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全册完整教学课件2

合集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讲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讲PPT课件

膜分离技术
原理
利用半透膜的渗透选择性,使混合物中的某 一组分通过膜而与其他组分分离。
应用
膜分离技术适用于提取具有较小分子量的天 然药物,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分类
膜分离技术可分为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注意事项
膜分离技术需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 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色谱分离技术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分配等作用力差异,使 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先后流出,从而实现分离。
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萃取和超声波 辅助提取等方法,分离则采用色谱分离技术。
香豆素类化合物
01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香豆素结构的化合物, 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
02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03
提取和分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溶剂萃取、 沉淀法、结晶法等。
皂苷类化合物
一些天然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其 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促进炎症细胞凋亡等。
一些天然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 其机制主要包括干扰肿瘤细胞信号转导、调控肿瘤细胞周期等

一些天然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等作用,能够保 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天然药物的制剂与生产工艺
02
化学与天然药物化 学的交叉融合
利用化学合成手段对天然产物进 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提高药物 的活性和选择性。
03
中医学与天然药物 化学的交叉融合
结合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药方剂和配伍规律,为中药现 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合成法
对于一些难以通过降解或 波谱解析确定的复杂结构, 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 进行验证。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包括天然药物的 提取、分离、鉴 定和结构分析
研究天然药物的 化学结构和生物 活性
旨在发现新的药 物和药物先导化 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天然药物 的起源和发展, 如中药、藏药等
近代:天然药物 化学的兴起,如 植物化学、生物 碱等
现代:天然药物 化学的深入研究 ,如天然产物全 合成、结构修饰 等
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 品口感、色泽、营养等, 如天然色素、天然香料等
环境友好型农药:用于替 代化学农药,如植物源农 药、微生物农药等
03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的提取与分离
提取方法与原理
溶剂提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将天然药物中 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蒸馏法:通过加热使天然药物中的挥发性 成分挥发出来
升华法:利用天然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在特 定温度下升华的特性进行提取
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建议
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化学、生物、药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实践技能的培养 拓宽视野:关注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的最新发展和趋势,拓宽知识面 提高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结晶法:通过改变溶液浓度或温度,使目标成分 结晶析出
色谱法:利用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 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包括薄层色谱、柱色 谱等
电泳法:利用电场对带电分子的定向移动进行分 离,包括纸电泳、凝胶电泳等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物理化 学性质进行分离,包括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色 谱等
提取与分离实例分析
色谱法:利用不同成分在色谱柱上的移动 速度不同进行分离
电泳法:利用电场使不同成分在电泳液中 移动速度不同进行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物 理性质进行提取和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全套课件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天然药物通常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化学成分多样性、生物活性复杂性和药理作用广泛性,使其成为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课件将系统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第一章:天然药物的来源与分类1.1 天然药物的定义•天然药物的概念•天然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的区别1.2 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药物–基原植物–药材加工与提取–植物药的富集与纯化技术•动物药物–动物来源药物的提取与制备•微生物药物–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3 天然药物的分类•化学结构分类•治疗作用分类•源自地理分类第二章: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2.1 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化学组成类别•天然产物中的化合物类型及其相关反应2.2 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古典分离技术•现代分离技术•分离技术的选择与优化第三章: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3.1 生物活性的评价方法•体外生物活性评价方法•体内生物活性评价方法3.2 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第四章: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4.1 受体与药效关系•受体的定义与种类•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4.2 天然药物的药理机制•天然药物的作用靶点•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途径第五章:天然药物的药物设计与开发5.1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活性关系•药效团的引入与修饰•治疗窗口与药物安全性5.2 天然药物的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筛选与优化•药物合成与改造•药物安全性评价第六章:天然药物与药物制剂6.1 天然药物的制剂制备•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6.2 天然药物制剂的贮存与使用•药物制剂的保护•药物制剂的贮存•药物制剂的使用方法以上为《天然药物化学全套课件》的目录,课件将详细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习者系统学习和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和实践。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 天然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01
难点
02
03
04
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 鉴定
结构新颖性、活性与成药性的 平衡
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的解 析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方法 基于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筛选
结构修饰与合成优化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多组学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
04
提取分离技术
包括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升 华等,用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 效成分。
鉴定反应
如化学显色反应、荧光反应等, 用于天然药物中特定成分的快速 鉴定。
06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与趋 势
Chapter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热点 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结构优化 多组分协同作用与机制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色谱法
01
薄层色谱法(TLC)
用于天然药物中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操作简便、快速。
0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适用于复杂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03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挥发性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如精油、香脂等。
波谱法
红外光谱法(IR)
用于确定天然药物中官能团的结构特征,提供分子振动和转动信 息。
天然药物的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应用领域
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自然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药物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也是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2024/1/29
微生物药物的来源与种类
介绍微生物药物的来源,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常见的微生 物药物种类。
微生物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微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发酵工程 、萃取技术等。
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探讨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等方面的 研究内容。
物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6
02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
2024/1/29
7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2024/1/29
糖类成分
01
单糖、低聚糖、多糖等。
苯丙素类成分
02
简单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等。
醌类成分
03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
8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03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 论,撰写实验报告。
31
创新性实验探索与挑战
鼓励开展创新性实验 ,探索新的天然药物 化学成分或活性物质 。
挑战高难度实验,锻 炼意志品质和团队协 作精神。
2024/1/29
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 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提高学术素养。
32
THANK YOU
探讨海洋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肿瘤 、抗炎、抗菌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ABCD
2024/1/29
海洋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 技术手段,如溶剂提取、色谱分离等。
海洋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分析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以及在医药、 保健品等领域研究与应用
2024/1/29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四:生物活性测试普遍开展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HTS high throungput screening
四、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中药发展的机遇
✓ 天然药物在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 中药确切的疗效 ✓ 相对丰富的资源
改进炮制工艺
制定炮制规范或标准
如:延胡索 ——醋炒—— 增加生物碱溶出——增效
乌头类——蒸煮——水解双酯型生物碱——减毒
黄芩——冷浸——淡黄芩(绿)
黄芩苷醌 变色
——热煮——煮黄芩(黄)
2. 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中药材、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临床疗效 建立科学、灵敏的质控标准
科学——质控标准和药效的相关性 有效成分——科学的质控指标 以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大类成分、有毒成分为指标,
提取前的准备 系统的文献调研 原材料的处理 保留凭证标本 提取分离一般原则 已知物或已知结构类型——文献方法,工业方法 未知物——活性跟踪(定向分离)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 一次代谢产物 Primary metabolits
对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糖、脂肪、蛋白质、核酸 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氨基酸
一、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
二次代谢: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不起重要作用 并非所有植物中都存在
二次代谢产物 Secondary metabolits 对机体生命活动并非不可缺少的物质 生物碱、黄酮、萜类、蒽醌、香豆素等
天然化合物之间的结构联系 天然化合物与一次代谢产物间的联系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 (2)优秀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 (2)优秀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
CO2 H2O hυ / 叶绿素
葡萄糖代谢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赤藻糖4-磷酸
丙酮酸 乙酰辅酶A 丙二酸单酰辅酶A 甲戊二羟酸
三羧酸循环 (TCA) 丁酮二酸 α-酮戊二酸
丁二酸
脂肪酸类
莽草酸
苯丙素类
芳香族氨基酸 脂肪族氨基酸 嘌呤、嘧啶
δ-氨基乙酰丙酸
植物一次代谢与生物合成过程
二、二次代谢及其代谢产物
两相溶剂萃取在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用小试管充分振摇约1分钟,观察萃取后二液层分层 现象。如果容易产生乳化,大量提取时要避免猛烈振摇, 可延长萃取时间。 如碰到乳化现象,可将乳化层分出,再用新溶剂萃 取;或将乳化层抽滤,或将乳化层稍稍加热;或较长时 间放置并不时旋转,令其自然分层。乳化现象较严重时, 可以采用二相溶剂逆流连续萃取装置。
二、分离与精制
常用方法原理:根据物质的 溶解度差异 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 吸附性差异 分子大小差别 离解程度不同
分离
溶解度差异
改变温度(如结晶与重结晶)
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如水/醇法、醇/水法、醇/醚法
等)
改变pH值(如酸/碱法、碱/酸法)
加入沉淀试剂
醋酸铅
酸性化合物
铅盐
H2S
(酸性皂苷、部分黄酮、某些酚性物质 )
(3)加水/溶剂,水/溶剂面高于沉淀,浸洗三 次,达到净化沉淀。
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
常见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1(简单的)液-液萃取
[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K)不同 ,相差越大,效率越高]
水提液中有效成分为亲脂性物质加氯仿、乙醚 萃取
水提液中有效成分为偏于亲水性物质加醋酸乙酯 萃取
水提液中有效成分为亲水性物质加正丁醇萃取 另外分配比(K)还受溶剂系统pH的影响见P21 图1-11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天然药物化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期
古代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天然药物 进行治疗,如草药、动物和矿物
等。
近代时期
随着化学和药理学的发展,人们对 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逐渐深 入,发现了许多具有治疗作用的化 合物。
现代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 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完 善,为新药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更 多机会和挑战。
抗菌作用
天然药物中的生物碱、黄酮类、挥发 油类等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破 坏细菌细胞壁等方式发挥抗菌作用。
抗炎作用
天然药物中的生物碱、黄酮类、挥发 油类等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抑制炎症细胞活化等方式发挥抗炎作 用。
临床应用与疗效
肿瘤治疗
天然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 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提 高放化疗效果、减轻副作 用等。
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创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将不断应用于天 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
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天然药物的筛选和制备过程中,通过基因工程和 发酵工程等技术手段,提高天然药物的产量和质量。
临床研究与转化
加强天然药物的临床研究,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水平,推动天 然药物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创新药物
通过深入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可以发现 具有新作用机制和疗效的天然药物,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 供支持。
药物改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活性关系研究,可以为药物改 造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和 改造,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面临的挑战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2024鲜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2024鲜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与特点01020304定义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化学成分的多样性药理作用的独特性植物药01动物药02矿物药03提取与分离结构鉴定生物活性研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碱定义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种类与结构生物碱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常见的有吡啶类、喹啉类、异喹啉类、吲哚类等。

性质与活性生物碱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如镇痛、止咳、平喘、抗菌等。

其活性与结构密切相关,如吡啶类生物碱多具有抗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定义种类与结构性质与活性萜类化合物种类与结构定义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等。

其结构特点为具有异戊二烯的重复单元。

性质与活性苯丙素类化合物定义种类与结构性质与活性1 2 3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提取方法系统溶剂分离法色谱分离法重结晶法030201分离纯化方法理化性质鉴定通过测定熔点、沸点、比旋光度、折光率等物理常数以及官能团反应等化学性质进行结构鉴定。

波谱分析法利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官能团、连接方式等。

化学降解法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将复杂化合物降解为简单化合物,再通过分析降解产物的结构来推断原化合物的结构。

结构鉴定方法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咖啡因、茶碱等,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如长春碱、紫杉醇等,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具有抗癌作用。

抗菌消炎如小檗碱、黄连素等,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抗氧化作用改善心血管功能抗炎作用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抗病毒作用改善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苯丙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抗过敏作用改善呼吸功能抗炎作用天然药物的来源与分类来源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自然界生物分类根据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可分为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心血管药物等开发策略开发流程临床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将有更多的天然药物进入临床,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01 02 03操作注意事项熟悉实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01 02常用实验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优秀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优秀课件
大体分为以下3个阶段: 1. 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2. 学科真正形成阶段(19世纪) 3.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1.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天然药物识别、使用经验——巫术、迷信色彩 文明的进步——对疾病、天然药物的认识趋于客观
231—341,晋,葛洪,《抱卜子》
2.学科真正形成阶段(19世纪)
特点二:结构鉴定以化学方法为主 氧化、还原等降解反应——推导结构 碎片合成、全合成————证明结构
2.学科真正形成阶段(19世纪)
特点三:生源合成途径、本质的揭示 生源前体的识别:萜类———MVA 生物碱——α-Aa 生源合成本质的揭示:生物细胞内多步酶促反应 有机反应理论来解释机制 生物合成物质用于结构确定
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大 2000年全球植物药销售额,300亿美元 天然药物销售额年增长幅度,欧共体,30% 美国, 20% 日本, 15%
4. 天然药物研究现状
世界各地加强天然药物研发的投入 1983-1994年,上市522种新药,44%天然来源 1984-1995,FDA,31种抗癌新药,61%天然来源 93种抗感染新药,63%天然来源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一:色谱技术用于天然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1906,俄,Tsweet,碳酸钙为吸附剂,石油醚为洗脱剂, 1931,德,Kuhn and Lederer,氧化铝、碳酸钙为吸附剂, 1940,提出了液液色谱法,如逆流分配 1952,James and Martin,提出气液色谱理论 20世纪6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出现
关于天然产物的学术交流日渐活跃
二、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1.定义及相关术语 2.研究对象 3.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全)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全)ppt课件
C2 H OH
O C2 H OH H,OH
HO HOOH
三、糖和苷的分类
6、 氨基糖(amino sugar) 单糖的一个或几个醇羟基
置换成氨基。如庆大霉素的结构:
C H2N H2 OO
OH O N H2
OH NHCH3 OH
O
NH2 H2N
绛红糖 胺
2-脱 氧 链 酶 胺
加 洛 糖胺

7 、去氧糖(deoxysugars) 单糖分子的一个或二个羟
天然药物来源: 植物(为主)、动物、矿物天然 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其药效的物资基础。 例如:
一、概 述
HO C H
CH3 C
H NHC H3
l-ephedrine 左旋麻黄素
(麻黄 Ephedra spp.中〕 平喘、解痉
一、概 述
HO
OH OH
O
OH O
r utinos e
Rutin 芦丁
(槐花米 S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第二章
第二章 糖和苷
一、概述 二、单糖的立体化学 三、糖和苷的分类 四、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五、苷键的裂解 六、糖的核磁共振性质 七、糖链的结构测定 八、糖和苷的提取分离
一、 概述
糖又称作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自 然界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是生命活动所 必需的一类物质,和核酸、蛋白质、脂质一起称 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四大类化合物。按照其聚合 程度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寡糖)和多糖等。
CH 2 OH H C OH HO C H H C OH H C OH
CH 2 OH
4 、甲基五碳糖
O H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草:
中 药(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依据中医 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 括中药材和中成药。
草 药(herbal medicine):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 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本草记载的 药物。
民族药(national medicine):
天然药物包含了中药但并不等于是中药
天然药物化学
● 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
-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 一门学科
● 研究内容
- 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 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 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
- 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药物资源有12807种,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古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践
我国古代本草药物的研究中,创造出不少新的天然药物和 研究方法,
●冶金、酿酒、制醋、染色、造纸的实践和发现 ●炼丹实践中发展汞制药物、锌制药物 ●炼丹与升华药物:制备樟脑
《本草纲目》---水银加以硫磺升华为银珠(HgS)
●冶金—炼丹,发展了制药技术:如升华、干馏、蒸
发展迅猛的原因-技术进步
● 如利血平(reserpine), 5年时间(1952~1956)
H3CO
N
N
H H
H
H
蛇木中成分,降压
OCH3
H3CO2C
OCO OCH3
OCH3 OCH3
● 现在只要短短几年的时间甚至几天的时间,且所 需要的样品量也减少
---分子量小于1000,只需1mg的样品
有效成分(无效成分)或生理活性成分(非生理活性 成分)的相对性。
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地位
临床前新药
理学
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我国天然药物的种类和资源
● 神农尝百草,公元前2700年 ● 商代伊尹用药草而为汤液的记载 ● 西周已有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
分工,公元前1027年 ● 《诗经》中记有到现在还应用的药草50余种, ● 《山海经》中有药物139种,公元前770-220 ● 《神农本草经》中有药物365种,公元前221年,
我国天然药物的种类和资源
● 《本草经集注》收药730种,南北朝 ● 《唐本草》载药844种,公元659年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药1300多种, 宋朝 ● 《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公元1596 ● 《 本草纲目拾遗 》载2608种,清朝 ● 全国性的药用植物资源普查,目前已知天然
物质基础-有效成分
● 一种天然药物往往含有结构、性质不尽相同的多种成 分。
– 在中草药及其它天然药物中,真正搞清有效成分的品 种是不多的。多数只是一般化学成分,少数为生理活 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 包括体外(in vitro)及体内(in vivo)试验,证明对机体具 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但是,它们并不一定是真 正代表各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
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
生 药(crude drug):一般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 有生货原药之意。如采用药用植物的全草或部 分、分泌物或渗出物或药用动物的全体或部分、 分泌物经一定方式的简单加工而得,实际指中 药材。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但我国 包含有矿物药。
天然药物(natural drug):广义上讲,中药材、草 药或生药都是得自自然界的天然药物。
第一章 总 论
●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 ●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方法
中药=天然药物 ?
● 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物质
–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药物
随后各国医药的交流促使天然药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 的时期
发展迅猛的原因-技术进步
●过去,一个天然化合物从天然药物中分离、纯化, 到确定结构、人工合成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从鸦片中(Opium)得到的吗啡(morphine)
HO
1804年,发现 1918年,确定结构
1952年,人工合成
O
H HO
H
N CH3 H
他的学生-罗伯特坦普尔曾写了《中国,发现与 文明的摇篮》一书,他们考证了古代中国有许 多发现、发明领先于世界。
国外的天然药化大事
● 1769年,将酒石(酒石酸氢钾),用钙盐硫酸法分解 制得酒石酸(K. W. Schelle,瑞典)
● 1804年, 鸦片中得到吗啡(Dorosone,法) ● 1806年, 鸦片中得到吗啡(Serturner,德) ● 1810年, 金鸡纳碱、奎宁碱(Gomez) ● 1806-1860年, 生物碱历史的灿烂时期
馏法
●炼丹与黑火药的配伍:硝石、硫黄、木炭,“治疮癣
杀虫,辟湿气”
英国学者李约瑟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50余年,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他在文章中写 到:
“现代人之所以更优秀,是因为他们发明了印刷 术、黑火药和磁罗盘,我们把它归功于中国人, 要是没有这种贡献,就不可能有我们西方文明 整个发展历程”
天然药物化学全册完整教学课件2
天然药物化学
相关词汇和定义
天然药物化学: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 中药化学: The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植物化学: Phytochemistry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pharmacognostics
● 中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 (草药)和民族药
– 传统中药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 在中药市场流通,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中医药 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 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药物 及其加工品。
什么是天然药物?
● 天然药物
– 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 或矿物,以及基本不改变其物理、化学属性的加工 品。“中药”、“草药”和“民族药”除极少数 (如铅丹等)为人工合成药外,绝大多数均同天然 药物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