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屏箫笛为例谈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索
玉屏箫笛介绍
玉屏箫笛又称平箫玉笛,产于驰名的很箫笛之乡玉屏县,为贵州传统的名牌工艺品,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奖。玉屏很箫笛取材于本地的小水竹,竹节长而均匀,壁厚薄适宜,质地坚实。制作工作独特精巧,雕刻细致,音韵清亮优美,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玉屏箫笛,名扬海外,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
据记载,早在公元l世纪,古玉屏所在地五溪就有箫笛流传。近代,玉屏制作箫笛的艺人很多,最有名的是郑氏。玉屏始制箫笛的时间,民间传说很多,近年经过大量史料的比较、考证,中国《乐器》1991年第4期载文:"玉屏领风骚数百年的郑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州三宝"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1. 引言
1.1 传统技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传统技艺作为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传统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
化多样化的发展,传统技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统技艺是文化传统的延续和传承。通过学习和继承传统技艺,
可以让后人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传统技艺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是民族认同感的
重要来源。
传统技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传统技艺具有独特的市场
竞争力和广阔的商业前景,可以为民间经济和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通过发展传统技艺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还可以提升
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传统技艺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力量。传统技艺融合了丰富的文化
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灵感和素材。保
护和传承传统技艺可以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
传统技艺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技艺,才能让文化传统焕发新的生机,
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和使命,也是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
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以及传统手艺等。这些
文化元素传承于一代代人之间,凝聚着历史的积淀和民族的智慧,具
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民族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摘要】
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探讨了其概念定义、重要性及研究目的。在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传承方式、政策及案例研究,并进行了实践探索。结论部分总结了保护与传
承的策略,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促进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政策、案例研究、实践探索、策略、未来方向、总结、反思。
1. 引言
1.1 非遗概念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的具有历史、文化、
艺术、习俗、传统等特征的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
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际议程,引起了全球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的高度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突出其具有的非物质性质,重点在于传承、习俗、技艺、表演等,而非注重于物质的实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理解和把握,反映了民族、地域和时代特定的文化品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不仅仅包括传统技艺、民俗文化、口述传统、表演艺术等传统形式,还应当考虑到现代社会中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如数字文化、网络文化、城市文化等,以便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深入发展。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创造的和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特色性以及代表价值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已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将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工程”为例,探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及其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
一、实践案例: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工程
川剧是四川省的地方戏曲,它以唱腔优美、表演技巧独特、音乐多样而著称。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川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此,四川省政府在2011年启动了“川剧保护传承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一)专家调研
首先,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组织了专家对川剧进行了全面调研。他们对各类剧种、唱腔、音乐等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川剧的历史、特色、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了解,为后续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知识产权保护
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组织专家对川剧中的主要角色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他们为川剧中的一些著名角色,如程派花旦、“八大金刚”等注册了专利,确保他们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三)人才培养
川剧保护传承工程提出了“一支教师队伍,两个优秀学生,三个人才孵化基地”的战略,以培养新一代川剧传承人为目标。他们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具有潜质的学生,免费提供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川剧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文化交流
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积极推动川剧的文化交流。他们组织各地川剧演出,走进社区、企业和学校等场合,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川剧,加强川剧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互动和交流。
二、当代社会的启示
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的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 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非遗文化是指传承于中国,并流传至今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变革的深入,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1 明显的地域差异
中国的非遗文化分布广泛,但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承情况却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地方的非遗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而有的地方则失传率较高,严重危害了传统文化的承传。
1.2 知识短缺和技术失传
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传承者,但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
1.3 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很多非遗文化表演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创新,也日益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求和观众的需求,导致非遗文化缺乏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2.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分析
2.1 增加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非遗文化传承中,需要一个广泛的宣传推广机制,以便更新、
传承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关心到和参与到非遗文化的
传承。各级政府可以借助网络和新媒体等渠道,提升非遗文化在
公众认识和理解中的地位。
2.2 引导年轻人加入非遗文化的传承队伍
为了保护非遗文化,年轻人应该尽早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
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和非遗传承者合作,通过将传
统文化纳入学校课程、开设非遗课程等各种形式,让更多的年轻
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队伍中。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刘伟
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5期
中国的民间文化浩如烟海,种类繁多,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有民族的历史沉淀和突出的代表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民间传统文化称其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传承的成果,传承的主体是人。传承人是各种优秀文化和特殊技能的继承者与传播者,是民间文化发展的历史主干经络。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挖掘与保护工作,就是重视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人们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认识和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已成为了群众文化的一个重点工作。尽管“非遗”名录类别和项目繁多,我们要认识它们的形成过程,找到它们的保护价值,必须从单个项目开始进行系统的调研,从而完成对每一个“非遗”项目保护价值的分析和认证工作。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要性认识
五华区一直以来都是昆明传统意义上的老城区、中心城区,以五华山为主要城市中心的慨念现在仍然保留在每一个老昆明人的记忆里,但是在新昆明的城市建设进程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过去老城小街道的市井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何来延续和传承一个城市的历史,是现在每一个新兴发展城市面临的问题。如今走在昆明宽敞漂亮的大街上,满街都是南腔北调的人群,言谈举止中充满了外来的“广普”和本地的“马普”,昆明最基本的“昆明腔”已经让人有些陌生。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掌握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和特殊制作技能的老人们渐已逝去,各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生产技能已经失传和正在流失。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少年,接受外来事物居多,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他们往往注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技术,认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老土”不愿学习和继承。掌握技艺的艺人因年龄和身体原因而力不从心,面临后无传人非常着急和担心,但现在的人对这些需要常年钻研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年轻人既不会也不愿意学,现代家长教育子女也专攻于钢琴、芭蕾舞等西方文化的学习。这就形成后继无人的情况。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1949年后,箫笛制作技艺得到保护。20世纪80年 代至90年代前期,是玉屏箫笛发展的鼎盛时期,产品 连年获省、部优称号,最高年产量五十余万支,产值 八十余万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 快,民族乐器 受到很大的冲击, 箫笛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形势严 峻。目前,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面临 人亡艺绝、后继无人的境地,箫笛厂连厂长及管理人 员在内仅剩七人,城区从事箫笛制作的老艺人也不足 十人。如再不对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进行抢救、保护, 这项特色手工技艺很快就会在世间绝迹。
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传承意义国际地位文化标签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传承意义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传承意义溯源传说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传承意义梯子横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
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 于百越中的哪一支,尚无定论。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 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 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
主要分类
荣誉价值
价值传承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 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 ——民间 谚语 “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 ——邝露 《赤雅》 解放后土地改革期间,才为老一辈音乐家发现。 1959年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晋京演出 。 “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 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 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 ——约瑟芬· 玛尔格维茨 1994年春节文艺晚会和2001年的春节文艺晚会 。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林媛媛陆纯梅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8年第06期
【摘要】本文提出当前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传承人紧缺、非遗项目市场开发乏力等问题,对此提出对策建议:筑牢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非遗传承动力;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创新非遗传承培养模式;挖掘传统技艺的当代价值,实现非遗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053-02
一、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就是传统技艺。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传统技艺有显著的地域性,例如广西的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新审视。国家层面着手推动中国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统技艺实现当代价值成为重要课题。然而目前传统技艺类非遗存在如何走入现代人生活的难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非遗的需求日益萎缩,传统技艺吸引人才难、培养传承人才难的问题凸显。部分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市场关注度下降,研究者、引领者、跟随者和受众都在流失。非遗传承教育偏离现代教育体制,师徒价值观念错位,传统工艺与市场需求脱节,传承人缺乏市场经济竞争力等。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遗传承普遍采用的传统师徒制已经不能满足传承需求,非遗传承以往采取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等传统方式存在短板。因此,拓展选材范围,革新传承方式,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是培育非遗传承人的重要举措。
萧笛文化传承
• 玉屏始制箫笛的时间,民间传说很多, 近年经过大量史料的比较、考证,中国 《乐器》1991年第4期载文:“玉屏领 风骚数百年的郑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 年间”(公元1403—1424年)。明、清两 朝被列为贡品,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 州三宝”之一。
•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 称"篴","箎","龠"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 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 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 接近笛子。那么, 在远古时代, 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 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 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 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另相传此 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最初为四个指孔。西汉 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篴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 相似。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 国时期的横吹。开6孔,形制与竹笛极为类似,只是一端封 闭。魏晋时,已做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
• 玉屏是中国著名的 “箫笛之乡”。 2005年,“玉屏箫 笛制作工艺”被国务 院列为第一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录。玉屏也相继举办 了“2005年首届国 际箫笛学术研讨会”、 “2006首届箫笛之 友节”等活动,给玉 屏箫笛带来了发展契 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创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创作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传承于口头、实践和表演中的非物质文化现象,如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维护人类多样性和文化传统,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如音乐、舞蹈、戏剧等。这些艺术形式承载着民族和地域的独特文化特点,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重要素材。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家们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在创作中融入传统元素,使作品更具独特性和艺术性。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艺术家们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取灵感,创作出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内涵的艺术作品。比如,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们可以从京剧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台剧。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者、艺术家和民众等。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社会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和支持,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机会。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艺术家们提供展示作品和交流的平台。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艺术创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但是政府资源有限,因此在保护与艺术创作之间需要进行权衡和平衡。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传承人的积极参与和传承,但是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传承人的数量和意愿可
论玉屏侗族文化的传承
论玉屏侗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摘要: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北侗文化和南侗文化体系。玉屏侗族是北侗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省唯一的一个侗族自治县,有贵州“独生子”的美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玉屏侗族文化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蚀,汉化、西化现象十分严重。基于此,本文结合玉屏的实际情况,就玉屏侗族文化的源流、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侗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y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有着这样的理解,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包含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玉屏侗族人民在几千年前的历史积淀中,构筑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形成了独特的侗族文化体系。然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现代经济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日趋加快,玉屏侗族文化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侵蚀,汉化、西化现象十分严重,使玉屏侗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生存和发展困境。针对这一问题,如何才能实现玉屏侗族文化的自我保护、完善和发展呢?如何才能走出玉屏侗族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等等认识的误区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实际的调查,并掌握了大量史料。本文现结合玉屏侗族文化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一、玉屏侗族的源流
侗族自称为“金”或“干”,汉文史籍记为“仡伶”或“仡イ览”。由于方音变化,有的地方称为Jaeml、Jeml或Jenl。从语词来说,自称是一致的。侗族在不同时期,其称谓也不一致。据史书记载,今之玉屏等侗族地区,秦称为“黔中蛮”,汉代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魏晋南北朝称为“僚”,到唐代,在称“僚”的同时又称为“僚浒”或“乌浒”。自宋以后,这一地区的居民的称谓更为复杂,分别被称为“仡伶”、“仡佬”、“仡イ览”、“仡偻”、苗、瑶等等。至明代才有“峒、(硐、洞)人”或“洞蛮”之称。清代则多称之为“洞苗”、“峒民”、“洞家”、“仲家”或泛称为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称为侗族。
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
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
作者:营娟
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20期
摘要:身份认同(identity)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了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等,但是就核心内容而言,由于受主体的自我属性与所处历史背景等因素影响,身份认同强调个人自我的心理认可程度及自身的社会属性。因此,作为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传承人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既是传統技艺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同时也是区域文化传播者及知识的集散者,这些都反映在他们的特殊才能上。基于此,本文以藏族玉屏箫笛制作传承人桑吉为例,对其身份获致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身份认可的途径、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的多种因素,为新时期玉屏箫笛制作传承人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身份变迁自我认同玉屏箫笛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183-02
一、身份变迁中的玉屏箫笛制作传承人
玉屏箫笛产自于贵州玉屏自治县,其做工精美、音色上乘,是当地藏族、苗族、侗族、汉族、土家族等多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结晶。玉屏箫笛制作技师作为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无可替代地承担着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保护、传承、转型的重任。将传承人置于身份认同视野下进行研究,可以厘清传承人的成长历程和与区域文化的诸多渊源,使人们更加清晰了解玉屏箫笛文化其所传承的民间传统技艺发展脉络,并引发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探讨。
桑吉1941年出生于西藏江噶尔群宗村,20世纪50年代起随父母移居贵州玉屏县从事玉屏箫笛制作,随后成长为民族乐器制作行业的一颗新星,从桑吉投身于玉屏箫笛制作起到成长为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的制作者,其先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学徒期、制作专家期、科研专家期,下面逐一加以分析。
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
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
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是玉屏箫笛。
1.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箫笛也称"平箫玉笛" ,因箫笛上多有雕刻精美的龙凤图案,又称"龙箫凤笛”。玉屏箫笛在原材料制造上需要很严苛,因此要用魂墟系边上少见的太阳与众不同的竹子作为原材料。这类竹子竹子长,肉厚,根薄厚几乎一致,拇指一样大。剪竹子的时间段也很注重,最好是在冬至后2个月内做。这时竹子的水和糖分非常少,制作的竹笛不易碎或长霉。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2.玉屏箫笛在制作材料方面,要求非常严格,须采用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为材料。这种竹子竹节长、肉厚,通根粗细基本一致,拇指般大小。砍竹时间也很讲究,须在立冬后两月内为好。这时的竹子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3.玉屏箫笛是重要的民族乐器,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笛箫能够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良好的性格。通过掌握笛子的吹奏方法,提升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最终形成欣赏美的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玉箫玉笛与玉屏箫笛
“
玉
笛
《 辞源 》 释 为
“
玉制之笛
: `
。
《 李太 白
就 是玉 屏 的箫笛
,
、
,
这是仅在 玉
“
诗》 二 五 《 春夜 洛城 闻笛 》
飞声
,
谁 家玉 笛 暗
屏的 屏
”
“
字上作文章
并 没 有考 究
玉 笛 的本 意
。 。
玉
散 入 春 风满 洛城
,
。
’
”
。
乐 唐段 安节 《
建置 的历史和 玉 箫
: 府杂 录 》 (见 蔡 正 孙 《 诗 林 广 记》 ) 云 “
。
,
使
人有牵 强 附会 之 感
如 《 祖 国 之最
:
玉 屏古
`
南朝梁 陶 弘 景 金酷 释我忧
”
《 真浩 》
三有
,
“
玉 箫和 我 神
,
箫奏新 曲》 一文 中说 枪沙棠 舟 0 页 中说 2
` ,
“
我 国唐朝著名 诗 人
:
句
,
。
箫为乐器
加 一玉字 是 比
。
李 白就 曾作过 ( 江上吟 》 诗 一 首
玉 箫金管坐 两头 … …
首先我 们看玉 屏 的建置 沿革
玉屏箫笛文献研究资料综述
年 ,相 继在 国际上荣获大奖 ,其声誉 早 已斐声海 内外 。为 了探究其 发展规 律,通过 查阅铜仁 市图书馆 、玉屏侗族 自治县文化馆 、黔东
侗族独特 文化丛 书 《 平箫玉 笛》和 《 玉屏箫笛 》等文献 资料 ,走访
老一辈 艺人 以及利 用 中国知网、维普等 网络平 台,将搜集 的玉屏箫 笛产学研资料分类综述如下 :
与发展之路》;张炜 的 《 以玉屏箫笛为例谈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
传 承 与 保 护 探 索 》;姚 晖 的 《 贵州民族民间吹管乐器的传承与发展 》
等文献载明,玉屏箫笛 由藏 品、贡品、赠 品向产品 、艺术品等 多元化
格局并存的转变,其发展经历 了一个个艰难而 曲折的过程。玉屏箫笛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 ,不仅壮大了玉屏箫笛产业,而且 孕育了浓 郁的侗乡文化底蕴 ,成为侗乡乃至中华大地上 的一颗璀璨明珠 。 2 . 生产工 艺与 流程类 :汪 兴的 《 玉屏 箫笛 :翠竹 鸣清 音》;陈 光华 、雍朝柱 、徐来 富的 《 玉屏箫 笛蠹虫无毒 防治试验 报告》 中阐 明玉 屏箫笛 既是一种 乐器,又是 一种 工艺 品,名扬 国内外 。但是 , 长期 以来虫蛀 霉变使产 品质量和 出 口声誉 受到一定影 响。为此 ,省 科 委于 一 九七 八年 把解 决玉 屏 箫笛 虫蛀 霉变 问题 ,列为 重 点科研 项 目, 由省林科 所主 持与玉屏箫笛 厂协作 ,采 用无毒技 术进行 了研 究 ;潘 光 白的 《 玉 屏箫 笛 史话 》 中又载 明 :玉 屏箫 笛有 “ 神 箫魔
以玉屏箫笛为例谈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索
以玉屏箫笛为例谈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
索
摘要: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一部分手工技艺类非遗正逐步失去蕴生、延续的环境和条件,呈现日益衰退趋势,有些甚至面临消失危机。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有89项,占总数的1/6强,数量之多显而易见,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抢救、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已是一种社会共识。
关键词:玉屏县;玉屏箫笛;手工技艺;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64-02
玉屏箫笛,又称“平箫玉笛”也称“龙箫凤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也是高雅的工艺品,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是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与茅台酒、大方漆器并称为“贵州三宝”。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一样,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机械化大生产导致的玉屏箫笛内涵文化与传统的丧失,民间艺人老龄化,设计、制作、销售渠道不畅缺少市场竞争力,传
承乏人,箫笛制作原料日益匮乏,宣传推广乏力,消费群日益减少等等。为此,对箫笛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对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进行探索与尝试,就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玉屏箫笛为例,探索技艺类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以期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玉屏箫笛为例谈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
索
摘要: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一部分手工技艺类非遗正逐步失去蕴生、延续的环境和条件,呈现日益衰退趋势,有些甚至面临消失危机。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有89项,占总数的1/6强,数量之多显而易见,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抢救、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已是一种社会共识。
关键词:玉屏县;玉屏箫笛;手工技艺;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64-02
玉屏箫笛,又称“平箫玉笛”也称“龙箫凤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也是高雅的工艺品,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是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与茅台酒、大方漆器并称为“贵州三宝”。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一样,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机械化大生产导致的玉屏箫笛内涵文化与传统的丧失,民间艺人老龄化,设计、制作、销售渠道不畅缺少市场竞争力,传
承乏人,箫笛制作原料日益匮乏,宣传推广乏力,消费群日益减少等等。为此,对箫笛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对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进行探索与尝试,就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玉屏箫笛为例,探索技艺类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以期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做出贡献。
一、玉屏箫笛的发展沿革
玉屏箫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传说,早在公元一世纪玉屏所在地——平溪,就有箫笛流传。玉屏箫,正式文史记载则始于明代末期万历年间(1573-1619年),时玉屏名“平溪”故称“平箫”。清雍正年间撤平溪卫建玉屏县后,“平箫”随着建置的演变称“玉屏箫”。《辞海》载:“玉屏箫,中国著名乐器之一。创于明代末期,采用贵州玉屏生产的竹子制成,因名。产品经过刻花、打磨加工,式样优美,雌雄成对”。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修的《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之不减风笙。”及至后来成为了皇室贡品的“平箫玉笛”,流传最广的当数古诗版本,即“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声名在外的平箫,在当时也是一箫难求。乾隆时期,为保证皇家专享,玉屏限产禁市,就是达官显宦也难得到。玉屏笛始制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郑家在制作箫的基础上试制成功笛,以玉屏之“玉”为名,故称“玉笛”,与箫配对,合称“平箫玉笛”。
郑氏在明代所制平箫以自娱自享,后作礼品馈赠亲友,地方官吏索求偶赠送。曾精制作为贡品。清咸丰时,郑氏始专制平箫,开
设店铺,供不应求。1913年,“平箫”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1927年,店铺增到11家。1930-1932年,平箫在南京、重庆、桂林、贵阳等地巡展,分别获奖章奖状。抗战时期,县内箫笛店铺比比皆是,从业人员逾百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玉屏箫笛发展的鼎盛时期,产品连年获省、部优称号,最高年产量五十余万支,产值百余万元。
二、玉屏箫笛的文化内涵
玉屏箫笛是玉屏地区多民族手工技艺文化的实物代表,它取材于侗乡秀美山水之间,通过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演奏技巧,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自然交往、与人交往的故事,以及心中对美好的追求,依托箫笛美丽的音符来表达,用另一种语言道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态度和唯美情趣。在民间,人们往往以箫笛寄托纯洁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知音、朋友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而恋人、新婚夫妇则将其作为爱情的信物和美好姻缘的象征。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爱情
神话故事。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永。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盎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历代文人雅士多知韵识律挚爱箫笛,借以涤荡胸怀、陶冶情操、明志舒怀、寄情托思而留下不朽篇章,成为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可见玉屏箫笛作为玉屏各民族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一种物化形式,与侗乡的民俗节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承
载的文化寓意远远超出其实用功能和价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深厚文化内涵。
三、玉屏箫笛的制作技艺
玉屏箫笛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制作工序繁多复杂,且均采用手工制作,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生长在玉屏县境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为原料,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最后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四、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索
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人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曾大规模流行于侗乡的玉屏箫笛,也同样面临着衰落的命运。由于纯手工制作玉屏箫笛综合成本较高,也使其市场没有大的扩展,从事民间制作箫笛的人数日益减少,箫笛制作技艺的传承出现断脉现象,影响到了玉屏箫笛的传承发展。特别是在旅游开发后机械化生产,使这一优秀的文化艺术品几乎沦为纯粹的商品,玉屏箫笛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丧失殆尽。因此,
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玉屏箫笛已迫在眉睫。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定格于特定历史时空点上物化形态的即器物层面的静态保护,要求不走形、不走样的原汁原味地保护。而非遗的保护,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非物化形态的即精神(技艺)层面文化的动态保护非遗的独特个性和最大价值所在就在于其活态性,因此对其保护原则必须是在保持其本真性的基础上进行传承有序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保护促进活态传承,又在活态传承中得到保护。
对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必须以人为本
技艺类非遗具有活态性,不脱离民族的特殊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耳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是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遗”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技艺类非遗活的宝库,又是技艺类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在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传承人最为重要。
鉴于此,玉屏县2009年就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箫笛制作、演奏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出箫笛制作、演奏拔尖人才,每人享受每月500元专家津贴。同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