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作业二十一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导学案-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导学案-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九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练习二十一课型:练习课课时:第3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一,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巩固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

进一步获得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

教法:组织指导练习,反馈式练习。

学法: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一。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有三位小朋友(小雨、小东、小亮)每人拿着一个水果,分别是香蕉、苹果和桔子。

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

他们拿的各是什么水果?考查目的: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答案:小雨拿的是香蕉。

小东拿的是苹果。

小亮拿的是桔子。

解析:由“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她可能拿的是香蕉或桔子。

再由“小亮拿的是桔子”可以肯定小雨拿的是香蕉,那么小东拿的就是苹果。

2.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A、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考查目的:学生利用推理,抓住突破点,以点带面,逐步解决问题,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答案:解析:先从A入手填,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4、1、3,确定A是2,进而确定A所在的行的空格应填3。

由A所在的列的第二和第四格应填1、4,确定第一行的第三和第四格分别填1、4。

B所在的行和列已有1、4、3,再确定B是2,第二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3、2,最后确定第四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1、3。

(三)1、引入课题: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简单推理。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简单推理的相关练习。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 猴子上树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 猴子上树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猴子上树︳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 通过观察、描绘猴子上树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猴子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2. 猴子上树的动态描绘3. 创作个性化的猴子形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猴子上树的动态,创作个性化的猴子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猴子动作,并将其生动地表现在作品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对猴子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猴子上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猴子的动作、表情等,讨论猴子上树时的动态特点。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猴子上树的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教师示范,独立完成猴子上树的绘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猴子形象。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绘画技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动物,尝试描绘其动态。

2. 发挥想象,创作一幅以动物为主角的绘画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猴子上树的动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同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观察与讨论”环节。

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理解力的关键步骤,通过观察和讨论猴子上树的图片,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猴子的动态特点,为后续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巩固作业(二十一) 4.3.2

课后巩固作业(二十一)  4.3.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二十一)(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1.由双曲线2y x =,直线x=2,x=4及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是( ) (A)2π(B)π (C)32π (D)2π2.曲线y =直线x=1以及坐标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 ) (A)2π (B)π (C)2π (D)32π3.若由y =,直线x=a(a>0)及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体积为2π,则a 的值为( )(A)4 (B)3 (C)2 (D)14.曲线y =x 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 )(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8分)5.曲线y =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球体的体积为_______.6.由曲线x2y e =,直线x=1,x=a(a >1)以及x 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大于π(e 3-e),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7.求由曲线y=x 2与y =x 轴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体积.8.求由曲线y=x 2,直线y=2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y 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挑战能力】(10分)将由直线2y x =π和曲线y=sinx,x 0,2π∈[]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求所得旋转体的体积.答案解析1.【解析】选B.∵4242224V ()dx |.x xπ=⎰π=-=π 2.独具【解题提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画出y ,要注意利用图形的平移变换.【解析】选D.如图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12010210V dx(x 1)dx13x x |.22=⎰π=π⎰+⎛⎫=π+=π ⎪⎝⎭3.独具【解题提示】解答本题可根据定积分求体积的方法列出关于a 的方程,解出a 即可.【解析】选D.由题意得2a0dx 2π⎰π=, a 02xdx 2a 22ππ⎰=ππ∴=即, ∴a=1(a=-1舍去).4.【解析】选D.2V dx =π()23122x dx 22x x .3⎛⎫=-=π- ⎪⎝⎭ 5.【解析】()244244V dx 16x dx --=⎰π=π⎰- 3442444444x 16dx x dx (16x ||)312825612833----=π⎰-π⎰=π-⎛⎫=π-=π ⎪⎝⎭. 答案:2563π 独具【方法技巧】球的体积公式球可以看成是由半圆y =x 轴旋转而成的:()2RR R 22023R 033V dx 2R x dx12R x x |34R .34256:V 4.33-∴=⎰π=π⎰-⎛⎫=π- ⎪⎝⎭=π=π⨯=π球如本例题 6.【解析】由题意得()x a2321(e )dx e e ⎰π>π-, ()()()a x 31a 3e dx e e e e e e .π⎰>π-π->π-即,亦即∴a>3.答案:a>37.【解析】由2y x y ⎧=⎪⎨=⎪⎩(1,1), ()2212011400215100V x dx xdx x dx11x |x |253.2510∴=⎰π-=π⎰-π⎰=π-ππππ=-= []8.独具【解题提示】将y=x 2整理成关于y 的函数,再利用定积分求解.【解析】由y=x 2得x =则222220001V dy ydy y |2.2=⎰π=⎰π=π=π 【挑战能力】 【解析】2222002V sin xdx (x)dx ππ=⎰π-⎰ππ222003220021cos2x 4dx x dx 21141x sin2x |x |243.12ππππ-=π⎰-⎰π⎛⎫⎛⎫=π-- ⎪ ⎪π⎝⎭⎝⎭π=。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1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套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复习课)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1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套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复习课)

第21章 二次根式(复习课)◆随堂检测1、下列各式有意义的范围是x>3的为( ) A.3+x B.3-x C.31+x D.31-x2、计算的值是( )A .1B .2C .3D .43、mm m m m m 15462-+的值( ) A.是正数 B.是负数 C.是非负数 D.可为正也可为负4、已知y<0.5、比较大小: ◆典例分析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数,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121=--1,32=-,同理可得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的值.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所给的是一组分母有理化的式子,因此,分母有理化后就可以达到化简的目的.解:原式……×=(2009-1)(2009+1)=2009-1=2008.◆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2、下列化简中,正确的是( )3、计算:2008200923)(23)⋅=_________.4、化简3232-+点拨:利用(32)(32)1=,可将分母化为有理式.53131+-a ,小数部分为b ,求22a ab b ++的值. 注意:正确求出a 和b 是解好本题的关键.6、已知53,53a b b c -=-=222a b c ab bc ca ++---的值.提示:由已知可先求出a c -(或c a -)的值,再将222a b c ab bc ca ++---转化为2222221()()()2a b c ab bc ca a b b c c a ⎡⎤++---=-+-+-⎣⎦代入即可得解. ●体验中考1、(2021年,荆州)已知a 为实数,2284a a a +--.(提示:首先要依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判定a 的值,然后再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2、(2021年,烟台)已知2,2a b ==,的值为( )A .3B .4C .5D . 6(点拨:222()2a b a b ab +=+-,而a b +=2)1ab ==,即,a b 的和与积比较简单,容易计算.)参考答案:◆随堂检测1、1、D 综合考虑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且分母不为零,故选D.2、A 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3、B 由题意得:0m >,∴原式350=+=-<,故选B.4、23x y - ∵y<02323x y x y ===-.5、解:=====∵3314172<<,∴<< ◆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B 只有B 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要求.2、D 选项A 中0a <时不成立;选项B 和C 中,等号两边的值不相等.只有选项D 正确,故选D.3原式2008⎡⎤=⎣⎦=2008(1)-⋅=4、解:原式=+=5、解:2=又∵324<,∴3,(231a b ==+-=.∴2222()(21)433)10a ab b a b ab ++=+-=+-=+-=6、解:∵a b b c -=-=∴()()a b b c -+-=+=a c -=∴2222221()()()2a b c ab bc ca a b b c c a ⎡⎤++---=-+-+-⎣⎦=22211((53)(53)201822⎡⎤⎡⎤++-=++-+=⎣⎦⎣⎦. ●体验中考1、解:∵20a +≥且840a -≥且20a -≥,∴0a =,∴原式==2、C ∵a b +=2)1ab ==,∴2222()22118a b a b ab +=+-=-⨯=,5==.故选C.。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导学案 第9单元 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导学案 第9单元  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九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练习二十一课型:练习课课时:第3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一,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巩固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

进一步获得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

教法:组织指导练习,反馈式练习。

学法: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一。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有三位小朋友(小雨、小东、小亮)每人拿着一个水果,分别是香蕉、苹果和桔子。

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

他们拿的各是什么水果?考查目的: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答案:小雨拿的是香蕉。

小东拿的是苹果。

小亮拿的是桔子。

解析:由“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她可能拿的是香蕉或桔子。

再由“小亮拿的是桔子”可以肯定小雨拿的是香蕉,那么小东拿的就是苹果。

2.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A、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考查目的:学生利用推理,抓住突破点,以点带面,逐步解决问题,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答案:解析:先从A入手填,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4、1、3,确定A 是2,进而确定A所在的行的空格应填3。

由A所在的列的第二和第四格应填1、4,确定第一行的第三和第四格分别填1、4。

B所在的行和列已有1、4、3,再确定B是2,第二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3、2,最后确定第四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1、3。

(三)1、引入课题: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简单推理。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简单推理的相关练习。

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课时2一次函数的性质作业课件(新版)冀教版

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课时2一次函数的性质作业课件(新版)冀教版
答案
解法一 首先根据函数图像的性质,得a>0,b>0,c<0,再根据直线越陡,|k|越大,得b>a,则 b>a>c. 解法二 把x=1分别代入y=ax,y=bx,y=cx,结合题图可得b>a>c.
答案
5. [教材P95习题A组T3变式]一次函数y1=k1x+b1的图像l1如图所示,将直线l1向下平移 若干个单位长度后得直线l2,l2的函数表达式为y2=k2x+b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k1=k2 B.b1<b2 C.l1∥l2 D.当x=5时,y1>y2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根据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的位置可知-3<a<-2,∴a+2<0,又∵-3<0,∴直线y=(a+2)x-3一定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
3. 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对应的表达式是①y=ax;②y=bx;③y=cx.则a,b,c的 大小关系是 ( ) A.a>b>c B.c>b>a C.b>a>c D.b>c>a
答案
由平移的性质可知,直线l1∥l2,所以k1=k2,故A,C中说法正确;由直线l1,l2与y轴的交点可 知b1>b2,故B中说法错误;由题图可知,直线l1位于直线l2上方,故不论x取何值,都有y1>y2,故 D中说法正确.
6. 若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3的图像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5,且y
,请在图中画出直线l1. ,请在图中画出直线l2. , ).
(2)试说明(1)③中你的猜想.
答案
8.解:(1)①y=x+1 直线l1如图所示. ②y=-2x+4 直线l2如图所示. ③1 2

课后巩固作业(二十一) 3.2.3.1

课后巩固作业(二十一)  3.2.3.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二十一)(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一人连续投篮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投中”的互斥事件是( )(A)至多有一次投中 (B)两次都投中(C)两次都没有投中 (D)只有一次投中2.从10件正品3件次品中任取两件,下列每对事件是对立事件的是( )(A)至少有一件次品与全是次品(B)恰好有两件正品与恰好有两件次品(C)至少有一件正品与至少有一件次品(D)至少有一件次品与全是正品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已知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来的概率分别是0.3、0.2、0.1、0.4.他乘火车或飞机来的概率为( )(A)0.5 (B)0.6 (C)0.7 (D)0.84.(2011·天津模拟)如图所示,靶子由一个中心圆面Ⅰ和两个同心圆环Ⅱ、Ⅲ构成,射手命中Ⅰ、Ⅱ、Ⅲ的概率分别为0.35、0.30、0.25,则射手射中靶子的概率是( )(A)0.35 (B)0.30 (C)0.25 (D)0.9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5.从一副混合后的扑克牌(52张)中随机抽取1张,事件A为“抽得红桃K”,事件B为“抽得为黑桃”,则概率P(A+B)=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6.黄种人群中各种血型的人所占比例如下:已知同种血型的人可以互相输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一种血型的人,其他不同血型的人不能互相输血,小明是B型血,若小明因病需要输血,则任找一个人,其血可以输给小明的概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7.从装有除颜色外其他均相同的5只黑球和5只白球的袋中任意取出3只球,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是否为对立事件.(1)“取出2只白球和1只黑球”与“取出1只白球和2只黑球”;(2)“取出3只白球”与“取出3只球中至少有1只黑球”;(3)“取出3只白球”'与“取出3只球中至少有1只白球”.8.(2011·北京高一检测)据统计,在某地方税务局一个营业窗口排队等候的人数及相应的概率如表:(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挑战能力】(10分)某饮料公司对一名员工进行测试以便确定考评级别,公司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饮料共5杯,其颜色完全相同,并且其中的3杯为A饮料,另外的2杯为B饮料,公司要求此员工一一品尝后,从5杯饮料中选出2杯B饮料.若该员工2杯都选对,则评为优秀;若2杯选对1杯则评为良好;否则评为合格.假设此人对A和B饮料没有鉴别能力.(1)求此人被评为优秀的概率;(2)求此人被评为良好及以上的概率.答案解析1.独具【解题提示】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对“至少”、“至多”这些关键词的理解.【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互斥事件的概念,事件“至少有一次投中”包含“只有一次投中”和“两次都投中”,所以A、B、D均不合题意,故选C.2.【解析】选D.由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定义知,A、C不是互斥事件,B是互斥事件但不对立,D是对立事件.3.【解析】选C.设“朋友乘火车、飞机”来分别为事件A、B,则P(A)=0.3,P(B)= 0.4,且事件A、B之间是互斥的.则他乘火车或飞机来的概率为P(A+B)=P(A)+P(B) =0.3+0.4=0.7.4.【解析】选D.射手命中圆面Ⅰ为事件A,命中圆环Ⅱ为事件B,命中圆环Ⅲ为事件C,不中靶为事件D,则A、B、C互斥,故射手中靶的概率为P(A+B+C)= P(A)+P(B)+P(C)=0.35+0.30+0.25=0.90.5.【解析】A、B是互斥事件∵P(A)=152,P(B)=1352,∴P(A+B)=P(A)+P(B)=152+1352=726.答案:7266.独具【解题提示】本题是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关键是阅读理解题意,合理设置事件,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可得解.【解析】对任一人,其血型为A,B,AB,O型血的事件分别记为A′,B′,C′,D′,它们是互斥的,由已知,得P(A′)=0.28,P(B′)=0.29,P(C′)=0.08,P(D′)=0.35.因为B、O型血可以输给B型血的人,故“任找一个人,其血可以输给小明”为事件B′+D′,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有P(B′+D′)=P(B′)+ P(D′)=0.29+0.35=0.64.答案:0.647.独具【解题提示】根据对立事件和互斥事件的定义来判断.【解析】从袋中任意取出3只球有4种结果:3只黑球;2只黑球1只白球;1只黑球2只白球;3只白球.(1)因为“取出2只白球1只黑球”与“取出1只白球2只黑球”不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是互斥事件.当“取出3只黑球”时,它们都没有发生.所以它们不是对立事件.(2)“取出3只球中至少有1只黑球”包括三种结果:1只黑球2只白球;2只黑球1只白球;3只黑球.因此它与“取出3只白球”不能同时发生,它们是互斥事件,且它们中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又是对立事件.(3)当取出的3只球都是白球时,它们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也不是对立事件.8.【解析】记事件“排队人数为0人”、“排队人数为1人”、“排队人数为2人”、“排队人数为3人”、“排队人数为4人”、“排队人数为5人及以上”分别为事件A,B,C,D,E,F,则它们彼此互斥.(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P(A+B+C)=P(A)+P(B)+P(C)=0.1+0.16+0.3=0.56.(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P(D+E+F)=P(D)+P(E)+P(F)=0.3+0.1+0.04=0.44.独具【方法技巧】求多个事件至少(至多)有一个要发生的概率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办法:1、将该事件分解为若干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然后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求解;2、考虑对立事件.【挑战能力】【解析】记3杯A饮料、2杯B饮料分别为A1、A2、A3,B1、B2,从5杯中选出2杯所有不同的选法为:A1A2、A1A3、A1B1、A1B2、A2A3、A2B1、A2B2、A3B1、A3B2、B1B2共10种,记事件A=“此人被评为优秀”,B=“此人被评为良好”,C=“此人被评为良好及以上”∴A包含1种情况,B包含6种情况,且A、B互斥,(1)P(A)=110;(2)P(C)=P(A+B)=P(A)+P(B)=16710101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分别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静夜思》。

在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中,我们学习了这三首古诗,领略了古人诗意中的风景和哲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描写了离别之情和人生的无常。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用到了很多比喻手法,如“天苍苍、野茫茫”就形象地描述了茫茫大地的景象,让人有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他还用“人生若只如初见”抒发了他对时间无常的感慨,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美好。

第二篇《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这首诗描写了从高处俯瞰山河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阔,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奈的感慨。

王之涣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把纷繁的尘世世事和高远的心灵理想对比起来,让人感受到在大自然的包容下,人类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第三篇《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在寂静的夜晚中,诗人回忆往事,感触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这首诗语言简洁,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修辞,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思索和人生的沉淀。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反复叠句的手法,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了解了古代诗歌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文化传统的底蕴。

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不仅汲取了诗歌的
精华,还接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涵养,这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 鸟语花香 ︳湘美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 鸟语花香 ︳湘美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鸟语花香︳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语花香的含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事物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鸟语花香的画面,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鸟语花香的含义及表现手法。

2. 观察身边的鸟语花香,学会描绘事物。

3. 创作一幅鸟语花香的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描绘鸟语花香的画面,培养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鸟语花香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描绘鸟语花香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鸟语花香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与描绘(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鸟语花香,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小鸟等。

(2)教师指导学生用线条描绘所观察到的鸟语花香,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3. 创作实践(1)教师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幅鸟语花香的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布局、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让学生体验了鸟语花香的美好,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鸟语花香,用线条描绘一幅画作,下周上课时与同学分享。

注: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鸟语花香︳湘美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和创作鸟语花香的画作。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观察与描绘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鸟语花香,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小鸟等。

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1一次函数课时1正比例函数作业课件(新版)冀教版

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1一次函数课时1正比例函数作业课件(新版)冀教版

知识点2 正比例函数 的表达式
5. 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中,当x=-2时,y=8,则它的表达式为 ( ) A.y=-4x B.y=4x C.y=-x D.y=x
答案
∵当x=-2时,y=8,∴-2k=8,解得k=-4,∴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4x.
知识点2 正比例函比例函数 的表达式
8. 已知A,B两市相距600 km,一辆汽车从A市开出驶向B市,行驶速度为80 km/h. (1)以该汽车开出时间t(h)为自变量,写出该汽车离A市的距离s(km)与时间t(h)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 (2)该汽车开出多少时间后离B市200 km?
答案
8.解:(1)∵A,B两市相距600 km,一辆汽车从A市开出驶向B市,行驶速度为80 km/h, ∴该汽车离A市的距离s(km)与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80t. (2)由(1)得600-80t=200,解得t=5. 答:该汽车开出5 h后离B市200 km.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
一次函数
课时1 正比例 函数
知识点1 正比例函 数的概念
答案
知识点1 正比例函 数的概念
答案
知识点1 正比例函 数的概念
3. [2021河北唐山期末]下列选项中,两个变量之间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 A.总路程为80 km,行驶速度v(km/h)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 B.圆的面积S(cm2)与它的半径r(cm)之间的关系 C.某水池原有水15 m3,现打开进水管进水,进水速度为5 m3/h,x h后水池有水y m3 D.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C(dm)与边长a(dm)之间的函数关系
答案
分析如表.
知识点1 正比例函 数的概念
4. 易错题[教材P86习题B组T2变式] 当m,n为何值时,y=(m+1)x|m+2|-2n+8是正比例函数?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课后作业)(下载版)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课后作业)(下载版)

第二十一章事业单位会计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事业单位会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B。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C。

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D。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2.下列关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B.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C.事业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进行计量。

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应当在其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D。

事业单位会计的净利润是指事业单位收入扣除支出后的余额3.在财政授权方式下核算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时,事业单位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数据,借方应计入的科目为()。

A.财政补助收入B.事业支出C。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D。

财政返还额度4。

M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自2014年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2014年,财政部门批准的年度预算为50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预算为220万元,财政授权支付预算为280万元。

2014年,M单位累计预算支出为450万元,其中,190万元已由财政直接支付,260万元已由财政授权支付.2014年12月31日,M单位结转预算结余资金后,“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的余额为( )万元。

A。

50 B.30 C。

20 D。

05。

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补贴等薪酬,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事业单位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 )科目。

A.财政补助收入B。

银行存款C.应缴国库款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

下列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2025届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分层精练二十一:圆周运动(含解析)

2025届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分层精练二十一:圆周运动(含解析)

课时分层精练(二十一)圆周运动基础落实练1.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机械臂,长度约10米,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七自由度系统,与同样属于七自由度系统的人的手臂一样灵活和机动.如图A、B、C是三个主要关节支点,P为BC臂上的一点,机械臂整体以A支点为轴抬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业过程中P与B线速度大小一定相等B.作业过程中P与B线速度方向一定相同C.作业过程中P与B角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作业过程中P与B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2.[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汽车在水平地面转弯时,坐在车里的小云发现车内挂饰偏离了竖直方向,如图所示.设转弯时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为F,关于本次转弯,下列图示可能正确的是()3.在室内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以速度v 在倾角为θ的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m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 .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 v 2R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也是m v 2RC .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vRD .如果运动员减速,运动员将做离心运动 4.[2024·山东联考]如图所示,水平机械臂BC 固定在竖直转轴CD 上,B 处固定一与BC 垂直的光滑水平转轴,轻杆AB 套在转轴上.轻杆可在竖直面内转动,其下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轻杆和机械臂的长度均为L ,开始小球静止,缓慢增大竖直轴转动的角速度,直至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此时小球的角速度大小为 5g 4LB .此时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3gL2C .此过程中杆对小球做的功为45 mgLD .此过程中杆对小球做的功为35 mgL5.[2024·浙江嘉兴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港珠澳大桥的一段半径为120 m 的圆弧形弯道.晴天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为正压力的0.8,下雨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变为正压力的0.4.若汽车通过圆弧形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汽车视为质点,路面视为水平且不考虑车道的宽度,则( )A.汽车以72 km/h 的速率通过此圆弧形弯道时的向心加速度为3.0 m/s 2 B .汽车以72 km/h 的速率通过此圆弧形弯道时的角速度为0.6 rad/s C .晴天时汽车以180 km/h 的速率可以安全通过此圆弧形弯道 D .下雨时汽车以70 km/h 的速率可以安全通过此圆弧形弯道6.[2022·辽宁卷]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 000米接力决赛中,我国短道速滑队夺得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的首金.(1)如果把运动员起跑后进入弯道前的过程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运动员加速到速度v=9 m/s时,滑过的距离x=15 m.求加速度的大小;(2)如果把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看作轨道为半圆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进入弯道,滑行半径分别为R甲=8 m、R乙=9 m,滑行速率分别为v甲=10 m/s,v乙=11 m/s,求甲、乙过弯道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并通过计算判断哪位运动员先出弯道.素养提升练7.[2024·江苏淮安市联考]学校门口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如图所示,闸杆距地面高为1 m,可绕转轴O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自动识别区前边界ab到后边界a′b′的距离为6.9 m,闸杆开始保持水平静止,a′b′在闸杆的正下方.汽车以速度3 m/s匀速驶入自动识别区,识别的反应时间为0.3 s,若汽车可看成高1.6 m的长方体,闸杆转轴O与车左侧面的水平距离为0.6 m.要使汽车匀速顺利通过,闸杆抬杆时匀速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A .π3 rad/sB .π4 rad/sC .π6 rad/sD .π8rad/s8.(多选)《流浪地球2》中太空电梯非常吸引观众眼球.太空电梯通过超级缆绳连接地球赤道上的固定基地与配重空间站,它们随地球以同步静止状态一起旋转,如图所示.图中配重空间站距地面距离为10R ,R 为地球半径,地球自转周期为T ,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配重空间站线速度大小为20πRTB .若缆绳断裂,空间站做离心运动,被甩出去C .若太空电梯与货物停留在如图位置,则电梯内的货物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 .配重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9.如图甲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轻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2r 和3r ,两物体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初始时绳子恰好拉直但没有拉力,现增大转盘角速度让转盘做匀速圆周运动,但两物体还未发生相对滑动,这一过程A 与B 所受摩擦力f 的大小与ω2的大小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2ω22 =3ω21B .ω22 =2ω21C .2ω22 =5ω21D .ω22 =3ω211.解析:由于P 、B 两点为同轴传动,所以两点的角速度相同,P 、B 两点的半径不确定是否相同,故A 错误;线速度的方向在该点与原圆心连线的垂直方向上,由于P 、B 两点与圆心连线不重合,故B错误;根据A选项的分析,故C正确;根据圆周运动加速度公式a=ω2r,P、B的r不确定是否相同,故D错误.故选C.答案:C2.解析:根据图中可知,车内的挂饰偏向了右方,由此可知,汽车正在向左转弯,由于汽车做曲线运动,故合力F指向轨迹的内侧,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3.解析:向心力是整体所受力的合力,选项A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力提供向心力,选项B正确;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vR,选项C错误;只有运动员加速到所受合力不足以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运动员才做离心运动,选项D错误.答案:B4.解析:当杆与竖直方向成37°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杆对小球的拉力沿杆方向,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F合=mg tan 37°=ma,可得a=g tan 37°=34g,因为圆周运动半径r=L+L sin 37°=85L,根据a=rω2=v2r,可得ω=15g32L,v=6gL5,选项A、B错误;设此过程中杆对小球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W-mgL(1-cos 37°)=12mv2,解得W=45mgL,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C5.解析:汽车通过此圆弧形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120 m,运动速率v=72 km/h=20 m/s,向心加速度为a=v2R=202120m/s2≈3.3 m/s2,角速度ω=vR=20120rad/s=16rad/s,A、B错误;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当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摩擦力指向内侧且达到径向最大静摩擦力时,此时汽车的速率为安全通过圆弧形弯道的最大速率v m.设汽车的质量为m,在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m=m v2mR,在竖直方向有F N=mg,径向最大静摩擦力变为正压力的0.8,即f m=kF N,联立得v m=kgR ,解得v m≈111.5 km/h,所以晴天时,汽车以180 km/h的速率不能安全通过此圆弧形弯道,C错误;下雨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变为正压力的0.4,有v′m=k′gR ,解得v′m=78.9 km/h>70 km/h,所以下雨时汽车以70 km/h的速率可以安全通过此圆弧形弯道,D正确.答案:D6.解析:(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2=2ax代入数据可得a=2.7 m/s2(2)根据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a n=v2R可得甲、乙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n甲a n乙=v2甲v2乙×R乙R甲=22524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运动的时间为t=πRv 代入数据可得甲、乙运动的时间为t甲=4π5s,t乙=9π11s因t甲<t乙,所以甲先出弯道.答案:(1)2.7m/s2(2)225242甲7.解析:闸杆转动时间为t =x v -t 0=6.93s -0.3 s =2 s ,汽车匀速顺利通过,闸杆转动的角度至少为tan θ=1.6-10.6 ,解得θ=π4 ,则闸杆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ω=θt =π8rad/s ,故选D.答案:D8.解析:配重空间站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T =24 h ,配重空间站线速度大小为v =2π(R +10R )T =22πRT ,故A 错误;若配重空间站没有缆绳连接,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 =m v ′2r,r =R +10R ,地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G Mm 0R 2 =m 0g ,解得v ′= gR 11,由于v >v ′,若缆绳断裂,空间站做离心运动,被甩出去,故B 正确;以周期T 运行时,同步卫星轨道上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有F 万=G Mm r 21 ,F 向=m 4π2T2 r 1,F 万=F 向,由题知货物停留在位置运行半径小于同步卫星运行半径,即半径减小,则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电梯内的货物不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 错误;由图知配重空间站运行半径大于同步卫星运行半径,由角速度与线速度关系v =ωr 可知,角速度相同,则配重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故D 正确.故选BD.答案:BD9.解析:由题意可知,因为物体A 和B 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2r 和3r ,两个物体都没滑动之前,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大小与ω2成正比,由于B 物体到圆心的距离大,故B 物体先达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不变,为μmg =m ·3rω21,角速度达到ω1后绳子出现拉力,在角速度为ω2时,设绳子拉力为T ,对B 有T +μmg =m ·3rω22 ,对A 有T =m ·2rω22 ,解得ω22 =3ω21 ,故选D.答案:D知识归纳总结(本页为知识归纳总结页,用户使用此文档时可删除本页内容)2025届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分层精练二十一:圆周运动使用说明一、复习目标本课时分层精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圆周运动相关概念的理解,掌握圆周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方法,提高解决圆周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二十一第4题》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二十一第4题》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二十一第4题》公开课教案数学一年级上《练习二十一第4题》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数对问题教学反思

数对问题教学反思

数对问题教学反思数对问题教学反思1在教学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

第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还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直接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

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依样画葫芦罢了。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课后我又对比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例如:比例尺1: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

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

例如:比例尺1: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2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进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

数对问题教学反思2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1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我不能辜留》。

2. 能够通过课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

3. 能够正确运用本课所学的生字词。

教学重点
1. 研究并正确朗读课文《我不能辜留》。

2. 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 课文《我不能辜留》的教学媒体和相关课件。

2. 学生课本和练册。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研究课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课文: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环境保护相关
的问题。

4. 合作研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
于环境保护的理解。

5. 笔头操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练,巩固知识点。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理解和讨论,提高学生词汇运用能力。

7. 课堂延伸:教师讲解相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研究成果: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回答情况。

参考资料
无。

第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第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三首古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三首古诗。

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21课《古诗三首》。

二、学习《从军行》1. 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所写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昂扬,鼓舞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流芳百世,被誉为“诗家天子”。

《从军行》是一组诗,共七首,题一作《从军行》。

第一首(课本所选)是全组诗的序曲,传遍军中。

唐代边塞诗昂扬奋发的基调,可分作初、中、盛三期。

初、中期与盛唐之交的边塞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有所不同。

初、中期主要由高适、岑参、李颀等人以多采的笔触对边塞和战争进行艺术再现,多写战争的艰苦、战地的荒凉和边塞的风光异景,尤擅于描写塞外景物,因而又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盛唐之交的边塞诗,基调也转为昂扬,但多充溢着对民族团结的赞美和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2. 学生朗读《从军行》,教师范读。

纠正字音及节奏。

3. 品读《从军行》,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无那(nuò)女郎情”?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了“杨柳色已褪约”?4. 熟读成诵。

背诵古诗。

5. 作业:搜集有关从军行七首中的另外六首诗,并选择其中一首进行赏析。

三、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1. 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字放翁,号东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出身于一个爱国世家。

他的父亲陆宰,具有深厚的爱国思想。

在金兵入侵中原之际,“壮岁权知金戈力,平生抱负固难穷”(《三江舟中大醉作》)。

陆游幼时常随父登高远望,观览江山,受到熏陶锻炼。

父亡后,他从母命北走大散关,与金对垒而身经百战,“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金错刀行》)。

他也曾挥毫泼墨,“莫笑书生心胆怯,看取三川定霸图”(《观长安城图》),他渴望驰骋沙场,“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单选题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代翻译活动呈现出官方对翻译活动的掌控力渐趋减弱、民间翻译力量不断壮大、译著内容由自然科学逐渐扩展至人文社会科学等特征。

由此可知,近代翻译活动的嬗变()A.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B.根源于近代政治制度变革C.推动了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D.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2.“五四”运动前后,学界展开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问题的论战。

梅兰芳开始他的“京剧改良运动”,通过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探索未来发展出路,为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流派形成甚或整个京剧的发展都带来深远影响。

这说明了()A.传统戏曲艺术难以获得生存空间B.戏剧改革服务于工人运动的需要C.文化革新涉及的领域具有广泛性D.学界论战是戏曲改革的主要动力3.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部分条款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

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B.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D.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4.“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觉醒”;“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这些论断说明了()A.五四运动实现了工农联盟B.五四运动使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性D.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

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这一变化()A.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B.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C.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D.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6.中华民国成立后,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上列强转让中国山东主权给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一个接一个;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段祺瑞卖国,丑剧一幕接着一幕。

新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作业

新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作业

课时素养评价二十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30分钟·1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

”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加快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由“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众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可以看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这一变化,据此,B最符合题意。

2.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

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国际政治格局变更B.民族独立运动高涨C.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D.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崩溃【解析】选B。

根据信息“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可推知非洲这一地区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选B。

3.“我知道我会下地狱,但是我会在那里看到大资本家、窃贼、刽子手和美国总统们。

”这是拉丁美洲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言,这个国家是( )A.古巴B.埃及C.巴拿马D.朝鲜【解析】选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古巴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故选A。

4.某历史专栏出现了以下两则材料,该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A.印度独立B.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C.拉丁美洲的独立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非拉民族的独立与振兴的准确认识与理解,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纳米比亚的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体现了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作业(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改变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电解水时,往水中加少量NaOH,可使电解速率明显加快,所以NaOH 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解析:选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改变反应机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经过一系列变化之后,催化剂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尽管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对于不能起反应的物质,是不能使其反应的。

在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可增大水中离子浓度,加快电荷移动速率,NaOH并没有改变反应机理,故不是催化剂。

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解析:选C。

A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Δn(A)∶Δn(B)∶Δn(C)∶Δn(D)=(1.2-0) mol∶(1.0-0.4) mol∶(1.0-0.2)mol∶(0.4-0) mol=6∶3∶4∶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A 错误;不论在什么时刻,用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D错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T 1℃时反应C+CO22CO;ΔH>0的速率为v,若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降低B.在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2NO,若往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不变C.当一定量的锌粉和6 mol·L-1的过量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一些水或CH3COONa溶液或NaNO3溶液D.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温度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解析:选D。

对于选项A,温度升高,正、逆反应的速率均加快,只是加快的程度不同,A错;在恒压容器中充入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导致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的速率均减慢,B错;选项C中若能使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将减慢,因此可选用水和CH3COONa溶液,但不能使用NaNO3溶液,原因是NO3-的加入,在酸性溶液中将和锌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从而使生成H2的量减少,C错;对于选项D,因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都有热效应,因此温度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变化,D正确。

4.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如图曲线,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A.4C.2-4-2-1 D.1-2-4-3解析:选A。

从表中铁的形状、盐酸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分析可得出:1组最慢,其次慢的是2组;由于3组温度最高,4组用的是铁粉,二者速率大小不好确定,故反应速率是1<2<3<4或1<2<4<3。

5.(2011年天水模拟)反应4A(g)+5B(g)4C(g)+6D(g)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s)B.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比一定是4∶5∶4∶6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 mol解析:选B。

半分钟内C的物质的量增加0.3 mol,则有v(A)=v(C)=0.3 mol 5 L×30 s=0.002 mol/(L·s)。

半分钟内,A减少0.3 mol,D增加0.45 mol。

6.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由题知2 s时C的浓度为0.6 mol·L-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可算出B的变化浓度为0.3 mol·L-1,进而确定B的浓度是(1 mol·L-1-0.3 mol·L-1)=0.7 mol·L-1;A的变化浓度为0.6 mol·L-1,从而求出A的转化率为30%;用C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可推知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5 mol·L-1·s-1。

对照各选项,符合题意的是B。

7.(2011年龙岩模拟)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v)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为气体,Z,W中至少有一种为气体解析:选C。

结合题干从图像可以看出,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因此可以得出:X、Y都是气体,W、Z中只有一种为气体,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选项。

8.(2011年深圳调研)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 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E(g);当反应进行到4 min 末时达到平衡,测知M的浓度为0.2 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min末时,M的转化率为80%B.4 min内,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8 mol·L-1·min-1C.4 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反应速率增大D.2 min末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1解析:选A。

选项A中,M的起始浓度为2 mol/2 L=1 mol·L-1,M的平衡浓度为0.2 mol·L-1,所以M的转化率为[(1-0.2)/1]×100%=80%;选项B中,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0.2 mol·L-1)/4 min=0.2 mol·L-1·min-1;选项C中,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没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所以M的反应速率不变;选项D中,2 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52分)9.(17分)(2011年宁波模拟)为探究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现进行以下实验:加入0.10 mol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H 2O 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mL 。

(3)放出13气体所需时间为________min 。

(4)反应放出34气体所需时间约为________min 。

(5)A 、B 、C 、D 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计算H 2O 2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H 2O 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 2O 2=====MnO 22H 2O +O 2↑。

(2)从图中可知,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60 mL 。

(3)放出13气体(即20 mL)所用的时间经查图可知为1 min 。

(4)反应放出34气体(即45 mL)所用的时间经查图可知:第2~3 min 产生气体体积为50 mL -37 mL =13 mL ,即放出8 mL 气体所用的时间大于813min ≈0.62 min ,所以放出45 mL 气体所需时间为2.6 min 或2.7 min 。

(5)随着反应的进行,H 2O 2溶液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即A 、B 、C 、D 各点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D>C>B>A 。

(7) 2H 2O 2=====MnO 22H 2O +O 2↑n (H 2O 2)=2n (O 2)=0.060 L 22.4 L·mol -1×2=0.1222.4 mol ,c (H 2O 2)=0.1222.4 mol 0.05 L≈0.11 mol/L 。

答案:(1)2H 2O 2=====MnO 22H 2O +O 2↑(2)60 (3)1 (4)2.6(或2.7)(5)D C B A(6)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7)0.11 mol/L10.(18分)(2011年威海模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一定条件下,向1 L 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g)和1 mol O 2(g),2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SO 2的转化率为50%,则用S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恒温下,若往容器中再加入2 mol SO 2(g),则重新达到平衡时O 2的转化率为________50%(选填“>”、“<”或“=”)。

(2)用CH 4催化还原NO 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CH 4+4NO 2===4NO +CO 2+2H 2O ;CH 4+4NO===2N 2+CO 2+2H 2O 。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 4还原NO 2至N 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测定某型号汽车产生的尾气中N 与O 原子个数比为2∶3,则尾气中NO 与NO 2的比例为________(假设尾气中只有NO 和N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