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案栏目开关
3.意义 (1)经济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 快走出了困境,为实现 工业化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政治上:它巩固了 工农联盟 ,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3)理论上: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 出发,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本学案栏目开关
③产品分配方面:取消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 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④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 点,在战胜敌人,巩固新生政权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它违 背客观经济规律,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遭到广大人民的强烈 反对,最终失败。
本学案栏目开关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探究主题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知识主线
情境材料一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 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本学案栏目开关
探究思考 (1)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的是什么?
本学案栏目开关
[重点精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大特征, 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1)“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具有“战时”特征,如果在和平年代执行这样的政策是不可 想象的。 (2)“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具有“共产主义”特 征,因为这些措施全面否定了私有制、市场和价值规律。
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本学案栏目开关
2.实施
(1)标志:1921 年俄共(布)十大的召开。
(2)内容 农业
以固定的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 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 工业 核算,实行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分配制度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取酬的 工资制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学帮助】 3.插图《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解读:
本图说明了当时的农民用实际行动响应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也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可行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作用。
也有士兵,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何
处? 4.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背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协约国帝国主义与苏俄境内的
反革命势力勾结向苏俄进攻,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苏维埃 政权面临危急。 【自学帮助】 1.“资料卡片”《布列斯特和约》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 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破坏,人民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而且当时苏联红军刚刚组建,无力抗击德军的进攻。为了巩 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苏维埃 政府不得不单独与德国进行谈判并忍痛签订和约。德国提出 的条件是苛刻的,和约使苏俄丧失了大片土地和赔款,但使 苏俄得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本学案栏目开关
(2)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 根源: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历史认识] 正确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 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和 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直接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本学案栏目开关
本学案栏目开关
学案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 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学要求】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基本问题: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临怎样的形势?是如何克服的? 2.1920 年,苏俄发生了多起游行示威运动,参加者多为农民,
2.课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 事共产主义政策。理解这一政策要紧紧抓住“战时”这个特 定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能解决军事斗争
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它仅仅适用于战争环境,一旦战争 结束,它也就过时了。
本学案栏目开关
4.性质: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 施。
本学案栏目开关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 余粮 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
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2)工业方面:不论 企业大小,一律收归 国有 ,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 产品分配方面: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提出“ 不劳动者不 得食 ”的口号。 【自学帮助】
5.作用:它适应了战时需要,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 起来,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6.弊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 的反对。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经济危机:四年的 世界大战 和三年的 国内 战争,使 1920
年时的苏俄满目疮痍。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2.政治危机:1921 年 2 月,刚刚穿上军装的水兵发动 叛乱 。
本学案栏目开关
情境材料二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 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 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探究思考 (1)“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引发了什么 后果?
答案 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 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后果: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引发了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答案 分别指帝国主义干预和国内反革命势力。
(2)为了赶走“野兽”和“暴徒”,苏俄采取了什么对策?其 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答案 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 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征集对象扩大到肉类、马铃薯 等各种农产品。 ②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