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如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系统初始化、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生成等。

2、教学难点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会计电算化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企业由于手工记账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而引入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引出会计电算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报表管理等。

3、软件演示(约 3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向学生演示系统初始化的操作过程,包括建立账套、设置会计科目、录入初始数据等。

(2)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包括如何填写凭证的各项内容、如何进行凭证的审核和记账。

(3)展示账簿查询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查询和打印。

(4)演示报表生成的操作,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和输出。

4、学生实践(约 6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练习,教师在旁边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篇1】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七、板书设计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产生文字的产生【篇2】会计电算化教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

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
教案标:会计电算化入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3. 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2. 难点: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引入会计电算化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新课呈现(30 分钟)
- 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登录、创建账套、录入凭证等。

- 引导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如财务报表生成、账目管理等。

3. 课堂讨论(10 分钟)
- 组织学生讨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优势。

4. 总结归纳(5 分钟)
- 总结会计电算化的要点和重要性。

5. 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进行简单的账目处理操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加强练习。

同时,应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3.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4.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学习;2.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实践;2.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电算化处理。

四、教学内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和特点1.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1.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2.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2.1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介绍2.2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工具介绍2.3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选择和应用原则3.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1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3.2电子表格软件的常用函数和公式3.3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排序和筛选3.4电子表格软件的图表功能4.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电算化处理4.1会计科目的电算化处理4.2会计凭证的电算化处理4.3财务报表的电算化处理4.4财务分析指标的电算化处理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解释概念和原理,介绍发展历程等;2.实例演示: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和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应用;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问题;5.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操作的情况;2.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考试成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教学用电脑和投影仪;2.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3.讲义和教材:相关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和资料。

会计电算化技能教案

会计电算化技能教案

会计电算化技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技巧;3.掌握常见的会计电算化技能,如财务软件的安装与卸载、账套的建立与修改、基础数据的录入等;4.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电算化思维和操作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应用;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会计报表与日常工作流程,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电算化技能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2.讲解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基本概念(10分钟)简要介绍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定义、作用和优势,以及与传统会计工作的区别。

3.介绍常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20分钟)介绍几种常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金蝶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用友T3等,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4.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技巧(30分钟)选择一款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包括:(1)软件的安装与卸载;(2)账套的建立与修改;(3)基础数据的录入;(4)财务报表的生成与分析。

5.课堂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实践,针对不同知识点设置相应的题目,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电算化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和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的操作准确性、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课堂练习的参与度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操作习惯。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自学或实践进一步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2.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3.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讲座或座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作用;2.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功能;3.掌握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4.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电算化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讲授: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演示:通过多媒体、视频等方式,展示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讲授: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理。

-实操:指导学生进行电算化软件的安装、配置和初始化,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参数调整。

3.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功能-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操作,详细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功能,如会计凭证的录入和查询、财务报表的生成和分析等。

-实操:指导学生进行电算化软件的实操操作,如凭证录入、报表生成、数据导入导出等。

4.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书、教学视频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如U8、金蝶等。

-练习:布置实操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和报表生成等任务。

5.会计电算化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讨论,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和实践,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评估和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比:30%-课堂表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等。

-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学生按时完成并正确提交。

-考核内容:考察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核形式: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会计电算化教案1

会计电算化教案1

会计电算化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3、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账套建立、基础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

2、难点(1)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理解。

(2)如何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生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传统手工会计处理方式的繁琐和局限性,引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系统构成和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3、软件操作演示(约 4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演示账套建立的过程,包括账套信息的设置、会计科目体系的建立等。

(2)进行基础设置的演示,如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往来单位档案等的录入。

(3)详细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凭证的填制、修改、审核等操作。

(4)展示账簿查询和打印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查询和打印设置。

4、学生实践操作(约 60 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5、总结与评价(约 20 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配备电脑和会计电算化软件。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5. 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3.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计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网络环境:校园网或互联网,保证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3. 软件环境:配备必要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任务,考察其操作熟练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案例素材:收集和整理实际会计电算化应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操作指导:提供详细的会计软件操作指导文档和视频教程。

5. 练习题库:编制丰富的练习题,涵盖各个知识点。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第3-4周:介绍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第5-6周:学习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第7-8周:练习日常会计业务处理。

5. 第9-10周:讨论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第11-12周:课程总结和复习。

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设计

(4)能正确设置与输出各类会计账簿。

(二)学习目标:了解通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在思路、程序、方法上的区别,了解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一般原理,掌握凭证处理与账簿输出中各项参数的意义与设置方法。

模块三:辅助核算功能与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软件辅助核算功能正确处理设置辅助属性参数,完成对辅助项目管理业务的操作。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在录入记账凭证时正确设置或输入辅助核算参数。

(2)能够以出纳员的身份进行银行对账并输出对账结果。

(3)能够对部门核算、个人核算进行设置并能输出相应的辅助账簿。

(4)能够正确设置自动转账凭证,并在期末生成和输出记账凭证。

(二)学习目标:了解辅助核算的原理,了解辅助核算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的差异,掌握对部门、个人、往来业务、银行业务等进行辅助核算的方法与技巧,掌握辅助业务账簿查询与分析的方法。

模块四:工资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工资系统及工资数据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正确设置工资项目,并正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2)能够对本月工资进行录入、编辑、汇总等操作。

(3)能够进行工资的扣零、扣税设置,并处理扣零、扣税业务。

(4)能正确设置、生成与传递工资结转凭证。

(二)学习目标:了解软件对工资数据及工资费用管理的原理与程序,掌握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的规则与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结转的原理,学会设置与生成工资费用结转的记账凭证。

模块五:固定资产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正确设置固定资产类别与卡片项目。

(2)能按核算要求设置与录入固定资产初始卡片。

(3)能够依照折旧规范设置并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生成与传递折旧凭证。

(4)能够对固定资产变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二)学习目标:明确固定资产卡片及其管理的主要原理,了解在电算化环境里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卡片的优势,掌握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变动资料录入、折旧方法的设置和折旧计提以及固定资产自动凭证的生成等过程的处理规则。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会计电算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常用软件应用。

3.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

二、教学内容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a.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背景b.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a.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b.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和功能c.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处理a.电算化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管理b.电算化会计凭证的录入和管理c.电算化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达到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熟悉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会计核算案例,理解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引入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

b.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背景和相关的技术进步。

2.理论讲解(30分钟)a.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b.介绍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和其功能。

c.分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案例。

3.软件操作(60分钟)a.展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界面和操作方法。

b.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管理。

c.演示会计凭证的录入和管理。

4.案例分析(30分钟)a.选取实际的会计核算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b.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分析。

5.总结与小结(10分钟)a.总结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和应用优势。

b.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用具1.黑板和粉笔2.多媒体投影仪3.会计电算化软件(根据具体软件情况选择,如金蝶、用友等)六、教学评价1.平时考勤:按时到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作业成绩:完成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作业。

3.考试测试: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原理、软件操作和应用进行考察。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

会计电算化教案——使你轻松理解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教案——使你轻松理解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教案——使你轻松理解会计电算化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当今应用最广泛、最热门的会计处理方式之一。

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操作实践一直是极为困难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会计电算化教案,帮助大家轻松理解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加快会计处理速度,改善会计处理质量,提高会计处理效率,降低会计处理成本的会计处理方式。

简单来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将传统手工的会计处理方式通过计算机进行改进和升级,使会计处理更高效、更方便、更准确。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一)速度快: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数据,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工处理的时间,同时可以实时处理数据,提高处理速度。

(二)精度高:会计电算化可以避免由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确保会计处理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实时性好:会计电算化可以实时获取会计数据,并实时进行处理,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信息共享:会计电算化可以将会计信息集中管理,方便各部门共享使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五)管理效率高:会计电算化可以简化会计流程,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三、会计电算化的分类会计电算化按照不同的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传统电算化:利用计算机对传统会计处理方式进行数字化加工的方式,如手工输入转换到电子数据处理。

(二)框架电算化:以框架程序为基础,利用各种软件工具,对会计处理流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形成一套高效的流程。

(三)封闭式电算化:借助预定制的会计软件,实现前台工作通后台快速处理数据,有效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提高会计处理效率。

(四)开放式电算化:企业自主研发或采用产品升级来满足会计处理的需求,强调灵活性和扩展性,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现会计处理流程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第一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1.1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1.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1.3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和缺点1.4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领域1.5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2.1 会计软件的启动与退出2.2 会计软件的用户界面介绍2.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2.4 会计软件的资料管理2.5 会计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第三章:会计凭证的录入与审核3.1 会计凭证的录入界面及操作步骤3.2 会计凭证的审核流程及要求3.3 会计凭证的修改和删除3.4 会计凭证的查询和打印3.5 会计凭证的导出和导入第四章:会计账簿的管理4.1 会计账簿的概述4.2 会计账簿的创建和修改4.3 会计账簿的查询和打印4.4 会计账簿的期末结账操作4.5 会计账簿的导出和导入第五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5.1 财务报表的概述5.2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5.3 财务报表的公式与模板5.4 财务报表的编辑与打印5.5 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第六章:会计科目设置与管理6.1 会计科目的分类与编码规则6.2 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6.3 会计科目的修改和删除6.4 会计科目的查询和打印6.5 会计科目的导出和导入第七章:工资核算与管理7.1 工资核算的基本概念7.2 工资核算的操作流程7.3 工资条的与发放7.4 工资数据的查询和打印7.5 工资数据的导出和导入第八章:固定资产管理8.1 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8.2 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和报废8.3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8.4 固定资产的查询和打印8.5 固定资产的导出和导入第九章:销售与采购管理9.1 销售管理的基本概念9.2 销售订单的创建和处理9.3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9.4 采购订单的创建和处理9.5 销售与采购数据的查询和打印第十章:税务管理10.1 税务管理的基本概念10.2 税务申报的操作流程10.3 税务数据的查询和打印10.4 税务数据的导出和导入10.5 税务管理的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案例(3篇)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某高校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课程。

本案例以该课程的一次实践教学活动为例,详细描述了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审计等工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会计行业的热爱。

三、案例实施1. 实践教学准备(1)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本案例选择某知名会计电算化软件作为实践教学的平台,该软件具有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易于上手等特点。

(2)编写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结合软件功能,编写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编制、期末结账等。

(3)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时间、实践步骤、实践要求等。

2. 实践教学过程(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

(2)讲解:由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包括软件界面、功能模块、操作步骤等。

(3)实践操作:学生按照实践教学内容,在软件中进行实际操作,包括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编制、期末结账等。

(4)问题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由教师或组长进行解答。

(5)小组讨论:各小组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6)成果展示:各小组完成实践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包括软件操作演示、实践报告等。

3. 实践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熟练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成果评价:评价各小组的实践成果,包括软件操作演示、实践报告等。

(3)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3)学会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处理。

2. 实验要求(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2)掌握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基本操作。

(3)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二、实验内容1. 会计电算化概述(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2)分析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挑战。

2. 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1)介绍常见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3. 会计科目设置(1)学习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方法。

(2)练习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设置一级和二级科目。

4. 凭证录入与审核(1)学习凭证的分类和录入要求。

(2)练习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录入和审核凭证。

5. 账簿查询与管理(1)学习账簿的分类和查询方法。

(2)练习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查询和打印账簿。

三、实验步骤1. 登录会计电算化软件,进入系统初始化界面。

2.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包括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3. 录入经济业务凭证,注意凭证的日期、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等信息的准确性。

4. 审核录入的凭证,确保凭证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5. 查询各类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打印并分析账簿信息。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注意保护个人和数据的安全,避免随意泄露账号和密码。

3. 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共同解决问题。

五、实验成果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否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

(2)是否掌握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基本操作。

(3)能否独立完成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 评价方法(2)操作考核: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考核,检验操作技能。

(3)成果展示:展示会计电算化实验成果,如财务报表等。

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教(10.8版)程教案

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教(10.8版)程教案

一、概述会计电算化技能是当今会计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特设计了《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教程》(10.8版)教案,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3. 能够利用电算化技能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技能概述1.1 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定义1.2 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发展历程1.3 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应用范围及意义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2.1 电算化软件的安装和设置2.2 电算化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2.3 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3. 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实例分析3.1 会计核算实例分析3.2 财务管理实例分析3.3 会计电算化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4. 实操训练4.1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模拟操作训练4.2 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实例操作训练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2. 多媒体教学辅助讲解3. 课堂互动讨论4. 实操训练和作业指导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技能概述1.1 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电算化技能的概念和特点,并引导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发展历程和应用范围。

1.2 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会计电算化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第二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2.1 电算化软件的安装和设置演示和讲解电算化软件的安装和设置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

2.2 电算化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电算化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布局。

2.3 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课程设计 (2)

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课程设计 (2)

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已经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如此,为了适应现代的会计工作需求,我们需要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设计旨在完整地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用技巧,使同学们能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2.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

3.了解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4.熟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类应用功能和操作技巧。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此处列出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请根据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相关修改。

3.1 课程内容•第一讲: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讲: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第三讲:会计电算化报表的检查与分析;•第四讲: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技巧;•第五讲: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2 教学安排本课程将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讲:2学时(1小时讲授 + 1小时实践)。

•第二讲:4学时(2小时讲授 + 2小时实践)。

•第三讲:6学时(3小时讲授 + 3小时实践)。

•第四讲:8学时(4小时讲授 + 4小时实践)。

•第五讲:10学时(5小时讲授 + 5小时实践)。

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出席率:出席率将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出席率将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计算。

2.实用操作: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际操作,操作完成后将进行评分。

3.理论考核:学生需要进行闭卷考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5.1 教材教材《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第二版)作者:李丽5.2 参考书目•会计电算化系统概论作者:韩承钧•会计电算化工作案例作者:陈昕•会计电算化技术与运行管理作者:葛建强六、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适用课程:会计电算化课时安排:共5章,每章2课时,总计10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与操作方法。

3. 会计软件在日常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4.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5.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与维护。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演示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法:学生独立操作会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电算化实践中的案例,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2. 会计软件教学版。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4. 教案、讲义、案例等教学资料。

二、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使学生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教学准备:1.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2. 会计电算化概述讲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三、第二章:会计软件与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会计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和操作方法。

3. 使学生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2.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和操作方法。

3. 会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种类、功能、运行环境和操作方法。

会计电算化应用第二版教学设计 (2)

会计电算化应用第二版教学设计 (2)

会计电算化应用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背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是会计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既是现代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为了配合当前会计事务所、企业对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学校决定更新会计电算化教材,进行第二版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在实践中灵活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财务会计操作。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能够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和查询、制表等;•能够灵活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实效。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系统及其组成;•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常见病毒防治方法。

2.会计电算化软件•各种财务软件的介绍与使用方法;•账户管理、会计凭证处理、科目余额查询、财务报表编制等。

3.实践操作•练习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技巧;•基于例子进行实践演练。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

在讲授中,注重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通过具体实例直观明了地传达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通过真实案例或问题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通过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通过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和实习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建立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促进、激励和反馈作用。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标题: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习并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a.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 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c. 会计软件的分类和功能介绍。

2. 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a. 会计软件的安装和设置。

b. 账套的建立和管理。

c. 会计凭证的录入和修改。

d. 财务报表的生成和分析。

3. 会计电算化案例分析a. 根据真实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案例分析。

b. 利用会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c. 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a. 利用多媒体展示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b. 提问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a. 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b. 分步骤讲解会计软件的安装和设置,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3. 操作实践a. 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账套建立和管理操作。

b.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会计凭证进行录入和修改操作。

c. 学生利用会计软件生成财务报表,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4. 案例分析a. 教师提供真实企业的会计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b. 学生利用会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

c.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互动。

5. 总结和评价a.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和总结。

b. 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会计软件安装包和教学资料。

3. 真实企业的会计数据和案例分析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评价。

2. 学生在操作实践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

3. 学生编制的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评价。

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设计经贸与社会服务系王慧珍模块一:系统初始化(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会计软件的系统管理与初始设置功能建立电算化应用环境。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利用系统管理功能设置账套、建立操作员并为操作员授权。

(2)能在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

(3)能在账务处理或总账模块中建立会计科目表,录入初始数据。

(二)学习目标:了解系统初始化的内容与程序,理解新建账套、操作员管理与授权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系统运行要素设置的方法,会录入期初数据与理解试算平衡的原理、程序与技巧。

(三)学习任务:参考8学时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账套的设置、参数的设置,对操学习目标相关知识能力训练作员授权。

重点是账套启用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对会计软件的初始环境参数和运行参数在整个系统工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理解。

基本知识:(1)账套的设置与数据备份。

(2)用户(操作员)管理。

(3)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确认。

(4)系统运行要素设置。

(5)会计科目表的建立。

(6)系统模块启用。

(7)账务处理(总账)账套期初数据录入扩展知识: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初始设置的整个过程作系统描述和全程演示,也可在教师控制下进行师生交互式的操作实践。

根据学生操考核作情况随时作针对性的讲解和分析。

对账套设置和启用的测试、对期初数据录入的检查建议模块二:账务处理系统(一)项目任务能利用软件相应模块功能完成对基本会计业务的日常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在账务处理模块完成对记账凭证的录入与修改操作。

(2)能对已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查询、修改、出纳签字、审核、过账等操作。

(3)能根据会计规范查询凭证错误,并利用错账更正方法更正凭证错误。

(4)能正确设置与输出各类会计账簿。

(二)学习目标:了解通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在思路、程序、方法上的区别,了解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一般原理,掌握凭证处理与账簿输出中各项参数的意义与设置方法。

(三)学习任务:参考24学时一是会计软件中凭证账簿处理的一般规范,数据处理的基本学习原理等内容;二是在记账凭证录入、查询、审核、过账以及账簿目标查询等环节的软件处理方法与手工处理方法的区别。

基本知识:(1)基本会计业务记账凭证录入。

(2)记账凭证的查询、出纳签字、审核与过账。

相关(3)记账凭证修改与冲销。

知识(4)各类会计账簿查询输出扩展知识:会计实务中对于记账凭证和账簿的处理能力训练考核建议在师生互动中探讨手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的区别,着重讨论两者对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方面的异同;讲述中注意引导学生回忆会计学原理中有关账户结构、账务处理程序等原理性内容。

对会计业务记账凭证录入和会计账簿的测试模块三:辅助核算功能与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软件辅助核算功能正确处理设置辅助属性参数,完成对辅助项目管理业务的操作。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在录入记账凭证时正确设置或输入辅助核算参数。

(2)能够以出纳员的身份进行银行对账并输出对账结果。

(3)能够对部门核算、个人核算进行设置并能输出相应的辅助账簿。

(4)能够正确设置自动转账凭证,并在期末生成和输出记账凭证。

(二)学习目标:了解辅助核算的原理,了解辅助核算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的差异,掌握对部门、个人、往来业务、银行业务等进行辅助核算的方法与技巧,掌握辅助业务账簿查询与分析的方法。

(三)学习任务:参考8学时辅助核算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差异的分析比较;业务操作学习目标相关知识能力训练中对辅助核算参数的设置与检验,银行对账与往来销账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流程。

难点是:对辅助核算原理的理解,以及软件处理与手工核算方式的比对。

基本知识:(1)往来科目设置、往来对账与销账。

(2)银行对账。

(3)部门核算与个人核算。

(4)自动转账凭证的设置与生成。

(5)辅助账簿输出。

扩展知识:会计实务中往来科目设置、往来对账与销账以及银行对账辅助核算内容与前后各模块知识以及软件操作技术的联系比较紧密,一部分设置项以及最终结果输出可能分布在其他模块。

所以,要注意交待其知识与内容与前后各模块的联系,尤其要说明与基本账务处理模块的联系。

也可将此模块与账务处理系统模块合并讲授,或在操作训练环节将本模块内容与账务处理模块内容进行合并。

考核对转账凭证生成、辅助账簿的测试建议模块四:工资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工资系统及工资数据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正确设置工资项目,并正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2)能够对本月工资进行录入、编辑、汇总等操作。

(3)能够进行工资的扣零、扣税设置,并处理扣零、扣税业务。

(4)能正确设置、生成与传递工资结转凭证。

(二)学习目标:了解软件对工资数据及工资费用管理的原理与程序,掌握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的规则与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结转的原理,学会设置与生成工资费用结转的记账凭证。

(三)学习任务:参考8学时工资项目编辑和工资运算公式的设置,是工资管理系统设置学习中的基本内容,也是重点内容。

对工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目标解,尤其是诸如代扣个人所得税项目公式的编辑等内容。

基本知识:(1)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

(2)工资数据录入与计算汇总。

相关知识能力训练(3)工资分摊设置与凭证生成。

(4)工资报表查询与输出。

(5)工资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扩展知识:成本会计中对于工资的计算对于工资运算公式的设置这一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要结合程序设计语言中标准语句的运用规则来进行讲述,可以以代扣个人所得税为例进行重点讲解,要注重对公式编辑中的一些基本技巧的介绍。

考核建议对个人工资计算和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测试模块五:固定资产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正确设置固定资产类别与卡片项目。

(2)能按核算要求设置与录入固定资产初始卡片。

(3)能够依照折旧规范设置并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生成与传递折旧凭证。

(4)能够对固定资产变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二)学习目标:明确固定资产卡片及其管理的主要原理,了解在电算化环境里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卡片的优势,掌握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变动资料录入、折旧方法的设置和折旧计提以及固定资产自动凭证的生成等过程的处理规则。

(三)学习任务:参考8学时将对固定资产卡片及其意义的认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学习目标相关知识能力训练选择与折旧计提,自动凭证的生成等内容作为重点;对固定资产变动资料的理解与操作有一定难度。

基本知识:(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特点。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置与初始卡片录入。

(3)固定资产变动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4)固定资产折旧的设置与折旧费用分摊。

(5)固定资产报表输出。

(6)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扩展知识:财务会计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由于在会计原理中未曾实际接触卡片,学生对固定资产卡片内容可能较生疏。

为此要在教学演示时全面展示卡片内容,说明考核卡片管理方法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在独立操作具体业务前对此有一个大概的概念。

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各项内容的测试建议模块六:期末处理(一)项目任务能利用软件功能对模拟账套涉及的相应模块作期末业务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利用已设置的自动转账凭证生成并传递记账凭证。

(2)能对核算资料进行期末对账处理(3)能按顺序完成多个软件模块的期末结账操作。

(二)学习目标:了解期末业务的特点与处理顺序,了解期末对账与结账的原理,掌握利用自动转账凭证生成传递记账凭证的方法,掌握期末结账的操作技术。

(三)学习任务:参考6学时重点是掌握期末业务处理的操作技术;难点是对期末业务处学习理顺序的理解与把握,防止因顺序颠倒而导致账务处理结果的错目标误。

基本知识:(1)期末结转凭证的编制。

(2)自动转凭证的生成与传递。

相关(3)对账与错账更正。

知识(4)各模块结账。

扩展知识:基础会计中对于错账的更正能力训练考核期末处理既涉及账务处理模块,又涉及工资、固定资产等专项核算模块,在处理顺序与处理规则上各软件的规范各不相同。

要引导学生理解期末处理在软件应用程序中所处的环节,学会正确把握处理时机。

对各模块结账的测试建议模块七:会计报表的设置和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在会计报表管理模块完成对常用会计报表的设置、编制与输出。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利用报表管理功能建立资产负债表,设置取数公式与审核公式,输出当月报表数据。

(2)能够利用相应功能建立利润表,设置利润指标取数公式,生成输出利润表。

(二)学习目标:了解会计报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自定义报表功能定义报表结构的方法,掌握取数规则和指标取数公式的编写方法,掌握会计报表编制输出的步骤与方法。

(三)学习任务:参考10学时一是会计报表空表的建立,二是报表取数函数(取数公式)学习的编写;在通用会计软件的运用中,报表的初始处理是最富技术目标性和革命性的操作,也是电算化实践中难度最大的操作环节。

基本知识:(1)会计报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程序。

相关(2)资产负债表的设置与编制。

知识(3)利润表的设置与编制。

扩展知识:财务会计中对于各种报表的编制能力训练考核本章是会计软件运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章,其操作内容集中体现了现代化手段处理经济业务的优势。

教学中除了讲述一些基本原理外,要重点讲解所选软件的报表指标取数公式编写的规则,并结合常用报表的编制对报表指标数据公式的编辑作适当的练习。

对2张会计报表编制的测试建议模块八:电算化与会计软件(一)项目任务能够对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软件模块、模块间关系作一般性分析。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讲述电算化会计的大致的发展历程。

(2)能识别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

(3)能辨别软件模块,表述软件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4)能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分析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目标:了解电算化会计以及会计软件的含义、特点及发展历程,熟悉从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会计信息化角度对电算化会计的描述方式,明确电算化会计的内容、运作方式与发展趋势。

理解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及其基本功能,掌握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软件功能模块的运用顺序。

(三)学习任务:参考4学时学习目标相关知识能力训练考核对电算化会计课程与会计和计算机两学科中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的把握,以及对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认识与运用。

基本知识:(1)电算化会计的概念、发展历程、内容与特点。

(2)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3)会计软件的概念、结构。

(4)会计软件的模块及其数据传递关系。

(5)电算化会计与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