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中的方程》说课稿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一、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节《日历中的方程》.二、设计思想: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列代数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安排的连续几节应用的第一节,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日历中找方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教学中要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等量关系,通过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方程能帮助我们解决多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日历中方程问题的过程,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3、情感目标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理.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意见.四、教学重点:分析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难点:准确地分析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为方程.六、教学准备:1、每两人准备一张某年一月的日历表2、回忆列代数式的方法3、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在日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然后你们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2、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师能说出这三个数字呢?这三个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提示课题并板书:日历中的方程.(二)自主探究1、学生观察自己准备的日历,思考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 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回答P179的问题串.2、学生尝示练习:某月你能列方程求解吗?3、再探究: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7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我巡视了解学情,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三)合作探究1、学生交流自主探究的结果.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三种方法解决“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60,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并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体现优化思想.并用多媒体展示方法一:解:设最小的数是X, 则其余二数分别是x+7、x+14.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x+(x+7)+(x+14)=60 解得:x=13则x+7=20,x+14=27答:这三个日期分别是 13,20,27方法二:解:设中间的一个数是x,则第一个数是x-7,第三个数是x+7.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7) +x+(x+7)=60解得:x=20则x-7=13,x+7=27答:这三个日期分别是 13,20,27方法三:解:解:设一个数列上最大的一个数是X, 那么其余两个分别是x-7, x-14.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14)+(x-7)+x=60解得:x=27则x-7=20,x-14=13答:这三个日期分别是 13,20,27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7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强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应用题时必须注意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4、小组合作:探究“用一个长方形任意圈出2×2个相邻的4个数,把它们的和告诉你,你能够求出这4个数吗?”出示图片(四)解难释疑1、我指导学生仿照前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长方形2×2个相邻的4 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并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解:设最小的数为x,则其余3个数分别是x+1, x+7, x +8,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 + x+1+ x+7+ x+8=764 x=60x=15答:这4天分别是15号、16号、22号、23号。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
【说课稿】:日历中的方程宁夏灵武市回民中学刘明雄一、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3节日历中的方程。
本节内容是承继第三章第6节探索规律的基础进行的,它又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开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务必使学生掌握。
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分析应用题,解答应用题一般方法的起始课,是学生开始学习求多个未知量的示范性课程,也是数学思维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好材料。
所以本节课的成与败关系到学生今后一段时间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应用题的学习的兴趣和成败。
二、说学生学生在第三章学习的过程中接触过关于日历中日期的数字问题,学生对日历中同一横行或者同一竖列上几个数字之间的关系较为熟悉,在本章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的学习过程中,一直有列方程解应用题问题的渗透,对此方面的问题相对也比较熟悉.学生在学习本章前几节的内容过程中,在观察、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的运用方面,有一定的训练、体验,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协作精神、互助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已经历了应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对方程这一“数学化”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已有所体会.所以学习本节内容应该问题不大,只要老师引导得法,组织好学生的合作与讨论工作,同时展示学生的习作,充分暴露学生的数学思考方式就行了。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日历中相邻日期之间的数量关系(横行、竖列、斜行、方框、以及字母套数等),了解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建立相等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初步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整体、系统地审题,把握问题中的各已知代数式与用未知数表示的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寻找“等量关系”使相关的日历中的问题“数学化”,并根据实际给出方程解的合理解释.难点:设出一个恰当的未知数(日期)来表示其它未知日期;寻找日历中的相等关系;根据实际给出方程解的合理解释。
日历中的方程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目标:(针对性、操作性、可测性)1、通过自制日历,为探索日历中竖、横列等数字规律作好铺垫。
2、通过猜数活动,引发学习动机,探究日历中的数字规律。
3、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优化解题方法。
4、利用和的不同,让学生认识解的合理性即符合问题实际。
教学重、难点:量的表示与未知数的设置、解的合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日历纸、练习薄和笔教学过程:一、自制日历,感知规律。
每个学生发一张确定了某日的日历纸,让学生独立完成日历的制作,必要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日历作出适当的评价。
二、出数猜数,引发深思。
让学生任意在竖列上圈出相邻的3个数——普遍性,告诉其和,老师立即猜出具体的三个数,这种猜数可进行2或3次。
学生可能会说,我也行。
这时,教师可说1、2个和,让学生说出具体的三个数后,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得出答案?——把问题和机会交给学生。
规律: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上下相差7或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字的三倍等。
三、自主探究,比较优劣。
1、比较方法的优劣如果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是60,你能通过列方程求出这三个数吗?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方法一:设最上面的数为x,列出的方程是:+++xx+x,6014)60(=()7x,133==x,这三天自上而下21x,393=+是13号、20号、27号。
方法二:设竖列上中间的数是x,列出的方程是:++-x+x,60x(=)760()7x,这三天自上而下是13号、20=3=x,20号、27号。
也有可能会出现设竖列上最下面的数是x,具体过程略。
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后,让学生对上述两种或三种未知数的不同设法对解题的影响进行讨论,优化解题方法。
从式的结构上考虑:方法二列出的方程左边常数相互抵消,从而使方程变得简单,且少一步,即计算简便。
从形的角度考虑:在数轴上,)7(+x对应的点关于x对(-x与)7应的点对称,一般来说,对称性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
2、认识解的合理性如果竖列上三个相邻日期的数字和是75或40或21,结果如何?四、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宋苗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2
日历中的方程长安三中宋苗一、教材分析《日历中的方程》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标准试验数学教材七年级(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节。
《日历中的方程》是从在认识方程、列方程、解方程的基础上进而到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转折点,是继续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开始。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方程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及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等量关系。
这节课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列方程的兴趣和成就感,规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列、解、答”。
二、学生起点分析1. 七年级学生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期待,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对与生活有关系的数学知识非常感兴趣。
2.日历在生活中比较普遍,学生好奇心很强,且在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时学生接触过日历中存在的规律,对此比较熟悉。
3.学生已经掌握列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认真审题,分析问题,从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能够将文字语言联系到数学语言,且在实际问题中验证方程解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2)经历探究日历中数与数之间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3)能够认真分析情境中的生活问题,小组合作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有趣的情境设置,增强学生探究生活中日历问题的兴趣。
(2)通过用方程求解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仔细审题,从日历中找出等量关系,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来检验解的合理性。
初步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列、解、答”。
教学难点:将日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能够根据实际意义来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1、每位同学准备一份日历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为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运用了日历很有趣的实物,让学生明显的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气氛是非常不错的。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2
日历中的方程知识目标:1学会设未知数,并利用日历中相邻各数之间的规律,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2 能正确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问题的解,并学会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
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日历中数字排列规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借助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前面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他的解法,今天就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日历中的方程。
二新课讲解1 做游戏圈出日历的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可以马上说出这三天分别是几号.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下面我们来揭示其中的道理。
2探索奥秘:大家来讨论日历中所隐藏的规律问题1:观察这个日历,坚列上相邻的3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2:观察这个日历,横行上相邻的3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3:观察这个日历,,斜行上相邻的3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上面基本知识的掌握,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下列这个问题。
问题4:如果日历坚列上相邻的3个数的和等于60,根据你所设的未知数x ,列出方程,并求出这3天分别是几号?法一: 解: 设第一个数为x,则下一数为(x+7),再下一个数为(x+14),根据题意得方程:x+(x+7)+(x+14)=60x=13即: x+7=20 ; x+14=27法二:解: 设中间那个数为x,则上一数为(x-7), 下一个数为(x+7),根据题意得方程:(x-7)+x+(x+7)=60x=20即: x-7=13 ; x+7=27法三: 解: 设最后一个数为x,则上一数为(x-7),再上一个数为(x-14),根据题意得方程:(x-14)+(x-7)+x=60x=27即: x-7=20 ; x-14=13由学生比较三种解法,比较哪个更方便。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方程解决日历中的问题,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索规律,使学生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对日历的研究,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其中充满着探索与创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三:能力提升
小彬假期外出旅行一周,这一周各天的日期之和为84,小彬是几号回家的?
活动四:小组尝试游戏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圈出的不同图形,进一步求解.
学生合作找出其中的规律。
类比上述研究的方法,进而求解.
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检验的重要性。
学生合作找出规律,培养合作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难点
发现、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引入:通过谜语导入新课
活动一:观察日历表
1.观察日历表中的日期数,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设其中一个日期为x,则它周围的数如何表示?任意一个数呢?
投影打出谜语,学生猜.
学生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根据规律,能灵活地用整式表示所圈出的数.
让学生从数的角度分析出"和是中间数的三倍".进而让学生找到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2.如果日历竖列上相邻的3个数的和是75,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日历中的方程 说课稿 (2)
教材选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意图一、群雄争霸(活动激趣,引入课题)5min游戏方法是:请一个同学当擂主,由攻擂同学任意圈出日历中一个横排的三个数,并把三个数的和告诉擂主,请擂主回答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本课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引入,这个游戏可以提前让学生感受到日历中是存在规律的,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拨云见天(讨论归纳,讲授新课)10min①寻找日历中的规律.②例题一:某月日历一个横排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18,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③例题二: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7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简单例题内容采用讲授的方式类比教学,简单直接。
三、厉兵秣马(课堂练习,巩固所学)15min (1)三个连续的整数,和为12,这三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连续三个星期日都去图书馆看书,这三个星期日的号数和为27,设第一个星期日为x号,则其他两个星期日为________号,_____号,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
(3) 小华参加为期五天的日语培训,这五天的和是50,则小华____号结束培训.(4) 张爷爷有三个儿子,每个儿子间隔3岁,三个儿子的岁数和刚好等于张爷爷的岁数60岁。
他的三个儿子的岁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环节的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学生掌握日历中的规律,通过规律列出方程的基础,所以占课堂时间比重大。
对于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能较快完成练习,但少部分的学生完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帮助。
因此,我对此段的处理是给较充足的时间,完成练习的同学对组员进行帮助,未完成练习的同学在教师辅导或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完成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为下阶段的游戏打下基础。
四、华山论剑(课堂游戏,加深印象)10min在各自的日历上,圈出一个竖列(或者横排,或者….)上相邻的三个数。
日历中的方程数学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数学教案
标题:日历中的方程:探索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I. 引言
- 介绍主题:日历中的方程
- 阐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引入日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
II. 日历的基础知识
- 解释日历的基本概念
- 讲解公历、农历等不同类型的日历
- 描述日期、星期、月份和年份之间的关系
III. 数学在日历中的应用
- 介绍闰年的计算方法和背后的数学原理
- 解释如何使用公式计算特定日期是星期几
- 探讨日期推算问题(例如,从今天起50天后是哪一天)
IV. 实例分析
- 提供几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理解并运用上述的数学原理- 分析并解答这些问题,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V. 小组活动
- 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创建一个自己的日历模型
-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完成这个任务
VI. 总结
-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数学应用场景。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2北师大版
日历中的方程〖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能依据实质问题剖析数目关系,列出方程,并能解方程。
.数学思虑:经历由实质问题抽象、成立方程模型的过程,能抓住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决问题:能剖析实质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实质问题。
.感情与态度: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平时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提升学习数学的踊跃性。
〖教材剖析〗本课从风趣的猜日期的游戏开始,经过对实质问题的剖析,学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领会到方程能解决实质问题,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经历对实质问题进行抽象、归纳的过程,剖析数目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解出方程。
本课的难点是从实质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校及学生状况剖析〗学校硬件设备条件较好,教室内装备有电脑、电视及幻灯仪,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乡村,对新教材的学习踊跃性很高,拥有浓重的研究问题的兴趣。
教课准备:学生准备某个月日历表(横排);教师制作电子幻灯片。
〖教课方案〗(一)创建情境教师将页图制成幻灯片在大屏幕上投影。
教师发问:你知道小明为何能说出这三天赋别是几号吗 ?我们一同来试一试吧 !(二)研究活动察看某一个月的日历。
.横排上相邻的三个数有什么关系?(右侧的数总比左侧的数大。
).假如设第一个数为,此外两个数怎么表示?你还有其余想法吗?(成立数学模型,以下列图,经过师生议论后获得:设第一个数为,则第二个数为,第三个数为;图和图由学生思虑后填写。
)图图图.竖列上的相邻的三个数有什么关系 ?(下行的数总比上行的数大。
).假如要用含的式子表示这三个数,你怎么表示?(能够成立以下数学模型,学生独自思虑后达成,能填写出一种即可,鼓舞学生尽量填写出三种形式。
).老师知道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为,你能帮老师求出这三个数吗 ?设中间的数为,则此外两个数分别为和。
可得:=;解得=,此外两个数分别为和。
学生用其余的想法解答亦可。
.在情境的图片中,小颖说出的三个数的和是,你能比小明知道得更快吗?你是怎么算的.假如小颖说出的和是,这三天赋别是几号?为何?利用方程解出这三个数分别为:,和,一个月不行能有号,没有实质意义。
日历中的方程 说课稿
课题:日历中的方程教材选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一、说学生1、基础方面: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解方程的有关方法,对方程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而本节课作为学生第一次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2、接受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活动教学能够接受,但每次学习能接受的知识含量较少,易忘,只有个别学生接受能力较强。
3、智力与探索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处于普通智力水平,缺乏主动探索意识。
所以我确定本节课应尽量从简单入手,慢慢培养学生使用方程的能力。
二、说教材1、教材简析:《日历中的方程》是北师大《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的内容。
“方程”在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而一元一次方程又是其他方程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整个学习方程的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前,刚学完如何解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数学思考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3)创新素质目标:希望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由上述的四个教学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让学生认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是正确审清题意;二是找准“等量关系”;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判明解的合理性)(2)让学生体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设未知数。
4、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从日历中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求解,为了突破本难点,在这节课我使用游戏和多媒体结合的方法,以求突破难点。
三、说教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日历中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如果你随意在日历 上圈出同一个竖列 上相邻的三个日期 ,并把它们的和告 诉我,我就能马上 知道这三天分别是 几号,你相信吗?
那么让我们试 试吧!如果三 天日期的和为 24,这三天是
哪几号呢?
这三天分别是
1号、8号、15号 。
答对了,再说 一个你就不灵 了。三天日期 和为39呢?
这三天分别是6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星期 日
星期 一
某月日历
星期 星期 星期 二三四
星期 五
1
星期 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一个竖列上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 系?
2、如果设其中一个数为,则另外两个数如 何表示?
75呢?
为什么呢?
若干个偶数按每行6个数排成下图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1)图中方框里的9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 有什么关系? (2)小明所画的方框内9个数的和为360, 求方框中间的数是什么?
星期 六
2
3
4
5
6a
7b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在日历上任意圈出4个数,告诉同 伴这四个数的和,合作完成,求出这四个数.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设计者:赵芸工作单位:武南镇中畦中学一、概述:《日历中的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是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起始课,它既是第三章第六节探索规律和本章前两节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继续,又是学习本章后几个实际问题的开端,更是今后学习函数等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通过对日历中数据规律的探索,运用方程来解决和日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验证方程解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思想;(3)能够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生活问题,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对数学中方程的相关知识感兴趣,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日编出一道隐含方程知识的数学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3)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还不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思想的前提之下,主要选用了如下教学策略:1.谈话激趣法。
兴趣是成功的前提。
抓住时机进行启发式的谈话,能营造一种民主合作、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直观演示法。
通过直观演示,能使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具体实物变化中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
日历中的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讲课稿一、理论依照1、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2、赏识教育的理论;3、分层教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理论;4、学数学,用数学的理论;5、视学生如伙伴,把教材当范本的理论;6、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课活动中“同等中的首席”的理论;二、教课背景剖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对于日历数规律的再研究,本节为学生学习其余数字摆列问题供给了思想与方法。
在平时生活和第三章以及本章前两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了运用日历规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利用“方程”这一数学模型解决实质问题的数学思想,并且感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的要点是找寻等量关系。
与小学学习的算术方法对比,代数方法还未能完好让学生接受并应用,并且对于刚才接触方程解决实质问题,经历把实质问题转变为数学识题的变换过程,即成立方程模型的过程,学生理解有必定难度,而获得方程的解以后又要回到实质问题中查验其合理性,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必定的困难 , 教课中应作为要点办理。
三、对于教课目的确实定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日历中的方程的教课要求,联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经过创建切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和设置风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民主、和睦的讲堂气氛中,自主研究日历中的方程模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质问题的一般方法及查验方程解的合理性;经过自主合作的互动研究及自编问题自己解决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参加意识与激烈的求知欲念,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想;同时,在研究解决一系列富裕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归纳、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
由此我将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课目的拟订为: 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经历研究过程、培育合作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学数学、用数学、与伙伴合谐相处、培育迎难而上的坚毅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阴县实验中学
张玉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向在座的领导老师们学习交流,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向在座的领导老师们学习交流,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日历中的方程》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日历中的方程》,以下我将从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及设想四 个方面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个方面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不当之处敬请多多指 教。 说 教学目标 课 学情分析 程 教学策略 序
1、 借助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 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 在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 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4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求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树立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教学方法
二 分解、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
采用活动式教学法,把教学的目标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个活动中,每一 个小活动完成一个具体教学目标。 1 、为了突破让学生发现日历中的数字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可以: ( 1 )、设计预备问题: 今天是11月25日星期五 ,老师上星期五买了一台电脑,你知道那天是几 号吗? 或者采用让学生补全一份不完整的月历的方法。 (2) 、给学生留充分的观察讨论的时间去发现日历中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3) 、 在发现规律后要及时尝试把规律用字母表示,并把具体数字之间的 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比如把一竖行上三个数字推广到四个数字、五个数字、 n 个数字;把竖行上的数字推广到列上的数字;再把行(列)上的数字推广 到用正方形圈出的数字,并及时总结归纳提升成一般规律。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 、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一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 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 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 个性发展。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 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 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பைடு நூலகம்: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二)知识技能目标的确定及其理由
根据 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方程部分的具体要求, 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 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设未知数,并利用日历中相邻各数之间的规律, 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能正确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问题的解,并学会 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 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及设想
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占据的地位很重要 《日历中的方程》是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 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一元一次方程 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第一课,是中学数学中应 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数学自身的问题 的开端。将为后边几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也将为学习列分式 方程解应用题和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的作用: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2、学生学习障碍的预测及对策
(1)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障碍
初一学生对算术法根深蒂固,不习惯用方程解题,应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这 一方法的好处并逐渐接受这一方法。 正确的设未知数并表示题中的量,找出正确的相等关系,学生不易理解, 如何选 择最优化的解题方法学生没有经验,应结合具体事例详细分析比较。
(2)具体对策
对如何找相等关系,如何设未知数,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解题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 体实例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并设计相应题目进行训练。 应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并逐渐接受这一方法。
教学方法
一 达成目标的主要教学方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主要采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的活动式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 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并配合 采用 1 、 探究式教学法; 2 、 小组合作教学法。 3 、 启发式教学法; 4 、 借助挂历,直观教学法。 5 、“ 观察——讨论——讲解”结合法。 在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学 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日历所反映出的信息 不断发现、总结,解决学案上的问题,同时通过课堂 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以下几节列方程 解决更多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的确立 课题的引入 1、谈话导入
教学目标
(三)过程性目标的确定及其理由
考虑到初一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过程性教学目 标。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日历中数字排列规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 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及理由
为了能够对日历中的方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采取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抽象、难懂的问题,帮助学生认 识和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有针对性的题目, 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出示,精讲精练,达到“减负增效” 的目的。
教学过程
本节课达成目标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探究活动、点 拨提高、课堂练习、反思小结、布置作业等6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 、 情境导入(3分) 2 、 小组活动 (15分) 3、 归纳提升: (5分) 4 、 达标训练:(10分) 5 、当堂检测 (5分) 6 、 反思小结: (5分) 7 、 作业布置;(2分)
教学方法
(二)分解、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
2 、 本节的第二个难点中,由于本节涉及的相等关系比较熟悉, 比较好找,应该困难不大。关键是要让学生有把实际问题主动转化 为方程的意识和技能,并根据实际问题检验解的合理性。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要对同一问题的算术法和方程法及时比较, 让学生体会列方程法的优越性,进而逐渐接受这一方法。 为了让学生顺利地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方程,可借助图表直观地 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数字。 对实际问题中解的合理性的检验,学生容易忽视,可在充分总 结日历中数字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际生活无解问题来让学生逐 步意识到这一检验的必要性。可在课的不同阶段多次设计这类问题: “小颖说出一竖列上三个数的和是75,你认为可能吗?”从而不断 强化列方程解应用题必须经过检验方程解的正确性(方程解得对不 对)和方程的解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合理的双重检验的意识。
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其理由
根据列方程解应用题自身的特点、本节可所处的地位并考虑到学生 已有的认知结构,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数字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1 、 发现日历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这一关系。 2 、 寻找等量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方程,根据实际问题检验解的合 理性。