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的艺术
让爱做主——惩罚教育的艺术
、
我 曾遇 到这样一位学生 , 刚给他 上课 时, 我在上面讲 , 他在 下面 画漫 画。我不动声色 , 一连 观察 了几 日, 他 也完成 了连续 剧。经 过深思熟 虑 , 我把 他请 到办公室 , 借 给他几本 《 小学科 技》 杂志 , 并特别提示 里面 的科
学 漫画 , 让他 过几天 还给 我。一个 星 期后 , 他 准 时归还 , 我故 意抛 出诱 饵—— 还有几本 想看 么?看 他上钩 之后 , 我适 时提 了一个 条件 , 把 那张 漫画完 成之后交 给我。当时 , 这个 学生 惊讶 又尴尬 , 面带羞愧 的笑 容我 至今还是历历在 目。第 二天 , 拯救地 球的《 变形金刚》 出现在我 的办公桌 上。后来 , 我把他吸收进校科技兴趣小组 , 还参加 了区科幻 画比赛 , 结果 得 了二等奖。这不得不让我承认—— 惩罚教 育要讲究策略 。 二、 惩 罚 教 育 中讲 绿 色 惩罚的根本宗 旨在于“ 治病救人 ” , 惩罚 的出发点和终结 点都是 出于 爱, 一切都是为 了爱 护学 生—— 当然 不是 溺爱 , 也 不是那 种残 酷 的爱 。 这里借用环保 中“ 绿色 ” 这一 概念 , 我 认为所 谓“ 绿色” 惩罚 , 首先 , “ 罚” 要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 罚是为 了矫 治缺点 , 而不是 为了打击 , 甚 至是伤害学生的 自尊。这是 区分必 要的惩罚 和“ 体罚” 依据 之一 。绿色 的惩罚在 内容上表现为 : 罚 以爱为 中心 , 它不是 讽刺 、 挖苦, 让 学生失 去 前进 的动力和勇气 , 它犹如 春风 , 催 人奋进 , 它要 求 以情 动人 ; 要让学 生 知道老师罚得无奈 , 老师也 正为他着 急 , 不安 , 难过 。罚 不仅仅 是指 出不 足, 更 要给予学生 以希望 , 罚 中要 多这样 的勉励 和期 望 : 努力一 下 , 有 什 么困难 不能克服 ?你 能改正 , 老师信任你 …… 至于罚的内容与形 式 , 更 是多种 多样 , 不拘一格 。在苏霍 姆林 斯基 成功的惩罚中 , 有罚 学生 “ 域画” 、 “ 写 作” 代替 惩罚 的。 这类 意在彰 显学
惩罚的艺术
父母孩子2021.7、8文/马志国惩罚的艺术哪些惩罚应该避免惩罚是家庭教育中很难避免的一种方法。
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把错误的言行与不愉快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以阻止他们重犯错误。
惩罚有多种方式,如体罚、责骂、暂时孤立、中止孩子喜爱的活动等。
家长应当了解每种惩罚方式的后果,掌握惩罚的尺度。
体罚是最不可取的惩罚方式。
孩子在棍棒和巴掌下暂时性的屈服,只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改错愿望。
一些家长把惩罚孩子变成了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手段,孩子一犯错就怒气冲冲,拳脚相加。
久而久之,孩子心中会慢慢积聚起怨恨,亲子关系也会逐渐恶化。
同时,经常被体罚的孩子容易形成懦弱、欺软怕硬等不良性格。
责骂也不可取。
责骂常常具有侮辱性,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惩罚的原则为了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提倡对孩子实施非体罚式的惩罚,如暂时孤立、中止孩子喜爱的活动等。
对孩子进行惩罚,家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立即惩罚孩子犯错后,家长应当立即实施惩罚,这时往往会取得最佳效果。
如果延后,效果就差得多。
例如,有些妈妈常用“等你爸回来再找你谈”等话威胁孩子,可是过后孩子早把犯错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原则说明原因家长在惩罚前后应当对孩子说明其被罚的原因。
若孩子不懂为什么受罚,则难以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原则说到做到如果家长不能说到做到,孩子可能永远不会改正错误,甚至会提高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原则强度适当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考虑实施惩罚的强度。
因人施用适当强度的刺激,能使孩子真正受到触动,从而有效阻止其不良行为的发生。
一位年轻妈妈在心理咨询中诉苦:她有一个5岁的儿子,很调皮,经常犯错误。
每次犯错后,她都会尽量耐心地劝导孩子。
可没过多久,孩子又会因为同样的原因犯错。
她很困惑: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惩罚?家长应当注意什么?12343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让“教育惩罚”成为一门优雅的艺术
教育 家 可 谓 是 莫 衷 一 是 . 论 到现 在都 没 有 得 出 一个 “ 讨 标
准 ” 答 案 这 里 的 不确 定 似 乎 正 印证 了笔 者 的 观点 : 的 教 育 是该 要 有 惩 罚 的 . 键 是要 使用 得 当 关
一
、
为什 么 教 育 中要 有惩 罚这 种 手 段
其 实 从 学 生 的年 龄 、 心 发 展 等 方 面 来 说 . 身 他都 需 要
错 的人 应 受 到 惩 戒 ” 在 他 看 来 . 错 受 到 惩 罚 是 理 所 当 犯 然 的。马卡 连 柯 也 说 :凡 是 需 要 惩 罚 的 地 方 , 师 就 没 有 “ 教 权 利 不 惩 罚 .在 必 须惩 罚 的 情 况 下 .惩 罚 不 仅 是 一 种 权 利. 而且 是 一 种 义 务 ” 为 . 育者 的对 象 是 在 各 方 面 都 因 教
构 成 一 幅 对 称 的 图 案 . 此 . 生 一 对 学 定 会 作 出 许 多 不 同 的答 案 . 路 的 多 思 元 性 同 时 也延 伸 了学 生 的发 展 空 间 这 既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自主 参 与 的 程
度 .又 有 利 于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发
在错 误 中成 长 . 需 要 我 们 教 育 者 在 一 旁 督 促 与 教 育 . 也 有 时 当然 也 要 适 当地 “ 罚 ” 因 为 毕竟 每一 个孩 子都 是 不 惩
一
我 们 可 以 引 用 许 多 教 育 者 的 观 点 :大 教 育 家 夸 美 纽
斯 认 为 . 学 校 教 育 中无 可 争 议 的原 则 之 一 就 是 “ 了过 在 犯
由选 择 6 小 方 格 并 把 它 涂 黑 . 它 个 使
惩罚孩子有技巧心得体会
惩罚孩子有技巧心得体会惩罚是家长教育孩子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但如何正确地进行惩罚并达到教育目的却是一门艺术。
本文旨在分享一些关于惩罚孩子的技巧和个人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教育孩子。
1. 确立明确的规则和约定惩罚的前提是有明确的规则和约定,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以及违反规定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这样一来,孩子在行为上有了明确的界限,也能更好地理解惩罚的意义。
2.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惩罚并不是单纯的惩罚,更重要的是要与教育相结合。
当孩子犯错或违反规定时,家长应该及时地与孩子沟通,理清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并引导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3. 找到适当的惩罚方式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因此惩罚方式也需要因人而异。
有的孩子对体罚比较敏感,因此可以考虑采取口头警告、禁止某些活动或是限制特定的行为等方式进行惩罚。
而有些孩子可能对物质奖励或表扬更为敏感,家长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奖励来引导好的行为。
4. 让惩罚与孩子的行为直接相关为了让孩子能够直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惩罚应该与孩子的行为直接相关。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被扣除了某项特权,那么孩子会更加意识到自己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惩罚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激励他们改正。
5. 惩罚要及时、可执行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家长的惩罚也要及时进行,不能拖延。
同时,惩罚的方式也要可执行,不应过于严厉或矛盾。
合理的惩罚应该是能够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顺利执行。
6. 鼓励孩子必要的自由在惩罚孩子时,家长也要保持适当的自由空间。
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在进行惩罚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要过度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应该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和规范。
总之,惩罚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但只有正确的惩罚方式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论教育过程中的艺术化惩罚
教 育 。的确 , 如果 惩罚 是 为 了削 减 细枝末 节 , 保证 主 干的茁 壮成 长 , 种 善意 而艺 术 的惩 罚 应大加 褒 奖 。 这
古 代 , 师 管 理 不 听话 的 学 生 , 戒 尺 击 打 手 老 用
旦 把 惩罚 从 教 育 中抽 出来 时 , 育 也 就 同 时 教
强调 关 心和鼓 励 的教 育 是不 是一 种单 薄 的教育 呢 ? 正 如社会 学 家涂 尔 干 所 说 : 惩 罚 并 未 赋 予 纪 “
律 以权 威 , 惩罚 可 以防止 纪律 丧失权 威 。 但 ”
在 实 际的教 育实 践 中 , 们 忌 提 “ 罚 ” 因 为 我 惩 , 它极 易被误 导 为“ 体罚 ” 。由于教 育不许 体 罚 和变相
到大 多数 人 的反对 。可 是 , 现在 的孩 子 不是 缺 乏 关 爱, 而是太 娇惯 , 温 室 里 的 花朵 经 不 起 风 雨 , 味 像 一
会 伤害人 。越 是惩 罚 , 要 尊 重 。 这 说 明教 育 的惩 越 ” 罚 应该是 艺术 化 的惩 罚 。艺 术 化 的 惩 罚 , 的是 把 指 惩 罚 方 式 艺 术 化 。对 学 生 的惩 罚 要 做 到 : 法 、 合 合
过 度排斥 惩 罚 , 而 对 孩 子成 长 不 利 。学 校 是 帮 助 反 孩子建 构人 生和 社 会 规 则 的重 要 阵地 , 师 是 其 人 教 生 的引航 人 和助 跑 师 。没 有批 评 教 育 , 有 犯 错 时 没 的惩罚 , 学 生 在 错 误 面 前 信 马 由缰 , 失 是 非 观 让 丧
一
念, 后果只会更糟糕。正如 中国青少年研究 中心 的 孙云 晓老 师 所 说 : 没 有惩 罚 的 教 育 是 不 完 整 的教 “ 育, 没有惩 罚 的教 育 是 一 种 虚弱 的 、 弱 的 、 负责 脆 不
惩罚的艺术
惩罚的艺术
教师难免要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但是在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讲究艺术,否则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表述如下:
1、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2、上课不守纪律时,相互打骂者。
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自身卫生意识缺乏,罚在校园里拾捡一袋纸屑。
4、作业字迹潦草者罚临帖两页。
有进步了,可以被评为进步星。
5、爱站起来的孩子,奖励你站立2分钟。
6、课堂乱插嘴,课后奖励他把学习内容重读几遍。
7、不爱护公物和花草树木者,罚他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创造一幅美术作品,或者罚他在课间的时间站在那儿维护自己校园的一草一木。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就只能像正义的卫士一样时刻记得保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
8、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罚他每天管理班级的钥匙,他当心同学和老师进不了教室,他会早早的到校。
9、经常忘佩带徽巾的孩子,叫他每天检查班上孩子的佩带情况,对于孩子来说,他很乐意接受。
孩子犯错,教你10招巧妙惩罚
孩⼦犯错,教你10招巧妙惩罚孩⼦犯错,教你10招巧妙惩罚 ⽼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圆。
当宝宝渐渐长⼤,有了个性和脾⽓,让⼤⼈觉得越来越难管束。
除了夸奖和⿎励,适度的惩罚也不可或缺。
但怎样罚得有效,⼜不伤宝宝的⼼和⾃尊⾃信,那就是门⼤学问。
这⾥有10种宝宝犯错时的惩罚办法,有针对性,⼜切实可⾏。
孩⼦犯错,教你10招巧妙惩罚篇1 犯了错怎样惩罚不伤孩⼦⼼ 有哪些⽅法可以让孩⼦得到反省和警惕,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呢?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式:先放下⼿边的⼯作,并⾛到孩⼦⾝旁,让孩⼦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听完孩⼦的想法;灌输孩⼦打⼈、抢夺是不正确的⾏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声⾳去压住或威胁孩⼦;勿直接将孩⼦拉开,然后⼤声训斥孩⼦不是;⾔语间避免伤孩⼦的⾃尊⼼。
2、打⼿⼼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式:⽤报纸制作⼀纸棒,外观可包上⼀层装纸;赋予它⼀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作为警惕。
建议:在⼼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时,先让他说出⾃⼰错在什么地⽅;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张椅⼦,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门、不在太明显地⽅;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式:准备⼀条抹布、扫把、盆⼦等清洁⽤具,让孩⼦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母应随时注意孩⼦的安全;较⼩的幼⼉可由⽗母⼀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抓⼈、踢⼈、咬⼈等⼩动作。
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
四、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一)奖励的智慧1.奖励态度和具体行为奖励的运用应该适度,应该用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上。
2.奖励不可太滥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原理与策略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奖励条件高了,学生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
奖励条件太容易,学生轻而易举得到,兴趣就不高了,奖励也不能持久。
4.一诺千金5.奖励要及时越早施行,效果越佳,激励作用越大6.运用鼓励性表扬积极性奖励与控制性奖励。
积极的奖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并受到鼓励继续为做出道德行为而努力。
而控制性奖励是成人用来控制学生的。
控制性奖励的效果是学生的自尊得到暂时的满足,实际上是成人以一种外在的赞许对学生本身进行的心理控制。
另外,控制性奖励并没有说明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或“最好的学生”。
这种表扬注重的是对学生自身的评价而不是对其行为的原因的评价。
因此,控制性表扬存在一种危险,即它把学生从事某种行为的发自内在评价的欲望转向了一种对受到社会评价的自我倾向的关注。
(二)惩罚的艺术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惩罚的艺术,避免糟糕的惩罚1.惩罚具体的行为,尊重学生人格重要原则是“重责其事,轻责其人”突出学生对自己违纪行为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真正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惩罚。
区分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
区分过错行为和糟糕结果,惩罚只能用于前者而非后者。
划清故意行为与无意非故意过错行为的界线。
充分认清“行为”与“品行”的差异,“特点”与“缺点”的区别,分清偶犯与惯犯,做到有情有理。
2.避免在公共场所和众人面前惩罚学生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保护隐私3.惩罚要及时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4.教师情绪不良时,不要惩罚学生避免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5.最忌讳讽刺挖苦案例:毁灭性的惩罚《中国教育报》在2003年7月8日报道有关《师德启示录》的讨论中,有一个老教师张允公写了一篇文章《一篇作文打倒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痛苦地写出了自己因为“无知”致使一个学生处境不利直至退学的例子。
【家庭教育】惩罚孩子的七个新鲜招式
【家庭教育】惩罚孩子的七个新鲜招式有的时候,面对孩子的淘气和不听话,不来点惩罚也是不太现实的,可是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一起来学习惩罚孩子的七个新鲜招式。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说她,如果她们两个存有一个人抽搐一走了之,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无法再一起玩玩了。
周末拎依依回去公园,她的妈妈也可以事先说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距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返回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率,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回去搞。
她的妈妈指出这是因为依依晓得妈妈确实可以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特别注意: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
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丧失某些特别待遇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与否也存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说看看哪一个动画片,玩玩某个玩具,或者想要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存有,一旦你的孩子存有了不好的犯罪行为,你也可以褫夺这个特权。
惩戒教育
《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惩戒艺术》摘抄及感悟★第一章教育惩戒的历史和现状古代教育惩戒的方式多数以体罚为主,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尊重,教育惩罚主要是为了实现统治者的教育意志,因而忽视了个人发展的需求。
比如斯巴达,学生违纪会被饿饭、鞭挞等,严重的甚至被处死。
古中国的戒尺也是用了几千年。
在现代对违纪学生的惩戒,如美国的打屁股、英国罚家长的款、新加坡用手指粗细的树枝鞭打学生的臀部和手掌等。
教育惩戒的定义目前还不甚统一。
“惩戒”中“惩”的含义就是处罚的意思,戒就是警戒,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通过当前对个体的错误行为实施处罚而达到警戒其未来的目的。
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经常性的手段主要有三种:1.体罚和变相体罚。
如罚跑步、揪头发、打耳光等。
2.心罚。
如讽刺挖苦、嘲笑责骂、冷落、孤立隔离、歧视侮辱、公开学生的隐私、让学生众出丑等。
3.罚款。
上述中我们做过那种呢?这些手段都是法律和教师职业道德不允许的。
教育需要惩戒,帮助学生树立起规则意识。
但教育方法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体形、年龄、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注重性格因素;惩戒女生更应谨慎,以语言为主。
既要达到惩戒的目的,又要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章《教育惩戒的典型成功案例》国家相关教育法律对体罚和变相体罚都做出了禁止的规定,但遗憾的是却没有明确什么是体罚和变相体罚。
“我的学生,我到底怎么管你?”成了我们教师的难题。
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惩戒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尊重和关爱,他常采用的教育惩戒方式有六种:1.犯错误,写说明书。
2.犯错误,写心理病历。
这两种惩戒方式能让孩子冷静的反思自己过错,易于孩子改过。
3.犯错误,唱歌。
4.犯错误,做好事。
孩子犯错有大有小,教育惩戒的方式不能一刀切,对于孩子犯个小错,用这两种惩戒方式还是不错的。
5.选举“闲话能手”。
6.“说话”接力本。
课堂上学生随便说小话让我们做老师的头疼不已,有时候我们还找不出是哪个同学在说,这两种方式恰恰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惩罚的艺术
惩罚的艺术笔者日前从某中学门前路过,听到学校的广播里正在播放一则惩罚的消息,说是该校某学生在考试时抄书,被监考老师发现了,学校在广播里通报批评。
学校严肃考纪,这没有错,但我觉得惩罚要适度。
过轻的惩罚,不能起到警戒的作用;过重的惩罚,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惩罚学生的目的是让受惩罚的学生引以为戒,留下深刻的记忆,以控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于些屡教不改,或其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学生,惩罚又有强制作用;惩罚的手段对于未受惩罚的学生有警戒和防止发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使多数学生能从受批评者身上认识到不良行为的严重后果,以引起注意。
”①惩罚要与教育相结合。
“这是一个曾被拍成电视短剧的真实的例子。
一名初中学生向一位语文教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
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
这位老师来到教室,他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
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同学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
当时,老师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则满面通红。
随后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
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是家境困难,母亲卧病在床。
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当时老师又布置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
老师了解了事情真相后,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写下一个‘玉’字,然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拣到的。
几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在信里,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
这名女生已经考上了师范学院,也准备当一名教师。
”②“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③在以上这则案例中,教师的惩罚手段是那样高明。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对犯错误的学生说一句话,只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了学生、教育了学生,使学生改正了错误,并从老师的身上学会了怎样去善待他人。
惩中有爱,罚无定法——让惩罚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掩盖 一次过失 , 可能会对 自己 的不 负责任付 出更大 的代价 。因
此, 惩罚有利于责任心 的培养。学生 正是在每一次的惩罚中学会 了如何承担责任的。 第三 , 惩罚教 育是提高学生耐挫 能力 的基本方法。著名教 育
良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 。美 国教育家和儿童学 家詹姆斯 ・ 多布森
也说 :许 多人犯罪 , 是教 师从 未严格要求学生 、 “ 正 制止学生的不 良行为 、 教会学生控制 自己冲动 的结 果。 作为教师 , ” 尤其是班主
培养学生的 自信 的确取得 良好 的效果。它的推广 和盛行 , 使得体 罚、 变相体罚 的教育现象得 到有效遏 制 , 有力地保护 了青 少年的
混淆体罚 与惩罚 的概念 , 致使一些教 师出现了谈 “ ” 罚 色变 , 学 对 生“ 敬而远之” 不敢越雷池半步 。因此 , , 教育学生走 向了另一个 极端——无批评 、 无惩 罚的教育 。
履行 的一项 重要职责 。然而 , 孙云晓说 :惩罚绝不 等于体罚 , “ 更
不 是伤 害 , 不是 心理虐 待 、 歧视 , 让你 觉得难 堪 , 击你 的 自信 打
合法权益 , 促进了学生 的全面 、 健康发展 。但是 , 个别教育部门和
任, 不能 因为 害怕 家长投诉 而不敢指 出学生 的错误 , 或对学生 的 错误听之任之 , 直到学生的坏毛病越积越多 , 形成严重不 良行为 ,
甚 至演变为违法犯罪就为时己晚 了。所 以, 惩罚教育是教 师必须
学校 为了不得 罪学生与家长 , 出现 了过分强调教师赏识学生 , 却
有 教育专家说过 :管是爱 , “ 纵是害 , 不管不问要变坏 。那 怎 ”
惩罚的艺术
惩罚的艺术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
”但惩罚是把双刃剑,如何运用则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创新的艺术,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定能给教育增添别样的风采。
1.参与式惩罚老教育家孙敬修老师是这样惩罚学生的,他看见几个小学生摇一棵小树,孙老沉思片刻,走过去把耳朵贴在了小树上。
孩子们莫名其妙,问他干什么。
孙老说:“你们听,小树在哭呢,你们把它的命根快摇断了。
”孩子们听了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孙老继续说:“那么我们去拿铁锨和水桶好吗?”孩子们飞快地拿来了水桶和铁锨,孙老和他们一起给小树浇水、培土。
以后,孩子们还当上了小树的“卫士”,为小树培土、浇水。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的实质是师生双方共同体验、一道成长的生命历程。
学生有了成绩和进步,我们要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我们同样要与学生共同分担失误的痛苦。
实际上,在学生犯错误时,他们的自尊心很敏感,心灵很脆弱,他们也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这时如果我们能和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共同参与、一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良策,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境界。
2.自然式惩罚有这样一则故事: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
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孩子答,没问题。
妈妈就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孩子背着包就走了。
一个星期后,孩子回来。
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
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
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拉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
这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
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
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也不仅仅是一种传授,教育是一种引导、启发和感悟。
惩罚学生的方式完整版
惩罚学生的方式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惩罚学生的方式1、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在讲故事当中,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改进。
2、上课不守纪律时,相互打骂者。
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读后效果如果不好,就要求学生背诵。
每周评比礼仪星,这方面做不好,就不能争取到这颗星了。
3、自身卫生意识缺乏,罚在校园里拾捡一袋纸屑。
在此不能评比环保星。
4、作业字迹潦草者罚临帖两页。
有进步了,可以被评为进步星。
如果能坚持练习,则马上可以被评为勤奋星。
5、爱站起来的孩子,奖励你站立2分钟。
进步了奖励进步星。
6、课堂乱插嘴,课后奖励他把学习内容重读几遍。
能在课堂上发表独特的见解,马上被评为智慧星。
7、不爱护公物和花草树木者,罚他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创造一幅美术作品,或者罚他在课间的时间站在那儿维护自己校园的一草一木。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就只能像“正义的卫士”一样时刻记得保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
8、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罚他每天管理班级的钥匙,他当心同学和老师进不了教室,他会早早的到校。
9、经常忘佩带徽巾的孩子,叫他每天检查班上孩子的佩带情况,对于孩子来说,他很乐意接受。
二年级的孩子的行为几乎完全以服从权威为特征,为权威的他律阶段。
但可以在现在的他律中慢慢渗透我们要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
比如,“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的孩子是最棒的”等等。
对学生要张弛有度的进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现在的孩子都讨厌说教,却喜欢你跟他说一些和他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时刻掌握学生的心态,对于学生喜欢的进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孩子们的想法过于偏激,作为一名班主任,你应该用她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多带孩子们做些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让他们彼此之间活络起来,注意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哦,我觉得既然你担任班主任就该努力和孩子们打好关系,能揉入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你作为老师的威信,这个尺度就需要你来掌握了,孩子们虽有时会叛逆,但也还是会喜欢那些真心对他们好的老师,所以,既为人师,就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祝您成为受人爱戴的好老师。
从陶行知的四块糖谈教育惩戒的艺术
从陶行知的四块糖谈教育惩戒的艺术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高中教师,面对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犯了错,该怎样去“惩罚”,对此很有一吐为快的冲动。
教育惩戒作为教育激励的方式之一,是不能随意放弃的,而如何恰如其分的运用教育惩戒显得格外重要。
提到教育惩戒的艺术,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起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
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经在那儿等候了。
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陶先生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个故事中,陶行知先生在“一团和气”中惩戒了这位犯错误的同学,既客观的帮助他分析了错误上的原因,又点明了这名学生身上体现出的优点(正义感),并用四块糖做奖励,真可谓寓惩于奖,奖惩结合。
这种情形下,这名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必有如沐春风之感。
我们可以想象,这名接受了批评的学生,一定会痛改前非,不会用暴力解决纷争了,而他身上原来就有的正义感必将得到发扬光大!陶先生“四块糖”的故事,给我们广大教师在运用“惩戒”手段时以下启示:一、教育惩戒必须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
如今的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独生子女,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
他们希望我们关心他,尊重他,理解他,尤其是犯了错误时。
我们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归根到底就是对其人格的肯定和敬重,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利,不能让他们在在同学面前“跌面子”。
我们应该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完全正确的,但一定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中透爱。
如何奖励和惩罚孩子
怎样奖赏和处罚孩子怎样奖赏和处罚孩子一、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高尔基说过 :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
但老母鸡的爱,不是艺术,也不是智慧,只但是是一种生物的本能。
人,不同样于动物,人是有有高度发达的大脑的社会性的人,因此,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爱绝不能够像老母鸡,让孩子在生物本能的支配下成长。
孩子的成长,应该表现出只有人类才拥有的教育的艺术性和智慧性。
家长教育的艺术性和智慧性的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对孩子的奖赏和处罚中间。
但其实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掌握这种艺术和智慧。
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崇尚欣赏教育,激励教育。
这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但有些父亲母亲片面理解欣赏孩子、敬爱孩子的理念,毫无原则地炫耀孩子。
以为不给半点责怪就是敬爱和欣赏,甚至在孩子犯一些错误时也一味姑息迁就。
结果孩子受不得半点责怪,到学校后,学校的老师也不敢再去责怪处罚孩子。
为此,教育部还特地下发文件,重申责怪学生是老师的权益和职责。
而另一些家长却更多的使用途罚,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相信“不打不能材”的理念,把处罚等同于体罚,把体罚等同于大打出手。
过分严格的责怪和体罚,只会让孩子的错误演变故意理上的创伤,甚至还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个被炫耀和奖赏太多的孩子,慢慢的在他(她)的身上就会养成一些不良的质量,比方: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善于合作、耐挫性低,心理素质差、不懂得欣赏别人、忌妒、埋怨身边的人等等。
一个被责怪和处罚太多的孩子,在他(她)身上也会有一些不良的质量,表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变得胆寒、退缩、自卑、不合群、怪异、自我破坏;一类是变的攻击性强、破坏性强、谎话、不相相信何人,并表现出反社会倾向。
因此,我们倡议对孩子既要奖赏,又不要忽视了处罚。
这样才是合理的教育。
为什么呢?(一)整个社会是成立在必然的赏罚系统上的我们的社会是充满了奖赏和处罚的,奖赏和处罚无所不在。
整个社会是成立在某种奖赏处罚的系统上的。
艺术地进行惩罚教育
一
惩罚教育是一 门艺术 ,并没有 个 固定 的方法 ,教育对象的个体
差异性 ,要 求其 方法 也 应有 所 不
对学生处于一定惩罚之后 ,教
师 不 能马 上丢 手不 管 。要 继续 跟
进 ,看 被 罚者 是否 心悦 诚 服地 受 罚 ;看惩罚是否起到效果 ,受罚者 是否 已经改正之前 的错误 ;看受罚 者过几天后 是否会 出现反弹 ,出现 类似的错误 。只有这样 ,我们的惩
11 4
顿” ,如 果我们能 在不伤及学 生
的身体和心理 的前提下 ,尊重学生 人格 ,艺术地 实施惩罚教育 ,因人
李
淳
2 0年第 8期 01
点 ,以规章制度为准绳 ,以培育学
生 的规则意识 和责任意识 为重点 ,
学 ,我会让他们上讲 台唱首歌 ;第
二次迟到就得写说 明书 了;第三次 还迟到 ,我就会与家长沟通后再采 取相应的惩罚方法 了。 在批评学生时 ,要多采用和缓 的语 气和幽默 的话语 ,让学生在善 意的笑声 中意识到 自己的错误并暗 暗下定决心改正之 。
平合理 ,公正无私 ,奖惩结合 。 笔者在惩罚学生时多采用 由浅 入深的方式 。比如第一次迟到的同
错误无所谓 ,惩罚过重则易伤 害学
生 的 自尊 ,产 生 破罐 子破 摔 的心
理 。一 旦 惩 罚 不 产生更 大的负面
影 响。
六 、惩 救 爵 ,有 度 可
惩罚不仅仅是指 出不足 ,更要
给学生以希望 ,应该避免说这样的 话 “ 你太让我失望 了,我对你缺少
信心 ” ,这 些话犹如利剑 ,会 刺伤
后果 , 给社会带来不 良影响。
七 、惩 罚 教 育 ,善 于 蒋 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惩罚的艺术
网络上、电视上常常曝光关于幼儿教师针扎、殴打等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事件,家长状告教师在园虐待幼儿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不禁要问,这个社会环境下的教育怎么了?老师们怎么了?有的年轻教师脚踹幼儿致使其脑震荡,让自己官司缠身,名誉受损,更让幼儿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听到这样的新闻,每每令人嘘嘘。
怎会有如何令人发指的行为?这简直让我们幼教界蒙羞。
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仅仅是我们幼儿教师队伍里的一小部分害群之马,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姐妹是慈爱的、阳光的、敬业的!
追究事件的根源往往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就让年轻的教师举起“惩罚”的大棒,无情地朝我们年幼的孩童拍打下去。
她们没能很好地把握惩罚这一“教育戒尺”,没有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惩罚,以致愈演愈烈,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始终朝着我们大人希望的方向走。
因此,这需要我们成人,尤其是肩负教育职责的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方法,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鉴于幼儿年龄小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讲究教育惩罚的艺术!
一、运用教育惩罚时,要始终以正面的引导教育为主,“惩罚”仅仅只能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要少用、甚至不用。
幼儿年纪小,不懂事,犯错是难免的,每走一步都是一种觉悟,每走一步都是在成长!我们老师的职责便是引导幼儿尽量少犯错误,朝前走,把握好幼儿成长的大方向,呵护幼儿心灵,使幼儿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有丰富的爱。
只有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当孩子犯了错,她才能以博大的胸襟,坚持用正面的教育去引导幼儿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惩戒、谩骂和指责,甚至惩罚幼儿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有着满满的爱,这样的老师会包容幼儿的小缺点,允许幼儿犯错,后再想方设法解
决问题!
2、要有足够的耐心。
幼儿年纪小,思维局限,有时候显得很固执,这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
在平日里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我们的老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会耐心地教育,告诉他这是不行的,那样做不好,可是当孩子没能全部听进去,我们的老师就受不了了,“你怎么总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没有足够耐心的老师,总会不经意间就对孩子大发雷霆,幼儿一些细小的举动都能轻而易举地触动教师那根敏感的神经!
3、要有智慧。
不管怎么样,不论基于何种原因,执起教育的大棒——动手打孩子,惩处孩子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是一种近乎野蛮的教育方式。
一个智慧型的老师,不会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便素手无策,直接用粗暴的方式干预、制止幼儿眼前的行为。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他会认真细致地分析幼儿犯错的原因,寻找适合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在幼儿身上逐步地付诸实践。
如孩子胡乱发脾气或在游戏中调皮捣蛋并屡教不改,不能听之任之,而要采取策略,可以冷处理或禁止其游戏。
有智慧的老师会于细微之处动容、改变幼儿的行为!
二、运用教育惩罚时,要以不对幼儿身心造成长久不良影响为前提,把握好教育惩罚孩子的界限—不把气撒在孩子头上。
很多老师会为自己辩解,惩罚孩子是为他好,殊不知这样的行为过了便会对幼儿造成长远的身心伤害,得不偿失!如,听过有的老师因为孩子不睡午觉就把孩子关在窄小、黑暗的储物间里,以致该小孩今后一人独处暗暗的房间便浑身发抖,情绪激动。
我们要常常思考,让我们如此生气、暴怒的是孩子的所作所为本身,还是教师个人不良情绪。
当我们内心深处某种期望落空的失落感、无力感爆发,我们往往容易把气出在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身上。
一次家长开放日结束后,万嘉隆又吵着要跟妈妈回去了。
在走廊门口拉拉扯扯之间引来了一群小朋友的围观,我也赶紧走过去。
万嘉隆平日里很乖、表现挺不错的,就是脾气上来了,谁也拉不住。
小家伙抱着妈妈的大腿死活不放,妈妈蹲下来帮他擦眼泪和他讲道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胖乎乎的小手竟然
拍在了妈妈的右脸颊上!我有点愣住了,旁边的卢迪浚反应快,只听他大声嚷到:不行的,我爸爸说雷公要劈的!嘉隆妈妈扔下一句话,“再这样不听话,晚上就不来接你了!”说完,推开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赶紧上前抱住嘉隆,把他往教室里带。
我非常生气,要知道,打大人是我平日里最见不惯的孩子身上的骄纵行为。
嘉隆还在哭哭啼啼,教室里也炸开了窝。
于是我咬咬牙,把怒气忍了下来,不理万嘉隆,平静地进行接下去的活动环节!
午睡起床后,我把孩子们集中坐好,开始了严厉的批评、讨论——“打大人的表现对吗?哪里不好,为什么?”没有针对万嘉隆,口气严肃平静。
孩子们都说了打大人的表现不好,万嘉隆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表示晚上回家会第一时间和妈妈道歉。
打妈妈的风波算是平息了,我很庆幸我没有在全班幼儿面前大数万嘉隆打妈妈的不是,让万嘉隆背上“打妈妈”的标签上幼儿园,没有把这触到我敏感神经的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班级的“万嘉隆打妈妈”事件让我对教育惩罚的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姐妹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智慧型老师,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惩罚,讲究教育惩罚的艺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还教育一片洁净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