 大 法 官们 指 派 一 人 所 撰 写 ,从 中 很 难 辨 认 其 他 大 法 官 的 司 法 理 念 :
草,再 由道格 拉斯润色 ,质量堪 忧 ; 位 列第二的约 瑟夫 斯
托 里 则 实 至 名 归 ,其 出 版 的 3 3 部 著 作 中 ,时 至 今 日,很 多仍是经 典 ; 不爱总统 爱法官的威廉 塔夫脱 位列第三 ,
来笔耕 不辍 ,大概也 与他在最高法 院处于少 数派而往往
不得 意有 关。 迄 今 他 已经 出版 了 9部专 著 ,在 其 著 作 《 积
少 数 派 大 法官 虽 然 可 以 撰 写 异 议 ,但 这 ~ “ 非主流意 见”
流倜 傥、私生 活有些混乱 的道格 拉斯 大法 官为了维持 其 财政 开支,当然 ,还 有众 多女 朋友 的开支,曾经 出版过 5 1 部专 著,位 列 第一,不足 为奇 ,更 为甚者 ,仅在 1 9 5 8 年这一年他便出版 了5 部专著, 其 涉猎范围涵盖各个领域 ,
大 法官索尼娅 索托 马约 尔也 出版 了自传 《 我挚爱 的世界》 ,
近 年 来 ,美 国最 高 法 院 大 法 官 出 书 蔚 然 成 风 。据 最 获得 的版税高达 1 2 0 万美元 , 约 相 当于 大 法 官 6年 的 收 入 。 当然 , 这 两 位 大 法 官 出 版 自传 ,是 因 为 他 们 的 成 功 再 次 诠 释 了经 过 努 力 奋 斗 而 实 现 的 美 国 梦 , 由此 , 出 版 商 预 见 到 了丰 厚 可 观 的 收 益 ,早 早 与 他 们 签 订 了书约 。 当 然 , 除 受 巨额 稿 费 的 诱 惑 外 , 大 法 官 著 书 立 说 也

温柔的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界

温柔的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界

(3)社会议题与法治观念: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两位大法官在面对社会重 大议题时的立场和观点,例如性别平等、种族平等等。这部分内容展示了她们对 于社会议题的以及对于法治观念的坚守。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温柔的正义”。作者通过描述两位大法官在面对重大 社会议题时的立场和决策,强调了她们的温和、理性和公正。这种主题思想不仅 展示了她们作为杰出女性的形象,也体现了她们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个人背景与早年经历: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每位大法官的成长经历、 家庭背景以及早期教育。这部分内容充分展示了她们在成为大法官之前的个人背 景,有助于读者理解她们的性格形成和价值观的塑造。
(2)职业生涯与最高法院:这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两位大法官在最高法院 的工作经历,包括她们在最高法院的审理案件、参与重大宪法案件以及与其他大 法官的互动。这部分内容充分展示了她们在最高法院的地位和影响力。
目录分析
本书将以《温柔的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 界》这本书的目录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内容构成、主题思想、影响力以及对于 读者的影响。
《温柔的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界》是一 本关于两位杰出女性大法官的传记性著作,作者是美国知名法律学者凯文·科斯。 此书以奥康纳和金斯伯格两位大法官的职业生涯为主线,全面展示了她们在最高 法院的杰出表现以及对于美国社会和全球法治的深远影响。
奥康纳和金斯伯格,两位出色的法律人才,她们的智慧和勇气,使她们成为 美国最高法院中的重要人物。她们以出色的法律知识和坚定的信念,在最高法院 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法律就像是一条孤独的河流,它穿越时间,流经世代,而我们的任务就是 在这条河流中坚守,坚守那些我们珍视的原则。”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影响未来。”

美国九名大法官简历

美国九名大法官简历
配偶
基本信息
四、克拉伦斯·托马斯(保守派)
性别

出生日期
1948年6月23日巨蟹座
家庭背景
托马斯出身贫寒,靠曾是黑奴后代的外祖父抚养长大。他的学业是从神学院开始的。加入耶稣会教团之后,他创建了黑人学生工会并支持黑豹党。
提名人
老布什总统任命
信仰
天主教徒
观点
与立场
明确反对流产,支持对不满18岁者的死刑。他拒绝大部分的平等权利法案,认可在战争期间,总统拥有更大的实权,允许宗教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活动。
职业
法学家
其他
是最高法院继瑟古德·马歇尔后第二位黑人法官,是最高法院的保守派之一。托马斯开庭时极少向律师发问,是审判席上最沉默少言的大法官。
配偶
基本信息
五、鲁斯·巴德·金斯伯格(自由派)
性别

出生日期
1933年3月15日双鱼座
家庭背景
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贫困的犹太人、意大利和爱尔兰移民聚居区中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是内森·巴德和西莉亚·阿姆斯特·巴德。金斯伯格是家中的次女,但其唯一的姐姐早夭,后来就成为了独女。金斯伯格的母亲从小给她灌输自我努力的价值和重视良好教育的理念,在母亲的熏陶下,金斯伯格在学校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优异。据她的同学回忆,她非常好胜,有时甚至到了讨人嫌的程度。在她高中毕业典礼的前一天,金斯伯格的母亲因癌症去世。虽然母亲给她留下了足以支付大学学费的遗产,但金斯伯格自己争取到了足够的奖学金,而将绝大部分遗产留给了她的父亲。
提名人
克林顿
信仰
德裔犹太人犹太教
观点
与立场
支持堕胎。
职业
法学家,女权主义者
其他
金斯伯格与斯蒂文斯、布雷耶等法官一样认为是自由派。不过她对其他保守派法官投赞成票时也从不犹豫。和其他大法官不同,金斯伯格乐于向公众演讲,用雄辩的语言和满腔的投入感来宣扬自己的女权理念。

sonia sotomayor

sonia sotomayor

Legal Career
1979Assistant
district attorney(律师) ,New York County;handled
street crimes,Child pornography ,police misconduct,fraud cases (1979年纽约 地方检察官,处理地方犯罪,儿童性侵犯,警察渎职,诈骗案)
Sonia Sotomayor
索妮雅· 索托马约
Supreme Court Justice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In May 2009, President Barack Obama nominated Sonnia Sotomayor to the Supreme Court. (2009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 提名索尼亚•索托马约尔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Her nomination was confirmed by the Senate in August 2009 by a vote of 68– 31. (2009年8月,索尼亚•索托马约的提名经参议员以68票同意通 过).She is the first Hispanic on the nation‘s highest court and the third woman ever to serve on the Supreme Court.(她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首位拉美裔大法官和历史上第三
时看了一部叫《佩里·梅森 》的法律题材的电视剧之后,从此她就想当一名 法官)
An American legal drama Perry Mason
College and law school
History degree summa cum laude,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6;(1976年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位,成绩优

美国马歇尔法律案件分析(3篇)

美国马歇尔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美国马歇尔法律案件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在一系列重要案件中,通过法律解释和判决,对美国宪法和法律的适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为例,分析马歇尔的法律思想和判决对后世的影响。

二、案件分析1. 马歇尔诉麦迪逊案(Marbury v. Madison, 1803)该案件是美国宪法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诞生。

案件背景是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当选总统后,其政治对手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任命了威廉·马伯里(William Marbury)为美国国务卿助理。

然而,亚当斯在任期结束前未能将任命状交给马伯里。

马伯里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国务卿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履行任命。

在审理此案时,马歇尔大法官提出了“马歇尔规则”,即如果国会授予法院某一特定权力,而该权力又未在宪法中明确规定,那么法院有权宣布该权力无效。

这一判决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奠定了基础。

马歇尔大法官在判决中明确指出:“如果一个案件涉及宪法解释,那么法院有责任和义务作出解释,无论其是否有利于原告或被告。

”这一判决对后世美国宪法解释和司法审查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詹姆斯诉梅里克案(James v. Virginia, 1879)该案件涉及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适用。

案件背景是1869年,弗吉尼亚州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在州内设立和经营任何形式的赌博场所。

詹姆斯·梅里克(James Mercer)是一位赌场老板,他因违反该法律而被起诉。

梅里克认为,该法律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正当法律程序”条款。

马歇尔大法官在判决中指出,即使是一项合法的州法律,如果它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那么该法律也将被视为违反宪法。

法律名人故事与案例分析

法律名人故事与案例分析

法律名人故事与案例分析在法律的世界中,有许多令人瞩目的法律名人,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法律领域崭露头角。

他们的故事和案例不仅是法律界的经典,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和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美国最著名的法律名人之一——克拉伦斯·达罗。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最高法院大法官,达罗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荣耀和成就。

他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重大案件中,以其独特而有力的法律见解,帮助推动了美国民权运动的进展。

在达罗的指导下,最高法院裁定了一系列反种族歧视的重要法律,为当时的非裔美国人争取到了更多的平等和正义。

一个案例可以很好地代表达罗的权威和聪明才智。

那就是他在1973年执掌的罗琳诉达拉斯教育委员会案。

这起案件涉及非裔学生罗琳在达拉斯地区的公立学校受到种族歧视的问题。

达罗通过深入研究相关法律和先例,辩护非裔学生的平等权益,并最终使得最高法院下达了禁止种族隔离的历史性判决。

这个案件不仅保障了非裔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也为整个美国社会开启了民主的大门。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另一位影响深远的法律名人——尼尔·戈尔萨奇。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戈尔萨奇以其精湛的法律知识和谨慎的判断著称。

他在法律界的一生中,针对性别歧视、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戈尔萨奇在2007年的著名案件——莱杰斯诉西奥尔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个案件涉及女性控制自己生育权的问题。

戈尔萨奇在撰写最高法院的主要判决意见时,引用了众多先例和法律条文,表明妇女对于自己生育和健康权的自主决策应当受到宪法的保护。

这一判决不仅在美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响,也为全球争取妇女权益的运动增添了动力。

不可否认,法律名人的故事和案例中蕴含着深度的法律思考和价值观。

他们不仅努力为社会带来更多正义和平等,也在法律领域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法律从业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聪明的智慧,同时也需要始终坚持正义和公正的原则。

沃伦大法官简介

沃伦大法官简介

厄尔·沃伦(Earl Warren,1891年3月19日-1974年7月9日)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担任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53年至1969年期间担任美国首席大法官。

在担任首席大法官期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很多涉及种族隔离、民权、政教分离、逮捕程序等著名判例。

沃伦1891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父亲是挪威移民,母亲是瑞典移民。

他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了本科学位(1912年)和法学学位(1914年)。

从法学院毕业之后,沃伦在私人律师事务所工作了5年。

1942年,沃伦以共和党的身份当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并在1946年和1950年连任两届。

在担任州长时,他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扣留在美日本人和日裔,在经济方面工作出色,为二战后直到1960年代中期的近20年繁荣打下了基础,并为加州建设了声望卓著的公立大学系统,为两代加州人提供了质高价廉的高等教育。

沃伦在1948年曾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和托马斯·杜威搭档参加美国总统大选,但以微弱之差败给了杜鲁门。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沃伦出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令很多人意外的是,沃伦比预料的更加倾向于自由派,以至于艾森豪威尔总统认为提名沃伦乃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愚蠢的错误”。

沃伦在任期间为美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政府调整经济权力的扩张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沃伦担任调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又被称为沃伦委员会。

在调查之后,该委员会得出结论说,行刺纯属个人所为。

1969年,沃伦从最高法院退休。

在沃伦担任首席大法官期间,被称为司法制度改革的沃伦时代。

这段时期是最高法院最有活力的时期之一,最高法院做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判决,包括1954年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裁定公立学校种族隔离违宪)、1962年到1964年期间的“一人一票”各案(极大改变了很多州农村地区的投票权重)、Hernandez 诉德克萨斯州案(裁定墨西哥裔美国人有权参加陪审团)、1966年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要求警方羁押当事人必须告知其拥有某些权利,包括请律师的权利,常被称为米兰达警告)。

作文素材:美国史上最硬核女法官金斯伯格:用法律给女性一个公平

作文素材:美国史上最硬核女法官金斯伯格:用法律给女性一个公平

作文素材:美国史上最硬核女法官金斯伯格:用法律给女性一个公平最近,围绕一位传奇女性的一条悲伤的新闻刷屏朋友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当地时间2020年9月18日,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华盛顿的家中过世,享年87岁。

金斯伯格是美国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之一,也是继桑德拉·戴·奥康纳之后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唯一一位美国犹太人女性大法官。

在得知金斯伯格去世的消息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当天发文悼念:“金斯伯格大法官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女性铺平了道路。

再也不会有像她一样的人了,谢谢金斯伯格。

”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追悼会上说:“她配得上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词汇:勇敢、斗士、坚强、诚实、热情、细心……法庭就是她的舞台,她柔和的声音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她使美国更加接近法治平等。

”最高法院中另一位女性大法官卡根(Elena Kagan)说:“她对美国和美国法律的影响是非凡的。

作为一名诉讼律师以及后来的法官,她改变了美国反歧视法的面貌。

……能让这个国家的法律为女性服务,她功不可没。

”白宫也为金斯伯格降半旗致哀。

无数民众自发聚集在法庭外,为她唱挽歌。

国内的社交网络上,也有许多人不断谈及这个名字,让你觉得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那么远,又这么近。

也许这时不了解的同学会问金斯伯格是谁,为什么她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如果你想知道一位被世人低估的女性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那就请不要错过金斯伯格的传奇一生!一、备受歧视的成长环境金斯伯格用87年把自己活成了一种信仰。

在她年轻的时候,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很严重,一位身高仅1.52米的女性能走到如今的巅峰,着实不易。

20世纪是一个性别歧视横行的年代,绝大多数的女人都是依附于男人,读书、就业的机会很少,她们的使命就是做家庭主妇。

而金斯伯格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里成长起来的,但她却没有就此向世俗的偏见低头,而是想要通过自己改变这种局面,这一切都源于她的母亲。

大法官去世,美大选角力何去何从

大法官去世,美大选角力何去何从

时事Politics国际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因心肌梗塞去世。

安东宁·斯卡利亚言辞犀利,被称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喜剧之王”,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保守派大法官之一。

作为美国宪法守护者,大法官在美国政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曾决定总统归属。

目前,美国大选选战正酣。

谁来接替他的大法官职位,无疑成为民主、共和两党激烈斗争的议题。

美国大法官缘何拥有异乎寻常的权力1986年,安东宁·斯卡利亚受到当时美国总统里根提名,成为第一个被任命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意大利裔美国人。

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曾这样评价斯卡利亚:“他是我们国家最高法院的杰出人物和重要的法官。

他为法庭带来才智、良好的判断和智慧。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认为“斯卡利亚不同凡响,是效力于最高法院的最重要法官和思想家之一”。

安东宁·斯卡利亚坚守“原旨主义”宪法观,因此被称作美国法律界“保守派旗手”。

所谓“原旨主义”,按照美国法学家保罗·布雷斯特的定义,大法官去世,美大选角力何去何从作为美国宪法守护者,大法官在美国政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曾决定总统归属。

间最长者,他的突然逝世,将给奥巴马总统带来一个提名大法官的机会。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以为即将卸任的大法官,会是斯卡利亚的挚友、身患多种癌症的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可是,金斯伯格大法官或是因为对审判事业过于热爱,或是基于对民主党选情的极度自信,一直没有表露出任何辞职迹象。

”在美国,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由参议院表决通过。

如果没有发生死亡、违反法律或自愿退休等极端情况,大法官可以终生履职。

比如2010年退休的法官约翰·保罗·史蒂文斯,1975年起任职,前后经历7位美国总统,90岁才自愿离职。

美最高法院可以对一切事情进行裁决,并且可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决策。

1857年,美国最高法院决定非洲人及其后裔,无论是否是奴隶都永远不能拥有是指应依据制宪者的意图或者宪法条文的含义来解释宪法。

“网红”大法官的去世和美国的右转

“网红”大法官的去世和美国的右转

“网红”大法官的去世和美国的右转2020年9月18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鲁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因为胰脏癌并发症在家中去世,终年87岁。

金斯伯格是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她一生致力于平权运动,多次在法庭上为女性等少数群体争取权利,其中有6次打官司打到最高法院,在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女性堕胎权、同性恋权益等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被视为美国司法界自由派的代表人物。

因此,得知金斯伯格去世的消息后,民主、共和两党的表态基本保持一致,都称赞金斯伯格是一位重要的法学思想家和妇女权益倡导者。

连被金斯伯格称为“骗子”的总统特朗普,也收起了毒舌,没有再说“金斯伯格的脑子被枪打了”之类的雷人之语。

前国务卿希拉里的悼念文字更是广为流传:“金斯伯格大法官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女性铺平了道路。

再也不会有像她一样的人了。

谢谢金斯伯格。

”但是,围绕着金斯伯格的继任人选问题,两党恶斗几乎在得知她去世的那一刻就已经展开了。

由于大选即将开始,特朗普和共和党能否排除民主党的阻挠,及时安排一位保守派法官接替她的位子,成了观察和预测本次大选结果、乃至判断美国未来几十年社会思潮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成为大法官金斯伯格1933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一直支持女儿求学。

母亲给她的教导是“成为淑女,保持独立”,前者的意思是在遭到反对和指责时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被情绪控制,从容应对问题;后者的意思是保持独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使能遇见白马王子一起度过余生,也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

在那个女性的人生目标就是找到一位好丈夫的时代,这样的家教可以说是相当前卫和先进了。

金斯伯格努力践行,并受用了一生。

她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都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但她发现,自己获得的关注和职业机会远不及那些成绩不如她的男同学。

她固然成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编辑,但去图书馆会被保安挡住,因为当时法学院的女大学生非常罕见,保安认为她是闲杂人等;毕业后班上男同学纷纷被纽约各大律师事务所录取时,金斯伯格却无人问津,因为在那个时代,企业是可以以怀孕为借口堂而皇之地开除女性员工的,雇佣女性被认为是“很麻烦的事”。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的履历、政策主张梳理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的履历、政策主张梳理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的履历、政策主张梳理当地时间10月2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表决通过了总统特朗普对埃米·科妮·巴雷特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巴雷特随即在白宫宣誓就职。

巴雷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15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第5位女性大法官和目前最年轻的大法官。

48岁的巴雷特先后就职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最高法院、圣母大学等,曾任已故保守派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的助理,现为美国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

巴雷特是一名坚定的社会保守派和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在持枪、移民、堕胎和医改等议题上持保守态度,同时反对对宪法作宽泛或与时俱进的“自由主义”解读。

一、艾米·科尼·巴雷特履历巴雷特1972年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1997年获得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法律博士,先后就职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最高法院、圣母大学等,曾任已故大法官安东尼·斯卡利亚的助理。

2017年10月5日,进入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

二、主要政策主张(一)政治领域:坚定的社会保守派。

一是支持扩大持枪权,反对管制枪支。

严格限制州政府出台相关控枪法律,认为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枪支自由”适用于所有公民。

在2019年的一场涉及持枪权利的诉讼案中反对剥夺非暴力罪犯拥有枪支的权利。

二是支持特朗普的强硬移民政策,对移民持较为强硬的态度。

支持特朗普“扎紧篱笆”严格控制的移民政策,包括饱受争议的“公众负担条款”,反对享受政府救济的人获得绿卡。

三是反对堕胎,主张加强对堕胎的限制。

曾强调“生命从受孕开始”,在两起案件中投票倾向于加强对堕胎的限制,支持天主教会关于人类性行为的教义及婚姻应定义为“一男一女”。

四是反对奥巴马医改方案。

不同意美国最高法院维持“平价医疗法案”(奥巴马医保)的裁决。

(二)法律领域:宪法学派的“文本主义”和“原旨主义”者。

沃伦大法官简介

沃伦大法官简介

厄尔·沃伦(Earl Warren,1891年3月19日-1974年7月9日)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担任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53年至1969年期间担任美国首席大法官。

在担任首席大法官期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很多涉及种族隔离、民权、政教分离、逮捕程序等著名判例。

沃伦1891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父亲是挪威移民,母亲是瑞典移民。

他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了本科学位(1912年)和法学学位(1914年)。

从法学院毕业之后,沃伦在私人律师事务所工作了5年。

1942年,沃伦以共和党的身份当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并在1946年和1950年连任两届。

在担任州长时,他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扣留在美日本人和日裔,在经济方面工作出色,为二战后直到1960年代中期的近20年繁荣打下了基础,并为加州建设了声望卓著的公立大学系统,为两代加州人提供了质高价廉的高等教育。

沃伦在1948年曾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和托马斯·杜威搭档参加美国总统大选,但以微弱之差败给了杜鲁门。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沃伦出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令很多人意外的是,沃伦比预料的更加倾向于自由派,以至于艾森豪威尔总统认为提名沃伦乃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愚蠢的错误”。

沃伦在任期间为美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政府调整经济权力的扩张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沃伦担任调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又被称为沃伦委员会。

在调查之后,该委员会得出结论说,行刺纯属个人所为。

1969年,沃伦从最高法院退休。

在沃伦担任首席大法官期间,被称为司法制度改革的沃伦时代。

这段时期是最高法院最有活力的时期之一,最高法院做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判决,包括1954年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裁定公立学校种族隔离违宪)、1962年到1964年期间的“一人一票”各案(极大改变了很多州农村地区的投票权重)、Hernandez 诉德克萨斯州案(裁定墨西哥裔美国人有权参加陪审团)、1966年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要求警方羁押当事人必须告知其拥有某些权利,包括请律师的权利,常被称为米兰达警告)。

大法官斯卡利亚,不止是异议者

大法官斯卡利亚,不止是异议者

大法官斯卡利亚,不止是异议者还是在1986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Warren Burger)宣布即将退休,参议院正为敲定首席大法官的继任者吵得不可开交。

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大法官+8名大法官组成,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提名已经是大法官的威廉·伦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担任首席大法官一职,又提名安东宁·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补齐空缺,两人都是保守派法官。

大法官的提名需要参议院简单多数通过才能生效,1986年的参议院由共和党籍参议员稍占多数(53-47),自由派的民主党籍参议员把火力集中到了伦奎斯特身上,而没怎么找斯卡利亚的麻烦,不惹人注意的斯卡利亚获得了98-0的全票通过(不过最后伦奎斯特以65-33也获得通过)。

1986年9月26日,斯卡利亚在白宫宣誓,正式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AP 30年前投下赞成票的参议员应该想象不到,今天人们对斯卡利亚的突然离世会做出怎样的反应:《纽约时报》称,斯卡利亚是保守派法律巨人;美国企业研究所悲痛地表示,美国失去了一名爱国者和坚定的宪法守护者;《大西洋月刊》认为,斯卡利亚永久改变了美国人思考宪法的方式,如今自由派、保守派都得按照他的游戏规则来行事;《经济学人》则观察,斯卡利亚的去世造成的政治、法律影响要比05年伦奎斯特的去世大得多。

身为美国最重要的保守派人物之一,斯卡利亚究竟有什么能耐,能让自由世界的媒体放下政治立场,纷纷对其进行整版的缅怀和纪念?斯卡利亚到底有多么与众不同,让那些常常反对他的自由派媒体对其做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大法官之一”的评价?斯卡利亚认为与时俱进的“活的宪法”十分愚蠢,他称“唯一好的宪法是死的宪法。

” 从1986年被任命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以来,斯卡利亚最为人所熟知的形象,就是他作为一名冷酷无情的异议者。

20世纪80年代,沃伦·伯格的最高法院还有各大法学院流行的宪法理论是“活的宪法”(living Constitution),这种理论认为宪法的解释应该随着时代与时俱进。

金斯伯格的法律与正义

金斯伯格的法律与正义

金斯伯格的法律与正义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位女性大法官,她在司法界的影响力深远,特别是在法律和正义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金斯伯格对法律和正义的看法,以及她对社会公平和人权的贡献。

一、金斯伯格的背景和成就金斯伯格在193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她在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学习并于195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在进入最高法院之前,金斯伯格曾在哥伦比亚法学院任教,并积极参与女性权益和平等保护的工作。

1980年,她被任命为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的法官,随后于1993年被比尔·克林顿总统提名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金斯伯格在最高法院任职期间,致力于促进司法制度的公正和平等。

她坚信法律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保护,并采取积极措施来消除性别歧视和其他不平等现象。

她的判决意见以其逻辑严密和对公民权利的关注而闻名。

二、金斯伯格的法律观点与正义追求金斯伯格主张法律应该是一种工具,用于推动社会正义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她认为法律的目标是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并消除制度性的不平等。

金斯伯格在许多案件中积极主张对少数群体的保护,包括妇女、少数族裔、同性恋者和残疾人。

她的观点为社会正义争取了很多胜利,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

金斯伯格的法律观点强调宪法的解释应该与时俱进,并根据社会进步的需要进行理解和适应。

她相信法律应该适应社会的变化,以充分保护弱势群体和少数利益。

作为一个进步主义者,金斯伯格鼓励法官在辩论和解释法律时考虑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人权和公平的根本价值的保护。

三、金斯伯格的贡献与影响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为法律和正义奋斗的精神。

她的判决和论述对美国社会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举个例子,她曾在1996年的一起案件中发表了著名的意见,反对保密养父母的性别歧视。

她的观点引起了公众对同性恋权益的关注,并最终为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铺平了道路。

此外,金斯伯格还是一个坚定的支持者,积极参与了许多有关贫困、种族平等和性别平权的案件。

谁来捍卫法治:10位最有影响力美国大法官的司法人生_随笔

谁来捍卫法治:10位最有影响力美国大法官的司法人生_随笔

《谁来捍卫法治:10位最有影响力美国大法官的司法人生》读书随笔目录一、序言 (3)1.1 本书背景与目的 (4)1.2 大法官在法治体系中的角色 (4)二、约翰.马歇尔与大法官的司法之路 (5)2.1 马歇尔的生平简介 (7)2.2 马歇尔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8)2.3 马歇尔司法哲学的影响 (9)三、威廉.布伦南与大法官的坚守 (10)3.1 布伦南的生平简介 (12)3.2 布伦南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13)3.3 布伦南司法哲学的影响 (14)四、安东宁.斯卡利亚与大法官的争议 (15)4.1 斯卡利亚的生平简介 (16)4.2 斯卡利亚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17)4.3 斯卡利亚司法哲学的影响 (19)五、安东尼.肯尼迪与大法官的平衡艺术 (20)5.1 肯尼迪的生平简介 (22)5.2 肯尼迪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23)5.3 肯尼迪司法哲学的影响 (25)六、索尼娅.索托马约尔与大法官的创新精神 (27)6.1 索托马约尔的生平简介 (28)6.2 索托马约尔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30)6.3 索托马约尔司法哲学的影响 (31)七、丽塔.格拉文与女权运动的推动 (32)7.1 格拉文的生平简介 (33)7.2 格拉文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35)7.3 格拉文司法哲学的影响 (36)八、埃琳娜.卡根与大法官的年轻力量 (37)8.1 卡根的生平简介 (38)8.2 卡根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39)8.3 卡根司法哲学的影响 (41)九、布雷特.卡瓦诺与大法官的坚定立场 (42)9.1 卡瓦诺的生平简介 (43)9.2 卡瓦诺在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45)9.3 卡瓦诺司法哲学的影响 (46)十、结论 (47)10.1 这10位大法官对法治的贡献 (48)10.2 对未来法治的启示 (50)一、序言《谁来捍卫法治:10位最有影响力美国大法官的司法人生》是一本关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传记和历史研究著作。

奥康纳:美国首位女大法官

奥康纳:美国首位女大法官

奥康纳:美国首位女大法官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2年第3期文/王笑红1981年9月25日,时年51岁的桑德拉·戴·奥康纳被任命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挽着她,一步步走下联邦最高法院的大理石台阶。

奥康纳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大法官,她的任职向全美乃至全世界表明,女性同样可以在最高层级的政府机构服务。

奥康纳的任职源起于里根总统在竞选期间的承诺,即在总统任期之内,联邦最高法院出现的第一个职位空缺,将选择由一位女性来填补。

奥康纳生于1930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她的父亲哈利在位于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经营着一个名为Lazy B的农场,她在那里度过了与世隔绝的童年,养成了不怕操劳也不怕挑战的坚毅性格。

哈利苛刻地要求自己的女儿,教育她凡事靠自己,勿对别人寄予过高期望。

她15岁时曾独自给卡车换轮胎,满心以为会得到父亲的表扬,而父亲却责备她迟到了,说:“你应当早一点出发,应当事先想到途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

”奥康纳的母亲艾达·梅对生活充满热爱,用美感把逼仄的房屋变成舒适的居所,用精美的餐具盛放美食,在心情愉快时在钢琴上弹奏一曲情歌。

艾达竭力让奥康纳感受到牧场生活中最好的方面,教她识字,灌输她对音乐的热爱,教会她款待客人的能力和玩牌的天才,培养她对冒险的热情。

牧场生活塑造了奥康纳的童年,也影响着她离开牧场之后的生活,母亲潜移默化中教给她的高超的社交技巧无疑是她日后取得事业成功的利器。

奥康纳语言天赋极高,又在拉德福女校接受了良好的修辞学训练,她积极参与学校的社交活动,热爱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比赛。

她16岁考入斯坦福大学,在那里,经济学教授拉思本是她人生中首位重要的思想启蒙者,让她懂得个人对社会共同体负有责任,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对世界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年后,奥康纳进入法学院,与军人出身的伦奎斯特成为同学。

就连他们自己肯定也想不到,未来他们将在最高法院成为同事。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现任首席大法官小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 Jr.)。
产生背景
正门右侧的雕塑“法律守护神”美国是联邦制国家,除了联邦政府拥有司法、立法、行政三权分立之机制外, 州亦拥有独立于联邦而产生的司法、立法、行政机构。在《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订立之前,美国只有13个州组成 的“邦联”,由于松散的邦联制使得各州的贸易大战甚至武装冲突,数个州的代表召开了制宪会议,谋求订立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改变紧张的局势。正因为州不是因《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而产生,而是在《美利坚合众 国宪法》订立之前就已经合法地存在,所以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州宪法和法律,《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还规定,宪 法没有授权联邦政府亦没有禁止州和其人民行使的权利,由各州及其人民所保留。美国的州政府形象地说是一个 “小国”,州政府不是联邦政府的行政机构,谈起美国的司法体系,可以说美国有51个司法体系(49个州和1个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各成体系,再加上联邦法律体系)。因此美国的法院采取双轨制,即联邦法院与州法院同时 存在且互不隶属(除了因宪法第14条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而要求各州尊重的某些宪法权利外),州有对非联 邦案件的终审权。但当涉及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诉讼时,当事人有权将案件一直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
感谢观看
1865年-1937年:政府处理经济关系的敏感期
关于联邦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和管理经济的争论实际上是关于政府的目的和功能的争论,这是美国宪政发展史 上一个具有永恒意义的题目。从内战结束到新政初期,这个问题的争论尤为激烈。
机构责权
对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一州为诉讼一方的案件有初审权;对州最高法院或联邦上诉法院审理的案 件,有权就法律问题进行复审;有权颁发调审令,调审下级联邦法院或法院审理的案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还拥 有司法审查权,审查联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不论是初审案件,还是复审案件,都是终审判决。美 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庭时间为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到翌年6月中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個可能決定布什、戈爾命運的人──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覽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專訊美國總統大選史上一場史無前例的法庭聽証會當地時間1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1日晚11點)將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舉行。

在這一可能決定美國歷史上最激烈的總統競選的最后結果的聽証會上,九名大法官的政治傾向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

美聯社就此發文扼要介紹和分析了九位大法官思想意識中反映出的政治傾向: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八名大法官組成。

九人均由美國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任命,終身任職。

他們是:
威廉﹒倫奎斯特,首席大法官。

今年76歲,在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

由尼克松總統提名,于1972年1月就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由里根總統提名,于1986年9月出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至今。

倫奎斯特持保守派立場,在聯邦各州的“權利”與聯邦政府的“權力”之間,他傾向于維護各州的權利。

在流產問題上,他持反對立場。

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大法官。

今年80歲,在美國西北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由福特總統提名,于1975年12月就任大法官至今。

史蒂文斯早期被認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間派,但現在他傾向自由派。

在是否擴大美國警察的權力上,他投的是反對票。

而對于流產的權利,他持支持意見。

桑德拉﹒戴﹒奧康納,大法官,70歲。

1981年9月,由里根總統提名,奧康納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女性。

她在斯坦福大學獲得法學士學位。

在擔任大法官之前,她積極參與共和黨的政治活動。

而在最高法院,從她的投票來看,已很難看出她的政治偏向,她的票常被看作獨立選票。

安東尼奧﹒斯卡利亞,大法官。

今年64歲,在哈佛大學獲法學士學位。

由里根總統提名,于1986年9月擔任大法官至今。

在進入最高法院之前,他被認為是一個十分強硬的保守派人物。

他反對流產。

安東尼﹒M﹒肯尼迪,大法官。

今年64歲,在哈佛大學獲法學士學位。

由里根總統提名,1988年2月擔任大法官至今。

他的票常被當作最高法院里最主要的具有決定作用的獨立選票。

大衛﹒哈克特﹒蘇特,大法官。

今年61歲,在牛津大學獲碩士學位。

由布什總統提名,于1990年10月出任大法官至今。

由于他很少就熱點問題公開發表文章,因而在諸如流產等問題上并不知道他的實際立場。

不過,蘇特就任大法官后,其表現令提攜他的保守派大失所望,他現在經常站在最高法院自由派一邊。

克拉倫斯﹒托馬斯,大法官。

今年52歲,在耶魯大學獲得法學博士。

由布什總統提名,于1991年10月擔任大法官至今。

對他的任命經過了參議院共和、民主兩黨間一場十分激烈的辯論戰,才得以通過,此事因此也成為美國黨派混戰的一個典型。

在任大法官之前,他具有保守傾向,他一直反對美國政府旨在鼓勵雇用少數民族及婦女的有關措施。

魯思﹒巴德﹒金斯伯格,大法官。

金斯伯格女士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法學士學位,今年67歲。

由克林頓總統提名,于1993年8月擔任大法官至今。

她是一個婦女權利的積極支持者。

在70年代當律師時,她共代理過6件有關婦女權利的訴訟,其中有5件案子勝訴。

如今,她被認為是美國最高法院中自由派的中堅分子。

斯蒂潘﹒布雷耶,大法官。

今年62歲,在哈佛大學獲法學士學位。

由克林頓總統提名,于1994年8月擔任大法官至今。

他在最高法院是一個喜歡起折中作用的人,他不喜歡他人對多數法官作出的判決提出異議。

(鄧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