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代表作
思想体系 继承“民本” 《明夷 “ 工、商、 激烈批判封建 皆民生之 思想,批判 待访录》 黄宗羲 专制制度 “君为臣纲” 本” 保天下者, 《天下 反对不切实 匹夫之贱, 经世致用 际的学风,提 郡国利 顾炎武 与有责焉 倡实践,求真 病书》
共同 反对君主专制 重视手工业 批判继承儒 和商业,提 学,构筑具时 独裁、提倡 思想 “人民为主” 倡“经世致 代特色的新
区分“亡国”、“亡天下”的内涵
•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民族的命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 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 “离经叛道”的李贽
李贽(1527-1602),明朝思想家、 文学家。泉州晋江(今属福建) 人,回族。 李贽26岁时中举人,但官运不 佳,深感受人管束之苦,处处 与上司抵触,自称“一生坎坷, 将大地为墨,难尽写也”。54 岁时辞官,过着独居讲学的生 活。
探究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 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 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 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 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儒家思想的发展: 春秋 兴起 战国 秦朝 西汉初 汉武帝 正统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复苏
宋明 高潮 新的儒学体系
明清 批判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制作者:南师大附中 张倩
2006、9
何谓“经世致 用”
“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 种学说。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 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它把学术研究和当前 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而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 发挥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 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后来,龚自珍、魏源等人再次提倡 “经世致用”。 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他们都去做,使“经 世致用”之学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 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4课高考复习课件第29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84张)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三教合一(汉至唐三教的发展状况)(一)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确立正统地位,促进儒学繁盛。
(二)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三家相互影响和融合。
1、三教融合的背景: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①佛教的盛行:A.背景: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还为他们建造了白马寺。
B.原因:a.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b.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c.佛教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进行大力扶持;d.独立的寺院经济形成,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可逃避赋役——因此佛教迅速传播。
②道教的广为传播:A.背景:东汉末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黄老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太平经》是当时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
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
B.原因:a.东晋时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道教日盛。
b.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使道教在上层社会中拥有很多信徒,甚至包括不少皇帝、大臣都信奉道教。
2、儒学改造的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兴盛以及儒学本身存在问题使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原因。
3、三教融合的表现:①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历史纵横思考: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①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它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相适应,逐步演变成日常生活行为准则,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迎合了传统社会的客观要求,也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知识清单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___①___”。
宋代儒学发展形成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代表是程颢、程颐,南宋时期的代表是___②___。
(3)二程的基本观点___③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朱熹的理学内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5)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_____④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1)南宋时期的陆九渊把“__⑤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代的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___⑥___”和“知行合一”。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的离经叛道(1)时代背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禁锢思想,吏治腐败;市民工商业者力量的发展;理学盛行,推崇孔子。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2页文档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清之际活 跃的儒家思想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
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思想最精彩的地方,是他 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②主张限制君权:A、提出君臣平等思想。B、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C、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 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这是受 明末东林党、复社等学校清议力量的影响, 学校实指士大夫阶层。
2、李贽的思想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 子而後足也,若必取待足於孔子,則千古以,故未嘗有是非 耳。然則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 之爭也,如歲時然,晝夜更迭,不相一也。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是矣, 雖使孔夫子複生於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 而可遽以定本行罰賞!
——顾炎武《日知录》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 修三明 清之际 活跃的 儒家思 想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 修三明 清之际 活跃的 儒家思 想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2、顾炎武的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结合评说历代制度和政治得失,对君主政治 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性深刻揭露。
——李贄《焚書》
李贽思想总结
①伦理观:反对理学:针对理学“存天理, 去人欲”命题,提出“理”在日常生活中, 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②是非观: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 生圣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 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③唯物观:认为穿衣吃饭都是人的正常物理。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第28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x
__朴__实___学__风_____的
先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
思___维__方___法__,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学法引领]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三大背景:君主专制空前;资本主义萌芽;程朱理学禁 锢。 四大思想家:李贽:离经叛道;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主义。
[通史链接]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上: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上:明清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理学、心学日益束缚人的 思想。
(3)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_资__本__主__义__萌__芽__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人物
主要思想
黄 (1)揭露___君__主___专__制____是天下之大害 宗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__主______
羲 思想
顾 (1)提出“____经__世___致__用_______”思想,力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 (1)背景: ①社会: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江南__市_民__工__商__业__者__经 济实力增强。 ②个人:目睹官场的黑暗和__道__学__家__的伪善。 (2)思想: ①是非标准:反对将_儒_家__经__典___神圣化,是非标准要与时 俱进。
②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 _正__当__私__欲_。
基础攻关
一、宋明理学
1.理学出现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____道____教的精神, 有了新的发展。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__三__教__合__归__儒____”的主张, 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
高中历史课件必修3 第3-4课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例题
1.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B. 格物致知 C. 知行合一 D. 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2.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
A. 抨击君主专制 B. 反对礼教 C. 提出“致良知” D. 注重实学
朱熹的哲学逻辑:理 — 气 — 物 — 理
三 陆王心学
1. 陆九渊的思想
陆九元上承孟子,以“发明本心”为学说宗旨。“ 本心”即心中本有的道德意识。他认为 , 宇宙的根本法 则是“理”,心中本来具有的道德意识也是“理”,因 此 , “心即理”。 他 的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为学首先在树立自己本有的道 德意识,因为 理 在心中,所以不必向外寻求。而人心由 于私欲蒙蔽,心中的“理”显而不彰 。 为学就在于剥落 物欲,使心中本具的理显现出来,这就是“发明本心” 。朱熹的方法是先广泛“格物”,然后豁然贯通,明达 天理。陆九渊的方法是先“发明本心”,然后辅之以“ 格物”。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2.王阳明对“心学”的发展
(1)背景: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 (2)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道德行为 的最后依据是动机,任何行为离开主体意 识都不具有道德性质。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 活动的两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 不行不能算做真知。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 的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
一 三教合一 1.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民生痛苦,加之统治着的扶持,因此佛教盛行,道 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 2. 儒学面临挑战
【导与练】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128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 (1)都肯定了人的私欲。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资财产的 占有欲望日益强烈。 (3)肯定了人的私欲,使人们逐渐抛弃旧的重农抑商的观念, 产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5年14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情感悟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属于课标、考纲规定的重点内容 第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四大思想家的主要代 一 表思想,明清儒家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是 层 考查的主要方向 级 非选择题呈现形式较多,福建、广东、江苏、山东都 以非选择题形式命题
(5年7考)程朱理学
考情感悟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规
第 定的重点内容
一
结合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分
层 析理学的兴起和基本主张;从儒学自身的趋时更新和对中
级 华民族的性格塑造方面归纳历史意义
江苏、广东以非选择题形式呈现,上海、山东、全国
文综也在此处命题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 履的主要内容,确立了以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对培养人 第二 的气节情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 层级 作用 从现实角度:时至今日,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 激扬着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革旧立新的雄 心,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朱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 答案 (1)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和 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目的。 (2)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就是“三 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他实际上是 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如此就会天下太平。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4
(3)归纳三人嘚进步思想主张。
▪ 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嘚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 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嘚新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体系。
何谓“经世致用”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嘚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 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嘚迫切问题联系起 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嘚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 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 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嘚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 改革。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嘚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 动波澜壮阔嘚景象?
1、明清之际嘚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嘚产 生、发展缺乏强有力嘚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嘚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嘚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嘚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 形成完整嘚体系。
区分“亡国”、“亡天下”嘚内涵
“‘ 离经 叛道’ 嘚李 贽”
第一目“‘离经叛道’嘚李贽”
(1)李贽嘚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青年时代生活困乏 。 中年做过小官,社会嘚黑暗和官场嘚腐败。 晚年毅然辞官 后被明政府以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2)李贽嘚代表作。 《 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 《藏书》嘚命名
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只能“藏之后世”嘚缘故。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 建社会嘚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 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发展(根原)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2)各自嘚思想代表作。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 王夫之:《读通鉴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 2 讲宋明理学与明清期间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 3[ 考点清单 ] 1. 宋明理学。
2.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宋明理学1.历史背景1佛教和道教的流行:魏晋南北朝期间,佛教、道教快速流传,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三教合一”的潮流:到唐宋期间,儒、佛、道三教调解之风特别兴隆。
3儒学家的努力:唐宋儒家学者汲取和交融佛教、道教思想,研究宇宙的来源问题,使儒学系统获得了丰富和更新。
2.思想内容错误 !整体把握宋明理学3.影响1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久性维系专制统治,压迫、抹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悲观影响。
3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侧重时令、道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克制、奋斗发奋,重申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踊跃作用。
易混易错程颢、程颐兄弟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围“公理”。
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成立了宏大而严实的理学系统。
陆王心学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其出现,标记侧重修儒学崇奉的理论任务已经达成。
深层点拨理学的内涵(1)“公理”是万物的来源,先理后气。
(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公理,表此刻人身上就是人性。
(3)存公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穿明理,从而达到明道德之善的目的。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增强,阻挡了社会进步;阶级矛盾尖利。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拜金逐利民风流行,传统的道德看法遇到剧烈冲击。
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保守、迂腐不化;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2.“异端”思想家李贽1学术上:否定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道德上:批评传统道德,倡议个性的自由发展。
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公理”的存在。
3.三大进步思想家1王夫之:系统批评宋明理学,成立起较为完好的朴实的唯物主义思想系统。
2黄宗羲:批评君主专制,提出了限制君权、倡议言论自由、成立自下而上的监察机构等假想。
最新最新学高二历史教案: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要求学生从教科书、课外读物、互联网等处,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人物传记、文字资料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导言,提问: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敢挑战孔孟权威吗?甚至敢把九五至尊的皇帝批得狗血淋头吗?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
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讲授新课一、李贽zhì的离经叛道:1、出现背景(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被推翻;清军入关后,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强烈反抗。
(2)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人们要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经济,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将人心与 心外 无物 联系起来
穷理不必向外探 求,只需 反省内
“理”
心 就可得到天理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宋明理学
宣扬“ 反省 将人心与伦
(明朝)王 内心”“心外 理道德联系
阳明
无理”
起来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 恢复 良知 ②知行合一:用 良知 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地位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 伦理道德 都产生
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
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宋明理学
(2)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陆王心学认 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认为本心就是“理”;程朱理学 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 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就能成为圣贤。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宋明理学
3.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
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 封建
专制统治 。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
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
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练史料 史料 (2014·山东高考,节选)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 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课时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这表明德清禅师()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解析关键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做学问必须儒、道、佛三家兼学,缺一则偏。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
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D.充实了伦理纲常解析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而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
答案 C3.最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一说‘即是真理’)”的是() A.陆九渊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解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心学的内容,其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按照题目“最早”的限定,本题选A。
答案 A4.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
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
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B.董仲舒C.李贽D.王夫之解析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从这个角度看与斯宾诺莎的思想有相同之处。
(当然,两者的阶级属性有质的区别)答案 A5.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解析A项“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大意是:大学之道在于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与材料大意一致,是正确选项。
B项“存天理,灭人欲”大意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
C项“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是指: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束自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
D项指学者必须先立志。
答案 A6.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与心学的知识,A项和C项只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只是朱熹的观点。
B项表述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 B7.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
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理学强调的是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国家社稷等,故选A项。
答案 A8.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政府治国严谨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D.理学摧残人性解析贞节牌坊唐宋较少,可见唐宋对妇女的约束较小,而自元代以来,理学成为正统思想,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大,到了明清格外严重。
牌坊是统治者和民间共同宣扬程朱理学的见证,理学宣扬伦理禁欲,让封建礼教、贞节观念渗透到人的行为规范和心灵深处,导致节烈妇女人数的膨胀。
答案 D9.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
答案 C10.“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君子之为学……以救世也”,说明其主张为社会实际服务,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11.“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上述材料表明()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权共和”,这与黄宗羲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思想相符,故选D项。
答案 D12.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这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解析明代时期,使人们“天收”“地管”“不自由”“不自在”的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不是君主专制思想。
孙悟空追求的是个性解放,而不是追求民主平等。
孙悟空的思想与“自我节制”相对立,也看不出注重气节和奋发立志,与拜金主义也没有联系。
因此,本题该选A项。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
……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18 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解析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1)问,从材料主旨可得出结论。
第(2)问,从材料的“五常”、天人感应思想以及“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即可判断其出发点,根本目的则从其阶级立场出发思考。
第(3)问,把握朱熹理学基本思想即可,历史影响从正反两面解答即可。
第(4)问,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材料中的“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结合儒家修身、齐家等思想解答。
第(5)问,开放性题目,从思想理论与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思想的传承性方面解答即可。
答案(1)仁;克己复礼。
(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
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
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1)问,关键是晚周时期和儒家学者即孔子、孟子、荀子。
第(2)问,主要结合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及时代背景。
答案(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
(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