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
初三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04e14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b.png)
初三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是蒸腾作用水的吸收和运输示意图,科学研究得知,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的空气中,可见,蒸腾作用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
因此,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__循环,蒸腾作用可以___________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
叶片细胞蒸腾水分后,就促使植物从土壤里不断地吸收水分,并将水分从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与此同时也将溶解于水中的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维持了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水;降低植物体表面;根;茎和叶;无机盐【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因此,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故答案为:水;降低植物体表面;根;茎和叶;无机盐.【考点】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蒸腾作用的意义;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2.植物体的筛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判断对错)【答案】错【解析】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上下两个细胞的细胞壁消失,因此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正是利用根、茎、叶等中的导管将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自上而下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故此题说法错误.【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3.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多个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和无机盐,这些物质通过____________运输到茎和叶。
生物试题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
![生物试题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0602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c.png)
生物试题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水分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植物能够完成光合作用的前提。
本文将围绕“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这一主题,阐述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和植物如何保持水分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巨大的,水分不仅是构成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物质。
同时,水分还可以通过运输作用,将植物体内分布不均的养分和有害物质等有机物从根部运输至其他部分。
植物体内的水分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和吸引力等途径进行补充。
其中,根系吸收是植物体内水分进入植物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植物在吸收水分时,还会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质、氧气等其他物质,并利用它们完成营养代谢。
通过这种吸收和利用,根系还可以调节土壤和植物之间的水分、气体和矿物质交换,高效地提高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促进了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途径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途径主要包括根系内的移动和整个植物体内的输送。
在植物体内的流动过程中,植物维持水分运输的平衡状态,保证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有效运输。
根系内的移动根系内的移动是指水分在根系内的吸收和转化过程。
当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时,水分会通过细胞间隙、活细胞墙、细胞膜和植物根系内的导管等途径向上进行运动。
同时,植物细胞壁的涂层和金属离子的影响,也会影响水分在根系内的吸收和传输。
在根系内,水分不仅可以通过根毛的吸收作用进入,也可以经由根瘤菌在植物根系中进行化学转化。
根瘤菌为植物提供了一些生长环境和有机物质,植物在根瘤菌的帮助下,能够更高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整个植物体内的输送整个植物体内的输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向上输送和向下输送。
向上输送是指水分在整个植物中向上运输,以供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进行代谢活动,以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向上输送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力。
于是,向上输送过程可以细分为蒸腾作用、照相合成、原生质囊作用等等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识图填空题精选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识图填空题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18fe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e.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识图填空题精选及答案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体都有代谢作用。
2.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进化的特性。
1.2 初中生物课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听讲、笔记、思维导图。
1.3 按照形态学特征可以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2.1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2.2 鸟儿和鱼儿都能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活动和生存,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2.3 生物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水、空气、食物和温度,还有光照和适当的压力。
2.4 生物圈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层,其中陆地是人类的“立足点”。
2.5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和气体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2.6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的湿度,光合作用能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量保持恒定。
这说明生物也能够影响环境。
草原上狼和羊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7 稻田里水稻和野草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8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和非生物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生态平衡。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9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2.10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11 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此图中的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中,草食动物是兔子和羊,肉食动物是狼。
2.此图中含有多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3.此图中各种动物可统称为生物。
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植物→蚜虫→瓢虫→鸟。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0a245a1279563c1ec5da71bd.png)
蚕豆成熟区
韧皮部
根毛区
成熟区
韧皮部和木质部
木质部
筛管
水分进入植物体 的途径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根尖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尖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原因: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2.水分的运输途径——茎 木质部:内含导管,导管是死细胞,可以由下到上运输水分和无机 盐。 形成层: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分生组织,向内形成新的木 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有形成层,植物茎可逐年加粗;无形 成层,植物茎不可无限加粗。 韧皮部:内含筛管,筛管是活细胞,可以由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例1 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 A.叶片 B.保卫细胞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根毛
解析:根据叶片内所含水分的多少,保卫细胞会不同程度的变形,控 制气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弱。 答案:B 例2 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A.形成层的活动 B.木质部的活动 C.韧皮部的活动 D.树皮的细胞分裂的结果 解析: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长粗的原因是因为形成层不停地 活动,向内、外两侧分裂新的细胞,尤其是向内形成大量的木质 部细胞的结果。 答案:A
初中生物之水分进入植物的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之水分进入植物的知识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c8c4d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69.png)
初中生物之水分进入植物的知识点3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愿你从容不迫,待你潇洒凯旋。
中考不退却,逆袭全世界。
今日有心苦勤奋,明朝一举步青云。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之水分进入植物的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生物知识点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大量的根毛能增加吸水的面积。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花、果实、种子的导管→气孔→大气。
3、茎的结构:外部是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能向下运输有机物;内部是木质部,内有导管,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中间是形成层,它能不断的分裂(属于分生组织)产生的细胞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使茎能逐年加粗,没有形成层的茎,不能逐年加粗(如竹子)。
4、保证移栽植物成活的措施有:(1)固定树干,减少晃动;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和根毛)(2)选择阴天、雨天、或傍晚移栽;剪去一部分枝叶;给植物遮荫(降低蒸腾作用)(3)及时、适当浇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根冠:起保护作用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课件4
![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355291eeed630b1c58eeb578.png)
其结构从外到内依次
是 、 、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
判断题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
区。
( √)
2、植物茎中的筛管也具有疏导水分
的作用。
( ×)
3、茎中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的新
细胞可使茎不断长粗。
( √)
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
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
为什么?
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 根毛从外界吸收水分。 如果根毛受损,那么植 物很容易由于吸水受阻 缺水而死。
2.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 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 分变红了?
3.通过这个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木本植物
(有筛管)
形成层
木质部 (有导管)
导管和筛管
导管和筛管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导管 筛管
主要存在 运输的物质 运输方向 的位置
木质部 水,无机盐 从下到上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尖纵切面示意图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大量的根毛对吸 水有什么意义?
根毛 玉米幼苗
大量的根毛可以大 大增加根吸水的表 面积,提高根吸水 的效率,即增加单 位时间的吸水量。
探究:茎能运输水分吗?
一、提出问题: 茎能运输水分吗? 二、作出假设: 茎能运输水。 三、制订计划:
韧皮部 有机物
从上到下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 知识解释植物体为 何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吗?
表示水 表示有机物
智力大碰撞
1
2
3
44
5
6
7
8
9
10
11
12
选择题
? 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 A) ? A.根 B. 茎 C.叶 D.花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学设计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b0bfc08bd63186bcebbc7e.png)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设计白柳初中徐仕双[教材简析]《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属于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二节的内容。
第三章的重点是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也是《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之一。
在前一节介绍完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后,教材重点选项取了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有关的结构知识,此外还有形成层及筛管等内容。
可见,植物通过根吸收水,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送等内容实质上是为后面第三节的学习作知识的储备,也是学生应重点学习的内容。
根据本节课在第三章中的地位,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根与吸收水分相适应的特点"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关于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的教学,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植物通过根吸水,引起学生探索植物根吸水的具体部位的兴趣。
然后,通过观察"根尖的纵剖面图",找出成熟区与其它部位的不同之处--成熟区有很多根毛,进而引导学生计算一株小麦根毛的总长度和总表面积,并与操场等学生熟知事物的比较,从而让学生理解大量的根毛对吸水的意义。
[设计思路]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这节课有两个内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与水分的运输途径。
关于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的教学,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植物通过根吸水,引起学生探索植物根吸水的具体部位的兴趣。
然后通过实际观察和估算,确定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
关于水分的运输途径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做好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什么?”。
让学生就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设计探究方案,并亲自动手做一下,证实“植物体内确实有专门运输水的结构”。
教师再将导管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并以人体的血管比喻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筛管的知识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树环割后会长瘤子?”自然的让学生理解植物体内筛管的存在,最后再对导管和筛管的功能进行比较和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联系和理解。
水分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水分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10e0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a.png)
水分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在植物生长中,水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水分既是植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媒介,也是维持植物生理功能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分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一、水分的运输与输送植物体的水分主要通过根系吸收、茎部的传导以及叶片的蒸腾作用来实现运输和输送。
首先,植物根系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利用根系细胞之间形成的导管将水分向上输送到植物地上部分。
茎部的导管系统起到了连接根系和叶片的作用,将水分从根系输送到叶片。
二、供给养分和矿物质的吸收水分不仅仅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要素,还扮演着供给植物养分和矿物质的媒介角色。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矿物质,这些养分和矿物质溶解在水分中,随着水分的吸收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三、参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
水分在光合作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分被光合器官(叶片)吸收,并通过叶片内的气孔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
这个过程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进入以及氧气的释放,为光合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之一。
四、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水分对于维持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的水分可以保持细胞的体积和形态,维持细胞壁的弹性,使细胞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压力。
此外,水分还参与了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如细胞的代谢过程等,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五、调节温度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
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帮助植物调节体温,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通过蒸腾作用散发水分,能够起到降温的效果。
综上所述,水分在植物生长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植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媒介,还是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维持者,能够帮助植物吸收养分和矿物质,参与光合作用以及调节温度等。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缺水或过多的水分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合理的供水是促进植物生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的教学设计
![《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f799a8f524ccbff12184fb.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是设计本节课最基本的出发点。
本课突出学生的兴趣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课前采用"问题--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从学生未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对课堂的期盼性和求知欲。
二、教材分析《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了解和掌握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一个起点,对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和激发、培养学生保护、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体吸水的意义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技能目标: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和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说说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难点:能把学习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绘图法、例证法、串讲法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回顾根尖纵剖图问:A_____B______ C_____D______学生回答:教师提问:D 成熟区有什么特点?(在图形上给以引导)(设计意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看图回答:引出课题:“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为根尖的成熟区,原因它有大量根毛(设计意图:突出知识点)学生们提问: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观察与思考:总结:大量的根毛可大大增加根吸收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即增加单位时间的吸水量。
学生问:水分的运输途径是什么呢?教师活动:了解学生们课前所做实验的情况。
初三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
![初三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01af1081c758f5f71f67cb.png)
初三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答案】D【解析】A、成熟区由于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和无机盐的面积,由于导管的出现增强了水分和无机盐的疏导能力,根毛细胞也更适于吸水,使得成熟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B、根、茎、叶处都有导管并且是连通的,不但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而且将植物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C、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叶、花、果实、种子.所以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导管的功能就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及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与无机盐的运输。
2.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种植和探究活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1)在向生态园内移栽花卉时,同学们采取了三项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②去掉移栽花卉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着一个“土坨”。
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③是为了。
(2)某组同学把菜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萌发,观察发现,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小组的同学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汇成图所示的曲线。
注;横轴表示时间(天);纵轴表示干重(毫克/株)。
请你分析回答:①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原因是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通过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②从第6天开始,干重开始逐渐增加,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蒸腾作用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蒸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5177ce6137ee06eff91863.png)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蒸腾作用一、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植物体内水分,凭借着根压和蒸腾拉力,主要在木质部中的导管、管胞等输导组织中进行运输。
水分的运输途径为:土壤中水分→根毛→根的皮层→根的中柱鞘→根、茎、叶的导管或管胞→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室→气孔→空气中水汽。
除了这种向上运输之外,还有侧向运输,如沿着维管射线顺辐射方向运输,或围绕茎部顺导管或管胞的壁孔作切线方向运输。
但后者的运输速度都比前者要慢得多。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式可分两种:第一种是渗透运输。
它发生在运输距离较短的两段活细胞之间,如自根毛到根导管,从叶脉导管到叶肉细胞,这种运输方式虽然距离短,但因为水分在活细胞间运输,故阻力大,速度慢,在1个大气压条件下,运输速度仅为10~3厘米/小时,它主要靠细胞间的水势差进行,故称为渗透运输。
第二种是液流运输。
它发生在长距离的死细胞之间,如根部导管或管胞经过茎干和枝条到叶脉的导管或管胞。
这种运输方式阻力小,速度快,运输速度可达3~45米/小时,故称液流运输。
在植物体内,这两种运输方式必须配合进行,才能完成水分运输的全过程。
二、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除少量用于代谢外,绝大部分都散失到体外去。
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液体状态跑到体外的,即吐水现象;另一种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即蒸腾作用。
其中,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形式。
它基本上是一个蒸发过程。
但由于它与植物的形态解剖和生理特性有密切关系,所以受植物本身生理活动所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蒸腾作用是植物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性,对植物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它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和矿质养分的主要动力。
尤其是高大的乔木,如果没有蒸腾产生的拉力,较高部位的水分就得不到供应,矿质养分也不能随蒸腾液流而分布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及叶面的温度。
初一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9c425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c.png)
初一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1.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向上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向下运输。
【答案】导管;筛管【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故答案为:导管;筛管.【考点】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2.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些土,其主要原因是A.避免损伤根毛B.减少土壤无机盐的丢失C.可以促进根毛的生长D.可减少水分的蒸发【答案】A【解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的目的。
3.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点:()A.都是活细胞B.都是死细胞C.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D.导管是活细胞,筛管是死细胞【答案】C【解析】每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导管是中空的长管与根叶脉中的导管连在一起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可运输有机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使茎不断长粗。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考点】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对茎的结构等考点的理解。
4.将一根带叶的杨树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瓶中,在阳光下放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剖开,用放大镜可观察到被染红了的结构位于A.韧皮部B.木质部C.形成层D.髓【答案】B【解析】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植物的水分运输
![植物的水分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d7d0dd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7.png)
植物的水分运输植物水分运输是指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输送和排出的过程。
水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它通过植物的根系被吸收,并通过细胞间隙、细胞壁和细胞膜等通道被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主要依靠根压和叶蒸腾的共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的水分运输过程及其机制。
一、根部吸收水分植物的根部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是由根表皮细胞延伸形成的细小、细长的突起。
根毛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增加了水分吸收的面积和效率。
同时,根毛表面覆盖着一层细胞膜,起到了选择性渗透的作用。
通过根毛吸收的水分进入根的细胞内,再通过表皮细胞、根皮质细胞和木质部细胞等组织逐渐向上输送。
二、茎部上升运输植物的茎部主要包括茎皮、茎髓和木质部。
茎皮内的细胞间隙和细胞壁是水分上升的通道,它们由细胞壁中的细长、中空的细胞纤维组成。
细胞间隙中充满了水分,通过上下细胞间隙的相连,构成了茎部的水分输送通道。
茎髓是茎的中央部位,其中的木质部是植物水分运输的主要组织。
木质部由导管和木质部细胞组成,其中导管是水分运输的主通道。
导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富含纤维素的纤维管,另一种是富含素脂质和蛋白质的筛管。
导管连成一个连续的管网,从根部一直延伸到叶部。
水分在茎内的上升是通过根压和叶蒸腾共同推动的。
根压是由根部细胞内的渗透压驱动的,当根部的渗透压大于茎部的渗透压时,水分就会被推向茎部。
叶蒸腾是指植物叶片中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植物可以控制水分的蒸发速率。
当叶片中的水分蒸发时,空气中的水分浓度下降,形成一种吸力,通过连续的水分分子吸引效应,使得茎部的水分上升。
三、叶片蒸腾和气孔调节植物叶片的蒸腾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叶片上的气孔是水分蒸腾的通道,通过开闭调节,可以控制水分的流失速率。
气孔是由两个鞘状细胞组成的,当其张开时,形成一个小孔,使空气和水分能够进出叶片。
通过气孔的开闭调节,植物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合理调节水分的流失速率,以适应气候变化。
植物生理大题整理材料
![植物生理大题整理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ef6e762cc58bd63086bd3f.png)
植物水分生理1、试述水分进出植物体的途径及特点(1)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水分进入植物体后通过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到植物体地上部的所有器官,部分水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其余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扩散到大气中。
(2)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的方式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主动吸水:吸水动力是根压,由于根系代谢活动使得矿质离子在导管内积累,引起导管内渗透势下降,水势下降,水分沿着水势梯度进入导管。
【证明其的实验:在植物茎基部靠近地面的部分切去枝叶,不久即有液滴从伤口流出。
由于切去枝叶后没有蒸腾作用导致被动吸水,但仍有伤流流出,证明根系可以主动吸水。
】被动吸水:吸水动力是蒸腾拉力,是由于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从气孔蒸腾散失到大气中,使得从叶片到根系产生由低到高的水势梯度,促使根系从土壤吸水。
【证明其的实验:取生长旺盛的植物,切去根系后立即插入到带有颜色的水中,使叶片保持挺立,一段时间后,可见带颜色的水柱沿着茎导管和叶脉上升,说明没有根系的生理活动,仅靠蒸腾拉力就能保持水分不断上升。
】(3)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均沿水势降低的方向进行。
水分运输的途径包括质外体和共质体途径。
水分从土壤进入木质部导管的运输,属于径向运输,运输的距离短。
水分在导管中的运输属于纵向运输,运输的距离长:质外体途径的水分运输阻力小,运输速度快;共质体途径和跨膜途径的水分运输阻力大,运输速度相对较慢。
蒸腾拉力是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水分在导管中长距离运输时,主要在蒸腾拉力—内聚力—张力的作用下进行(4)运输到植物体地上部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经皮孔、角质层和气孔向外蒸腾散失,其中以气孔蒸腾为主要形式。
气孔蒸腾收气孔运动的调节。
2、影响气孔运动的外界因素:(1)光照:一般情况下,光照使气孔打开,黑暗使气孔关闭,但CAM植物则相反。
另外,光质中蓝光和红光对气孔运动调节最有效。
(2)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气孔开度一般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南关中学朱传琦老师)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南关中学朱传琦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4c1eecf91ed9ad51f01df2cd.png)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案例授课教师:朱传琦教学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4.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整体的生物学理念。
重点和难点1.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因缺水而引起变化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参与教师准备的过程。
教师:事先培养好的长出根毛的幼根:将10×100厘米的试管洗净,在试管内管口附近放入棉花球。
把刚刚萌发的小麦种子(2~3粒)放在棉花球上,上面在盖上少量棉花。
整个棉花球上要滴足清水,使它经常保持潮湿。
三四天以后,小麦的幼根钻出棉花球向下伸展,幼根的前端密布着根毛,肉眼可见,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则更清楚。
木质部已变红的植物纵剖开的茎:实验用的枝条要用木本植物的,而且要带着叶的(当然,如果带着白色的花则更好)把枝条插在红色液体中,放在向阳温暖的地方,由于叶进行蒸腾作用,红色液体的上升会更快些。
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
课堂上教师可分发给学生两人一段植物的纵剖开的茎,让学生仔细观察本质部中出现红色的结构及其功能。
这样,学生对水分通过茎中的途径理解会更加深刻、生动。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小水滴在植物体内的旅行,借助实验,动画,引导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导入:师: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索生物圈里的一些奥秘,而且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这节课,我们应该感到非常的荣幸。
希望同学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充分的展示出来。
听说我要来,我的两个朋友也非要跟我一起来和大家认识一下,那么接下来呢,我就先请出我的第一个朋友和他所带来的故事,同时他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
植物体吸水的原理和部位
![植物体吸水的原理和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6d6c907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3.png)
植物体吸水的原理和部位
植物体吸水的原理和部位
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大量水分,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植物体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植物体吸水的原理和部位如下:
一、植物体吸水的原理
植物体吸水的原理基于植物体细胞内的渗透压,即植物体细胞内溶液含有一定浓度的物质,而土壤中的水溶液浓度比植物体细胞内的浓度低,因此水会自然地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区域,即从土壤中进入植物体细胞内。
同时,植物体根系中的毛细管作用也能帮助水分的吸收。
毛细管作用是因为水分的分子间存在着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水的分子间力,因此使得水分子在小直径的通道中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阻挡而不会漏出。
二、植物体吸水的部位
1.根毛:根毛是根的延伸,它们以较大的表面积接触土壤,吸收养分和水分。
2.根集合体:它们是一些直径较大的根的集合体,充当水和养分的主要通道。
3.根皮层:根表面的一层细胞薄膜有利于水的进入和吸收,并且缩小了最终能进入植物体的物质颗粒大小。
4.细胞壁:植物细胞壁上的细胞膜有助于水的从根系吸收到植物体的传输。
总的来说,植物体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其吸收原理基于植物体细胞内的渗透压和毛细管作用。
根毛、根集合体、根皮层以及细胞壁都是植物体吸水的关键部位。
植物喝水的原理
![植物喝水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ef6c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c.png)
植物喝水的原理
原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然后将水分从根部经过茎干输送到其他部分。
植物的水分吸收过程的主要步骤:
根毛吸水:植物的根部有许多微小的根毛,它们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关键部位。
根毛通过细胞壁上的细微毛细结构,增加了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供更多的吸收位置。
渗透吸力:根毛周围的土壤中含有水分。
植物根毛内部的细胞具有较高的渗透浓度,而土壤中的水分浓度较低。
这种浓度差产生渗透吸力,使水分从土壤中移动到根毛的细胞内。
细胞间隙传导:根毛细胞内的水分通过细胞间隙的连续通道移动,形成连续的水分路径。
这种细胞间隙传导使得水分能够从根毛吸收到根部的其他细胞。
渗透吸力:根毛周围的土壤中含有水分。
植物根毛内部的细胞具有较高的渗透浓度,而土壤中的水分浓度较低。
这种浓度差产生渗透吸力,使水分从土壤中移动到根毛的细胞内。
细胞间隙传导:根毛细胞内的水分通过细胞间隙的连续通道移动,形成连续的水分路径。
这种细胞间隙传导使得水分能够从根毛吸收到根部的其他细胞
蒸腾作用: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通过气孔,植物释放水蒸气。
这个过程被称为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通过造成叶片内的水分负压,帮助水分从茎干向上移动。
当水分蒸发时,新的水分会从根
部进入植物,维持水分的连续运输。
这些过程共同作用,使植物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将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干和叶片,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这种水分吸收和输送的过程在植物中是连续进行的,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植物的水分供给
![植物的水分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7edff8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5.png)
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在植物体内起到许多关键的作用,包括参与光合作用、运输养分、维持细胞结构和保持温度平衡等。
因此,植物的水分供给对于保证其正常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获取水分主要通过根部吸水。
根部是植物体接触土壤的部分,其表面覆盖着众多的细小根毛。
根毛是植物根系的微观结构,其数量众多且形态呈须状,可大大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吸水能力。
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根毛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导入到植物体内。
然而,当土壤水分不足时,植物将面临缺水的风险。
为了克服土壤水分不足的问题,植物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水分供给能力。
首先,根系的发达程度对水分吸收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植物根系越发达,其吸水能力就越强。
因此,适当的浇水和施肥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其次,植物通过调节根毛的数量和分布来适应土壤的水分条件。
当土壤水分充足时,根毛会增多并延伸到更深的土层,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而当土壤水分缺乏时,根毛数量会减少,并集中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以更高效地吸收有限的水分。
这种能力使得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水分环境,并提高其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除了根部吸水外,植物还通过叶片进行水分的吸收和散发。
植物叶片上覆盖着许多细小的气孔,它们是水分传输的通道。
当环境湿度较低时,植物通过开启气孔释放水分,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而当环境湿度较高时,植物则通过关闭气孔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这种调节机制能够帮助植物维持较稳定的水分状态,并防止缺水和水分过量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气孔的控制能力有限,但大多数植物能够通过自觉调节水分散发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总的来说,植物的水分供给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根部吸水和气孔调节,植物能够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适应生存环境,提高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因此,在种植植物时,合理地浇水和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对于植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合理的种植布局和灌溉管理也能够提高植物的水分供给效率,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理解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2、通过观察根毛的结构,描述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3、通过”茎运输红墨水“的的实验,描述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学习过程:】
模块一: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阅读课本第45页的“资料分析”的有关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下面的问题:
通过对教材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你能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模块二:描述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首先观察培育好的已经生出根毛的幼根。
然后阅读课本第46页的小资料及旁边的那个自然段的有关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下面的问题:
1、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
2、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哪儿?
模块三:描述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阅读课本第46—47页的有关内容(结合实验),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下面的问题:
1、将已经准备好芹菜的茎进行横切和纵切,观察切面被染成红色的部分分别呈什么形状?
2、环剥冬青的枝条,观察并推测染成红色的部位位于茎的哪部分结构中?
3、参考课本第47页,探究什么是导管?导管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
4、植物体内的哪些器官内有导管?各器官的导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5、你认为土壤中的水分到达植物体各器官的途径是怎样的?
6、绿叶制造的有机物在体内是怎样运输的呢?
模块四:学以致用
1、城市绿化中,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时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
这是为什么?
2、菜农卖菜时,不时往青菜上喷洒少量的清水,你知道其中的主要原因吗?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什么结构里渗出来?
【达标检测】
1、下列实例不能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是()
A、养花需要经常浇水
B、农田需要合理灌溉
C、植物的呼吸作用能生成水
D、旱灾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3、下列属于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 )
A、有根冠
B、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
C、伸长区细胞生长迅速
D、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4、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其意义是()
A、使根系更牢固
B、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
C、使根向下生长
D、增加吸收面积
5、水分及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管道是()
A、形成层
B、木质部
C、导管
D、筛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