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
伤寒太阴病条文 -回复
伤寒太阴病条文-回复伤寒太阴病条文是中医传统经典《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太阴病的病理特点、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案。
本篇文章将逐步回答关于伤寒太阴病条文的主题。
一、太阴病的概述太阴病是指由外感风寒引发的病症,其特点是表证与里证相杂。
太阴经为肺经,主气,又与脾相表里,属于里外皆属的经脉。
太阴病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起、登病和转复。
根据病程的不同,太阴病又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二、太阴病的病理特点1.太阴病初起阶段:易感受寒邪,多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
外感寒邪进入体内,侵犯脾胃,脾气受损,导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化,纳呆便溏。
2.太阴病登病阶段:病程发展至此,病情加重。
表证与里证相杂,病人常有心烦、胸闷、呕恶、腹胀、喘黄稠痰等症状。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太阴病转复阶段:是病程的后期,病情逐渐好转。
病人体内热邪自外向内转移,可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薄、小便黄等症状。
舌苔变薄白或黄,脉弦滑。
三、太阴病的诊断要点太阴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要点:1.寒邪侵袭:病人出现畏寒发热、喜温恶寒等症状。
2.表证与里证相杂:病人既有寒邪引起的表证,如恶寒、发热等,又有脾胃损伤引起的里证,如纳呆、泄泻等。
3.心烦胸闷:太阴病病程较长,热邪炽盛常导致心烦、胸闷的症状。
4.舌苔与脉象:太阴病的舌苔一般呈白腻或黄腻,脉象多为弦滑。
四、太阴病的治疗方案太阴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解表、清热、扶正三个方面。
1.解表:采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桂枝、葛根等,以温阳祛寒,逐渐将邪气排出。
2.清热:应用苦寒泄热的药物,如石膏、连翘等,以清热解毒,改善火热之证。
3.扶正:应用健脾药物,如升麻、茯苓等,以调理脾胃,提升机体抵抗力。
五、太阴病的防治要点1.防止寒邪侵袭:保持室内温暖,适时添衣防寒。
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中,注意保护脚部、腹部等易受寒的部位。
2.注意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温补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
太阴病辨证论治
治法:疏通经脉,和里缓急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甘草: 辛甘通阳 生姜、大枣: 补脾和胃 芍药、甘草: 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气滞血瘀 大实痛 桂枝加大黄汤:疏通经脉,化瘀止痛
【原文】大阴为病,脉弱,其人续 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 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280)
太阴病预后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
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 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 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
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 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 病也。(187)
二者纳化相依,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 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腐熟、转疏和吸收
证候特点:
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盛,升降紊乱 治法:温补(四逆辈) 痊愈 转归: 转出阳明 邪传少阴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 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脉证分析: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病本证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病预后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病位
太阴包括手、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
概
成因:•外寒直中太阴
论
太阴病是中阳不足,寒湿内盛的证候。
•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而转为太阴 •内伤劳倦,损伤脾胃而运化失职 生理: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腹 脾主大腹 络胃属脾 沟通脾胃之间的表里关系 1.胃与脾同居中州,以膜相连,互为表里 2.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以升为健;胃主 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以降为顺
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学习备忘之太阴病
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学习备忘之太阴病大厚生2020年12月整理太阴病概述病位:脾经,脾脏,四肢成因:(1)外感直中太阴(2)邪由他经传来: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少阳之邪可传太阴;阳明泻下过度,导致脾阳脾气被伤生理:经:从足走腹,脾主大腹,络胃属脾脏: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主升清证候特点与分类太阴病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邪从寒化,寒湿下注的证候(1)太阴脏虚寒证:273,277条;治疗,当温之。
宜四逆辈(2)太阴经脉受邪:经脉气血失和,出现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
太阴经脉气滞血瘀的,用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3)四肢烦疼证:也叫太阴中风证;没有发热,用桂枝汤治疗预后(1)邪传少阴(2)外薄(迫)阳明(3)太阴病的自愈证:太阴中风自愈;太阴湿浊内盛,脾阳回复后,可自愈太阳病证治:一、太阴脏虚寒证(273、277)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二、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279、280)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疏通经脉,和里缓急这个证候如果往虚的方向发展,气血两虚,筋脉失养,可导致腹中急痛,用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加饴糖)这个证候往实的方向发展,气滞血瘀,出现大实痛,腹痛,拒按;治疗用桂枝加大黄汤;用大黄活血化瘀,化瘀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气不利则满,血不利则痛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伤寒论(5.6)--太阴病预后
太阴中风欲愈候( 274/P298 )
何志雄教授意见: 太阴中风,指由风寒直接引起发病的太阴外
症(表证),与太阳表证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身不发热而手足自温,同时伴
烦热疼痛之感。 脉由原来轻按见微,沉取见涩而转见充沛有
力(即长脉)为病愈之兆。
太阴阳复自欲候( 278/P299 )
脉浮缓: 太阳中风 --- 卫外不固,营阴外泄 --- 浮而和缓 太阴病 ---- 脾气虚弱,寒湿阻滞 --- 浮弱而缓
手足自温: 不发热 --- 非三阳病 无手足逆冷 --- 非少阴、厥阴
系在太阴
转归:
太阴发黄 ---- 寒湿阻滞,肝胆失疏 ---“ 于寒湿中求 之”
脾家实 ---- 脾阳恢复 ---- 腐秽当去 ---- 暴烦下利日 十余行
太阴转属阳明候( 187/P300 )
① 系在太阴 ② 寒湿不化,转为阴黄 ③ 脏病还腑,转为阳明病
归纳
① 脾家实,腐秽当去 ② 寒湿不化,转为阴黄 ③ 脏病还腑,转为阳明病 ④ 脾损及肾 - 少阴病 ⑤ 误治传变 - 厥阴病
太阴病_精品文档
【病因病机】脾气素虚,复感风寒或误下损伤 中阳,而表邪不解。
【诊断要点】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溏。
29
【鉴别诊断】
太阳中风证 太阴兼表证
感 受 风 寒 之 脉 浮 发热恶寒
病机 症状
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汗出,头项强痛 纳差,便溏,神疲乏力
30
【辨证思路】 1、首辨是否有外感表证:发热恶风寒,脉
23
【治疗措施】调和阴阳,疏络活血。 1、病情轻者:用桂枝加芍药汤,以桂枝汤调
和中焦阴阳,加重芍药用量以理脾和营,缓急 止痛。《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破结, 故为腹痛专药”。 2、病情较重,出现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黄 汤。即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再加大黄。
24
三、太阴病兼表证
【概述】 1、概念:指中阳不足,感受外邪或本在太
2、肺(功能在太阳):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朝百脉而主治节,为相傅之官,以,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为十二正经之始。 足太阴脾经接足阳明胃经,起于大趾之端,过
大腹。
其经络通过别络与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相表里。
3
二、太阴病理 (一)成因
12
【临床表现】腹满腹痛,食不下,呕吐,下利, 口不渴(手足自温),神疲乏力,舌苔白厚腻 或水滑,脉濡弱或迟缓。
13
证候分析(虚则太阴,实则阳明,轻则太阴,重则少阴):
脾阳不足
运化失职 寒湿内生 鼓动无力
不能化谷 不能化水 寒湿中阻 升降失常
脾络不和 寒湿弥漫
水湿中阻
食不下 腹满
清气下陷
下利
若治疗得当,脾阳恢复——病愈。
太阴病过用温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转 属阳明。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
6 本条的辨证意义 脉浮而缓与发热恶寒,头痛汗出并见,则 是太阳中风证;与手足自温并见则是太阴脾 阳虚弱感受寒邪,所谓“系在太阴”。 脉浮而缓也有与少阴病之沉而微细相鉴别 的意义;手足自温也有与少阴病之手足寒, 厥阴病之手足厥冷相鉴别的意义。
六经病的特征: 太阳――发热恶寒――正邪抗争 阳明――但热不寒――阳热亢盛 少阳――往来寒热――正邪相持 太阴――手足自温――脾阳虚弱 少阴――手足寒――肾阳虚衰 厥阴――手足厥冷――阴阳气不相顺接
二 太阴阳复自愈证 [原文]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太陽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 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 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278)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 陽。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 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187)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
一 太阴中风欲愈候 [原文]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 為欲愈。(274)
[讨论] 1 原文分析 太阴――太阴体质,即脾阳素虚 中风――感受外邪 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阳微――浮取而微,邪气渐微 脉 阴涩――沉取而涩,脾虚夹湿,气血不畅 邪微正复――欲愈 长――由涩转长,正气来复
[讨论] 1 太阴伤寒的特征 脉浮而缓――浮为外邪侵袭,缓为太阴脾虚湿盛 手足自温――阳虚抗邪无力,故无全身发热 阳虚不甚,脾主四肢,太阴是否发黄的依据 太阴当发黄――小便不利,湿邪内郁 不发黄――小便自利者,湿邪得泄 太阴发黄为阴黄,即寒湿发黄,可参考 (259)。
2 “太阴中风” 太阴,指太阴体质的人,即脾阳素虚之人; 中风,即感受外邪,即感受寒邪。 太阴体质的人为脾阳虚弱,无力抗邪,不 足以表现为全身发热和全身疼痛,而仅在脾 所主的四肢出现疼痛和手足自温(结合第278 条和第187条的“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 者,是为系在太阴”)。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 -P11、太阴病的病变部位2、太阴病的成因3、太阴的生理4、太阴病的证候特点与分类5、太阴病的预后。
一、太阴病辨证纲要 -P4二、太阴脏虚寒证(太阴病本证) -P5三、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腹痛证)-P7四、太阴中风证(太阴病欲愈候--太阴四肢烦疼证)-P 9五、太阴病的预后–P11(一)太阴病转愈–P111、太阴中风,可以自愈。
2、太阴下利自愈证(太阴腐浊不化证)。
(二)太阴病转属阳明的辨证(太阴外薄阳明证)。
-P13(三)邪传少阴–P13概说太阴病是阴证的初期阶段,我们在讲原文之前,我们先对太阴病的大概情况做一个介绍。
1、太阴病的病变部位:脾经、脾脏、四肢主要涉及到足太阴脾经,涉及到脾脏。
三阳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是“腑证”。
三阳病涉及到脏腑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太阳膀胱腑,阳明胃肠腑,少阳胆腑、三焦腑。
三阴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叫“脏证”。
因为三阴经脉和五脏相联系。
另外在太阴病篇,还涉及到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伤寒论》把它称为太阴中风。
由于脾主四肢,所以我们在太阴病的病位上把四肢也列进太阴病,可见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涉及到四肢,这就是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2、关于太阴病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外寒直中太阴”。
“直中”这个词,我们在《伤寒概论》里提到过,就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不是经),直接侵犯三阴之脏而发病,我们把它叫做直中。
之所以发生直中,是和内脏阳气素虚有关。
由于内脏阳气虚,所以外邪就可以直接侵犯三阴,而这种证候,病情一般比较重,尤其是少阴直中,那就更重一些。
对于“太阴直中”来说,它只不过涉及到外寒直接伤脾阳,出现了腹痛、腹满和腹泻的这种临床表现。
这是太阴病成因的一个方面,外寒直中太阴。
※另一方面是“邪由他经传来”。
哪一经的邪气容易传太阴:◎首先是太阳病,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当然有的是自然传经入里的,也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太阴的脾阳,伤了太阴的脾气,然后太阳表邪入里。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太阴病、少阴病17-19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太阴病、少阴病17-19太阴病一、病位:脾经、脾脏、四肢(太阴中风)二、成因:1.外邪直中太阴(外邪不经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由于内脏阳气素虚,病情重:腹痛腹满腹泻)2.邪由他经传来: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少阳之邪可传太阴(小阳抗邪不利)(阳明泻下过度)三、生理:经:从足走腹,脾主大腹,凡腹部疼痛胀满,若不属于阳明则属于太阴。
脏:运化水谷精微、水湿。
主升清,而下利。
(主统血)主管阴液最多:三阴四、证候特点与分类:太阴病:证候:1.太阴脏虚寒证: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邪从寒化、寒湿下注。
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273,277)(此为太阴主证)2.太阴经脉受邪:行血气,营阴阳。
经脉气血失和。
腹满时痛(气不利则满,血不利则和),用桂枝加芍药汤。
疏通经脉,和里缓急。
若气滞血瘀加大黄(少量)化瘀止痛。
3.四肢烦疼证:太阴中风证。
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四肢剧烈疼痛。
无全身发热,不能是阳证,没有头项强痛、额头疼痛、无偏头疼。
故归于太阴中风。
用桂枝汤。
五、太阴病预后:1.邪传少阴:脾虚寒,下利重,转为肾阳虚2.外薄(迫)阳明:太阴湿浊不化,日久从阳明燥化3.太阴病自愈证。
四肢烦疼证:邪在四肢末梢,邪伤表浅,人体阳气可自行祛邪外出。
湿浊内盛:当脾阳脾气恢复,可驱逐湿浊外泄。
但太阴脏虚寒证不可自愈。
太阴病提纲:1.太阴脏虚寒证,太阴脏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脏结:内脏阳衰,阴寒内凝,正衰邪实,攻补两难,预后不良)。
(273)(太阴脏虚寒证的临床表现)1. 腹满、食不下、时腹自痛: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导致寒湿阻滞,气机不畅。
疼痛特点:时轻时痛,隐隐作痛,喜温喜按。
故它是寒证,虚证,得温按则缓解。
此为虚证(仅为寒湿之气),此外腹痛还有两种:厚姜半甘参汤(虚中夹实证,上午轻喜按下午重拒按,水湿内流,已经写成有形的痰浊阻滞)、腹痛不减减不足言(实证:24小时持续腹满腹痛拒按)2. 吐和自利益甚,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下利越来越重。
《伤寒论》太阴病概说
《伤寒论》太阴病概说概说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病入太阴,疾病由阳转阴,机体抗病能力衰减,脾阳虚弱寒湿内盛,升降紊乱,星现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症状。
故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属阴,具有三阴病的共性,为里虚寒证。
太阴,包括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过内踝前线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脉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人腹,属脾络胃。
太阴病以足太阴脾病为主,因手太阴肺主皮毛、司开合,感邪后多为表证,故手太阴肺之病变亦属太阳病范畴,已在太阳病篇论述。
脾主腹,主运化,主升清,主肌肉,主四肢。
而脾与胃为表里,两者以膜相连,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
胃主多纳,腐熟水谷,而水谷精微的转输,则依赖于脾气的运化,肺气的敷布,才能内养脏腑,外濡四肢。
脾主升,胃主降。
脾主运化,以升清阳,为胃行其津液,故脾胃的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精微四布,水湿运行,以维持水谷精微和水液代谢,而健康无病。
若邪犯太阴,寒湿留滞,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升降失和,则形成太阴病。
故太阴病以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为其主要病理特点。
太阴病的成因,大体可归纳为三方面:其一,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而脾阳素虚,寒湿直中;其二,内伤生冷,或过服苦寒攻伐之药而使脾阳受损,健运失司;其三,太阳病、阳明病误治或少阳病失治,导致脾阳受损,外邪内侵。
例如,太阳病误用下法,邪陷太阴;或阳明病过用苦寒之品,诛伐太过,中阳受损,邪入太阴等,皆属疾病由阳转阴。
太阴病证,以脾脏虚寒,运化失司,升降失和为主要特征,故证以腹满时痛,呕吐,食不下,自利不渴等脾虚寒证为主。
此外,因牌主腹,太阴病位在腹,又有太阴腹痛证,因脾家气血不和所致,以腹满时痛,大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若风邪伤于太阴经表,证见脉浮、四肢烦疼等,则为太阴表证。
太阴病的治疗,仲景提出“当温之”为治疗大法,即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宜理中汤(丸)、四逆汤一类方剂。
太阴病辨证论治
大便硬者
余外内容同278条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原文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1.少阳之为病,______,______,______也。(263) 2.伤寒五六日中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提要:太阴寒湿发黄的成因、机理及治禁 分析:
伤寒 ↑过汗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 原文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
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提要:太阴阳复的机理与表现 分析:
伤寒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要点) 原文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 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五、归转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领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
下之,必胸下结鞭
腹满—脾阳受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气机不畅。为太阴之特征, 亦属主证。
汪某,男,39岁。 主诉:慢性腹泻1年。
现病史:腹泻已逾1年,经常肠鸣,大便稀溏,日下八九次,食欲
欠佳,完谷不化,曾经数医少效。诊时面色惨白无华,精神疲乏, 腹部稍胀而喜按,舌苔黄厚而腻,脉细迟。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 辈。
提要:述太阴病的证治 分析:
自利不渴
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治则 四逆辈—理中、四逆、真武汤等—方药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兼表证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TREATMENT OF TAIYIN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概论(INTRODUCTION)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太阴病的临床表现、证候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太阴病是由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疾病。
太阴包括手、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
但从太阴篇来看,主要是论述足太阴脾病变,而手太阴肺的病证大多归于太阳篇。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之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
由于经络相互络属的关系,使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互为表里。
脾胃位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阳,主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脾胃各项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精四布,五脏得荣。
若脾胃虚弱,或被邪气所犯,以致中阳不足,运化无力,寒湿内停,升降失常则形成太阴病。
太阴病的成因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六淫之邪主要是寒湿之邪直接侵犯中焦,或七情中的忧思伤脾,或饮食劳倦所伤,从而使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二是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脾之阳气不足而自病;亦可因脾胃素虚,复被邪气所犯而发病。
三是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受损从而转为太阴病。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概括了太阴病的基本特点,作为整个太阴病的诊断标准,反映了太阴病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基本病理机制。
太阴病亦分为太阴病本证和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本证即太阴病提纲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且自利不渴为基本表现。
太阴病兼变证主要有太阴兼表证,太阴兼腹痛证以及寒湿发黄证等。
太阴病的治疗,仲景提出“当温之”治疗大法,即太阴病本证当温中祛寒,健脾燥湿,用理中丸、四逆汤一类方剂。
太阴病兼变证中,若兼表证,里虚不甚,表证为主者,宜调和营卫用桂枝汤;若兼腹痛证宜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大实痛则化瘀通络,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属于寒湿发黄者则“于寒湿中求之”,即温阳散寒,除湿退黄。
《太阴病篇》ppt课件
提要 :太阴虚寒下利的病机、辨证要点和治则
2021/5/9
15
自利不渴—脾阳下陷,寒湿内聚—太阴病下利特点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作为辨证的依据,有别于其它诸下利证
太阳病下利—表邪内迫,大肠传导失职—发汗解表,升清止泻—葛根汤
下利 辨证
少阳病下利—胆热干肠—清热坚阴止利—黄芩汤;
邪热迫肠,肠热下利—清热止利—葛根芩连汤
40
2.关于脉浮而缓 脉浮而缓,证似太阳中风,但无发热、汗出、
恶风、头痛等见症。脉缓为太阴病的主脉,为脾 虚湿困。今脉浮缓而手足自温,并无发热等其它 表现,则病不在太阳而在太阴,是脾受邪虽不能 与邪抗争而发热,脾阳尚能敷布四肢, 故手足自温。
2021/5/9
41
3.转归
至七八日—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脾阳恢复(脾家实) ,腐 秽当去—利自止。
” 之说。
脾与胃相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水谷精微物质 则赖脾的运化转输以供应全身,即所谓脾主运化,升清阳 ,为胃行其津液。脾以升为常,胃以降为顺,脾与胃的功 能相协调,则升降有常,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精微四布 ,水液运行,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021/5/9
3
二、太阴的病理
(一)太阴病成因
和,是虚中挟实,虚而不甚,故治疗亦当兼而治之。 理中汤(丸)—太阴虚寒,脾失健运—温中运脾
鉴别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脾虚气滞-腹满—消补兼施 桂枝加芍药汤—脾气散而不收,脾络不和——温阳和络
3.关于证之兼表 据条文“本太阳病……属太阴也”,说明先是太阳,现不属于太
阳,属太阴,是确诊之词,并未交待表邪未净。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第五章太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
厥阴
肾阳虚衰,气不化津, 津不上承。
木火燔灼,津液消耗, 肝胃阴伤。
30
原文分析
“属太阴”——利泄自中,三阴必牵及太阴乃作利。 寒湿作利,利而不渴则属太阴,若渴则不为太阴 矣。 “四逆辈”—“辈”即一类的意思。仲景未出主方, 貌似笼统,实则不专注于一方。其义有三:一者 有据病之轻重缓急,以为进退之意。二者寓有治 未病的思想,既保护未病之脏腑,亦体现了脾肾 的密切关系(火生土)。三者有言外之意,凡虚 寒下利,总是要以“四逆”一类温里之剂治之。
【注家摘要】
方有执:浮为在表,太阴之脉,尺寸俱沉细,今见浮,则邪 见还表可知,然浮为风,宜桂枝汤者,以太阳之中风言也, 程知:不用麻黄者,阴病不当大发其阳也,桂枝汤有和里之 意也。 山田正珍:此太阳太阴合病,以内寒不甚,故先治其表,若 至于下利清谷,宜先救里,而后解其表也。
原文分析
本条阐明了太阴病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不渴——既有别于热证下利,又有别于少阴下 利。其原因: ●从生理上讲,太阴是三阴,阴多不易伤; ●从病理上讲,脾阳不足,寒湿中阻,无热则 津不伤。 ●“自利不渴” 为太阴虚寒下利的辨证要点。
29
三阴病下利口渴症状比较
口渴 太阴 自利 不渴 自利 而渴 下利消 渴 实质 三阴 阴液充足 二阴 阴液不足 绝阴 阴津亏乏 病机 脾阳虚衰,病从寒湿 而化,寒湿弥漫
41
【医案选读】
先君子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 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 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 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 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 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 《伤寒· 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 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原序》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原文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词:阳微阴涩——阴阳此处作浮沉解,即脉浮取微,沉取涩。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太阴中风的脉证、治法。
成因:风邪侵袭四肢末稍。
分析:四肢烦痛(烦犹剧也,四肢烦痛,即四肢剧烈疼痛)——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四肢气血失和,筋脉拘挛所致。
郝万山说:此证无头项强痛和发热恶寒,故不能诊为太阳病;无偏头痛和寒热往来,不能诊为少阳病;无额头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不能诊为阳明病。
脾主四肢,四肢为太阴之表,因而仲景把风寒邪气侵袭四肢之证称作太阴中风,我这里称其为太阴表证。
太阴表证的预后:脉阳微阴涩而长——即脉轻取由浮转微,提示在四肢末稍的风寒邪气已衰;沉取由涩而转长,说明里气已恢复。
此为邪退正复,这是太阴中风将要自愈的表现。
太阴表证的治法:如果太阴表证,四肢烦痛,不能自愈,即“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见浮象,说明里气不虚,正气抗邪于外,治用桂枝汤疏通经脉,以祛四末之风寒邪气。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郝万山用桂枝汤治疗痹证的肢节烦痛、不安腿综合征的下肢酸痛疗效很好。
案例70——不安腿综合征卢某,女,27岁,卢氏县人,2012年7月20日诊。
患者每于入睡前两侧小腿部出现似疼非痛、似痒非痒、似酸非酸、似困非困,莫可名状难受之感,特就诊于本所。
查:诊脉沉弱无力,舌淡嫩苔少,患者诉全身酸困乏力。
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辩证:肝血虚筋脉失养,风入经络,营卫不和。
治宜:补血养肝,解肌祛风。
方药:补肝汤合桂枝汤。
当归身15g,赤、白芍各15g,熟地30g,川芎12g,酸枣仁15g,炙甘草12g,木瓜15g,桂枝15g,生姜18g,大枣7枚,鸡血藤30g,川牛膝15g,黄芪30g。
水煎服,4剂。
患者未来复诊,1月后其母因病来诊,言其女4剂药用完,病已痊愈。
太阴病(10)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王某,男,39岁。腹泻已逾一年,经常肠鸣,大便稀溏 ,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经数十医诊治而少效 。予诊时,患者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乏,腹部稍胀而喜按, 舌苔浮有一层黄色厚腻之苔,脉细迟。此是脾虚泄泻,法宜补 中益土,方用仲景理中汤。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黑干 姜7.5克,炙甘草6克。连服6剂后,病情大有好转,继用前方6 剂,药尽即瘥。(谢俊明.袁文裴医案.江西医药)
小便自利——阳气回复,脾尚健运 ——湿从下泄,邪有出路——不能发黄
太阴病篇 34
(278)太阴寒湿发黄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正邪剧争,驱邪于外
清阳得升,阳气伸展 脾阳恢复
“脾家实” 浊阴得降,推荡积滞
正复邪去 利必自止
太阴病篇 35
(187)太阴转属阳明机理
太阴病
寒湿久郁化热
过用温燥
阳明病——大便硬
其他:小儿慢惊风、多寐、泄泻属脾气虚寒者。
太阴病篇 17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崔某,男,5岁。呕吐,泻泄,高热来势凶猛,延诊。热退 吐止,仍泻,有轻中度脱水,建议转诊,治疗7日,脱水纠正, 但泻泄仍作,到某医院治疗14日,泻泄未瘥。出院延余诊。症 见神疲体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不渴,大便清稀,舌淡 ,苔白,脉沉弱迟。辨证为脾胃虚寒,治宜温中祛寒,补益脾 胃,拟理中汤加味。处方:人参5g、炒白术10g、炮干姜5g、炙 甘草3g、炮附子5g、肉桂3g(另包)、砂仁3g、茯苓10g,日1 剂水煎服,连服2剂而愈。(崔兆兰.理中丸的临床应用.河北 中医,2000,22(9):686)
太阴病篇 19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276) 太阴腹痛证(279)(280) 太阴发黄证(259)
伤寒论--太阴病篇(七版)
大实痛—泄热消滞—桂枝加大黄汤
❖ 讨论:
太阴病误 下二种转归
273条“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为脾阳重伤
及表现
279条“腹满时痛”脾胃气机不和
时272腹97“3自腹腹痛满满,时痛”机尽理相不同“里里大虚虚实不并痛甚有”兼下有利气气—滞滞四瘀郁逆阻滞辈脾脾络络
2020/3/7
—伤寒桂论 枝加芍药或桂枝加大黄汤11 。
❖ 提要:太阴阳复的机理与表现
❖ 分析:
伤寒脉浮而缓 辨表证不在太阳而在太阴
20手20/3足/7 自温(要点) 伤寒论
14
太阴当 经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发身黄 199条所述阳明湿热发黄,太阴当寒 湿发黄
暴烦下利
脾阳恢复所致表现—脾家实
日十余行必自止
原文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
行。可见脾胃肺功能关系密切。此外,肺之肃降
尚须大肠传导功能配合,这些功能完成又依靠其
经脉互相沟通,共同完成水谷精微四布,水液运
行。
2020/3/7
伤寒论
2
但是从太阴病篇原文记述仅仅讨论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主运化水湿内停的病变。肺虽属手太阴, 但论中条文未涉及肺的生理病理,也没谈及脾主 运化水谷精微方面问题。
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也。
❖ 提要:太阴阳复太过转出阳明
2020/3/7
伤寒论
15
❖ 分析: 大便硬者 太阴阳复太过,由湿化燥转出阳明
以一症概其余故云“为阳明病也”。
余外内容同278条
2020/3/7
伤寒论
16
太阴病的预后
太阴病的预后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看看太阴病的预后,不同的证候,它的预后是不同的。
太阴中风,可以自愈,那274 条我们不是刚刚讲过吗,“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中风证可以自愈。
人体的正气充实了,四肢末梢的邪气可以自然的祛除出体外。
怎么知道他要好呢?从脉象观察,脉由浮而变得弱了,提示了邪气退,脉由沉涩而变得端直以长,提示了正气复,那就是可以自愈的表现,不用再用桂枝汤治疗。
第二情况,太阴下利自愈证。
原文见于278 条,我们打开讲义,278 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是人体体表感受的寒邪,或者说,就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应当脉浮紧,现在脉浮而缓,说明表邪已经有入里的倾向,邪在表,那是脉紧,现在由紧而变得松弛柔软了,那提示了在表的寒邪已经入里了。
入哪经了呢?“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出现了手脚的症状,提示了邪气内传太阴,为什么说邪气内传太阴?脾也主四肢,阳明也主四肢,怎么不说邪气内传阳明呢?因为它没有口渴的症状,没有全身的发热。
太阴阳气抗邪的能力比较低下,不能够表现全身的发热,充其量只能表现了手脚发热,所以手足温而渴的,手中温而全身发热的,那是阳明。
手足温而不渴的,手足温而没有全身发热的,这就是病太阴。
为什么在表的寒邪入里可以入太阴,那一定是太阴原来阳气就不足,太阴阳气不足,运化失司,体内肯定有湿邪不化。
这是他的身体素质,太阴阳气不足,运化失司,体内可能就有湿邪不化,进入体内的寒邪和太阴的湿邪相合,寒湿郁滞气机,这就可能会造成发黄,所以原文说“太阴当发身黄”,寒邪入太阴,和湿相合,寒湿郁阻气机,影响肝胆疏泄,或者说迫使脾之本色外露,这就可能发黄,“若小便自利者,则不能发黄”,但是所好的是,这个人的祛除湿邪的机能发挥了作用,小便多,小便量多,这是湿有出路的表现,小便自利就是小便里量多,这是湿有出路的表现。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
(2)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益脾
方解
生姜、大枣-辛甘化阳,补脾和胃
重用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 芍药 活血和络,络通痛止
大黄 合芍药增强活血和络之力 气滞可致便秘,兼导滞通便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阴脾而言。 ●太阴病即是指病邪侵袭手太阴肺、足太阴脾
后,肺、脾功能失调二出现的一类疾病,主 要是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疾病。
概论
一、太阴的生理 1、阴气盛,位主里 。 2、脏腑:脾、肺。与胃、大肠相表里。主指脾。 3、经络: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二、太阴病病理与证治 1、病性:里虚寒证(中焦)。 2、病因:一是它经传入,二是本经受邪。 3、病机: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4、证类:
【释义与导读】 1、此论寒湿发黄及其治疗原则。伤寒,发汗太过,
可致脾阳受损,运化失健,寒湿内生,进而影响 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外溢而发黄。其黄晦暗,不 若湿热发黄之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2、其治无方,但却提出了“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 中求之”的治疗原则,温中散寒,除湿退黄,自 在不言之中。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和转归
但此是脾络不和,以痛为主;彼是寒湿中阻,以呕 利为主。
证治要点
1、病机:邪陷脾络,脉络不和。 2、治疗:通阳益脾,和络止痛。 3、方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1)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二、太阴病腹痛证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 汤主之。 (279) 【释义与导读】
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
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子目录1、什么是太阴病2、太阴病位在腹3、太阴虚实4、太阴病愈后判断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6、病、证之辨7、太阴寒温脏腑辨8、寒之在太阳太阴辨9、五色五脏病辨10、利尿可以退黄11、太阴病成因12、一般与特殊13、脉证虚实辨14、病例举例1、什么是太阴病讲太阴病的意义看经方的思维方法伤寒的辨病方法、辨证方法、辨脉方法、辨治方法。
明确了经方的思维方法,才能清晰明辨病证和经方。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太阴病位在腹阳明在胃、太阳膀胱太阴说到了脾三阴三阳,是脏腑、是经络?3、太阴虚实虚证、大法宜补不宜下。
从病说不宜下辨证是否可下?可与不可之辨,是谓辨治。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中风之阴阳辨4、太阴病愈后判断表里判断——阴而非联太阴、太阳中风之辨——四肢非头项辨症辨病,通过证来识病——是证知阴阳邪不实,——阳微正不虚,——阴涩而长,病易愈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对《内经》各得其时而欲的具体的临床落实仍然是个理论的说明中介理论理论与临床间的桥梁临床的入门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阴病为什么脉浮、发汗用桂枝?——阴阳是什么,要辨的是什么?6、病证之辨方证、病证、脉证之辨表里先后同样是《内经》的治则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方二。
——自利不是特征症状,不渴是除外症状,意义何在?7、太阴寒温脏腑辨太阳阳明合病可自利太阴特点是不渴——阴阳之别辨渴之一证,知阴阳脏腑之辨,太阴在脏性质是寒,治疗宜温结合前述,温补是本病之大法四逆辈,是温脏的代表类方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太阴中风” 太阴,指太阴体质的人,即脾阳素虚之人; 中风,即感受外邪,即感受寒邪。 太阴体质的人为脾阳虚弱,无力抗邪,不 足以表现为全身发热和全身疼痛,而仅在脾 所主的四肢出现疼痛和手足自温(结合第278 条和第187条的“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 者,是为系在太阴”)。
[讨论] 1 太阴伤寒的特征 脉浮而缓――浮为外邪侵袭,缓为太阴脾虚湿盛 手足自温――阳虚抗邪无力,故无全身发热 阳虚不甚,脾主四肢,故手足尚温
是为系在太阴
2 太阴是否发黄的依据 太阴当发黄――小便不利,湿邪内郁 不发黄――小便自利者,湿邪得泄 太阴发黄为阴黄,即寒湿发黄,可参考 (259)。
3 太阴病的转归 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 至七八日 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脾家实”指脾最恢复,与“胃家实”不 同义。
4 烦利的辨析 伴见手足温和,精神爽慧,苔腻渐化―― 脾家实 伴见手足厥冷,精神困顿,苔腻不化―― 阳衰阴盛
5 从上述二条可以悟出太阴的转归:脾阳 恢复则愈;不复则深入少阴、厥阴,甚至亡 阳而死 太阴病预后
一 太阴中风欲愈候 [原文]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 為欲愈。(274)
[讨论] 1 原文分析 太阴――太阴体质,即脾阳素虚 中风――感受外邪 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阳微――浮取而微,邪气渐微 脉 阴涩――沉取而涩,脾虚夹湿,气血不畅 邪微正复――欲愈 长――由涩转长,正气来复
6 本条的辨证意义 脉浮而缓与发热恶寒,头痛汗出并见,则 是太阳中风证;与手足自温并见则是太阴脾 阳虚弱感受寒邪,所谓“系在太阴”。 脉浮而缓也有与少阴病之沉而微细相鉴别 的意义;手足自温也有与少阴病之手足寒, 厥阴病之手足厥冷相鉴别的意义。
六经病的特征: 太阳――发热恶寒――正邪抗争 阳明――但热不寒――阳热亢盛 少阳――往来寒热――正邪相持 太阴――手足自温――脾阳虚弱 少阴――手足寒――肾阳虚衰 厥阴――手足厥冷――阴阳气不相顺接
二 太阴阳复自愈证 [原文]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太陽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 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 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278)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 陽。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 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