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试卷整理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

旨趣大异的两部经典,却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

这说明中华文化( ) A.就是儒道文化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D.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2.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

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这说明( )A.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4.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弘扬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确和高效率、美国人的自由开放……我们中国人也在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②民族精神具有精神激励和凝聚民族的功能③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富强的精神动力④民族精神是各国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5.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专题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淆第三单元

专题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淆第三单元

专题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3.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4.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之间的关系(1)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作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5.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三个方面: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这三点从凝聚力、向心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几个方面展开,分别包含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但都是从精神动力的意义上讲的。

(3)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这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分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重要原因。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试题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试题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训练(一)文化与生活易错点1把自然现象等同于文化现象提醒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易错点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提醒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这种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先于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河南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易错点3不能准确理解文化的作用提醒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文化建设可有可无。

二是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

在庆祝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手控对接成功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C.文化有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时是自发形成的D.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易错点4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提醒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软实力”是同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点[范文模版]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

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点拨: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点拨: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点拨: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点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点拨: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8.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强制的。

29.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城市文化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点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点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提示: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70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P74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精一魂、必要性、重要性)P71、P78-P804、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815、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65-666、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P70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错易混点1、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了全盛时代。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错,应改为汉字)P64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错,应改为文字)P644、中华文化长期走在世界前列(错,应改为曾经)P655、只有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P656、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P667、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P678、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交流、借鉴、吸收,已完全融合(错,应改为渐趋融合)P689、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只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

(错,还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p7010、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博大精深。

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P70举例:和而不同体现包容性。

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体现源远流长(从时间跨度上看)12、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P701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力量。

(错,应改为民族精神的力量)P7114、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错,应改为优秀传统文化)P7115、中华民族精神是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P7116、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30题,计60分)1.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 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屮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2.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徳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菇本素养。

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 系的冇()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用”(战国•孟子) ② “才者,德Z 资也;德者,才Z 帅也。

”(北宋・司马光) ③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代•陈献章) ④ “徳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东汉•王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 新中国成立60年來,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劳动光荣、 知识崇髙、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

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4.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雷锋神至今深人人心。

可见雷锋精神()A.仍有现实意义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体现了中华文化博人精深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5. 2008年2月,江苏省教冇厅积极落实教冇部的耍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 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

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6. 2008年两会期间,屮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购•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 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

这项举措冇利于 ( )①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徳建设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牛活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I ).②④7. 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重点难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2、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4、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的文化素养。

6、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塑造人生的意义与作用。

易混易错点1、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只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3、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7、经济决定文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并不是说经济发达精神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或物质条件差。

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重点难点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4、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6、教育在文化继承中的作用。

7、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8、文化创新的作用。

9、阐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0、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文化“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易混易错点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致的。

2、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3、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一回事。

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6、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7、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精选17篇)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精选17篇)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精选17篇)《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篇1一、弘扬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历史来)(1)古代辉煌的历程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代、隋唐时期、宋元明时期、明清时期,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隋唐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明清中华文化走向衰微。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①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从历史上看,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世界所仅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①汉字的传载②史书典籍存传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①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原因:就自身来讲,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就外部原因来说,则是由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巨大冲击。

②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内容看)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三个方面来感悟其博大精深这一特点。

(1)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必修三文化生活历年备考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文档

必修三文化生活历年备考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文档

必修三文化生活历年备考易错易误知识点概括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一样,其作用也不一样。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伍的、腐败的文化会阻挡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可以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文化修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觉形成的。

纠错:文化修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觉形成的,而是经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经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渐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其实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一直与经济的发展完整同步,文化有其自己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隶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必定的文化决定必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必定的文化由必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要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但不是决定性要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种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关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力所不及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常常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可以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必定不会有深远长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拥有深远长久的特点。

固然不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长久的影响,但也不可以所以否认文化对人拥有深远长久的影响。

13.踊跃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品的重要门路。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1.11.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其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凡是人创造的现象都是文化现象。

改: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除文化之外,还存在经济和政治领域。

2.文化属于物质力量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本身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

3.文化是决定社会发展的。

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4.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更高明改: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5.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改: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预先设计的。

6.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对1.21.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改:虽然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它还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

改:相互交融是对的,但是“融为一体”意味着经济、政治、文化没有界限没有区别显然是错的。

3.文化是基础,文化对经济等起决定作用。

改:经济是基础,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文化决定什么之类表述都是错的。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改: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政治,只能对经济政治有影响,所以不能说相互决定。

5.文化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

改:优秀的……文化的双重作用一定要注意2.1&2.21.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改: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决定性的。

改: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有形的,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决定什么表述都是错的。

3.各种文化都可以塑造健全人格。

改:优秀的……ok3.11、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改:前半句对,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

2、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

(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2、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

)3、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4、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

X5、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

(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4、5说法均是片面的。

)6、文化是自然产的。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7、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片面了)8、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说反了)9、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

(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

(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重要因素,不能认为谁最重要。

)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宜发形成的。

(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V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转化。

)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22、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六、七课)及第八课测试题一、多项选择题(老问题25+新问题75)1.“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 中国文化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② 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③b.①②c.①d.①②③④2.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B.秦朝C.隋唐D.明清3.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于民族精神的力量;B.中国文化历史悠久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中华文化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4.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磨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中华民族是最好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5.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了我们启示:(1)摒弃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是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灵魂6.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

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B.民族精神渗透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C.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精神D.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7.以下关于中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关系的陈述是正确的:(a)中国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c.只要不断改革创新就能使民族精神日益发展d.只要坚持民族精神就能具有时代精神8.福建惠安女装因其“花巾、夹克、银带、大管裤”的特点而深受中国人喜爱1独特的装饰文化。

文化生活的易错知识点(考试题)doc

文化生活的易错知识点(考试题)doc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集锦一、文化与生活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庐山的自然美属于文化现象。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6、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文化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世界性、民族性等特征,文化即文明。

8、人们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纯粹精神性活动。

9、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不同于广义的“文化”,而是那些狭义的“文化”。

1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P11+22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3、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5、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6、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8、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9、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10、文化创新就是文化发展。

11、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1.中华文化走过的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的表现2.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原因1)政治经济原因: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纵观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繁荣时期无不是国家政治稳定、民族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

2)文化原因: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扬,也是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的重要原因。

3)中华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在这些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

4)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

5)国家政策推动,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①含义:源远流长是相对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的断代而言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标志。

②源远流长的原因:第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第三,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①含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指它形式的丰富多彩,内容的精妙、深刻、厚重,在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独领风骚”,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博大精深,囊括了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②表现:第一,独特性,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突出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第二,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第三,民族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训练易错点1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矫正练习1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

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易错点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矫正练习2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A.文字B.史书典籍C.汉字D.绘画易错点3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醒】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矫正练习3(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易错点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提醒】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矫正练习4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及错,改错!!改错!!!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热度★〕1.汉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2.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3.文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5.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强调的是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7.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8,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9.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10.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11.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1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要积极吸收和借鉴所有外来文化.13.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14.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15.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1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神和兼收并蓄的特质.17.中国式过年,聚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18.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开展的力量源泉.19.中华文化内容丰富,无所不包.20.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热度21.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22.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23.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伟大创造精神.25.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26.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2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8只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9.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0.民族精神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1.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32.中华民族精神决定中国的开展方向.33.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3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普通民众无关.35.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时代变迁不断进步.3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37.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3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39.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抵抗外来思想的影响.40.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致的.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解析版〕判断并设籍/改错!!改错!!!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热度★〕1.汉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纠正: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2.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纠正: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3.文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纠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纠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5.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纠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但不能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强调的是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纠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强调的是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区分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7.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纠正: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文化传承,但不能说文化的传承有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8.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纠正: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9.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纠正: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特性,但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10.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纠正:现代传媒促进了中华餐饮文化的传播,并没有丰富和扩展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11.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纠正:海峡两岸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存在差异,具有区域性特征, 不可能走向同一.1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要积极吸收和借鉴所有外来文化.纠正: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兼收并蓄并不是“全盘外化二而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不是要吸收和借鉴所有外来文化.13.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纠正: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表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 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吸收借鉴融合等.14.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纠正: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会趋同.15.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纠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内部虽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1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神和兼收并蓄的特质.纠正: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神和兼收并蓄的特质.17.中国式过年,聚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纠正:中国式过年属于习俗,不可能聚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18.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开展的力量源泉.纠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华文化开展的力量源泉.19.中华文化内容丰富,无所不包.纠正:中华文化内容丰富,但并不是无所不包.20.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纠正: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热度21.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纠正:中华文化的力■,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22.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纠正: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开展的精神纽带.23.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纠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伟大创造精神.纠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5.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纠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26.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纠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纠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28只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纠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但是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通过实践.只要…就的说法绝对化了.29.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纠正: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0.民族精神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纠正:民族精神产生于实践.31.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o纠正: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32.中华民族精神决定中国的开展方向.纠正:中华民族精神不能决定中国的开展方向.33.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纠正: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3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普通民众无关.纠正: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建设者,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35.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时代变迁不断进步.纠正: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随时代变迁不断进步,二者的顺3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纠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必然要求,二者的关系不能倒置.37.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纠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二者的关系不能倒置.3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纠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要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39.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抵抗外来思想的影响.纠正: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抗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0.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致的.纠正: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二者的核心是不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试卷整理
1.汉字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3.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4.中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5.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6.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是传统节庆活动。

8.当代青少年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应发扬拼搏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9.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

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汉字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汉字)
3.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实用性和整体性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4.中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第一句对;第二句错,并不是在各个领域;第三句错,应是古代处于世界前列。


5.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6.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的精髓。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是传统节庆活动。

(基础是经济。


8.当代青少年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应发扬拼搏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实现社会价
值。


9.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

(“决定”错误。


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民族精神,不是时代精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