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第五节_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属性-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的属性-教育学知识点
考情:教育的属性这个知识点是属于教师招聘中的一个,考题形式常见为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题目考察内容主要为例子反选、概念反选等,大家在备考时要理解为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现在做一梳理,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教育的属性可以分为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部分。
一、教育的本质的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自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本能行为就不是教育,比如风吹眨眼就不是一个教育现象。)
2.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就不存在教育,比如猴子妈妈教猴子爬树就不是教育,应该是动物的学习现象。)
3.在教育活动中,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比如不存在没有受教育者的教育现象。)
这一部分常见的考题为概念判断和例子型单选,大家要能够识记概念原文,区分辨别是否为教育现象。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即教育和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不会随着国家消亡而消亡,这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所决定的。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教育受到当时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制约。即主要表现为古今不同点。(比如西汉时期的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现代社会并不适用,这就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一定社会的教育不仅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也可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或阻碍它们的发展。
(二)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
(三)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培养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教育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依据。
(四)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的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接续的关系。
(五)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主要是指教育虽然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和社会意识的制约,但教育与其发展往往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同步性。
总之,教育一方面必须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必须与社会保持恰当的距离。一种被完全政治化或经济化了的教育,一种完全丧失了自身独立性的教育,一种与社会完全“合而为一”的教育,和一种与社会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教育一样,也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必要
性。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2、个人本位论:
(1)涵义
所谓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2)时间:全盛时期是18-19世纪。
(3)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和萨特、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
第三章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_第五节_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首先,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内容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它既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要受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教育内容既要体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教育方法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质的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况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此,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教育管理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教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和质量。因此,教育管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其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黉舍教育形状
1.学校的产生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黉舍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第四,讲授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个别讲授,讲授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教育学基础(第三章)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怎样培养人)
第第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三一 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一方面为教育提供资 节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性质; 章 源和条件,另一方面要求教育为其提供所需人 教 教 育 才。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育 的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与 社 速度; 会 (培养多少人) 社制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 会 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 发 性 教育的结构; (培养什么样的人) 展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 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 要力量。
发 展
第第 三二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章节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三)教育的生态功能 教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教育 生态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条件和状况,也称生 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育 的 态环境。 教育继承、整理、传递、交流、创新着文化。 与社 “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会 社功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会能 社会越是发展,教育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越大。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发 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展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二
❖ 在众多观点中,英国学者泰勒的这一定义表明文化至少 有两个特点:1.它是共享的,不是某个人独有的;2.对 个体来说,它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先验的。据此,文 化可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与“自然” 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人所创造的、非自然所提供的、社 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总和,包括物 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的或 观念性文化,主要是指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整 体经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 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
一、人口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和影 响
二、教育的人口功能
一、人口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
的规模和速度 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
教师资格证常考辨析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常考辨析题汇总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一,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第二,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有本质区别。
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第二,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第三,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赫尔巴特与杜威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提出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杜威: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现代教育的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变革。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一个国家的教育领导权受政治的控制。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谁能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到什么程度,是由这一社会形态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独立性,不受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影响的特点。这种独立性,既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取得良好成果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教育的社会化及政治化相对应。
教育的社会化是指教育与社会各种关系和因素相互作用。教育的政治化则是指教育与政治相互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则是在教育与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平衡点,既要适当把握社会、政治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又要确保教育的相对自主性和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教育的管理
和运作应当独立于政治和经济领域。教育管理应当以教育服务为目的,实现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确保不被政治和经济上利益所左右。其次,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当独立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学术自由为前提,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和知识探究精神。此外,学术评估和考试制度也应当相对独立,避免将成就评估作为对学生或教师的任意惩罚或奖励。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可以促进教育的自由和公正。教育的
自由,是指学生、教师和学者在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中享有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学术自由是指学生、教师和学者的学术研究活动和教学实践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丰富性。思想自由则是指学生、教师和学者在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中拥有表达主张、意见和看法的自由,不受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干扰和限制。而教育
的公正则是指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的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传授等等,应当体现出公正和平等,并不受种族、性别、国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实现,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除了与上述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密切联系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这一转化活动的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例如使受教育者从感知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东西,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教育自身的许多规律,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认识的结果,随着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丰富,逐渐深化。这种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以身作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不了解教育自身的特点,就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如尊师爱生,大、中、小学分段,语言、文字、文法、修辞的教学内容,讲述、谈话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是在以前的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其他历史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它们各自具有的教育系统也就必然带有某些共同特征.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①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②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③学校类型;④课程设置与结构;⑤教师队伍;⑥学生发展;⑦教育管理体制;⑧教育经费投入;⑨教育法规建设;⑩师资来源。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其他历史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它们各自具有的教育系统也就必然带有某些共同特征.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①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②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③学校类型;④课程设置与结构;⑤教师队伍;⑥学生发展;⑦教育管理体制;⑧教育经费投入;⑨教育法规建设;⑩师资来源。上述10个问题可归纳成3点,即:(1)从人口数量看,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只能接受本国公民进行教育而没有外籍人士参加;(2)从文化传统看,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需要继承和弘扬,因此,教育总是以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适应时代潮流作为出发点的;(3)从民族关系看,教育又始终处于民族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并通过民族间的广泛联系影响到民族内部的发展变化。我认为,除了第三点是否正确外,前四点都很好回答!当然你如果非要给予肯定的话,那么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最后两点可千万不敢忘记哦~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3)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 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 率的高低成反比 A、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 童的费用 B、教育程度提高改变人们的传统生育 观和家庭观 C、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 机会
2、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 和道德水平。 人口身体素质: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 文化修业: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 劳动技术水平 道德水平: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社 会规范的社会品质等
“教育先行”现象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 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学会 生存》中指出“多少世纪以来,特 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 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 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 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 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教育先行的涵义: 1、教育投资置于优先地位 在不影响人民温饱的前提下,教育 经费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 的增长速度 2、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培养人
杨振宁 教学方法 在中国学物理 演绎物理学 在美国学物理 归纳物理学 “芝加哥风格”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 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2)教育是普及文化的手段 (3)教育具有交流、整合不 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 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并互 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从社会总系统的结构看,两者处 于同一层次上 两者有区别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浅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方面.教育要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身心发展义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教育又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质的规定性,因而相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身心发展,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教育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其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制约,但教育又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有自身一定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被社会所决定,一定社会的教育不仅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也会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或阻碍它们的发展。教育不仅被社会所改变、规定和制约,也改变、教化和导引着社会。
(二)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教育是人类延续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存在的必然性不因社会的更迭、变化而改变。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
(三)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
根本特征。培养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教育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依据。教育不是把人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来培养,人就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根本,培养人不是被动地附属于任何政党、任何团体的自主的本体意义上的人,始终是教育的理想追求。”所以教育不只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必须坚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即“培养人”。
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当前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受特定环境的
限制,而是基于独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环境中发展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同的教育理念受到重视的原因。
一方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民族文化传承上。不同民族、不同民族传统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在这种鲜明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可以相对独立地发展,并从中获得独特的洞见。如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强调的是信仰和仁慈的道德伦理,强调谦卑与宽容,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之道和爱国之心的特色。美国的教育则强调积极主义、探索和创新精神,奉行自由民主文化,反映美国独特的文化精神。
另一方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教育方式上。不同的文化也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例如,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一般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强调学生要能够广泛地完全掌握知识,而美国的教育则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研究和思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此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也表现在政治视角上。不同政治环境也会影响他们的教育体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例如,在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教育的目的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在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更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旨在增强公民的教育水平,构建合格的公民。
总而言之,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其独特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教育
作为一项社会服务活动的多元性。它不受特定环境的限制,而是根据不同文化、社会、政治等要素,对教育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处理,从而构建起独特的教育体系,实现不同文化传承和促进各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名词解释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名词解释
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旨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个体和社
会的持续进步。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教育所具有的一定程度上与其他社会领域相独立的特性。它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理解。
首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其目标和任务上。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是培养人
的全面发展,而这一目标并不受其他领域的直接影响或支配。无论是经济领域的需求,还是政治领域的诉求,教育都应当保持独立,并以人的成长为中心。例如,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而不会过分受到社会的功利导向或政治动机的影响。这种相对独立性使教育得以保持纯净性和客观性,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体现在其组织和管理上。教育机构通常会独立于其
他机构,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决策权。例如,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在教授课程、制定教学计划、选拔教师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不受其他机构或权力的直接操控。这种相对独立性有助于学校更好地满足教育的需要,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其评价和考核机制上。教育评价应该基于学
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水平,而非简单地以分数或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相对独立的评价机制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也意味着教育评价不会被其他领域的因素所左右,如政治或经济利益。这有助于确保公正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推动教育的持续改进。
最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涉及到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教育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致力于研究教育现象、原理和方法,以及培养教育专业人才。教育学不仅仅是聚焦于具体学科的教学,还关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促进教育的更好发展。这种相对独立性使教育学科充满了鲜活的研究对象和创新的思考,推动了教育的不断进步。
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一定社会的教育不仅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也可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或阻碍它们的发展。
(二)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
(三)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培养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教育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依据。
(四)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的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接续的关系。
(五)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主要是指教育虽然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和社会意识的制约,但教育与其发展往往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同步性。
总之,教育一方面必须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必须与社会保持恰当的距离。一种被完全政治化或经济化了的教育,一种完全丧失了自身独立性的教育,一种与社会完全“合而为一”的教育,和一种与社会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教育一样,也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必要
性。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2、个人本位论:
(1)涵义
所谓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2)时间:全盛时期是18-19世纪。
(3)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和萨特、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分析
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1.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为:(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2015下】
(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知识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3)文字的出现,有了记载和传递间接经验的工具,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6.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他除了与上述 的各种社会现象密切联系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 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等能动 作用。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 3、教育具有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因为如此,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 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却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 而不同国家往往也具有一些共同的教育特点。
3、教育具有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 发展的不平衡性。两者并非完全同步。 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落后与政 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 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适 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 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如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社会里,还残存有剥削阶 级的教育思想。
不平衡性。
•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 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具是指教 • 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
• 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的思想、制度 、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 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的 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传统的教育有着渊源关 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 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 大众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 可能出现新的思想。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 教育可能超前或滞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 产力等其他社会子系统,从而体现其相对 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明,不能仅仅从社会 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教育,还必须 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教育, 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 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因此,第一,教 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教育就是教 育,不能混同与其他社会活动要坚持、 坚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