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方法论ppt-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科学技术方法论 PPT课件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22
科学概念的主要逻辑特征: ① 可确定性。 所谓可确定性,是指概念在逻辑上 的可确定性,或可接受性。 ②可检验性。 可检验的含义指可直接检验或可间 接检验。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23
爱因斯坦:“物理学中没有 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或者 是先验地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 个概念的‘生存权’的,是它同 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 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2
二.观察和实验
将科学问题变成科学事 实的重要手段
(一)观察
1.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 和描述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 手段。
观察一般是指在自然发生的状态下, 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在人为干预控制 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是实验观察。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3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5
(二)实验
1.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 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 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 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 学事实的方法。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实验方法具有以下特性:
①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 究对象。
②实验方法可以强化研究对象。 ③实验方法可以使对象的属性 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7
④实验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 动过程,从而认识对象的性质。
⑤实验方法还是一种经济可靠 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8
三.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一)科学抽象及其成果 (二)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第二讲、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二、科学定律
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之上,借助归纳方法或想象、灵感等可 以得出科学定律。 1、科学定律的含义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 学命题。通常是全称命题。可分为经验定律和理论定 律。 经验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归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来的 反映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具有描述性、直接实验 性,与观察、实验直接相关。具有直接可判定或测量的经 验内容。 理论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想象、直觉、灵感等得出的对 客体本质的更深刻反映,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它不是直接 源于经验概括,其中的抽象概念也不能从经验中导出。
科学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舒适的条件 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可以随时使用的技术。 在许多场合,科学已经代替了宗教的功能。 科学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与自然的看法。 科学摆脱了神学与宗教的束缚。
问题是:到底什么是科学?
问题一: 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
1、科学的涵义 (1)“科学”的本意 Science源于古拉丁语Scientia, 最初的涵义是“知识”和“学问”。Science在17世纪出 现于法国,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于英国。 “科学家(scientist)”是1838年在英国提出的,最初 的涵义是指缺乏正规训练或者与研究机构并不密切,但在 科学上很有能力的人。20世纪以来才用以专门指以科学为 职业的人。 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 (1844-1901)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分门别类加 以研究的学问——“科”即“品类”、“等级”)。 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批判理性主义
证实与证伪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
例如,1亿只白天鹅的观察,也不能证实“所有天鹅皆白色”的命 题,只要观察到1只黑天鹅,就彻底推翻了这个全称陈述。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PPT课件
• 4.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 科学抽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思维方法 是科学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的 关键环节,它表现在科学术语、科学符号 与思想模型的使用中。
• 科学思维的形式主要有:
• 1.概念思维与形象思维。概念思维是通过概 念、判断和推理来运行的;形象思维是通 过意象、联想和想像而运作的。
• (2)科学事实与科学概念相互循环—科学事 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同时科学事实 必须通过科学概念的描述才能成立。
• (3)现代科学讨论的科学事实并非全由感 觉器官发现,存在着理论预见在先,感官 感知在后的情况。
• 科学事实的基本特征
• (1)个别性。科学事实必须是单称陈述或 命题
• (2)重复性。可重复检验,这是最根本的 特点
•
• 第二节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认识过程
• 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在我们 的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迷,然而至 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 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 样吸引着我们,我们可以在专心从事这项 事业中找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
——爱因斯坦
• 一、科学的本质
• 1、什么是科学
• 科学研究的非逻辑思维方法
• 观察不仅要注意预期现象的出现,而且要 留心意外的事件。科学史上有时意外观察 到的事件可能导致科学发现。
• 观察渗透理论。科学观察过程并非单纯的 感性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 下进行的,因此观察与实验须坚持客观性 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科学的观察是主体―仪器―客体相互作用 的结果,在微观领域中原则上不可能排除 仪器干扰,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仍然是必 须坚持的原则。
•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价值观 • (1)科学精神、科学思想 • 科学精神主要是求真务实精神、有条理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8. 技术异化
① 在马克思的技术思想中,并没有直接论及技术异化问题,有关 技术异化的思想多是潜在地包含于其劳动异化理论之中。马克 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统 治与剥削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
② 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 别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
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2.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 3.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 4.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是随
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逐步发展和 完备的
1. 社会条件
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② 其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背 景。
3. 科学技术基础
① 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 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 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②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4. 逐步发展和完善
① 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生产劳动出发考察社会历 史,以实践概念为核心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现代工业、资 本生产、社会发展等的关系纳入对科学技术研究的视阈之中。 同时也关注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 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发展以及人的解放问题。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分析 2. 国外学者关于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 3. 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性质; –怎么样——研究并回答对象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转
化过程。 9 精选课件
6.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 学问题。 作为科研启始步骤——万事开头难,关系到科研方 向、目标和内容,影响科研途径、方法,决定成果 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学研究的基础。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记录 和显示的数据、图象等。与客体性质有关,也与人所设的 认识条件有关。同一客体事件在不同仪器上的显示可以不同 。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与客体性质 有关,又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同一事件在不 同概念系统中可能有不同描述。
3.正确提出问题对于科研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海森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但是,科学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7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2.科学认识系统
科学认识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结合:主体、客体, 中介。
–主体:具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价值标准和科 学实践的特殊性的人。认识中处于主动地位, 具有能动性。
–客体: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客观存在,认识受客体制约。现实认识系统关 系中,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存在,
–中介:物质性中介——科研中所用仪器和工 具等;精神性中介——包括科研的一般程序, 推理规则、语言和符号的运用等。
–哲学层次上的方法,具有4普遍适用性:如 精选课件
二、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化过程。 9 精选课件
6.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 学问题。 作为科研启始步骤——万事开头难,关系到科研方 向、目标和内容,影响科研途径、方法,决定成果 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学研究的基础。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记录 和显示的数据、图象等。与客体性质有关,也与人所设的 认识条件有关。同一客体事件在不同仪器上的显示可以不同 。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与客体性质 有关,又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同一事件在不 同概念系统中可能有不同描述。
3.正确提出问题对于科研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海森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但是,科学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7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2.科学认识系统
科学认识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结合:主体、客体, 中介。
–主体:具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价值标准和科 学实践的特殊性的人。认识中处于主动地位, 具有能动性。
–客体: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客观存在,认识受客体制约。现实认识系统关 系中,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存在,
–中介:物质性中介——科研中所用仪器和工 具等;精神性中介——包括科研的一般程序, 推理规则、语言和符号的运用等。
–哲学层次上的方法,具有4普遍适用性:如 精选课件
二、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专题二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方法论ppt
视为科学事实加工提炼之后做出的理论论断。
科学事实的获取
两种途径: 直接途径: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是获取科 学事实的最基本手段和方式; 间接途径:文献调研
(1)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通过感觉器官或辅之以仪器,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 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2.科学问题的来源
实践与理论的矛盾:原理论难解释新现象;同一 事实进行多方面观察、实验,其结果无法给予统 一解释。例如,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无法解释电 子的发现;光的波动理论无法统一解释光的干涉、 衍射、偏振现象与光电效应现象等。 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例如,微积分初创时期出 现的无穷小悖论,推动了极限理论和方法的产生。
实践需要而现有科学技术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农业增产的需要、培养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需要就向植物遗传学、分子生 物学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3.科学问题是科研的起点
波普尔提出科学研究应该从问题开始,他指 出:“应当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 步,从问题到越来越深刻的问题。”科学发 展的证伪模式: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不管鸟翼是多么完美, 但如果没有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 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不凭借事实,就永远 不会飞腾起来。”
科学事实一般分为两类: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 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 数字,图像等;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的结果的陈 述和判断。
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l 1) 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 伽利略设计了精密的斜面实验,观察到了
在自然状态条件下所观察不到的现象,从而 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事实的获取
两种途径: 直接途径: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是获取科 学事实的最基本手段和方式; 间接途径:文献调研
(1)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通过感觉器官或辅之以仪器,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 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2.科学问题的来源
实践与理论的矛盾:原理论难解释新现象;同一 事实进行多方面观察、实验,其结果无法给予统 一解释。例如,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无法解释电 子的发现;光的波动理论无法统一解释光的干涉、 衍射、偏振现象与光电效应现象等。 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例如,微积分初创时期出 现的无穷小悖论,推动了极限理论和方法的产生。
实践需要而现有科学技术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农业增产的需要、培养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需要就向植物遗传学、分子生 物学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3.科学问题是科研的起点
波普尔提出科学研究应该从问题开始,他指 出:“应当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 步,从问题到越来越深刻的问题。”科学发 展的证伪模式: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不管鸟翼是多么完美, 但如果没有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 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不凭借事实,就永远 不会飞腾起来。”
科学事实一般分为两类: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 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 数字,图像等;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的结果的陈 述和判断。
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l 1) 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 伽利略设计了精密的斜面实验,观察到了
在自然状态条件下所观察不到的现象,从而 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观与科技社会论素材ppt课件
• 由于科学及其活动的多样性,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公 认的定义。
•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是能用定义 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也许一个严格的 定义反而会使“科学”的内涵丧失许多。
• 尽管科学难以定义,我们仍然可以从不同维度考量科学及其特性。
科学的本质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技术的本质
蒙太格语法(MG)研究
(1)什么是技术?
“技术”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指技能、技 巧和能力等。 近代,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趋向于理论化,产生了技 术科学。这时,技术一词也从最初的techne变成technology, 其后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原义指工艺学, 即关于技术实践、技术制品、技术手段与技艺的科学。
•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比例是1:2:5.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 (一)科学的发展模式 • (二)技术的发展模式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 基础科学很重要,但是投入过大,基础研究成果难以转化 为生产力,经济上不去,科学发展因为缺乏经济技术的支 持而发展受阻。如前苏联,长期把95%左右的科学家用于 基础理论研究,尽管总投入与美国相近,但二者经济差距 太大,同时苏联的科学也落后于美国。
•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是能用定义 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也许一个严格的 定义反而会使“科学”的内涵丧失许多。
• 尽管科学难以定义,我们仍然可以从不同维度考量科学及其特性。
科学的本质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技术的本质
蒙太格语法(MG)研究
(1)什么是技术?
“技术”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指技能、技 巧和能力等。 近代,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趋向于理论化,产生了技 术科学。这时,技术一词也从最初的techne变成technology, 其后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原义指工艺学, 即关于技术实践、技术制品、技术手段与技艺的科学。
•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比例是1:2:5.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 (一)科学的发展模式 • (二)技术的发展模式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 基础科学很重要,但是投入过大,基础研究成果难以转化 为生产力,经济上不去,科学发展因为缺乏经济技术的支 持而发展受阻。如前苏联,长期把95%左右的科学家用于 基础理论研究,尽管总投入与美国相近,但二者经济差距 太大,同时苏联的科学也落后于美国。
第三篇科学技术方法论2(ppt整理)
22
• “特域〞:限定为某个具体答案。这类问题虽 然已给出答案,但仍是问题,只不过其答案 是假定性的,通常被称作科学假定。
• 问题应答域的三种形态表现了科学问题开展 的不同阶段,科学问题沿着从全域到类域再 到特域的方向开展。
• 如 “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这个科 学问题,其研究方向和求解目标是“引起艾 滋病的原因是什么?〞,而应答域那么是 “病因在病毒范围内〞。
27
28
“我终于发现 了一种光,我 不知道是什么 光,无以名之, 就把它叫做X 光吧〞
——伦琴 〔德国维尔茨 堡大学校长、 物理学家〕
29
二、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 以已有背景知识和新事实为前提抽象出科学问题,为众多 科学家所重视和倡导。如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 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 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 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富有战略眼光的科 学家应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于重大问题的形成与重 大课题的决策这两点上。
17
描述性研究
医学科研方法
分析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个案与病例报告
纵向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
普查 抽样调查 随访调查 疾病监测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实验性研究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社会学的定性研究
访谈法 观察法 专家咨询
18
图 3-1 医学科研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科学问题
• 人类要认识外部世界就必然会提出各种问题。因 此,人类获得关于外部世界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的必要条件 • 第二,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的自
• “特域〞:限定为某个具体答案。这类问题虽 然已给出答案,但仍是问题,只不过其答案 是假定性的,通常被称作科学假定。
• 问题应答域的三种形态表现了科学问题开展 的不同阶段,科学问题沿着从全域到类域再 到特域的方向开展。
• 如 “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这个科 学问题,其研究方向和求解目标是“引起艾 滋病的原因是什么?〞,而应答域那么是 “病因在病毒范围内〞。
27
28
“我终于发现 了一种光,我 不知道是什么 光,无以名之, 就把它叫做X 光吧〞
——伦琴 〔德国维尔茨 堡大学校长、 物理学家〕
29
二、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 以已有背景知识和新事实为前提抽象出科学问题,为众多 科学家所重视和倡导。如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 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 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 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富有战略眼光的科 学家应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于重大问题的形成与重 大课题的决策这两点上。
17
描述性研究
医学科研方法
分析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个案与病例报告
纵向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
普查 抽样调查 随访调查 疾病监测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实验性研究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社会学的定性研究
访谈法 观察法 专家咨询
18
图 3-1 医学科研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科学问题
• 人类要认识外部世界就必然会提出各种问题。因 此,人类获得关于外部世界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的必要条件 • 第二,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的自
【学习课件】第一讲全面理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从迷信愚昧的精神 状态中逐步解放出来,冲破了宗教迷信的 禁锢。
2021/6/10
49
2、科学技术推动道德水平的提高
• 规范人们文明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重视 健康、讲究营养、讲究卫生、珍视环境。
• 促进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团结协作。 • 养成事实求是、勤于思考、崇尚实践、尊
能 (二)科学技术的经济发展功能 (三)科学技术的文化繁荣功能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
(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1.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科学技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
1.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欢迎各位教育界朋友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2021/6/10
1
现代科学技术学习辅导
主讲教师 辽东学院 刘晨明
2007.10.
主讲教师刘晨明简介
现任职于辽东学院,副教授,民进会员,中 国化学会会员。辽宁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 员会常务理事、化学学科组长。市政协委员,辽 宁省劳动模范。从事师范教育近三十年。
第一阶段 (科学)
生产技术
技术
实验技术
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
马 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
克
思 主
思维辩证法
思维科学
义
哲 学
社会辩证法
社会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
技
工
术
程
科
技
学
术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1.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化 2.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 3.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化 4.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融合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近代自然科学的繁荣 (16世纪~19世纪末)
科学技术观 ppt课件
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ppt课件
马克思、恩格斯 • 历史形成 的科学技术思想 • 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的本质 • 科学的本质、结构
与结构
• 技术的本质、结构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模式及动力 • 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2
ppt课件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陈述和 判断。
事实Ⅲ(理论事实):被观察与实验证明了 的理论结论(万有引力等)
28
ppt课件
科学事实的特点:
ⅰ可重复性(与可检验性相关) ⅱ科学事实渗透理论 ⅲ应该是比较系统的 ⅳ相对独立性
29
ppt课件
科学事实的作用:
ⅰ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 假说和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
4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生产需要是科学技术的基本动力5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打破宗教神学的禁锢?推动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6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新兴资产阶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7技术异化?劳动异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的根源?技术异化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统治工具与反抗的武器?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第二节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一科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三、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 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 性解答。
35
ppt课件
一个案例: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36
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ppt课件
马克思、恩格斯 • 历史形成 的科学技术思想 • 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的本质 • 科学的本质、结构
与结构
• 技术的本质、结构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模式及动力 • 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2
ppt课件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陈述和 判断。
事实Ⅲ(理论事实):被观察与实验证明了 的理论结论(万有引力等)
28
ppt课件
科学事实的特点:
ⅰ可重复性(与可检验性相关) ⅱ科学事实渗透理论 ⅲ应该是比较系统的 ⅳ相对独立性
29
ppt课件
科学事实的作用:
ⅰ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 假说和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
4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生产需要是科学技术的基本动力5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打破宗教神学的禁锢?推动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6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新兴资产阶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7技术异化?劳动异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的根源?技术异化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统治工具与反抗的武器?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第二节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一科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三、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 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 性解答。
35
ppt课件
一个案例: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36
ppt课件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PPT
技术科学:将基础科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得中间 环节;其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得技术水平。
工程科学:其发展得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 得水平。
基础科学得发展,出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 科。
自然科学得活动结构
科学得活动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主要从事基本理论研究,目得在于分析事物得
(2)充分条件:该陈述必须提供超量经 验内容,即与过去同类陈述相比有超 过背景知识得内容。
自然科学得知识构成
1、科学事实 2、科学概念与科学定律 3、科、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组 成得三足鼎立结构。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共同得理论基础,其 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得科学水平。
1、自然科学得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科学否证发展模式、科学得社
会历史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
亚里士多德得科学发展思想:
归纳
演绎
观察事实
原理
现象陈述
古典归纳主义得累积发展观;
逻辑实证主义得累积发展模式:
观察经验
归纳
科学理论
波普尔得科学否证发展模式: 科学问题 猜想 证伪
新问题
库恩得科学范式发展模式:
前科学 常规科学 反常 危机
革命 新得常规科学
新得危机
拉卡托斯得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得进化阶段 退化阶段 证伪、取代阶段 新得研究纲领进化阶段
2、技术得发展模式 技术体系更替模式: 蒸汽时代技术体系——电力时代技术体系 ——微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社会中所有技术类型按照一定技术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二、科学技术得本质与结构
1、科学得本质与结构 在12世纪时才有科学得定义,科学被瞧成一种
工程科学:其发展得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 得水平。
基础科学得发展,出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 科。
自然科学得活动结构
科学得活动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主要从事基本理论研究,目得在于分析事物得
(2)充分条件:该陈述必须提供超量经 验内容,即与过去同类陈述相比有超 过背景知识得内容。
自然科学得知识构成
1、科学事实 2、科学概念与科学定律 3、科、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组 成得三足鼎立结构。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共同得理论基础,其 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得科学水平。
1、自然科学得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科学否证发展模式、科学得社
会历史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
亚里士多德得科学发展思想:
归纳
演绎
观察事实
原理
现象陈述
古典归纳主义得累积发展观;
逻辑实证主义得累积发展模式:
观察经验
归纳
科学理论
波普尔得科学否证发展模式: 科学问题 猜想 证伪
新问题
库恩得科学范式发展模式:
前科学 常规科学 反常 危机
革命 新得常规科学
新得危机
拉卡托斯得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得进化阶段 退化阶段 证伪、取代阶段 新得研究纲领进化阶段
2、技术得发展模式 技术体系更替模式: 蒸汽时代技术体系——电力时代技术体系 ——微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社会中所有技术类型按照一定技术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二、科学技术得本质与结构
1、科学得本质与结构 在12世纪时才有科学得定义,科学被瞧成一种
科学技术观PPT课件
• 如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由好几个属于不同国家
不同社会地位、职业的人独立发现的:
• 迈尔——德国的青年医生; • 焦耳——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酿酒商、业余科学
家;
• 柯尔丁——丹麦科学家; • 赫尔姆霍茨——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 • 格罗夫——英国律师、业余物理学家; • 开尔文——英国物理学家、爵士
21
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
• 1662年7月15日,英国皇家学会正式成立,
由当时著名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出任学会干 事,以其独创性的工作为每次学会会议准 备三——四项他自己或其他人的实验,使学 会吸引了不少科学家。1665年,学会出版 了《皇家学会哲学学报》。
• 1666年12月22日,法国巴黎成立了法兰西
17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 一、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 • 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人,是向大自然索取宝
藏的人,是改造自然从而也改变人在自然界中位 置的人。(周寄中《科学殿堂里的共同体》)
• “科学家”这个称呼第一次使用是1840年英国科
学哲学家休厄尔,他在《归纳科学哲学》一书中 写道,我们需要对那些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命名, 把他们称为“科学家”。
2
第一章 科学技术系统
•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和体系
•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特点 • 1、什么是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 式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3
• (1)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界 • (2)自然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3
培根的分类
•
理论—物理学、形而上学
• 1、自然学
•
•
实用—机械学、化学、数学
不同社会地位、职业的人独立发现的:
• 迈尔——德国的青年医生; • 焦耳——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酿酒商、业余科学
家;
• 柯尔丁——丹麦科学家; • 赫尔姆霍茨——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 • 格罗夫——英国律师、业余物理学家; • 开尔文——英国物理学家、爵士
21
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
• 1662年7月15日,英国皇家学会正式成立,
由当时著名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出任学会干 事,以其独创性的工作为每次学会会议准 备三——四项他自己或其他人的实验,使学 会吸引了不少科学家。1665年,学会出版 了《皇家学会哲学学报》。
• 1666年12月22日,法国巴黎成立了法兰西
17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 一、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 • 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人,是向大自然索取宝
藏的人,是改造自然从而也改变人在自然界中位 置的人。(周寄中《科学殿堂里的共同体》)
• “科学家”这个称呼第一次使用是1840年英国科
学哲学家休厄尔,他在《归纳科学哲学》一书中 写道,我们需要对那些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命名, 把他们称为“科学家”。
2
第一章 科学技术系统
•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和体系
•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特点 • 1、什么是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 式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3
• (1)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界 • (2)自然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3
培根的分类
•
理论—物理学、形而上学
• 1、自然学
•
•
实用—机械学、化学、数学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PPT课件
演绎法的分类
⑴三段论推理法
M
P
S
M
所以, S 是 P
例子: 物质是永恒不变的
恐龙是物质 恐龙是永恒不变的
物质是可分的
粒子是物质 粒子是可分的
⑵ 假言推理法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法
逻辑规则:不能否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后件)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如果P, 那么q 非P
所以,非q
例子: ▲如果地球上发射的物体速度超过每秒11.2公里,那么它就能摆脱地球 的引力;长征3号火箭发射的物体速度超过每秒11.2公里,所以,长征3 号火箭发射的物体摆脱了地球的引力(发射成功了)。 ▲如果一个人体温升高,那么他就身体有病;小张的体温没有升高,所 以小张身体没有病。(通过否定前件而达到否定后件) ▲如果是动物,能自己移动身体;猪笼草不能移动身体,所以猪笼草不 是动物。
例如,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结 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对DNA分子各部分认 识的一次综合。他们一方面综合了当时生物学家 所揭示的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信息传 递功能;另一方面又综合了生物化学家分析DNA 各种成分的大量资料,特别是综合了威尔金斯等 人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样和实验数据,把 DNA的整体结构完整地再现出来。通过这一综合, 使人们对DNA的各个片段认识发展到从整体上把 握了它的结构和功能,由此人们从分子水平上阐 明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机制就在于DNA分子的自 我复制和改制。
再如,希尔伯特通过引进点、直线、平面等基本 概念以及结合、顺序、合同等基本关系,建立若 干基本公理,从而构造出一个完备、简单的公理 体系,根据这一公理体系可以导出全部欧式几何 定理。
经过数理逻辑的发展,公理化方法更加形式化、 符号化,不但大大提高了科学思维的能力与效率, 也使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的部分思维的希望变成现 实。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学问题
科学家在当时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 于科学认识和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 未解决的矛盾,包含着一定的求解 目标和求解范围,但尚无确定的答 案。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本世纪一次国 际会议上提出数学研究的23个问题, 对本世纪数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 加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 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 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海森堡——“提出正确问题标志问题解决了一大 半。”
科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间接 的生产力; 技术是物质形态的生产力,是现实的、直接 的生产力。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2.5 不同的更新速度和生效时间
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缓慢,技术更新的 速度则很快。 在科学理论研究中,有一些假说长期难以验 证,也很难证伪,所以不同的假说可以长期 共存。 一项新技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取代旧技术。
技术的本质
技术源于希腊文单词:techne-,指技能, 艺术。 技术的当代含义:一切为达到某种目标所使 用的手段、工具、规则和方法。技术是实现 某种目的的有效活动,是求功用的活动。 当代技术也是科学的应用。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1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2.1.1 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都是自然界。
例如,冶金技术、农业技术、运输技术等传统技术体系的当代 演进。
2.3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2.3.1 技术科学化
(2)现代技术发明创造活动越来越依赖于 科学研究的发展,技术进步以科学进步为先 导。 例如,激光技术、核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 都是在相关科学发现与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开 发出来的。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2.5 不同的竞争形式
科学竞争是学术竞争,不同观点因为难以说 服对方,所以长期共存。
技术竞争是市场竞争。
科学竞争比较宽容,技术竞争则十分残酷。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2.6 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有所不同。
科学研究者应具有好奇心、想像力、抽象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技术研究者应具有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管 理能力、经营能力和经济头脑、市场意识。
2.3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2.3.1 技术科学化
(1)传统技术活动日益转移到以新科学理论为基础上来。 从传统技术活动中逐步分化派生出了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并 在相关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 反过来,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完善,又推动着传统技术的进 化与发展,尤其是对现代高新技术成果的吸纳。
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选题:始于科学问题;
获取科学事实:按课题的需要收集和整理事实材料; 进行思维加工:基于已有的材料,进行科学抽象, 形成科学假说; 验证:对已形成的假说进行检验;
建立理论体系: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
(一)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指向,是科
研主体从事科学活动的起点;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2.1 不同的性质和目的
科学活动是认识活动,是求知。
技术活动是实践活动,是提高效率和获得 功用。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2.2 不同的成果形式 科学是知识创新活动,科学创新的成果是新知识; 方法也是科学成果,但最终要转化为知识。 技术是物质创新活动,技术创新的成果是新产品, 新工艺也是技术成果,但最终要转化为产品。
科学的本质
1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是 人类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 2它有其共同体、结构和建制, 3遵循一定严格的方法,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理性和逻 辑性等特征, 4完整的、不断发展的由定理、定律和理论等构成的实证 知识体系。
科学的本质属性
客观真理性 可检验性 系统性 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被不同认识主体所 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的实验检验,并在主 体间畅通地讨论、交流。
科学知识产权的核心是“荣誉”;技术知识产权 的核心是“利益” 。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2.3 不同的评价标准
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求真程度,包括正确度、深 度和广度三维。 技术的评价标准是获利程度,包括价格、功能 和操作方便三维。
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2.4 不同的生产力形态
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都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都需 要正确的自然观作为哲学基础。 二者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相通之处。
2.1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2.1.2 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控 制、改造、创造和保护自然的需要。
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 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 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价值 的进一步实现。
2.3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2.3.2 科学技术化
(1)科学研究工作愈来愈带有技术活动的特点。
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 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的内 容。 例如,要澄清生物基因结构,就必须对基因测 定技术、数据处理与图谱绘制技术以及相关的 计算机软件技术等进行研究。
2.3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2.3.2 科学技术化
(2)重大科学研究活动离不开各类技术人员的合作,离不开先进、 精密、昂贵的实验技术设备的支持。 随着科学研究过程的复杂化与规模的扩大,科学实验技术已经发展成 为一个专业化的技术领域。其中许多复杂的精密仪器设备都需要专门 研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例如,粒子加速器技术、天文观测技术、火星探测技术等。
专题二
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 术方法论
一、科学与技术
1.科学、技术的概念 “科学”词义的来源: 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时代启蒙思想家 福泽瑜吉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分门别类加 以研究的学问)。 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 中国。随后,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严复 在《天演论》中,都使用了”科学”一词,将 科学研究机构译为“格致大馆”。从此科学一 词便在我国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