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d0b6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8.png)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适合初中生的研究性研究课题,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该课题将探索[具体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一套简单而有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供学生参考。
选题背景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涵盖了许多有趣的领域,如生物多样性、细胞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等。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往往较低,因此需要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性研究课题来增强研究的动力。
研究课题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为[具体的研究课题]。
该课题的选定基于以下原因:1. 具有实际意义:[解释该课题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 可操作性强:[解释该课题的可行性和可供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的方面]3. 研究内容相符:[说明该课题与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和步骤在学生开展研究前,老师可以指导他们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 背景研究:学生需要对所选课题进行背景研究,了解相关知识和现有研究成果。
2. 设立假设:学生应该提出一个明确的研究假设,以便在后续的实验中进行验证。
3.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设计一系列实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确定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
4. 数据收集与分析: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5. 结论和讨论: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6. 报告撰写:学生根据课题要求,书写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包括引言、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内容。
教学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研究时,应注意以下建议:1. 鼓励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科学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2. 提供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研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研究。
4. 注重安全意识:教师需提醒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
结论通过选取一个适合初中生的研究性研究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
![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7264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引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生物学是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生命规律和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行小课题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小课题的选择初中生物小课题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原则:1.相关性:小课题应该与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2.可行性:小课题应该在学校的实验条件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记录。
3.学习性:小课题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生物学教材内容相关的小课题,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系统、细菌的繁殖等。
在选择小课题时,可以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课题的研究方法在进行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实验观察法:通过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例如,观察不同温度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野外调查法:到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收集生物数据,分析数据,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关系。
例如,调查湿地中不同物种的分布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模拟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观察和探究生物现象,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使用模型制作呼吸系统的模拟实验装置,观察气体的流动和交换情况。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需要考虑实验条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同时也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
小课题的意义进行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意义:1.培养科学素养: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并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5274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d.png)
• 考试前进行适当的放松,如深呼吸、轻松音乐等
• 提前熟悉比赛场地和考试流程
• 保持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比赛现场技巧,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率
比赛现场技巧
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率
• 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在某道题上花费过多时间
• 熟练掌握生物知识竞赛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 注意审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犯错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CREATE TOGETHER
可编辑 DOCS
01
生物知识竞赛的意义与目的
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兴趣与素养
0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 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知
识
• 提高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02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 生物知识竞赛涉及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掌
• 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心理调适,保持冷静与自信
心理调适
• 保持冷静,遇到难题不慌张,稳定自己的情绪
• 增强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保持冷静与自信
• 通过心理暗示,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
• 在比赛过程中,保持乐观,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谢谢观看
可编辑 Docs
03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结构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
•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功能
• 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等
•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进化与分类
生物进化
• 物种的起源和演化
•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生物分类
• 物种的分类方法和等级
初中生物个人课题选题
![初中生物个人课题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8389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d.png)
初中生物个人课题选题一、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1.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探究土壤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变化;4. 调查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动物行为与生态系统1. 研究动物迁徙行为及其生态意义;2. 观察不同食物来源对动物行为的影响;3.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与行为联系;4. 探讨动物行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 调查本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2. 分析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3. 研究生物入侵现象及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 提出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四、人体生理机制探究1. 研究人体免疫系统与疾病预防的关系;2. 探讨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影响因素;3. 分析人体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4. 探究人体内分泌系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五、微生物与人类生活1. 研究微生物在发酵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 分析人体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3. 探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4. 调查环境微生物的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六、遗传与变异现象研究1. 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遗传方式及表现特征;2. 探讨动植物中的基因突变现象及其意义;3. 分析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 调查人类遗传资源及其保护措施。
七、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 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势;2. 研究基因诊断技术在人类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价值;3. 分析生物制药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及前景;4. 调查生物质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及潜力。
八、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 研究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修复措施;2. 探讨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治理方法;3. 分析农药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及控制策略;。
初中生物课程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课程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be5bb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00.png)
初中生物课程课题研究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生物的重要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初中生物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生物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密切相关,与农业、工业、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有着紧密联系。
因此,学好生物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生物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植物和动物:学习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特点。
3.人体生理: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以及它们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
4.生态与环境: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等内容。
5.生物技术: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观察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是验证生物学理论的有效方法。
要积极参加实验和观察活动,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形成知识体系:生物学知识繁多且复杂,要注重梳理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列表法:将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列出各个知识点,逐一学习和掌握。
例如,将植物的六大器官列出来,分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图解法:生物学中有很多概念和原理难以理解,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形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化、直观地展示出来。
例如,绘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思维导图,帮助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原理。
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
![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f198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f.png)
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引言生物学是一个涉及生命和生物体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然界和人类身体的奥秘。
因此,开展初中生物小课题的研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选择研究小课题为了选择适合的初中生物小课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对动物行为、植物生长等主题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课题。
2.实际可行性:确保选取的课题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得到有效的结果。
考虑到实验设备和资源的限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
3.前沿性和实用性:选择一些与当前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此外,合理利用所学知识,选择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课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典型的初中生物小课题进行研究。
1. 动物行为观察动物行为观察是一个有趣且常见的实验课题。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动物,观察并记录其行为习性、社会行为、食性和迁徙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动物的适应性、繁殖方式以及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实施步骤:1.选择研究的动物,并了解其基本信息和生态习性。
2.前往野外或动物园进行观察。
3.记录动物的行为数据,包括活动时间、行为方式、食性等。
4.统计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动物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5.撰写观察报告,总结观察结果,并提出你对该动物行为的研究问题和思考。
2.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植物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营养等。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通过调节这些环境因素,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了解不同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实施步骤:1.选择研究的植物,并了解其基本信息和生长习性。
2.设计实验方案,调节温度、光照、水分和营养等因素,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变化。
初中生物研究课题题目举例
![初中生物研究课题题目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2ba80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d.png)
初中生物研究课题题目举例《探索初中生物的奇妙课题世界》嘿,你知道吗?初中生物可有趣啦!那里面有好多好多让人好奇得不行的研究课题呢!比如说,“植物的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阳光照下来,植物就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生长的能量。
难道你就不好奇这神奇的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吗?还有“动物的行为习性是怎么形成的?”就像小狗为什么一见到主人就摇尾巴,开心得不得了;小猫为什么总喜欢在太阳下懒洋洋地趴着。
这难道不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吗?“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也是个很棒的课题哟!你想想,那些小小的微生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可它们却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酸奶里的益生菌,能帮助我们的肠胃消化,这难道不神奇吗?再说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吧。
我们的身体就是由无数个小小的细胞组成的,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工厂,各自有着不同的任务和工作。
这不就和一个大城市一样吗,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功能,共同让城市正常运转。
“遗传与变异的奥秘”也是超级吸引人的!为什么我会长得像爸爸又像妈妈?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有特殊的才能?这背后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就像一个藏着无数宝藏的神秘洞穴,等着我们去探索。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也是很重要的课题呢!森林里的树木、鸟儿、小溪,还有各种小动物,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就像一个大家庭。
要是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家庭都会受到影响,难道这还不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吗?“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这就好比是我们身体里的一支强大的军队,时刻准备着和入侵的病菌作战。
那它们是怎么知道敌人来了,又是怎么打败敌人的呢?初中生物的研究课题真是丰富多彩,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宝藏,每一个课题都能让我们发现新的世界,解开一个个神秘的谜团。
我觉得呀,这些课题不仅能让我们学到知识,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神奇的大自然,更加珍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所以,让我们一起勇敢地去探索这些课题吧,说不定还能有惊人的发现呢!。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39e928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b.png)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1. 课题研究目的本次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不同食物对小白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索生物的营养需求与人类的差异。
2. 课题研究材料与方法2.1 材料•小白鼠(同一品种、相同体重的幼年小白鼠)•不同食物样本(例如水果、蔬菜、谷物等)•饲料盒、饮水器、铺材等2.2 方法1.将小白鼠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各自提供不同类型的食物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
2.每日定时观察小白鼠进食情况,记录每组小白鼠的饮食量。
3.每隔一段时间称量小白鼠的体重并记录。
4.每两天清洗饮水器,注射消毒液保持饮水器的清洁。
5.观察并记录小白鼠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毛质、行为和活动情况。
3. 课题研究记录日期小白鼠 1小白鼠 2小白鼠 3Day 1水果蔬菜谷物10g15g12g10g14g12gDay 2水果蔬菜谷物12g16g11g11g13g12g Day 3水果蔬菜谷物9g15g13g10g15g11g Day 4水果蔬菜谷物11g15g12g10g14g12g Day 5水果蔬菜谷物12g14g13g11g13g12g4. 课题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记录表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小白鼠1食用水果,小白鼠2食用蔬菜,小白鼠3食用谷物。
•小白鼠1和小白鼠2的体重增长得比较均匀,而小白鼠3的体重增长速度较慢。
•毛质观察发现,食用蔬菜的小白鼠2的毛质较为光滑,食用谷物的小白鼠3的毛质较为稀疏。
•尽管食量有所不同,但小白鼠1、2和3都保持了正常的活动行为。
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可以初步认为小白鼠的食物选择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
进一步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探究不同食物的营养含量、营养均衡情况与小白鼠的生长发育关系,并对比人类的营养需求与小白鼠的食物选择进行对比研究。
5. 课题研究结论课题研究的初步结论是:小白鼠的食物选择会对其生物学特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平衡情况可能会导致小白鼠的体重增长速度、毛质以及行为有所不同。
初中生物优秀课题题目
![初中生物优秀课题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1606e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f.png)
初中生物优秀课题题目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1.青豆植物不同光强对叶片形态的影响
2.设计一种适宜小麦播种的最佳播种策略
3.不同海拔下植物的光合特性
4.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光合效率
5.同一植物在不同时间段下温度对叶色的影响
6.植物受光照强度和有机物的影响
7.营养根发育的影响因素
8.光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
9.幼苗土壤肥力与植物生育的关系
10.光照和植物体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植物的生理
1.植物水分胁迫下的抗性机制
2.植物体内同化物质的循环
3.不同光强下植物生长特性的比较
4.植物膜脂及其功能
5.植物体内养分的运输机制
6.植物根系分析
7.植物形态变异的机理
8.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变化
9.植物病害防治对策
10.利用甘蓝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
三、植物的遗传育种
1.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变化
2.植物育种技术研究
3.植物种质杂种优势的研究
4.植物的遗传学研究
5.植物遗传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6.植物杂交育种的技术
7.植物杂种优势之间关系的探究
8.植物变异形态的研究
9.植物的品种选择
10.植物基因编辑及应用。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0173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3.png)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
(原创版)
目录
1.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2.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具体案例
3.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4.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
5.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启示
正文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生物课题的研究,学生可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具体案例】
以“绿叶在光合作用中的变化”为例,学生可以研究绿叶在光照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氧气的生成情况等。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绿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生物学知识,选择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
2.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需要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和实验材料等。
3.开展实验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4.分析实验数据: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实验结果的规律。
5.撰写研究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完整的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展板、进行口头报告等形式,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启示】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老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生物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资源和指导。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e89f99d0d233d4b14e6988.png)
一、课题的提出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
尽管初中生物新教材尚未编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但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为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为了与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我国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相衔接,有必要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他山之石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二年级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决定了在初二下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
学生在学习“生物及生物圈中的生物”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的主题为初二下学期第8单元“健康地生活”,确定这一主题的原因是“健康地生活”是初中生物学习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达到独立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
并在研究性学习学期计划实施中,构建以“自我反馈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而且作为初中生物会考成绩的一部分。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识水平和已形成的学习方式,采取以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学生也可自主提出课题,但一定要经过师生论证通过。
课题设计如下:初中生视力情况调查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兴趣提出了如下课题:1)学生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与建议;2)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预防措施;3)踢足球前应做那些准备活动;4)饮水与健康5)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三、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最重要的目的是转变学习方式。
初中生物研究课题
![初中生物研究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97dbb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0.png)
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永久保持静止状态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C)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B.动物细胞有细胞核,而植物细胞没有
C.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有细胞膜,而植物细胞没有(答案:A)
3.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A.猫
B.蘑菇
C.细菌
D.松树(答案:C)
4.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A.氧气和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氮气和甲烷
D.氢气和氧气(答案:A)
5.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传递的?
A.DNA
B.蛋白质
C.糖类
D.脂肪(答案:A)
6.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A.细菌
B.真菌
C.蚯蚓
D.鹿(答案:D)
7.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A.仙人掌的叶子演化成刺
B.河水污染导致鱼类死亡
C.森林大火烧毁树木
D.火山喷发产生岩浆(答案:A)
8.下列哪项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A.基因突变
B.自然选择
C.遗传漂变
D.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
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细菌(答案:D)
10.下列哪项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A.化石记录
B.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的适应性
D.生物的繁殖能力(答案:A)。
初中生物学 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学 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c6ce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0.png)
初中生物学课题研究一、引言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初中生物学作为生物学入门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因此,我们开展了初中生物学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进行研究:(1)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与防治。
2.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1)文献综述: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分析,探究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与防治措施。
三、结果与讨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物学知识,提高了科学素养;2. 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3. 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强了合作精神;4.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结论通过初中生物学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大力推广课题研究这种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范例
![初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83179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11.png)
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主要以 讲授法为主,缺乏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兴 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实验条件不足
许多学校缺乏完善的生物 实验教学条件,学生无法 亲身参与实验过程,难以 深入理解生物知识。
评价体系不完善
初中生物教学评价过于注 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 用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探究》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事项
在预算制定和经费筹措过 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 况和可行性,确保课题的 顺利进行。
06
CATALOGUE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安排紧张
由于课题时间有限,可能面临 时间紧迫的问题,导致无法充
分完成研究计划。
资源获取困难
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需要特定 的实验设备或资料,而这些资 源的获取可能受到学校或地区 限制。
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探索性。
方法独特
本课题采用实验、观察、调查等 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 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和分
析。
成果实用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初 中生物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 鉴,还可以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 升和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
基础。
04
CATALOGUE
进度计划与时间安排
知识储备不足
初中生在生物学领域的知识相 对有限,可能遇到理解或实施 上的困难。
实验操作不熟练
由于缺乏实验经验,可能在实 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不准
确的情况。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f53f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6.png)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最新版3篇】目录(篇1)1.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2.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3.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4.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和评价正文(篇1)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一、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是指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对生物学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
其意义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选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选题。
2.成立研究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组成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
3.制定研究计划:研究小组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4.实施研究:研究小组根据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记录数据和过程。
5.分析数据:研究小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规律和结论。
6.撰写研究报告: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等。
7.成果展示和评价:研究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和同学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以“绿叶在光合作用中的变化”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研究小组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进行了实验观察,记录了实验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小组得出了光合作用对绿叶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和评价研究小组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包括实验报告、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教师和同学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初中生物课题研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篇2)1.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2.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3.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4.初中生物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应用正文(篇2)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是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研究课题
![初中生物教学研究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5ba6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8.png)
初中生物教学研究课题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初中生物教学研究课题”展开,旨在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方法。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任务还包括教授学生如何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2、教学对象本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但对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掌握不足。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教学设计应注重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培养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物学观念,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如细胞结构、遗传与变异、生物多样性等;(2)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如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独立完成简单的生物实验;(4)培养科学思维,能够运用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分析生物学问题;(5)提高信息素养,善于查阅生物学资料,为深入研究生物学问题提供支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2)运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生物学研究的过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4)注重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2)引导学生在生物学研究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4)通过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态度;(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物专业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专业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cac1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7.png)
初中生物专业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对初中生物专业课题的研究报告,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为初中生物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方向。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物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背景及意义生物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初中生物教育存在如下问题:内容设置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符、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单一和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不高等。
因此,科学地设计和开展初中生物专业课程对于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构建健康、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对初中生物专业课程的优化和改进提出建议。
4. 课程内容设置4.1 知识体系在初中生物专业课程中,应注重构建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生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与大自然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4.2 原理与应用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提供生物科学的原理和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5. 教学方法5.1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5.2 实践探究利用实验、实地考察和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生物学科的魅力,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5.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6. 评价方式6.1 综合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实验报告、小组展示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6.2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通过针对性的指导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7.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生物专业课程的研究,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建议。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计划方案.doc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计划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dfca892cc58bd63086bd06.png)
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应该在教学论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科教学特征、探究学习所需的情境与过程进行理论与文献分析。
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教学中一些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现象或不能正确有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堂个案进行整理和分析,由现象得出结论,为实验操作提供参照。
3.调查法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班级就同一课题进行不同方式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调查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组织生物教研组的教师对自己平时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座谈、讨论。
即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在研究中反思、总结、提升。
课题研究的过程:(一)准备阶段:(2014-3——4)1.查阅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2.调查目前学生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见和建议(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5——2014-11)第一阶段:2014-5——61.针对现状策划出干预措施2.设计出3个符合整合措施的教学案例第二阶段:2014-9——101.再次调查经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后学生的学习状况2.收集相关数据第三阶段:2014-111.对数据整理、分析2.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三)课题总结阶段2013-11第一阶段:2013-4——111.准备结题材料,完成实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2.编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课题研究材料第二阶段:2014-12整理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上传教科所,准备结题。
(四)申请课题结题(2014-7——9)预期研究成果:1.撰写系列实验论文汇编成册2.形成个案研究案例初中生物总复习计划_共4篇初中生物总复习计划一:生物中考总复习计划复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生物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中考要求》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初中生物开题报告
![初中生物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dfd45f102de2bd9705889b.png)
初中生物开题报告篇一: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七年级生物组杨岩岩崔淑华一、选题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
尽管初中生物新教材尚未编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但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为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为了与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我国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相衔接,有必要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研究课题的设计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七年级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决定了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
学生在学习“生物及生物圈中的生物”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的主题“健康地生活”,通过一学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达到独立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
并在研究性学习学期计划实施中,构建以“自我反馈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识水平和已形成的学习方式,采取以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学生也可自主提出课题,但一定要经过师生论证通过。
课题设计如下:1)心脏病种类及其预防的研究;2)关于合理膳食的研究;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4)初中生视力情况调查;5)关于肺癌的调查;6)关于糖尿病的调查;7)调查本市某区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8)酸雨对生物影响的研究;9)现河公园水质污染的调查和处理建议;10)垃圾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兴趣提出了如下课题:1)涂改液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2)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预防措施;3)踢足球前应做那些准备活动;4)学生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与建议;5)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6)方便筷子的危害;7)马路边树木枯萎的原因初探;8)饮水与健康;9)睡眠与健康;10)汽车尾气的危害与防治等。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96b6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d.png)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案例: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一、研究背景植物的生长与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而有些植物则可以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1. 探究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2. 了解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为家庭园艺和植物养护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 选择五种不同的植物:绿萝、吊兰、芦荟、发财树和仙人掌;2. 将五种植物分别置于五个不同的光照环境下:全阴、半阴、散射光、自然光和充足阳光;3. 观察并记录每种植物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生长速度等;4.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研究过程1. 准备实验材料:选择五种不同的植物,准备好五个不同光照环境的实验装置;2. 安置植物:将五种植物分别安置在五个不同的光照环境下;3. 观察记录: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每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生长速度等;4. 数据整理:将观察记录的数据整理成表格;5. 数据分析:对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研究成果经过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绿萝和吊兰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叶片颜色鲜绿,生长速度快;2. 芦荟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最好,叶片颜色深绿,生长速度适中;3. 发财树在散射光环境下生长较好,叶片颜色较绿,生长速度较慢;4. 仙人掌在全阴的环境下也能生长,但生长速度较慢,适合长期不移动的种植环境。
六、结论应用根据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为家庭园艺和植物养护提供一些建议:1. 在家庭种植中,可以根据植物的习性选择合适的光照环境,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2. 对于需要充足阳光的植物,如绿萝和吊兰,应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3. 对于耐阴的植物,如芦荟和发财树,可以放置在半阴或散射光环境下;4. 对于仙人掌等耐旱植物,可以放置在全阴环境下,但需要注意控制浇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
七年级生物组
杨岩岩崔淑华
一、选题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
尽管初中生物新教材尚未编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但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为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为了与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我国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相衔接,有必要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研究课题的设计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七年级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决定了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
学生在学习“生物及生物圈中的生物”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的主题“健康地生活”,通过一学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
达到独立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
并在研究性学习学期计划实施中,构建以“自我反馈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识水平和已形成的学习方式,采取以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学生也可自主提出课题,但一定要经过师生论证通过。
课题设计如下:
1)心脏病种类及其预防的研究;2)关于合理膳食的研究;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4)初中生视力情况调查;5)关于肺癌的调查;6)关于糖尿病的调查;7)调查本市某区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8)酸雨对生物影响的研究;9)现河公园水质污染的调查和处理建议;10)垃圾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兴趣提出了如下课题:1)涂改液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2)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预防措施;3)踢足球前应做那些准备活动;4)学生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与建议;5)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6)方便筷子的危害;7)马路边树木枯萎的原因初探;8)饮水与健康;9)睡眠与健康;10)汽车尾气的危害与防治等。
三、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最重要的目的是转变学习方式。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帮助中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掌握基本的和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各学科知识以及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建立反映各自特点和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价值规范,建构自身内在的价值标准;指导学生初步形成自主性的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为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研究过程,了解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与人合作、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
创新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研究步骤
应该说在初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一定难度。
因为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教材入手。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先由教师确定课题,学生自主选题,学生自己也可独立确定研究课题,我们经实
践确定研究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历时1个月)
(1)公布课题:阐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公布小课题题目、选题原则,欢迎家长作指导教师;并宣布把小课题研究评价纳入期末成绩评定。
(2)小组划分:每班划分2—4人小组,自由组合,自主选题,小组自己推荐组长,上报于生物科代表处,由科代表负责统计、打印成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情况一览表,一式三份。
一份留在班级,一份交给老师,一份科代表保留。
(3)开题指导: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的填写指导。
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研究方法,因此,在选题结束,利用课堂时间辅导,讲明研究方法(即实验法、调查法、实践法、文献法)的选择及使用。
(4)填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见附录一。
布置学生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结果以电子演示文稿形式上报,也可发送到老师电子信箱修改指导,这样将信息技术与研究结果紧密结合便于交流与表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体现主体性教学原则。
(5)开题报告:课堂公布各小组的开题报告。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明确自己分工负责的内容,便于组员之间的研究、交流与合作。
2.研究阶段(历时2个月)
开题报告公示之后,各班、各小组开始研究活动。
在活动过程
中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协作,让每一个课题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每一步的负责人将自己负责研究的内容处理好,由小组长加以协调,出现问题先讨论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与指导老师和任课教师相互协商,探讨解决。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经常向老师汇报研究进展情况。
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个别现象个别解决,普遍现象集中解决。
像电子演示文稿的制作,各小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进行电子演示文稿的制作,全年组有一百多名学生报名参加。
为了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走近科学,特从大学聘请教授和博士来校作生命科学研究前沿报告,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植物、干细胞研究进展、基因芯片的研究等。
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对人类及社会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
为了突出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研究进展,并给与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激励性评价
3.总结阶段(历时1个月)
各小组学生将研究结果以电子演示文稿和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给任课教师,经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请学生及时修改,以达到更加规范、科学。
各班将合格的研究报告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各班文件夹中,如果对所做的电子演示文稿不满意,还可修改,在期末以小组形式利
用课堂时间开始论文答辩。
每节课进行5组,每组陈述和展示时间5分钟,提问时间3分钟。
答辩会设置在生物实验室,各班利用课堂时间进行。
出乎预料的是,学生的答辩非常精彩而成功,每个小组的答辩手将本组的研究结果公布于众,评审组成员是全体生物教师和班主任,其他同学也可做评委,如有同学对他们的研究结果有不同见解或问题当场提出来,由答辩手来解答,其他组内成员可以协助解答。
答辩场面非常激烈,颇有点学术探讨的味道。
当场由任课教师组织填写课题成果评审表。
当全班论文答辩结束时学生填写研究性学习综合成绩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