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背影
八年级语文上册 7《背影》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初读感知,识“背影”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几次提到了背 影,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到的?
初读感知,识“背影” 文章层次结构(全篇)
一、开篇点题: “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
(1自然段)
二、回忆往事, 追述送别情景,表
现父亲爱子之情 (2——6自然段)
三、照应开头 别后思念。 (7自然段)
(行动不便,艰难)
4.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 包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关怀,惟恐有闪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关怀,无微不至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惦念儿子旅途平安 要儿子小心照看好行李
(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上
升
分别时惨淡的家境
华
(2-3)
背影 朱自清
父
爱
子
父子情深
升华:学会感恩 学会爱
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动你? 请将事件的经过说出来(可以谈发 生的误会,也可以谈某个生活细 节)。
pán shān
蹒跚
zhù
举箸
děi
得行小费
jí
狼藉
tuí
颓唐
chóu chú
踌躇
sù
簌簌
shì
拭擦
sānɡ
丧事
二、记一记
狼 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典 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质,抵押。 惨 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蹒 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 唐:衰颓败落。 琐 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八年级语文上册《7 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7 背影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教学难点: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体会文章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的层次一、导入以小故事《儿子眼中的父亲》导入新课: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光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共同思考,引入课题:同一个父亲,在儿子眼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
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遍。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号秋实。
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46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因此,毛泽东称他“有骨气”。
7《背影》获奖公开课ppt课件
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1、听课文录音 。《背影》
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 事件是什么?
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 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点背影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1)
背影
写背影
回忆往事,抒写深情 (2—6)
忆背影 首尾呼应,收束全文
(7)
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 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
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 文填空:
我看见他戴 着黑布小帽,
穿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 走 到铁道边,慢慢
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
过铁道,要爬 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 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 缩 ;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 ,显出
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
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 下
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
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名篇
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荷塘月色》。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 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
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
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 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 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 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 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 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 怀真是无微不至。
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返回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请圈出相关动词,并感受这几个动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 7《背影》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7.背影歌颂父爱,一般是正面描写父亲的高教学重点可以通过默读、细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去领悟课文在的个性化发现进行交流、比较、补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2.品味文章朴素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教学难点:品味赏析文章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新课讲解内容:一、课前预习(5分钟)快速浏览课文,完成预习工作:1.用阿拉伯数字标准段序;2.用“□”圈画出“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确定读音;3.简要复述主要情节,或粗谈自己初读文章后对“我”或“父亲”的看法。
二、新课导入在平时作文的时候,大家不愿意写父爱母爱类的文章,有人觉得容易写但写不出新意;有人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写不出来。
其实,你错了。
原本,你应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学一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然后,你就豁然开朗了。
三、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写作背景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
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
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外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
又借钱办了丧事。
办完丧事,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
7、背影备课
7 背影(刘)学习目标1.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理解一些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4.领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延伸: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交卸.( ) (2)狼藉.( ) (3)颓.唐( )(4)赋.闲( ) (5)差.使( ) (6)琐屑..(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中“聪明”一词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文章巧妙的以“背影”为线索,把父亲对儿子的万般体贴关爱,儿子对父亲的真切理解与真诚悔悟表现得尤为感人。
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开篇点题——点出背影(2)叙述家境——引出背影,__________的泪(3)望父买橘——__________背影,__________的泪(4)与父分别——__________背影,__________的泪(5)怀念父亲——照应背影,思念的泪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1、字音识记踌躇..(pán shān)赋.闲(fù)..(chóu chú)狼藉.(jí)蹒跚簌.簌(sù)妥.帖(tuǒ)栅.栏(zhà)拭.泪(shì)举箸.(zhù)琐屑.(xiâ)颓.唐(tuí)惦.记(diàn)交卸.(xiâ)晶莹.(yíng)2、重要词语交卸:卸,解除、除去。
“交卸”,用于表示职务的解除。
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亲人的丧事。
丧,动词。
丢掉,失去。
踌躇:犹豫不定。
迂腐:拘泥保守,拘泥于旧的准则。
晶莹:光洁透明。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往往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3、近义词辨析颓唐·颓废都是形容词,都含有精神不振作的意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深情。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父子情深。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亲爱的父亲,他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背影》。
2.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营造课堂氛围。
二、自主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a.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b.文章中父亲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动?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如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
第二课时一、课堂复习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2.邀请同学们复述课文中的感人场景。
二、深入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父亲的背影、车站等。
2.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父子情深,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写父亲的形象来表现这种情感。
三、写作练习1.请同学们以《背影》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与父亲的故事。
第三课时2.强调尊重父母、热爱父母的重要性。
二、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深入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课后拓展1.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荷塘月色》、《春》等,感受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2.深入探讨父子关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父子关系的差异。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背影》,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
在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同时,通过课后拓展,同学们对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7《背影》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7《背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A:朱自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曾任教于清华大学,现在清华大学校园里仍然有朱自清塑像和自清亭。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B:《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
1925年,朱自清在清华教学的时候收到了父亲的一封来信,信的内容使他想起父亲待他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自己北上读书时父亲南京送别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于是写了这篇《背影》。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关心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 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怕儿子路途不安全,体现父 亲对儿子的惦念。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 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 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 儿子着想。
来了。
第二次先学后教:体会父亲的话语
自学指导: 父亲送儿子上车,前后说了几
句话,快速浏览全文,把这些话 找出来。
父亲送儿子上车,前后只说了四句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
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探究 讨论
这四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 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 线索作用。
3、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情深主题。
一、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扫除障碍
自学指导:5分钟时间通 读全文,圈点生字词,从页下 注释找相关词意。
检测:1、认准字音
chāi xiè
差使 交卸
chóu chú yū
现了 父爱
的主题。
欣赏这幅 画,说说你 的体会。
《父亲》罗中立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 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刻画人物 形象的方法。
2、品味朴实的语言,体会深沉的父爱。
复习旧课
1、文中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
难忘背影(思念父亲)
四次背影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别)
朱 自 清
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 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 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 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 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 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 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 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八年级语文上册 7《背影》重点语段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重点语段训练现代文《背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节选)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
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7《背影》课件
2、生字词注音及解释。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犹豫(chóu chú) 妥
贴(tiē) 颓唐(tuí) 琐屑(xiè)
差(chāi)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课
文中指“职务”。
簌簌(sù):纷纭落下的样子。
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赋闲:失业在家。晋人有《闲居赋》,所以叫赋闲。
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情感迁移 感受深情
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天天相处,一 定也有很多像“背影”一样的细节感 动过你,触动过你的灵魂,请将这些 感人的细节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结束语: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 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 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 送你一句名言:真理是朴素的。
这4句浑厚而简洁的话包含 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 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 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 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地朗读课文,体会浑厚的语言所包含的丰 富感情。
能力目标
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学习生动刻 画人物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
2.体会亲情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 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1、欣赏课文朗读视频并尝试 自己有感情朗读。《背影》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父子情深)
八年级语文上册7、背影课件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 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料,而面临 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 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 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 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 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一、读下列生字词。
xiè
sāng
jí
1、交卸 2、奔丧 3、 狼藉
sù
fù
4、簌簌 5、典质 6、 赋闲
tuí
suǒxiè pánshān
7、颓唐 8、琐屑 9、 蹒跚
10、犹豫
11触目伤怀
12、情郁于中 13 祸不单行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下列各题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 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请从文中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 的四句话,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 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 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 子。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现代著名诗
人,散文家,学者, 民 主战士。
他一生勤奋,共有诗
歌、散文、评论、学术研 究等著作,约二百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春》、 《荷塘月色》、《背影》、 《绿》等。
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 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 的往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 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 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 件事。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 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 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 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 在浦口车站惜别。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7背影(朱自清) “黄冈赛”一等奖
7 背影朱自清【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关键词语,句子表达特殊感情。
3、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学习重点】:1.场景阅读:望父买橘、父子分别2.重点语段(第6段)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课时1.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92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均原任徐州研究公卖局局长,被解职。
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失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读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2.作者我先知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填空。
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文”。
作品有散文集()(),诗文集(),代表作品有()我们曾学习过他的文章()。
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交卸.( ) 奔丧.( ) 狼藉.( ) 簌簌.( )赋.闲( ) 颓.唐( ) 琐屑.( ) 差.使( ) 蹒跚..( ) 踌躇..( )3、根据意思写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纷纷落下的样子()凄惨暗淡,不景气()失业在家()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衰颓败落()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七课背影 课件
请用一句话说说 你学过本课后的 感受?
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 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 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 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心情 敌 背 点 的 以 《 。感 万 影 上 重 在 背 的语的。锤文影 闪千一父,坛》 电言瞬子重不, ,的化亲重朽一 照倾作情地?篇 彻诉了,敲正娓 千。永感击在娓 千背恒人在于道 万影,肺人它来 万,一腑的是的 颗恰个。心一文 赤似背在灵记字 子一影这共情, 之道力里鸣感何 ,
作者及背景
找出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的动作(至少五 个)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动作:走、探、穿、爬、攀、缩
作用: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 父亲的爱子之情。 仿照父亲买橘子的句子写一段话。(至少 用上五个动词)
父子深情
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 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整体感知
文中一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父亲几次背影?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思考
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中,作者着 重写而且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什 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 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7背影.doc
背影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
2·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
3·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教学器材:准备两张桌子。
课前预习基本要求:1·默读、朗读课文。
2·查字词典,为有关字词注音释义。
3·画出文中疑难词句。
4·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感动你呢?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
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
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
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生字词检查。
狼藉簌簌橘逛踌躇蹒跚颓唐琐屑举箸三、老师范读或录音范读,或者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无私。
②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四、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写到“我”的几次流泪?(四次)进一步思考:课文中对于“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第7课《背影》课文简介_背影课文原文
《第7课《背影》课文简介_背影课文原文》摘要:回变卖质父亲还了亏空,我们了江进了车,会说“我走了到那边信!”我望着他走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不能忘记是他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不必难天无绝人路!” 回变卖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光景很是惨淡半了丧事半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我们便行到南京有朋友约游逛勾留了日;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父亲因事忙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熟识茶房陪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往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了他踌躇了会终定还是己送我我再三劝他不必;他只说“不要紧他们不!” 我们了江进了车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费才可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真是聪明分总觉他说话不漂亮非己插嘴不可但他终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紫毛衣铺座位他嘱我路上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年纪人难道还不能理己么?唉我现想想那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橘子你就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栅栏外有几卖东西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铁道须跳下又爬上父亲是胖子走然要费事些我要他不肯只让他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尚不难可是他穿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这我看见他背影我泪很快地流下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他已抱了朱红橘子往回走了铁道他先将橘子散放地上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我赶紧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股脑儿放我皮衣上是扑扑衣上泥土心里很轻松似会说“我走了到那边信!”我望着他走出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吧里边没人”等他背影混入往往人里再不着了我便进坐下我眼泪又了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光景是日不如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事哪知老境却如颓唐!他触目伤怀然情不能已情郁然要发外;庭琐屑便往往触他怒他待我渐渐不往日但近两年不见他终忘却我不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儿子我北他写了信给我信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约期不远矣”我到处晶莹泪光又看见那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背影唉!我不知何再能与他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蹒
颓 琐
跚: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唐: 衰颓败落。 屑: 细小而繁多(的事)。
触目伤怀: 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情郁于中: 感情积聚在心里。
初读感知,识“背影”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几次提到了背
影,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到的?
初读感知,识“背影”
背 影
想 思念 父亲
三、回读课文
当分析。
悟情感
从文中找到能体现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动的泪) 我的眼泪又来了 (惜别的泪) 晶莹的泪光中看到了他的背影 (思念的泪) 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惦念父亲)
感 情 在 逐 渐 往 上 升 华
送行时的背影 (6) 送行前细心关照 (4-5) 分别时惨淡的家境 (2-3)
背
影
朱自清
父
爱
父子情深
子
升华:学会感恩
学会爱
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动你? 请将事件的经过说出来(可以谈发 生的误会,也可以谈某个生活细 节)。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维斯寇
看 望父 买橘
别 父子 分别
思 别后 怀念
一、精读美文,析“背影”
请揣摩一下作者的内心世界,将句子“我看到了一 个____的背影”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蹒跚 坚强 远去 难忘
二、研读经典,品“背影”
1.送行是文中记叙最详尽的部分,请概括这部分记叙 的内容。 ①决定亲送 ④买票 ⑦拣座 ②过江 ⑤讲价 ⑧买橘 ③进站 ⑥登车 ⑨话别
(行动不便,艰难)
4.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 包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关怀,惟恐有闪失 关怀,无微不至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儿子旅途平安 要儿子小心照看好行李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2.文中对背影的描写有四次,作者着重写且给你留下深 刻印象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 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3.读父亲过铁道的部分,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a、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 (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b、走路的姿势: 蹒跚 (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时的动作: 探、攀、缩、倾
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一
段经历。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chāi
差 使
jí
狼 藉
sù
簌 簌
pán shān
蹒 跚
tuí
颓 唐
shì
拭 擦
zhù
举 箸
chóu chú
踌 躇
sānɡ
丧 事
děi
得行小费
二、记一记
狼 典 惨 藉: 乱七八糟的样子。 质: (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质,抵押。 淡: 凄惨暗淡,不景气。
7 背影
朱自清(1898-1948),字佩
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 文集《踪迹》、《欧游杂记》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
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品
有《荷塘月色》、《背影》、 《绿》等。
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原任徐州烟酒公安局局 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 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