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从诸侯争霸 到秦朝统一
(统一条件、实现统一、统一意义)
•皇帝制度的形成 ◆主要内容 •中央---机构设置 (措施--形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基本格局
◆产生的影响
•历代沿用 •不断加强
好了歌
•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原因是北宋初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掌握--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草拟、决策)
•尚书省
(负责执行)
•门下省
(审议、驳回)
• 特点: ••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 •三分相权,责、权分工明确;
•分散、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彼此相互制约;(或:制约与平衡) •如果在唐代要申请修筑一水利工程,流程是怎样的? •责权分工明确,减少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集体行使宰相职权; 是否合理? •是......重大创造(变化)。
•宋的科举制有了较大发展。与隋唐相比, 主要的变化之处有哪些?有何作用?
1.考试程序上:增加殿试(始创),确立三级制; •资料: •人才选拔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强化君主专制; 2.考试规范上:建立糊名(弥封、封弥)、誊录、别头、锁
院,制度更加严密; •相对更加客观、公正—有利于人才选拔; 3.考试内容上:从重诗赋到重经义。(王安石时期,科举改 宋代规定书目 革最突出是两点:一是在目上,废明经诸科,独存进士科; •人数、官职增加—“冗官”“冗费”问题加剧; 二是废考试诗赋的传统,改经义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中央:皇权与相权—君主专制 •地方:地方与中央—中央集权 •官吏管理:选官、用官的问题
1.概括从汉到元,中央集权(中央和地方)、
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选官、用官制度等具
体内容、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据此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变式)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
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 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 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 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时现;总体上,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但彼
此也互有消长,并非直线发展;
•两个问题: •两对矛盾:
---(中央)皇权专制与相权膨胀的矛盾 ---(地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四个时期:---汉 隋唐
北宋
元代
•重点知识:---(地方管理)汉... 北宋...
---(中央机构)隋唐...
元...
• 举例:谢玄 谢灵运 刘勰 王羲之 • 但后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 提示:注意:科举制自身的发展变化之处。 •科举制 ---形成于 门有卿”的局面。
---发展(完备)于
---完善(改革)于
---走向顶峰转而衰落于
----制度的变化。
问题2: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的发展 变化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选拔依据: •才能(孝、廉)---- 门第 ---- 学识 •选拔途径: •自下而上推荐---- 品评官的评定---- 科举考试 •选拔对象: •士大夫---- 世家大族子弟(士族地主)---庶族地主、士人
•学思拓展: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
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1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 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 材料2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 1)材料1 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 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 • 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 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 材料3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 (读书)风气的形成; 2)材料2与材料1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 • 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哉! ——《晋书•段灼传》 •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4分,言之有理即可) • 材料4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 3)材料3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 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 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什么?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 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 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4)据材料4,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材料:最初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因此是“盖以 问题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主要内容是 •材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 高第良将怯如鸡 。 ----《抱朴子外篇·卷二》 什么?相比较而言科举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长久,其道何?”
•材料2:普曰:“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 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思考:材料中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易姓,战 斗不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建议? •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问题
解决措施
结果
•资料2:唐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 “王国问题” • “推恩令” 得到加强 (汉武帝) •资料1:西汉前期的郡国交叉图(局部) •资料2:西汉 •问题2:北宋初(宋太祖)为解决这些问题采 前期的形势图 “尾大不掉” 藩镇割据 •问题1:汉、唐两代在地方管理上存在什么问 (七国之乱时) 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结果如何?
元世祖
--中央集权的发展
•变化之处 •变化趋势
•旨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重点:汉、北宋、元的举措
--君主专制的演进
•旨在:中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重点:隋唐、北宋、元的措施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发展: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重点:发展变化之处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汉代 唐代
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分散军权 •问题3:元统一后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新 有效解决 唐亡教训 •文官治州 宋代 措施?结果(影响)怎样? 埋下隐患
•收回财权
元代
•实行行省制度 •设宣慰司
(关键词)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
朝代 •解决问题的措施
•结果
• 礼遇殊隆,位尊权重; 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魏晋 •问题1:结合教材P14思考汉初中央存在什么 • 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问题?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 •确立并完善了 重大创造 隋唐 影响深远 •三省六部制 •问题2:魏晋至宋元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加强了皇权 的?结果如何? 宋代 •三分相权,层层牵制 带来了问题
元...
北宋...
•一个隐性知识:---监察官员或机构
---秦(御史大夫) 汉(刺史) 宋(通判) 明清(御史)
---战国、秦至元代(御史台) 明清(都察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一日,(宋太祖)召赵普问曰:“自
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 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
•考试科目更加实用—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 4.考试结果上: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不断扩大科举录取的名额 和途径,并多方面提高科举及第后的待遇。
LOGO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1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汉书· 百官公卿表》 • 材料2 (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文信侯,秦始皇也曾封李斯为 通侯,秦二世封赵高为安武侯。 ——《历代职官沿革史》 • 材料3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至有 (1)结合材料1、2,概括秦朝宰相的特点。 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 (3)结合材料4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4所述政治制 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 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资治通鉴· 卷第192》 度和其他举措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后果? • 材料4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中书门下” (2)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阐述统治者实行该制度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密院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 司使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发展有怎样的规律性认识?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北宋后的百 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
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枢密使
另设“六部” 负责具体事务执行
•北宋中央机构设置体现怎样的特点?有何影响?
★元代中央机构设置及 问题
•皇帝
•枢密院
最高 军事机构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关 行使宰相权力
•宣政院
负责宗教 和西藏事务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负责具体事务)
•元代中央机构的特征?有何影响?
----制度的变化。
汉
察举制
魏晋
元代
•设中书省 • 宣政院、枢密院
相权有所回升 甚至左右皇权
•问题3:你认为哪种(哪朝)解决措施较为有效? 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 展演进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演变趋势如何?
•方式: --削权
--分权
•达到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趋势:
•总体上看: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得到加强(君主专制) •但是:发展的线条并非直线;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
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
•隋唐时三省六部制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了解--北宋中央的分权。
皇帝
中书门下 • 特点 •三分相权 参知政事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
“三分 相权” 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三司使 •分工不明、机构重叠肿 (副宰相) (负责军务) ----降低了办事效率; (负责财务) ----造成了“三冗”和...局面。
两对矛盾此消彼长,时隐时现
•阅读教材 P14 “学思之窗”的相关史料; •回答: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此类问题,应该是先看表象---再分析实质问题)
•(现象)宋真宗时,宰相李沆抵制真宗扩大财权企图,
不仅维护自身利益,也从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 •这一时期,相权有所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
•(总结)说明了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时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阅读教材 P13 “历史纵横”的相关史料; • 提示:学会提炼有效信息;
材料中反映出北宋中期出现怎样的社会 问题?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问题
--官僚机构庞大、重叠 --军队不断扩充 --财政入不敷出
•影响
--行政效率低下 --出现“三冗”问题 --造成积贫积弱局面
(统一条件、实现统一、统一意义)
•皇帝制度的形成 ◆主要内容 •中央---机构设置 (措施--形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基本格局
◆产生的影响
•历代沿用 •不断加强
好了歌
•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原因是北宋初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掌握--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草拟、决策)
•尚书省
(负责执行)
•门下省
(审议、驳回)
• 特点: ••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 •三分相权,责、权分工明确;
•分散、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彼此相互制约;(或:制约与平衡) •如果在唐代要申请修筑一水利工程,流程是怎样的? •责权分工明确,减少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集体行使宰相职权; 是否合理? •是......重大创造(变化)。
•宋的科举制有了较大发展。与隋唐相比, 主要的变化之处有哪些?有何作用?
1.考试程序上:增加殿试(始创),确立三级制; •资料: •人才选拔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强化君主专制; 2.考试规范上:建立糊名(弥封、封弥)、誊录、别头、锁
院,制度更加严密; •相对更加客观、公正—有利于人才选拔; 3.考试内容上:从重诗赋到重经义。(王安石时期,科举改 宋代规定书目 革最突出是两点:一是在目上,废明经诸科,独存进士科; •人数、官职增加—“冗官”“冗费”问题加剧; 二是废考试诗赋的传统,改经义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中央:皇权与相权—君主专制 •地方:地方与中央—中央集权 •官吏管理:选官、用官的问题
1.概括从汉到元,中央集权(中央和地方)、
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选官、用官制度等具
体内容、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据此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变式)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
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 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 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 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时现;总体上,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但彼
此也互有消长,并非直线发展;
•两个问题: •两对矛盾:
---(中央)皇权专制与相权膨胀的矛盾 ---(地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四个时期:---汉 隋唐
北宋
元代
•重点知识:---(地方管理)汉... 北宋...
---(中央机构)隋唐...
元...
• 举例:谢玄 谢灵运 刘勰 王羲之 • 但后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 提示:注意:科举制自身的发展变化之处。 •科举制 ---形成于 门有卿”的局面。
---发展(完备)于
---完善(改革)于
---走向顶峰转而衰落于
----制度的变化。
问题2: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的发展 变化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选拔依据: •才能(孝、廉)---- 门第 ---- 学识 •选拔途径: •自下而上推荐---- 品评官的评定---- 科举考试 •选拔对象: •士大夫---- 世家大族子弟(士族地主)---庶族地主、士人
•学思拓展: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
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1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 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 材料2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 1)材料1 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 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 • 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 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 材料3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 (读书)风气的形成; 2)材料2与材料1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 • 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哉! ——《晋书•段灼传》 •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4分,言之有理即可) • 材料4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 3)材料3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 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 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什么?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 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 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4)据材料4,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材料:最初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因此是“盖以 问题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主要内容是 •材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 高第良将怯如鸡 。 ----《抱朴子外篇·卷二》 什么?相比较而言科举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长久,其道何?”
•材料2:普曰:“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 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思考:材料中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易姓,战 斗不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建议? •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问题
解决措施
结果
•资料2:唐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 “王国问题” • “推恩令” 得到加强 (汉武帝) •资料1:西汉前期的郡国交叉图(局部) •资料2:西汉 •问题2:北宋初(宋太祖)为解决这些问题采 前期的形势图 “尾大不掉” 藩镇割据 •问题1:汉、唐两代在地方管理上存在什么问 (七国之乱时) 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结果如何?
元世祖
--中央集权的发展
•变化之处 •变化趋势
•旨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重点:汉、北宋、元的举措
--君主专制的演进
•旨在:中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重点:隋唐、北宋、元的措施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发展: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重点:发展变化之处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汉代 唐代
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分散军权 •问题3:元统一后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新 有效解决 唐亡教训 •文官治州 宋代 措施?结果(影响)怎样? 埋下隐患
•收回财权
元代
•实行行省制度 •设宣慰司
(关键词)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
朝代 •解决问题的措施
•结果
• 礼遇殊隆,位尊权重; 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魏晋 •问题1:结合教材P14思考汉初中央存在什么 • 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问题?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 •确立并完善了 重大创造 隋唐 影响深远 •三省六部制 •问题2:魏晋至宋元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加强了皇权 的?结果如何? 宋代 •三分相权,层层牵制 带来了问题
元...
北宋...
•一个隐性知识:---监察官员或机构
---秦(御史大夫) 汉(刺史) 宋(通判) 明清(御史)
---战国、秦至元代(御史台) 明清(都察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一日,(宋太祖)召赵普问曰:“自
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 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
•考试科目更加实用—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 4.考试结果上: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不断扩大科举录取的名额 和途径,并多方面提高科举及第后的待遇。
LOGO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1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汉书· 百官公卿表》 • 材料2 (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文信侯,秦始皇也曾封李斯为 通侯,秦二世封赵高为安武侯。 ——《历代职官沿革史》 • 材料3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至有 (1)结合材料1、2,概括秦朝宰相的特点。 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 (3)结合材料4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4所述政治制 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 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资治通鉴· 卷第192》 度和其他举措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后果? • 材料4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中书门下” (2)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阐述统治者实行该制度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密院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 司使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发展有怎样的规律性认识?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北宋后的百 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
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枢密使
另设“六部” 负责具体事务执行
•北宋中央机构设置体现怎样的特点?有何影响?
★元代中央机构设置及 问题
•皇帝
•枢密院
最高 军事机构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关 行使宰相权力
•宣政院
负责宗教 和西藏事务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负责具体事务)
•元代中央机构的特征?有何影响?
----制度的变化。
汉
察举制
魏晋
元代
•设中书省 • 宣政院、枢密院
相权有所回升 甚至左右皇权
•问题3:你认为哪种(哪朝)解决措施较为有效? 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 展演进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演变趋势如何?
•方式: --削权
--分权
•达到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趋势:
•总体上看: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得到加强(君主专制) •但是:发展的线条并非直线;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
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
•隋唐时三省六部制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了解--北宋中央的分权。
皇帝
中书门下 • 特点 •三分相权 参知政事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
“三分 相权” 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三司使 •分工不明、机构重叠肿 (副宰相) (负责军务) ----降低了办事效率; (负责财务) ----造成了“三冗”和...局面。
两对矛盾此消彼长,时隐时现
•阅读教材 P14 “学思之窗”的相关史料; •回答: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此类问题,应该是先看表象---再分析实质问题)
•(现象)宋真宗时,宰相李沆抵制真宗扩大财权企图,
不仅维护自身利益,也从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 •这一时期,相权有所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
•(总结)说明了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时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阅读教材 P13 “历史纵横”的相关史料; • 提示:学会提炼有效信息;
材料中反映出北宋中期出现怎样的社会 问题?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问题
--官僚机构庞大、重叠 --军队不断扩充 --财政入不敷出
•影响
--行政效率低下 --出现“三冗”问题 --造成积贫积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