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 选修1-1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上课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师用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师用

选修1-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知识要点】● 椭圆的定义:到两个定点 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12FF >)的点的轨迹.● 标准方程:(1)()222210x y a b a b+=>>,22c a b =-,焦点是 F 1(-c ,0),F 2(c ,0);(2)()222210y x a b a b+=>>,22c a b =-,焦点是 F 1(0,-c ),F 2(0,c ).【例题精讲】【例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 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 10,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例 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2)和(0,2)且过35,2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点评:题(1)根据定义求.若将焦点改为(0,-4)、(0,4)其结果如何;题(2)由学生的思考与练习,总结有两种求法:其一由定义求出长轴与短轴长,根据条件写出方程;其二是由已知焦距,求出长轴与短轴的关系,设出椭圆方程,由点在椭圆上的条件,用待定系数的办法得出方程.【例 3】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椭圆,若是,求出 a ,b ,c 的值.【例4】已知ΔABC 的一边BC 的长为6,周长为16,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基础达标】1.椭圆221259x y +=上一点 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5,则 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5 B .6 C .4 D .102.椭圆2211312x y +=上任一点 P 到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和为( ) A .26 B .24 C .2 D .2133.已知 F 1,F 2是椭圆221259x y +=的两个焦点,过 F 1的直线交椭圆于 M ,N 两点,则△MNF 2周长为( )A .10B .16C .20D .324.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 1(-8,0)和F 2(8,0),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和为 20,则此椭圆的 标准方程为( )A .2212012x y += B .22140036x y += C .22110036x y += D .22136100x y +=5.椭圆2214x y m +=的焦距是 2,则 m 的值为( ) A .5或 3 B .8 C .5 D .166.椭圆221169x y +=的焦距是 ,焦点坐标为 . 7.焦点为(0,4)和(0,-4),且过点()533,-的椭圆方程是 .1~5 ADCCA【能力提高】8.如果方程 x 2+ky 2=2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9.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a=4,b =3,焦点在x 轴; (2)a =5,c =2,焦点在y 轴上.10.求到定点(2,0)与到定直线x =8的距离之比为22的动点的轨迹方程.§2.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一)【知识要点】● 熟练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简单几何性质. ● 掌握标准方程中a ,b ,c 的几何意义,以及a ,b ,c ,e 的相互关系. ● 理解、掌握坐标法中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例题精讲】【例 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O ,焦点在 x 轴上,椭圆的短轴端点和焦点所组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且离心率为22,求椭圆的方程.【例 2】已知 x 轴上的一定点 A (1,0),Q 为椭圆2214x y +=上的动点,求 A Q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例 3】椭圆22110036x y +=上有一点 P ,它到椭圆的左焦点 F 1的距离为 8,求△PF 1F 2的面积.【例 4】设P 是椭圆()22211x y a a+=>短轴的一个端点,Q 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Q 的最大值.【基础达标】1.已知P 是椭圆22110036x y +=上的一点,若P 到椭圆右焦点的距离是345,则P 点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是( ) A .165 B .665 C .758D .778 2.若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2212x y m+=的离心率为12,则 m =( )A .3B .32 C .83 D .233.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且长轴长为 12,离心率为13,则椭圆的方程是( )A .221144128x y += B .2213620x y += C .2213236x y += D .2213632x y += 4.设定点F 1(0,-3)、F 2(0,3),动点P 满足条件()1290PF PF a a a+=+>,则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线段C .不存在D .椭圆或线段 5.若椭圆短轴长等于焦距的3倍,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A .14 B .22 C .24D .12 6.已知椭圆C 的短轴长为6,焦点F 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等于9,则椭圆C 的离心率等于 . 7.离心率12e =,一个焦点是 F (0,-3)的椭圆标准方程为 .1~5 BBDDD【能力提高】8.求过点A(-1,-2)且与椭圆22169x y+=的两个焦点相同的椭圆标准方程.9.已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离心率23e=,短轴长为85,求椭圆的方程.10.设有一颗卫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处,当此卫星离地球相距m万千米和43m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卫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2π和3π,求该卫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2.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二)【知识要点】●掌握椭圆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方程等几何性质.●能利用椭圆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综合问题.【例题精讲】【例 1】已知椭圆C 的焦点F 1()22,0-和F 2()22,0,长轴长6,设直线y =x +2交椭圆C 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中点坐标.【例 2】椭圆的中心为点E (-1,0),它的一个焦点为F (-3,0),且椭圆的离心率255e =,求这个椭圆的方程.【例 3】已知椭圆2212x y +=的左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求过点O 、F ,并且与直线l :x =-2相切的圆的方程.【例 4】如图,把椭圆2212516x y +=的长轴 AB 分成 8等份,过每个分点作 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 P 1,P 2,P 3,P 4,P 5,P 6,P 7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123++PF P F PF +45++P F P F67+P F P F = .【基础达标】1.椭圆22110036x y +=上的点 P 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是 12,那么点 P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 A .15 B .12 C .10 D .82.已知椭圆()2221525x y a a +=>的两个焦点为F 1、 F 2,且|F 1F 2|=8,弦 A B 过点 F 1,则△ A BF 2的周长为( )A .10B .20C .241D .4413.椭圆221259x y +=的焦点 F 1、F 2,P 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 P F 1⊥PF 2,则△ F 1PF 2的 面积为( ) A .9 B .12 C .10 D .84.椭圆221164x y +=上的点到直线 x +2y 2-=0 的最大距离是( ) A .3 B .11 C .22 D .105.如果椭圆221369x y +=的弦被点(4,2)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 . x -2 y =0 B . x +2 y -4=0 C . 2x +3y -12=0 D . x +2 y -8=06.与椭圆22143x y +=具有相同的离心率且过点(2,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7.离心率53e =,一个焦点的坐标为5,03⎛⎫-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F1~5 DDBAD 【能力提高】8.已知椭圆22194x y+=上的点P到其右焦点的距离是长轴两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等差中项,求P点坐标.9.过椭圆22194x y+=内一点D(1,0)引动弦A B,求弦A 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10.椭圆221164x y+=上有两点P、Q,O是原点,若O P、OQ斜率之积为14-.求证22OP OQ+为定值.§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知识要点】●掌握双曲线的定义,熟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掌握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会求动点轨迹方程;● 会按y 2特定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理解双曲线与椭圆的联系与区别.【例题精讲】【例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双曲线,若是,求出三量 a ,b ,c 的值.【例 2】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中心在原点,且点()13,42P -、29,54P ⎛⎫⎪⎝⎭在此双曲线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 3】点 A 位于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上, F 1,F 2是它的两个焦点,求△AF 1F 2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例 4】已知三点 P (5,2)、 F 1(-6,0)、 F 2(6,0).(1)求以F 1、F 2为焦点且过点 P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 P 、F 1、F 2关于直线 y =x 的对称点分别为 P '、F 1'、F 2',求以F 1'、F 2'为焦点且过点P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基础达标】1.双曲线22221124x y m m-=+-的焦距是( ) A .4 B .22 C .8 D .与 m 有关2.椭圆222+134x y n =和双曲线222116x y n -=有相同的焦点,则实数 n 的值是( ) A .±5 B .±3 C .5 D .93.若0k a <<,双曲线22221x y a k b k -=-+与双曲线22221x y a b-=有( ) A .相同的虚轴 B .相同的实轴 C .相同的渐近线 D .相同的焦点4.过双曲线221169x y -=左焦点 F 1的弦 A B 长为 6,则 △ABF 2(F 2为右焦点)的周长是( ) A .28 B .22 C .14 D .125.设F 1,F 2是双曲线2214x y -=的焦点,点 P 在双曲线上,且 ∠F 1PF 2=90°,则点 P 到x 轴的距离为( )A .1B .55C .2D .5 6.到两定点F 1(-3,0)、F 2(3,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6的点 M 的轨迹是 .7.方程22+111x y k k=+-表示双曲线,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1~5 CBDAB【能力提高】8.求与双曲线221164x y -=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2)的双曲线方程.9.如图,某农场在 P 处有一堆肥,今要把这堆肥料沿道路 P A 或 P B 送到庄稼地 A BCD 中去,已知 P A =100 m ,PB =150m ,∠APB =60°.能否在田地 A BCD 中确定一条界线,使位于界线一侧的点,沿道路 P A 送肥较近;而另一侧的点,沿道路 P B 送肥较近? 如果能,请说出这条界线是一条什么曲线,并求出其方程.10.已知点()3,0A -和()3,0B,动点C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2,点 C 的轨迹与直线 y =x -2 交于 D 、E 两点,求线段 D E 的长.§2.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知识要点】● 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 掌握等轴双曲线,共轭双曲线等概念.【例题精讲】【例 1】求双曲线2214y x -=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半轴长、虚半轴长和渐近线方程.【例 2】求一条渐近线方程是 3x +4y =0,一个焦点是(4,0)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并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例 3】求与双曲线221169x y -=共渐近线且过 A (33,-3)的双曲线的方程.【例 4】已知△ABC 的底边 B C 长为 12,且底边固定,顶点 A 是动点,使sin B -sin C =12sin A ,求点 A 的轨迹.【基础达标】1.下列方程中,以x ±2y =0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A .221164x y -= B .221416x y -= C .2212x y -= D .2212y x -= 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方程为( )A .221412x y -= B .221124x y -= C .221106x y -= D .221610x y -= 3.过点(3,0)的直线 l 与双曲线 4x 2-9y 2=36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 l 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4.方程mx 2+ny 2+mn =0(m <n <0)所表示的曲线的焦点坐标是( )A .()0m n ±-,B .()0n m ±-,C .()0m n ±-,D .()0n m ±-,5.与双曲线221916x y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A (-3,23)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A.8 B.4 C.2 D.16.双曲线9y2-4x2=36的渐近线方程是.7.经过点M(3,-1),且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的等轴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1~5 AACBC【能力提高】8.求一条渐近线方程是3x+4y=0,一个焦点是(5,0)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并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9.求以椭圆22+16416x y=的顶点为焦点,且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56π的双曲线方程.10.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16x2-9y2=144.(1)求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2)设F1和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2.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例题精讲】【例 1】如果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3,0)、F 2 (3,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y x =,那么它的离心率是( )A .63B .4C .2D .3【例 2】过双曲线221916x y -=的左焦点F 1,作倾斜角为=4πα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A 、B ,求AB的长.【例 3】已知动点 P 与双曲线 x 2-y 2=1的两个焦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 c os ∠F 1PF 2的最小值为13-.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例 4】已知不论 b 取何实数,直线 y =kx +b 与双曲线 x 2-2y 2=1总有公共点,试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基础达标】1.到两定点F 1(-3,0)、F 2 (3,0)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6的点 M 的轨迹( ) A .椭圆 B .线段 C .双曲线 D .两条射线 4.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将焦距三等分,则它的离心率为( ) A .32 B .3 C .43D .3 5.已知 m ,n 为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则方程mx -y +n =0与 n x 2+my 2=mn 所表示的曲线可能是( )A B C D6.双曲线22197x y -=的右焦点到右顶点的距离为 . 7.与椭圆22+11625x y =有相同的焦点,且离心率为355的双曲线方程为 . 1~5 DDCBC【能力提高】8.设双曲线()222210x y a b a b-=<<的半焦距为c ,直线l 过(a ,0),(0,b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lyox yox yox yox的距离为34c ,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9.求过点M (3,-1)且被点M 平分的双曲线2214x y -=的弦所在直线方程.10.设双曲线 C 1的方程为()222210,0x y a b a b-=>>,A 、B 为其左、右两个顶点,P 是双曲线 C 1上的任意一点,引 Q B ⊥PB ,QA ⊥PA ,AQ 与 B Q 交于点 Q ,求 Q 点的轨迹方程.§2.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知识要点】●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 标准方程的不同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熟练画出抛物线的草图,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准线方程.【例题精讲】【例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1)y 2=12x ,(2)y =12x 2,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例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坐标是F(-5,0);(2)经过点A(2,-3)【例3】直线y=x-3与抛物线y2=4x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Q,则梯形A PQB的面积为()A.48 B.56 C.64 D.72【例4】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求线段A B 的长.【基础达标】1.抛物线y 2=ax (a ≠0)的准线方程是 ( ) A .4a x =-B .4ax = C .4a x =- D .4a x = 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 x 轴,焦点在直线 3x -4y -12=0上,此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y 2=16x B .y 2=12x C .y 2=-16x D .y 2=-12x 3.焦点在直线 3x -4y -12=0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是( ) A .y 2=16x 或 x 2=16y B .y 2=16x 或 x 2=12y C .x 2=-12y 或 y 2=16x D .x 2=16y 或 y 2=-12x4.已知 M (m ,4)是抛物线 x 2=ay 上的点,F 是抛物线的焦点,若|MF |=5,则此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A .(0,-1)B .(0,1)C .(0,-2)D .(0,2) 5.过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 F 作倾斜角为34π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则 A B 的长是( ) A .42 B .4 C .8 D .26.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且过点 P (4,2)的抛物线方程是 . 7.平面上的动点P 到点 A (0,-2)的距离比到直线 l :y =4的距离小 2,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 是 .1~5 AACBC【能力提高】8.点M 到点(0,8)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y =-7的距离大 1,求 M 点的轨迹方程.9.抛物线 y 2=16x 上的一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12,焦点为 F ,求|PF |的值.10.抛物线拱桥跨度为52米,拱顶离水面6.5米,一竹排上有一4米宽6米高的大木箱,问此木排能否安全通过此桥?§2.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知识要点】● 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能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抛物线方程进行讨论;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例题精讲】【例 1】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为对称轴,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2,22M -,求它的标准方程.xy O【例2】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任作一条直线m,交这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以A B为直径的圆和这抛物线的准线相切.【例3】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y2=2px()0p>上,求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例4】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过点(0,-1)作直线L交抛物线A、B两点,再以A F、B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 ARB,试求动点R的轨迹方程.【基础达标】1.过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如果126x x +=,那么|AB | =( )A .10B .8C .6D .42.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且过点 P (4,2)的抛物线方程是( ) A .x 2=8y B .x 2=4y C .x 2=2y D .x 2=12y 3.已知 M 为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F 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点 P (3,1),则MP MF +的最小值为( )A .3B .4C .5D .64.已知抛物线 y 2=-12x 上一点 P (x 0,y 0)到焦点的距离为 8,则 x 0的值为( ) A .-5 B .5 C .-4 D .45.抛物线 y 2=8x 上一点 P 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们到准线的距离,这点坐标是( ) A .()2,4 B .()2,4± C .()1,22 D .()1,22± 6.抛物线 2y 2+5x =0 的准线方程是 .7.过抛物线焦点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 、B 两点,若 A 、B 在准线上的射影是 A 2,B 2,则∠A 2FB 2等于 .1~5 BABAD【能力提高】8.抛物线顶点在原点,它的准线经过双曲线22221x y a b-=的一个焦点,并且这条准线与双曲线的实轴垂直,又抛物线与双曲线交于点362⎛⎫ ⎪⎝⎭,,求二者的方程.9.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y=2x+1截得的弦长为15,求抛物线的方程.p>的焦点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10.设抛物线y2=2px()0线上,且B C∥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2.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例题精讲】【例1】过抛物线y2=2x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二弦O A、OB.(1)求A B中点的轨迹方程.(2)证明:AB与x轴的交点为定点.【例2】已知点 A (2,8),B (x 1,y 1),C (x 2,y 2)在抛物线 y 2=2px 上,△ABC 的重心与此抛 物线的焦点 F 重合.(1)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和焦点F 的坐标; (2)求线段BC 中点 M 的坐标; (3)求 B C 所在直线的方程.【例 3】抛物线 y =-x 2上的点到直线 4x +3y -8=0距离的最小值是( )A .43 B .75 C .85D .3【基础达标】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焦点在直线 3x -4y -12=0时,则此抛物线的方 程是( )A .y 2=16xB .x 2=-12yC .y 2=8x 或x 2=-6yD . y 2=16x 或x 2=-12y 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点()5,25-到焦点距离是6,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 A .y 2=-4x B 、y 2=-2x C 、 y 2=2x D 、 y 2=-4x 或x 2=-36y 3.在抛物线 y =x 2上有三点 A 、B 、C ,其横坐标分别为-1,2,3,在y 轴上有一点D 的纵坐标为 6,那么以 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A .正方形B .平行四边形C .菱形D .任意四边形4.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F ,准线为l ,交 x 轴于 R ,过抛物线上一点 P (4,4)作 P Q ⊥ l 于Q ,则梯形 PFRQ 的面积是( )A .12B .14C .16D .18 5.抛物线 y 2=-4x 关于直线 x +y =2对称的曲线的顶点坐标为( )A .(2,2)B .(0,0)C .(-2,-2)D .(2,0) 6.若动点M (x ,y )到点F (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 +5=0的距离小1,则M 点的轨迹方程 是 .7.抛物线y 2=4x 的弦AB 垂直于x 轴,若AB 的长为43,则焦点到AB 的距离为 .1~5 DABBA【能力提高】8.经过抛物线 y 2=-8x 的焦点且和抛物线的对称轴成 60°角的直线与抛物线交 A 、B 两点,求|AB |.9.求过A(-1,1),且与抛物线y=x2+2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10.已知抛物线C:y=x2+4x+72,过C上一点M,且与M处的切线垂直的直线称为C在点M的法线.若C在点M的法线的斜率为12-,求点M的坐标(x0,y0).第二章圆锥曲线复习(一)【知识要点】●椭圆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性质.●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特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抛物线定义,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例题精讲】【例1】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这个焦点到长轴上较近顶点的距离是105-,求椭圆方程.【例 2】已知双曲线2214x y -=和定点12,2P ⎛⎫ ⎪⎝⎭. (Ⅰ)过 P 点可以做几条直线与双曲线 C 只有一个公共点;(Ⅱ)双曲线C 的弦中,以 P 点为中点的弦 P 1P 2是否存在? 并说明理由.【例 3】已知点 A (0,2)及椭圆22+14x y =,在椭圆上求一点 P 使PA 的值最大.【例 4】己知点P 在抛物线 x 2=y 上运动,Q 点的坐标是(-1,2),O 是原点,OPQR (O 、P 、Q 、R顺序按逆时针)是平行四边形,求 R 点的轨迹方程.【基础达标】1.平面上到定点 A (1,1)和到定直线 l :x +2 y =5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 )A.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D.椭圆2.若椭圆2kx2+ky2=1 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4),则k的值为()A.18B.132C.2D.3163.椭圆22+1259x y=上的点M到焦点F1的距离是2,N是M F1的中点,则ON为()A.4 B.2 C.8 D.3 24.如果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2,焦距为6,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32B.62C.32D.25.椭圆22+1259x y=的两焦点F1,F2,过F2引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1的周长为()A.5 B.15 C.10 D.206.在抛物线y2=2px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p的值为.7.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4,0)、F2(4,0),椭圆的弦A B过点F1,且△ABF2的周长为20,那么该椭圆的方程为.1~5 BBACD【能力提高】8.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进线的夹角为60°,求该双曲线的离心率.9.正方形的一条边A B在直线y=x+4上,顶点C、D在抛物线y2=x上,求正方形的边长.10.若椭圆x2+4(y-a)2=4与抛物线x2=2y有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第二章 圆锥曲线复习(二)【例题精讲】【例 1】已知直线 l 交椭圆22+12016x y =于 M 、N 两点,B (0,4)是椭圆的一个顶点,若△BMN 的重心恰是椭圆的右焦点,求直线 l 的方程.【例 2】已知倾斜角为4π的直线 l 被双曲线 x 2-4y 2=60截得的弦长82AB =,求直线l 的方程及以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例 3】已知直线l :x =-1,点F (1,0),以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椭圆中,短轴一端点为B ,P为FB 的中点.(Ⅰ)求 P 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Ⅱ)M (m ,0)为定点,求|PM |的最小值.【例 4】已知两定点A (-2,0),B (1,0),如果动点P 满足2PA PB =,求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基础达标】1.已知 M (-2,0),N (2,0),4P M P N -=,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双曲线B .双曲线左支C .一条射线D .双曲线右支2.若圆 x 2+y 2=4上每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3,则所得曲线的方程是( ) A .22+1412x y = B .22+1436x y = C .229+144x y = D .22+1364x y = 3.已知 F 1,F 2是椭圆22+1169x y =的两焦点,过点F 2的直线交椭圆于点A ,B ,若5AB =,则12AF BF -=( )A .3B .8C .13D .164.曲线()()22346225x y x y ---+-=的离心率为( ) A .110 B .12C .2D .无法确定5.抛物线y2=14x 关于直线x-y=0对称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A.(1,0)B.116⎛⎫⎪⎝⎭,C.(0,1)D.116⎛⎫⎪⎝⎭,6.与椭圆4x2+ 9y2=36有相同的焦点,且过点(-3,2)的椭圆方程为.7.以双曲线22145x y-=的中心为顶点,且以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1~5 C CABD 【能力提高】8.设F1,F2为双曲线2214xy-=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F1PF2=90°,求△F1PF2的面积.9.设抛物线y2=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10.设椭圆22+162x y=和双曲线2213xy-=的公共焦点为F1,F2,P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求cos∠F1PF2的值.。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 选修1-1)教师用书: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3-1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 选修1-1)教师用书: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3-1

2.3 抛物线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重点)2.了解抛物线的实际应用.(难点))3.能区分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易混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阅读教材P57~P58例1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四种不同标准形式的抛物线方程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标准方程y2=2px(p>0)中的p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2)抛物线的焦点位置由一次项及一次项系数的正负决定.( )(3)平面内到一定点距离与到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4)抛物线可看作双曲线的一支.( )【答案】(1)√(2)√(3)×(4)×[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合作型](1)过点(-3,2);(2)焦点在直线x-2y-4=0上;(3)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52. 【导学号:25650075】【精彩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标准方程的类型和参数p的值.【自主解答】(1)∵点(-3,2)在第二象限,∴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或x 2=2py (p >0). 将点(-3,2)代入方程,得2p =43或2p =92.∴当焦点在x 轴上时,所求抛物线方程是y 2=-43x ,其焦点为⎝ ⎛⎭⎪⎪⎫-13,0,准线方程为x =13;当焦点在y 轴上时,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 2=92y ,其焦点为⎝ ⎛⎭⎪⎪⎫0,98,准线方程为y =-98.(2)令x =0,由方程x -2y -4=0,得y =-2. ∴抛物线的焦点为F (0,-2). 设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p >0), 则由p2=2,得2p =8,∴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 2=-8y .令y =0,由方程x -2y -4=0,得x =4. ∴抛物线的焦点为F (4,0). 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p >0), 则由p 2=4,得2p =16,∴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 2=16x .综上,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 2=-8y 或y 2=16x . 其准线方程为y =2或x =-4, 焦点坐标为(0,-2)或(4,0).(3)由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52,可知p =52.∴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 2=5x 或y 2=-5x 或x 2=5y 或x 2=-5y .求抛物线方程,通常用待定系数法,若能确定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则可设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p 值即可.若抛物线的焦点位置不确定,则要分情况讨论.焦点在x 轴上的抛物线方程可设为y 2=ax (a ≠0),焦点在y 轴上的抛物线方程可设为x 2=ay (a ≠0).[再练一题]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准线方程为y =-1;(2)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3.【解】 (1)由准线方程为y =-1知抛物线焦点在y 轴正半轴上,且p2=1,则p =2.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设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 则焦点坐标为⎝ ⎛⎭⎪⎪⎫p 2,0,准线为x =-p 2,则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p 2-p 2=p =3,因此所求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 2=6x .B 高5m ,且与OA 所在的直线相距4m ,水流落在以O 为圆心,半径为9m 的圆上,则管柱OA 的长是多少? 【导学号:25650076】【精彩点拨】 根据题意先建立坐标系,设出抛物线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自主解答】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水流所形成的抛物线的方程为x 2=-2py (p >0),因为点C (5,-5)在抛物线上,所以25=-2p ·(-5),因此2p =5,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x 2=-5y , 点A (-4,y 0)在抛物线上, 所以16=-5y 0,即y 0=-165,所以OA 的长为5-165=1.8 (m).所以管柱OA 的长为1.8 m.在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常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一条坐标轴建立坐标系,这样可使得标准方程不仅具有对称性,而且曲线过原点,方程不含常数项,形式更为简单,便于应用.[再练一题]2.某河上有一座抛物线形的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 m 时,水面宽8 m ,一木船宽4 m ,高2 m ,载货的木船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为0.75m ,当水面上涨到与拱顶相距多少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航? 【导学号:25650077】【解】 以桥的拱顶为坐标原点,拱高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抛物线的方程是x 2=-2py (p >0), 由题意知A (4,-5)在抛物线上, 故16=-2p ×(-5)⇒p =85,则抛物线的方程是x 2=-165y (-4≤x ≤4),设水面上涨,木船面两侧与抛物线形拱桥接触于B 、B ′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航. 设B (2,y ′),∴22=-165y ′⇒y ′=-54.∴54+0.75=2.故当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形的拱顶相距2 m 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航.[探究共研型]探究1 【提示】 抛物线标准方程中的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探究2 抛物线定义的功能是什么?【提示】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因此,抛物线定义的功能是可以把点点距转化为点线距,从而使有关的运算问题变得简单、快捷.(1)若动点M 到点F (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 +5=0的距离小1,则动点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2)如图2-3-1,已知抛物线y 2=2x 的焦点是F ,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又有点A (3,2).求|P A |+|PF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P 点坐标.图2-3-1【精彩点拨】 (1)中先由抛物线的定义确定点M 的轨迹,再写方程.(2)由定义知,抛物线上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准线的距离d ,求|P A |+|PF |的问题可转化为|P A |+d 的问题.【自主解答】 (1)如图,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由已知条件可知,点M与点F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4=0的距离.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点M的轨迹是以F(4,0)为焦点的抛物线,且p2=4,即p=8.因为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所以点M的轨迹方程为y2=16x.【答案】y2=16x(2)如图,作PQ⊥l于Q,由定义知,抛物线上点P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点P到准线l的距离d,由图可知,求|P A|+|PF|的最小值的问题可转化为求|P A|+d的最小值的问题.将x=3代入抛物线方程y2=2x,得y=±6.∵6>2,∴A在抛物线内部.设抛物线上点P到准线l:x=-12的距离为d,由定义知|P A|+|PF|=|P A|+d.由图可知,当P A⊥l时,|P A|+d最小,最小值为7 2 .即|P A|+|PF|的最小值为72,此时P点纵坐标为2,代入y2=2x,得x=2.∴点P坐标为(2,2).1.对于动点到定点的距离比此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大多少或小多少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抛物线问题.2.抛物线的定义在解题中的作用,就是灵活地进行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距离的转化,另外要注意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中三边间的不等关系,点与直线上点的连线垂线段最短等.[再练一题]3.(1)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A(0,2)的距离与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A.172B .2 C.5D.92 (2)(2015·上海高考)抛物线y 2=2px (p >0)上的动点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 =________.【解析】 (1)如图,由抛物线定义知|P A |+|PQ |=|P A |+|PF |,则所求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转化为求|P A |+|PF |的最小值,则当A 、P 、F 三点共线时,|P A |+|PF |取得最小值. 又A (0,2),F ⎝ ⎛⎭⎪⎪⎫12,0,∴(|P A |+|PF |)min =|AF |=错误!=错误!.故选A. (2)依题意,点Q 为坐标原点,所以p2=1,则p =2.【答案】 (1)A (2)2[构建·体系]1.抛物线y =2x 2的焦点坐标是( )A .(1,0) B.⎝ ⎛⎭⎪⎪⎫0,14C.⎝ ⎛⎭⎪⎪⎫14,0 D.⎝⎛⎭⎪⎪⎫0,18【解析】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12y ,所以p =14,故焦点坐标是⎝ ⎛⎭⎪⎪⎫0,18.【答案】 D2.抛物线y 2=8x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A .1 B .2 C .4D .8【解析】 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p =4. 【答案】 C3.若双曲线x2m -y23=1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 2=12x 的焦点重合,则m =________. 【导学号:25650078】【解析】 双曲线x2m -y23=1的右焦点为(m +3,0),抛物线y 2=12x 的焦点F (3,0),∴m +3=3,∴m =6.【答案】 64.以抛物线y 2=8x 上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作圆与直线x +2=0相切,则这些圆必过一定点,这个定点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 抛物线y 2=8x 的准线方程是x +2=0,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圆心到直线x +2=0的距离等于圆心到焦点的距离,所以这些圆必过抛物线的焦点,所以应填(2,0).【答案】 (2,0)5.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x 轴上,抛物线上的点M (-3,m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m 的值.【解】 法一 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p >0), 则焦点F ⎝ ⎛⎭⎪⎪⎫-p 2,0,由题设可得⎩⎪⎨⎪⎧m2=6p ,m2+⎝⎛⎭⎪⎪⎫3-p 22=5,解得⎩⎪⎨⎪⎧p =4,m =26,或⎩⎪⎨⎪⎧p =4,m =-26,故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y 2=-8x , m 的值为±26.法二 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p >0),则焦点F ⎝ ⎛⎭⎪⎪⎫-p 2,0,准线方程为x =p 2,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点M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也就是M 到准线的距离为5,则3+p2=5,∴p =4,因此,抛物线方程为y 2=-8x ,又点M (-3,m )在抛物线上,于是m 2=24, ∴m =±26.。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2.1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2.1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由方程确定椭圆的性质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4x2+9y2=36.
• (1)求椭圆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长轴长、短轴长以及离心率;
• (2)结合椭圆的对称性,运用描点法画出这个椭圆.
[思路点拨] (1) 化为标准方程 → 求出a,b,c → 焦点位置 → 得其几何性质
(2) 将方程变形 → 列表 → 描点 → 得出图形
__ay_22+__bx_22=__1_(a_>_b_>_0_) ____
图形
范围 ___-__a_≤__x_≤__a_,__-__b_≤__y_≤__b____ -__b_≤__x≤__b_,__-_a_≤__y≤__a_
顶点
___(_±__a_,0_)_,__(0_,__±__b_)___
____(_0_,__±__a_),__(_±__b_,_0_) __
焦点的位置,这样便于直观地写出a,b的数值,进而求出c,求出椭圆的长轴和短
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等几何性质.
• (2)本题在画图时,利用了椭圆的对称性,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可以简化画 图过程,保证图形的准确性.
1.已知椭圆 x2+(m+3)y2=m(m>0)的离心率 e= 23,求 m
的值及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
(2)将方程变形为 y=±23 9-x2(-3≤x≤3). 由 y=23 9-x2,在 0≤x≤3 的范围内计算出一些点的坐标(x, y),列表如下:
x0123 y 2 1.9 1.5 0 先用描点法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图象,再利用椭圆 的对称性画出整个椭圆.

(1)求椭圆的性质时,应把椭圆化为标准方程,注意分清楚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ppt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ppt
lity
解答: 1.已知定点A(0,-1),动点P在曲线y=2x2+1 上移动,则线段AP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 • 设中点Q(x,y),P(x0,y0),则
x0=2x,y0 =2y+1, 代入y0 =2x02+1得: y=4x2
lity


• 正确地求曲线得轨迹方程, • 一要熟练的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 二要记住解题的4条注意事项,对自己的
依题设知 x > -5, (x 3)2 ( y 0)2 x 3 -3
y 2 =12x
[解法二] 定义法 如图,作直线 n:x = -3 m n
y
P(x,y) x
A
3
则点P到定点A(3,0)与定直线 n:x = -3 等距离。
故,点P的轨迹是 以A 为焦点,以n 为准线的抛物线。
lity
练习2
• 1.已知定点A(0,-1),动点P在曲线y=2x2+1 上移动,则线段AP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____y_=__4_x_2 ______. • 2.已知三角形三顶点坐标为A(-3,0),B(3,0),
C(0,2),则三角形的AB边中线的方程是: _x_=_0__(0_≤_y_≤_2_)___ • 已知M(1,0),N(-1,0),若kpmkpn=-1,则动点p的 轨迹方程为:_x_2_+_y_2=_1_(_x_≠_±__1_)_
设抛物线:y2 = 2px ,p>0 ,将点M代入解得 p = 4
故抛物线方程为 y2 = 8x , 焦点为F(2,0)
lity
例3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都 经过点M(2,4),它们的对
4Y M
称轴都是坐标轴,抛物线的顶

人教B版 选修1-1 椭圆的标准方程(上课用)

人教B版 选修1-1 椭圆的标准方程(上课用)

F(±c,0)
F(0,±c)
a2=b2+c2
思考:如何判断焦点位置?
2 x 不同点:焦点在x轴的椭圆 项分母较大. 2 焦点在y轴的椭圆 y 项分母较大.
x2 y2 1 ,请填空: 口答: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25 16
(-3,0)、(3,0) , (1)a=__ 5 ,b=__ 4 ,c=__ 3 ,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
小结: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步骤: ①定位: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 ②定量:求a, b的值.
x y 练习4.已知方程 + =1 表示焦点在x轴 4 m
2
2
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 (0,4) 变1:已知方程 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 范围是 (1,2) .
x y + =1 m -1 3 - m


例2、求下列方程表示的椭圆的焦点坐标:
x y 2 2 (1) 1 (2) 8x 3 y 24 36 24
巩固练习
已知椭圆kx2 5 y 2 5的一个焦点坐标是( 2, 0), 求k的值。
2
2
练习2.下列方程哪些表示椭圆? 若是,则判定其焦点在何轴? 并指明 a 2 , b 2 ,写出焦点坐标.
焦距等于__. 6 并且CF1=2,则CF2=___. 8
(2)若C为椭圆上一点,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变式: 若椭圆的方程为 试口答完成(1).
16x 9 y 144,
2 2
x y 1 9 16
2
2
例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3,0),(3,0), 椭圆上一点P与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等于8; (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0,-4),(0,4), 并且椭圆经过点 3, 5 .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2章-2.3-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2章-2.3-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1 1 2 1 xp= yp= ,即 P 点的坐标为4,1 .选 D. 4 4
【答案】 (1)x2=12y
(2)D
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 于它到准线的距离, 因此, 抛物线定义的功能是可以把点点距转化 为点线距,从而使有关的运算问题变得简单、快捷.
∴过 M 的抛物线开口向左或开口向上. 若抛物线开口向左,焦点在 x 轴上, 设其方程为 y2=-2px(p>0), 将点 M(-6,6)代入,可得 36=-2p×(-6), ∴p=3. ∴抛物线的方程为 y2=-6x;
若抛物线开口向上,焦点在 y 轴上,设其方程为 x2=2py(p> 0), 将点 M(-6,6)代入可得,36=2p×6, ∴p=3, ∴抛物线的方程为 x2=6y. 综上所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6x 或 x2=6y.
【解析】 (1)由抛物线的定义,点 A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 p 准线的距离,而 A 到准线的距离为 4+ =4+1=5.(2)由题意,动 2 圆圆心到定圆圆心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x+1=0 的距离大 1,故动圆 圆心的轨迹是以(2,0)为焦点,x=-2 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 y2=8x.
【答案】 (1)D (2)A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易 错 易 误 辨 析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2.3 抛物线 2.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课 后 知 能 检 测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 掌握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及其对应 的焦点、准线.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进一步理解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坐标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和概 括的能力.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上课用)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上课用)

得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y=0(x<0),或y2=8x(x>0)
二、待定系数法: 已知曲线类型,可先设曲线方程, 再将已知条件代入,求出系数。
例、 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0,2 3) 和 (0,2 3,) 且经过点 ( 6, 5)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x2 y2 1 8 20
三、定义法:
∵OQ = OM + ON,∴(x,y)=(x0,2y0),


x0
y0
x y
2

又点M(x0,y0)在圆C上, ∴ x02+y02=4,
∴ x2 y2 4 , 即 y2 x2 1.
4
16 4
由已知,直线 m // x 轴,所以 y ≠ 0.
∴点Q的轨迹方程是 y2 x2 1( y 0) , 16 4
轨迹是焦点坐标为F1(0, 2 3 ), F2(0,2 3 ),长轴长为8的椭圆,并去掉 (-2,0)和(2,0)两点。
练习.P 是椭圆 x 2 y 2 1上的动点, 作 PD⊥y 轴, D 为垂足, 16 9
则 PD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D )
A. x 2 y 2 1 9 16
解:设B(x1, y1), C(x2 , y2 ),中点P(x, y),则 x12 4 y12 4 x22 4 y22 4
两式相减得:y2 y1 x2 x1 x x2 x1 4( y2 y1 ) 4 y
由k BC
k AP得
x 4y

y
x
2
x2 y2 1( y 0)
43
1、直接法
练习、求与圆x2+y2-4x=0外切且与Y轴相切的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选修1—1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选修1—1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选修1—1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P :2+2=5,Q :3〉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P 或Q"为真,“非Q ”为假; B 。

“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 D.“P 且Q"为假,“P 或Q ”为真2.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

“x=2时,x 2-3x+2=0”的否命题;B 。

“若b=3,则b 2=9"的逆命题; C.若ac 〉bc ,则a 〉b; D 。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 3.已知P:|2x -3|<1, Q:x (x -3)〈0, 则P 是Q 的(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 C 。

充要条件 ;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平面内有一长度为2的线段AB 和一动点P ,若满足|PA|+|PB|=8,则|PA |的取值范围是( )A 。

[1,4]; B.[2,6]; C 。

[3,5 ]; D. [3,6].5。

函数f(x )=x 3-ax 2-bx+a 2,在x=1时有极值10,则a 、b 的值为( )A.a=3,b=-3或a=―4,b=11 ;B.a=-4,b=1或a=-4,b=11 ; C 。

a=-1,b=5 ; D 。

以上都不对6.曲线f(x )=x 3+x -2在P 0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4x -1,则P 0点坐标为( ) A.(1,0); B.(2,8); C.(1,0)和(-1,-4); D.(2,8)和(-1,-4)7.函数f(x)=x 3-ax+1在区间(1,+∞)内是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a 〈3 ; B 。

a>3 ; C.a ≤3; D 。

a ≥38。

若方程15222=-+-ky k x 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2〈k<5 ; B.k>5 ; C 。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章末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章末

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A.x=1 C.x=2 [答案] B B.x=-1 D.x=-2
(
)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方程及中点弦问题,属圆
x1+x2 锥曲线部分题型,可设 A(x1,y1),B(x2,y2),则中点( , 2
y2=2px 1 y1+y2 y1+y2 1 2 ∴ 2 =2, 2 ), y2=2px2
1 |PF2|-|PF1|=2.当点 P 的纵坐标是2时, P 到坐标原点的 点 距离是 6 A. 2 C. 3 3 B.2 D.2 ( )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由题意知,P 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左支,c=
2 2
1 2,a=1,b=1,∴双曲线的方程为 x -y =1,把 y= 代 2 1 5 2 入双曲线方程,得 x =1+4=4. 5 1 6 6 ∴|OP| =x +y = + = ,∴|OP|= . 4 4 4 2
人 教 B 版 数 学
[分析] 此题用基本坐标法求解,运算相当繁琐,而 且一时难以理出思路.本题易借助几何图形的几何性质加 以解决.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PQ 是∠F1PF2 的外角平分线,F1Q⊥PQ 与 F2P
的延长线交于点 A.如图所示.则△APF1 是等腰三角形, ∴|PF1|=|AP|, 从而|AF2|=|AP|+|PF2|=|PF1|+|PF2|=2a. 1 ∵O 是 F1F2 的中点,Q 是 AF1 的中点,∴|OQ|=2|AF2| =a.∴Q 点的轨迹是以原点 O 为圆心,半径为 a 的圆.故选 A.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2.在双曲线的定义中,条件0<2a<|F1F2|不应忽视,若
2a=|F1F2|,则动点的轨迹是 两条射线 ; 若 2a>|F1F2| ,
则动点的轨迹是 不存在 . 3.双曲线定义中应注意关键词“ 绝对值 ”,若去掉 定义中“绝对值”三个字,动点轨迹只能是 双曲线一支 .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选修1-1)
本节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本节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1.对于双曲线定义的理解,要抓住双曲线上的点所要 满足的条件,即双曲线上点的几何性质,可以类比椭圆的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1 1 a2=-16 解得 12=-1 9 b
(不合题意,舍去).
人 教 B 版 数 学
y x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时,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2-b2 =1(a>0,b>0). 3 ( 5)2 4 2 a2 -b2=1 ∵P1、P2 在双曲线上,∴ 2 (4 7)2 3 4 a2- b2 =1
2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2
当 k>0 时,k=6.
[辨析] 因为不能确定k的正负,需讨论.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正解]
x2 y2 当 k>0 时,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k - k =1 2
人 教 B 版 数 学
k 3k ∵c =2+k= 2 ,
2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二章 2.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二章 2.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5 y x 7
例2 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塔的外形,是双曲线的一部 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它的最小半径为12m, 上口半径为13m,下口半径为25m,高55m,选择适当 的坐标系,求出双曲线方程. y 13 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使小圆直径AA' C C 解: 12
/
在x 轴上,圆心与原点重合,这时上、下 口的直径CC',BB'平行于x轴。
(c a ) x a y a (c a ) 2 2 x y 2 2 2 令c a b 得 2 2 1(a 0, b 0) a b
2 2 2 2 2 2 2 2
| MF | c P {M | } d a 2 2 ( x c) y c 2 a a | x | c
双曲线第二定义
定义:
准线方程:
离心率
8 2
6 18
|x|≥3
4 4
4
| x | 4 2
10 14
|y|≥5
4
2 ,0

|y|≥2
(±3,0) (0,±2) (0,±5)
10 ,0
6,0 3
3 2 e 4
0,2 2 0,
e 2
e
74
74 5

e 10
y=±3x
2 y x 4
y x
c e (e 1) a
y a, y a
B1 (0, a ), B2 (0, a )
c e (e 1) a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顶点 离心率
例3 点M ( x, y)与定点F (c,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
a2 c l : x 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c a 0), 求点M的轨迹方程. c a 如图,设d是点M到直线l的距离, 解: 依题意得点M的集合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小结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小结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圆锥曲线小结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选修1-1
• 求平面上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不仅是教学 大纲要求的掌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 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可能出现在高考 试卷的20题圆锥曲线或22题选做题中。
一.直接法:
• 当所求动点满足条件简单明确时,直接按 “建系设点,列出条件,代入坐标,整理 化简,限制说明”五个基本步骤求轨迹方 程,称之“直接法”
• • • • • •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 建系设点,列出条件,代入坐标,整理 化简,限制说明 2.定义法 3.代入法
作业
• 必做题1.2.3 • 选做题4
• 谢谢!
四.点差法
• 已知以P(2,2)为圆心的圆与椭圆 x 2 2 y 2 交于A,B两点,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 程.
例题1 • 已知线段AB=6,直线AM,BM 相交于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 是 4/9 ,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规范解答
• 解:以AB 所在直线为x轴,其垂直平分线 为y轴 建立坐标系,则A(-3,0),B(3,0) • 设M(x,y),则直线AM的斜率y/(x+3),直线BM的 斜率y/(x-3),则由题意可知, y/(x+3) y/(x-3)
2 2 x y = 4/9 ,化简整理得: 1( x 3 ) 9 4
练习1
• 已知动圆O1过定点A(2,0),且在y轴上截 得的弦MN的长为4。求动圆圆心O1的轨 迹方程
y 4x
2
二.定义法
先分析,说明动点轨迹满足某种特殊曲线 (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定 义或特征,再求出该曲线的相关参量,从 而得到轨迹方程
C1 : ( x 1 ) 2 y 2 1 49 ,C 2 : ( x 1 ) 2 y 2 , 4 4 ,有

专题研究一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课件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人教版

专题研究一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课件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人教版

【解析】 (1)由已知得圆 M 的圆心为 M(-1,0),半径 r1=1;圆 N 的圆心为 N(1, 0),半径 r2=3.
设圆 P 的圆心为 P(x,y),半径为 R. 因为圆 P 与圆 M 外切并且与圆 N 内切, 所以|PM|+|PN|=(R+r1)+(r2-R)=r1+r2=4>|MN|=2.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 C 是以 M,N 为左、右焦点,长半 轴长为 2,短半轴长为 3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x42+y32= 1(x≠-2).
方法四(参数法):设动弦 PQ 的方程为 y=kx,代入圆的方程, 得(x-1)2+k2x2=1,即(1+k2)x2-2x=0.
∴x=x1+2 x2=1+1k2,y=kx=1+kk2,消去 k 即可.
探究 1 本题中的四种方法是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我们 已在本章的前几节中做过较多的讨论,故解析时只做扼要总结即 可.
2.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1)求轨迹方程时,若动点与定点、定直线间的等量关系满足 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直接根据定义先确定轨 迹类型,再求出其方程. (2)理解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3)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还要看所求轨迹是否为完整的 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如果不是完整的曲线,那么应对其 变量 x 或 y 进行限制.
∴点 M 的轨迹是以 O1,O2 为焦点,实轴长为 3 的双曲线的 左支.
∴a=32,c=2,∴b2=c2-a2=74. ∴点 M 的轨迹方程为x92-y42=1x≤-32.
47
例 4 求解下列问题: (1)如图,动圆 C1:x2+y2=t2,1<t<3 与椭圆 C2:x92+y2=1 相交于 A,B,C,D 四点,点 A1,A2 分别为 C2 的左、右顶点.求 直线 AA1 与直线 A2B 的交点 M 的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选修1-1 北师大版 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选修1-1 北师大版  轨迹方程
通过学习,体会椭圆的另一种生成方法: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连线的斜 率之积是一个负常数(不等于-1),轨迹即为椭圆,但要注意除去不符 合题意的点. 体会双曲线的另一种生成方法: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是 一个正常数,轨迹即为双曲线,但要注意除去不符合题意的点.
跟踪训练 3 已知 M(4,0),N(1,0),若动点 P 满足M→N·M→P=6|P→N|.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变式1.(1)与圆C1 : (x 3)2 y2 1外切,且与圆C2 : (x-3)2 y2 81内切的 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2)已知圆C1 : (x 3)2 y2 1和圆C2 : (x-3)2 y2 9,动圆M同时与圆C1及 圆C2相外切,求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 (3)点M与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 : x 5 0的距离小1,求点M的轨迹 方程.
O是坐标的原点,l上的动点P满足OP= 1 (OA OB),当l绕点M旋转 2
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当堂训练
1.方程 x-22+y2+ x+22+y2=10 化简结果是 答案 解析
A.2x52 +1y62 =1
√B.2x52 +2y12 =1
C.2x52 +y42=1
D.2y52 +2x12 =1
求轨迹方程
类型一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1 如图,P为圆B:(x+2)2+y2=36上一动点,点A坐标为(2,0),线段 AP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P于点Q,求点Q的轨迹方程.
解答
反思与感悟
用定义法求椭圆的方程,首先要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将题目条件转化为 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然后判断椭圆的中心是否在原点、对称 轴是否为坐标轴,最后由定义得出椭圆的基本量a,b,c.
跟踪训练2 如图,设P是圆x2+y2=25上的动点,点D是P在x轴上的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1.重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解决办法:对每种方法用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2.难点:作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解决办法:先使学生了解相关点法的思路,再用例题进行讲解.)三、活动设计提问、讲解方法、演板、小测验.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1.直接法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对(1)分析:动点P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P的运动规律:|OP|=2R 或|OP|=0.解:设动点P(x,y),那么有|OP|=2R或|OP|=0.即x2+y2=4R2或x2+y2=0.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4R2或x2+y2=0.对(2)分析: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设弦的中点为M(x,y),连结OM,那么OM⊥AM.∵k OM·k AM=-1,其轨迹是以OA为直径的圆在圆O内的一段弧(不含端点).2.定义法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直平分线l交半径OQ于点P(见图2-45),当Q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点P在AQ的垂直平分线上,∴|PQ|=|PA|.又P在半径OQ上.∴|PO|+|PQ|=R,即|PO|+|PA|=R.故P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定值,可用椭圆定义写出P点的轨迹方程.解:连接PA ∵l⊥PQ,∴|PA|=|PQ|.又P在半径OQ上.∴|PO|+|PQ|=2.由椭圆定义可知:P点轨迹是以O、A为焦点的椭圆.3.相关点法假设动点P(x,y)随曲线上的点Q(x0,y0)的变动而变动,且x0、y0可用x、y表示,那么将Q点坐标表达式代入曲线方程,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或代换法).例3 抛物线y2=x+1,定点A(3,1)、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1∶2,当B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P点运动的原因是B点在抛物线上运动,因此B可作为相关点,应先找出点P与点B的联系.解:设点P(x,y),且设点B(x0,y0)∵BP∶PA=1∶2,且P为线段AB的内分点.4.待定系数法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例4 抛物线y2=4x和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曲线方程.分析:因为双曲线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所以可设双曲线方ax2-4b2x+a2b2=0∵抛物线和双曲线仅有两个公共点,根据它们的对称性,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应相等,因此方程ax2-4b2x+a2b2=0应有等根.∴△=1664-4Q4b2=0,即a2=2b.(以下由学生完成)由弦长公式得:即a2b2=4b2-a2.(三)巩固练习用十多分钟时间作一个小测验,检查一下教学效果.练习题用一小黑板给出.1.△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斜率的2.点P与一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3.求抛物线y2=2px(p>0)上各点与焦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答案:义法)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四)小结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般地有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待定系数法,还有参数法、复数法也是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这等到讲了参数方程、复数以后再作介绍.五、布置作业1.两定点的距离为6,点M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26,求点M的轨迹方程.2.动点P到点F1(1,0)的距离比它到F2(3,0)的距离少2,求P点的轨迹.3.圆x2+y2=4上有定点A(2,0),过定点A作弦AB,并延长到点P,使3|AB|=2|AB|,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作业答案:1.以两定点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的轨迹方程x2+y2=42.∵|PF2|-|PF|=2,且|F1F2|∴P点只能在x轴上且x<1,轨迹是一条射线六、板书设计。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高中数学选修公开课教案 一1曲线与方程1.二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高中数学选修公开课教案 一1曲线与方程1.二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2.1.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1.重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解决办法:对每种方法用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2.难点:作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解决办法:先使学生了解相关点法的思路,再用例题进行讲解.)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一)复习引入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1.直接法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对(1)分析:动点P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P的运动规律:|OP|=2R 或|OP|=0.解:设动点P(x,y),则有|OP|=2R或|OP|=0.即x2+y2=4R2或x2+y2=0.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4R2或x2+y2=0.对(2)分析: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设弦的中点为M(x,y),连结OM,则OM⊥AM.∵k OM·k AM=-1,其轨迹是以OA为直径的圆在圆O内的一段弧(不含端点).2.定义法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直平分线l交半径OQ于点P(见图2-45),当Q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点P在AQ的垂直平分线上,∴|PQ|=|PA|.又P在半径OQ上.∴|PO|+|PQ|=R,即|PO|+|PA|=R.故P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定值,可用椭圆定义写出P点的轨迹方程.解:连接PA ∵l⊥PQ,∴|PA|=|PQ|.又P在半径OQ上.∴|PO|+|PQ|=2.由椭圆定义可知:P点轨迹是以O、A为焦点的椭圆.3.相关点法若动点P(x,y)随已知曲线上的点Q(x0,y0)的变动而变动,且x0、y0可用x、y表示,则将Q点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或代换法).例3已知抛物线y2=x+1,定点A(3,1)、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1∶2,当B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P点运动的原因是B点在抛物线上运动,因此B可作为相关点,应先找出点P与点B的联系.解:设点P(x,y),且设点B(x0,y0)∵BP∶PA=1∶2,且P为线段AB的内分点.4.待定系数法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例4已知抛物线y2=4x和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曲线方程.分析:因为双曲线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所以可设双曲线方ax2-4b2x+a2b2=0∵抛物线和双曲线仅有两个公共点,根据它们的对称性,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应相等,因此方程ax2-4b2x+a2b2=0应有等根.∴△=1664-4Q4b2=0,即a2=2b.(以下由学生完成)由弦长公式得:即a2b2=4b2-a2.(三)巩固练习用十多分钟时间作一个小测验,检查一下教学效果.练习题用一小黑板给出.1.△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斜率的2.点P与一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3.求抛物线y2=2px(p>0)上各点与焦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答案:义法)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四)、教学反思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般地有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待定系数法,还有参数法、复数法也是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这等到讲了参数方程、复数以后再作介绍.五、布置作业1.两定点的距离为6,点M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26,求点M的轨迹方程.2.动点P到点F1(1,0)的距离比它到F2(3,0)的距离少2,求P点的轨迹.3.已知圆x2+y2=4上有定点A(2,0),过定点A作弦AB,并延长到点P,使3|AB|=2|AB|,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作业答案:1.以两定点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的轨迹方程x2+y2=42.∵|PF2|-|PF|=2,且|F1F2|∴P点只能在x轴上且x<1,轨迹是一条射线六、板书设计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k BC
y2 x k AP 得 4y x
x2 即 ( y 1) 2 1 4
x2 y 2 (2010 辽宁文数)设 F1 , F2 分别为椭圆 C : 2 2 1 (a b 0) a b
的左、右焦点,过 F2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相交于 A , B 两点,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60 ,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1、直接法 2、待定系数法 3、定义法 4、相关点法 5、消参法
一.直接法:根据题目信息点,直接设点代 入.要注意的有二点:计算及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
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2, 0)B( -2, 0) ,
3 P 是平面内一动点,直线 PA, PB 的斜率之积为 . 4
x0 x 即 y , 又点M(x0,y0)在圆C上, y0 2 2 2
∴ x0 +y0 =4,
y y x 4, 即 1. ∴x 4 16 4
2
2
2
2
由已知,直线 m // x 轴,所以 y ≠ 0.
y x ∴点Q的轨迹方程是 1( y 0) , 16 4
轨迹是焦点坐标为F1(0, 2 3 ), F2(0, 2 3 ),长轴长为8的椭圆,并去掉 (-2,0)和(2,0)两点。
2
2
x2 y2 1 上的动点 , 作 PD⊥ y 轴, D 为垂足, 练习 .P 是椭圆 16 9
则 PD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D )
x2 y2 1 A. 9 16 x2 y2 1 C. 9 4
2 2 2
o
B
x

-4x+y2=4|x|
得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y=0(x<0),或y2=8x(x>0)
二、待定系数法: 已知曲线类型,可先设曲线方程, 再将已知条件代入,求出系数。
例、 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0,2 3) 和 (0,2 3, )
且经过点 ( 6 , 5 )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 2
x2 y2 1 1( x ) 1 15 2 4 4
练习 1、已知动圆 C 过点 A(- 2, 0),且与圆 M: (x- 2) +x =64 相内切,求动圆 C 的圆心的 轨迹方程 .
2 2
x y 1 16 12
2Hale Waihona Puke 22.△ ABC 中 , A(0,-2), B(0,2), 且 CA , AB , CB 成等差数列, 则 C 点的轨迹方程是
x2 y2 1 B. 64 9 x2 y2 1 D. 4 9
例2、过点A(0,2)引椭圆x 2 4 y 2 4的割线,交椭圆于 B、C两点,求弦BC中点P的轨迹。
五、消参法
解:设割线方程 y kx 2, B( x1 , y1 )、C( x2 , y2 )、P( x, y)
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x y 1( y 0) 4 3
2
2
1、直接法
练习、求与圆x2+y2-4x=0外切且与Y轴相切的动 y 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圆心为P(x,y). 由题,得
A P
( x 2)2 y 2 2 | x |
( x 2) y (2 | x |)

F1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2 3 .
(Ⅰ)求椭圆 C 的焦距;
(Ⅱ)如果 AF2 2F2 B ,求椭圆 C 的方程.
y kx 2 2 2 x 4 y 4
y
消去y得:( 1 4k 2 ) x 2 16kx 12 0
x1 x 2 8k x 2 1 4k 2
x1 x2 2 yk 2 2 1 4k 2
① ②
代入②得:
A
B P C O x
x 由① ②得:k 4y
x y 1( y 0) 16 12
2
2
四、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若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 成轨迹的动点P很明显地依赖于另一动点Q的运动 时,且动点 Q 的轨迹方程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 可利用相关点法。其关键是找出两动点的坐标间 的关系,这要充分利用题中的几何条件。 相关点法也称代入法.
x y 1 8 20
2
2
三、定义法:
定义法是指先分析、说明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 特殊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的定义或特征,再求出该曲线的相关参量,从 而得到轨迹方程. 例、已知圆A: ( x 2) 2 y 2 1与A(- 2,0),B(2,0) 分别满足求出下列条件 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 x y ( 1 )PAB的周长为 10 1( y 0) 9 5 (2)圆P与圆A外切,且过 B点(P为动圆圆心)
例、已知圆C:x2 + y2 = 4.过圆C上一动点M作平 行于x轴的直线m,设m与y轴的交点为N,若向 量OQ = OM + ON,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 明此轨迹是什么曲线。 解:设Q(x,y),M(x0,y0),则N(0,y0), ∵OQ = OM + ON, ∴(x,y)=(x0,2y0),
x2 ( y 1) 2 1 (在椭圆内的部分) 4
解:设B( x1 , y1 ), C ( x2 , y2 ),中点P( x, y ),则 x12 4 y12 4
2 2 x2 4 y2 4
y 2 y1 x 2 x1 x 两式相减得: x 2 x1 4( y 2 y1 ) 4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