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18、孟子二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18 《孟子》兩章》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

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2.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語設計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孟子與《孟子》孟子(西元前372~西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

遊說于齊梁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醜、萬章等著書立說。

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

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

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

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

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

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孟子二章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7篇)

孟子二章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7篇)

孟子二章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7篇)孟子二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积累古汉语知识。

⑴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⑴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⑴了解孟子和《孟子》;⑴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习检查题及学习要点板书)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内容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

而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

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

(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课件)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域(yù)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孟子〉两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孟子〉两章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两章;(2)理解《孟子》两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掌握《孟子》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孟子》两章;(2)学会运用孟子思想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孟子的仁爱思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2)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孟子》两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 孟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孟子》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 孟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2.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孟子》两章的基本内容;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孟子》两章;4. 启发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揭示孟子思想的内涵。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孟子》两章,理解基本内容;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孟子》两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4.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朗读《孟子》两章,感受语言魅力;5. 讲解分析:教师讲解《孟子》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6.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践行仁爱之道;7.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朗读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判断其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孟子》两章,巩固对文本的理解。

2. 收集有关孟子的资料,加深对孟子思想的了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

18《孟子》二章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4、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孟子及《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王道)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背景简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四、文意疏通:(一)教师范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得:实行道:仁政寡:少天时:有利的天气地利:有利的地势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2、学生借助注释翻译: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整体感知:(1)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由观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

(3)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人和(二)指名学生读第二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两章;(2)理解《孟子》两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掌握《孟子》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孟子》两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朗读和背诵;(2)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及应用;(3)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2. 第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朗读和背诵;(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及应用;(3)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孟子》的作者、背景及地位;2. 新课教授:分别讲解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式;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教师巡回指导;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孟子的论辩技巧,分享心得体会;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孟子》两章;2. 总结孟子的论辩技巧,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3.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论辩技巧;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 讲解第三章《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道德观念;3. 学生自主学习第四章《非攻》的内容,总结孟子的政治思想;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 孟子二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 孟子二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一、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结合课后注解理解文意。
二、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1-2自然段
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原因何在?
合作交流3-4自然段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⑺ [池] 。 ⑻ [兵革] 。
⑼ [委] ;[去] 。 ⑽ [域] 。
7、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温馨提示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链接】
关于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字,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是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3)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

《孟子二章》共计5---6课时【学习目标】熟读并背诵全文;能逐字逐句翻译,同时积累相应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学习重点、难点】熟读并背诵全文。

逐字逐句翻译全文。

文言词语归类整理。

第一课时一、导入: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的:“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此片播放时插入雍正王朝)“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自古常言.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更替史,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民心背离,这时新王朝就顺应民意而夺取天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介绍孟子及《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1、注意朗读的节奏。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初步理解课文。

四、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记下疑问,共同讨论,明确。

五、理解文意1、文章开头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4、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5、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六、布置作业:1.熟背课文。

2.翻译全文。

3,整理文言词语。

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基础过关】1.通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做到熟练朗读。

2.给加点的字注音音:畎.亩()傅说.()胶鬲.()空.乏()法家拂.士()3.熟读并背诵课文,同桌相互检查。

二、【疏通词句】逐字逐句翻译课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

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课时安排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了《曹刿论战》,那么鲁庄公何以战呢?我们知道司马迁的伟大,那么他何以成才呢?今天我们学习《<孟子>二章》。

二、展示目标了解作品,解题;朗读课文(重点),了解内容。

三、实施巩固(一)解题《孟子》及孟子。

书P125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人,思想家、教育家。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诵。

1、标句序。

师:为了便于后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给文章标上句序,好吗?2、分男、女生读课文,一组读①、⑤-⑨句,一组读②-④句,让学生自由选择要读哪一组。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8、孟子二章(表格型)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8、孟子二章(表格型)优质教案

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 “人和”
生对文本的解读,
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
同时针对学生暴
2、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 理解文本最后一段 露的问题,有针对
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 的论述作用
性的点拨。
精品文档
4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
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
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3)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
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
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
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
精品文档
1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
学科
语文
课题
18、孟子二章
课型
新授
知识 1、 积累古汉语知识。 教 能力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 学 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
目 情感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 态度 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疏通劳、饿、入、恒过,苦其心志等疑难字、词、句;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作者论述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路,并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阅读文学作品,体悟“逆境中造就人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积累文言词汇。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文章主旨.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引导、点拨、对话、指导等教学方法,并且为方便教学使用多媒体;(教法)倡导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学生课前三分钟)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猱搔虎痒”这篇典故,说的是有一种野兽叫做“猱",体型很小却长着锋利的爪子,善于爬树。

而老虎我们知道是公认的兽中之王,因为感觉脑袋痒,就让猱挠个不停,今天搔,明天搔,老虎的头上就被搔成一个洞。

原来猱在搔痒的时候,看见老虎一直闭着眼享受,便把老虎的脑子一点点地挖出来,往嘴里送.还把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

”老虎说:“忠心的是猱啊!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吃完了,还没有察觉。

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

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

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世上有贪婪自私,灵魂龌龊的小人,他们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如果看不清他们的本质,就会自食苦果.师:听了这个故事,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老虎乃兽中之王,怎么就不知不觉被猱取脑而死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看孟子是如何给我们答案的!(板书课题和作者名字)2。

解题:根据书下注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明确:(在忧患中生,在安乐中死倒装句)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二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二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8、«孟子»二章【CAI教案】理读设计理念:这是由孟子的两篇短文组成的文言散文,具有鲜明的论说性。

从文言文词汇角度看,体现了词语的古今变化特点;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思路清楚,结构明晰,论说充分;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都集中显示了孟子的雄辩与气势。

宜采用理读法进行积累性阅读。

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

1.说说你所知道的孟子。

2.说说孟子散文的特点。

二、诵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听读。

学生听老师范读,在课文上作标记。

重点记住并读准下列字音。

米粟.(sǜ)畎.亩(quǎn)傅说.(yuè)拂.士(bì)曾.益(zēng)(二)自读。

学生结合听读,自由读课文。

重点读顺下列句子。

环而攻之/而不胜行/拂乱其所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三)译读。

学生结合注解,分组互译互说课文重点理解下列句段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三、理读课文,揣摩积累。

从以下角度梳理并做好积累卡片——(一)卡片一——文学常识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②选自《孟子·告子下》③关于孟子:孟子(约前372——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他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暴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形成了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有“亚圣”之称。

(二)卡片二——词语理解从字词的角度:①通假字:攻亲戚之所畔.;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孟子》两章中的基本字词和语法结构。

2.理解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深刻道理和思想内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孟子》两章中的基本字词、语法结构和重要名句。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两篇文章的道理和思想内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介绍《孟子》的作者和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背景介绍:讲解《孟子》的成书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为理解两篇文章提供背景知识。

3.字词讲解:详细解释两篇文章中涉及的重要字词和语法结构,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4.课文讲解:对两篇文章进行逐段讲解,分析文章中的名句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对两篇文章的主题和思想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6.练习与作业:针对课堂讲解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等课件展示重要字词、语法结构和文章讲解内容。

2.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篇文章所表达的道理和思想内涵。

五、课堂练习与作业1.课堂练习:针对讲解内容,设置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两篇文章中的名言警句,并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深入剖析,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课件:使用精美的课件,展示孟子的思想观点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2.相关书籍:推荐一些关于孟子和儒家思想的相关书籍,例如《四书章句集注》、《孟子译注》等,供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

3.在线资源:介绍一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如人教版教材官方网站、古诗文网等,方便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
《孟子》两章
教师寄语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7、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温馨提示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教学反思
1、发:;2、举:;3、士:;
4、苦:;5、劳:;6、饿:;
7、拂乱:;8、所以:;9、动:;10、忍:;11、曾益:;12、空乏:;13、恒:;14、 过:;15、衡:; 16、作:。17、征:;18、入:;19、出:;20、拂(bi):。
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证明了什么?
⑾[封疆]。 ⑿[固]。
(13)[国]。(14)[威] (。(15)[得道者]。(16)[失道者]。
(17)[至]。(18)[畔] 。
(19)[顺]⒆[故]。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1)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战争结果如何?
③为什么?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情感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课设计《孟子》两章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累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认识《孟子》散文的特色,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累积名言警语。

能力目标1.频频朗读,理解文意,培育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先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尝对照、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成效。

德育目标1.理解“时节”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加强对国家平定团结的政治场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获得教益,加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课要点、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掌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运概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成功的原由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日,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研究克敌取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 (公元前 372~公元前 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德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以为人性本善,重申养心、有意等心里涵养的时间,成为宋朝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宋元此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思想事迹多数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素来以雄辩著称。

读孟子文,令人感觉气吞山河,感情激越,锐不行当。

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心残暴行径的气愤,对挣扎在磨难中人民的怜悯,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 .主张的激烈梦想,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现在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 ?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义正词严。

他又擅长运用各样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盛气凌人。

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孟子》两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孟子》两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孟子》两章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了解孟子和《孟子》;理解重点词语,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重点)3.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说理方法°(重点)4.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对,是拔苗助长,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吗?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等,都来自这本书,那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并尊称其为“亚圣”°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3)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3.朗读课文,然后背诵课文°三、合作探究(一)了解文章大意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旨大意°明确:本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二)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明确: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三)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人和的实质是什么?明确:实施仁政,以仁政治理国家°2.本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明确:本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3.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明确:(1)以国家外交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四、板书设计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战例二(守方失利)总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深化中心论点)五、教学反思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最先考虑的是让学生对孟子其人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从字音、词义、句意等角度帮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最后再从论点、论证等角度入手深度剖析课文,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不足之处:由于没有把握好时间,匆匆忙忙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文言文翻译这个重要的环节有所疏忽,讲解不够细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管是句子的翻译,还是内容的理解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重点句子的翻译,教师应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而我在这方面没有做好,下次教学会注意°【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重点)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重难点)3.正确认识课文所反映的道理,积极进行反思°【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个有趣而令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至意识到危险来临时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应敏锐,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应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有一句名言就很好地概括了这种情形,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具体学习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二、预习展示1.积累生字,掌握文言实词及句子°(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忧患.(huàn) 畎.亩(quǎn)胶鬲.(gé)傅说.(yuè) 拂.乱(fú) 拂.士(bì)曾.益其所不能(zēng)(2)重点词语°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词类活用:①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劳.其筋骨(使……劳累)饿.其体肤(使……饥饿)空乏..其身(使……经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使……坚韧)行拂.乱其所为(使……受到阻挠)②动词用作名词: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在国内;出:在国外)③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过:犯错)一词多义:拂: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②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被选拔,被任用)②征于色,发于声(表现)2.阅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三、合作探究(一)把握文章主要观点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明确: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由出身卑微转变为显贵,历经苦难磨炼,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你能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吗?明确:先谈人,列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后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体验与反思1.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磨炼目的是什么?明确: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2.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示例: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而优哉悠哉,贪图安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对于国家来说,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四、板书设计出身低微磨炼成才(六人)造就人才(正面)国家兴亡(反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心论点)五、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从字音词义等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对中心论点进行概括、对论证思路进行分析等,最后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进行体验和反思°整体来看,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学习也不是很吃力°不足之处:在语文教学当中,每一个单元都会出现同一文体的文章,如果我们把每一篇文章都按照一种模式来处理,那么学生会觉得每一节课都是在重复上演昨天的故事,当然也就会渐渐地对语文失去兴趣°适当的时候,我们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因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在解决较容易的问题时他们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做到这一点°。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孟子》二章黄梅县刘佐乡中学李卫民教学目的: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二、作者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思想家,教育家。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

三、课文讲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题目中的“道”指的是什么?4、结合课文练习,理解“道”,指的是施“仁政”。

5、课文分析:那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课文怎么论述的。

首先看课文的第一段说的什么。

词语讲解:天时:有利于政、战的时令、气候(联合结构)。

地利: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偏正结构)。

人和: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偏正结构)。

从这一句话来看,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人和。

作者以顶真的修辞方法,说明人和是最重要的。

齐读二、三两段,看看这两个段落分别论证了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自然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自然段从攻的一方来说,第三自然段从守的一方来说。

词语讲解:郭:外城;环:围;……者……也:判断句式。

是:这,指示代词。

从作者的交代来看,这座城是一座小城。

进攻一方的力量又如何呢?我们从“环而攻之”可以看出,攻势是很强大的。

那怎么会不胜呢?原来是“天时不如地利”呀。

词语讲解:城:指城墙;池:指护城河;兵革:兵,指兵器;革,指甲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放弃;去:离开;这里,也是从作者的交代可以看出,守城所应具备的一切有利条件都有了,但最终却是“委而去之”,原因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呀。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中的两章内容,包括“尽心”和“尽言”。

2.理解孟子的思想,包括“仁政”、“性善”、“天命”等概念。

3.能够分析孟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4.提高学生文学阅读和文学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孟子》中的“尽心”和“尽言”思想。

2.孟子的仁政思想。

3.孟子的“性善”、“天命”等概念。

教学难点1.能否正确理解和分析孟子的思想,并能将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先问学生:“你们知道孟子是谁吗?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从而引出本次课讲解孟子的思想。

二、课文导读教师让学生先自己朗读和思考《孟子》第四章“尽心”和第五章“尽言”,然后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

提醒学生在每一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三、讲解重点1.尽心:这一章主要讲述人们在做事情时,应该尽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尽心”。

教师可以借用生活中的例子,如考试、打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尽言:这一章主要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尽量和别人好好交流,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意,也就是“尽言”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如何和家长、朋友交往等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3.仁政思想:孟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仁政。

仁者治人,孟子认为好的政治就是以仁心为本,以民为中心,通常称为“仁政思想”。

4.性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很多不良行为都是受了外界的影响,而我们应该发扬善良的本性。

5.天命:孟子认为人的生命和命运,往往是由上天指定的,称为“天命”,也就是“人定胜天”的意思。

四、例题解析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例题,然后就每个例题解释其涵义,并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例子,例如:“尽心”一章中的例题:有一个人只用一只手画画,画得还很好,请问这个人是“尽心”了吗?为什么?五、探究任务教师为学生出一道探究任务:请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使用“尽心”,“尽言”和“仁政”的思想,以提高个人素质和服务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读课文,自由 朗读,小组讨论解 在 学 生 诵 读 的 基
决疑问,重点理解 几个词语的活用: 环、域、固、威、 顺,和重点句子翻 译 小组讨论交流 础上, 理解重点文 言字词, 点拨学生 疏通重点句子, 从 整体上理解文言 文, 为后面的探究 做好铺垫。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上把握课文行文思
学生交流有关孟子 的故事、名言等相 关资料,教师出示 整理好的助读资 料,学生自由阅读, 了解相关资料, 增 整理笔记 强学生对写作背 景的了解, 缩短文 本与学生的时代 阅读多媒体出示的 差异, 帮助学生更 资料,了解《孟子》 好 的 理 解 课 文 内 相关知识 容。
1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 教师出示的重点字
教 学
三、深入探究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齐读课文 2、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 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 落,畅谈自己喜欢 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 的理由 1、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 论点隐含其中) 3、探究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的什么关系,明确论证过程 多媒体出示: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 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 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 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 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 到国家,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 仿,最后推出论点。 4、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 上有何共同的特色? 多媒体出示: 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 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 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 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 句中的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5、对两文中不懂得问题再次质疑。 四、拓展延伸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 同?请列出两句。 2 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相关的名句有(多媒体出示):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相关的事例有: (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 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学生交流相关事例 根据自己的知识积 累,学生交流与课 文观点相似的名 句,整理笔记 让学生在理解文 本的基础上, 搜集 已有知识进行链 接,形成资源共 享, 丰富学生知识 积累, 同时是对文 章主旨的再解读。 学生质疑 对比两篇课文,小 组讨论在论述重点 和语言上两篇文章 的异同,集体交流 看法 分组探究最后一段 与前面段落的关系 交流理解 明确论证过程 本文论证过程对 学生理解而言有 些难度, 所以先设 计了前两个问题, 由学生主动探究 入手, 再逐渐引导 学生对整个篇章 的理解和梳理, 符 合学生认知规律。 再次细微的比较 两篇文章异同, 使 得学生认识逐渐 清晰。 尊重学生学情, 弥 补课堂教学遗漏 齐读第三段 言之成理即可,培 养学生的感悟力
《生于忧患
一、 导语设计 多媒体(配乐结合图片) :
死于安乐》
音乐与画面激发 在音乐与图片的出 示下,学生聆听教 师讲述故事, 学生感官, 故事激 趣, 使学生轻松进 入课堂。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 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 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 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 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 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失道寡助》
《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首诗词气势恢 弘,磅礴,引出得 人心者得天下, 即 自然, 又吸引学生 兴趣。
作 业 设 计
1. 针对本文的学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 2.从网上看一下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 。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多媒体出示: (1)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2)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3)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 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1)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 “忍”、“过”、“入”、“出”、“敌”、“生”、“死”等 词的用法。 (2)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3)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 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 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 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 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最后在 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3
听读磁带,小组内 思考、讨论教师出 示的问题
根据学习情况抽取 学生译文,重点翻 译二、三段,根据 词在书上标出,强 化记忆。 自由阐述自己对文 中重要观点的理解 小组讨论两篇文章 结构异同 集体交流 在理解字词、 疏通 句子的基础上明 确中心论点。 从整 体上把握文章思 路, 比较两篇文章 异同, 培养学生一 点比较鉴赏能力。


语文


18、孟子二章


新授
知识 1、 积累古汉语知识。 教 能力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 学 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 目 情感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 态度 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标 教学重点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 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 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b、“夫环而攻之”。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 么? 四、重点研读 1、结合问题分组探究作者的思路。 明确: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 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 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 “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 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 “人和” 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 2、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 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 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 3、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 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 齐读课文 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4、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 分组讨论 明确主旨 明确本文论述的 核心 赏析语言特色 理解文本最后一段 的论述作用 重点探究课文思 路, 理解作者行文 过程, 进而明确文 本主旨, 这是课文 的重点,也是难 点, 所以采用小组 活动, 为学生减小 难度, 充分尊重学 生对文本的解读, 同时针对学生暴 露的问题, 有针对 性的点拨。 分组探究教师出示 的问题组,从整体 路
2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 动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 识积累,为课文补 充事例 学生回顾课堂学习 的重点
设 计 意 图
丰富学生知识积 累,增强阅读兴 趣。 通过学生自己总 结更加明确本课 学习重点, 也是教 师检查课堂教学 效率的很好手段。
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 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 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五、拓展延伸 请为本文补充几个事例 六、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 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 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 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 证严密。)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得道多助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 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 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