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新人教版-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人教版).ppt
6.前秦王符坚重用的汉人丞相是 A.王莽 B.王猛 C.王导
B
D.王敦
7.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 D B.西晋 前秦 B.东晋 北魏 C.西晋 北魏 D.东晋 前秦
8.以下对淝水之战描述正确的是 B A.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4世纪前期 B.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C、前秦军队上下一心,作战勇猛 D.淝水之战后,南方陷入混乱状态
高效展示
拓展提升
大胆质疑
题目
展示组
点评组
要求 1、在15分钟 完成 2、展示同学 动作迅速,使 用双色笔。 3、点评同学 及时到位按要 求清晰点评。 4、非展示的 同学搞好记忆、 整理好导学案、 教材。
第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 曹丕
司马炎
魏
280年
263 年 266 年
魏
西晋
吴
完成统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 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 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一、西晋的兴亡(266--316年)
1、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
二、内迁的各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想一想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 的王朝?(266年到316年)
东
(317-420年) 司 马 睿
晋
苻 坚
4世纪末
淝水之战(383年)
三、淝水之战 1、原因:4世纪后期,(氐族人)前秦王 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时 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383 东晋军队--年 前秦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 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 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 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精品课件
C 2.成语“草木皆兵”的源于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4.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 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C ① 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图 说 历 史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 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 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谢谢观看!
淝水之战与学过的哪 几次战役相似?
城濮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两晋、南朝简表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 裕 420年 建康
东晋
南 朝
南迁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北 方,你会有什么打算?
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晋永嘉二年(308 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 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实际上北方 汉人南下迁入福建的远不止于上述“衣冠八 姓”。由浙、赣入闽的中州人民,先是在闽北 定居,而后浙次顺闽江流域南下,至于沿海丰 饶之地,择处而居。这批移民有很多定居于福 州,他们多居住在东门外一条人工运河的两岸, 这条河因而得名“晋安河”。至今福州民间还 流传着:“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的民谚, 反映的正是衣冠南渡,八姓入榕的史事。
第19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丝绸业 非常发达,丝绸制 品畅销海内外。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介绍了丝织业、冶铸业、造船 业的发展,以及青瓷、白瓷等 瓷器制造技术的进步。
商业的繁荣
描述了南方商业贸易的活跃, 如草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
展等。
学生思考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0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
、人口迁移等多方面因素。
江南地区与北方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什么?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结构。
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 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了江南地
区的主要粮食来源。
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 也得到了广泛种植,丰富了农
业经济的多样性。
江南地区的商业与手工业
01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 的增加,江南地区的商 业也日益繁荣。
02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商品流通范围 不断扩大。
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提 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
通讯设施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活 动。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 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北方 移民,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土著民 族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升经济水平
江南地区开发的进程中,农业、手工 业、商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中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水利的兴修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商业的繁荣
描述了南方商业贸易的活跃, 如草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
展等。
学生思考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0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
、人口迁移等多方面因素。
江南地区与北方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什么?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结构。
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 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了江南地
区的主要粮食来源。
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 也得到了广泛种植,丰富了农
业经济的多样性。
江南地区的商业与手工业
01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 的增加,江南地区的商 业也日益繁荣。
02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商品流通范围 不断扩大。
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提 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
通讯设施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活 动。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 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北方 移民,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土著民 族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升经济水平
江南地区开发的进程中,农业、手工 业、商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中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水利的兴修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初一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
•
三、南北朝(南朝和北朝)
•1.北朝的变化(第20课学习) •2.南朝的政权更迭
•
•四、人力的南迁
•
•五、江南地区的开发 •1、表现 •2、原因 •3、意义
•第三个时 期 • 南北朝
•汉族人南迁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和意义)
•第二个时期 •东晋十六国
•400年前后北朝开 始
•政权的变化 •420年南朝开 始
•
•265年,魏元帝“禅让 ” •帝位于司马炎,司马 炎 •称帝,国号晋,都洛 阳, •史称西晋。
•
•280年,西晋大 军压境,孙皓自 缚囚车请降,吴 国灭亡。
•历经90年的分裂,中国重归统一 。
•
•司马炎
•魏•280年
•2•62•66西年3 晋 年•完成统一
•魏
•吴
•
•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 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
B 蜀、魏、吴 D 蜀、吴、魏
•
•3、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
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
,被称为“五胡”的是
(
)
•A
• A. 匈奴、鲜卑、羯、氐、羌 • B. 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
• C. 匈奴、蒙古、羯、氐、羌 • D. 匈奴、女真、羯、氐、羌
•
•4. 下列民族建立的政权在4世纪 •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 )
•东魏 •西魏
•齐 •梁
•北齐 •北周
•陈
•南朝
•
•建康
•宋
•
•建康
•齐
•
•西 •
魏
•东 魏
•建康
•梁
•
•建康
•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西晋
前秦
十六国 北朝
东晋 南朝
420年 宋 齐 梁 陈
刘裕
想一想,北方人迁往江南给江南带去 了什么?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得到 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 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 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 序比较安定。
280年,西晋灭吴。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 只有很短的时间?
266年~316年
统治腐朽,皇帝智力低下
统治集团发生内 乱: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
民族矛盾激化
鲜卑
鲜卑
匈奴
Hale Waihona Puke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西
晋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 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 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 晋”。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 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 称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