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紫藤萝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和散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在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突破策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分组讨论,教师答疑解惑。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育: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和视频。
2.教材:准备课文《紫藤萝瀑布》。
3.黑板: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紫藤萝瀑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和作者的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习领会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认知目标:学习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3、情感目标:体会本文的中心思想。
重难点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同学们,世界上的美景数不胜数。
比如荷兰的郁金香花田(出示图片),绚烂夺目;普罗旺斯的熏衣草(出示图片),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让人沉醉;洛阳的牡丹(出示图片),雍容华贵。
美好的事物往往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并让人为之瞩目停留。
我国当代女作家宗璞,一天她徘徊在初夏的庭院里,一树紫藤萝让她停住了脚步。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紫藤萝挽留住了一位学养深厚、气韵独特的人的脚步?下面我们来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
2、宗璞简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
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
“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3、背景链接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
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人教版七年级下(2016部编版)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紫藤萝瀑布》的主题、修辞手法和词汇运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自然景观描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七年级下(2016部编版)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内容理解、主题探讨与写作特色分析。具体涉及以下方面:
1.阅读文章《紫藤萝瀑布》,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2.学习生字词,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成语,如“藤萝”、“瀑布”、“蔓延”等。
4.课堂氛围:在本节课中,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但有时课堂氛围过于宽松,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意调整课堂氛围,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保持专注。
5.课后反馈:课后,我及时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他们在文章理解和词汇掌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下节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美丽景色。
4.探讨文章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5.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独特的观察角度来表现自然之美。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 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7、如何理解“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一句中所包含的哲理?
明确:这里的“花”象征着“人”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份子,要想我们的社会变得像花儿一样美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5、如何理解“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一句?
明确:这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使作者内心淤积的因个人命运的坎坷和焦虑都被清除干净,沉郁的内心此时也像这花儿一样,重新充满了活力。
6、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
枯槐(huái)
2、词语积累
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
终极:最后的终点。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笔记。
积累字词
深层探究
1、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独句成段,语气急促而深具震撼力,使人产生无边的遐想,从而达到设置悬念的目的。
明确:本文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描写紫藤萝花的美艳(赏花)
第二部分(7-9):回忆往事,感慨深深(忆花)
第三部分(10-11):由花及人,悟出人身哲理(思花)。
听,并交流看法。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朗读和归纳课文内容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第五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第五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检查预习:1.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 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2.解释下面的生词: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3.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二、导入新课设计一:(放瀑布录像)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
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
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
(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
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设计二:谈及生命,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觉得生命是这样一种奇迹: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对毫不起眼的小鸟,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论大小、多少,都是上帝的杰作,都是高贵的。
”比如紫藤萝,她看似平凡柔弱,却充满生命的尊严和活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紫藤萝的特点及生长环境,了解紫藤萝瀑布的景观特点,学习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义和情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的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观察班级窗外的紫藤花藤,学生们依次描述花藤的外貌及特点。
2.呈现新课:让学生们观看紫藤花藤的图片,学生们根据图片描述紫藤花藤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3.详细阅读:师生共同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每读一小段,师生共同讨论文中的意义和情感。
4.课文学习:学生们自己默读全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紫藤萝有哪些特点?(2)紫藤花藤的生长环境有哪些要求?(3)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4)紫藤萝瀑布给人什么样的感受?5.展示讲解:学生们轮流发表自己对紫藤花藤和紫藤萝瀑布的感受,老师适时进行点评和引导。
6.巩固练习: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出发,进行校园环境的观察和描述,与紫藤花藤和紫藤萝瀑布进行对比。
7.拓展延伸: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某个自然景观进行观察,撰写观察报告,并在班级内分享。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紫藤萝的特点及生长环境,了解了紫藤萝瀑布的景观特点,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同时,本节课还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学生们对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藤萝、瀑布、萦绕、摇曳”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句子赏析: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如“一片片紫色的花朵,像瀑布一样垂下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把握作者描绘紫藤萝瀑布的层次和逻辑。
-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文本解读:学生对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和解读可能存在困难。
-朗读与感悟: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写作手法学习:仿写时,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的观察和描绘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举例解释: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通过例句对比、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举例解释:
-在讲解生字词时,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和理解。
-对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赏析,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艺术构思。
-在讲解文章结构时,教师应明确指出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具体句子中的运用可能存在理解难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对比,帮助大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在描绘自然景观中的应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7课 《紫藤萝瀑布 》
17 《紫藤萝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 学习本文借花喻人、借景抒情的方法。
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 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
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
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家作品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在北京。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二)文题解读紫藤,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
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
“瀑布”用来比喻“紫藤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出了文章的内容,又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学习,感受紫藤萝花的繁盛与美好,理解文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感悟生命的永恒。
2.在美的意境中,品味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体验和陶冶美的情感,学习美的表达。
3.努力学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培养自我砥砺的积极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生命的永恒。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交流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欣赏,情境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美丽的紫藤萝”图片,并出示看图说话要求。
“望着这一树深深浅浅的流水瀑布般的紫藤萝,你的心中一定涌起许多起伏的波澜……请发挥联想,尽情尽意畅谈一番!”意在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其进入课文学习的意境之中。
二、诵读学习,三步教学(一)专心听读,理清思路出示“听读思考题”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是为什么?2.驻足赏花,引发了“我”对十多年前家门外一大株紫藤萝的不幸回忆,这其中包含着“我”怎样的感情?3.“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这又是为什么?播放优美的配乐课文朗读材料,使学生带着思考题,在优美的听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完成对“思考题4”的理解。
4.“赏花——忆花——悟花”是构思本文的思路,请分别找出各部分相应的文字段落,并说说“我”悟出了什么。
(二)细心研读,品味文意出示“研读讨论题”1.“这样盛的紫藤萝”,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说“我”是如何进行观察的?2.爱花不一定要摘花。
“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时,“我”产生了怎样的感受?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感受的?3.“我”在“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的香气中,联想到十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不幸命运,你能理解“我”那时的心情吗?4.紫藤萝彼时的衰、今天的盛,引发了“我”心中的感悟,你是如何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感悟的?研读方法:分组讨论,各组重点承担一个讨论题,之后彼此交流,合作完成对课文内容、尤其对文中所蕴涵人生哲理的理解,并感悟生命的永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紫藤萝相关的问题,如“紫藤萝的寓意在生活中的体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种身边的植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理解并掌握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课文,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形象和寓意。
(二)新课讲授(要了解紫藤萝的基本概念。紫藤萝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它有哪些特点和寓意。(详细解释概念)。它是如何成为诗人笔下美好事物的象征,又代表了哪些深刻的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如何通过描绘紫藤萝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举例解释:
-生字词的学习: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含义,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将其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表达效果。
-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形象和寓意:通过课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紫藤萝的特点,进而理解作者通过紫藤萝表达的深刻寓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生字词,如“藤萝、蔓延、摇曳”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以作者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紫藤萝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对学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人生哲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命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紫藤萝、瀑布、的生命力等。
2.课文理解:作者描绘紫藤萝瀑布的意图,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3.语言运用: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表达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涵。
3.朗读法: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写作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2.相关图片和视频: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壮观景象。
3.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4.写作素材:提供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注意讲解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生字词和成语的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成语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重点,如“萦绕”、“蔓延”等,需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和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句和练习来指导学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景物描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描绘一个景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紫藤萝瀑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美丽的自然景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自然之美。
-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课文中不仅描写了紫藤萝的美丽,还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悟和哲理,这是学生的理解难点,教师需通过引导讨论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领悟。
-创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将所学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口头表达与交流:在课堂讨论中,如何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意见,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教师应提供充分的讨论机会和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读写结合:如何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教师可设计相关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词汇运用:学生在学习新词汇时,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些词汇是一个难点。教师可通过例句、情景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如“一树盛开的紫藤萝,就像一座喷珠泻玉的瀑布”,探讨作者的比喻手法和表达效果。
4.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绘紫藤萝瀑布时,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读写结合: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仿写类似的描绘自然景观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和词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紫藤萝瀑布》的文本,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提升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描绘自然美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个自然景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抓住关键词句明确景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2、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会抓住文眼来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文眼来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明确文体:写景散文一、抓文眼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二、品情感(花的不幸和人的不幸分别体现在哪里?)花遇到怎样的不幸?找出句子品析。
P8长势:“稀落”“伶仃”为何稀落:“生活的腐化”(现代之花代表什么?暗示文革背景)花的选择:“爬得高”“察言观色”“试探”花的价值被贬低,不敢开花,在多次尝试后选择等待,但生命的玉露琼浆还在,开花的意愿还在,那么总有一刻便能挣脱束缚,重获新生。
花的不幸:1、由于社会动荡,无人管理紫藤萝,以至于使它受到冷遇,被摧残。
2、自然界万物因十年浩劫而遭遇灾祸。
“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那时”是文革时期,“花”和“生活腐化”有没有关系呢?文革却说有“必然”关系,种花种草和资产阶级相联系,多么荒唐啊!)人的不幸体现在哪里?(背景介入,体会其不幸)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压”能不能换成“放”?“生死的疑惑”指的是母亲去世,父亲的状况不太好。
“疾病的痛楚”是小弟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
本文写于1982年5月)她曾有这样的文字描述当时的心境: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
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
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呵!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哭小弟》明确:a.弟弟身患癌症晚期,阎罗的判决书已经送达;b.哭“我们一代人”,事业之花晚开,却又生命之花早逝(适当补充十年文革背景)(以文化领域为发端的大革命,对科、教、文卫的破坏尤其严重)很多知识分子受迫害,学校停课,文化园地一片荒芫,这个时期内“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人的不幸:1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2、人类因种种原因而遭受令人伤心、失望、痛苦的遭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文章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
即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表现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并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萝花,引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2、难点: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特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导语设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东坡达观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乃自然常理;生活有悲欢、人生有起伏,在所难免。
同学们,当挫折和不幸与我们不期而遇时,我们该如何面对?现在让我们跟着现代女作家宗璞走近“紫藤萝瀑布”。
2、作家作品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4.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为下文作者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5、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停住了脚步”是指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四、阅读7-9节后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思考:从这两幅图片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教师引导明确探究结果:
这是一种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设计目的】为下面理解主旨作铺垫。
五、领悟主旨
㈠、作者在文章中还加入了自己的感情,她是饱含着自己的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7紫藤萝瀑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7紫藤萝瀑布教案课题17。
紫藤萝瀑布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优美语言,了解景物的特点。
比较阅读,分析托物言志写法,体会文中的哲理。
教学重点用精读的方法,品析文中语言,了解景物特点。
教学难点用比较阅读方法,了解托物言志写法,体会文章蕴含哲理。
教学方法自主、讨论法教学过程及内容二次备课一、导入事例:1、同学们见过紫藤萝吗见过瀑布吗见过紫藤萝瀑布吗2、学生对前两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关键是第三个问题学生应该会有疑问,通过追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订正读音瀑布迸溅挑逗笼罩凝望遗憾忍俊不禁仙露琼浆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写到了哪些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紫藤萝的。
3、小组合作探究,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的。
四、交流、归纳:五、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书后读读写写一词两遍,成语一遍,成语解释翻译一遍。
课后反思签阅课题17。
紫藤萝瀑布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修辞手法。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1.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分析托物言志写法,体会文中的哲理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中心教学方法自主、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二次备课回顾上节课内容,在思考中导入新课1、本文题目有什么作用?题目点出本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以“瀑布”喻“紫藤萝”,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开花的繁盛景象,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止的意蕴,暗示主旨。
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二。
阅读课文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文章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
即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表现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并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萝花,引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2、难点: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特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导语设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东坡达观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乃自然常理;生活有悲欢、人生有起伏,在所难免。
同学们,当挫折和不幸与我们不期而遇时,我们该如何面对?现在让我们跟着现代女作家宗璞走近“紫藤萝瀑布”。
2、作家作品宗璞,当代著名女作家,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她所特有的知识女性的才情、儒雅的气质,以及柔中带刚的性格,均得益于她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活背景。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代表作《铁箫人语》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
3、写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二、预习反馈:1、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2、解释下面的生词: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3、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课文,同学们要注意以下要求: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句子的重读;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三、感知全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词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作思路行踪词语感情变化看花(1—6)、停住脚步繁花似锦,内心愉悦忆花(7一9) 伫立花前回忆往事,遗憾悲痛思花(10、11) 加快脚步感悟生命,精神振奋2、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4.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为下文作者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5、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停住了脚步”是指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
设置悬念。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照应开头。
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6、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中心主题?本文通过回忆紫藤萝的败落,隐喻家庭遭受的不幸以及小弟病症带来的焦虑、悲痛;借写紫藤萝开放时的美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用花儿抒发我的人生感悟,寓情于物,情景交融。
紫藤萝败落家庭不幸,小弟病症紫藤萝盛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紫藤萝的衰胜变化自己家庭的衰胜变化人生哲理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
生命,如果跟顽强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有生命,就有希望。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四、自主探究问题组(一)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全班讨论、明确: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
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
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
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积小流以成江河。
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学法指导: 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
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a.简单的内容归结:看花—繁花似锦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思花—振奋精神b、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
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
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C、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六个字,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介绍。
)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
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五、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中找出精美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与赏析。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小组讨论]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c.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d.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e.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课堂讨论]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
(有关提示)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
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c.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
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
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
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e.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六、赏析课文,品析语言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请把他它划出来,先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运用以下句式进行赏析: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在文中找出来,并用“我欣赏‘________’这一句,它运用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________”的句式进行赏析。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从总体形象上赞美了花的繁盛,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茂,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一词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4、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
作者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A感觉写B感觉”,从而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