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3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2张PPT)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 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 穷困缺乏)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使...坚 韧)
行拂乱其所为 (使...受到阻挠、扰乱) 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而: ①而后作( )
发: ①发于畎亩( )
② 而死于安乐也( )
② 发于声( )
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 )
②拂士(
)
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
③征于色 发于声( 在)
④生于忧患( 在 )
而: ①而后作( 表承接 )
发: ①发于畎亩( 被任用 ) ② 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的 书,现存 七 篇,是 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 等合著成的,南宋 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 ”之一。
在政治上,他提倡__仁___政__,提出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诸
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_性__善___论,
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自信、羞恶
(quǎn) (yuè) (gé)
(f ú) (bì) (z ēn g)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起,被任用 田间、田地 被选拔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集市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 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 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 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 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 了相位。
史后 替迁
家 之
2022年语文中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完整精品PPT课件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 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有的才能。
4、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经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注 意)改正。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 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 们才了解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 (一点1分。共2分)
【2007年盐城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卒章显志。
_____________(2分)
【2009山东济宁】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 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 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 传》)
,
。”
空乏其身
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从反面说明忧患
意识能使国家昌盛的句是:
,
,。 如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国恒亡
2006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9-21题。(共10分)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复习PPT课件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 后才能有所作为。 12
精要练习三
1、选文首先采用了 事实论证 的论证方法,得 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 ,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 出
忧患( 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的安论乐点能。够导致灭亡(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可)
2、本文第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1
复习目标
1.背诵 ; 2.掌握文言词语; 3.翻译重点句子; 4.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
2
文学常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 》。 2、孟子是 时期思想家,《 孟子》是 家经典作品。
.
3
文言词语------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2、衡于虑
bì
.
11
精要练习二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_______
劳:__________
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_________
喻:_________
②征:征验,表现 喻:了解
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文言词语
1、苦其心志
使┅┅痛苦
2、劳其筋骨
使┅┅劳累
3、饿其体肤
使┅┅饥饿
4、空乏其身
使┅┅贫困
5、乱其所为
使┅┅错乱
6、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 使…….惊动 . 使……坚韧
7
句子翻译1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26张PPT)
1.课下注释字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兴_起__,_指_被_任__用____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选__拔_、_任__用__ (3)管夷吾举于士. 士:____狱_官_____ (4)百里奚举于市. 市:____集_市_____ (5)空.乏.其身 空乏:____财_资_缺__乏__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26张PPT )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26张PPT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
(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指_在__国_外___ 敌:____匹__敌_、_相__当__________
2.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___因_此_、__所_以__ 任:__责__任_,_使__命__ 是:____这_样_的_,__这_个___________ (2)苦.其心志 苦:_____使_…_…__痛_苦____
(1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__征__验_、_表__现__
发:__显_露__、_流_露___ 喻:___了_解_、__明_白__ (11)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__指_在__国_内____ 法家:____守__法_度_的__大_臣_______ 拂:______同_“_弼__”_,_辅__佐______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26张PPT )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文二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53张PPT)(共53张PPT)
死于安乐也。 佐
往往 常常
Hale Waihona Puke 理解词义发: 被任用 举:
田间
任:
所为:
恒: 责任 、担子过:
用来……方法
被选畎拔亩:
所以: 衡: 所行
常常 通“横 ”不顺
犯错误
理解词义
入:在国内
出:
在国外
喻:了解 士: 法家有:所作为 拂士:
守法度的大臣
狱官作:
辅佐君主的贤士
曾:
通“增” 增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使…受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贫困 违背
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使…惊动 使…坚韧 通“增”增加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常常
通“横”,梗塞 有所作为
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了解 在国内 通“弼”,辅 在国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居安思危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比较两篇短文, 看看它们提出、阐 述论点的方式及风 格上有什么相同之 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 1、两篇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 法。
•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 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使动他…心…的忍贫心性困惊,动。违受曾,阻背同益挠、“其动扰增所词乱”不,。增能用 那 来加。来样…。…(的)通途过径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往往 常常
Hale Waihona Puke 理解词义发: 被任用 举:
田间
任:
所为:
恒: 责任 、担子过:
用来……方法
被选畎拔亩:
所以: 衡: 所行
常常 通“横 ”不顺
犯错误
理解词义
入:在国内
出:
在国外
喻:了解 士: 法家有:所作为 拂士:
守法度的大臣
狱官作:
辅佐君主的贤士
曾:
通“增” 增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使…受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贫困 违背
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使…惊动 使…坚韧 通“增”增加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常常
通“横”,梗塞 有所作为
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了解 在国内 通“弼”,辅 在国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居安思危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比较两篇短文, 看看它们提出、阐 述论点的方式及风 格上有什么相同之 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 1、两篇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 法。
•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 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使动他…心…的忍贫心性困惊,动。违受曾,阻背同益挠、“其动扰增所词乱”不,。增能用 那 来加。来样…。…(的)通途过径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
指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指在国外。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反面论证
译读课文
实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品读课文
第三章
品读课文
第①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唐太宗
魏征
清朝晚期
世界
品读课文
列举6位圣贤事例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炼
身处逆境需努力奋发
国无忧患必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家)
(个人)
品读小结
拓展延伸
第四章
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拓展延伸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第六单元·阅读 《孟子》三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舜
种田
傅说
筑墙
胶鬲
卖鱼盐
添加标题
犯人
管仲
孙叔敖
隐士
百里奚
奴隶
身份卑微,历经磨炼,终成大事。
品读课文
论据充分
增强文章气势
同类并举
品读课文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乏其身
乱所为
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分析论据
品读课文
人之发展
犯错
纠错
迷茫
奋起
了解
品读课文
国之兴亡
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品读课文
国之兴亡
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指在国外。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反面论证
译读课文
实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品读课文
第三章
品读课文
第①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唐太宗
魏征
清朝晚期
世界
品读课文
列举6位圣贤事例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炼
身处逆境需努力奋发
国无忧患必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家)
(个人)
品读小结
拓展延伸
第四章
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拓展延伸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第六单元·阅读 《孟子》三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舜
种田
傅说
筑墙
胶鬲
卖鱼盐
添加标题
犯人
管仲
孙叔敖
隐士
百里奚
奴隶
身份卑微,历经磨炼,终成大事。
品读课文
论据充分
增强文章气势
同类并举
品读课文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乏其身
乱所为
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分析论据
品读课文
人之发展
犯错
纠错
迷茫
奋起
了解
品读课文
国之兴亡
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品读课文
国之兴亡
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3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26张PPT)(优质版)
6. 常见虚词
(1)于②①故舜天发将于.降畎大亩任之于中.是_人_也_介__词___,__介__在__词____,___表__对___象__可__译__为__“__给__”___ (2)而①②征然于后色知发生于于声忧患而.后而.死喻于安__连乐__词__,____表连____承词____接,____表___并__列____ (3)必先苦其.心志 ___代__词__,__代__人__、__事__或__物______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连__词__,__如__果________
3.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必先苦.其心志 原意为:痛苦,句中意为:__使__…__…__痛__苦____。
②劳.其筋骨 原意为:劳累,句中意为:__使__…__…__劳__累____。
③饿.其体肤 原意为:饥饿,句中意为:__使__…__…__饥__饿____。
④空.乏.其身 原意为:缺乏,句中意为:__使__…__…__经__受__贫__困__(_之__苦__) ______。
增加
(6)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__________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虑:__思__虑__;______ 作:_奋__起__,__指__有__所_ 作为
(8)入则无法.家.拂士. 法家:__守__法__度__的__大臣
士:___贤__士_______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国:___势__力__地__位__相__等__的__国__家_________ (9)国恒.亡 恒:__常__常__,__经__常__
6. (2016绥化)本文开篇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 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 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 死于安乐” 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 所以生活在 “顺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 断地磨练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 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 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 “死于安乐”。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四 文言文阅读 第3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件
尾页
9.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yōuyuè)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 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 的理解。(2010毕节)
示例:“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 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cuòzhé),承受失败是成功的 必要条件”。
12/10/2首021页
不能删除。①因为这句话前面的内容都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进行 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这样由个人到国 家,能使论述更全面、更严密;②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正面论证, 而这句话是反面论证,如果删去,就不能够(nénggòu)全面充分地论 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12/10/2首021页
目录
第十页,共十四页。
考)
(15)入则无法家拂士 (16)出则无敌国外患
入:_指__国__内__(_S__J_:__在__里__面__。___指__国内) 拂出::_____通指(指___真___“国国___题___弼外外___标___”()___答[S___,J___:F_:__辅_]__在_在___佐(__国[外___2外_F面_0_]_1;_。_5__考在__指__)外__国__面__外__,_) 于:_____________[F]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
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3.用“/”划分(huà fēn)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1处)
(1)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
(2)行 拂 乱 其 所 为
行/拂乱其所为
(3)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①征:古义:________ 今义:征讨
明白,了解 ②喻: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比喻 表现
3.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必先苦 其心志 . 使……痛苦 原意为:痛苦,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②劳 其筋骨 . 使……劳累 原意为:劳累,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 ③饿 其体肤 . 使……饥饿 原意为:饥饿,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 ④空乏 其身 .. 使……经受贫困(之苦) 原意为:缺乏,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事业的人。
4. 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
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5. (2015安徽)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 己的话概括。
乐”亦可) 的论点。 _____________
2. (2017青海)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 ,但他们在经受
了艰苦磨炼之后 ,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 处,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哪一类人?
(9)国恒 亡 恒:____________ .
常常,经常
6. 常见虚词
介词,在 ①舜发于 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 . (1)于 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表对象可译为“给”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 .
连词,表承接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 _______________ . (2)而 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 连词,表并列 代词,代人、事或物 (3)必先苦其 心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_ .
连词,如果
7. 重点句子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倒装句】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 的筋骨劳累。 (3)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作为。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
地位相等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举例论证(摆事实) 1. 选文首先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 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 ,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 ,得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 出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词多义
①舜发 于畎亩之中 . (1)发 于声而后喻 ②征于色发 . ①行拂 乱其所为 . (2)拂 士 ②入则无法家拂 .
起,指被任用 发出 违背
通“弼”,辅佐
5. 重点实词 (1)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
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SJ:被选用、被选拔) 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 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
6. (2016绥化)本文开篇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 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 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 死于安乐” 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 所以生活在 “顺境”中的我们要拥有 “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
语文
云南专用
第3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考点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
1. 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增 增加 ______通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 衡 通________ 横 ,意思为:__________ 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通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 拂 弼 辅佐
增加
扰乱
(7)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 . . 虑:____________ 作:____________
奋起,指有所作为
思虑;
(8)入则无法家 拂士 .. . 法家:__________ 士:____________
贤士
守法度的大臣
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9)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 敌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பைடு நூலகம்
2. 古今异义 (1)傅说举于版筑 之间 .
捣土用的杵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修筑、构筑
(2)所以 动心忍住 ..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
代词,这,这个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判断动词 凭此、借此
(2)动词作状语 ①入 则无法家拂士 . 在国内 原意为:进入,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②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 在国外 原意为:出去,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3)名词作动词 人恒过 然后能改 . 犯错误(SJ:犯过失) 原意为:过失,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舜发于畎亩 之中 .. (3)管夷吾举于士 .
田间、田地 畎亩: __________
狱官 士:____________
责任,使命 (4)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任: ____________ .
(5)行拂乱 其所为 乱:____________ . (6)曾益 其所不能 曾益: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