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1)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劝谏梁惠王以仁政治国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如何运用智慧劝谏国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内容,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

1.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孟子劝谏梁惠王的过程,提升自己的沟通与说服能力。

1.2.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第二章: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2.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内容,分析孟子的仁政主张,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劝说梁惠王。

2.2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历史人物劝谏国君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劝谏的艺术,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

2.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孟子的劝谏方法,为自己所在班级或学校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第三章:仁政的重要性3.1 课文讲解讲解仁政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仁政的实质和价值。

3.2 视频观看观看有关仁政的短视频,加深学生对仁政的理解。

3.3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仁政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为仁政做出贡献。

第四章:孟子的智慧4.1 课文讲解讲解孟子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智慧,如如何运用比喻、举例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孟子劝谏的智慧。

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孟子劝谏过程中的亮点,以此为自己的沟通技巧提供借鉴。

4.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孟子劝谏梁惠王的情景,提高自己的说服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有更深入的理解。

5.2 课后作业5.3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仁政、治国等方面的文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

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

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

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关于《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

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

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苏教版将它与《季氏将伐颛臾》一起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

专题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文章,对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对孟子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等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唯有如此,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才能透彻、清晰、深刻。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老师做好教学课件,学生阅读课文三遍。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2024年初中一年级《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通用6篇)

2024年初中一年级《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通用6篇)

2024年初中一年级《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通用6篇)初中一年级《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诵读指导: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

高中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高中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高中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1.3 领会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4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2.2 课文情节梳理: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和百姓的关怀。

2.3 人物分析:寡人、梁惠王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4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对比、寓言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2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3 课文讲解: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情节和人物。

3.4 修辞手法讲解:举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讲授法:讲解课文情节和人物,分析修辞手法。

4.2 互动法: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4.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5.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3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5.4 课文复述:让学生复述课文情节和人物,检验其记忆和理解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献推荐:介绍与《寡人之于国也》相关的孟子的其他著作,如《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公孙丑下》等。

6.2 文化背景拓展:讲解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6.3 比较阅读:推荐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如《论语》、《庄子》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6.4 电影或戏剧作品推荐: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影或戏剧作品,如《孟子》、《梁惠王》等,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文章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

1.2 教学内容介绍孟子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地位。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解读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比喻。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导入:简要介绍孟子及其作品《寡人之于国也》。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论述,分享自己的理解。

总结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进行全面的讲解和解读。

2.2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讲解:为学生提供权威的解读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参考资料:关于孟子及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包括课文文本和相关的阅读材料。

笔记本:用于学生做笔记和记录重要信息。

讨论卡片:用于分组讨论时学生记录自己的观点和讨论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组反馈:听取学生代表的发言,了解小组讨论的结果。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2 教学反馈学生提问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互动和思维碰撞。

教师点评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5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分别讲解文章的背景、结构、内容和主题。

5.2 时间安排第1课时:介绍孟子及其作品,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第2课时:解读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比喻,进行分组讨论。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寡人理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寡人”一词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让学生理解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寡人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寡人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案例分析法:分析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小组讨论法:讨论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步骤引入:提问学生对寡人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寡人在国家中的地位。

讲解:讲解寡人的定义和历史背景,解释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国家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分享讨论结果。

总结:总结寡人的地位和职责,强调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寡人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寡人的责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寡人的责任和国家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让学生了解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寡人的责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寡人的责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小组讨论法:讨论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引入:提问学生对寡人的责任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寡人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讲解:讲解寡人的责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解释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分享讨论结果。

总结:总结寡人的责任和职责,强调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寡人的责任和影响的认识。

第三章:寡人的决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职责。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2. 教学内容介绍孟子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解读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PPT演示文稿。

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2.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孟子及其作品《寡人之于国也》。

阅读和翻译文章,解释生词和难点。

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论证和观点。

第三章:课堂活动与练习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读后感。

设计选择题和问答题,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正确翻译和解释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分析和讨论文章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籍1. 教学资源使用PPT演示文稿,展示文章的内容和重点。

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 参考书籍《孟子》原著,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版,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相关学术论文和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深化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孟子思想与其他诸子百家的关系,如与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的比较。

探讨孟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如对现代政治、伦理道德的启示。

2. 深化学习组织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分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从孟子思想出发,探讨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掌握孟子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理念。

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

1.2 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孟子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孟子的事迹。

2. 文章结构分析:开头、中间、结尾的结构和逻辑。

3. 重点词句解析: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4. 文章主题探讨:孟子关于仁政、民本的思想。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2. 理解孟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

2. 孟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阐述。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结构和重点词句。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和孟子思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视频、音频资料,展示图片。

2.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文章,了解基本内容。

2. 课堂讲解:讲解文章结构和重点词句。

3. 分组讨论:讨论文章主题和孟子思想。

4. 案例分析:分析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讲评:总结课堂内容,回答学生问题。

4.2 时间安排1. 课前预习:1课时2. 课堂讲解:2课时3. 分组讨论:1课时4. 案例分析:1课时5. 总结讲评:1课时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对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阐述能力的考核。

5.2 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2. 同行评价: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一寡人之于国也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高中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高中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教学难点:分析孟子的观点,理解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哪些因素?请举例说明。

2. 学习课文
(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大意。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孟子的观点,以及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3)教师讲解:对孟子的观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3. 深入理解
(1)分析孟子的观点:孟子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讨论:分组讨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4. 拓展延伸
(1)联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理解。

(2)写作练习:以“我为国家做什么”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决心。

5.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孟子的观点,认识到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目标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背景和意义。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二章:课文讲解2.1 课文概述《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讨论了君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君王的道德品质。

2.2 词句讲解讲解生僻词汇和古文语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文意。

分析并解释文中的比喻、寓言和论证方法。

2.3 文章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引言、和结论部分。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过程。

第三章:深入分析3.1 孟子政治思想简介介绍孟子的政治思想,包括仁政、民本、君臣关系等。

引导学生理解孟子对于君王的角色和责任的看法。

3.2 孟子对于君王的要求分析孟子在文章中对君王的道德品质的要求。

引导学生思考君王的道德品质对于国家的影响。

第四章:案例分析4.1 案例选取选取相关的古代案例,如贤明君王的治理故事。

引导学生了解君王的仁政对于国家的积极影响。

4.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君王的治理方法和效果。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出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小组讨论与总结5.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5.2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强调孟子政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

第六章:拓展阅读与比较6.1 拓展阅读提供相关的古代文献或现代解读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寡人之于国也》。

6.2 比较分析与其他儒家经典或思想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政治思想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七章:课堂讨论与辩论7.1 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分析并理解文中的主旨思想和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1.2 教学内容课文介绍:《寡人之于国也》是战国时期韩国文学家韩非创作的一篇辞赋。

文学背景:了解战国时期的文学特点和辞赋的发展。

主旨思想:分析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修辞手法:解读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作者和文学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回答相关问题。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旨思想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2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讲解: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寡人之于国也》的原文文本。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评论等参考资料。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3.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相关文言文阅读教材或课文辅导书籍。

学习工具:词典、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阅读理解: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分析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错误并指导改进。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相关文学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韩非的辞赋。

历史文化: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词汇与句子:分析和解释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写作中。

4. 文章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第二章:课文朗读与理解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2 理解课文: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词汇与句子3.1 词汇解释:解释文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2 句子分析:分析文中的重点句子,解释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第四章:修辞手法分析4.1 比喻分析:分析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比喻的作用和效果。

4.2 拟人分析:分析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拟人的作用和效果。

第五章:文章主题讨论5.1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5.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第六章:文学背景与作者简介6.1 文学背景介绍:介绍《寡人之于国也》所在的文学时期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

6.2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孟子的生平和思想,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风格。

第七章:文本细读与分析7.1 文本细读:引导学生细致阅读课文,注意细节和隐含意义。

7.2 分析课文: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描写和主题表达,深入理解文章。

第八章:批判性思维训练8.1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2 分析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评估文章的观点。

第九章:写作练习9.1 写作任务: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如写一篇读后感或一篇类似的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教学内容】1. 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2. 简要介绍《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孟子及其时代背景,文章背景。

2. 提问法: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和结构。

【教学步骤】1. 导入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2. 介绍《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第二章:理解文意【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准确翻译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内容】1. 讲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并翻译关键句子。

2. 分析法: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1. 讲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2.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第三章:探讨主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文章的主旨。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导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expound the mn idea of the article.2.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and discus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rticle.【教学方法】1.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文章的主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组的思考和讨论成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文章的主旨。

2. 分组讨论,分享各组的思考和讨论成果。

第四章:欣赏语言1. 让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寡人之于国也》 精选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精选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精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理解文章的结构。

3. 解读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使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材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利用网络平台和在线讨论,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

3. 引入相关电影或纪录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主题。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1. 引入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重要信息和细节。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4. 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

3.2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电影或纪录片,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思考。

2. 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3.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书面作业和作文,评估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2 教学反馈1.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鼓励学生提问和提出观点,提供解答和指导。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扩展5.1 教学资源1. 提供相关的书籍、文章和论文,供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寡人的治国理念1.1 寡人的治国目标:分析孟子在文中提出的寡人的治国目标,理解其背后的仁政思想。

1.2 寡人的治国方法:探讨寡人提出的治国方法,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等,分析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二章:孟子对寡人治国理念的质疑2.1 孟子对寡人治国目标的质疑:分析孟子对寡人治国目标的质疑,如“民不加多”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仁政与民生的关系。

2.2 孟子对寡人治国方法的质疑:探讨孟子对寡人治国方法的质疑,如“不违农时”等,引导学生思考仁政与农业的关系。

第三章:寡人对于百姓的关怀3.1 寡人关心百姓的疾苦:分析寡人在文中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如“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的仁爱之心。

3.2 寡人关注百姓的生活需求:探讨寡人在文中对百姓生活需求的关注,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等,引导学生思考仁政与百姓福祉的关系。

第四章:寡人对于国家的责任4.1 寡人维护国家的安定:分析寡人在文中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视,如“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的治国责任。

4.2 寡人保障国家的富强:探讨寡人在文中对于国家富强的关注,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等,引导学生思考治国经济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第五章:寡人对于仁政的实践5.1 寡人落实仁政的措施:分析寡人在文中提出的落实仁政的措施,如“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等,引导学生思考仁政的具体实践。

5.2 寡人追求仁政的理想:探讨寡人在文中对于仁政的追求,如“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对于仁政的理想与追求。

第六章:寡人对于教育的影响6.1 寡人注重教育的推广:分析寡人在文中对于教育的重视,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对于教育的推广和重视。

6.2 寡人强调教育的内容:探讨寡人在文中强调的教育内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七章:寡人对于人才的重视7.1 寡人识别和使用人才:分析寡人在文中对于人才的识别和使用的重视,如“谨选天下之豪杰,与之共事”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外国语学校语文学科教案课题寡人之于国也主备人王丽娟课时安排 1 课时授课时间 2012年 6月[目标要点]1、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4.背诵课文。

2、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流程补充完善一、导入子:生平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亚圣邹城其思想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视性善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政治上倡导“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

“仁政”思想: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孟子》: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

二、熟读课文1正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àng)死无憾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意。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2)朗读课文,明确发音。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三人完成),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

(备用)提问:而今控制人口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学生明确。

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2.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

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投影:三:第一部分(第1段)(一)读第一段并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字、词、句子同桌讨论或问老师(字词句式最后做系统归纳)。

注意专有名词河:黄河;江:长江;山:崤山。

(二)再读第一段,尽量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3)而邻国之君是怎样做的?明确:无如惠王之用心。

(4)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措施结果学生若干名朗读学生讨论。

(三)尝试用上述结构背诵课文。

四:第二部分(2、3、4段)(一)读第二部分结合文下注释翻译本段。

注意以下词:兵接曳走或直无(二)(1)梁惠王拿自己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2)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弃甲曳兵五十步而走者与百步而走者。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三)本部分出现了成语“五十步笑百步”试结合文段解释其意思并查字典确认。

明确:比喻自己和他人有同样的缺点和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本段结构四学习第三部分结合注释,学案疏通文意,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

(1).提问:孟子的“仁政”思想实现了从王道之始为王(王道之成)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用文中句子回答)学生若干名朗读。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若干名朗读。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明确: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指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常考。

(4)文中用了大量的排比句,试分析排比句的作用。

明确:增强论辩的气势,感染力。

(适用于辩论和作文)五)通读全文,小组概括孟子的“仁政”主张。

明确: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六)梳理全文结构,加强对孟子论辩艺术的认识,借助此结构背诵课文。

七)一词多义。

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武器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军事、战争 兵 质于齐,齐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士兵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仅,只是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伸,伸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 “值”价值数罟不入洿池 C ù 密,与“疏”相对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道之成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Shù数目、数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吧 Shuò屡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胜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野花发而幽香花开发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百发百中发射(八)练习题。

1.多媒体逐题显示(1)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①树.之以桑②可以.衣帛③然而不王.者④王无罪.岁⑤既来.之,则安.之⑥其一犬.坐于前(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①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②忌不自信..③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④行李..之往来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⑥养生..丧死无憾(3)与“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A.惟利是.图B.各是其所是.C.谁能定是.非之真D.是.谁之过与(4)选出与“各不可胜食也”中“也”用法相同的一项()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5)分别说出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词义和用法。

(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无失其时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不百步耳。

译: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译:这怎么能对刺伤人之后而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D.未之有也译: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选7名学生依次回答,其他学生指出对与错。

明确:(1)⑤与例句是使动用法。

(①②③④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⑥是名词作状语)(2)⑤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

(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

自信:古义为宾语前置,即相信自己,今义为一个双音节词。

宣言:古义为发表议论,今义为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

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

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义不同)(3)D(A.提宾标志,无意义;B.动词,赞同、肯定;C.名词,正确)(4)C(A.表句中停顿,B.表疑问,D.表句中停顿)(5)“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衬字,无意义;结构助词,定中之间“的”;代词,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衬字,无意义)“于”(对于,到,比,在,跟、与,均为介词)(6)①“无”通“毋”,不要。

②“无”通“毋”,不要。

③“颁”同“斑”,花白。

④“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

九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饥荒,就使那里的百姓迁移到山西以南,使山西以南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山西以南遭了饥荒,也如此办。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

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

密网不进池沼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

砍伐林木有定时(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怨恨,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

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

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

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来归顺了。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