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通论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推荐-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

推荐-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

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井概况1.2 井田地质特征1.3 煤层特征第二章采区、带边界及储量2.1 采区边界2.2 工业储量2.3 可采储量第三章采区、带区巷道布置3.1 采区煤层地质特性3.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3.3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3.4 采区采掘接替计划第四章采煤方法结束语参考文献前言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它是继我们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爆破工程》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奠定基础。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煤层开采设计是煤炭开采重要环节,而煤矿开采技术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开采方式不对会造成煤炭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在21世纪,能源极为重要的时代,要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就必须优化开采技术,体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合理的开采设计则能有效减少煤炭损失,将赋存在地下的煤炭高速度,高效率的回采出,满足祖国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井概况1.1.1 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郭二庄煤矿位于河北省邯郸武安市北部,以高村为中心,南距武安市约5km。

邯郸-长治公路横跨矿区南端,邢台-都党公路纵贯矿区东缘。

煤矿运煤专用线在上泉车站与褡午环形铁路接轨,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

井田范围:北以第1地质剖面与郭二庄矿为界;南以第13地质剖面与上泉勘探区为界;西部以井田F4断层与地方煤矿为界;东部以F22断层及-550m水平切割各煤层为边界,地理坐标:北纬36°40′10″~36°43′47″,东径113°47′09″~113°48′32″。

采矿概论课程设计

采矿概论课程设计

采矿概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采矿概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采矿行业的认识和兴趣。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采矿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掌握矿产资源的概念、分布和评价方法;了解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能够设计简单的采矿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采矿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采矿基本概念:介绍采矿的定义、分类、目的和基本流程。

2.矿产资源:讲解矿产资源的概念、分布、评价方法和开采技术。

3.采矿环境保护:介绍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水、大气和生态系统等方面,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采矿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采矿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采矿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加深对采矿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采矿概论》,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采矿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直观地展示采矿过程和环境保护措施。

4.实验设备:购置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方面,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期中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采矿设计说明书

采矿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1)1.1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采区概况及开采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采区概况及开采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采区地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煤层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煤质 (4)3.3瓦斯、煤尘、自燃、地温等情况 (4)3.4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开采条件评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水文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 (9)4.1采区工业储量计算 (9)4.2采区煤柱损失计算 (9)4.3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10)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助学院校: 自考助学专业: 姓名: 自考助学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O 年月日前言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

它是学生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

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采矿课程设计是属于教学性设计,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

学生应根据设计题目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

设计力争作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目录1 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 (1)1.1 井田地质特征 (1)1.1.1地层 (1)1.1.2 构造 (2)1.2 井田范围及储量 (3)1.2.1 井田境界 (3)1.2.2 井田储量 (4)1.2.3 矿井的工业储量 (4)1.2.4 矿井设计储量 (5)1.2.5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6)1.3 矿井年储量及服务年限 (8)1.3.1矿井工业制度 (8)1.3.2矿井服务年限 (8)2 井田开拓 (9)2.1 井田内划分 (9)2.2 开拓方案的选定 (9)2.3方案经济比较 (10)确定方案 (13)3 采煤方法 (15)3.1 选择确定采煤方法 (15)3.2 采区巷道布置 (15)3.2.1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 (15)3.2.2煤柱尺寸 (16)3.2.3采区上下山的布置 (16)3.2.4回采巷道的布置 (16)3.2.5联络巷的布置 (16)3.2.6采区车场形式的选择 (16)3.2.7采区硐室 (18)3.2.8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 (18)3.3 回采工艺 (19)3.1.1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20)3.2.2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21)参考文献 (24)1 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1.1 井田地质特征平顶山煤田处于秦岭纬向构造带的东延部位,淮阳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反射弧顶部,为纬向构造与山字型构造的复合部位,由于二者的共同影响,使得整个煤田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向的复式褶皱(李口向斜、灵武向斜、郭庄背斜、牛庄向斜、诸葛庙背斜等)和大断层(白石沟逆断层、锅底山正断层、山庄逆断层等),总体构造线为北西向。

采矿课程设计——中国矿业大学

采矿课程设计——中国矿业大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6月目录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1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 1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 6 第三节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8 第四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12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21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21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 ---------------------------------------31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33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设计条件和思路:1、采区生产能力选120万t/a2、计算采区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3、该采区走向长度3600m,倾斜长度1100m一、工业储量的计算该采区走向长度3600m,倾斜长度1100m井田工业储量的计算γ⨯SZL⨯⨯=Mg式中Z——矿井工业储量,万t;gL——采区走向长度,m;S——采区倾斜长度,m;M——煤层厚度,m;γ——煤的容重,t/ m3;取值为1.30该井田包含两层中厚煤层,由于该煤层稳定,地质条件简单,因此取Z g=Z d上煤层工业储量:Z g=3600×1100×3.5×1.30=1801.8万t下煤层工业储量:Z g=3960000×2.5×1.30=1287万t则矿井工业储量为:Z g=1801.8+1287=3088.8万t二、矿井设计储量的计算采区上边界采用30m 防水煤柱,下边界和左右边界各采用10m 保护煤柱。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
表1-7勘探程度表
时间
施工单位
勘探程度
钻孔
利用钻孔
孔数
米数
孔数
米数
2008
204勘探队
精查
18
7091.68
18
7091.68
2008
204勘探队
精查
48
14189.11
44
12708.68
总计
245
89270.61
234
85435.30
1.2.4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6m3/min,根据邻井查询,该井属低瓦斯矿井。煤的自燃发火期为6~8个月。
序号
煤层名称
层间距(m)
围岩
煤的牌号
硬度
视密度
稳定性
煤厚
(m)
倾角
顶板
底板
1
94#
20
泥岩
粉沙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2.6
14
2
95#
粉沙岩
粉沙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2.4
14
95

109#
中细岩
细砂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1.4
14
20
4
110#
中细岩
细砂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1.1
14
1.2.2
各煤层顶底板的厚度一般都大于8m,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细砂岩;底板多为砾岩及粉砂岩。
1.
1.2.1
本设计井田的地层走向为EW,倾向为S,平均倾角为17°。地层厚度为125m。表土及风化带厚度约20m,表土中无流沙岩。岩层多由细砂岩及中砂岩构成。详见图1-2煤层综合柱状图。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通风专业《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要求《采矿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采区巷道设计图纸绘制,进行煤矿开采方法专业技能锻炼,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设计安排《采矿学》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二周。

主要进行课程设计说明书整理和绘制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图纸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内容《采矿学》课程设计以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和进行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为主。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井基本概况与设计采区基本条件,采区巷道布置设计,采区生产系统形成,工作面生产工艺设计和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第一章矿井概况§1~1 矿井基本概况设计矿井开采井田范围,矿井煤层赋存、储量、主要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河流影响,涌水量、煤层分类情况、瓦斯涌出及爆炸性,矿井相邻关系情况等基础资料。

§1~2 矿井开拓概况矿井开拓方式,井田内划分方法,开采水平数目及标高,大巷布置方式、运输方法,井底车场形式,通过能力确定,矿井水平延伸和技术改造情况,矿井通风方法,通风系统等。

第二章采区基本开采条件§2~1 采区基本条件设计采区开采范围,四邻关系及开采情况;采区主要采煤工艺合理选择,采区煤炭储量计算、采区生产能力、服务年限计算确定。

§2~2 采区开采煤层条件采区内煤层赋存特征,采区内主要地质状况,以及对采区设计影响情况,采区开采煤层基本概况、煤质状况(列表表示)。

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3~1 采区上山布置方案采区上山位置、数目方案提出,进行简单比较和选择确定。

上山巷道断面形状与支护方式确定,合理划分采区区段,区段巷道布置方式分析选择,区段巷道断面形状选择确定。

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图,平面图与剖面图要相互对照。

§3~2 采区主要生产系统结合采区巷道布置,进行采区生产系统设置分析。

采矿工程本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本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年××月摘要本采区为接替采区,采区走向长度为1550米,倾斜长730米,其面积为1131500米2。

该采区南北两侧分别以F1、F2断层为界,落差分别为20m和30m。

西至煤层露头,东至-300m标高。

地表标高+50m,表土层厚20m,含水不大。

煤层分化带深度30m。

本采区内共有三层煤,均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回采工作面倾斜长度为200米,工作面日推进长度为6.0米。

采用三采一准的四六工作制度,一班割二刀煤。

经分析,各采区参数符合国家的各项规程,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目录1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采区概况 (1)1.2 采区地质概况 (1)1.2.1 地质构造 (1)1.2.2 煤层 (2)1.2.3煤质及瓦斯情况 (2)1.2.4水文地质 (3)2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4)2.1储量 (4)2.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2.2.1工作制度 (4)3采区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的选择 (6)3.1 采准巷道布置方案的提出 (6)3.2 采准巷道布置方案比较 (6)3.2.1技术比较 (6)3.2.2 经济比较 (7)4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9)4.1 采煤方法 (9)4.2 回采工艺 (9)4.2.1回采工艺的确定 (9)4.2.2 工艺顺序 (9)5采区生产系统和主要机械设备选型 (12)5.1 液压支架 (12)5.2 采煤机 (12)5.3 刮板输送 (13)5.4 转载机 (13)5.5 破碎机 (13)5.6 胶带输送机 (14)5.8 液压安全绞车 (14)5.9 液压泵 (14)5.10 移动变电站 (15)5.11 馈电开关 (15)5.12 磁力启动器 (15)5.13 喷雾泵 (15)5.14 端头支架 (15)6通风与安全 (16)6.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6)6.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7)6.3 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18)6.4 采区总需风量 (19)7巷道断面的选择 (20)7.1 区段运输平巷 (20)7.2 区段回风平巷 (21)8采区车场及硐室 (22)8.1 车场形式 (22)8.2 调车方式 (22)8.3 采区硐室 (22)8.3.1 变电所 (22)8.3.3 煤仓 (23)9采区生产系统 (25)9.1运输系统: (25)9.2通风系统: (25)9.3运料系统: (25)9.4排水系统: (25)9.5排矸系统: (25)10采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劳动组织表 (26)10.2 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27)10.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11采区灾害防治 (29)11.1 采区火灾及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 (29)11.2 预防煤尘爆炸措施 (29)11.3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29)12参考文献 (30)13致谢 (31)1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1.1采区概况图1.1 采区概况图本采区为大明矿的一个接替采区,采区走向长度为1550米,倾斜长730米,其面积为1131500米2。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矿井概况1.1矿井地形、地貌、地物及其对开采的影响斜沟井田位于山西省兴县县城以北50km处岚漪河两侧。

行政区划隶属于兴县魏家滩镇,局部位于保德县南河沟镇,项目业主为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5′30″~111°08′33″,北纬38°32′40″~38°44′39″。

井田属吕梁山脉的西北端,山河交错,沟壑纵横,山川层叠,侵蚀冲刷剧烈,地势总体为南北高、中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角寨则卯村西,海拔高程+1254.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中东部的岚漪河谷地,海拔高程+924.0m,最大相对高差330.0m,区内大面积为第三、四系松散层所覆盖。

岢瓦铁路和县级公路从井田中部沿岚漪河通过,岢瓦铁路目前已基本建成,铁路装车站设在石吉塔沟口西侧附近的河滩地。

从节省投资,减少运营费用的角度出发,井口及工业场地选择应尽量靠近铁路装车站。

岚漪河上游有一座设计蓄水能力2400万m3的天古崖水库。

为文革期间所建,目前坝体已出现渗漏,水利部门定性为危库,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选择需注意这一因素的影响。

1.2矿井开拓方式及主要井巷的布置形式矿井工业场地及井口布置在井田中部岢瓦铁路南侧的石吉塔沟内及沟口附近。

采用沟内外结合布置方式,场地标高+940.0~+992.0m。

根据工业场地附近煤层埋藏较浅的特点,井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矿井初期形成五条井筒,其中一、二号主斜井布置在石吉塔沟内400m处的坡地上,井口标高+980.0m,其中一号主斜井的方式掘至8号煤层+660m标高,一号主斜井倾角15°,斜长1236m,铺设带式输送机,通过煤仓与11采区带式输送机上山及8号煤带式输送机大巷相接。

二号主斜井掘进至13号煤层+585m标高,通过煤仓与21采区带式输送机上山及13号煤带式输送机大巷相接,二号主斜井倾角17°,斜长1351m,铺设胶带输送机。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采区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采区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4)A BSTRACT (5)第1章采区地质情况 (6)1.1采区概况 (6)1.1.1采区名称位置采区边界范围 (6)1.1.2采区煤柱 (6)1.2采区地质情况 (6)1.2.1采区可采煤层赋存情况 (6)1.2.2顶板岩层性质厚度 (7)1.2.3地质构造 (7)1.2.4瓦斯 (8)1.2.5 水文地质 (8)1.2.6 煤质、牌号及用途 (8)第2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10)2.1采区储量 (10)2.1.1储量计算: (10)1.工业储量 (10)2.2采区生产能力 (11)2.2.1回采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11)2.2.3采区服务年限 (12)第3章采区方案设计 (13)3.1采煤方法的选择 (13)3.1.1选择采煤方法的制约因素 (13)3.1.2采煤方法的选择 (13)3.2采区巷道布置 (14)3.3巷道断面设计 (14)3.3.1巷道断面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14)3.3.2巷道断面的选择 (15)3.3.3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16)第4章回采工艺 (20)4.1落煤 (20)4.1.1落煤方法: (20)4.1.2、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 (20)4.1.3采煤机进刀方式 (20)4.1.4采煤机割煤方式 (21)4.1.5选择和决定回采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 (21)4.2支护 (22)4.2.1支架选型及规格的确定 (22)4.2.2工作面支架布置方式 (24)4.3采空区处理方法 (25)4.3.1确定采空区处理方法 (25)4.3.2确定控顶距及放顶距,以及特种支架形式 (25)4.4采煤工艺 (25)4.5生产技术管理 (26)4.5.1作业形式: (26)4.5.2回采工作面循环图表: (27)4.5.3回采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28)4.5.4技术经济指标表 (29)4.6安全技术措施 (29)4.6.1煤柱的一般规定 (29)4.6.2、瓦斯爆炸的措施 (30)第五章采区生产系统 (34)5.1采区运输 (34)5.1.1运煤运料排矸系统: (34)5.1.2采区运输系统及运输方式: (34)5.1.3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34)5.1.4、矿车的选型及数量 (35)5.1.5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38)5.2采区通风 (39)5.2.1采区通风系统 (39)5.2.2采掘工作面及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41)5.2.3采区总供风量 (45)5.2.4风量分配 (45)5.2.5大巷的风速验算: (46)5.2.6 通风系统设计 (46)摘要本设计为鹤岗矿业集团峻德六矿3.6Mt/a新采区设计。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采区地质概况1.1 煤层地质特征1.1.1带区位置及范围本次设计带区为西一带区,位于井田的西翼,本设计只对13-1煤层做地质论述:13-1煤层西起工广煤柱线,东到Fe7断层,北靠东翼轨道大巷。

1.1.2煤层赋存状况13-1煤层:煤厚1.33~8.18m,平均煤厚4.25m,可采指数为1,变异系数为26.4%,本区范围内属较稳定的中厚~厚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煤层走向变化范围为0~110°,倾向E~SW,倾角6~10°,平均倾角8°。

煤层顶底板特征见表1-1。

表1-1煤层类别岩石名称厚度(m) 主要岩性特征(含水性)13-1 伪顶炭质页岩0-1.16/0.5灰黑色,片状,松散易碎,不稳定,零星发育。

直接顶砂质泥岩0-10.13/4.26灰~深灰色,块状,含植物碎片化石,泥岩抗压强度20-50MPa,抗拉强度约1~2.5MPa,13-2煤局部发育。

老顶细砂岩~粗砂岩0-10.0/5.32灰~灰白色,以中细粒结构为主,钙泥质胶结,含裂隙水。

抗压强度一般40~60MPa,抗拉强度2.0~2.5MPa。

直接底砂质泥岩、泥岩及12煤0.6-6.96/3.6灰~褐灰色,富含植物根化石。

老底粉细砂岩及中砂岩0-11.4/5.6灰~灰白色,微波状层理,钙质胶结,含裂隙水。

1.1.3煤层顶底板1、13-1煤层顶底板(1)伪顶:岩性一般为炭质页岩或粘土岩,厚度一般0.2~0.6m,抗压强度小于5MPa。

伪顶发育不稳定,强度小,易离层冒落。

(2)直接顶:本区13-1煤层直接顶主要有两种组合形式,一种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与13-2煤层组成的复合顶板。

直接顶一般裂隙较发育,局部含植物化石碎片。

其抗压强度一般为20~50MPa,抗拉强度为1~2.5MPa,拟属Ⅰ类不稳定或Ⅱ类中等稳定顶板。

(3)老顶:老顶岩性一般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厚度较大,稳定性好,抗压强度为40~60MPa,抗拉强度2.0~2.5MPa,与直接顶呈冲刷接触类型的老顶,岩性一般为粉砂岩~中砂岩,抗压强度较直覆老顶低。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张学义学号:200910014125班级:采B09-1 题目:《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评语:指导教师:刘玉德职称:教授2012年07月12日目录设计感受 (7)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9)1.1矿区概述 (9)1.1.1矿井位置,范围: (9)1.1.2交通条件: (9)1.1.3 地形地貌: (9)1.1.4 矿区交通位置图: (10)1.1.5 工农业生产情况: (10)1.1.6 矿区气候: (10)1.2 井田地质特征 (10)1.2.1井田地质构造: (10)1.2.2井田地形及勘探程度: (11)1.2.3 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12)1.2.4 岩浆侵入活动和岩溶塌陷现象: (13)1.2.5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13)1.3煤层特征 (20)1.3.1煤层埋藏条件: (20)1.3.2煤层群的层数: (20)1.3.3 煤层的围岩性质: (23)2 采区、带边界及储量 (24)2.1 井田境界 (24)2.1.1 井田四周境界 (24)2.1.2 开采上限的确定: (24)2.1.3 井田长度: (26)2.2 矿井工业储量 (26)2.2.1 井田勘探类型,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储量等级的圈定 (26)3采区参数 (27)3.1 倾斜长度 (27)3.2 走向长度 (28)3.3 生产能力 (28)3.4 采出率 (29)3.5 煤柱尺寸 (29)3.5.1 煤柱的分类 (29)3.5.2 各类煤柱的尺寸 (29)3.6 煤仓储量 (30)4 采区巷道布置 (30)4.1 采区巷道布置 (30)4.1.1 采区准备方式的确定 (30)4.1.2 工作面推进方向的确定 (30)4.1.3 采区开采顺序 (30)4.2 生产系统 (31)4.2.1 运煤系统 (31)4.2.2 辅助运输系统 (31)4.2.3 通风系统 (31)4.2.4 排矸系统 (31)4.2.5 排水系统 (31)4.2.6 巷道掘进 (31)4.2.7供电系统 (31)4.3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31)4.3.1采区车场布置及尺寸的一般要求 (31)4.3.2采区上部车场形式选择 (32)4.3.3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选择 (32)4.3.4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 (32)5 采煤方法 (33)5.1采煤方法的选择 (33)5.2采煤工艺与机械配备 (33)5.2.1采煤机的工作方式和进刀方式 (33)5.2.2 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端头支架 (34)5.2.3综采面组织循环作业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34)5.2.4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36)5.2.5液压支架选型 (37)5.3顶板管理措施 (38)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9)参考文献 (41)设计感受通过两星期的学习,在刘玉德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圆满完成了《采矿学》的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准备方式:采区布置煤层倾角:16°生产能力:150万t/a)班级:采矿班姓名:学号:班级序号:指导老师:完成2010年X月X日目录序论........................................2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4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4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5)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7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11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18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18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22)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23小结········································25参考文献········································26序论一、目的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 计 人 : 贾志明 指导教师 : 孙海波 班 级 : 采矿10 完成日期 : 2013年6月18日黑龙江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1)第一章读图 (2)1.1回采工作面配套设备 (2)第二章分析 (2)2.1图形组成分析 (2)第三章回采工作面布置图绘制 (3)3.1绘图顺序 (3)3.2绘图步骤 (3)3.2.1新建文件 (3)3.2.2设置绘图环境 (3)3.2.3建立图层 (3)3.2.4设置文字样式 (4)3.2.5绘制图框、图签 (4)3.2.6绘制回采工作面和顺槽 (4)3.2.7绘制工作面设备 (5)3.2.8绘制顺槽设备 (5)3.2.9绘制剖面图 (6)3.2.10绘制顺槽支护 (6)3.2.11绘制工作面劳动组织表、主要设备表和技术经济指标表并填写文字 (6)3.2.12绘制工作面循环图表 (7)3.2.13保存图形 (8)结论 (9)摘要矿图是采矿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文件,也是采矿工程进行日常工程设计和管理的重要资料。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我们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熟练的掌握应用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和步骤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设备布置、采矿学、绘图黑龙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读图1.1回采工作面配套设备回采工作面图是用于说明工作面回采工艺方式、工序安排、支护设施、设备布置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等的图纸,采煤工作面的配套设备如下:采煤机:MG200一BW刮板输送机:SGW一730/180单体支柱:DZ28一25/100转载机:SZW一730/120胶带输送机:SSJ一1000/2×110乳化液泵:PRB5一80/20移动变电站:STL一1800/6喷雾泵站:KPB一315/16集中控制台:TK200铰接顶梁:DJB800/420第二章分析2.1图形组成分析图形包括:图框、图签、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轨道顺槽、控顶距图、顺槽断面、工作循环图表、主要设备表、工作面劳动组织表、和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

《采矿学课程设计》word版

《采矿学课程设计》word版
.采区中部车场选型
(1)线路选型
该采区开采近距离煤层群,轨道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倾角为160o向区段石门甩车。轨道上山和区段石 门均铺设600mm轨距的线路,轨形为15kg∕m,采用It矿车单钩提升,每钩提升3个矿车,要求甩车场存车线设双轨高 低道。设计中部车场形式为斜面线路一次回转方式,
这种车场布置提升牵引角小,钢丝绳磨损小;操车方便,生产安全可靠;斜面线路短,有利于减少提升时间; 但交岔点长,对开凿维护不利。适用于提升量大的车场,尤其适用于石门甩车
说明:在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内,工作面布置和推进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及安全为准。工作面推进到 距上山30米处的位置,即为避开采掘超前影响所留设的30m护巷。
.确定通风布置系统采区内上、下区段相邻工作面交替期间同时生
产时的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
第四节采区车场线路设计
.采区上部车场选型
本采区选用的采区上部车场为顺向平车场,轨道上山的绞车房布置在区段回风平巷水平。该车场的优点是车辆 运行顺当,调车方便,回风巷短,通过能力较大;缺点是车场巷道断面大,但是通过采取特殊支护手段可以满足本矿 井的正常生产需要。
式中:A 采区生产能力,120万t/a; r一一工作面生产能力,万t/天;
T一一每年正常工作日,330天。
故:。r=A∕T×1.1=120/330X1.1=3305.78t/天 4、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及工作面接替顺序
生产能力为120万t/a,且工作面生产能力为3305.78t∕天。目前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产集中化, 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和工作面推进长度,以一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产。以KI 煤层为例,10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对于Kl布置一个综放工作面便可以满足生产设计的要求。

XXXX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XXXX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XXXX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 工程简介本文档是XXXX采矿学课程设计的说明书,旨在为学生提供对该课程设计的详细信息和指导。

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采矿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熟悉采矿学的根本理论和技术,并通过实践工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 - 培养学生对采矿学根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提高学生在采矿工程实践中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采矿学根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 采矿工程实践工程的选择和设计。

- 实际采矿过程的模拟和仿真。

- 采矿工程实践工程的实施和评估。

4. 课程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的步骤如下:4.1 选题和方案制定学生需要选择一个采矿工程实践工程,并制定相关的方案。

选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可行性,方案制定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

4.2 理论学习和知识准备在实践工程开始之前,学生需要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和知识准备工作。

这一步骤包括对采矿学根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各种采矿工程技术的掌握。

4.3 模拟和仿真学生需要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对实际采矿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采矿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这一步骤可以为实际采矿工程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4.4 实施和评估学生根据之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实施选题的采矿工程实践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

5. 课程设计成果本课程设计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工程方案和报告:对选题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包括工程的目标、方法和方案等。

- 模拟和仿真结果: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的模拟和仿真结果的报告和分析。

- 实施和评估报告:对实际采矿工程工程的实施和评估过程的报告和总结。

6. 评估方式本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分为两个局部: - 书面报告: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撰写相关的报告和文档,对课程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记录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通论”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宝铁矿西区年产130万吨露天开采方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摘要本毕业设计题目为石宝铁矿西区年产130万吨露天开采方案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130万吨/年,采场最大长度为649米,最大宽度为490米,矿山服务年限为15年,采场上盘最终边坡角为41.2°,下盘最终边坡角为43.1°。

本设计封闭圈标高1680m,开采最高标高1692m,露天矿底部标高确定在1500m。

设计采用公路开拓运输系统,回返式调车方式,矿区内公路采用的是国家Ⅱ标准设计,双车道布置,车道宽度为14.5米,最大纵坡为8%,纵坡坡长限制为250米,采用21台SH-380型自卸汽车来完成运输任务。

爆破方法采用的是深孔微差爆破-导爆索起爆。

排土工艺为汽车-推土机排土。

采用3台SQ200型潜孔钻机型潜孔钻机穿孔,3台WK—4型电铲采装。

关键词:露天开采、境界、开拓、采剥目录摘要 (Ⅰ)第一章矿床概述及矿床地质特征 (1)1.1 矿床概述 (1)1.1.1 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 (1)1.1.2 矿区气候条件 (1)1.2 矿区地质特征 (1)1.2.1 矿区地质概况 (1)1.2.2 矿床地质及地层 (1)1.2.3 矿区构造 (2)1.3矿石质量特征 (3)1.3.1 矿石类型、结构构造 (3)1.3.2 矿石的矿物成分 (3)1.3.3 矿石的化学成分 (3)1.4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4)1.5矿石储量 (4)1.6矿区水文地质 (5)1.6.1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5)1.6.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5)1.6.3 矿区地下水补、迳、排和矿坑涌水量预测 (6)1.7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6)第二章露天开采境界 (7)2.1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原则和方法 (9)2.2经济合理剥采比的选定 (9)2.3 露天矿的最小底宽和位置 (10)2.4最终边坡角、台阶坡面角和台阶高度的确定 (10)2.5 安全平台、清扫平台、和运输平台的确定 (11)2.6开采深度的确定 (11)2.7境界内矿岩量统计及开采服务年限 (12)2.8生产剥采比的计算 (14)2.9露天采场构成要素 (14)第三章矿床开拓运输 (15)3.1 选择开拓方法的主要原则 (15)3.2 开拓方案的选择 (15)3.3 矿山道路及运输设备的选择 (17)3.3.1 矿山道路及其技术参数 (17)3.3.2 运输设备选型和汽车台数计算 (17)3.3.3 汽车数量计算 (19)3.4 道路通过能力计算 (20)第四章矿岩采剥工程 (22)4.1 穿孔工作 (22)4.1.1 穿孔设备的选择 (22)4.1.2 穿孔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 (22)4.1.3 设备数量的计算 (22)4.1.4 二次破碎方法和所需的设备数量 (23)4.2 爆破 (24)4.2.1 爆破方法的选择 (24)4.2.2 爆破方法及爆破器材 (24)4.2.3 孔径和孔深 (24)4.2.4 底盘抵抗线 (25)4.2.5 孔距和排距 (26)4.2.6 单位炸药消耗量 (26)4.2.7 单孔装药量 (26)4.3 装车工作 (27)4.3.1 采装设备的选择 (27)4.3.2 采装工作面参数 (27)4.3.3 挖掘机生产能力的确定 (28)第一章矿区概况及矿床地质特征1.1 矿区概况1.1.1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铁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石宝乡境内,西南距包头市198km,东南距呼和浩特市97km,北距达茂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65km,呼百公路在矿区通过,并与包固百公路相通,公路交通便利。

石宝铁矿原为达茂旗经委下属国有企业,现已改制为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铁矿有限责任公司。

截止到2003年底,石宝铁矿有职工685人,固定资产净值4728万元。

1.1.2矿区气候条件矿区属丘陵地区,四周地势比较平坦,海拔高度平均为1650~1655m.该地区属华北干旱大陆气候,降雨集中在7~8月份,冬季较长。

矿区周围为半农半牧区。

1.2矿区地质特征1.2.1矿区地质概况本区地处中朝准地台内蒙台隆阴山断隆大青山复背斜北翼三合明挤压带的东端。

该区自古生代以后长期处于活动状态,构造线近东西向,印支旋回以后经燕山亚旋回、喜玛拉雅山亚旋回的阶段性上隆抬升,并在反冲断裂构造的挤压作用下,将部分铁矿体抬升到地表或浅部形成了今日三合明铁矿区以紧密褶皱和断裂构造较为发育的复杂构造形态。

整个矿区分为:西部异常区、中部露头区和东部异常区,本次设计为西部异常区。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三合明群、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新生界老第三系和第四系。

1.2.2矿床地质及地层三和明铁矿西部异异常区,长约1600m,矿体地表出露最长达1250m,露头最大宽度106米。

矿体厚度变化较大。

矿体沿倾斜方向最大延伸为450m,一般延伸为300m左右。

随深度增加逐渐变薄,并迅速尖灭,而品位亦有变低的趋势。

矿体形态基本为层状或似层状,因后期构造运动影响,产生一系列的倾伏褶皱构造,矿体的形态和产状各处不一。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三合明群(Pt15),其次为新生界老第三系(E)和第四系(Q),该铁矿赋存于三合明群之中。

三合明群含矿层自下而上分为六个岩段,但在中部露头区仅出现四个岩段,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下角闪岩段:下部为中细粒角闪岩夹石英岩、透闪岩扁豆体;上部为磁铁透闪片岩、石榴黑云片岩夹斜长黑云片岩,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石英岩及石英透闪岩扁豆体。

本层构成中部露头区矿体的底板。

(2)下磁铁石英岩段:分布在矿区中部,为条带状磁铁贫矿夹磁铁透闪片岩、石英岩扁豆体。

矿石以条带状构造为主,沿矿层走向变化大,为本区中部露头区的主矿体。

(3)片岩段:该层为中部露头区矿体的顶板围岩,矿体为磁铁透闪片岩,其次为石榴黑云片岩、石榴透闪片岩,上部为厚层石英岩夹透闪片岩,其次夹薄层磁铁透镜状。

(4)中角闪岩段: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夹石英岩,透闪岩,赤铁石英岩及透闪片岩透镜体。

新生界老第三系(E):分布在矿区南北边缘,主要由砾岩及砂砾粘土组成。

新生界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矿区南北边缘及西部异常区和中区F14断层以东地带,由残积、坡积、冲积及风成砂土组成。

1.2.3矿区构造矿区内岩浆岩不甚发育,规模一般不大,均呈脉状产出。

已发现的有:闪长岩脉、闪斜煌斑岩脉、碳酸盐岩脉、辉石闪长岩脉,其中辉石闪长岩脉在深部对矿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构造的分类主要有:(1)褶皱构造:矿区含矿地层产状变化复杂,出现多个倒转褶皱,因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中部露头区ⅩⅧ勘探线以西,地层走向东北东,向南东倾斜,ⅩⅧ勘探线以东,地层走向转为北西,向南西倾斜。

ⅩⅧ勘探线以东,地层走向转为西北,向西南倾斜;至F14断层以东,地层走向为东西向,向南倾斜,东部异常区地层走向突然转为南北,向东倾斜。

(2)断裂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已发现大、小断层20多处,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断裂构造大体分为5组:东西向反冲逆断层组、北东向正断层组、北东东向逆断层组、北西向正断层组及北东向正、逆断层组。

1.3矿石质量特征1.3.1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石的自然类型可分为石英型磁铁矿、石英闪石型磁铁矿和闪石型磁铁矿。

中区西段与中段,以石英闪石型磁铁矿矿石为主,其次为闪石型磁铁矿矿石,石英型磁铁矿矿石呈透镜状零星分布在石英闪石型磁铁矿矿石之中。

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一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纤维状、束状、放射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皱纹状和细脉侵染状构造。

1.3.2矿石的矿物成分有用矿物主要有磁铁矿,次为赤铁矿和褐铁矿。

脉石矿物以铁闪石、镁铁闪石和石英为主。

此外尚有黑云母、方解石和黄铁矿等。

1.3.3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中的化学成分比较简单,主要有益组份是铁,未发现可供利用的其他有益组份。

本次矿石是以SFe圈定。

TFe最高含量为51.37%,平均含量为34.51%,SFe最高含量为44.59%,平均含量为27.52%。

而SFe的含量主要集中于25-32%之间。

露天采场的矿石平均品位TFe34.34%,SFe26.86%。

矿石中有害组分主要是S和P,含量均较低,见下表:表1.1 有害杂质含量表表1.2 矿石中造渣元素含量表1.4矿岩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各种岩、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质试验结果表明:磁铁矿及角闪岩抗压抗剪强度较大,岩、矿石的稳定性较好,而片岩及砂岩的抗压抗剪强度较小,岩石的稳定性差。

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及褶皱构造带的轴部,风化及构造裂隙发育,岩石的稳定性不好,特别是片岩沙岩及断层破碎带等因抗压抗剪强度低,稳定性差,为露天采场边破的不稳定地段,开采是必须注意安全。

表1.3 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1.5矿石储量工业指标表1.4 地质报告储量计算采用的工业指标Sfe-平均品位大于边界品位而小于块段最低平均品位的矿石为表外矿。

Sfe-平均品位大于或等于15%而小于20%,单独进行圈定和计算。

地质队采用水平断面法计算的矿石储量为8492.88万t(包括表外矿石储量44.78万t)。

表内储量为8448.10万t,其中B+C级7013.38万t, D级1434.72万t。

石宝铁矿自1988年建矿以来,截止2003年底,累计采出矿量1551.67万t。

本次设计计算了矿区内地质保有矿石储量B+C级5730.67万t, B+C+D级7184.83万t(包括表外矿石储量44.78万t)。

1.6矿区水文地质1.6.1矿区自然地理条件概况矿区位于内蒙古大草原上,矿区四周地势比较平坦,区内最高海拔标高1724.6m。

区内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46℃,冻结期从每年11月到翌年3月,最大冻层深度2.50m。

据召河水文站资料,该区年平均降水量284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最大24小时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30.4毫米,年蒸发量1995.4毫米,以5-9月份最大。

单双河位于矿区南部,最高洪水标高约1665米。

1.6.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含水层可为第四系孔系潜水、第三系潜水及承压水、基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水。

(1)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该系地层主要由冲洪积、坡积物组成,在矿区的南部广泛分布,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约6-8米,局部较厚,特别是距矿区较近的单双河厚度可达60米,含水层曾多层结构。

上部为中细砂夹砂砾石层,下部为砂卵石,水位埋深2.72-4.35米,地下水埋深为南西深、北东浅。

在距矿区南部约300米处以下降水的形式涌出地表,其流量为2000—2500m3/d。

在矿区南部的单双河河漫滩上的农用机井,单井出水量约1500m3/d,地下水水质为HCO-Ca•Mg型,矿化度0.47-1.17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